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湘教版必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水循坏和洋流

★【学习目标】:

1.能肩自己绘^的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并说明水値环运动审产生原瓯

2.以河;莊地貌(分上、中、下游)为例,说明水擔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能:自己绘制出洋流分布模式图.

4能说出副热带环流、副极地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对照世界洋證分布图,说出遠样的环流系统各苞几个.记住主妾的拜济名称和分布-

5.根据赍料,分组讨论洋蛊对气候、渔场分布、航行和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1.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2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自学探究过程和方法】:(阅读课本59—63页,自主

完成练习册57页自主预习部分)

★【探究与思考】:(小组讨论,组内互相展示。成果,课

上班内展示)

1.说出右图①一⑦各箭

头所代表的含义,并描述水循环的

完整过程。

2.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3.画洋流模式图,讲述洋流的形成情况并归纳洋流分布的规律。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62—63页活动题

【学习后记】(课后整理本章节的知识网络或对本章节的感悟)

★ 【重点解析】一、密度流:

密度流也称异重流,是海流的一种。在海洋中除多见于河口区外,也常见于相邻海盆之间,由于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如地中海蒸发旺盛,盐度大,密度高,而相邻的海水密度低,于是形成密度流,地中海海水由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世界三大密度流是什么:地中海一大西洋密度流,表层流向为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红海一印度洋密度流,表层流向为印度洋流向红海。

大西洋一波罗的海密度流,表层流向为波罗的海流向大西洋。

二、风海流:

定义: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是最主要的形式。并且是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大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举例:信风带里的北、南赤道暖流。西风带里的,在北半球被陆地分开分别叫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在南半球则环绕一圈,连接三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北印度洋

(冬季东北风吹逆时针流动,夏季西南风吹顺时针流动。)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南极环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三、厄尔尼诺现象

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

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

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厄尔尼诺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C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

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

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

四、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

形成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

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其影响:(1)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的影响:东岸更干旱,西岸更湿,易引发洪涝。

(2)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异常。

(3)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的影响相对。

【基础过关】

完成练习册58―― 61页例题及变式训练,第61 —62页随堂训练1 —5题,背面27—28课时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