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21 ppt学习(1)

9.21 ppt学习(1)

9.21 ppt学习(1)
9.21 ppt学习(1)

ppt 设计基础(1)

ppt基础分三节对大家提升会很多,今天分享第一节。

第一节:1、经典作品欣赏

2、干货

目的:提升审美+时尚潮流

1.换模板(对比有无模板)

网名“秋叶”,目前中国最美ppt制作人,成长历程:每天看模板,学习,通过看到好的内容,下载经典内容保存,自己学习,前期未曾过度创造。

4个模板基地,自己把握。

2、换字体(职场以雅黑为主,视情况而定)

3、换颜色(高饱色尽量避免,用素色更美观)

色轮,采集颜色(学习颜色搭配)一个页面最多取三个色自己百度学习~ 颜色搭配重要之处:与环境搭配(办公室白底+黑字电影院等黑底+白字)

4.统一居中对齐(格式对齐,很重要)

1、前后字体大小不统一(尤其标题)

2、对齐(标题)居中

5.突出重点

1、字体过多(删、加图、短语),多用于讲课

2、不能删不能分页时(放大加粗变色)

3、找一个合适的图片代替内容(文不如图、图不如视频)图片要针对场景针对内容

2017年10月自考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455) 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中,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测量被试的有关心理特质的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2.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学者是 A.梅奥 B.西蒙 C.冯特 D.李维特 3.情绪情感通过表情动作传递信息、沟通思想指的是情感功能中的 A.动力作用 B.引导作用 C.信号作用 D.适应作用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兴趣 B.意志 C.气质 D.能力 5.在工作中表现为孤僻、不合群、常常多愁善感的员工,其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在马斯洛需要层级论中,“追求挑战性的工作”属于 A.安全需要 B.爱和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一位年长的妇女因为被窃贼偷去3000元钱,坐在地上又哭又闹。这种行为属于受挫后行为反应中的 A.攻击 B.倒退 C.冷漠 D.逃避 8.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向往。称为 A.理想 B.信念 C.世界观 D.人生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对于管理心理过程及组织管理规律的理解,既需要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又取决于可靠有效的实际数据。理论和数据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两个必要元素。其中,准确的思路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先决条件。管理心理学研究有三种理论思路:微观、中观和宏观的思路。在管理心理学研究中,需要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选择相应的理论思路。 1.微观的研究思路 管理心理学的微观思路注重于研究个体特征或小团体中的个体行为。管理心理学微观思路与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密切相关。实验心理学为学习、动机、知觉和压力等专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个性与咨询等领域运用了许多临床心理学方法;社会心理学则提供了有关态度、群体和社会化方面的理论;而人事心理学有关人员测量、选拔、培训、奖励、绩效等的研究与应用,与管理心理学有着尤其密切的关系。微观的研究思路在研究设计、测量和分析等方面都从心理变量出发,考察各类心理因素之间的关 系及变化规律。 2.中观的研究思路

管理心理学的中观思路以个体心理为基础,把注意力放在群体行为和管理过程方面,并特别侧重于研究群体动力机制、领导行为和管理决策模式等。同时,在研究中注重群体变量和有效管理行为的具体情景条件。 3.宏观的研究思路 管理心理学的宏观思路重视组织层面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组织环境、组织体制、组织文化和组织战略等宏观因素及其效应的考察。同时,宏观的研究思路倾向于采用整体设计,注重多重组织因素作用下人员特征、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之间的交互影响。 管理心理学研究特别重视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假设作出多重检验。图 2-1为理论检验过程的各个环节。 二、研究的计划与设计 为了开展有效的管理心理学研究,首先,应该对有关的研究与应用文献有足够的考察和了解,尤其需要注意那些把研究结果转换成实际应用的杂志。熟悉以往研究,是计划和设计的基础;其次,应该对简单化的结论持怀疑的态度并进行透彻的分析;第三,应该确保研究所运用的概念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努力尝试新的思想,使自己的组织成为不断更新发展 的“学习组织”。 制定好研究的计划是成功研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一环。在制定研究计划时,不仅需要认真考虑研究的理论基础、具体课题和研究方法,而且应该充分预计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在研究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还应广泛

学校管理心理学

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首先,在科学建设上,有利于抓住学科的核心,构建合乎逻辑的学科体系。其次。在思维方式上,有利于归纳和演绎的统一,不仅对锻造学科体系甚有帮助,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为什么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是激励与挫伤的关系问题:1激励与挫伤的关系问题是学校管理活动中的根本的心理问题。2是学校管理心理学最高层次的范畴。3是稳定存在于学校管理历史长河中的心理现象。 问什么说激励与挫伤是学校管理心理学中的根本心理问题:1它是学校管理活动中个体积极性涨落的根本原因之一2追求激励,避免挫伤是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基本群体心态。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存在决定意识,事物运动发展变化,事物普遍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原理2系统科学的系统原理,信息原理,控制原理。 观察法: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和研究他人行为,并把研究结果按时间次序做系统记录,分析和整理,写出报告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通过观察,访问,个别谈话,座谈,问卷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心理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分析整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运用认为的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干预情况下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干预情况下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仪器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个案法:综合运用多种合适的研究方法,对特定个体,群体,组织进行研究,广泛收集资料,以全面了解其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 当代西方激励理论流派有哪些?强化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归因理论,综合激励理论 导致满意的主要因素: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提升,发展的可能性 导致不满意的因素: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工资,与上级的人际关系,与部署的人际关系,与伙伴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 消除不公平感的方式:1力求改变自己的报酬2要求改变他人的报酬3设法改变自己的投入4自我消除不公平感 C型激励理论:是我国行为科学研究者冬青吸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结合我国意识形态,结合我国激励经验提出的一种探索性的激励理论。 全员激励:动员群体师生员工参与激励,形成他励,自励,互励统一的格局,取代以往上励下受,单向而行,管理者一元激励的局面。 全程激励:激励活动按照激励本身的心理过程和管理活动过程进行,形成相对完整的周期,是激励过程真正成为工作过程的伴侣。 全素激励: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激励手段鼓舞师生员工,在继续坚持物质,精神激励的前提下,不断谋求新的激励手段。 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现象的科学。 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的集合。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一些人。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即交往的双方是相互吸引还是相互排斥,是接近还是疏远等等。 教师素质: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需的心理品质和有关素养。 个性:心理学中的个性也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称。

管理心理学专题

管理心理学专题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题型:名词解释单选多选简答论述 案例分析 复习范围 第一章 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psychology )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 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内容 3.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称为物知觉和一般知觉 而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称为人知觉和社会知觉 4.知觉的特点: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6.气质是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 力特征。 类型: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能判断属于何种气质类型) 7.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 的科学。

8.群体与个体心理的区别(论述or简 答) 个体心理与行为主要研究作为个体的人所具有的需要、动机、态度以及智力、能力等。根据心理差异进行人事配置根据员工需要、动机、兴趣和态度进行激励。 群体的人具有个体的人所没有的一些心理特点;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主要研究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群体凝聚力、士气和人气关系、人际沟通等。群体中存在着人际关系与上下左右的交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气氛、士气、凝聚力、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思维和群体决策中的极端转移以及仿效、感染、从众、引拒、竞争、协作、相容、冲突等。 所有上述现象在个体单独活动中一般不会出现,而只有在群体中才会发生并为个体所感受。 9.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 P26 理解意思 群体动力理论借用了物理学中的“力场”观念,描述群体行为的产生机制。所谓群体动力是指群体行为的动力与方向。 B=f(P E) B是个体行为,P是个性特征,E是环境 10.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问卷 调查法; 访谈法;心理测验法;个案法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3)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 ) A.30年代B.40年代 C.50年代D.60年代 2.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中采用观察法,下列哪一选项描述是正确的( ) A.所得结论真实可靠B.易作数量分析 C.易确定因果关系D.易精确地重复观察 3.下列古代思想家中,主张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王安石B.荀子 C.庄子D.孟子 4.在社会认知中,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于一个人的整个印象会产生更强烈的作用,属于( ) A.第一印象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5.教育工作者善于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明辨是非,迅速合理地作出决定并坚持执行,属于意志品质的( ) A.果断性B.坚持性C.自制性D.目的性 6.受个体生物组织制约的、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强度、速度、灵活性等动力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 A.性格B.气质 C.能力D.智力 7.有人认为行为乃是个人对于刺激或情境的反应;其过程如下:S←→0→B→A。这一观点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 A.托尔曼B.华生 C.勒温D.梅耶 8.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动机所具有的特点( ) A.主观性B.内隐性 C.不变性D.实践性 9.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认为,最高层级的需要是( ) 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D.爱和归属的需要 10.有的人受挫折后闭门不出、生病、住院、酗酒,甚至吸毒等,这些行为属于受挫后的( )

蛋制品实用工艺学复习题

蛋制品工艺学复习题 1.简述禽蛋的构造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意义? 答:蛋壳(保护蛋不受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入,防止蛋内水分蒸发和CO2逸出)①蛋壳外膜②蛋壳③壳内膜④气室 蛋清(能防止外界气温对蛋的影响,起着保护蛋黄及胚胎的作用):浓厚蛋白、稀薄蛋白、系带 蛋黄:蛋黄膜、蛋黄内容物、胚盘 2.什么是气室?气室测定的方法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意义? 答:在蛋的钝端,蛋白膜和内蛋壳膜分离形成一空洞,称气室。 测定方法:气室测定标尺气室的大小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用气室高度:气室高度(mm)=(气室左边高度+气室右边高度)/2;一种是用气室宽度表示,气室宽度=气室左边宽度+气室右边宽度。 作用:气室的大小与蛋的新鲜度有关,是评价和鉴定蛋的新鲜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3.蛋的一般化学组成特点? 答:水分、干物质、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类、矿物质 4.蛋清中包括哪12种主要蛋白质,他们的物理化学、生理学和食品加工性质是什么? 答:

5.蛋黄中包括哪4种主要蛋白质,他们的结构特点和食品加工性质是什么? 答:1本身脂质含量非 常高(89%) 密度低 (2)脂质含量少,密度高与卵黄高磷蛋白形成复合体电泳分离出α-,β-两种HDL (3)蛋黄中主要磷蛋白,含磷量占蛋黄总磷量的69%,含多个 有α-,β-两种 (4等电点4.8-5.0 电泳分理出α-,β-,γ-三种 6.蛋黄中包括哪3种主要脂质,他们的结构特点和食品加工性质是什么? 答: ①真脂占蛋黄中脂肪约20%,由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所组成的三甘油脂 ②磷脂占蛋黄中脂肪约10% ,本身具有很强的乳化能力,但是易氧化,很不稳 ③固醇类占蛋黄中脂肪约4% 7.什么是浓厚蛋白水样化? 答:鲜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浓厚蛋白水样化是指乱黏蛋白中含有使蛋白溶解的卵黏蛋白溶解酶,使蛋白结构崩溃,致使蛋白水样化,。 8.试述禽蛋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应用? 答:①蛋的重量②蛋壳颜色③蛋壳的厚度④禽蛋的相对密度(测定蛋的相对密 度,可以鉴定蛋的新鲜程度)⑤蛋内容物Ph⑥禽蛋的扩散和渗透性⑦蛋液的黏度⑧禽蛋的表面张力⑨禽蛋的耐压度(与蛋在包装运输中的破损率关系密切)10禽蛋的透光性(检验禽蛋新鲜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9.试述禽蛋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应用? 答:①禽蛋的热力学性质②蛋的凝固性③蛋清的起泡性④蛋黄的乳化性⑤鲜蛋

2018年4月自考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455)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人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称为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刨造性的教育家 是 A.杜威 B.卢梭 C.洛克D.福禄贝尔 3.“情人眼里出西施’’指的是社会认知偏见中的 A. 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第一印象 4.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 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 A.兴趣 B.意志 C.情绪 D.情感 5.在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极大的热情与冲天的干劲,作风泼辣,大刀阔斧,该员工的气质 类型应该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在马斯洛需要层级论中,“地位、威望、信赖”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 D.尊重需要 7.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 A.赫茨伯格 B.弗鲁姆 C.亚当斯 D.斯金纳 8.将己之过强加于人的倾向,指的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 A.合理化作用 8.压抑作用 C.代替作用 D.投射作用 9.构成态度的基础是 A.认知成份 B.情感成份 C.行为成份 D.意识成份 10. 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这种社会心 理行为称为 A.认同 B.模仿 C.暗示 D.从众 11.社会心理学家李雷认为人际行为可以分为八种模式,其中由反抗、疲倦、怀疑、异样等

管理心理学专题

题型:名词解释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复习范围 第一章 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psychology )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内容 3.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称为物知觉和一般知觉 而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称为人知觉和社会知觉 4.知觉的特点: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6.气质是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类型: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能判断属于何种气质类型) 7.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的科学。 8.群体与个体心理的区别(论述or简答) 个体心理与行为主要研究作为个体的人所具有的需要、动机、态度以及智力、能力等。根据心理差异进行人事配置根据员工需要、动机、兴趣和态度进行激励。 群体的人具有个体的人所没有的一些心理特点;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主要研究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群体凝聚力、士气和人气关系、人际沟通等。群体中存在着人际关系与上下左右的交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气氛、士气、凝聚力、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思维和群体决策中的极端转移以及仿效、感染、从众、引拒、竞争、协作、相容、冲突等。 所有上述现象在个体单独活动中一般不会出现,而只有在群体中才会发生并为个体所感受。 9.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P26 理解意思 群体动力理论借用了物理学中的“力场”观念,描述群体行为的产生机制。所谓群体动力是指群体行为的动力与方向。 B=f(P ? E) B是个体行为,P是个性特征,E是环境 10.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心理测验法;个案法 第二章 11.个体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12.霍兰德的个性类型: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 13.不良的性格特征:孤僻心理;封闭心理;顾虑与猜疑心理;敌意心理;嫉妒心理 (你身上有何不良特征,打算如何克服) 14.智力的测量工具:比奈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测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成人教育管理心理学C试题及参考答案

xx学院成人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C)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 2 分,合计20 分) 1.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普通心理学 B.管理心理学 C.工程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2.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他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其中P是() A.行为 B.函数 C.环境 D.个人 3.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这是() A. “经济人”假设 B. “复杂人”假设 C.“社会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4.在心理过程中,我们把人们对事物的具有好恶倾向的体验称之为() A.理智 B.意志 C.情感 D.认识 5.下列不属于个性倾向性内容的是() A.兴趣 B.气质 C.爱好 D.需要 6.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具有安静稳重、反应缓慢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属于() A.多血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粘液质 7.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8.有人把乌鸦的出现看成是不祥的征兆,把喜鹊的出现看成是好兆头,这是常见的归因偏差中的()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群体利益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 9.在态度的构成要素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A.认知要素 B.评价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向要素 10.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A.勒温 B.费斯汀曼 C.凯尔曼 D.因斯科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题,每题 3 分,合计 15 分) 1.古典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分别由以下几种理论组成() A.人际管理理论 B.人性管理理论 C.早期管理理论 D.传统管理理论 E.科学管理理论 2.自我意识包括() A.物质自我 B.社会自我 C.知觉自我 D.精神自我 E.管理自我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4.人类学家霍尔根据人们接触的距离,把人际关系的范围划分为() A.亲密区 B.熟人区 C.社交区 D.公共区 E.隔离区 5.组织文化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活力程度,组织文化可以被划分为() A.活力型组织文化 B.挑战型组织文化 C.官僚僵化式组织文化 D.停滞型组织文化 E.发展型组织文化 三、名词解释(共 4 题,每题 5 分,合计 20 分) 第页共页

2021年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2021年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访问、座谈、谈话、问卷等具体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2.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科学化道路的是( ) A.中国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B.西方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C.杜威教育思想的出现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被西方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法国的法约尔 B.美国的泰勒 C.德国的韦伯 D.英国的厄威克 4.提出“礼”“刑”两点措施用于治理天下的是下列哪种人性论的主张? ( )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善恶混合论 D.性无所谓善恶论 5.人们在人际知觉中产生的一种夸大了的认知偏见,这种过度类化的心理倾向属于( ) A.光环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印象 D.情感效应 6.又被称作“定势效应”的是认知偏见中的( ) A.情感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7.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实践活动 B.社会生活条件 C.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D.自我教育

8.在李维特改变行为的四种模式中,不是正当手段,常常受到人们的抨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人运用,这种模式是( ) A.权威 B.胁迫 C.操纵 D.合作 9.明知挫折不可避免,偏按原来动机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这是受挫后行为反应表现中的( ) A.冷漠 B.倒退 C.固执 D.逃避 10.教育工作者要言行一致、旗帜鲜明,不准言不由衷和缺乏理智的感情用事,这是教育工作者态度特点的( ) A.自觉性 B.明朗性 C.倾向性 D.复杂性 11.职业适应性要求保持协调一致的是( ) A.行为与职业要求 B.思想与职业要求 C.职业要求与目标 D.行为与动机 12.群体成员在群体相互作用情境中个体行为的推动力是( ) A.群体动力 B.群体规范 C.群体舆论 D.群体压力 13.明确提出了人们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标,从而为人们规定了日常生活的方式,限制了人们活动的范围,这体现了群体规范功能中的( ) A.群体支柱 B.评价标准 C.群体约束 D.行为导向 14.在社会心理学家李雷的人际行为模式中,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的反应是( ) A.信任和接受 B.尊敬和服从 C.劝导和帮助 D.协助和温和 15.关于冲突的作用,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不好的,它与暴力、

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复习必看资料 单选题 1.要取得教育的成效,关于在于(管理) 2.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3.一研究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对象的学科是(教育管理心理学) 4.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者对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是(观察法) 5.搜集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各种客观事实和研究材料的基本途径是(观察法) 6.观察法的特点有二:一是所得材料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二是(所得结论真实可靠) 7.实验法中,在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的方式是(自然地) 8.研究者可以主动地引起其所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这一优越性属于(实验法) 9.关于实验法的不正确说法是:研究者(可以不考虑心理现象是典型性还是偶然性) 10.下列不属于调查法的是(观察) 11.访问、座谈、谈话、问卷、工作成果分析、情报信息的收集等方法都是(调查法) 12.谈话法分为两种,即(有组织的谈话和无组织的谈话) 13.采用标准化测验工具,要考虑测验法的两个基本要求,(信度与效度) 14.教育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是(人性观问题) 15.“治物者不于物,于人。治人者不于事,于君。”说明我国古代思想家早以认识到管理事物的核心在于(掌握人) 16.“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是人的(社交 需要) 17.根据“社会人”假设在管理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人的因素)] 18.“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的措施”这种管理思想提出所依据的人性假设是(“复杂人”的假设) 19.“自我实现的人”假设认为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工作环境和条件) 20.在现实生活中,对知觉对象进行“先入为主”的判断属于哪一种认知偏见(第一现象) 21.中国有一句成语“爱屋及乌”是哪种认知偏见的反映(情感效应) 22.所谓“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属于哪种认知偏见(光环效应) 23.认知偏见中系列位置效应指的是以下哪一种(近因效应) 24.“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是属于人的哪类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 25.所谓“无关不贪。不上不奸”属于人的哪一种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 26.我们谈到山东人,一般总会认为他们魁伟豪爽。这是什么效应(社会刻板印象 27.人们在学习一个系列事物时,位于系列开始部分的项目学习效果最好,而位于中间部分的学习项目学习效果最差。这是什么现象(近因效应) 28.人们一般对于感情上讨厌的人容易往坏出想;而对于感情上喜欢的人容易往好处想。这是什么认知偏见(情感效应) 29.以下哪一方面是兴趣形成的必要条件(实践活动) 30.社会生活条件是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什么因素(决定) 31.在管理工作中,自我教育是兴趣形成和发展的什么条件(基本) 32.“今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说明,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被管理者(扬长避短) 33.大多数领导上任开始都希望做“清官”,但是有的经不住诱惑,从而出现了腐败现象。说明他们哪一方面存在问题(意志) 34.我们谈到浙江人时,一般认为他们比较秀气能干。这是什么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 35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把不喜欢的学生估计过低,把比较喜欢的学生估计过高。这是什么原因(近因效应) 36.过去在学校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如果近期内表现非常好,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什么原因(近因印象) 37当我们谈到大学教授时,总会认为他们文质彬彬,博学多才。这是属于哪一类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 38.根据期望理论,下列公式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 39根据期望理论,下列公式激励作用最小的是() 40.下列因素属于双因素理论中定义的激励因素的是() 41.目标在人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4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居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需要)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1)

填空 1、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是对人的管理。 2、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等。 3、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4、1911年,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是管理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泰勒被西方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5、行为科学理论的早期称为人际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总结,梅奥于是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 6、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维特出版了《管理心理学》,标志着现代管理心理学正式问世。 7、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有:“经济人”的假设、“社会人”的假设、“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复杂人”的假设。 8、教育管理中的认知偏见的种类:第一印象、光环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情感效应。 9、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奖惩激励、竞赛与评比激励、榜样激励、领导行为激励。 10、教育领导者发现所属职工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应采取的临床手段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11、领导者在智力方面的品质:(1)敏锐的观察力(2)良好的思维力,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影响领导者工作的重要的智力品质(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领导者最宝贵的智力品质。 12、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德尔菲法、名义群体法、脑力激荡法。 13、教育组织中角色结构的特点是:教育角色的多重性。 14、组织文化的层次包括:(1)精神层(隐层次)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气等。(2)制度层(中间层次)如企业的厂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职工代表会制、按劳付酬的分配制等。(3)器物层(外显层次)是指组织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 15、组织文化的基本容包括价值观念、组织信念、职业道德、群体意识、规章制度方面等。 16、良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领导率先示、舆论积极导向、骨干带头,蔚然成风、开展思想工作,促进少数人从众、开发校园文化资源。 17、教育组织变革的症候:决策失灵、沟通阻塞、功能失效、缺乏创新。 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教 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研究教育系统中人们彼此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2、认知的含义:(1)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2)认知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3)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 3、光环效应:在社会认知中,将知觉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的扩展到其他方面去,这种现象叫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或成见效应。 4、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中,人们常常受到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在其头脑中形成有关某人或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这种固定的刻板印象将对随后的反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印象或定式效应。 5、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持续性的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使其心理过程始终维持在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中。简言之,就是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6、奖惩激励:即利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进行激励,包括奖励激励和惩罚激励。 7、惩罚激励:惩罚是对人的某种行为予以否定与批评,使人清除这种行为。

教育管理专业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doc

教育管理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1、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教育管理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 理) 2、制约教育的因素很多,取得教育成效的关键是(管理) 3、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4、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 规律) 5、研究者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某些现象,以此得到关于这一现 象发生所起作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6、测验量表本身的有效性被称为(效度) 7、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同样内容,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是指测量的(信度) 8、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 规律;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 9、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有利于(本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0、由于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导致大部分学生测验成绩不及格,说明这份测量工具(效度低) 11、下列答案中,哪一项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根本任务?(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心理学 依据) 12、同一个学生在两次数学考试中,成绩相差悬殊,说明这两次考试(信度低) 13、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中采用观察法,下列哪一选项描述是正确的?(所得结论真实可靠) 14、影响教育管理的成败,为教育管理诸活动核心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 15、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16、采取多种方法获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称为(调查法) 第二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 17、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闵斯特伯格) 18、现代管理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李维特《管理心理学》出版) 19、属于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和主张的是( a.以儿童为中心 b.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c.强调教育与生活相联系) 20、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勒) 21、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20 世纪 50 年代) 22、主持霍桑实验的人是(梅奥和罗列斯伯格) 23、世界上第一本工业心理专著《心理学与工作效率》的作者是(斯科特) 24、属于“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泰勒、法约尔、韦伯) 25、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直接学科基础是(管理心理学) 26、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是以(《大教学论》)为标志 27、管理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是以(《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 28、从“时间和动作”的研究开始,提出标准化原理的学者是(泰勒) 29、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 30、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科学化道路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1、“行为科学理论”这一学派代表人物的是(梅奥) 32、属于现代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 第三章教育管理心理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性观 33、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人性观是(性善论)

教育管理心理学 (11)

第十一章教育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第一节教育组织变革的内涵与背景 一、教育组织变革的内涵 ≥(一)教育组织变革的概念 教育组织的变革是指在保持原有教育组织的基础上改变组织领导体制,或者改变组织目标,或者改变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等。它是教育组织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实现自身组织内部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组织发展目的的基本手段。 组织的变革包括很多方面,工作任务、技术、结构和人员是组织变革的四个变量,这四个变量是互相联系的。 ≥(二)教育组织变革特性 1.广泛性 教育组织的变革涉及范围广,比其他任何组织的影响面都大。例如,招生制度的改革,应考虑到素质教育的变革,中小学生就近入学、网上录取的方案,等等,几乎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 2.长期性 教育组织的变革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是周期长、见效慢,而且每一项重大的变革都需要先行试点,再行推广,最后才能定案。 3.复杂性 教育组织的变革受教育组织内外环境的影响。 外部因素有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国家的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社会发展趋势、教育投资等多方面的影响; 内部受教育领导者的教育观念、领导风格、管理水平、教育组织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都显示出教育组织变革与发展的复杂性。 4.评估难 教育组织的变革旨在增进教育组织的效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效能的评价标准差异很大,即使是同类学校组织,由于所处地区、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也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评估。 ◆二、教育组织变革的背景 (一)教育组织外部动力 教育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组织,因此,教育组织外部环境的改变会牵动教育组织的变革,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家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因素。 1.全球化 随着国门的不断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的发展方向也需要不断地做出调整。例如,在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外语能力的提高,所以教育组织尤其是学前教育以及初等教育阶段对外语课程的开设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但随着外语学习热潮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被忽略的现象十分严重,因而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变革,在对中考、高考实行的变革中,加强了语文学科的占比,表明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导向。 2.市场化 任何物质和事物都需要市场,没有市场的教育是无法长期存在的,且注定会被淘汰。对于教育组织来说,其生存发展需要考虑教育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以及受教育者的需求。 (二)教育组织内部动力 组织自身内部的环境也是组织变革的重要动力因素,是与组织变革极其密切的动力因素。影响组织变革的内在因素包括组织内成员方面的因素(成员对变革的态度、成员的价值观)、组织结构、组织管理方

管理心理学专题

管理心理学专题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题型:名词解释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复习范围 第一章 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psychology )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内容 3.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称为物知觉和一般知觉 而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称为人知觉和社会知觉 4.知觉的特点: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6.气质是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类型: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能判断属于何种气质类型) 7.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的科学。 8.群体与个体心理的区别(论述or简答) 个体心理与行为主要研究作为个体的人所具有的需要、动机、态度以及智力、能力等。根据心理差异进行人事配置根据员工需要、动机、兴趣和态度进行激励。 群体的人具有个体的人所没有的一些心理特点;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主要研究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群体凝聚力、士气和人气关系、人际沟通等。群体中存在着人际关系与上下左右的交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气氛、士气、凝聚力、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思维和群体决策中的极端转移以及仿效、感染、从众、引拒、竞争、协作、相容、冲突等。

所有上述现象在个体单独活动中一般不会出现,而只有在群体中才会发生并为个体所感受。 9.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 P26 理解意思 群体动力理论借用了物理学中的“力场”观念,描述群体行为的产生机制。所谓群体动力是指群体行为的动力与方向。 B=f(P E) B是个体行为,P是个性特征,E是环境 10.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心理测验法;个案法 第二章 11.个体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12.霍兰德的个性类型: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 13.不良的性格特征:孤僻心理;封闭心理;顾虑与猜疑心理;敌意心理;嫉妒心理 (你身上有何不良特征,打算如何克服) 14.智力的测量工具:比奈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测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第三章 15.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6.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三个方面。简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17.几种主要的工作态度: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 18.组织承诺表现为:(1)希望加入某个组织;(2)愿意保留某个组织的成员资格; (3)信仰组织的价值观并接受组织的目标;(4)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理解

教育管理心理学

教育管理心理学(自学考试) 名词: 1教育管理:所谓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手段,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处理教育活动中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教育活动中的人员、物资、信息、时间、任务等各种关系,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 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者对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从而了解和分析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认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4.调查法:是指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所研究的现象在不能直接观察的情况下,研究者采取多种方法获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 5.测验法:是指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必要时也可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作为辅助,测量被试的有关心理特质的方法。 6.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 7素质:所谓素质有两种解释:狭义的素质是人的先天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主要是脑和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这种素质上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广义的素质不仅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且更指人在一定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品质,即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对教育领导者与管理者来说,即指领导意识、领导能力、领导品格和领导风度。 8.信度: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同样的内容,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9.效度:指的是测量工具本身的有效性,即对所欲测量的特性或目的是否测得正确。 10.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11.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利和体力的活动。 12 所谓管理:就是管理者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指引和影响个体或组织目标的过程。 13.管理现代化:是将现代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管理的过程。 14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 15.霍桑实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于1927年冬应邀参加了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包括照明、福利、态度与意见调查和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等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力量,不在于物质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在于工人心理的或社会的因素。 16. 所谓心理的本质就是怎样正确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上弄清楚什么是心理,心理现象时精神现象还是物质现象,人的心理到底时怎样产生的,这是心理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现代科学成就的论证,人的心理时在社会实践中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心理的本质究竟时什么呢?这里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个是人脑,这是反映的器官,是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另一个是客观显示,这是放映的内容,是心理活动放映的源泉。人的心理活动就是在实践活动中这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17. 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也称为理性经济人,也有人译为实利人或唯利人。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都想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被称为X理论。

2018年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成书较早的有关教育的论著是( )。 A.《演说术原理》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 )。 A.詹姆斯 B.冯特 C.李维特 D.勒温 3.霍桑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力量是( )。 A.物质因系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精神因素 4.标志着现代管理心理学正式问世一书是( )。 A.《人事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 C.《管理心理学》 D.《教育漫话》 5.第一个企图建立教育学科学体系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卢梭 6.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学者是( )。 A.泰勒 B.法约尔 C.吉尔布雷思 D.古利克 7.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

产效率关系实验的人是( )。 A.古利克 B.法约尔 C.梅奥 D.泰勒 8.提出“真实人(管理人)”理论的人是( )。 A.西蒙 B.勒温 C.古利克 D.梅奥 9.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 )。 A.教育工作者 B.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C.教育管理者 D.教育工作者的人际关系 二、简答题 1.简答教育的本质和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可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其本质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所需要的人。 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①国内外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在他们的著作中阐发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但这些大都带有经验描述的性质,缺乏必要的论证和完整的体系,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教育学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