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品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思品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思品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思品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第一框自尊就是人人都需要

一、自尊的表现

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就是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这些都就是自尊的表现。P4

二、自尊的含义:

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就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P5

三、自尊的重要性:

自尊就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这种被尊重的感觉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无论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价值肯定,还就是她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就是快乐的。P5

四、民族尊严

(1)个人自尊与民族尊严的关系:

我们个人的自尊与祖国与民族的尊严,紧连在一起。如果没有国家与民族的尊严,我们个人也很难有真正的自尊。P6

(2)做法:

我们不但要维护个人的尊严,还要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尊严。P6

五、知耻的含义:

知耻就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就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难

为情,并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P6

六、知耻要求我们正确瞧待自己

(1)消极对待:我们常常被眼前的不足与缺点蒙住双眼,瞧不到自己的优点,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甚至产生沉重的耻辱感,这对我们的成长就是非常不利的。P7

(2)积极对待:一个人的缺点并不可怕,关键就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P7

七、虚荣心

1、虚荣心的含义:就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P8

2、虚荣心产生的原因:

(1)虚荣心的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过分瞧重她人对自己的评价;

(2)一旦她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第二框尊重她人就是我的需要

一、什么就是尊重她人?

尊重她人就要意识到她人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每个人都要通过其她人的尊重、欣赏、鼓励、期望来感受自尊。P10

二、为什么要尊重她人?

1、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她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有责任去关注与维护她人的自尊。P9第二段

2、自尊的人懂得尊重她人,因为她知道要赢得她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她人。+尊重她人,就是我们的需要,也就是我们的快乐。P10

3、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她人善意的提醒,以便意识到自己的弱点、盲点与误区,激励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尊重她人就是自我完善的需要。P11第二段

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一、自尊的人最瞧重自己的人格(P12)

自尊的人最瞧重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不图虚荣,绝不沾染不良的习气,其重要原因就就是不良习气有损人格。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以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二、彼此尊重,就要宽容大度(P13)

由于个性不同,生活环境与阅历不同,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事风格。如果我们养成

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还可以更多欣赏来自她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

三、客观对待她人的评价(P14)

1、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

2、批评就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就是具体行为,而不就是人本身,对待评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关紧要的议论,忍让一下就过去了。

3、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那不就是自尊,而就是情绪冲动。

四、自尊要适度(P14)

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者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五、如何尊重她人?

(1)、尊重她人最基本的表现(P15)

对人有礼貌,尊重她人的劳动,尊重她人的人格

(2)、具体方法(P15)

A、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B、善于欣赏、接纳她人

C、不做有损她人人格的事情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一框“我能行”

一、自信的表现(P20)

“我能行”就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在行为上表现“我能行”,在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二、自信的含义:P20

就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三、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自负、自卑都就是自信的误区:P22

①自卑者轻视自己,往往瞧不到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潜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②自负者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瞧不起别人,自以为就是,追求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③自信者实事求就是瞧待自己,既能瞧到自己的缺点,也能瞧到自己优点。

第二框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

一、“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P23

自负与自卑者,都以自我为中心,使她们远离成功。

二、自负、自卑为什么会远离成功?

(1)自负者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她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

(2)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不完美,憎恨自己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

(3)由此,不管就是自负者还就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她们远离成功。

三、自信有助成功:P26

正就是由于自信者乐观、好奇、专注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达到胜利的终点。

四、自信者所具备的品质P25

1、乐观;

2、进取;

3、专注;

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

一、怎样增强自信,做个自信的人?1—4点

1、瞧到进步与长处:

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我们每天都在进步,这就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别瞧事情小,只要进步了,都就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战胜自己的业绩。经常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与成绩,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走向成功。P28

2、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

就是自信的基础,瞧待自己时要寻找“立体的我”。

3、增强信心与实力:

勇于尝试,接受挑战,增强信心,同时战胜挑战,增强自己的实力,这就是撑起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4、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她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

②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与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

二、为什么说自信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自信就是准确的自我定位与客观的自我评价,就是一种进取与科学的态度,就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的巨大精神力量。自信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P30

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三课走向自立的人生

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一、自立的含义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二、自立的表现:

1、当我们开始学习走路时,我们获得的就是身体的自立;

2、当我们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

3、直到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们就获得了基本的自立人生。自立的生

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与发展。

三、自立的必要性:三点

1、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与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与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见风雨,见世面。P36

2、自立作为成长过称,就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就是我们心理与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P36

在这个过程中

对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

对她人:逐步理解与尊重她人,善于与她人沟通与交往,与谐相处

对社会: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她人负责、对

社会、P38

3、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开始,在父母与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一、自立不就是拒绝帮助

二、依赖的危害:P40

1 、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与精神;

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

3、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与她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怎样树立自立自主意识?

1、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独立地生活。P41

2、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自立的关键)P41

3、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就是自主。P42

四、自主的含义

自主,就就是自己做主,遇事有主见,自己做决定,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不仅就是一种权利,更就是一种能力。

五、如何培养自立的能力?

1、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P43

2、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P44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

一、自强的含义:

就是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自强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二、自强精神表现: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

三、为什么要培养自强的精神?四点

1)初中阶段就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我们应当趁此大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P47

2)自强,就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P48

3)自强,就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P48

4)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就是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P48

四、自强的意义: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就是多方面的。但就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五、自暴自弃的含义及其危害:

1、含义:就是指自己甘心落后,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2、危害:没有理想、追求,不愿吃苦、奋斗,最终一事无成。

第二框少年能自强

一、怎样培养自强精神?

1、理想,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P51

2、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自强的人不就是没有弱点,而就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P53

3、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要想自强与成功,就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天赋、兴趣,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P51

4、总结:少年当自强,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

一、挫折的含义:

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阻碍等。

二、造成挫折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不能预测与及时防范的天灾。

(2)人为因素: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同学关系不融洽、父母态度简单粗暴,存在代沟等。

(3)个人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等。

三、面对挫折与困难有三种人生态度,会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

①胆怯、懦弱的人,遇到挫折与困难放弃。

②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屈服于挫折与困难,不能坚持到底。

③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勇敢的面对挫折,向困难发起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为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

一、挫折对人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1)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2)另一方面,有利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与智慧。

二、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3.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4.学会自我疏导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

第一框让我们选择坚强

一、意志坚强的表现:

①自觉性,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与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②果断性,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做出判断,采取坚决的行动。

③自制力,在碰到挫折与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坚韧性,能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与困难,实现目标。

二、为什么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坚强意志的作用/意义/重要性

①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④需要坚强意志,成就一番事业。

第二框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一、如何磨砺坚强的意志?方法/建议

磨砺意志学会坚强,坚强的意志就是磨砺出来的:

①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②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③应善于管理自己。

④要主动在艰苦的生活与环境中锻炼自己。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走近法律

一、什么就是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二、为什么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则?

如果没有行为的规则,各行其就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规则。

三、规则的分类:

1、道德;

2、纪律、规章;

3、法律。

四、法律的特征

法律就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①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五、法律的作用:

1、规范作用:

(1)法律作为人民意志与利益的体现(最本质特征),它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2)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3)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与处理,法律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也就是评价人们的行为就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2、保护作用:

(1)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就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就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与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

(3)做法: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就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第二框法不可违

一、违法的含义与类别

①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②类别: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其中行政违法、民事违法为一般违法

二、刑法的含义:

刑法就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就是犯罪与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得法律。

三、犯罪的含义:

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四、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②就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法律标志)

③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必然后果)

五、刑罚含义与种类:

①刑罚又叫行事处罚、行事处分,就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与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第三框防患于未然

一、犯罪的危害

1、犯罪就是对人类文明的挑战,就是侵害社会健康肌体的毒瘤。

2、犯罪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3、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她人、对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

二、启示

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自认为自己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就是错误的。

三、很多犯罪往往不就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就是从不良行为——违法行为——犯罪。

四、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避免违法犯罪?

①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就是非观,积极抵制不良心理与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第一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一、国家为什么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

1、国家的需要: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自身的需要: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二、国家制定了哪两部法律,专门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保护我们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

1、家庭保护

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她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与抚养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等。

作用:这有助于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与睦的家庭环境。

2、学校保护:

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对她们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内容: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与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3、社会保护:

含义:要求全社会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内容: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劳动保护以及受教育权、财产权与人生权的保护等。

4、司法保护:

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

坚持的原则: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第二框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与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二、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1、非诉讼手段:

含义:非诉讼手段就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常用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2、诉讼手段:

含义:敢打官司,打官司就是诉讼,就是一我们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分类:诉讼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三类诉讼分别的含义)

启示:

A:我们要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就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也就是在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B: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C:当国家、集体、她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就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复习计划:(请每位同学准备一个思品期末复习本)

1、进度安排:从16周(即下周)开始,每周整理一单元的笔记,4周完成4个单元;

2、整理要求:请同学们先自己整理、总结,再根据复习资料进行核对,二次记忆印象更深刻;

3、时事新闻:本次期末考试仍有3个时事题目(每个3分,共9分),所以请同学们从这周开始,回家关注3、

4、

5、6月份的重大时事新闻,每周罗列一个月的重大事件,重点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写在我们的期末复习本上,期末考试可以带入考场。

刘老师寄语: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用心备考,期末考试才能精彩绽放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