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扶阳讲记》谈附子的临证应用

从《扶阳讲记》谈附子的临证应用

从《扶阳讲记》谈附子的临证应用
从《扶阳讲记》谈附子的临证应用

从《扶阳讲记》谈附子的临证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论坛第四讲

刘法洲老师

从《扶阳讲记》(以下简称《讲记》)附2中指出:《周易》在提示阴阳矛盾的对立、依存和消长转化的运动中,始终强调了“阳主阴从”的两者关系,如《彖传》中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谈到“乾元”时则说是“乃顺承天”,其意是说,阳为统辖,阴为顺承。附1中说,“在生理上,维持生命的正常生存是阳气,它关系到生命的强弱与存亡……在兵变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是阳气。”说得很好,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先哲就早已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可惜的是,先哲的话,没有被我们当代人所重视。《讲记·扶阳理路》第二节从八个方面谈了我们当代人,体内阳气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形,讲得很中肯,很深刻。卢崇汉老师说:“卢氏运用附子,没有脱离阴阳学说这一基本理论的指导。”所以在谈附子的临证运用之前,有必要谈谈用现代人的视角如何解读中医的阴阳学说,因为真理有时是需要重新勾勒的。

纪由先生说(《阴阳初探》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版):首先应了解人类所处的空间是属于阳性偏高的场。按照阴阳的本性,在阳性偏高的场区,由于阴少阳多,已经获得阴性中和的阳性,必然把阴性排在内部,这就是阳为表阴为里的根本原因。……这个空间属于阳性的光子还不能完全被淹没,是阳有余而阴不足(P57)。那么,“动属阳就是阳性之间互相排斥争夺阴性的现象。静是阴阳平衡时作用力相互抵消的现象”。“阴性偏少,缺者为贵,来之不易的阴性,只能深藏在内,才不会轻易被夺走。”而‘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的提法,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关系。P58,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度,这个温度本身如果与阴阳完全平衡淹没状态的温度是摄氏零下273度相比,自身已经是阳性偏

高的现象了。”“生命本身就是阴阳的不平衡状态,如果阴阳完全平衡时,各种作用力都被淹没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是阴阳复杂结构既因不平衡不断地进行引、斥、中和(阴阳交感)的规定值。”或者说“阳平阴秘”其实就是“中医中所称的平衡恒定值的维持,是相对的平衡。”以阳为本,重视阳气的“阳主阴从”说之所以是正确的,一方面我们是处于阳性偏高的场中,另一方面,生命以及人类产生的本身,都已经是阳性偏高的现象了。也可以说是适应了这个阳性偏高场的结果。所谓“阴阳失调”,在本质上讲是机体不能适应外界阳性偏高场的各种反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什么叫其气必虚?机体能量低下,阳气不足,不能适应外界阳性偏高的场,就是其气必虚;反过来,能量足,阳气不亏,就是正气存内,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讲记·扶阳理路》第二节中指出:“生命的根本是阳。所以不但是建安纪年来的十年是伤寒十居其七,乃至于今天,将来,依然是伤寒十居其七。”讲得很正确!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只要太阳系还存在,地球还存在,我们人类还存在,那么“阳主阴从”说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内经》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众多的医学流派中,只有最年轻的火神派,“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所以我个人认为,对生命本质的把握,只有火神派才更准确,对疾病的处置只有火神派才更便捷。记得陈瑞春老师在《伤寒实践论》中说:“(目前)中医确实是很难统一,这是一般人的看法,包括中医、西医和老百姓都这么看!……学术争鸣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应当继承和发扬!那么中医的学术有百家争鸣,难道就不能统一吗?不管它千差万别,万事不离其宗,都应当统一到经典著作上来……经典著作是各家学术形成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学术统一到经典著作上来,以经典著作的理论来统一中医学说,就是天经地义的了。”既然火神派继承了《易经》、《黄帝内经》以及《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且有所发展创新,对生命本质的把握、对疾病的处置,更准确、便捷,那么目前国内的众多医学流派是否应该溶入到火神派之中呢?我想,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辽宁彰存悌老师在《中医火神派探讨》一书中说:“火神派在现代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掘价值……研究和继承火神派,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说法,完全正确,我表示十分赞同。然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火神派中的“伤寒五段论”以及“伤寒恒论”中的一些观点,不

无可商之处。我们学习火神派的重点应该是“重视阳气,擅用附子的风格”。

郑钦安说:“补坎阳之药,以附子为主”什么叫坎阳?水中之阳就是坎阳,这个水不应理解为H2O,而是津和血等有形物质。《讲记》159页传道录食道癌处方中有黄芪60克,当归15克,病人的舌质很淡,苔中根白厚腻,脉右滑尺浮,重取关寸全无,左脉无根,55岁男性。卢师在给改方时,黄芪改为50克,去掉了当归、党参,增加了生晒参、杭巴戟、菟丝子,减干姜加生姜。病人服了七剂,溃处又有明显好转,脓进一步减少,只是疼痛没有改善。卢师在点评时说:“法夏、茯神、党参这些现阶段完全可以不用……力专而效宏。另外,方里加一味当归,就变成往气血上走了,可不可以呢?补益气血对这个病当然会有帮助,但明显地觉得浅了一个层次,浅一个层次挽回的希望就会少去很多。当归去掉换成巴戟、菟丝子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这个点评,我有不同的考虑。从病人的舌、脉、症堪,其气血并不是过剩,而是不足。《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药,血与气耳。附子,能引补气药入气分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不足之真阴”。著名金匮大家何任先生曾说,不断扶正,适时祛邪乃疗癌症之大法。而补益气血失扶正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方中归芪之用乃当归补血之意。前已言及,我们补的是水中之阳,再者卢师前面也承认补益气血对这个病有帮助,既然有帮助,那么挽回的希望怎么会少去很多呢?在气虚不断得到补充的情况下,再用上附子,恰恰就是“补水中之阳”。简言之,不去当归,减干姜加生姜再加巴戟、菟丝,效果会更加。另外,这个方服了十剂,疼痛没有改善。关于肿瘤疼痛,卢师说:“肿瘤疼痛,关键还是阳气问题,内寒不断,疼痛主因就不断。”随后又说:“标证还是要考虑,固本一段时间后,病情有好转,可以稍稍兼顾一下这个问题。选药尽量选用耗散比较小的,以台乌和元胡来论,可选台乌,因台乌耗气作用要比元胡小一些。我个人认为,对于危难重病,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用耗气药。诚如卢师所言:“若疼痛严重,心神不定,卧起不安,元阳也就无法安住本位,解决了疼痛,也就等于在保命。”那么,具体到这位病人,下一步的疼痛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药理研究证明,用附子所含的乌头碱0.1mg/kg体重的剂量,其镇痛效果较吗啡6mg/kg体重剂量的作用还强(刘应柯张仲景运用附子法探析(J)国医论坛1998(13),9)。应该说,附子是最理想的止痛药物。既然从精气考虑,从元阳考虑,那么这个方子的改动就不宜用耗气的乌药,而应倍

附子量以收一举两得之功,不知卢师以为然否。此外,卢师在《讲记》中谈到层面问题,如果能达到卢师层面,当然是最好的,但正如卢师所言,这个问题急不来,要“慢慢积累”。如果刻意去追求层面,就容易出问题。我手中有一份名为山人的发给其学生的服药须知,须知共十二条,病人服药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不适的反应,拿十二条对照一下,可以免除病家疑虑而坚持服药。这十二条的罗列,对临证使用附子,确实带来极大的方便。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只适用于特定的人群。据其学生讲,面对诸多患者,山人均以四逆汤投之,嘱病人常服,久服等待病情转变,转至太阳,按太阳治,转阳明按阳明治,转少阳按少阳治。这种用药方法,可能就是出于层面的考虑。我们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今的社会,当今的世界,虽然人心不古,但确有相当一部分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即昏便息”,由于种种原因,如饮食、劳倦、情志、房室等,造成体内阴寒之气偏盛,服用姜附剂之后的反应可用十二条来对照。另外还有一类人也是相当多的,大多数是年轻人,当然,大学生也包括在内,他们追求时尚,追求夜生活,用中医的话说就是阴阳颠倒。我们的气血每天都在消耗,同时,每天都在再生。而晚上九点至夜一点,这四个小时,就是再生的最佳时间段。据一位大学生跟我讲,只有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依然坚持晚十点至晨六点的睡眠制度。年轻人、大学生,缺子时觉几乎已成普遍规律。尤其大学生,多数在初中、高中阶段就可以熬夜了。到了大学继续保持熬夜习惯。常识告诉我们,缺子时觉就上火。上是对下而言,这个“上”不仅仅指方位,更应从动词意义去理解。熬夜就能把下身能量调动上来。于是就“享用”冰淇淋、雪糕、冰啤酒和汽水等等。久而久之,津亏血少,下焦寒盛的局面就形成了。面对阴阳颠倒的这群人,因为禀赋不同,津亏、血少、寒盛的程度就不同,用四逆汤时就应不同程度地添加生津养血之品。如果不加味,有人确实就吃好了,有人就不仅仅掉头发、牙疼,甚至还掉了牙,还有人,脾肾之阳不但没有得到补益,反而出现了遗精现象。阴津是什么?刘力红老师说,阴津是阳气的存在方式。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不难悟出不加味就有可能收到南辕北辙的效果。记得,当年同仁医院丛法滋老师说:“从临床角度而言,用四逆加人参汤的几率远比单纯用四逆汤几率大得多。”我想大约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吧!据我个人体会,在姜附运用过程中,如果津药、血药运用得当,病人会由原来的易掉头发变为不易掉头发,白发能逐渐变黑。就是说,在恢复体质的过程中,生

津养血之品是不可忽视的。有这样一则小故事,1956年,成都李克光教授在为西学中班上诊断课,述及裂纹舌时,谓其多为阴液耗损,虚火上炎,致使舌体失荣润而裂口。课后,某主治医主动出示舌面,果然裂纹有如疤痕。但他谈笑风生,自信健康无病。言之无意,常人见裂纹舌,亦不定又何种诊断意义,似可不必过于强调,李教授却深信该君阴虚较甚。孰料两年后,李教授在结核病室会诊时,某君因咳嗽、咯血,确诊为肺结核,住院治疗。晤谈中,感叹良深,衷心悦服中医学博大精深。仅凭舌诊一项,竟能于未病之前,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P53)。这个小故事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某君虽然有明显的阴虚症状,但却谈笑风生。某君其实是先天素质很强的火。阴阳是互根的,万物负阴而报阳。阳气者,精则养神。谈笑风生说明虽阴虚较重,但还未到阴损及阳的程度,否则就不会谈笑风生了。望而知之谓之神嘛!在郑钦安的医书里有阳虚问答和阴虚问答两节,但没有阴阳两虚问答,实际上,阴阳两虚证是大量存在的。《讲记》第十三页有人问:“阴虚,就是阴虚,为什么阴虚都变成了阳虚了呢?”据余临证体会,所谓阴虚,实际上都阴阳两虚,或者说是阳虚前提下的阴虚。这种情况都必须用姜附,若是纯阴虚,自然要育阴而不能扶阳,但纯阴虚者很少,上面的故事就是一例。但疾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若失治、误治等原因,发展至阴损及阳,绝不会谈笑风生。应优先考虑扶阳,在扶阳的前提下,酌情添加生津养血之品。扶阳是为了使机体适应阳性偏高的场,不扶阳我们就犯了原则性错误。余临证体会到在强调姜附之用得同时,酌情使用生津养血之品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在《祝味菊医案经验集》(上海科技2007年1月版P37,38)中,才有温滋、温潜、温化、温润法的运用,以解决阴虚与温药之间的矛盾。

为了更准确地使用姜附等温药,郑钦安有用药须知一节。吴佩衡有寒热辨证的十六字诀。黄煌教授更提出辨阴性体质、阳性体质五大要素。同学们知道,在脉学方面,有“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之说。辨别体质,也常有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往往是一眼看高,一样看低。因为真者易识,而假者难辨。所以吴佩衡老前辈发明了肉桂末的试探法,很实用,同学们不妨一试。方法是,先让患者服用开水泡的肉桂末,果系阴证,必能耐受;反之,可知辩证有误,但不致酿成恶果。

《讲记》一百三十页谈到附子用量问题。卢师从“人体的接受是有限的”角度出发,基本掌握在60克至250克之间。然而《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吴佩衡医案》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成功的大案、要案,其附子的用量往往大大超过卢师掌握的上限量,如何解释呢?一切都应从实际出发!刘力红老师在《哲眼看中医》P183.184(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中说:“在当服的范围里,剂量就完全要依运用的对象来决定……药物的剂量不是刻板的,它完全要看病情偏性的程度来把握。山西灵石老中医李可,有时一剂药中附子的用量达数百克之多,而经李老抢救过来的危重病人亦逾两千。从李老用大剂量附子成果纠正人体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极篇危候的经验中,应该让我们很好地看到剂量、毒性的症结。”刘力红老师说的很对,剂量的大小应以胜病为原则。所以,以“人体的接受是有限的”的为由,将附子剂量的上限定为250克,从学术角度讲,是欠妥的。然而,当今的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用你时,可下跪;不用你时,可翻脸不认人,只能治好,治不好不行!这样心态的人很多。所以才有“想致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的谚语流传。《内经知要》序中曾言:“而不知奴隶之夫,乳臭之子,一朝而苟得权势,,侥幸而世拥多赀,便肆其骄慢之气,役医如吏,藐医如工。家有病人,遂促其调治,并以生死之权责成之,初不闻扁鹊有云“臣能使之起不能使之复生乎。”就是说,扁鹊再世,也有看不好的病。《药典》的上限是15克,超大剂量使用,若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没能彻底治好,病人会找你的麻烦的。《李培生医学文集》P110(中国医药科技2003年版)中谈到:“古人‘方成知约’。”李老通过对大小青龙、大小承气、大小柴胡、大小建忠以及四逆与通脉四逆汤的分析,使我们知道这个“约”,除了药味的多寡外,还包括剂量的大小,小其制,用半量也是约,可加以时日达到治愈的目的,这与有意拖延时日,增加病人负担,使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不可同日而语。从这个角度出发,卢师的上限量又是可行的。

《讲记》一百三十四页说:“过去我凭着一股治病救人的信念,100克不好,那就用200克,200克不好,那肯定就上升到300克勒。量变到质变嘛!但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接着下面谈到由于附片质量的问题,增量达不到扶阳目的。这里,对附片质量姑且不谈,先谈量变质变问题。个人认为,量变到质变说并没有错。问题在于,100克不好,究竟怎么个不好?如果是症状有所缓解而没完全消

失,那就可以增加附子用量,以从量变达到质变。反之,症状一点没减轻,也没有其他任何变化,一般情况下,就不能随便增量。要全面审查自己的治疗方案是否有误,是否需要重新调整。这方面,我是有经验教训的。

非典期间,我接诊了一个寒凝血瘀、上臂活动受限兼低热的五十二岁女性病人。第十一诊的方药是当归四逆汤加味,其中细辛15克,吴茱萸25克,生姜15片大约90克,桃仁6克,炮姜45克,企边桂20克,附子330克,服4剂。当时症状是:大便稍稠,仍不能成形,腹微胀,舌根部仍剥落苔,双臂活动受限,动则疼痛难忍,虽然仍低热,但全身难受程度减轻了,体温37.4℃。这是周一看的病,上周三晚上8点—10点,后背奇痒,如虫爬。昨日,就是星期天夜间11点至2时,干哕、咳嗽。第十二诊是6月23日星期一,首先告知用前诊方药的病情变化,21日上午体温37℃,下午36.9℃、晚上36.4℃。大便情况,上午十点前共3次。第二三次是稀便。23日午后看的病,上午两次大便,第一次成形,第二次是稀便,其舌质稍显暗红,苔薄白润,根部剥落处如前,舌边显少量齿痕,改方如下:云苓30,生白术80,炒白术20,党参45,炙草10,炮姜30,小茴香12,乌药12,吴茱萸25,大枣45,生姜90,干姜200,企边桂20克,附子360,两剂。第十三诊是在6月30日星期一,体温变化情况:27日(周五)全天37.3℃,29日上午37.2℃,中午37℃,余下的时间均低于37℃。30日仍然是午后看病,上午体温35.9℃。脉象沉紧而势弱,稍数,舌嫩暗,有少量薄白润苔,根部仍剥落无苔,舌边齿痕大减,几乎看不到了,但舌质瘀斑明显,时时肠鸣,手足常觉发热,大便日三次,软便。处方:血府逐瘀汤和少腹逐瘀汤加生白术50,炒白术50,云苓30,干姜200,黑附子360,三剂。从十三诊开始,病情才真正有转机。附子干姜没有再继续加量,而是用了大量活血化瘀药,至第十四诊时,即7月7日,患者告知,服用药后,舌体较以前明显灵活了(此前病人没有言及舌体不灵活,只是说吃饭不香,没有味道),吃饭有味道了,病人很高兴,我心中也稍感欣慰,天大的病,有了胃口就好办,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经书上就是这么说的。值得提出的是,这个有胃口,使在姜附没有再增量的情况下获得的。顺着这个思路,病人用完第十六诊的方药,困扰病人许久的疼痛难忍的臂痛也基本消失,真是令人喜出望外!在这里,“血为百病之胎,一切不治之症,皆因不善祛瘀之故”的学术观点,得到了验证。

下面谈谈附片质量问题,附片质量有问题是客观事实。《讲记》中谈到增量而达不到扶阳的目的,问题是严重的。我深表认同。同时我想,四川江油是正宗附子的故乡,卢师与有关方面沟通一下,调整进货渠道,或许能得到解决。另外应向药监单位发出呼吁,加强监督、检验的力度。一下午几十张处方,竟没有一张处方有附子,该用的不用,对病人来讲,总是不好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该回避。或许,卢师还有不便讲出的难言之隐,这也是可能的。四川附子有问题,北京呢?问题更多,仍以上面52岁女患者为例,第十一诊的附子量是330克,因为当时取药处附子缺货,电话联系它处,他处既有新进的黑附片,也有原先早进的捣成药渣子的附子。事先已告知患者用附子片,煎煮时易掌握火候,因需先煎久煎但取回来的仍然是碎渣附子,售药负责人说容易煎透,其实是为了清斗子。结果呢?病人早晨只服了第一煎(共三煎),就感觉不适,我上午十点左右赶到患者家中,病人昏睡,气息奄奄,胸闷,憋气,口噤,脉象紧而数。马上令家人买半斤生姜,1斤蜂蜜,姜切成碎末,滚开水浸五分钟左右,调入蜜,慢慢喂服。中午12点半病人脱离危险,我才离去。离去之前,令家属区去取药处将余下的三剂换成附子片,换得很顺利。这天是星期二,星期三、四及周五上午,病人一直和生姜蜜水。周五晚上开始服第二剂,至6月23日(周一)上午,仅服了一剂半。所以第十二诊调整方药后嘱服两剂,而附子由330克上调至360克。所余1剂半先服完,再服新购的两剂。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马上送医院,没有给中医抢救处置留下空间,或经抢救脱险后终止了治疗,甚至终止治疗后,当作医疗事故举报。情形会如何呢?毫无疑问,后果是不堪想象的。所以我十分感谢患者及其家属,是他们老两口的纯朴,给我一个清白!问题不在于我超大剂量的使用,而是附子质量很有问题。在以后运用附子的过程中,经常亲自品尝,把好质量关。品尝实践证明,多数药品零售单位和医疗机构的附子是不合格的。若从外观看,问题更多,不信,可拿2000年药典对照一下,哪家的黑附子,边是黑褐色,断面是淡茶色,角质状,有光泽?几乎没有!然而,他们却全都通过了药检部门的检验。其中的道理,不得而知。总之,超大剂量使用附子,医者必亲自品尝把好质量关。第二,服用附子见效需要递增时,要小量递增,不可贪功。范中林老先生在少阴证下利虚脱案中,初诊时附子,干姜各120克,炙草60,复诊时,附子干姜各500,炙草250,最终,11岁男孩得救了。范

老有十分丰富的经验,步子迈得很大,无可厚非。作为后学,即便认证很准,也宜小步方妥,一定要慎之,再慎之!

另外,03年3月3日至8月11日前后共23诊治愈了一位男性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病人。前十四诊,除小量递增姜附外,注意用血分药。第十四诊,干姜230克,附子460克。从第十五诊开始,该投吴佩衡老前辈创制的四逆二陈麻辛桂加味。第23诊,即终诊,处方是:陈皮10,清半夏15,炙草15,云苓20,麻黄10,细辛18,肉苁蓉30,吴茱萸25,当归30,党参60,生白术60,炒白术90,红参10,生黄芪150,高山桂25,苍术10,厚朴10,干姜330,黑附子660,22诊的药用完后患者自述,血压和心跳已经恢复到当年需要控制的水平,心跳80—90次/分钟,睡眠佳,食欲好、气力增,偶尔有痰,口中发粘,大便已全部成形,每天一次,只是前半部大便稍干。最后两诊处方基本相同,终诊只增了肉苁蓉。上下眼睑14诊之前就恢复了,眼睛睁得大大的。初诊时,以耳鸣、乏力、眠差,梦多,慢性咽炎,便软前来就诊,当时上下眼皮几乎连在一起,就是一条缝,没有留意。一位是天生的异形人。复诊才告知,肌无力也见好转。

多年使用姜附,我体会到只要注意生津养血药的使用,病人服药,不必服至“周身,胸腹发热难安时,用1剂滋阴之药敛其所复之阳”,就能达到,气血充、脾胃和、身轻体健,精神饱满的最佳状态。

以上就是我读《扶阳讲记》的心得体会,有关附子的话题,其实还有很多,时间关系就谈到这里。不妥之处,望诸位老师和同学尤望卢崇致老师予以斧正、批评。谢谢大家!

中药药对和配伍总结

中药药对配伍 第一章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主治风寒 表实无汗。 2.麻黄配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 主治喘咳气逆,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3.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透表热。主治肺 热咳喘。 4.桂枝配白芍:收散并举,调和营卫,散 风敛营,解肌发表。主治风寒表虚有汗。 5.细辛配干姜,五味子:温燥中有敛润, 既善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主治寒 饮咳喘日久。 二.辛凉解表药 1.蝉蜕配胖大海:清宣肺气,开咽利音力 强。善治风热或肺热之咽痛音哑。 2.菊花配枸杞子:补肝肾明目力强。善治 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 3.生葛根配黄芩,黄连:既清热燥湿解毒, 又透热升阳止泻。主治湿热泻痢初起。 4.柴胡配黄芩: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 主治少阳寒热往来。 第二章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配知母:清热泻火,滋阴生津力强。既治热病气分高热证,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 2.知母配黄柏: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效佳。 3.知母配川贝母: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4.栀子配淡豆豉: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5.栀子配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力强。治湿热黄疸效佳。 二.清热燥湿药 1.黄连配木香: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2.黄连配吴茱萸: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3.黄连配半夏,栝楼: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

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4.黄柏配苍术:既清热且燥湿,走下焦。治湿热诸证,尤其是下焦湿热证。 三.清虚热药 1青蒿配白薇: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积(兼表邪尤宜),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2.青蒿配鳖甲:既善清退虚热,又能滋阴凉血,治阴虚发热每用。 3.地骨皮配桑白皮:既清肺火,又利尿导热邪从小便出,且润肺脏而不苦泄伤阴。故治肺热咳嗽每用。 4.白薇配玉竹:既滋阴又透表。治阴虚外感。 第三章泻下药 一.攻下药 1.大黄配芒硝: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润软燥屎,还善清热泻火。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2.大黄配巴豆,干姜:巴豆得大黄,其泻下之力变缓而持久,大黄得巴豆,寒性可去,加之温中散寒之干姜,助散寒之力。善治寒积便秘。 第四章祛风湿药 1羌活配独活:走里达表,散风寒湿力强。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皆可。 2.桑寄生配独活:既祛风寒湿,又强腰膝。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者佳。 3.豨签草配臭梧桐:既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筋脉拘麻。又降血压,治高血压。风湿痹痛肢麻又兼高血压者用之最宜。 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1.苍术配厚朴,陈皮:燥湿力强,且能行气。寒湿中阻,脾胃气滞者尤宜。 2.厚朴配枳实:燥湿,消积,行气之力均强。主治湿浊中阻,或食积停滞,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以及痰浊阻肺之咳喘,胸满,腹胀。 3.藿香配佩兰:善化湿和中,解暑发表,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有无表证均可。 4.砂仁配木香:化湿理气,调中止痛力强,凡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即可投用,兼脾虚者当配伍健脾之品。

经方应用体会

经方应用体会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经方应用体会 《伤寒论》经方只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蜚声一时。 经方之一乌梅丸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主方是乌梅丸。药方组成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心力衰竭的治疗,如果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人迎寸口对比诊断法临证应用

人迎寸口对比诊断法临证应用【关键词】脉诊部位;人迎诊法;寸口诊法;针灸疗法;偏头痛《内经》中脉诊法有3种,即寸口脉诊法、寸口人迎对比脉诊法及三部九候脉诊法。如今寸口脉诊法广泛应用于中医教学和临床中。其中三部九候脉诊法由于过于繁琐及许多部位的不方便(如鼠鼷部的触诊),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目前临床较少应用,而寸口人迎对比诊脉法虽然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却为从医者所忽略,临床应用也较少。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该法对众多疾病的的辨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 理论溯源 寸口脉象主要反映躯体内部脏腑中气血的盛衰。《素问·五脏别论》云:“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与胃,变见于气口。”据此可以认定,五脏六腑之气血虽然均从胃中所化生,但五脏六腑气血盛衰变化却可以通过手太阴肺脉的寸口处而显现出来。 至于人迎脉象,《灵枢·禁服》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说明“寸口”反映了人体“中”的脏腑气血的盛衰变化,而位于颈部的人迎脉则反映了人体“头面身形肢节”等“外”的气血变化,《灵枢·五色》还特别举例予以说明“人迎盛坚者伤于寒”。外感寒邪侵袭,邪气留于肌表,阳气卫外为固,与外邪交争于肌表,故而发生人迎脉“盛坚”的实大有力脉象。

2 应用说明 一般来说,人迎与寸口的搏动力度以及大小浮沉是一致的。所谓“阴阳上下,其动一也”(《灵枢·动输》),但常人脉象搏动情况会随节气的变更而有微小的变化,春夏季节人体阳气浮越于表,所以,人迎脉会有轻微的浮大;而秋冬季节阳气内收于体里,此时寸口脉会显得微大一些,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如果没有明显的疾病表现,虽然在春夏人迎微大那是人体正常的阳气浮于表的反映,不属于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大小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灵枢·五色》)。如果人体已经发生疾病,体内阴阳二气必然已经发生不平衡,此时寸口与人迎脉大小应该有所不同,人迎与寸口应该有或大或小的变化与差别,但如果此时人迎与寸口脉象搏动力量和浮沉相等,反而说明人体元气大虚,体内阴阳气血或均虚弱无力抗邪,或体内外邪气均旺盛,此时患者已经有死症,这时疾病反而更难以治疗和恢复了。 如《灵枢·终始》云:“人迎与寸口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邪气侵犯人体内外,或气血均已严重不足,此时患者身体情况不良,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至于患者的预后,如“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泄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温肾补火,祛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为温里回阳,救逆固脱之要药。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本草经读》)。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最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虞摶谓:“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伤寒蕴要》谓:“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建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本草正义》曰: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重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真有寒,无可不治。” 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已故名医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从上述昔贤论述中,足见附子在名医

彭万年教授经方使用附子验案3则

---------------------------------------------------------------最新资料推荐------------------------------------------------------ 彭万年教授经方使用附子验案3则 彭万年教授经方使用附子验案 3 则胡艳萍 (广州中医药大 学广东广州510000)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 (2019)16-0315-02 导师彭万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医疗、教学与科研一线工作 40 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擅用 经方治疗疑难疾病且疗效卓著,在运用有毒中药上更有独特的心得体 会: (1)顺用。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如患者表现为脾肾阳虚证型,熟附子的应用 就顺其自然。 所以在临证时遇脾肾阳虚的证型往往提笔即熟附子;所谓有是证 用是方。 (2)逆用。 相反、相畏的药物不是应用的必然禁忌。 但在应用时仍需谨慎。 强调炮制、用量比例合适,方可增效减毒。 (3)巧配。 姜附并用,炙甘草大量用可增强温补脾肾之力,降解附子毒性。 故强调用量、服用时间与配伍的重要性。 1 / 9

常附、淮、萸相配以减少附子燥毒之性。 (4)鉴古。 知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相反相畏药物合用方剂,如甘遂半夏汤及赤丸等,可资借鉴。 笔者临证跟诊数载,耳濡目染,对导师运用有毒方药的经验感受良多。 此谨举导师运用有毒方药临证验案数则为例说明之。 1.治糖尿病腹痛急症案例患者李 X,女,75 岁。 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常于彭师处开中药治疗,病情稳定。 2019 年 7 月 26 日,突发右下肢疼痛,并呕吐。 于我院急诊科治疗。 对症处理后,呕吐虽止,但随即出现腹胀,无排气、排便;再次对症处理,症状无缓解,遂送至彭师处诊治。 时症: 患者呈急症苦倦面容,语气低微,腹痛、腹胀明显,欲呕不吐,不思饮水,口苦;无法下咽食物;右下肢疼痛;3 日无排大便,排气少;小便黄、少;触诊腹部膨隆,疼痛拒按。 舌红苔白厚,舌中裂纹多,脉沉偏弱。 处方: 柴胡 6g,黄芩 15g,桔梗 15g,炙麻黄 6g,熟附子 10g(先煎),细辛 5g,川连 6g,藿香 15g,鱼腥草 15g,广木香 15g(后下),炙甘草 6g。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强心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采用中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观察到口服附子粗制剂后,动物血清有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肌收缩速度的作用,给药2小时后含药血清作用达高峰,表明附子煎液中确合强心成分,并且此成分口服有效。附子用药过量可引起心律不齐。 从附子中提取的去甲乌药碱(dmc)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也有强心作用。去甲乌药碱正性肌力作用显著,在浓度降低至 10-9g/ml时,对蟾蜍离体心脏仍有强心作用。去甲乌药碱正性肌力作用呈量效关系,在 10-9- 5 ×10-8g/ml范围内,可使心收缩幅度增加 22%- 98%,心排出量增加15%-80%。麻醉犬和豚鼠静脉滴注去甲乌药碱每分钟2μg/kg,可使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lvp)分别上升 12%和58%,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 max)分别增加 73%和 26%。静脉滴注戊巴比妥钠,或用n2饱和的灌流液灌注,均可形成急性实验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去甲乌药碱可使衰竭心脏收缩幅度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去甲乌药碱对离体和在体心脏,正常和衰竭心脏,均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研究认为,去甲乌药碱是β受体部分激动剂,其强心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

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附子注射液或去甲乌药碱静脉注射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均可使麻醉大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脑血流量及股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管阻力降低,此作用可被心得安所阻滞。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研究证明,去甲乌药碱是降压有效成分,具有兴奋β受体及阻断al受体的双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作用有效成分。 抗休克 心肾阳衰证所见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与现代医学的休克相似。所以附子回阳救这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如参附汤、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体克、心原性休克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等均能提高平均动脉压,延长其存活时间及存活百分率。对内毒素休克大能明显改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对缺氧性、血栓闭塞性休克等亦有明显保护作用。抗休克的有效成分除与其强心的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相关外,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亦有强心升压作用。 由此可见,附子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强心,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有关。 抗心律失常

附子在临床应用上的体会

作者:黄秉中孙惠敏裴凯唐致晖 附子(附:乌头)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回阳救逆,温阳散寒且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是古代温法中的主药。《伤寒论》113方中用附子者有20方;《金匮要略》中用附子者有11方,用乌头者5方。后世对附子、乌头的应用更为广泛,无论在寒热温清表里补泻的方剂中,凡符合适用附子证者皆可用之。但近代有些医家惧其辛温有毒,非见亡阳之证,不敢应用。笔者通过临床学习与长期实践,认识到附子、乌头类药物经过规范炮制后已基本上消除了其毒副作用。如能正确使用,效加桴鼓。凡属于机能衰退,里虚寒证及寒热错杂之证者皆可应用,并观察到对各种机能衰退属里虚寒证者,不仅能提高机能,且可解除疼痛,疗效显著。 1 性味和功用 乌头、附子系同一植物的块根部分,其主根名“乌头”,旁生侧根名“附子”。附子为毛良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江西、湖南、陕西等地,并有栽培。夏至到小暑间(六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去须根,洗净,用胆巴水浸漂后投入水中煮熟,再按不同规格的要求进行加工,经炮制加工者名“制附子”。因加工不同而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子等名。 乌头分为川乌、草乌两种。川乌主产于四川,系栽培;草乌全国各地均有,系野生,其性味、功用与附子相近,但性烈而毒大。可散在表之风邪,逐在里之寒湿,但补阳之力不及附子,而祛风通痹之功则较附子为甚,因此古有“附子逐寒、乌头祛风”之说。经炮制加工者名“制川乌”、“制草乌”,但因功效相近,故一并述之。 1.1 性味 二药性味皆属辛温而有大毒。 1.2 功能与主治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1.2.1 温肾壮阳 用于阳虚阴盛之水肿,痰饮、喘咳、阳萎、宫冷、失精及身体衰弱者。 1.2.2 温中止痛 用于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等证。 1.2.3 散寒除湿 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关节疼痛者。 1.2.4 性味与归经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 1.2.5 配伍禁忌乌头及川乌、草乌在十八反及十九畏中古有“半萎贝蔹芨攻乌”及“川乌、草乌不顺犀”之说。孕妇忌用,乌头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芨、白蔹同用;川乌、草乌不宜与犀角同用,但非绝对。 2 改变毒性和用量 2.1 毒性的改变 现代药理学证明,乌头、附子之主要化学成分为乌头碱,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及极大的毒性。高学敏说:“由于过量或用未经炮制的生品或服后受寒,或因煎煮时间过短以及配伍不当等,可引起附子、乌头中毒。对神经末梢及中枢神经先兴奋后麻痹,中毒者可先舌唇发麻,四肢震颤,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心跳中枢抑制而死亡。”通过炮制与煎煮后乌头碱被分解,毒性大大减低,几乎无毒副作用。古代医学虽不知二药经炮制后化学成分之改变,但从临床实践观察到,规范炮制既能保存其有效成分,又能除去其毒副作用,因而非常重视传统炮制方法。尽管有各种不同解毒炮制法,但最终皆通过煎煮,由生变熟,解除其毒性,从而改变以往“乌、附之药非危证不用”的看法。

附子配伍药对详解

附子配伍药对详解 导读: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者。故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之所以会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除认证欠准、剂量失宜、煎煮不当、服法欠妥、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当也属常见。故本文拟对历代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中关于附子的配伍方面进行收集整理,为充分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添一绵薄之力。 一、附子配干姜 附子长于回阳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干姜能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说:“附子无姜不热”。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减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减毒之功。故附子用于亡阳证,常与干姜配伍。附子配干姜被称为“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汤即姜、附、草同用,以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附子配干姜尚有温肾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乌梅丸虽用姜附,却旨在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证。 2、治脾肾阳虚之慢性腹泻,如《附子配伍治六顽疾》治张男患慢性泄泻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热毛巾温敷,其痛方缓,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大便常规正常。用附子6g,干姜10g,党参15g,炒白芍15g,乌梅6g,苍术10g,随证加减,调治20多剂而获效。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 现代人不学无术,常常拘于表面的现象而不深究其本质原因何在,一见咽痛或便秘或尿赤或牙痛或眼红或脸上长青春痘或失眠或脸红或痔疮发作等征象,就断已或他人说火太大,急于进食清热败火之药或食物,或是因为昨天吃了次火锅,前天喝了点酒,今天吃了点辣椒,明天就口腔溃疡,更是认定上火无疑了,根本不去深究体质之因,也不找找是否是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所以致商家也一味迎合众人的心理,君不见现如今的药店中琳琅满目的各种中成药有温药的立席之地吗?再观各种饮品或保健品大多也是以“清凉败火”作为广告的切入点或是买点,现在又各处在流行“怕火火,喝王老吉”了,啤酒更是四季不绝。如此这般哪有几个人真有火? 我这里用的桂附理中丸是泉州产的,上个月我的一位患者因为要到泉州去照顾生病的女儿,不能服用汤剂,笔者嘱其就在当地买桂附理中丸接着服用,不想患者跑了多家当地的药店竟买不到,最后只好从本地托人买了寄去。广东及香港一带更有煲汤的习惯,到了夏天大多是以煲凉性食物“去火”为多。加之名利色之诱比比皆是,如此折腾,还有几人不需补火? 我在想这里不少同道中人智商不可不谓不高,研习中医时日不可不谓不长,三七先生在这里反复通过各种比喻说明,其用心不可不谓不切,为何还不能让他们认识到补火的重要性呢?记得我在接触到火神派的理论前少用附子,仅在有明显少阴证时才少量用之。临证时时方与三阳经方用得多,一时的疗效也不错,也正是这一时的疗效或是西医理化检测的暂时改善,才使得自已惑于此而不去深究更深层的医理。事实上不少病症得到暂时的改善,仅是因为病得到压制,症状消了而已,但病根并没有彻底消除,甚则体质还在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或是此处症消他处症起了。而患者因为不明医理或是他症又起是在多时以后并不会把他症的出现归罪于前医的用药。 如失眠的患者标症是表现为热象,用了清热药物,失眠是可以暂时控制或好转,但服用一段时间的清热药后人是变得昏昏欲睡,却出现了闭经且双眼下出现了黑眼袋,接着患者去找妇科医生就诊了,前医不能持续诊治,自然少有机会明白其中的原由,后医不去细问之前的用药或是问了也不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仅局限在自已妇科的认识里处方用药。在目前不少中医院分科日益西化也细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太多太多了,即使是有经验的中医也难免因一时有效而沾沾自喜,更不必论出现排病反应时的认识和处理了。还有如果有连续就诊,就目前中医的整体水平,也少有医者能作前后的联系,如儿童感冒发热,医者和患儿之母都急于退热,所以高级的抗菌素或是兼用激素,烧是退了,反复几次后,患儿出现了遗尿之症,又有谁能将此遗尿同用了抗菌素或是激素联系在一起呢?还是那句话,对于火神派如果有不同的看法,请先自已吃吃附子再说,且要吃到中毒才有发言权。或许真到那时候,您又成为火神派的一个成员或是有新的认识了,有如伤寒论叶天士君。 最近在细读三七前辈复泰草堂中的医案,读后很多内容对我启发很大。有几个问题想在此请教三七前辈: 1、肉桂的应用在火神派中如吴佩衡应用较多,但在您的医案中大多是用桂枝,罕用肉桂,请问对于二药的区别前辈有何高见? 2、适合于应用附子剂的患者,在先生的医案中,应用一段时间后转方较频,细读后先生是在寒邪出阳经或是离开少阴脏病而表现为少阴病经证或是厥阴病经证,如当归四逆汤证或是退至太阴病时而及时选用相应的方剂进行开之或散之或表之等。在郑钦安的医书《服药须知》一节中,郑氏是主张服用回阳药物至胸腹觉热烦燥难安时予一剂滋阴剂,唐老也是如此主张,并提出可以选用黄连阿胶汤。而王正龙则是根据脉象转为沉而无力时转用大剂附子理中汤或小建中汤以固其本(想必其在之前的治疗应是四逆类方持续服用.)。我在临证时应用的体会是只要断为姜附体质,按照伤寒六经辨证不一定必是少阴病,而只要是三阴病,即可

伤寒论临证应用思考

伤寒论临证应用思考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的李建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伤寒论》临床应用方面的思考。 1987年,我考入陕西中医学院,拜当今著名伤寒学家杜雨茂教授为师,然后攻读硕士学位,进行三年《伤寒论》专业学习,受杜老影响,硕士毕业以后,一直从事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和临床杂病的研究。98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药免疫专业博士,毕业后来到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从事肾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经方及时方辨证治疗慢性肾病,特别是糖尿病肾病。 在学习《伤寒论》几十年的过程中,从熟记《伤寒论》398条,包括金匮和四大经典,到临床上综合辨证分析,体会到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确可以称作中医典型的临床应用模式。但是由于《伤寒论》整个用药偏温,所以在后世用药加减中,我也参考了后世时方的运用,与临床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结合,今天我把这一点学习体会跟大家做一个沟通交流。 今天交流的内容:第一,学习《伤寒论》要明确“六经”的概念;第二,学习《伤寒论》六经辨证要善于抓主证;第三,《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体系主要教会了我们辨证论治,首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体会六经辨证的体系;第四,运用经方重点还是进行方证关键核心病机的把握,认识疾病的证,认识经方在临床的应用,进行综合评估。下面我从以上四个方面谈一谈临床学习的思考。 ◆◆◆ 《伤寒论》是一切疾病辨证论治的总纲 在大学学习《伤寒论》时,都说《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疾病的专著。实际上,《伤寒论》在仲景自序中称《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伤寒杂病未曾分书,是王叔和把伤寒和金匮进行了分类编著,把伤寒认为偏于治疗外感性疾病,金匮偏于内伤杂病。实际上,这种分类并不合仲景原书之意。所以柯韵伯说“凡条中不冠伤寒者,皆与杂病同义”,就是这个道理。

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

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 2008年03月30日星期日上午 11:39 老年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使用强心甙类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大,甚至引起意外。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以中草药配成药膳食用,对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兹介绍如下。人参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疲劳;能兴奋肾上腺—垂体系统,提高机体对外界不良条件的抵抗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其作用特点与强心甙相同。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正常心脏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能扩张血管而有显着的降压和利尿作用。何首乌有滋养肝血,补益肾精,解毒通便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可调剂血压,使血压稳定:对离体蛙有兴奋作用,特别是对疲劳的心脏强心作用显着。本品有泻下作用,对心衰伴便秘者尤为适宜。灵芝有养心安神,补益气血,止咳平喘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耗糖量,增强心肌及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有抗过敏作用;又能止咳、祛痰。三七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有迅速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能兴奋心肌而有强心作用。丹参有活血化淤,养血安神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丹参酮、丹参醇、丹参素、隐丹参酮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微循环,降低血压。女贞子有补益肝肾,明目益睛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所含的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作用;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能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茶叶有清热除烦,清利头目,消食化积,通利小便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咖啡碱、鞣质、挥发油等,可兴奋神经,消除疲劳,强心利尿,降压降脂,促进消化,抑菌杀菌等。其提取物茶色素可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防治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脑动脉硬化。姜黄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姜黄酮,姜油烯,姜黄索等,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及兔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能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能增加纤溶酶活性,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生地有滋明补血,明目益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梓醇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中等量的地黄流浸膏对蛙心有显着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显着,并有利尿作用及轻微降血糖作用。玉竹参有润肺滋阴,生津养胃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强心、降压、降糖作用。与党参合用,能改善心肌缺血,因而可治疗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观察发现,以本品为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的Ⅱ-Ⅲ度心力衰竭,服药后在5-10天内症状控制,病情改善。桂枝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桂皮醛可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通过发汗,加速体温散失而引起解热作用:桂皮油有健胃、解痉、镇痛以及强心作用。麦冬有养阴润肺,养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之功效。药

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

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 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古代医家经验 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的大家。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之方达30余首。如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九痛丸等。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生附子用于回阳救逆,炮附子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一般用一枚(约9g)或一两(约3g),多则用三枚(约27g)或六两(约18g)。常与干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配伍,树立了附子应用的规范。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疗效很好。 宋代有关附子的创新方增多。如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三生饮,由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木香等组成,为治疗中风偏瘫语謇

之名方。还有魏岘《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 明代的陶华在《伤寒六书》中立回阳救逆汤,方中既有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气生脉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特别是方中有麝香,增强了附子的温通开窍作用。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附子"附方"下记录了可以治疗的104种病证,并含有配方。还记述了三位常服用附子年至耄耋仍"康健倍常"的验方。李氏认为,"他人服一粒即为害,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规概论也。"这种从实践经验中悟出的论断,诚实可信。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乃治病保命之要)。并依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创右归饮、右归丸,将附子、肉桂与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等相伍,被医家推崇为调节肾阴阳代谢的代表方剂。 清代陈修园总结张仲景用附子的经验,乃为"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热,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卷四》),并在《时方妙用》中立消水圣愈汤,此方由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组成,陈氏标为"治水第一方".后人用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痰饮泛滥、湿浊凝聚的咳喘、阴水、寒疝等,多有良效。特别要提的是王清任所创的急救回阳汤,将附子、干姜与桃仁、红花配伍,诚为回阳救逆法与活血化瘀法组方的典范,为治疗心衰、挽救生命开拓了一条新路。其后,唐容川创天魂汤,将附子、干姜等温里药用于出血证,为治疗虚寒性吐血另设温阳摄血法。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的确在很多病症中都可用,但火神派药理偏矣。四逆汤是对脾用药,不是补肾阳。附子的作用是温经散寒,能通十二经络,能使阳气外达,干姜和甘草对脾起作用。之所以很多病用附子能起作用,是因为人病之后,会出现经络阻滞,附子的作用就是温通经络,使气机流畅而恢复正常,同时,诸药也才起作用。郑钦安的用药是没错,但其理有疏漏,看看伤寒论就知道,四逆汤是针对太阴症的。凡是寒湿阻滞,都可以用附子温通,所以,祝味菊对附子的认识是对的!四逆汤的方解应该是这样的:用附子荡去群阴,以利于浮散之阳能回,干姜守而不走,干姜,甘草固护脾阳。如果寒湿过盛,就得适当加大附子。仲圣防脱有四逆汤和独参汤,皆着眼于脾,而非肾也!火神派擅用的四逆辈法,其实质是温经散寒,固护中州,但火神大家对此却隐而不彰。吾今和盘而出,诚一片救世的仁心。举个例:火神派治口舌生疮等虚火症,用四逆法效果很好,其理何也?盖中州寒湿阻滞,使君火不能下降之故也。故效显!火神不神也!——中州是需时时固护的重点啊!附子非补肾阳之药。其功用在于温通十二经络,它是可以在很多方剂中使用以助药效,但对非寒湿阻滞之人使用,则会生热风,不宜使用!即使用,也得合理配伍。人之内伤杂症,多因

为血瘀气滞痰阻,医者治疗的时候,有的用大黄祛邪,有的用马钱子,而火神派的显著特点是用“附子”以消阴翳,用干姜,甘草培土以补中气(但火神派说是用四逆辈补肾阳)。当然,在阴阳症侯的辩症上,也有些不一样。 附子在火神派用药中,相当于一个“先锋官”的作用,现在的火神派传人对附子的运用,似乎有违钦安先生原旨,钦安先生用药,有时也用阴药的,现在的火神有的好像不用阴药,不知现在的火神还是否执定中州而兼顾三焦,对附子动则用上百克,是否本末倒置了?不知是对“温经散寒,固护中州”是故意隐而不彰,还是根本没有领会----人之身体,相火(肾阳)为体,君火(心火)为用。“附子为药品中最大英雄也!治人,人健而身轻;治国,国泰而民安;治天下,亿万年皆成盛世也!” 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古代医家经验 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的大家。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之方达30余首。如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九痛丸等。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

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

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 2008年03月30日星期日上午 11:39 老年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使用强心甙类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大,甚至引起意外。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以中草药配成药膳食用,对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兹介绍如下。 人参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疲劳;能兴奋肾上腺—垂体系统,提高机体对外界不良条件的抵抗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其作用特点与强心甙相同。 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正常心脏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能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和利尿作用。 何首乌有滋养肝血,补益肾精,解毒通便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可调剂血压,使血压稳定:对离体蛙有兴奋作用,特别是对疲劳的心脏强心作用显著。本品有泻下作用,对心衰伴便秘者尤为适宜。 灵芝有养心安神,补益气血,止咳平喘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耗糖量,增强心肌及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有抗过敏作用;又能止咳、祛痰。 三七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有迅速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能兴奋心肌而有强心作用。 丹参有活血化淤,养血安神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丹参酮、丹参醇、丹参素、隐丹参酮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微循环,降低血压。 女贞子有补益肝肾,明目益睛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所含的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作用;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能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茶叶有清热除烦,清利头目,消食化积,通利小便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咖啡碱、鞣质、挥发油等,可兴奋神经,消除疲劳,强心利尿,降压降脂,促进消化,抑菌杀菌等。其提取物茶色素可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防治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脑动脉硬化。 姜黄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姜黄酮,姜油烯,姜黄索等,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及兔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能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能增加纤溶酶活性,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生地有滋明补血,明目益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梓醇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中等量的地黄流浸膏对蛙心有显著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显著,并有利尿作用及轻微降血糖作用。 玉竹参有润肺滋阴,生津养胃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强心、降压、降糖作用。与党参合用,能改善心肌缺血,因而可治疗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观察发现,以本品为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的Ⅱ-Ⅲ度心力衰竭,服药后在5-10天内症状控制,病情改善。 桂枝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桂皮醛可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通过发汗,加速体温散失而引起解热作用:桂皮油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只要用药正确、适合患者病情,哪怕附子剂量超出医书记载几十倍都没有危险。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毛炜表示,根据文献,既有服用10克小剂量附子一次就出现中毒反应的报道,又有在抢救危重病过程中,24小时内用量超过500克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例子。其实剂量大小与会否中毒没有绝对的正比关系,中毒与否还牵涉到其他多种诱因,而且不同的药典记载的剂量范围也不同,暂没有统一结论。毛炜说。 她表示,中医界对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种观点:一种畏附子如虎狼,索性弃用此类药物;一种认为附子毒性剧烈,应当小剂量使用,如《中药大词典》中附子的用量为3克~9克;第三种观点主张根据病情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选择剂量,常用剂量在15克~60克;第四种是温阳派主张的超大剂量使用附子,特别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症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时,使用的剂量更大,起始剂量多在45克~75克之间。 导致附子用量差异巨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古今剂量换算 认识的不同。目前,药典、教科书多认为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时期的1两相当于现代的3克,但据现代一些医史学家的考

证,当时的一两应相当于现代的15。625克,两者相差5倍多。毛炜解释。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医家之间认识和经验的不同。 附子被中医奉为保命要药 据介绍,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味辛甘,性大热,有毒。主要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等地。早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它功效的记载: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由于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逐湿等功效,因此是常用的温里补火要药,也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把附子、人参、大黄、熟地共列为药中四维,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药。 在现代临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压状态、冠心病及风心病和多种疑难疾病。据统计,在500张常用著名方剂中附子的使用频率为13。20%,是历代医家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常用药之一。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附子是有毒中药的典型代表,用好了可

刺血疗法的临证应用

·名家经验· 刺血疗法的临证应用 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 杨介宾 一、概说 刺血疗法,就是用三棱针在患者体表某一部位或腧穴浅刺,使之出血少许,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刺血疗法。 刺血疗法由来久矣,它是在“砭石”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内经》中就有不少篇章记载,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云:“宛陈则除之。”《素问·针解》篇解释说:“宛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灵枢·经脉》篇亦云:“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素问·调经论》又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在宋金时代著名医家张子和也非常重视刺血疗法。他说:“出血者,乃所以养血也”,“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据上所述,都是指刺血疗法而言。后世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据临床实践证明,它确实能治许多疑难杂病,尤其是阳实火热,风毒之邪,气结血瘀和一切壅闭有余的实证,大都宜于刺血,每每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由于本法具有简、便、廉、效的特色,故介绍出来供同道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二、操作方法 常用的刺血疗法有如下几种: 1.点刺法:古称络刺,是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对准应刺部位,以稳、准、快的手法刺破一点或数点,深约半分至一分,能以出血为度,不可用力过猛及捻转,以免造成过深过大的创口。此法应用颇广,如刺十宣、十二井穴、攒竹、上星等。 2.散刺法:古称为豹纹刺,是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在痧疹上、斑疹上或郁血部位上分散轻刺,刺数较多,放出血珠即可,如扭伤局部瘀血等。 3.划刺法:用三棱针在病灶局部轻浅划破使之出较多之血液,如丹毒等症。 4.锥刺法:古称赞刺,是用三棱针或粗毫针直入直出,浅而快速,使其出血或粘液,此法多用于痈疽、瘰疬、痰核、流火等症。 5.密刺法:以梅花针扣打患处,使之微量出血,此法适用于皮肤病,如顽癣等症。 三、注意事项 1.各种刺血法,施术前针具与应刺部位,均应严密消毒,以防感染。 2.无论刺络脉或腧穴,首先挤压应刺部位上下,遏其回流,使之郁血,青筋暴露,然后即可施术。 3.出血量依病情而定,不宜过多,一般一二滴至一二毫升为宜,如流血不止者,可用消毒干棉球按住针孔,轻揉片刻即止。 4.有动脉的地方,不宜刺血,如误刺则血射如线者,急按动脉上端,另以消毒棉球按住针孔,其血即止。 5.刺血量少者,每日或间日一次,一至五次为一疗程,刺血量多者,每周一二次即可。 6.对病人要做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四、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血实宜决之”的原则,凡属血热壅滞,血瘀气结,阳热火毒,风火郁闭等一切有余的实

附子配伍41药对详解

附子配伍41药对详解 附子配伍41药对详解 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本草经读》),能上助心阳通脉,中温脾阳健运,下补肾阳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阳,最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为温里回阳,救逆固脱之要药。虞摶谓:“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伤寒蕴要》谓:“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建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本草正义》曰: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重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真有寒,无可不治。”

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已故名医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 ‘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 从上述昔贤论述中,足见附子在名医心目中地位之重。自汉张仲景以降,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者。故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