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2001年4位获John Templeton 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位(Jonathan Haidt;Laura A King;Mc Cullough)都是因他们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而获奖。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方面,在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影响方面,Hillson和Marie (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而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Salovey 和同事也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George Vaillant(2000)认为: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都没有痛苦,都体验快乐,但积极的心理适应会渗透于整个人生。这些研究者都认为,促进心理健康是心理

学的科学、合理目标。但尽管同样是研究心理健康,其视角与目标和消极心理学是大相径庭的,积极心理学是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

国内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学是近十年来新兴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国内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同样也十分的关注。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在合著《积极心理学: 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中指出,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钟暗华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学发展的四点影响: 即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饶丛权、曹蓉的研究也对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作了极高的评价。

乾润梅在《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一文中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儿童的潜能开发与教育、青少年家庭教育以及大学生教育实践运用中的指导意义。胡婧指出积极心理学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官群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超常潜能超常发挥”的双超常教育,为外语拔尖国际化人才学业有成提供先进理念和科学途径。张玉静等(2012)还总结了拓展认知范围的其他表现,比如积极情绪对单词联想、言语流畅性、人际问题解决、决策等有促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孟万金和官群的一项研究中,通过对1300名中国大学生进行测量,编制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的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并形成了《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这是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及实践应用方面的里程碑式成果。

【参考文献】

江洁. (2013). 基于积极心理学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 学理论, 第30期, 231-232.

王维嘉. (2013). 国内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积极情绪的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11期, 15-19.

黄静茹. (2013). 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发展现状.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期(2), 78-83.

陈红, 宋颖惠, & 顾凡. (2007). 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第12期(12), 1113-1115.

任俊. (2006). 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马甜语. (2009). 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

李金珍, 王文忠, & 施建农. (2003). 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心理科学进展, 第3期(3), 321-3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