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资料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资料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资料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资料

课题:1.6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班级 _____ 姓名_______ 编号

_

6

课型:新授课;主备:李程;审核:八年级物理组

教学目标:

1、能用图像描述物体的速度、路程、时间关系。

2、能用利用图像对速度、路程、时间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s-t图像,v-t图像、V-S图像

教学难点s-t图像判断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看速度图像信息要注意:

①首先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轴)

②要学会从图像中,读出速度、路程或时间的大小。(点、线、面)

.匀速直线运动V与S.t无关

* V (m/s)

4 ----------------------------

12 3 s/m

(2) 初速是0的变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速运动

(3) 初速是0的加速运动(3)初速是0的加速运动

1 2 t/s

(1) 初速是2m/s的加速运动(1)初速是2m/s的加速运动

V(m/s) V(m/s)

随堂小测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错误!未指定书签。: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 a b图! b d

B. b c

D. a d

(1) 初速是3m/s的减速运动

(2) 初速是0的变减速运动

三.匀速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S=Vt

A的速度比B大

四?变速运动中S与t的关系图像

(1)加速运动

S

(2)减速运动

2错误!未指定书签。: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

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录数据如

下表所示:

5错误!未指定书签。: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

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系是

()

A . v甲大于v乙B. v甲小于v乙

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t关系的图象,从图可

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

C. v甲等于v乙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错误!未指定书签。: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

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C . O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

运动路程汽车A0.10.20.30.4

S/m汽彻B0.20.40.8 1.2

运动时间汽车A1234

t/s汽车B0.5123

1.2

1.0

0.8

0.6

0.4

0.2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1

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数据可得出汽车A和汽车B的速度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3)由图可知在4秒内,汽车A和汽车B运动的路程各是 _ 3错

误!未指定书签。

12 3 4

图1

--时间图;

时间

t/s

和____

:小明骑自行车,小华跑步,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右边所示。

请根据运动的图像,(1 )请写出至少两条合理的信息。

信息信息

(2)

等。

(3)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小明骑自行车的

O

与小华相

若小明骑自行车和小华跑步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

作出小明骑自行车的路程--时间的图像。

4错误!未指定书签。: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 )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2 )在虚线框内作出此汽车路程和时间的图像。

T 1

1

1

r1 1 I 1

200

100

0 5 10 15 20 25 30 时间上

s/m

A

3

7.甲、乙两

和B ,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 实验中记

S = Vt,如图5-12所示,甲、

B . 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D.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

与时间关系的是

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

8. (2010 ?茂名)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

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 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是0. 5m/s

C. 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

二、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9 :如图是描述直线运动规律的一种图像

(1)如下图可知图_____ 是路程--时间图像,图 _是速度--

时间图像(选填“ a”或“ b”)。

(2 )图a中各段的运动情况是:OA段 ________ ;AB

段__________ ;

BC 段________________ ;

(3)图b中各段的运动情况是:0-2s段_____ 2-4s段______ ;

4-6s 段 _________ ;

(4)在请你在虚线框中作出图a的相对应的v--t图像

IQ t/ain

10.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13所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14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__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综合练习0A

t/s 0 图14 t/s

B

C

t/s

11、甲、乙、丙二辆小车同

时、

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30-/甲

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

示,

由图像可

知:

运动速度相同/

的小车是和经过5s,跑在涣

最前面的小车是。-/

*

Z 1 1 1 n i * 1 ]

3 4 6

1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经过 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 0. 6米处 B .甲在乙前面1. 2米处 C.乙在甲前面 0. 6米处 D .乙在甲前面1. 2米处

12、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 (1) 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 _________________ ;

(2) 两物体都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15 ---------------------- 10 ---------------------- 5 ;

3 6 9 *畅维 乙詩体 —?Z/s 1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 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你 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 3条)?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

6 14、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 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 . b 所示。 (*)

(1)观察图a 可知,甲车在作 _________ 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 _________ 秒。 (2)观察图b 可知,在AB 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______________ 米.

⑶ 比较图a 、b 可知,甲车的速度 ________ 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

运动

C.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

D.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路程 时间图像教案

路程 --- 时间图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3)理解路程-时间图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关系,并能根据 此图像来分析匀速直线运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路程—时间图像的描绘过程,认识用图像描绘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路程—时间图像的学习,感悟数学方法对于物理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活动1: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其速度公式v=s/t 教师:物体的运动规律除了用公式来表示外,还可以用图象来表示。 新课教学 情景1 观察图片上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情况 教师:小车在任意时间段的路程不知道,通过任一路程的时间段也不知道,也就是

路程和时间关系还不知道,我们用图像法来研究它们关系。 一、路程--时间图像 1、路程—图像的概念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轴表示路程s,选取单位和合适的标度,根据提供的数据在坐标系上描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平滑的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条线表示小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这种图象叫做路程——时间图象。 2、描点作图 学生活动 2:根据提供的数据在坐标系上描点作图 指导学生练习规范作图。强调注意纵、横坐标轴上的物理量、单位的写法,坐标 原点必须标“o”. 教师:作出的图像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3 :交流图像特征,根据作出图象的特征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 ( 过原点的直线表示正比函数,即小车的路程跟时间成正比。从而可知:小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路程和时间图像反映的物理规律 将s=vt与y=kx相比较,路程相当于应变量y,时间相当于自变量x,速度相当于斜率k,路程是结果,而速度与时间都是影响运动路程的原因,在表述它们间的关系时应注意是“结果与原因成正比”,所以是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通过对小车s- t图像的定量分析,得出图像中直线的斜率所代表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 4、应用 学生活动4:路程—时间图像信息的应用 (1)读出任意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2)读出物体通过一些路程所用的时间 (3)求出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 (4)在同一坐标系中比较两运动物体的快慢 二、速度——时间图象 在路程--时间图象中将纵轴s改为v,即纵轴改为表示速度,那么这种图象变为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称为速度——时间图象 学生活动5 :交流归纳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特征 小结

八年级物理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八年级物理教案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能力目标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分析实际的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并用对应的知识解决. 情感目标 1.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材分析 教材用两个例题,由速度公式,变形为计算路程和时间的公式和.第一个例题中,有分析的过程,解题的过程标准,有已知、求、解和答的四个过程.例题2中用参考图帮助学生分析物理过程,这样从图中很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再用一些公式变形来解出所要求的物理量. 教法建议 第一个例题应当注重解题的过程,强调做题的规范,应当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一个例题,巩固刚学到的公式变形知识和解题过程规范.第二个例题注重分析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路,一般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帮助分析物理过程,并在思考图上画出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的物理量,解题过程就变得简单明了. 本节教学是习题教学,要防止要求过高,过难,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使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也不宜补充比教材更复杂的内容.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法建议 本节主要是习题教学,注意形成解题的规范.解题要先审题,可以用图解来帮助分析,在参考图上注明各个物理量,有已知的和待求的以及一些中间量,先考虑清楚解题的过程,再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解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有公式、数值和单位、答的过程,要求过程完整.教师选题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进行增删.学生解题中常见的问题有:没有写出解题所依据的公式;对于物理量的代入没有做出区别,标出脚标不明确;单位没有统一;解题过程中没有单位;不能用图示分析问题等.

速度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 一、速度—时间图像的建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图象中的任一点表示某时刻的速度,得到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简称速度图象. 二、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v-t图象反映的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它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三、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 1 确定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可以从图像上直接读出 2 速度的方向,图像在 t 轴上方,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同;图像在 t 轴下方,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3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若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斜率的大小代表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代表加速度的方向;若图线是一般的曲线表示物体进行一般的变速运动) 4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可以求出位移。其实无论v-t图像是怎样的线,其图像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均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5 只有直线运动才能做出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和时间图像

图象与图象的比较: 图象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0。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 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1。⑥ 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 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例1 下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乙刚开始时以5 m/s的速度与甲物体同向运动 C.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 D.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 例2 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分析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阶段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的总位移。 例3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该质点( )

初中物理教案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初中物理教案: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能力目标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分析实际的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并用对应 的知识解决. 情感目标 1.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材分析 教材用两个例题,由速度公式,变形为计算路程和时间的公式和.第一个例题中,有 分析的过程,解题的过程标准,有已知、求、解和答的四个过程.例题2中用参考图帮助 学生分析物理过程,这样从图中很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再用一些公式变形来解出所要求 的物理量. 教法建议 第一个例题应当注重解题的过程,强调做题的规范,应当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一个 例题,巩固刚学到的公式变形知识和解题过程规范.第二个例题注重分析问题的一般步骤 和思路,一般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帮助分析物理过程,并在思考图上画 出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的物理量,解题过程就变得简单明了. 本节教学是习题教学,要防止要求过高,过难,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使对于 基础较好的班级,也不宜补充比教材更复杂的内容.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法建议 本节主要是习题教学,注意形成解题的规范.解题要先审题,可以用图解来帮助分析,在参考图上注明各个物理量,有已知的和待求的以及一些中间量,先考虑清楚解题的过程,

再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解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有公式、数值和单位、答的过程,要求过程完整. 教师选题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进行增删.学生解题 中常见的问题有:没有写出解题所依据的公式;对于物理量的代入没有做出区别,标出脚 标不明确;单位没有统一;解题过程中没有单位;不能用图示分析问题等. 教学设计示例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示例 【知识单元分析】 计算路程、时间的题目中常见的问题: 1.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对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时间不用带不同脚标的符合表示. 2.没有统一单位. 3.在计算过程中没注明单位. 4.不使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分析复杂的问题. 5.做题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错. 解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题意,想象物体的运动情况,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2.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公式、数学知识等分析,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 图建立物理图景,分析物理过程. 3.按照例题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过程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度公式和公式变形 速度公式是,将公式变形为:,分别用于计算路程和时间. 方法一:小学曾学习过公式的变形,可以让学生直接根据速度公式得出,对于公式中 的物理量应当注明单位,并注意到可以根据题意使用m、s、m/s和km、h、km/h. 方法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可以用下述的方法实现,列出一个例题:如果汽车 以50km/h的速度运动,由日常生活经验和数学的知识可以计算1小时、2小时、3小时后 通过的路程,答案见副板书1.

小学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

小学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案模板三篇《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四年级“数与代数”的部分内容。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4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的:1.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2.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基础。 二、综合练习 1.完成“xx”第一题。

关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

八年级物理期末专题——关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 关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总是初学物理的难点所在。本来这些问题在应用小学数学的知识来解决时同学们多数都能完成。可是现在用物理方法来完成同学们就感到困难重重。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要有一个转形期,这也非常正常。不过在这个转形期,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练习来加快转形。实际这部分内容只要多做一些练习就能“生巧”了。这并不等于题海战术。这部分内容就必须多做练习才行,你见得多了,自然而然的在遇到问题时就有思路了。本周我们先来简单复习一下速度和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虽然在教材中没有提到,但在考试时出现了,这说明这部分内容也是我们所必须会的。)然后利用一些例题的讲解,来提高同学们审题时思维的高度。最后通过一些练习来加强巩固。 1. 关于速度和平均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通常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速度的公式就是 速度的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 平均速度 反映物体在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内大体上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一般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为了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的快慢,把物体在这段时间里(或这段路程上)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从而用求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办法来求其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计算时,一定要明确物体是在哪段时间内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例如:火车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5分钟,接着以30米/秒的速度行驶15分钟,这列火车在20分钟内的平 均速度米秒秒米秒秒秒 米秒,如果把求平均v =??+???=205603015602060275//./速度公式写成米秒米秒米秒,显然是错误的。v v v =+=+=12212 203025(//)/ 此外,假如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途休息,在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时要将休息时间加在总时间内。 解物理题的一般步骤:写出已知条件,要求的物理量,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2. 学生解路程、时间题目常犯的毛病有: (1)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 对不同的速度、路程或时间,不用带不同的下角标或上角标的字母v 、s 或t 加以区别。 (2)没有统一单位。 (3)列的算式中漏掉单位,运算中漏掉单位的运算。 (4)不知道(或者不会)作图帮助分析比较复杂的题目。 (5)解题格式不够合理,因而容易出错。 3. 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分析题意,在头脑中想象出物体运动的情况,题目已给的条件(即已知量)和要求出的量(待求量)。 (2)思考如何根据已知的物理知识、物理公式逐步求解;对不同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路程或时间用什么样的角标加以区别;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作图来帮助分析. 告诉学生“分析”这一步骤在解题中是关键性的步骤,课文中用楷体字印出,虽然不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但不能越过这一步。一定要养成分析清楚之后再着手解题的习惯,切忌蒙着干。 (3)按照课本中的例题的格式写出已知、求、解、答。 在列已知条件时就应该统一单位,在列式子和运算过程中都不要漏掉单位。带单位运算时,单位也像数字那样相乘、相除、相消。由于同学们对此比较陌生,所以在讲解例题时就要注意这一点。

初中物理速度图像专题

图像题 01.(08年宣武一模)小明研究甲、乙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并做出了两小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图17所示。由图像可知:经过6秒钟,甲、乙两车相距 m 。 02.(20XX 年丰台二模)如图25是甲乙两人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乙运动 s 时刚好追赶 上甲。 答案:2 03.(20XX 年西城一模) 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23所示,它在OA 段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它 在BC 段的速度_________OA 段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5;小于 04.(20XX 年大兴一模)图14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 s 。(2分) 图17 s/m t/s /s 图25

答案:4 05.(20XX 年顺义二模)图17是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小车在0~3s 内运动 的路程为 m. 06. 如图13 (1)观察分析图13,小车的图像可知,小车在AB 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 (2)小车在OC 段运动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_________s 。(3 分) (3)小车在OA 段的速度为 ________ m/s 。 答案:(1)静止;(2)20;(3)2 07.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能自动计 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显示出物体的距离-时间(s - t )图象。超 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 /s 。 (1)传感器发出信号后0.2 s 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 器 m 。 (2)若显示物体运动的(s-t )图象如图17,物体在0至15s 的状态是 。 (3)如图18所示,物体在F =1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 ) 图象如图19。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拉力的功率 W 。 0 1 2 t/s 1 2 3 t /s S /m 图13 C

初中物理速度图像专题

初中物理速度图像专题

图像题 01.(08年宣武一模)小明研究甲、乙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并做出了两小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7所示。由图像可知:经过6秒钟,甲、乙两车相距m 。 02.(2008年丰台二模) 如图25是甲乙两 人运动时路程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乙 运动 s时刚好 追赶上甲。图 s/m t/s /s 图25

答案:2 03.(2008年西城一模)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 23所示,它在OA段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它在BC段的速度_________OA段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5;小于

04.(2008年大兴一模)图14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s。(2分) 答案:4 05.(2008 内运动 路程-0~3s

06. 如图13所示是小刚同学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变化关系时,画出的图像。 (1)观察分析图13,小车的图像可知,小车在AB 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2)小车在OC 段运动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_________s 。(3分)(3)小车在OA 段的速度为 ________ m/s 。 答案:(1)静止;(2)20;(3)2 07.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能自动计 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显示出物体的距离-时间(s - t )图象。超 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 /s 。 (1)传感器发出信号后0.2 s 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 器 m 。 (2)若显示物体运动的(s-t )图象如图 17,物体在 /s S /m 图13C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能力目标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分析实际的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并用对应的知识解决 . 情感目标 1. 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 教学建议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材分析教材用两个例题,由速度公式,变形为计算路程和时间的公式和 . 第一个例题中,有分析的过程,解题的过程标准,有已知、求、解和答的四个过程 . 例题 2 中用参考图帮助学生分析物理过程,这样从图中很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再用一些公式变形来解出所要求的物理量 . 教法建议第一个例题应当注重解题的过程,强调做题的规范,应当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一个例题,巩固刚学到的公式变形知识和解题过程规范 . 第二个例题注重分析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路,一般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帮助分析物理过程,并在思考图上画出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的物理量,解题过程就变得简单明了 . 本节教学是习题教学,要防止要求过高,过难,以免挫伤学生的学

习热情,即使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也不宜补充比教材更复杂的内容 .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法建议本节主要是习题教学,注意形成解题的规范 . 解题要先审题,可以用图解来帮助分析,在参考图上注明各个物理量,有已知的和待求的以及一些中间量,先考虑清楚解题的过程,再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解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有公式、数值和单位、答的过程,要求过程完整 . 教师选题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进行增删. 学生解题中常见的问题有:没有写出解题所依据的公式; 对于物理量的代入没有做出区别,标出脚标不明确; 单位没有统一; 解题过程中没有单位 ; 不能用图示分析问题等 . 教学设计示例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示例【知识单元分析】计算路程、时间的题目中常见的问题: 1. 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对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时间不用 带不同脚标的符合表示 . 2. 没有统一单位 . 3. 在计算过程中没注明单位 . 4. 不使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分析复杂的问题 . 5. 做题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错 . 解题的一般思路 1. 分析题意,想象物体的运动情况,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分析及相关计算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分析及相关计算 1. 下列说法中,能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只需要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 B.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C.每间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D.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 2.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s t 可知,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3. 世界短跑名将跑完100m只需9.8s,一辆汽车以30km/?的速度行驶,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比较这三者的速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运动员、羚羊、汽车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汽车、运动员、羚羊 D.羚羊、运动员、汽车 4. 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在限速为110km/?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A.3m B.7m C.15m D.25m 5. 一列队伍长40m,经过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 A.2m/s B.1.3m/s C.0.67m/s D.2.3m/s 6. 下列物体正在做直线运动的是() A.水平抛出的球 B.钟表秒针的转动 C.直线行驶的汽车轮上的一点 D.空中自由落下的粉笔 7.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 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8.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10~20s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5s时,两同学的速度相同 C.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D.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9.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0. 由图可知,速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v甲v乙>v丙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1. 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1:2 B.2:1 C.9:2 D.2:9 12.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沿同一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经过6s 两车相遇,则A、B两地间的距离为() A.1.2m B.2.4m C.3.6m D.6m 13. 甲、乙二人沿同一条平直公路运动,如图所示为二人运动的S?t图象.下列从图中得到的信息,错误的 是() A.5~10s内,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比乙晚出发5s C.10s末甲、乙速度相等 D.前10s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14. 过年时小明一家人去航坞山游玩,当汽车匀速直线上坡的过程中,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5.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 t 可知()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16. 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A. B. C. D. 17.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汽车运动的速 A.v甲>v乙 B.v甲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课题:1.6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班级姓名编号 6 课型:新授课;主备:李程;审核:八年级物理组 教学目标: 1、能用图像描述物体的速度、路程、时间关系。 2、能用利用图像对速度、路程、时间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s-t图像,v-t图像、v-s图像 教学难点s-t图像判断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看速度图像信息要注意: ①首先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轴) ②要学会从图像中,读出速度、路程或时间的大小。(点、线、面) 一.匀速直线运动V与S.t无关 V (m/s) V(m/s) 4 4 1 2 t/s 1 2 3 s/m 二.变速运动中V与s,t有关 V(m/s) V(m/s) (1) (1) (2) (2) 2 (3) (3) t/s s/m (1)初速是2m/s的加速运动(1)初速是2m/s的加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速运动 (3)初速是0的加速运动(3)初速是0的加速运动

V(m/s) V(m/s) 3 3 t/s s/m (1)初速是3m/s的减速运动(1)初速是3m/s的减速运动 (2)初速是0的变减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减速运动 三.匀速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S=Vt s/m t/s A A B B t/s s/m A的速度比B大A的速度比B小 四.变速运动中S与t的关系图像 (1)加速运动(2)减速运动 S S t t 随堂小测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错误!未指定书签。: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A .a b B. b c C. b d D. a d 2错误!未指定书签。: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 和B ,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时间图; (2)由数据可得出汽车A 和汽车B 的速度关系是 ; (3)由图可知在4秒内,汽车A 和汽车B 运动的路程各是 和 。 3错误!未指定书签。:小明骑自行车,小华跑步,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右边所示。 请根据运动的图像,(1)请写出至少两条合理的信息。 信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小明骑自行车的____与小华相等。 (3)若小明骑自行车和小华跑步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作出小明骑自行车的路程--时间的图像。 4错误!未指定书签。: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2)在虚线框内作出此汽车路程和时间的图像。 、 5错误!未指定书签。: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vt s ,如图5-12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 和时间t 关系的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 A .v 甲 大于 v 乙 B .v 甲 小于v 乙 C .v 甲 等于 v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错误!未指定书签。: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 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运动路程 S /m 汽车A 0.1 0.2 0.3 0.4 汽彻B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t /s 汽车A 1 2 3 4 汽车B 0.5 1 2 3 1.0 0.2 0.6 0.8 时间 t /s 路程s / m 2 4 1 3 0. 4 1.2 图1

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图像(人教版)

运动图象问题 【针对训练】 1. 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 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 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 D. 均无共同点. 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时间内火箭下落 C .t 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3、右图所示为A 和B 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t=0时,A 、B 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 B.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运动得比B 快. C.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 D.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4、(1)如下左图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 ,0---t 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 ,0速度方向为 。 (2)如下中图质点加速度方向为 ,0--- t 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 ,t 0时刻后的速度 方向为 (3)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如上右图所示 a 、二者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b 、二图线的交点表示 c 、若开始计时时,甲、乙二质点的位置相同,则在0-t 0时间内,甲、乙二质点的 距离将 , 相距最大。 【能力训练】 s

1.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 、Q 两个物体 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M 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 内有相同的位移 C . t 时间内P 的位移较小 D . 0~t ,P 比Q 的速度大,t 以后P 比Q 的速度小 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 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 ( )A .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 .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 . 加速度大小不变 D . 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 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 出发时 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 A .甲乙同时出发 B .乙比甲先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 0处 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 正方向上 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 1 s . B.当 t = t 2 s 时,两物体相遇 C.当t = t 2 s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 t 3 s 时,两物体相距s 1 m 6、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 1时 刻( )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速度--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像,知道如何用速度——时间图像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知道匀速直线的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速度——时间图像上直接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并能求出位移.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的特点及物理意义. 4.领会用速度——时间图像处理运动问题的优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s-t图像与v-t图像的对比,让学生参与活动和自学讨论的教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2.利用v-t图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过程中,渗透图像这种方法处理问题的优越性在于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便于从总体上认识运动过程的特点,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v-t图像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图像的自然美. 【教学方法】 1.教师通过实验引入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2.通过讲解阐述v-t图像的特点和意义及应用. 3.利用适当的例题进行训练巩固. 【教学重点】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通过v-t图像求位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5min) (一)复习 (二)引入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s/t是不变的,即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如何用图像来反映这种运动呢? 二、教学过程设计(35min) 速度—时间图像 定义:以速度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速度—时间图像,又称v-t图像。 物理意义:v-t图像能整体、直观地反映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v-t图像中“面积”的含义:从v-t图像中可求出物体运动的位移。一般横坐标表示从计时开始的各个时刻,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图线跟与之对应的由时间所决定的线段以及两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向位移,在时间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资料

课题: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班级姓名编号 6 课型:新授课;主备:李程;审核:八年级物理组 教学目标: 1、能用图像描述物体的速度、路程、时间关系。 2、能用利用图像对速度、路程、时间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s-t图像,v-t图像、v-s图像 教学难点? s-t图像判断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看速度图像信息要注意: ①首先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轴) ②要学会从图像中,读出速度、路程或时间的大小。(点、线、面) 一.匀速直线运动V与无关 1 2 t/s 1 2 3 s/m 二.变速运动中V与s,t有关

(2) (2) 2 (3) (3) t/s s/m (1)初速是2m/s的加速运动 (1)初速是2m/s的加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速运动 (2)初速是0的变速运动 (3)初速是0的加速运动(3)初速是0的加速运动 V(m/s) V(m/s) t/s s/m (1)初速是3m/s的减速运动 (1)初速是3m/s的减速运动 (2)初速是0的变减速运动 (2)初速是0的变减速运动三.匀速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S=Vt

t/s s/m A的速度比B大 A的速度比B小 四.变速运动中S与t的关系图像 (1)加速运动(2)减速运动 S S t t 随堂小测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1: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A.a b B. b c C. b d D. a d 22: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运动路程 S/m 汽车A 汽彻B

中考物理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四、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知道由 v=t s 变形得到的公式s =vt 和t=v s 上的物理意义. 2.能够应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解物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建立物理情景;明确研究对象;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列方程。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应用速度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①将学生习惯于应用代数设未知量x (或y )列方程的方法改为用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用相应的物理公式求解;②涉及多个物理过程的问题.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情景并正确解题。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前面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概念及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概念,本节课应用速度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问题: ⑴小明正常步行,10秒钟走了10米,求他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多大? ⑵小明正常步行,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那么小明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米? ⑶小明家到电影院是 1.2千米,小明从家正常步行去电影院大约用多少分钟? 在同学们讨论、计算、得出答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 速度公式v=t s 及导出公式s=vt 、t=v s 的物理意义,即在运动物体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解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过程: ⑴建立物理情景,明确研究对象,分清几个物理过程。 ⑵一般可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画出草图,并在图上标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并注意对应关系。 ⑶题目中涉及两个以上物理过程时,除分清已知量、待求量以久,要抓不变量和相关量。 ⑷解题要规范化,在已知条件中统一单位,要有原始公式,导出公式,数据代入,得出结论。 3.解题:此题研究的是小明正常步行从家到学校和电影两个过程,两过程都是正常步行,速度是不变的。 已知:s 1=10米 , t 1=10秒,t 2=10分=600秒, s 3=1.2千米=1200米。 求:v, s 2, t 3

八年级物理《速度路程时间图像分析》专项习题

八年级物理《速度路程时间图像分析》专项习题 1. 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 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 2.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6米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从P点出发向Q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经过12秒,甲车到达Q点,此时乙车离Q点距离大于2米.它们的s?t图像分别为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则() A.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 B.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 C.乙 的图像一定为图线a D.乙的图像可能为图线c 3. 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 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 5. 甲、乙两车用相同的牵引力同时同地在水平地面上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经过6秒后可确定的是()A.甲做的功小于乙做的功 B.甲和乙的机械能相等 C.甲和乙相距0.3米 D.甲和乙所受的合力相等 6. 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7.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都以相同速度运动 B.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静止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8. 小华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得() A.小华步行的速度为1.5m/s B.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800m C.小华骑车的速度为360m/s D.小华在图中AB段的是骑自行车 9. 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800米的P、Q两点同时沿水平直线相向而行,它们的s?t图像如图 (a)、(b)所示.第4秒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________米;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要使甲、乙两车第一次相距400米,则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秒.

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关于路程,时间,速度方面的计算 速度=路程除以时间:V=s/t 路程=速度乘以时间:s=Vt 时间=路程除以速度:t=s/V 1m/s=3.6km/h 1,一辆汽车在5min内通过的距离是36000m,求汽车的速度? 2,一辆汽车在做匀速运动速度是30m/s,它在3min内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一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它行驶了900m,求汽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4,一运动物体在1min内行驶了0.12km,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行驶1km 需要多少时间? 5 ,一个运动物体在3min内行驶了900m,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行驶2h,物体能运动多远? 6,一个运动物体从甲地行驶到乙地,在前一段路用4min行驶了0.72km,在后段路用了6min行驶900m刚好到达了乙地,问物体从甲地到达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某人在山谷中,大喊一声后,2s钟听到第一声回声,再过1s后听

到第二声回声。求:此人离较近的山有多远?此人离较远的山有多远?两座大山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追击问题:是速度之差:时间=路程除以(大速度—小速度) 既:t=s/(V1—V2) 8.甲乙两地相距1km,甲人从甲地以9m/s的速度去追乙人,而乙人从乙地与甲人同时,同向以7m/s速度跑,问:甲人追上乙人需要多少时间 相遇问题:是速度之和:时间=路程除以(速度1+速度2) 既:t=s/(u1+u2) 9:甲乙两地相距5km,甲以20m/s速度从甲地出发,乙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出发,他们同时同向行驶,问:他们需要多少时间相遇? 10,一座大桥全长是300m,一列火车长为200m,火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11,一座大桥全长300m,一列火车以20m/s匀速通过大桥,需要40s 钟完全通过大桥,问: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