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3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

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刘禹锡的《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独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因此,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技能目标)

2、理解词义句意,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3、感悟诗歌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目标)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略)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动听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

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5、多媒体出示诗和音乐,师范读。

(设计意图: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调查、访问。例如要求学生课外查询有关洞庭湖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如课外书籍、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信息。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大世界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调整,沟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为学科课程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的平台。例如在教学中播放洞庭湖的图片等。通过图片展示洞庭湖的迷人风光,并配以和谐的音乐,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对洞庭湖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积累语言的兴趣。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对具体情境的体验、领悟更深,认知和情感发展更协调。)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多个学生读,正音齐读。

(设计意图: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由读,做到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词。

4、交流汇报,相机教学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晚上。相和:相互和谐。潭面:洞庭湖面镜未磨:没有磨拭的镜子。

句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没有经过磨拭的镜子,迷迷蒙蒙。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师:谁能美美的把这两句诗读好呢? 指名多个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吟诵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

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还有一段距离,所以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指君山,水指洞庭湖。

句意: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在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设置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常见的大盘子,但它使用白银做成的,银光闪闪,随后老师说:“我在盘中放上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你看到了吗?这是你有什么感觉?”睁开眼睛把你想象的与书上的插图比一比,像吗?这里,诗人把月夜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君山比作青螺)

师:这么美好的意境,谁能把它读出来?指名朗读,指导吟诵。(设计意图:朗读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让学生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为了使学生对古诗有更为具体的直观感受,设置了一个想象的情境,情境的实质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其中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氛围,与儿童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追求的是儿童在课堂中的快乐生活。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通过一读再读,让学生在读中自悟,切实体会到这个比喻的精妙,并且在读中培养语感。)

三、朗读悟情让学生连贯诗意,描绘意境。

洞庭山水美,而这首诗写得更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配乐指导吟诵。

(设计意图: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

高。并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并配以优美和谐的古乐,更有韵味了。)

四、延伸拓展

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这样的美景又引来了一位大诗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怀,写下了《望洞庭赠张丞相》,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学一下。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的程度,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延伸,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延伸,引领其向更远更广阔的境界提升,拓宽学生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积累更多的语言资料。)

五、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风光无限,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一诗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文本解读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七绝只有二十八字,这首诗五个地名共十二字,句句都有地名,

这在唐人七绝中,确是绝无仅有的。这首小诗把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因此这些地名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也值得细心推究。“峨眉山”、“平羌江”是具有诗情画意的两个地名,一是巍峨俊秀,一是碧绿可爱,再加上明月相映,那样的美景就自然可爱了。当然它还交待了诗人的游踪。

李白此诗首句写天空明月静景,次句写江中明月动景,上下相映,动静相衬,构成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幽美明亮的境界。第三句连用两个地名,既点明了出发地点和将要达到的目的地,语调显得轻快而急促,表现了诗人爽朗奔放的性格。这一句轻轻喝起,末句没有顺流直下,却回波倒卷。“下渝州”点明行舟将到的地点,也意味着船行很远了,“思”的情绪也就产在了。五个地名,前两个重在写景,中间两个偏重叙事纪行,最后一个则侧重抒情,当然这是就其主要作用而言的。如中间两个也有抒情成分。由于这五个地名带有浓厚景物色彩或感情色彩,因而随分自佳,不觉痕迹,既无重复或枯燥无味之感,又将诗人行踪交待得一目了然,而不觉得呆板,反具流畅飘逸的风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了解诗人。板书“唐·李白”之后,让学生谈谈对李白的了解。李白是古代诗人的杰出代表,是古代诗歌的一座高峰,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为后人留下近1000首诗。那个同学能为大家背一背自己积累的有关李白的诗。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李白年轻时候离开家乡时写的一首诗:《峨嵋山月歌》。读题,理解题意。歌是歌咏的意思,诗人歌咏什么呢?《望洞庭》和《峨嵋山月歌》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月夜秋景的,请同

学们找一找,这两首诗有那些地方是相同的呢?(秋月山水)这些字给你什么感觉?(宁静和谐)

二、初读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诗,注意读准生字。

2、指读古诗,划分节奏。齐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这首诗一共28个字,可是却有五个地名。这在万首唐诗绝句中是仅见的,谁能找到告诉大家。生自读古诗,找一找古诗中的地名。用横线标示出来。并把这些地名来朗读一下。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

过渡:要想真正读出这首诗的韵味,还需弄明诗的意思和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情感。这首诗除了地名,还剩下16个字,请默读古诗,思考诗句的意思。

三、理解诗句,感悟意境

1、题目叫作“峨嵋山月歌”,诗中哪几句是写了峨嵋山月?

2、理解一、二句。

请大家运用已经掌握的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一边轻声朗读一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看谁读懂的多。

(1)这句诗你能读懂吗,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你们能够告诉我这‘半轮’指的是什么吗?”

“我们平常都说一轮明月,这里为何说是半轮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插图找找答案吧。谁看了之后能来说一说。”

(2)理解“秋”。从意思上讲,应该是半轮月,怎么是半轮秋?()

(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而月呢,只有“半轮”,就会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这是倒置,应该是:秋峨眉山月半轮)(3)“影入平羌”是什么影?“江水流”有哪些东西在江中流动了?

(“影”指月影,而其中的“入”和“流”,表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站住不动观察水中的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岿然不动的。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4)站在船头望着空中那半轮明月,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年轻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乘舟驶向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尽管他是一个七尺男儿,当他面对这多情的月亮时,他情不自禁地想念他的家乡、朋友,谁来读一下。

(5)练习朗读。。

3、理解三、四句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1)“作者是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呢?

(李白从清溪驿上船,向三峡进发,这是两个实际的地名,虽然相距遥远,然而舟行江上,一水相连,所以,在感觉上并不觉得吃力。)(2)“那作者是怎么到渝州去的呢?”你们怎么知道的呢?(船,影入平羌江水流)

(3)他坐在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理解“君”。李白有一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是朋友。初次离乡的李白因为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而不再寂寞,孤单,但是,当月亮被两岸高山挡住,李白失去了最后的朋友,他思念着,想念着。李白思念的是谁呢?

(4)如果前面李白有江月相伴,还略可安慰的话,后面李白赶了一路明月,却“思君不见”你觉得李白“下渝洲”时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走的?(寂寞)

(5)三四两句怎么来读了?

四、配乐朗读练习。

五、练习背诵古诗

六、拓展阅读:写月亮的古诗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写月亮的古诗吗?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静夜思》《出塞》)

出示两首诗。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总结:月亮在古诗的意象中往往带着思念的情怀。

板书设计:

峨眉山月歌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月亮:兼指友人、故土象征乡情、友情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镜()峡()眉()螺()

境()夹()媚()累()

二、填空。

1、《望洞庭》是()朝诗人()的作品。诗中“(),()。”是写远望洞庭。这两句是()句,把()比作(),把()比作()。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和”是()的意思,“未”是()的意思,可以用成语()来形容。

3、《峨眉山月歌》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人在()的()乘船远行,从()出发,驶向(),最后到达()。读了古诗,我眼前出现了()、()、()等景物。

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发”是()的意思,“下”是()的意思。途中见到月亮,勾起诗人思念()、()的感情。

三、拓展练习。

1、填写有关“月亮”的诗。(),低头思故乡。野旷天低树,()。(),天涯共此时。小时不识月,()。

2、趣填成语。

千疮百()()虚乌有宁死不()()形毕露

投桃报()()手起家纲举目()()往开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别诗)

20《古诗两首》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杨欣 教学目标: 1、明白诗歌中“送别诗”的概念。 2、通过想象诗句中关键词背后所蕴含的画面,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领会古诗中“借景抒情”的写法,感受古诗的含蓄美。 3、通过比较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了解“送别诗”中存在“同样的送别,不一样的别情。” 4、激发孩子们搜集、了解、积累更多送别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课时设置: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读熟古诗,并且释疑解难。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来有节奏地读读这两首诗。 2、复习易错字:朝、舍,给多音字组词。 3、这两首诗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分别讲述。两首诗都是讲述送别的,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把这样的诗称作——“送别诗”。(板书送别诗) 4、谁愿意试试有感情地读读这两首诗。诗歌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诗中的离情别绪、浓浓的友情) 世间最打动人的莫过于一个“情”字。(板书“情”) 这两首诗中有“情”这个字吗?却无处不散发着浓浓的情,“情”藏在哪些字眼中?让我们今天来找找藏在诗歌中那份深情厚谊。 二、悟读《送孟浩然之广陵》,感悟“借景抒情”的写法。 1、让我们先来体会《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诗中动人的情谊。 自己反复读,边读边抓住关键词语发挥想象,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面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 给一个句式:

读到这个词语时,我联想到。(预设,孩子们会提到“黄鹤楼”“烟花”“孤帆”“碧空尽”“长江”“天际”等) 2、老师发现你们提到的这些关键词语,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景物的词语(板书“景”字)。作者意在言情,却着力写景,让景中有请,情景交融,这种写法,我们叫做“借景抒情”(补充板书为“借景抒情”)。语言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李白为什么不直接表达出自己的那份情呢?他为什么不直接在诗中说明:孟浩然,我舍不得你,孟浩然,我祝福你,孟浩然,我希望你早点回来,……为什么,你们懂吗?是的,这就是古代诗人创作诗词时讲究的含蓄之美,隐隐约约,朦朦胧胧,隐约朦胧中,你却更能感受到那份言说不尽的深情,那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厚谊,这样的情,美得醉心,美得深沉。 4、要读出这份情,就要读着文字,想象“景”所呈现的画面,突出画面的意味深长,来,试试朗读中突出景,来突出那份情,那份美。学生试读,指名读,评议,师范读。 三、比较《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合作学习,感悟不同诗作中,相同的离情,不同的别意。 1、景是通向诗人内心的路,是了解诗人情感的一座桥。《送元二使安西》也表达了诗人王维对元二依依不舍的离情,那么这两首同为送别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请各小组同学,借助老师提供的学习表来思考、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交流。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人教旧版)

古诗两首(人教旧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9 古诗两首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作者简介。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杜甫写的,当时唐朝开始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黄鹂: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白鹭(lù):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细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这里指鸟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岭: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万里:指非常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远处,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样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观看彩图,诵读全诗,想像画面。) (整首诗描绘了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景色。)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 我们要以欢快的语调,来读这首诗,读诗时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轻重快慢。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 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干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抒发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三)体会写法 诗人为什么能描绘出这么美的画面呢?他运用了什么方法?你们想知道吗?齐读全诗,仔细体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加导入: 1、(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吗?(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 3、(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出示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少了哪个字呀?(陵)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现在你们观察下,有什么要给大家提个醒的?(“陵”右上是“土”,下边是折文)观察细

致,请大家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读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友谊故事等) 3、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生试着说题目意思)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就是这么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来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吧。 2、学习生字(我们先和刚才还未认识的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个别读——所有生字词语都来了,全班齐读)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希望你能读出韵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4、想象得真好!正像大家说的,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景。有谁知道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学生读诗句,交流:前两句描写了孟浩然告别的情景,后两句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我们在数学课上已经学过方位,知道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哪个同学能帮我贴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出“黄鹤楼”·“扬州”·贴对了吗?生:对。评价:真厉害!为什么这么贴?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 在这指谁?(孟浩然)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办法。 师: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 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0课古诗两首

四年级下册第20 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学校:张庄完全小学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鹤、孟、陵、辞、唯 2.趣味识字:回忆学过的“陵”“唯”的形近字,通过区分偏旁来理解“陵” “唯”的意思,从而记住“陵”“唯”的音形义。 3.易读错字:“陵”与“棱” 4.多音字:朝、舍、更、尽 5.应会写字:孟、浩、陵、辞、唯、舍、君 (1)写正确:易写错字,“陵”右下部分是折文,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浩、唯 ②指导要点:浩的三点水中间点靠左一些,唯字口居于左部右上方,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1)地名:黄鹤楼、渭城 (2)景色:孤帆、碧空、天际、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二、理解运用: (一)共性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内容:两首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的情景 (2)概括方法:整体概括法 2.体会重点段的表达顺序 (1)重点段及表达顺序: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2)体会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 学习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1)重点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体会方法:“尽”和“唯”字将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注神驰的情形巧妙地展现出来。 (2)重点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体会方法:“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外。 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仿写古诗(送别诗,借景抒情) (二)本课重点问题: 1.课后思考题:(1)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体会其中的情感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背一背你了解的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句 2.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是“西辞” 三、情感体验: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词解析素材冀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词解析素材冀教版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1)僵卧:直挺挺躺着。此指无所作为。 (2)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3)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4)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5)思:想着,想到。 (6)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7)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8)夜阑:夜将尽。阑(lán):残尽。 (9)卧听:躺着听。 (10)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11)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12)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译文: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 赏析: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终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四篇课文。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语文园地二》中“口语交际”要求观察三幅图,然后交流图上所见,培养从多角度来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习作”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进一步培养观察与发现的能力。“我的发现”中有一些对课文中句子仔细探究后的发现。“日积月累”中是一首12个月花名歌谣。“成语故事”中讲述了一则关于“胸有成竹”的成语故事,“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原指画竹子时心里已经有一幅竹子的形象,现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知识与能力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铺”等,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心观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内学习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细致、有序地观察事物的兴趣,同时增强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够初步运用。学习观察日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 养成细致有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能够把自己的所观、所感写下来。 1.突出重点,简化程序。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重视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联系实际生活,拓宽学习渠道。 3.分层次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培优辅差,整体提高。 《古诗两首》2课时 《爬山虎的脚》2课时 《蟋蟀的住宅》2课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课时 《语文园地二》3课时 5古诗两首 知识与能力 1.会认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过程与方法 理解古诗大意,揣摩古诗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感悟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人的心境。

四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二首》练习题

5 古诗两首
一、语境识字,我能根据拼音写词语。
寒冬 là yuè(
)天,他居然 hún shēn(
)湿漉漉地从河边回来,妈妈顿时起了 yí
xīn(
),难道这孩子去摸鱼了?真是胆大包天啊!
二、辨别同音字填空。
lǐng ____导 云____ 山____ ____袖 ____取
fēng 山____ 蜜____ 刮____ ____峦 险____
cè ____身 检____ ____所 ____面 ____验
三、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题西林壁
( ) A.做题 B.书写,题写 C.题目
2.只缘身在此山中( ) A.缘由 B.缘分
C.因为
四、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本文的两首古诗都是宋代的苏轼写的。(
)
2.“题西林壁”中的“西林”指西林寺。(
)
3.本文的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于写景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五、根据诗句的意思写出学过的诗句。
1.(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这重峦叠嶂的深山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的时候。忽然看见柳阴深深,鲜花明艳,又一个 村庄出现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默写《题西林壁》,并理解填空。 跟我学: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读古诗,理解诗歌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 感。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 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这个道理。 2.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 看______的感觉。 3.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

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离别容易再会难,因而以送别饯行表达深厚的情意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还记得学过哪些送别诗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诗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请看诗题(揭题),谁来读,指导读出节奏。 二、同时呈现,比较题意 1、谈发现:比较这两个诗题,你发现了什么? ① 都有一个“送”字。 ② 都有地名。 ③ 都有人名。 2、顺学情适时理解“之”“使”。 3、理解题目含义。 三、整体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都是送别诗,两位诗人会怎样送别自己的好友呢?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这两首诗,注意读正确,读出节奏。 2、练读——指名读、正音、点评。 3、这两位诗人分别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送别的呢? 出示:——(时间),——(谁)在——(地点)送——(谁)去——(地点)。 朗读第一首诗前两句,填空。 4、感悟第一首诗的送别之景: ①怎样的三月才叫烟花三月?在烟花三月的长江两岸,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美景?(理解“烟花”,学生想象画面) ②这么美的景色如果让你用诗句来形容,你想到了哪句?

③为什么是“西辞”呢?看地图分析。 5、感悟第一首诗的送别之景: ①诗人王维又是在什么时间送别友人呢? 学生读诗句,填空。 ②这是一个怎样的早晨?王维眼中看到的是什么?给你的感觉是怎 样的?(窗外绵绵的春雨、依依的杨柳……。) ③窗外那么多美景,诗人为什么只看到“柳“?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看到柳,即生挽留、不舍之意。王维多想再留留自己的好友啊,可毕竟皇命难违,重任在身。) 6、两位诗人都是在这样美丽的风景中送别友人,同样是送,又有什么不同呢?诗人是怎样送别的呢? ①孟浩然在春光明媚的三月,乘船去繁花似锦的扬州,是因为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出去散散心的,李白会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呢?(是啊,他要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来鼓励自己的好友不要灰心,要积极乐观面对一切。) 读第一、二句,读出向往、乐观、愉快之情。 ②江南三月,长江两岸繁花似锦,树木葱郁,长江上更是千帆竟渡,李白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李白眼里看到的为什么是“孤帆”呢? “过尽千帆眼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他深深牵挂的是他的老朋友孟浩然啊!(指名读出那份牵挂之情。) ③友人的船都消失了,李白是不是也该走了?他还久久地站在那儿干什么呢?他要让这滚滚的长江水捎去他的留恋和祝福。 是啊,这消失的的是——(生接)友人的帆影,“不尽”的是那——(生接)滚滚的长江水和对友人那份难舍难分的情啊。 (指名读出难舍难分、留恋之意。) ④让我们带着那份乐观、向往、祝福与留恋再读读全诗。(配乐) 6、李白用目光表达自己的情谊,那王维呢?(一杯酒)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尽”:再饮完。为什么要一劝再劝呢?阳关是个怎样的地方?(元二此去是茫茫的大漠与戈壁,长途跋涉,生死渺茫;西出阳关无故人;此地一别,不知何日相见……) ②此时此刻,王维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板书:伤感) 创设多种情境朗读: A.他最想对老朋友说的是什么呀?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塞下曲诗词解析素材冀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塞下曲诗词解析素材 冀教版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赏析: 这首边塞小,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

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

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教案

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鹤、孟”等生字。 2、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想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探究性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会读中思、读中悟、读中有得。 学会在学习中积累运用古诗句,发展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初步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体会诗中丰富复杂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教学难点 体会“西辞”“烟花”的意思。 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临别时,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诗常见的一种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和王维这两位诗人的离别境界,一同见证两对好朋友的深厚友谊。 2.自读诗题,感悟节奏,领悟诗题之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3.比较诗题,谈发现。 预设一:都有一个“送”字,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凸显主题。)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离别远行就意味着天各一方,很难有再见面的机会。因此,古人对离别的感受特别深,他们写出来的诗也特别精彩。] 预设二:都有地名,“广陵”和“安西”。(引导学生利用注释来理解。) 广陵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的都市;安西在现在的新疆的最西边,(出示地图)那时是唐朝的西域边关。从首都长安出发,要穿越几千公里的戈壁沙漠,才能到达那里。 预设三:都有一个人名,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提示人物。) 师: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 4.区别题目中“之”和“使”的意思。 (“之”是“去”的意思;“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题目的意思了吗?谁送别谁去哪里?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课件出示两首诗,学生自由朗读。

四年级上语文课本剧20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语文课本剧-20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 西人教新课标 【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道具:柳树、酒家、酒杯、石桌、石凳、喷水壶 人物:王维、元二、店小二 场景:客栈前,几棵杨柳低垂,显得十分凄凉。 旁白:在渭城的一所酒家前,清晨的雨轻轻地润湿了地面,显得格外清洁。元二和王维来到一间酒家前,坐了下来。(一个人拿着喷水壶到处喷) 王维:老板,上五两三十里红,二两牛肉。 店小二:好嘞!(跑去拿酒)先生,您的酒,请慢用。 王维:(深情地)元二兄,明天你就要出使安西了,真的舍不得你走,我们是这么多年的好朋友! 元二:我奉皇上命令,赴安西管理,我也舍不得离开王维兄呀! 旁白:雨一直下着,客栈前的杨柳变得嫩绿嫩绿的,充满春意。 元二:想当初,我们俩经常在一起钓鱼、喝酒,每次都满载而归,何等痛快! 王维:是啊,那时我们可都是高手! 元二:这次出使安西,恐怕再也没人陪我钓鱼喝酒了。 王维:元二兄,要知道,出了阳关就是西域,西域可荒凉了,你可要多保重啊! 元二:(喝一口酒)是啊,西域很荒凉,不过你放心,我会自己小心,平安归来。 王维:听说西域很乱,动不动就闹土匪,你可得小心啊。 元二:谢谢王维兄的提醒,我一定会注意安全的。 王维:你到了安西一定要经常写信给我,这样我才安心。 元二:你就放心吧,我有什么事一定会写信给你的。 王维:元二兄,我再敬你一杯。 元二:(仰头喝了杯中酒)王维兄,你也要多保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明月3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教案1北师大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明月3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教案 1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两首唐诗——王维的《鸟鸣涧》和白居易的《暮江吟》。《暮江吟》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后两句写新月东升的夜景。《鸟鸣涧》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静谧意境。教学目标: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文题目。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2.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课件演示: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看来这首古诗有一定难度;想继续试试吗?)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 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评价:(指名3个学生) 字音读准了,看得出你已经有所收获; 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 3.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4.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课件变红字“残阳、瑟瑟、可怜)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最爱动脑筋;产生问题能解决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书: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瑟瑟 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这么多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不问?大胆提出你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 5.残阳——夕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优质课教学设计_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1、师:《红楼梦》中有副对联“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课件出示) 2、生读、理解知己 3、师: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友情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真挚而宝贵的。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今天我们所要学习内容便与友情有关。” 4、生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生:交流)

师:相机点评 ①、(课件黄鹤楼)并解释: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传说是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黄鹤楼留下了他们不少美好的回忆。 ②、简介孟浩然: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文采风流、名满天下,他有一首同学们很熟悉的诗作《春晓》。 2、师:那题目里还有什么你不知道的吗? 3、生汇报然后完整地说说题目的意思。 4、师: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轰动呢?因为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去。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这么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来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生带出的新词) ①、抽生读②、全班齐读③、相机指导书写“陵”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4、学生自己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生:汇报) 5、随生的回答师板书(板书:李白——孟浩然) 师:有谁知道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新部编本_古诗二首_江雪_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江雪》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比较枯燥,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独立钻研文本,潜心读文,使学生经历阅读实践。在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情形形成共鸣,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从而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深入人心。 教学过程 一、熟读成诵(5分钟) 1.同学们,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图画,可以看到春夏秋冬,也是一种心 情,可以读出喜怒哀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江雪。(齐读课题) 2.这首诗的作者了解吗?作者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柳宗元,他 一生留下的诗歌、文章有600多篇,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出示古诗)全诗只有20个字。请大家自由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 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评价:①你读得很正确。 ②你注意了古诗的节奏。 ③特别是结尾处,你注意了节奏,放慢了速度。) 二、读出画面(15分钟) 1.我们学过那么多古诗,我们都知道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画,我们读古诗就要读出画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这首诗,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也可以抓住一句诗,边读边想,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然后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 2.过渡: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相信你们想得肯定也很美。

3.交流:让我们先放眼远眺,谁来读这两句话? (1)出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指名读) 从这两句中,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①千山鸟飞绝: 从你的画面中,老师看到了山,这是怎样的山啊?(你从哪里看出有很多山——千山) A.引导山的多。有一千座山吗?虚指,夸张的手法。表示多的意思,请你读好:千山。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山?(连绵起伏,重峦叠嶂,拔地而起) 过渡:山除了多,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引导山的寂静。为什么?(鸟都飞走了,没有了)你从哪儿知道一只鸟也没有了呢?(绝:绝迹)。 一鸟不鸣山更幽,群山更加寂静了,你来读。(你读出了寂静)谁再来?(指2名) ②万径人踪灭 过渡:谁再来说说,你读到的画面? 生交流 从你的画面中老师看到了小路,径就是——小路。这是怎样的小路啊? A.引导小路的多。真的有一万条吗?这里的万径同样也用了夸张的手法。请你读好:万径。你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小路?(弯弯曲曲、纵横交错)B.这样的小路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为什么?(没有脚印,很冷清。)你怎么知道的?(灭:消失) 是的,没有人的小路是多么的冷清,谁来读第二句?(多冷清的小路)谁再来?(指3名) ③谁再来完整地说说你读到的画面?用上刚说到的词语。(指2名) ④为什么会不见一鸟、不见一人呢?(当时下雪了) 诗中描写的雪给你们什么印象?(雪大)从哪些地方看出雪大? 预设:①从图中可以看到雪下得很大,山被遮住了,一片雪白。 ②从“鸟飞绝”可以看出来,雪下得太大了,天太冷,连鸟儿都藏起来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文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文《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体会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 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 与他人交流。 4.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 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 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 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蕴义深刻,是悠久中华之瑰宝。那今天我们就从展示你们所会的古诗开始,一起走进这美妙 的古诗世界。谁愿意把自己会的古诗与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课件1:望庐山瀑布)同学们会的古诗可真多呀!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是啊,许多诗人都被庐山的美景所感动,留下了千古名句。今天我们也一起去爬庐山好不好?好大家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课件2:风光片)师配乐导语: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首诗。现 在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课件3:课题)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1、请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题目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介绍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 苏辙被合称为“三苏”。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案 阜外一小多晓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背诵古诗。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古诗的预习作业,搜集相关地名、诗人及好友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并背诵古诗。 2.在比较阅读中,感悟诗人表达情感的差异。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比较阅读中,感悟诗人表达情感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对比古诗,交流相同和不同之处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两首送别诗,齐读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我们了解了古诗的意思,这节课,我们还将深入地学习,一起感悟好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谁愿意来读读这两首诗?指名读 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2.初步交流 上节课,我们预习后,比较了两首诗的相似之处。指名说 预设一:这两首古诗属于送别诗。 预设二:作者都是唐朝的诗人。 预设三:字面上有相同的用字:尽、故人 预设四:这两首诗的题目中都有送,都表达了诗人与好友送别时依依惜别之情。 板书:依依惜别 这两首古诗有哪些不同呢?请大家讨论交流。指名说 预设一:孟浩然去扬州,元二去安西,目的地不同。 预设二:描写了武汉、扬州和渭城的景色。 预设三:送行方式不同。 预设四:这两首诗的题目中都有送,但是不同的朋友,不同的送别原因,不同的送别场景,在这浓浓的惜别之情中,诗人表达的情感又有哪些细微的差别呢? 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 (二)研读古诗,想象画面,诵读并感悟情感的差异。 1.品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想象画面,感悟诗人的情感。 要想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我们不仅要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这首诗中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自己出声读读古诗,谁来说说这首古诗描绘的情景? 板书:诗中有画 预设:长江江水波涛汹涌,岸边黄鹤楼巍然屹立,好友孟浩然在烟花三月要乘船离开去往扬州。李白站在岸上,只看见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飘越远,逐渐消失,只能看见奔腾东去的长江水。 预设:结合语言文字、插图、诗意等想象。 能通过有语气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预设:如果学生对烟花三月的想象不够,语气不够充沛。 引导:此时的南方繁花似锦,烟雾迷蒙。孟浩然要去的扬州会是怎样的美景呢?播放视频。 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或诗句来形容扬州三月的美景呢? 预设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预设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课《古诗两首》

胜利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毛革使用人课题20、《古诗两首》课时安排2课时 本课时内容第一课时: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课时: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目标:读中感悟,通过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情感目标: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感悟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王维与元二生平的材料;PPT课件;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 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 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 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批注或调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