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司法简报2018年第9期(总第1565期)

湖南司法简报2018年第9期(总第1565期)

湖南司法简报2018年第9期(总第1565期)
湖南司法简报2018年第9期(总第1565期)

湖南司法简报2018年第9期(总第1565期)

“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是全面小康监测重点指标之一,也是短板指标之一,为破解这一难题,怀化市司法局多措并举,通过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从2016年开始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任务。

一、突出“责”字做文章,强化领导、细化责任。怀化市局党组高度重视律师指标工作,党组书记、局长亲自挂帅,分管相关业务工作的副局长具体负责,公证律师管理科、法律援助中心、计财科、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等科室具体落实,成立全面小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公证律师管理科。将律师指标作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并根据各县市区人口比例制定律师数量年度增长指标,细化量化工作职责。同时,将该项工作纳入局班子成员联县工作的内容,每名班子成员联系2至3个县市区,定期下县督促检查。将市律协的经费从行政账户中分列出来,单独开设专门的经费账户,做到专款专用,并将全面小康工作经费列入市律协年度工作经费预算,予以优先保障。

二、围绕“活”字下功夫,注重扶持、激发活力。为进一步激发全市律师队伍的活力,制定优惠制度和扶持政策,让外地律师能流入、本土律师留得住、青年律师有保障。一是加大司法考试宣传力度,每年在电视台、怀化日报、司法行政网刊登国家司法考试公告,广泛宣传考试政策、报考要求和流程;印发《国家司法考试宣传手册》,深入各县市区、怀化学院开展专场宣传,扩大司法考试的知晓率,动员更多的法律专业人员参加司法考试,培养律师队伍后备力量。二是制定扶持政策,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从律师行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律师队伍建设、律师执业保障、律师执业规范、律师职能作用、律师职业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注重对青年律师的扶持,在律师年检注册中,对青年律师实行会费减免。执业两年会费减半,执业一年会费全免。把为律师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作为律师事务所年检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律师的职业保障,鼓励青年律师扎根怀化。分析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人员构成,建立非公务员考生名册(公务员不得兼职从事律师职业),在考生申领法律职业资格证时,宣传动员其与当地律师事务所签订实习协议,并为其申请实习开辟绿色通道,防止人才流失。三是全力帮扶律师事务所,为解决中方县因没有律师事务所,导致取得法律职业资格C证的该县考生无法执业(国家规定,C 证考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执业)问题,多次向省厅汇报,最终得到支持,于2016年1月特批在该县设立一家个人律师事务所,为中方县C证考生执业创造条件。同时,组织各大律师事务所到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怀化学院等高校举办人才招聘会,吸引大学毕业生来怀从事律师执业。

三、立足“量”字求突破,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梳理自身资源,充分挖掘潜在律师资源。一是积极汇报,争取上级支持。先后多次向省厅汇报,请求将更多的律师资源纳入律师指标内,意见得到重视和支持。二是主动作为,盘活存量、做大增量。2016年中办、国办出台《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后,在司法部和省委还没有出台具体实施意见的情况下,召开专家、学者、律师座谈会,对该制度如何在全市快速有效实施进行研究探讨,对全市符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条件的人员进行全面摸底。在全市工会系统、地税系统先行试点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盘活“律师资源”10余人。在省级文件印发后,全面启动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的申报工作,并与市政府法经室联合印发《关于申报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执业的通知》,经过资格审查,全市在全省首批公职律师公

司律师登记人数中约占29%。目前,省司法厅已完成对这些人员的审批工作。

【据怀化市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张家界市:创新推进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

近年来,通过政法系统通力协作,全市没有发生一例脱漏管及重大再犯罪,有力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司法公信力。

一、建立两项机制。一是与公安机关建立大数据比对机制。一方面,对重新违法涉嫌犯罪数据进行比对。该局每季度将全市社区服刑人员信息通报市公安局法制支队,逐一比对,发现重新违法涉嫌犯罪情况及时向市社区矫正局进行反馈,由区县社区矫正机构依法采取措施,强化日常监管。另一方面,对跨居住地身份信息使用数据进行比对。每季度由市公安局情报中心,对社区服刑人员跨居住地使用身份证登记住宿、乘坐交通工具、异地网吧登记等信息进行检索。再一方面,对法定不予出境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报备。每月将新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信息通报市公安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支队,对持有护照和港澳台通行证的进行注销,严防私自出境和脱管失控。二是与检察机关建立监管监督联动机制。联合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赴各区县集中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点训,对比信息,核实人员。深入偏远的司法所,督查监管档案台账,及时查漏补缺。针对薄弱环节和特殊群体,从保证人履责、病情复查与诊断、监管档案等方面,与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联合开展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和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监管工作专项督查,强力保障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

二、制定三项规章。一是制定《社区服刑人员权利义务告知书》。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入矫报到时,没有明确统一的权利义务告知书,造成收监裁定或决定时有对抗争议的问题,与市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协商研究制定《社区服刑人员权利义务告知书》。在社区服刑人员入矫时,对其进行告知并签署归档,有效减少对抗争议。二是制定《社区服刑人员免予考核规定》。结合相关管理办法,该局率先制定《社区服刑人员免予考核规定》,对免予考核的对象、情形和方法等从4个方面共9条作出详细规定,使基层管理系统的实际操作更加具体化、规范化。三是制定《社区服刑人员外出监督管理制度》。为解决依法经商经营工作的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需要,根据《湖南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规定,会同市检察院研究制定《社区服刑人员外出监督管理制度》,彰显人文关怀。

三、推进四项工作。一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湖南省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2018-2022年)》,结合《张家界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推进网络系统内存升级,增大网络宽带流量,市矫正局监管指挥中心率先与省厅、司法部实现指挥中心数据联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加强推进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推进区县司法局分别与省厅数据联通,为及时紧跟信息化步伐奠定了基础。二是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张家界市政府购买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治宣传工作服务实施细则》,购买手机定位、心理咨询、教育培训、走访谈话等多个服务项目,成为全省第一个区县在这项工作中全面完成购买服务的市州。2018年,还将培育扶持专业化社会组织,对区县司法局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指导,并进一步规范和拓展购买服务项目。三是推进宣传方式创新。以“关注社区矫正,关心教育帮扶”为主题,创摄反映社区矫正工作的廉政微电影《蔡所长收礼》和微信公众号“社矫张家界”,利用张家界日报、湖南公共张家界微频道和市电台电视台多途径宣传展播,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知晓

度,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四是推进帮扶活动深入。与浙江温州聚长者慈善公益基金会联合开展“情暖高墙关爱孩子”帮扶活动,制订张家界市2017-2019年服刑人员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结对帮扶计划。

【据张家界市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双清区:以“法”为载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邵阳市双清区司法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将“美丽乡村”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优化、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切实将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一、法治宣传“答疑解惑、润物无声”。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年抓住重点时段、区分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抓好法治宣传,开展精准普惠法治宣传,通过编印农村法治读本(婚姻家庭类、邻里纠纷类、土地纠纷类等)免费向广大基层群众发放。深化“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农村法治宣传月”深入农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以“七五”普法、法律“六进”等活动为载体,通过摆放法治宣传展板,发放普法宣传册、法律书籍;利用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农民工返乡的契机,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采取法律赶大集、律师下乡“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婚姻家庭等与乡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创新普法手段,充分发挥“平安双清”微信公众号作用,向农村“两委”成员和广大人民调解员免费发送法治动态和法律知识。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将法治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让基层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加强法治阵地建设,建成两个法治文化墙和首个法治文化广场,以点带面推动全区的法治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法治教育。规范法制学校授课,通过接受法制课堂的教育,增强了法治意识,促使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018年上半年全区共开设市(村)民法制教育课3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5万余人。

二、法律援助“以人为本、济困扶危”。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托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立便民服务联系点和法律援助服务窗口接受法律援助申请,对申请涉及损害赔偿、劳动工伤、讨薪维权的农民工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服务;对经济困难但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老年人减免法律服务收费;为行动不便、患病残疾等有特殊困难的农民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提供法律援助。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取消法律援助范围限制,对农村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快速办理。最大限度扩大援助覆盖面,积极推行法律援助工作“受理零等待、援助零距离、服务零收费、办案零投诉”的“四个零”机制,切实提高了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降低困难群众诉讼门槛,将法律援助做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农村、进社区服务活动,把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使法律服务农村工作更深入、更到位。

三、人民调解“聚力化解、重在排查”。着力健全完善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按照“八有”“六统一”建立村(社区)级调委会,共建立各级调委会92个,专业性调委会3个。认真做好农村人民调解员选聘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把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且

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文化水平和在当地有威望的同志推选、聘任到队伍中来,确保有人调解,有精力调解,努力打造一支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村级人民调解员队伍。进一步丰富调解平台和手段,建立健全预研、预判、预警机制,将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打造维护乡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创新人民调解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制教育、多方协商、心理疏导、微信群聊等方式调处矛盾纠纷,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对于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组织村(社区)调解委员会进行调处。今年上半年共排查出各类矛盾100余起,都得到了妥善处理。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该局每月根据案件线索出版一期人民调解动态;司法所根据案件调解情况,每月至少出一期调解公告,张贴到各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通过各种形式的工作有力提高了司法行政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和满意度。2018年各级调委会共调解矛盾600余起,调解成功率99.3%,为该区的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社区矫正“严格管理、宽严相济”。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有效监管,严把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关,力促监管工作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统一,确保管理帮教责任横向到边、不漏一处,纵向到底、不落一人。为重点矫正对象配置定位电子腕表,发现有越界人员立即与其联系,如果出现社区服刑人员不按照规定外出,达到三次警告者,按照相关的规定予以收监处理。为了全面开展好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中心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在组成以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及社区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基础上,整合并利用社会资源,在辖区内招聘了一批具有一定政治素质和法律理论知识,有一定威望和号召力的热心群众成立了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共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浪子回头”,重新回归社会,过正常的生活。今年3月30日,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社区服刑人进行心理干预心理辅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的原则,加强对服刑人员帮扶,帮助有困难的服刑人员落实低保,并引导他们就业。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