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原理(1)

教育学原理(1)

教育学原理(1)
教育学原理(1)

德育原则

一、中外古代德育原则

(一)中国

◆孔子很重视“循循然善诱人”;对人不仅“听其言”,更重视“观其行”(《论语》);而且采取因

材施教、以身作则等原则;

◆孟子特别强调意志的锻炼和培养,主张一个人要有作为,须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的刻苦磨练;

◆旬子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提出“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以“防邪僻而近中正”(《荀子》)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中国古代德育的重要原则,《学记》早就指出“禁于未发之谓豫”。后

来程颢、程颐也说“以预为先”;

◆朱熹主张“知先行重”,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熹语类辑略》);(二)西方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很重视道德和道德教育,提出了“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

主张心口一致,表里如一的原则。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美德”,但他反对教给学生现成的道德知识,主张通过师生问答、争

辩,启发学生自己从问答中得出结论,作为德性涵养的原则。

◆英国的洛克提出“自然后果”原则,强调受教育者在自己的行为后果中自动对行为加以调节,

反对教育的外力干涉。这条原则,后来被法国思想家J.-J.卢梭、英国教育家H.斯宾塞和意大利教育家M.蒙台梭利所采用。

◆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倡导爱的教育,应以“慈母之心”教育孩子,使儿童受到感动。

◆德国的赫尔巴特提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称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

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美国的杜威强调从学校的社会化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反对设置道德课程进行直接道

德教学,主张德育中批判的、探讨研究的精神,强调在教学中发现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习惯于一套已知的道德原则。杜威的这个思想,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校中的德育仍产生着影响。

二、中国学校德育原则

中国现在学校德育的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德育的性质、任务,在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包括教育史上有益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力求反映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现在教育界比较公认的德育原则有: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内涵:这一原则也称“平行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并用个别教育中的问题教育集体。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要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其次,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最后,要处理好学生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教师要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要在集体教育的基础上,抓紧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知行统一原则

内涵:这一原则是指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首先,要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道德规范。使学生能对社会、对人生、对道德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训练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内涵: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从提高认识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坚持正面启发,积极疏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要以正面的榜样和事例教育学生。以表扬、激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最后,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处于发展中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大,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必须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把

耐心说服和合理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效力。

●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结合原则

内涵: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首先,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他消极的一面,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评价;其次,长善救失,因势利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最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修养水平。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教育,但主要靠他们的自我教育、自觉努力。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结合原则

内涵: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尊重、信任学生与逐步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教师要热情关怀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适当;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坚持贯彻到底。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续性原则

内涵: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中,教师应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系统连贯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首先,要统一学习内部的教育力量;其次,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与各方面加强联系,共同讨论研究教育学生的问题并取得教育要求上的一致性;最后,要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内涵: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其次,教师在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具有科学性。一方面,教师要以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再次,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结合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最后,要把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方向的教育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其他观点

●主体性原则

内涵:指学校德育要以培养德育主体、促进道德自律为目的,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依据:(1)主体性原则是由道德的主体性本质所决定的,或者说,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是主体性的教育;(2)主体性原则的提出,既体现了道德的本质要求,也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3)主体性原则是适应人的道德发展规律而提出的;(4)主体性原则是针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

要求:(1)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2)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个性既是主体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品德发展也是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过程;(3)把培养道德主体和注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统一起来。

●实践性原则

内涵:指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和为了实践而进行道德教育。

依据:(1)道德的实践性(2)实践、活动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一,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第二,活动和交往是受教育者自我道德教育的真正基础;第三,活动是实现道德之个体意义的根本途径。

要求:(1)在德育过程中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如:晨(夕)会、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学校传统活动;(2)德育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不是盲目的,是在正确的道德理论、道德规范指导下的实践。(3)受教育者的学习也是学校重要的德育活动,对思想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性原则

内涵:(1)德育对象是一个整体(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这四个因素统一和谐的发展是促使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

(2)道德发展影响因素的是一个整体(学校:主导作用。“学校德育万能论”——片面夸大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学校德育无能论”——无限缩小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家庭: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结构、家长的职业及文化程度、家庭的气氛以及家长的期望水平等方面都影响个体品德的发展;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它覆盖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

贯彻整体性原则的要求:(1)在德育过程中,要全面关心和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中的知、情、意、行;(2)要统一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4)加强学校的主导作用,使受教育者真正认识社会

●民主性原则

内涵: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对话交流的教育方法,实施民主参与的管理方式,反对道德教育上的单向灌输和权威压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民主参与意识。

民主性原则的依据:(1)民主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之一;(2)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强制性、君主性的道德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意:民主不是放任!俗话说:管而不教则死,教而不管则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民主性原则的要求:(1)德育过程实施民主化的教学和教育;(2)德育过程中实现德育管理的民主化。

●心理化原则

内涵:“心理化”原则也被称为心理匹配原则,其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考虑道德心理学研究成果,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心理规律制定道德教育计划和方案,设计道德教育课程,改革道德教育方法。(理论上:道德哲学;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ought to”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干什么?决定道德教育的目的与目标。道德心理学:道德发展是什么?“is”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怎么做?决定道德教育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方法和策略。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实践上:不仅要考虑到德育的知识顺序,还要遵循儿童道德发展的认知顺序。“脑体倒挂”现象、“成人化”、“模式化”)依据:(1)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2)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保证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要求:(1)教育者要改变相应的教育观念;(2)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德育方法

涵义:(1)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贯彻德育要求和传授德育内容的方式和手段;(2)德育方法也是受教育者在认识、适应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进步的精神和物质的手段。

分类:1.指导教育的方法

●说理教育法: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道德认识的德育方法。

(1)说的形式:讲授、报告、谈话、讨论、阅读书籍报刊。(注意:说理教育不等同

于灌输)

(2)说的内容: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及要求

应用说理教育法要求:(1)目的要明确

(2)内容要真实

(3)教育者态度要诚恳,要有饱满的热情

(4)在讲理过程中,各种方式要配合使用

(讲授法: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方法讲授法有三种形式,如讲述、讲解和讲演。

(1)讲述主要是客观描述事实,呈现材料和观点,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讲解是进一步分析、论证和说明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3)讲演是综合运用讲述、讲解的方法,主要通过演说或报告的形式,完整、深入地论证或说明某一问题,讲演往往涉及问题较深较广,因此,所需时间也较长(如方永刚)谈话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人。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班主任要想所有学生对你多一份亲近、敬爱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关注,就需要老师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用他们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达成此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运用谈话法。谈话法是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价值辅导的教育方法。有两种类型:一是提问;一是对话。)

●情感陶冶法

概念:情感陶冶法是指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熏陶、艺术熏陶等。

特点:非强制性,隐蔽性,无意识性

应用情感陶冶法要求:(1)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对学生真诚的爱和高尚的品德来影响学生的心灵。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并组织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在创设美好的情境中进一步受到教育

●榜样示范法

概念: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

特点:通过榜样人物的言行,把深刻政治思想原理、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和可行性。

应用榜样示范法要求:(1)选择和树立好榜样(认可性亲近性鼓舞性针对性可学性);(2)应注重激发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榜样的惊叹、爱慕、敬佩;(3)要着重理解榜样人物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自觉地运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道德修养与思想境界。

●实际锻炼法

起源: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早就指出,德性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反复地直到做好;199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弗朗西斯来认为:在语言的、行为示范的、实践的这三种德育方法中,通过实践的德育是最好的、最有效的。

概念:实际锻炼法是指组织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接受锻炼,从而培养优秀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日常学习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以及专门组织的行为训练。

应用实际锻炼法要求:(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计划和要求。(2)要把参与实践活动和提高道德认识、强化情感体验结合起来。(3)把正面教育训练和预防、矫正不良习惯结合起来。

●品德评价法

定义:指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促进其优良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深化,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的滋长。品德评价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包括教师评、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形式:奖励、惩罚、操行评定

(奖励:包括一般赞许、表扬,也包括专门形式(狭义的)的奖励。

奖励的基本要求:(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

(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4)奖赏时要以精神奖励为主;(5)表扬、奖励要注意

时间;

(6)奖励应当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道德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

也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

惩罚:许多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也都认识到了惩罚所具有的教育性。如,中国古代教育,尤其是禅宗的教育思想中,“当头棒喝”对人的惊醒教育作用曾经得到过特别强调。

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第二,要注意态度;第三,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

第四,要抓好时机和场合;第五,要注意批评的次数;第六,要善于等待,允许学生有个认识过程

第七,要有针对性、讲究方式方法,要灵活)

分类:2.自我教育的方法

概念: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形式: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修养等一系列主体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

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也就是教学生学会分析自己;(2)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3)指导学生制定并推动学生执行自我教育目标,将自我教育落实到行动中,达到自我实现。

《学记》(世界上第一本教育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全文共20节,1229个字,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提出了“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尊师重道”、“教学相长”、“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等教育主张。

学记的六大教学原则:(1)豫、时、孙、摩原则。“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

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2)长善救失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

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

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3)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

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4)藏息相辅原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学

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

离师辅而不反也。”

(5)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6)尊师严师原则。“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论: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1831-1902)首倡,他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人类产生以前,已在动物界存在。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生物竞争的存在是产生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小的动物。按照他的看法,人类只是在继承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没有不同。

二、心理起源论:美国学者孟禄(1869-1947)从他的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在他所著的《教育史》(1925)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

三、劳动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世纪40 -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这种教育起源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

实验教育学: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的范式研究教育。

代表人物及著作: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其代表作为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97年在莱比锡大学创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为实验教育思想提供了可以直接借鉴和吸附的成果。

实验教育学是作为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说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它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范式研究教育现象,主张把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应用于教育问题研究,让数理统计和心理测量等学科的发展成果成为教育统计和测量的重要基础,从而为教育实验提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教育实验模式。

实验教育学反对传统教育学思辨式和经验式的研究方法,重视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重视实验,并强调从实验的结果中寻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近百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但实验教育学也具有其局限性,它片面强调儿童的生物性,忽视了社会因素,过分推崇试验方法,视之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

古希腊思想家。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即知识”,他说“假定美德即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来的”。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了知识与德行的关系,以及教育在培养德行中的作用。而知识的对象即“善”,但他对“善”的解释并不一致,有时认为快乐即“善”,有时认为禁欲克已的生活即“善”的生活。他在教育实践中常运用谈话法,即“苏格拉底问答法”。谈话时先装作别人比他聪明,通过巧妙的诘问,将对方引导到错误的一面,从而感到自己的无知,他认为这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叫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通过反复诘难和归纳过程,引伸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后来教育史上的启发式教学就是从此发展来的。他自己没有留下著作,其思想体现在后来学者的著作中。

苏格拉底与产婆术: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他与孔子一样提倡“有教无类”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怎样做人”,提出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是最大的善”。在教学方法上,他运用问答法,亦“产婆术”,即通过与对方共同讨论、不断提问,使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的获得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律,对后世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宇宙的本原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性的理念,它是时间产生的根源。柏拉图臆想的理念世界是个完美的“金字塔”,其中最高的理念是善的理念。柏拉图根据其理念世界的金字塔,设计了一个由执政者、卫国者和生产者组成的等级森严的理想国,这三类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互不逾越本分。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规定了不同阶段的人的不同的教育内容。另外,柏拉图从他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认识就是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并将其作为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与和谐发展教育: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认为人的灵魂应该由三部分构成,即植物性灵魂、动物性灵魂和理性灵魂,与之相对应的也有三方面的教育:体育、德育和智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儿童进行德、智、体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教育。他依据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以七年为一阶段划分了教育的年龄分期。对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提出具体意见,要求成人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对其进行教育。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特点,对儿童进行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1、内发论:孟子”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苏格拉底:“产婆术”

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2、外铄论:荀子:“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洛克:人的心灵如同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刻画,一切发展都来自后天。

华生:人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领袖、银行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全然不顾人的内在需要。

洛克与《教育漫话》

洛克(J.Locke,1632-1704)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著有《教育漫话》(1693)一书。

洛克倡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合乎他的地位的举止,同时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国家的一个人物。”绅士必须是身体健康、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具有道德、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质。

在教育作用上,洛克主张教育万能,他从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出发,极为重视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作用。他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提出“白板说”,把儿童的天性比作没有痕迹的白板,可以由人随意地去涂写和塑造。

在论述教育的内容时,他第一次把教育的三大部分德、智、体做了明确区分。他特别重视体育,在《教育漫话》的开篇即写道:“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在德育方面,他强调环境对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德行重于学问,否认天赋观念。在德育方法上,洛克强调早期教育、行为习惯和选择榜样,不主张使用体罚。在智育方面,洛克主张学习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洛克的《教育漫话》作为一种世俗的现实主义教育思想,在近代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教育学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之一。它对17-19世纪英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绅士教育思想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思想和德国理性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

最早将教育二字放在一块使用的人—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君子三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古代教育的特征:第一,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第二,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

第三,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专门职能

第四,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形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的对立

第五,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第六,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第七,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目的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过程是复杂的;教师劳动的手段是复杂的。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机智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要求教师具备教育智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劳动的成果应该是人的成长或精神生命的变化;认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意味着教师必须力戒短期行为或只从眼前出发,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学生长期的发展。

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性,决定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的人格、学识、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示范的榜样。

5.教师劳动的责任性:社会层面:担负培养人才的重任,与人才质量规格在在正相关,学生能否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家庭层面:学生进入学校,其前途命运就交到了教师手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付出,决定学生的发展和收获。

6.教师劳动的合作性:在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性;在教师间分工中体现出合作性。

法国卢梭的《爱弥儿》-尊重儿童天性的自然主义教育

夸美纽斯(公元1592--1670年)

著名捷克教育家,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同情人民的苦难,并试图凭借教育的力量建立和平宁静的和谐秩序。他主张所有的人都应受教育,都要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即“把一切知识教给所有的人”。他提倡“泛智论”,要求培养博学、有德行、虔信的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抨击了中世纪黑暗的反人性的宗教教育,认为一切事物都受自然秩序所制约,倡导教育工作要适应自然的秩序,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他还创立了班级授课制,确立了学期、学年和农忙假制度。规定统一招生、统一上课、统一考试等。并论述了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直观性、系统性和自觉性原则。他还是学科教学法的奠基人,论述了艺术、语文、宗教、道德的教学法等。他还强调学校纪律,认为学校没有纪律,就象磨房里没有水,不能运转。并高度评价了教师职业,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他还认为“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但他的思想中也充满着种种矛盾,而且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认为“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与结尾”,《圣经》是学生“最甜最好的乳汁”。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1.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要经历若干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又是后一阶段的准备。

(1)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期;(2)“三岁看到老”;“三岁之灵是百岁之魂”;(3)12-14,危险期,逆反期,心理短乳期

教育策略:教育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要有针对性,做好阶段之间的衔接,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

2.顺序性: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其过程是具有一定的方向和顺序的。

(1)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2)三翻六坐八爬;大动作机能——小动作技能;(3)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4)形象思维——抽象思维;(5)自我中心——他律——自律;

(6)掌握日常行为规范——形成一般道德情感——道德情操

教育策略:循序渐进,不能“凌节而施”、“揠苗助长”。

3.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不是等速的,而是波浪式的向前发展,某一时期发展较快,某一时期发展较平稳。

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发展是不均衡的。

(1)发育高峰-第一年,平均身高增长25厘米,体重增加7公斤;(2)青春期-平均身高每年增长7-8厘米,体重增加5-6公斤;(3)不同方面的发展表现出不均衡性。有些方面在较早年龄阶段就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4)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在心理方面,感觉、知觉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教育策略:抓住关键期,适时施教。

4.个别差异性:群体差异:男女性别差异。个体差异: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儿童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在较晚的年龄才出现某些特征,如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不同方面的发展差异,人在兴趣、爱好、性格、意志等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此外,表现在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倾向不同。

教育策略:正视差异,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5.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教育策略: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信心,全面发展。

6.稳定性和可变性: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阶段、年龄特征、发展顺序、变化速度大体是一致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在社会和教育不同的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速度又有会发生变化。

教育策略:既要注意稳定性,掌握每一阶段中那些比较稳定的共同特征,考虑教育教学的内

容和方法。又要注意可变性,通过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发展的可能性,促使青少年较快地发展。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1.教育独立论-蔡元培,《教育独立议》;2.教育万能论-柏拉图、爱尔维修;

3.人力资本论-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33%的经济增长贡献率;

4.筛选假设理论/文凭理论-伯格等人,教育是一种筛选装置;

5.劳动力市场理论-迈克尔.皮奥雷等,教育是决定个体在哪个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

教育的社会制约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3、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格和速度

4、生产力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5、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手段及其组织形式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宗旨和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

(三)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2、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

3、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和方法

(四)人口因素对教育的影响与制约

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制约:第一,一定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第二,人口增长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2、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制约:第一,直接影响;第二,间接影响

3、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制约:第一,人口年龄结构制约着教育发展;第二,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发展

(五)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1、科技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

2、科技技术能够影响教育对象。

3、科技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所有环节。

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我国,这一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上阐述了“教育独立论”这一思潮的基本观点,他主张:教育应脱离政党、脱离教会而独立(中世纪),应把教育事业完全交给教育家来办。具体来说,“教育独立论”的主要观点是:(1)教育经费独立;(2)教育行政独立;(3)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4)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然而,应该看到,“教育独立论”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教育应该脱离于政治,不仅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教育的确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具有绝对的独立性。

“人力资本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奠基者舒尔茨。1960年12月,他在美国经济学会第73届年会上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人力资本论”的主要观点是:(1)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这是因为: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其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其三,舒尔茨运用自己创造的“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估计测算了美国1929-1957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2)教育是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首先,工资的差别主要是由所受教育的差别引起的,教育能够提高工人收入的能力,影响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状态;其次,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因受教育水平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趋于减缓;再次,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还可以使物力资本投资和财产收入趋于下降,使人们的收入趋于平等化。应该看到,“人力资本论”的提出,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促使国家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促使全社会都更加重视教育。

教育学原理 专题五必做作业

专题五作业 1.谈谈你对中小学生发展时代特点的认识。 答:一、生理成熟期提前,青春期教育任务繁重,性教育话题敏感而又急迫。 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神经系统和性发育较之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 1、我国中小学学生其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明显提前 2、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 二、思维活跃,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主动交流、发展的关注度不高,并且传统教育多以预设的外在目的,成人世界的要求来代替儿童的主动发展,这就造成了儿童主动发展意识薄弱、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1、具体内容如下: ①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②对所学的大多数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而不愿意学习; ③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活力,学习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自制力和顽强毅力; ④心智活动能力差,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畏难情绪陡增,注意力分散,学习缺乏系统性和长久性。 2、学习动力不足表现。 3、学习动力不足成因分析 在消费社会、读图时代、重视享受的时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①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信息社会的所面临的“知识爆炸”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因素和时空条件。 ②信息技术的革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知识、信息呈现“喷涌”状态,学生成为多种文化资源的占有者和享用者。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知识的过程中多呈现实用主义的色彩。 ③学生对学校中的课程态度多为不欢迎 三、价值观念多元,自我意识增强。 1、背景 传统社会中,社会的道德信念和标准相对单一,人们能通过基本相同的标准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人们的道德推理基本相同。但是在多元社会中,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推理。 2、现状 ①价值取向方面: 理想的价值取向与日常生活层次的价值取向并存。 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并存。 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极端个人主义取向并存。 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与拜金主义价值取向并存。 东方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西方强调自我意识、民主责权的价值观并存。 ②当代中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责任教育迫在眉睫;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但要积极有效引导。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以下两个基本阶段:1、确定课程目标 2、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策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媒体、确定评价方法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四、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一)课程设计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第五章>>第二节学校的教学二、主要教学理论流派(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第三,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是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它们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是两种比较极端的定位。这两种定位虽然各自看到了教育的内在价值导向性和学生的能动性,但都忽视了对方所关注的内容,对学生的教育定位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第六章>>第一节学生二、学生的教育定位(一)两种著名的学生地位理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大学教育思想。(第二章第二节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的教育思想遗产(五))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技术、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参与者、第四章>>第一节学校的内部结构一、学校的简单要素:组织目标、参与者、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它把结构主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引进到课程结构中来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二、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法国、芬兰、英国、德国第三章>>第三节学校类型二、促使中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校类型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修道院学校、人文主义学校、新教学校、天主教学校第一章第一节学校的历史与制度遗产一、古代的学校与制度遗产(二)学校的发展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综合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三、课程的主要类型(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合作式综合中学、探究式综合中学、协作式综合中学、一体化综合中学德国综合中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作式综合中学”,另一种是“一体化综合中学”。第三章>>第三节学校类型二、促使中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校类型(三)德国模式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目标本位评价、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总结性评价1、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 四、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三)课程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学业倦怠第五章>>第三节学生的学习二、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与学习问题(三)学习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三类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和学业不良。这三者是完全不同的三类问题。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第一章>>第二节学校的价值一、学校的个体价值这里的“个体”主要指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第三章>>第二节学校体系一、学校体系的形成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8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

专题一 教育与教育学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存在、建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的合理性教育理论的科学。 3.教育事件: 则是将教育事实进行有效还原后生成的关系性、情境性的实在,表征着教育的极端复杂性,往往不能用既定的教育规律来解释和说明,在教育事件中蕴藏着真实的教育问题。 二、填空 1.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2.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3.根据教育系统的层次,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4.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 5.教育学的科学化就是教育学的(合理性)。 三、简答 1.立足中西文教育的不同词源分析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答:通过对中西文教育词源的考察进行对比可见,西方对教育的理解围绕儿童的内在潜能和需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儿童身心自由与和谐发展,提倡在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下,将其内在的东西展现出来,然后逐渐加强和丰富。而中国对教育的理解主张按照成人既定的计划,在成人的严厉监督、鞭笞与惩罚下,强制要求儿童被动学习外在于自己的知识、智慧、美德等,表现出事先所希望表现出来的素养。教育意识影响教育行为,中西方对教育理解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相应的教育观念以及行为上的巨大分野。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孔子等教育家的思想中有启发性的教育教学,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整个中国教育传统中强制和灌输的特点。西方教育中尽管强调启发、引导和激发,但也有强制和灌输的一面。只不过,西方更注重从儿童本身引发出他们的内在潜质,而中国更注重强制和灌输。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答:以往常常将教育学研究任务规定为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这种理解突出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遵循,忽视了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和追求。因为教育

教育学原理专题五 习题五

教育学原理专题五习题五 1.谈谈你对中小学生发展时代特点的认识。 (1)生理成熟期提前。 1、我国中小学学生其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明显提前 2、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 (2)思维活跃,学习兴趣低下。 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主动交流、发展的关注度不高,并且传统教育多以预设的外在目的,成人世界的要求来代替儿童的主动发展,这就造成了儿童主动发展意识薄弱、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3)价值观念多元化。 传统社会中,社会的道德信念和标准相对单一,人们能通过基本相同的标准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人们的道德推理基本相同。但是在多元社会中,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推理。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当代中小学生具有鲜明的自我利益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义、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但多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团结、协作,团队精神不足。 (5)心理问题增多。 认知失衡——由认知上产生矛盾而引起的心理失衡, 情意失衡——由于内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内部的情感意志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出现低落、消沉、激怒、绝望等反常情绪表现,并在行为上出现某些相应的反常举动。 欲求失衡——由于学生欲望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心灵上产生一种强烈要求补偿不足而现实又不予满足而引起的心理失衡的表现。 2.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尊师就是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心情,主动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爱生就是爱护同学,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基础。现阶段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相互配合与合作,而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 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 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 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 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a理论建设的任务b实践指导的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萌芽:《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 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苏格拉底“知识就是道德”“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政 治学著作,也是著名的教育理论著作, 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哲学王”。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623英国科学家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 出。 1632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 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独立形态 的教育学产生。 1776德国哲学家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

的一种文化历史。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 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 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要 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 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④教育的目的就 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 c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 屈《设计教学法》 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 民主主义》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凯洛夫 《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 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 述教育学的著作。 e 批判教育学:美国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 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利》 法国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 生产》 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广义: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狭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科学研究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的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页)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一规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在人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世界观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所阐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所当然也应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指南和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毛泽东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39页)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人们是通过自己的意识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就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不承认或低估意识的反作用和能动作用,是错误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的反作用,与唯心主义史观夸大意识的作用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在经济因素与社会意识的“交互作用”中,经济运动归根结底是作为一种必然的东

教育学原理-西北师大胡德海知识讲解

教育学原理-西北师大 胡德海

教学模式 美国师范教育家乔伊斯与韦尔《教育模式》一书中提出,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教 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教学风格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育模式、范列教学模式. 集体教育——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模式 也称平行教育影响,旨在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它以集体为教育对象,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其优点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要使学生总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产生厌恶感,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情景教育——明日快乐论——前苏联马卡连柯 马卡连柯在集体教育模式中提出,以任务驱动实现目标。在改造过程中,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的错误上,而应引导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即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务,吸引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为完成新任务,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开展活动,由简单地原始满足发展到最

高的责任感,从而使整个集体积极向上。(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教学设计 相关课程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和配合的学科组成的课程。编制相关课程要使各学科教学顺序能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即保持原有学科界限,又要确定学科间的联系点。 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是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的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 广域课程和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等。 因此,共同点是: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在于:三者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为一门课程。广域课程将各科材料依赖性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综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教育学原理作业一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2.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3.教育事件: 教育事件是教育活动中的某个方面含有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一个事件,他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一段具体的教育实践,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希望引发讨论,从中体现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二、填空 1.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2.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3.根据教育系统的层次,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4.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 5.教育学的科学化就是教育学的(合理性的科学化过程)。 三、简答 1.立足中西文教育的不同词源分析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答:(1)教育的中文词源分析 在中文背景下对教育进行词源考察,可以发现,在中国古代主要使用“教”和“学”这两个词述说教育。 (2)教育的西文词源分析 在西文背景下对教育进行词源考察,可以看到,在西文中,英文、法文、德文中的教育一词均由拉丁文“educare”演化而来,而拉丁文“educare”表示“引出”的意思。 (3)教育的中西文词源对比分析 对上述考察进行对比可见,西方对教育的理解围绕儿童的内在潜能和需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儿童身心自由与和谐发展,提倡在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下,将其内在的东西展现出来,然后逐渐加强和丰富。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答:以往常常将教育学研究任务规定为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这种理解突出了对

教育学原理笔记-第一章丨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原理笔记 参考教材《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关键词:教育、学习、教育要素、教育形态、教育学、教育学的价值 学习目标 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之间的异同。 2.理解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要理解这三个要素在当代的新特征。 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4.识记20世纪五种主要的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阅读一篇/部他的代表作,理解他的主要学 术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论。 5.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找一找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或课程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6.访问一些校长和中小学教师,了解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学习评价 一、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理解)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这个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教育”必然有其明确的目的,因为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即使是儿童的游戏也不例外。 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双向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

体会。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情感、知识、技能和信仰结构的人; 社会的个体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因此,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养育”行为严格来说就不能被称为教育,因为这类行为大都是在自然或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在个体与社会的双向建构方面起不到一种明确的“引导”“促进”和“加速”作用。 最后,这个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二、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结合实际) 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种基本要素。 教育者:简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学习者:传统上人们将“受教育者”或“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是相对“教育者”或“教师”而言的。但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知识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对象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社会公民,“学习者”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 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不同的学习者有学同的学习目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也不同。

教育学原理 专题三 作业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作业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_目的性。 2.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_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狭义的教育目的是_国家_对教育培养怎样人的要求,与教育方针在提出主体、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3.教育目的一般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_国家的教育目的_;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_;三是_各种课程教学的目标_。 4. 一般来看,确立教育目的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依据,即_社会依据_和_个体依据。 5. 确立教育目的的原则有信息完备原则、_系统协调原则__、_民主参与原则_、和现实可行原则。 6.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其理论依据是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客观现实条件是中国的国情。 二、单选 1.教育活动最终是( A )自身的主体活动。无论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么合理或不合理,它都不过是外在的东西,受教育者的发展取决于他自身的追求和意向。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国家 D 学校 2.从教育目的的主辅性来看,可分为( D )。 A 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 B教育的理想目的和现实目的 C 理论性教育目的和行动性教育目的 D主导性教育目的和辅助性教育目的 3. 在( A )中,美国明确要求在20世纪结束时实现“国家六大教育目标”,彻底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A 《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 B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C 《美国2061计划》 D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4. ( B )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来确定。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一般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人格本位论 三、辨析 1. 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从教育目的产生的机制来看,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既然教育目的以回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 习题三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习题三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_目的性_ ___。 2.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_国家和个人__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狭义的教育目的是__国家__对教育培养怎样人的要求,与教育方针在提出主体、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3.教育目的一般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_国家的教育目的_;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_培养目标__;三是__各种课程教学的目标__。 4. 一般来看,确立教育目的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依据,即__社会依据__和_个体依据__。 5. 确立教育目的的原则有信息完备原则、__系统协调原则___、__民主参与原则___和现实可行原则。 6.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其理论依据是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精神实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__-,客观现实条件是中国的国情。 二、单选 1.教育活动最终是( A )自身的主体活动。无论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么合理或不合理,它都不过是外在的东西,受教育者的发展取决于他自身的追求和意向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国家 D 学校 2.从教育目的的主辅性来看,可分为( D )。 A 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 B教育的理想目的和现实目的 C 理论性教育目的和行动性教育目的 D主导性教育目的和辅助性教育目的 3. 在( A )中,美国明确要求在20世纪结束时实现“国家六大教育目标”,彻底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A 《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 B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C 《美国2061计划》 D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4. ( B )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来确定。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一般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人格本位论 三、辨析 1. 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教育学原理叶澜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师的教育学之旅 第一节教育学从何而来 早期的教育思想,作为文字陈述的教育知识,绝大多数都散见于宗教典籍与思想家的对话、短论、语录、论著之中,如孔子的《论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概括来说,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一就是来自于思想家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而就是来自于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 1605年,英国学者培根《新工具》一书中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主张经验与理性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在培根的知识体系里,教育知识居于最低层次,处于依附的地位,同时又被培根命名为教师的知识。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的殿堂,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 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所谓教育学,就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就是关于专门组织的、有目的的与系统的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与教学的内容、方式与方法的科学。 乌申斯基运用19世纪中期以后的教育学、心理学成果,建立起了它的教育学体系,即广义的教育学与狭义的教育学。所谓广义的教育学,主要就是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瞧待,凡就是研究人的社会性再生产活动的理论都可称之为教育学。所谓狭义的教育学,就是把教育视为一种就是人的心理连续不断的改造与变化的活动,凡就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可称之为教育学。 日本学者天蒲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就是教育学。在这一概念基础上,她做出了两点说明:其一,从研究方法来瞧,冠以的教育学不仅指对教育的哲学性研究,也包括对教育的科学性研究。其二,从研究对象来瞧,教育学在广义上包括学校教育学、社会教育学与家庭教育学等领域。

教育学原理 专题三作业

专题三教育目的 习题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2.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怎样人的要求,与教育方针在提出主体、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3.教育目的一般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国家的教育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各种课程教学的目标。 4. 一般来看,确立教育目的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依据,即社会依据和个体依据。 5. 确立教育目的的原则有信息完备原则、系统协调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和现实可行原则。 6.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客观现实条件是中国的国情。 二、单选 1.教育活动最终是( A )自身的主体活动。无论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么合理或不合理,它都不过是外在的东西,受教育者的发展取决于他自身的追求和意向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国家 D 学校

2.从教育目的的主辅性来看,可分为( D )。 A 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 B教育的理想目的和现实目的 C 理论性教育目的和行动性教育目的 D主导性教育目的和辅助性教育目的 3. 在( A)中,美国明确要求在20世纪结束时实现“国家六大教育目标”,彻底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A 《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 B《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C 《美国2061计划》 D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4. ( B)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来确定。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一般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人格本位论 三、辨析 1、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答:“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句话是对的。从教育目的产生的机制来看,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既然教育目的以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核心,那么,在回答这一问题之时,教育目的首先表现为一种主观的东西,它与教育价值密切相关,是教育目的的确定主体依据自身对教育的需要所提出的教育应该培养什

教育学原理导论

教育学原理导论 引言“要学-点教育学” 教师的教育视角 “我们能看到的是我们想看到的” 鲁迅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旅游团的导游,多课少时 教育意识 123456789 1378 246 59 排列按声调 小学是综合的,中学是综合分科并重,高中是分科 我们来到社会学习。不是为了适应社会,而是去改造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 教育是什么?-------教学本质论 教育有什么用?------教育功能论 办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目的论 谁来教育?教育谁?------教育主体论 怎么教育?--------教育过程论 教育观:人的培养 教育:培养人 教育与人:怎样培养人:谁来培养人 教育与社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第一讲教育本质论 一、理论形态的教育 (一)教育学的概念 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特点: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理性的系统认识 2/主要著作及人物 1.《学记》: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 《学记》论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 3.人物篇:孔子(前551--前479) 1. 教育方向的贡献弟子3000,贤人72人孔子想拿教师资格证,不是 孔子的问题,也不是教育部的问题,穿越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2.儒家思想 3.孔孟之道思想:“庶、富、教”(《子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习是行为 “有教无类”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优是悠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活动:教育目的

【主题探究】 1、教育目的是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 教育目的内涵的理解体现在对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回答上,即“教育形成和培养怎样的人(包括这些人要干什么)、”与“谁来赋予教育形成和培养这样的人”,前者关涉“教育所要达到的结果”即“素养”和“职司”,后者说明“提出教育目的的主体”。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从教育目的的主辅性来看,可分为主导性教育目的和辅助性教育目的;从教育目的的层面来看,可以分为理论性教育目的和行动性教育目的;从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否上,可分为教育的理想目的和现实目的;从教育目的的表现形态上,可分为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前者是成文规定的,后者是缄默的。从教育目的的制定者来看,可以分为国家、政府或社会团体提出的教育目的,个人提出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怎样人的要求,与教育方针在提出主体、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国家的教育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各种课程教学的目标。 2、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教育目的是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教育目的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人提出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 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一定社会的现实的人。受教育者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获得发展,教育者也只能在现实的生活条件下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所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 (1)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同时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取决于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事实上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首先,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其次,人们既然希望将所提出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再次,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实现的;第四,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因此,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智慧树知到 《教育学原理与应用》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育学原理与应用》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是从目的和内容、方法和原则、形成和制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其教学理论与思想。()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 C:传统文化 D:自然科学 正确答案:六艺 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正确答案:孟子 4、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上所施,下所效 C: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D:道可道,非常道 正确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理想国 正确答案:学记 6、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孟子 正确答案:学记 7、“官守学业”、“学在官府”体现了教育的A:强迫性 B:民主性 C:基础性 D:阶级性 正确答案:阶级性 8、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奴隶社会 9、古希腊三大教育家是( )。 A:A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昆体良 C: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D: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正确答案:A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0、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学记》 A:教学相长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正确答案:教学相长,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1、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完整版)教育学原理重点总结

1 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把他们努力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 2 教育的根本属性(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活动,实质上承认教育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即肯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 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教育实践。 5 教育现象泛指教育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思潮,观念,条件,要求,矛盾,问题等等。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6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系统地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7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概括文艺复兴以来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公开出版了《大教育学论》,这是近代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8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其基本观点是:(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改造(3)学校即社会(4)课堂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5)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9 在我国,1930年出版了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10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历史法,调查法,统计法,行动研究 11 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教育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教育能把单维度的劳动者转化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能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能为社会的政治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教育是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 (3)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作用;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交流作用;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12 人的发展就是指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所谓的个体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

教育学原理专题五学习活动之分析传统的学生观

专题五学习活动:分析传统的学生观 一、通过阅读有关文献分析传统的学生观 历史上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观,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对学生的看法和认识。现概括如下: 1、在对学生天性的认识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原罪论、性恶论,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盲目的冲动的种子,处处驱使他不驯服的烈性,以致经常扰乱成人的计划,也把儿童的未来人格置于许多危险之中。另一种观点是性善论,代表人物是卢梭。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的,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是腐败的社会使人堕落,对儿童产生恶劣的影响。这突出表现在他的一句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之中。 2、在对学生地位的认识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它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另一种观点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论”,它认为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育的措施应围绕他们来组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次要 地位,是以咨询者和辅导者的身份出现的。 3、在对学生身份的认识上也有不同的观点。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把学生当成小大人看待,主张向学生传授成人的知识,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而卢梭、杜威等人则主张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从实际出发,把儿童看作独特的、处于特定阶段的人,让他们去适应生活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 4、在对学生知识的获得方式上的不同观点。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儿童就像一块白板,可任由教师涂抹。据此理论,许多人把学生的大脑当成知识的容器或仓库,主张向学生灌输系统的知识,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而杜威等人则反对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反对系统知识的传授,主张儿童从生活中、从活动中学习。就知识和能力而言,他们更强调能力的发展。 5、在对学生的管理上的不同观点。赫尔巴特提出了管理先行的思想,主张对学生施行严格的管理,以防止儿童现在和未来的反社会倾向的发展,从而达到维持学校和社会秩序的目的。他提出了一套具体的管理方法,如运用惩罚的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包括体罚在内的惩罚。而卢梭、杜威等人则主张对儿童实施顺从其天性的、自然的、自由的教育,反对严酷的纪律和惩罚。 以上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历史上有关的学生观,很明显,它们既有可取的积极的一面,又有不合理之处,我 们对此应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形成当代的正确学生观服务。 二、通过阅读有关文献分析当代教育对学生的认识 当代教育对学生的认识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 (1)学生成长的可能性与主动性。a学生成长的可能性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b 作为生命体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2)学生发展的具体性。a学生是有着自主生命追求与生命尊严的价值主体。学生拥有人的全部的尊严、价值需要及其内在丰富性。b“和而不同”,差异性是学生个体自主成长、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关键因素。c学生存在于学生群体之中,群体构成学生成长的新生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3)认识学生成长的综合性。a学生的成长是包含着知识获得、思维拓展、情感丰富、意志锻炼等多方面的发展。b学生的成长内容是多维度的、综合互动、有机构成的整体。 (4)认识学生成长的发展性。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包含着可能性、未定性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从“自在”到“自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教育要按照人的需要的发展逻辑,以自己的方式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