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梳理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梳理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梳理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

2::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大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近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大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思想理论内容及其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六,党的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多选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就是走自己的路,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

6: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简答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7: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背景。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999年,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宪法。——单选

8: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注意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考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9: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

10: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2000年2月,江泽民南下考察广东,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4年,写入宪法。——单选

11:贯彻“三个代表“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选择题

12:“三个代表“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13:“三个代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思想保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终目的。——选择题

14:“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二:“三个代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南

第三:“三个代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选择题

16: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选择题

1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考,选择或简答。

18: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都是实事求是——选择题

2: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在全党得到确立。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特别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2002年,党的十六大,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007年,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单选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多选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实事求是

第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5: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选择题

6:如何坚持实事求是?——多选

第一:继续解放思想

第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第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叫社会性质)

2: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次要矛盾)。——单选

3: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以上三大主义又称三座大山)。——多选

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单选5: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准是领导阶级不同,前者为资产阶级领导,后者为无产阶级领导。五四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总结: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注意:19 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只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非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变为公有制后,中国才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此题为必考题

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单选

7: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是人民民主专政。——单选

8: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单选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多选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多选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如果是考试,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重点)

注意:虽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但由于其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从性质上讲,它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10: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多选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多选1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一:新民主主义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第二: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额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四章

1: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1953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即“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走互助合作的道路,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单选或多选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单选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多选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6: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公有,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此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点必考

7: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进一步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第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五章

1: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就此拉开了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序幕。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地脱离了规律;1966-1976年十年文革对中国的经济社会造成毁灭性影响。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拨乱反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单选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江泽民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单选

第六章

1:党的十三大首次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作出科学论断: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党的十五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单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单选

4: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多选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最主要内容。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9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建设生态文明

第七章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可能考大题)

一,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二,改革开放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选择题

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方式解决,而是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即改革加以解决。

3: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多选

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接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2年,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4: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选择题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6: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三:实行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四: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7:2001年12月,经过15年的谈判,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单选

8: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选

9:如何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重点——简答题)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1: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单选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1992年的十四大上确认。——单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多选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多选

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7: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8:如何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多选

一是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正确了解

二是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9:如何促进非公有制健康发展——多选

一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和领域。

二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他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注意:1:多种分配方式即指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厂房、设备、原材料等物质要素,也包括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人的劳动。——多选

2: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分工和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单选

11: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12: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题考查重点)

第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统筹区域发展

第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3: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单选。

14: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单选。

第九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哪些?(简答题或多选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单选)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注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选)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单选)

六:基础群众自治制度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是我国的两项基本政治制度——选择题

2: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和核心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3: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必考题

4: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阐述依法治国的深刻含义,并将其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单选。

5: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6: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三,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有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单选,尤其注意核心

8: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单选

9: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二: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十章

1: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大题)

第一,坚持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第四,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相关关系★每年必考(简答)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单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选择题必考

5: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第二: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第三: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一章

1: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选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多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理论意义:

第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简答题或单选)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六,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5: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二章

1:当代的三大任务——多选

实现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

2:为什么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材料分析题)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3: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 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上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称为“一纲四目”。1981年,叶剑英提出“叶九条”,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概念,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上“一国两制”被写入宪法,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将“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三通”指的是通商、通航、通邮——单选

4: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写卷子应注意: 1.统一用钢笔书写; 2.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3.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4.做应用题时一定要靠着一边书写,以防止写错时无从下笔; 5.写错的地方拿尺子比着用铅笔划一斜线,在旁边用钢笔写上正确答案; 6.画图、连线时必须用铅笔; 7.完成后,用本盖着答案再做一遍。 8.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

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 ★注意:①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一、组织的概念: 1、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是由两个或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组织的要素:人、目标、结构、资源 3、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他们个人想实现而无法实现的某些需求 二、管理的本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工具 三、管理的过程和管理职能: 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活动按计划完成 【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职能是:做这四件事情就是职能的实现】 四、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1、衡量管理水平的指标:有效性 (1)效果:是否实现管理活动预定的目标,即做正确的事 (2)效率: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即正确地做事 五、管理者和操作者 1、管理者: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2、操作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 六、管理者的职位层次与基本素质技能 (一)职位层次 1、决策层-高层管理者: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评价整 个组织的绩效等; 2、执行层-中层管理者: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和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使所 确定的目标、战略付诸实现; 3、操作层-基层管理者:按中层管理者的安排去组织、指挥和从事具体的管理活动(二)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对某一特殊活动(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 2、人际技能:与人协作的能力; 3、概念技能:总揽全局,判断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并根据现状 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1、高层管理者: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2、中层管理者:三者差不多 3、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七、管理者的角色理论 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八、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九、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1)(精)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题型 单选(30 x 1 =30 多选(15 x 2 =30 简答(4 x 5 =20 材料分析(2 x 10 =20 第一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 2::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大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近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大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 础。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 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思想理论内容及其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六,党的建设理论。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2017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第一章 1. 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幵拓着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 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 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 :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 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幵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

期末复习知识要点归纳若干问

一、力学 1质点的速度, 加速度与运动方程之间的关系? 2 质点作曲线运动, 速率(即速度的大小) 与路程的关系? 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与速率的关系? 3 质点绕固定点转动时, 角动量守恒的条件? 4 质点的动能定理? 质点组(或质点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万有引力势能、重力势能、弹力势能? 5动量定理? 质点组动量守恒的条件? 6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狭义相对论中动能与总能以及静能之间的关系? 狭义相对论中质速关系?尺缩效应(长度收缩效应)? 二、振动和波动 1 旋转矢量法? 旋转矢量与简谐振动特征量之间的关系? 如何用它求简谐振动的初位相? 2 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 如何计算合振幅? 3 如何画振动曲线? 简谐振子的能量与振幅之间的关系? 4 如何从振动曲线求振动方程? 如何由振动的特征量求出振动方程? 5 如何画t=0s时刻的波形图(曲线)? 6 如何从t=0s时刻的波形图求波动方程(即波函数)? 7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如何由波的特征量求出波的表达式? 8 如何从波函数(即波动方程或波的表达式) 求出波的特征量? 三、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 1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能均分定理?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2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据此,理想气体的内能还可以由压强和体积表示成? 3 热力学第一定律?其中物理量的正号和负号的意义? 4 如何求等压、等体、等温、绝热各个过程中功、热量?以及内能的变化? 5 如何在P-V坐标系表示循环过程?循环过程功的计算?正循环和逆循环?卡诺循环? 6 如何计算正循环过程的效率?卡诺循环的效率?

毛概复习重点 (2)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六: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七: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八: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复习整理 、绪论 1. 软件的定义 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包括使程序正常执行所需要的数据,以及有关描述程序操作和使用的文档。(软件=程序+文档) 2.软件工程的定义 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把证明正 确的管理技术和最好技术综合运用到软件开发中;研究经济地开发岀高质量的软件方法和技术;研究有效维护软件 的方法和技术。 3.软件危机的概念,及出现的原因 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未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在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问题积累起来,形态尖锐的矛盾,导致了软件危机。 产生原因: ⑴软件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 ⑵软件开发管理困难而复杂。 ⑶软件开发费用不断增加。 ⑷软件开发技术落后。 ⑸生产方式落后,仍采用手工方式。 ⑹开发工具落后,生产率提高缓慢。 4.三种编程范型的特点 (1)过程式编程范型:把程序理解为一组被动的数据和一组能动的过程所构成;程序=数据结构 +算法;着眼于程序的过程和基本控制结构,粒度最小 (2)面向对象编程范型:数据及其操作被封装在对象中;程序=对象+消息;着眼于程序中的对 象,粒度比较大 (3)基于构件技术的编程范型:构件是通用的、可复用的对象类;程序=构件+架构;眼于适合 整个领域的类对象,粒度最大 二、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过程 1、软件生存周期的定义,把生存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的目的是什么,有哪几个主要活动 定义:一个软件从开始立项起,到废弃不用止,统称为软件的生存周期 目的: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3个时期;把整个生存周期划分为较小的阶段, 给每个阶段赋予确定而有限的任务,就能够化简每一步的工作内容,使因为软件规模而增长而大大增加了软件复杂性变得较易控制和管理。 主要活动:需求分析、软件分析、软件设计、编码、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P19) 2、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分为三个时期八个阶段: 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软件开发: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 软件运行:软件维护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⑴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是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容:①新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

2011期末考试毛概复习重点(兰州交通大学)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重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注意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第二章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章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科学内涵:(1)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1.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抽象谈社会主义,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共有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以季节斗争为刚取代生产力发展,更没认识到社会主义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2.从中国具体国情看,我过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更加突出,解放发展生产力问题就更重要。3.从时代特征看,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在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只有突出发展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作用,才能自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并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2)突出情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数学必修1总复习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 整数集合:Z ; 有理数集合:Q ;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 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 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集合A 有n 2-1个真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 3、全集、补集? {|,}U C A x x U x U =∈?且 §1.2.1、函数的概念 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 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 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课后题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目前我国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要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迈出新的步伐,还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改革推向前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第1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求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经过时间 到达的时刻—出发的时刻= 经过时间 到达的时刻—经过时间 = 出发的时刻 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 出发时刻 + 经过时间 = 到达时刻 第2、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 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3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a、硬币厚度、降水量、手指宽度等,通常用“毫米”作单位。 (如:①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1毫米;②秋季本市降水量为139毫米;③食指宽度约为8毫米;…..) b、身高、粉笔、铅笔长度等,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如:①小丽身高134厘米;②粉笔的长度为7厘米;······) c、大树、书桌高度等,通常用“分米”作单位。 (如:①大树高约70分米;②书桌高约6分米;······) d、操场一圈、黑板长度等,通常用“米”作单位。 (如:①操场一圈是300米;②黑板长度约为4米;······) e、两地间距离、交通工具速度等,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如:①叶镇到灵山还有54千米(公里);②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 ③珠穆朗玛峰高约8千米;······)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

~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

————————————————————————————————作者:————————————————————————————————日期: 2

09~10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来源:王浩祯的日志为了让大家省去繁杂的整理工作,我用三天时间,把上周五毛概课所划重点一一总结如下,希望同学们分享给其他同学。如有缺漏之处希望大家及时指出,我会及时反馈。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毛概复习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了解)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在实践上为发展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供了许多新鲜经验。 2、1979年,邓小平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 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4、邓小平于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1992年5月29日,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6、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郑州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

毛概考试重点

2017毛概考试重点知识汇编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选择、简答)(P3)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 (P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 (P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P6、P10-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P14)

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A B C D O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5.2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P A B O a b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