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史课后题答案

世界经济史课后题答案

世界经济史课后题答案
世界经济史课后题答案

世界经济史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

关键术语

普遍奴隶制:在普遍奴隶制下,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他们不是奴隶,但也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村社,依附于国家,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普遍奴隶制指的是东方专制主义国家中人民所处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明确的法律制度。与古希腊罗马发达的城邦奴隶制相比表现出非发达性,即身份差异模糊,不存在作为私有财产的明确的占有和活跃的买卖。这种奴隶制之下的奴隶不从属于明确的奴隶主,而是为国家(农村公社)的土地耕作,只是表现为社会地位低下。

东方普遍制存在的原因:东方国家的奴隶制,是以国家土地所有制和村社制度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度,具有社会阶层划分的单一性;是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社会中所有权制度落后;平民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不独立,导致普遍“奴隶化”现象出现。

亚细亚生产方式:马克思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但并没有给出定义。列宁和普列汉诺夫曾就这个问题进行争论。马扎亚尔总结亚生产方式的特征。但他的看法没被俄国和中国学者接受。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亚细亚所有制的前提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包括家庭和通过家庭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土地是共同体的基础和财产。亚细亚土地所有制是共同占有和利用土地的公有制。东方社会以土地所有制这一基本关系为基础的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实现。农村公社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个人只不过是公社财产的占有者,这种自然经济的特征是农业与手工业结合,导致生产目的成为自给自足,导致农村公社在东方社会长期存在,也是东方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农村公社制度以及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决定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存在着自然的宗法血缘关系。

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中国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原生态的轨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形态,形成有普遍奴隶制,封建领土制,封建地主制等社会统治形式(不能说中国的社会形态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西方社会形态则起源于古代所有制,日耳曼所有制。

《汉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最重要的史料。汉穆拉比时代的古巴比伦,是东方古代典型的原始奴隶制国家。历经30年的编修工作,在约公元前1762年汉穆拉比后期完整地刻石公布于世。法典贯穿着私有财产或宫廷神庙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对于盗窃行为予以严惩。法典保护物权,主要是动产,其中包括金银、牲畜、船舶、祭器,宫廷的奴婢、私人的奴隶、自由民的子女都属于财产之类,不动产包括房屋、田园和牧场。法典规定依法保护牧场和田园。法典维护的是东方古代专制主义国家制度下的奴隶制。

思考题:

1、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①国王为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在实际的土地占有和所有过程中,国王的土地所有权只能

通过农村公社来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国家拥有农民土地的最后处置权。

②利用灌溉系统的统治(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气候和土地条件,使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

方农业的基础。无论埃及、还是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河流漫长,通过象西方(意大利)那样的有商人、企业主自愿联合“治水”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东方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

③军队组织和国家统治下的军事扩张。专制主义依赖于这种组织与行为的强大维系着作为国王和皇帝的至高无上的

权力。反过来,统治者为了供养一支庞大的军队组织并巩固国家政权就是把社会生产地“部分产品用来支持这一国家机器”,由此影响到国家各层人民的经济生活。

2、阐述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并说明中国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与西方国家各个社会形态行成中的环境差异。

亚细亚所有制的前提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包括家庭和通过家庭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①东方社会以土地所有制这一基本关系为基础的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实现。②农村公社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这是农村公社在东方社会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东方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农村公社制度以及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决定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存在着自然的宗法血缘关系。

中国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与发生在欧洲的各种社会形态不同。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在基本上没有受到其他社会形态影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所以,一直是沿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自身发展轨迹而发展着的。而就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来讲,事实上是两个来源:一个是古代所有制形式,其成熟形态是希腊

和罗马的奴隶制,该社会制度给欧洲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范;另一个是日耳曼所有制形式,其成熟形态是中世纪的封建制。在这种封建经济瓦解过程中,两种社会生产方式或社会形态的结合或融合,最终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社会形态。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先后采取了普遍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但无论如何发展,其原生的或初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仍然保持着。所以说,中国古代社会是沿着亚细亚生产方式确定的轨迹发展,从而衍生出各种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发展形式,包括普遍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这些都死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发展形式,而不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原生形态或初始形态。

第三章古代西方社会的经济生活

关键术语

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第一项内容是解负令,即废除农民欠土地贵族的债务负担,废除债务奴役,禁止将雅典人卖做奴隶。债务奴役的取消和欠债的废除,结束了梭伦以前所盛行的与土地有关的高利贷活动,以及土地占有过度集中的状况。梭伦改革的第二项内容是实行遗产自由,容许分割氏族财产。这项改革破坏了氏族所有制,削弱了贵族权威的基础,所以对平民的上层阶级有利,而使土地贵族蒙受损失。土地的转让和分割权鼓励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使经济活动旺盛。第三,制定了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措施。第四,规定公民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形成了新阶级即从事工商业的富人对旧的贵族势力的胜利竞争,而另一方面使旧的氏族制度的残余失去了他的最后的地盘。

罗马法:形成:在罗马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罗马法。一切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商业交换和商业贸易都是最基本、最经常的经济活动。他要求商品所有者彼此以平等的身份交易,要求商品有平等的价值标准和统一的等价物,同时要求人们享有各种交易自由,不受束缚。这些要求都在罗马法里得到反映。早在公元前451年-公元前450年,罗马就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经过一千多年的完善,到罗马帝国晚期,罗马法已发展到极为完善的地步。罗马法是罗马社会奴隶制和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部世界性法律。罗马法的内容:人生来平等,这就确定了所有交换主体的平等地位;确定了私有财产关系,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意义:第一部世界性法律,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思考题:

结合罗马帝国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说明为什么对自由原则的违背是导致罗马帝国衰落的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罗马的繁荣是建立在经济自由原则基础上的,正是这种自由原则,充分调动了各种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从而为帝国经济注入经久不衰的活力。然而,到了帝国后期,这种自由原则受到限制,这种经济活力也被大大压制了。

第一,将自由农变成隶农制。使耕作者不能离开地产,被束缚在土地上。

第二,行会变成官家机关。手工业者和商人甚至市议员被固定在同业公会组织中,不许离开城市,造成社会恐慌。第三,对物价的管制。金银外流,财政危机,作为罗马繁荣的基础的市场经济被破坏。物价高涨,市场活力消失,导致经济的萎缩。

第四,剥夺人民自由迁徙的权利。罗马帝国统一文明世界以来,罗马公民有随意迁徙的自由。罗马帝国晚期,为了保证帝国的赋税,实行地税和丁税合一的制度。人民丧失了迁移的自由,被固定在他的土地上和他的工作上,表明了文明的倒退。

第四章亚细亚封建经济

关键术语

均输平准:均输就是各地贡输物品一律按当地市价折成土产输官,然后政府再转运到京师和缺乏这些物品的地区出售;所谓平准就是政府接受均输的物品,“贱而买,贵即卖”,使物价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种措施对封建政府是有利的,但是却影响了商人资本的发展。

禁榷制度:是指将广大人民所必需的商品,也就是获利最大的商品交易收归官营。这个政策是对中国封建经济影响最大的政策。被禁榷的商品主要是盐和铁。

思考题:

1、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中的土地兼并与社会动荡有何关系?各个朝代有哪些针对性的措施?

在中国,由于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因而土地集中以土地兼并方式出现,官僚地主通过购买方法,巧取豪夺,导致土地高度集中。

土地集中,即使仍采取租佃方式保持小生产体制,也必然减少土地上的人口,就是说,必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租不到土地。这样就使无地可耕的农民成为流民,平时聚众山林为寇,严重时发展为大规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是对人口—土地资源关系与土地占有关系的调整:一方面,战乱造成大规模人口减少,另一方面,新政权建立后往往重新

分配土地。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历代统治者都试图保持小土地占有关系,而反对土地兼并。因而,历史上多次出现重新分配土地的变革,但由于土地私有、自由买卖这一基本制度不变,所以,到一定时期兼并必然重新发生,并导致新的调整。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认识到土地兼并是社会动荡的原因,所以,都把抑制土地兼并作为

基本国策。汉朝董仲舒提出限田主张,西汉末年王莽推行王田制度。西晋曾发布一个限制私人占有土地最高额的“占田”法令。北魏初年实行计口授田。唐初实行均田制度。然而,除王田政策外,上述其他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禁止土地买卖。

2、中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何在?它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小农经济伴随着封建经济长期存续的原因:

①地少人多是导致小块土地占有的自然因素。

②中国传统经济的家庭文化

③贫困农民的广泛存在(无力购买大片土地)

④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小块土地经营是一种最有效的经营方式。

对经济的影响:①是最有效的生产方式: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便于统治者获取稳定的政治、经济收益;

②是造成社会停滞的主要原因:因为小农经济排斥商品经济,排斥规模经济,成为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

③自身具有脆弱性:生产力水平低,没有积累,无力扩大再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更无力与大地主直接竞争。

3、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对工商业的政策有哪些特征?

西周和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时期,商业交换有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封建领主经济体制被破坏。

到了汉代,封建地主经济体制建立起来,封建统治者开始实行抑商政策。

“抑商政策”的历史根源:①封建统治者自身的政治利益使然;②封建统治者自身的经济利益使然。

抑商政策内容:①官工业制度(使民间失去一个最大活动领域);②土贡制度(其无偿性和非交易方式使民间再使商品交易市场);③禁榷制度(政府垄断利润较高的商品的交易);④规制交易(限制、压缩交易)

原因:①保证农业基础(寻求社会稳定、保证农业劳动力的充分供应)

②抑制土地兼并(控制商人资本向土地转移)

③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以统一大业为目标发展趋势)

1、亚细亚封建经济的发展和锁定机制是什么?

发展机制:①自主经济:地主经济、自耕农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不存在依附关系;推动技术进步;②竞争机制:主要的社会成分地主之间、小农之间法律上存在平等竞争关系,推动技术进步;③社会管理:包括发达的官僚机构和村社组织,他们将分散的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封建经济体。

锁定机制:①亚细亚封建经济的停止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周期性破坏导致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回复;(2)它在向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象

②亚细亚经济的两个阶段或两个类型

东西方领主制经济与地主制经济发展的差异

③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与停滞的机制

制度结构简化、市场机制不健全

2、论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晚西方二百年?

①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人多地少是中国经济史上最基本的特征。小农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使自然经济成为中国最稳固的基础,从而障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市场的狭小且仍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较早,但发生过多次停滞,一直没有发展成

资本主义萌芽。市场狭小,没能根本打破自然经济。再加上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模式,使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所以商品经济无法发达起来。

③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地主、商人、高利贷者都是建立在对小农经济的剥削基础上,地主、商人、

高利贷者三位一体,加强对小农经济剥削,阻碍小农经济发展,使小农经济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小农为维持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又不得不依赖他们。这就导致一种相对稳定的经济结构。

④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中国历代实行重农抑商。另外,历代政府都采取官手工业和禁矿制度,工业始终掌

握在政府手中,只是服务于统治者的奢侈消费和官僚统治需要,而不是为了大众的需求,所以无法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清,政府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致使对外贸易严重停滞。

第五章西欧封建经济

日耳曼制度:日耳曼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氏族公社所有制,这个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农民表现为土地的实际所有者和占有者。公有地只是个人财产的补充,它没经过发达的奴隶制,直接进入封建制。

三圃制:罗马人的二圃制不适合西北欧。另外,西北欧气候潮湿,不必隔年休耕以积蓄水分,人们采取新的耕种制度,一年两收然后休耕一年,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这就是三圃制的起源。最早的三圃制出现在8世纪,直到11世纪才在西北欧推广,一方面它扩大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另一方面,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思考题:

1、简述封土制的起源和衰落

起源:封土制起源于封臣制,而封臣制起源于日耳曼早期的亲兵制。由于战争技巧的变化,逐渐以职业军人作为战争主力。这些职业军人就是亲兵,他们来源广泛,因为战功受封成为封臣。封臣为主人做战,受国家供养,后来改为赐封土地,收纳地租,形成封臣制。后来,得到封土的封臣增加,他们向国王宣誓效忠,封土成为维系封建关系的基础,产生封土制。

衰落:①可封的土地土地日少影响封土制维系。

②封土制下供养的骑士战斗力日低。

③货币封土制代替土地封土制,合同制替代货币封土制。

④土地买卖的出现影响封土制。随着封土制的衰败也使封建土地制度走向衰落。

2、简述行会的起源和发展对工商业的影响。

行会的产生是为了职业方面的便利和监视他人的经营行为,起到“产业集聚”的功效,更是为了团结起来抵抗封建主势力的压迫的目的。

它具有经济、政治、社会三种职能:作为经济组织,行会使小手工生产者在自然经济下能够维持其地位,进行正常的再生产。它在生产规模、生产过程、价格、市场等方面作出规定;作为政治组织,它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机构组织,有严格的纪律;作为社会组织,它往往建立互助基金,举办慈善事业,扶贫济困。

它的发展有两方面的倾向:平均主义,小生产者享有机会均等;反对自由竞争,形成无形垄断。它规定产品原材料的采购治理质量和数量,规定工作场所的规模,劳动人数和工作时间,规定生产工具、技术设备和生产程序,规定产品制成品的质量和数量。

行会的作用:在市场有限的条件下,可以达到保持行会经济稳定与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

行会的反作用: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限制与阻碍:封建行会的日益封闭导致它的落后性明显。

第七章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导致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击,使欧洲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集中表现在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上。

价格革命:大量廉价金银的涌入,使欧洲在16世纪经历了持续不断地的、规模空前的通货膨胀。价格绝对水平的提高和工资落后于其他价格的巨大差距,使这次价格上涨被称为“价格革命”。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随着商业的兴起,尤其是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近代的新兴国家开始奉行这一政策和观点。民族国家因商业的原因而兴起。新兴的民族国家和商业资本旨在获取货币的本性,使它们迅速结盟,这个联盟清楚地反映在当时西欧各国所实施的政策和信奉的学说上,这些政策和学说被称为重商主义。它的实施导致商业战争和商业文明的出现。

柯尔培尔:重视主义的代表人物。17世纪中后期,在他当任法国财政大臣时期,执行了一套严格的重商主义政策。思考题:

1为什么说13—14世纪是欧洲商业革命的临界点?

商业发展到13—14世纪,显现出与以前不同的特点:①贸易范围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世界形成几大贸易区,其中欧洲贸易区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这是商业变革的内在需求。②竞争制度的安排。外部环境成熟,各城市采取鼓励商业的政策,在吸收罗马法的基础上,各地形成了商法、城市法和海商法。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法律不仅在不同地区得到认可,而且使提供保护的城市贵族认识到为商人提供城市和贸易区外的保护能得到更大的潜在利益,竞争制度的供求机制发挥作用。③商业技巧的创新。钱币业独立,成为金融业的先驱,“记账和划账”的结算制度成型,出现汇票,便于转让和流通,保险业也初现端倪,各种条件齐备。2、简述16—17世纪主要商业组织的创新形式。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将意大利早先发明的商业技巧推而广之,如合伙制的推广;二是出现了商业组织的真正创新,如特权公司。

①合伙制的推广。16世纪和17世纪是合伙制盛行的时期。合伙制是意大利商人为了保护和增加商业资本,方便与

确保长途间的联系,以及分摊贸易风险而发明的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它扩大了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利润,并且减少

了风险。商人的合伙制是17世纪荷兰商品市场的主要特征。合伙制对当时的贸易扩张来讲,提供了比单个业主制更强的筹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合伙制有一次性合伙,也有长期合伙。分享所有权的合伙制为以后所有权变成可购买、转让、继承和分利的权利形式打下了基础。

②特权公司。新兴国家为了获取直接的利益,采取了出卖特权给私人企业的方式,代理行和特许公司随之发展起来。

③特许公司。特许公司是在16—17世纪政府用特权换取利益的典型形式,也是荷兰和英国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商业

组织形式。特许公司由政府授予一定的对外贸易垄断权,享有其他一些优惠待遇。

④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德意志的一些采矿业中。地理大发现后,国家将一个地区的贸

易特权赋予一家公司,需要大型的交易公司来执行,这种大型的贸易公司不得不采用股份的方法集资,股份公司应运而生。著名股份公司有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合伙制、股份公司等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为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也为其他行业的企业组织形式提供了范例。

比较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的手段,禁止货币的输出,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制定严酷的法令,禁止货币输往国外。

晚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往国外,以便扩大对国外商品的购买,但是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证出超。为了保证出超,实行关税保护和鼓励本国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原因:①商业革命,特别是价格革命爆发。美洲大量廉价金银流入欧洲。开始重视工业生产。②各国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衰落,要求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自由贸易的呼声加强。③各国对商品经济的规律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八章农业革命

马尔萨斯陷阱:18世纪以前,整个农业发展的历史和世界人口的历史在单调地重复着。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生活水平开始下降,疫病、饥荒、海上和陆上的抢劫、战争等丑恶事情开始泛滥,极其粗暴地调整人口和粮食之间的平衡,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和衰减,不断地循环往复,这就是马尔萨斯论证的人口陷阱。

德国哈登堡改革:在斯泰因失败后,普鲁士新首相哈登堡在1810年继续改革。1811年颁布《调整法令》,用赎买的方式来解除封建关系。1816年到1848年普鲁士有35万农民通过赎买接触封建义务,成为份地所有者,但这些人还是少数,直到19世纪70年代普鲁士道路基本取得胜利—农奴制基本消失。

《宅地法》:为了争取民心几百南方奴隶主,林肯于1860年颁布《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愿意宣布做美国公民的外国人,缴纳登记费10美元,就可以获得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该土地归其所有。《宅地法》终于实现国有土地无偿分配原则,农民在没有被剥夺欺诈的情况下获得了土地所有权,自由的小农土地所有制终于确立。

思考题:

试比较农业革命的三条道路以及在其进程中关键改革法令的作用。

英国式道路特点:掠夺教会财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共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变为现代私有财产,这些方法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和资本合并。

圈地运动中,第一时期《莫顿法令》和《威斯敏斯特法令》为贵族地主占领公有地开创先例。第二时期,议会颁布新法令,申请圈地者在得到本地区土地所有者五分之四的当事人同意后,就能向国王提出申请,大大加大了圈地的规模。

普鲁士道路:在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及中世纪残余的条件下实行改革,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斯泰因的《十月敕令》,最后受阻。普鲁士新首相哈登堡在1810年继续改革。1811年颁布《调整法令》,用赎买的方式来解除封建关系。1816年到1848年普鲁士有35万农民通过赎买接触封建义务,成为份地所有者,但这些人还是少数,直到19世纪70年代普鲁士道路基本取得胜利—农奴制基本消失。

美国式道路:地主经济已不存在,农民在普遍建立小农经济的基础上,通过自由竞争和风化,产生雇佣制的大农场。《宅地法》:为了争取民心几百南方奴隶主,林肯于1860年颁布《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愿意宣布做美国公民的外国人,缴纳登记费10美元,就可以获得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该土地归其所有。《宅地法》终于实现国有土地无偿分配原则,农民在没有被剥夺欺诈的情况下获得了土地所有权,自由的小农土地所有制终于确立。

第九章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包买商:几个世纪以来,家庭手工业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和邻居们的需求,资金缺乏和交易信息不畅是阻碍他们扩大产量和销量的主要困难。16世纪市场规模的扩大,“包买商”或中间商的出现,帮助家庭手工业者克服困难,但为此他们也付出了失去独立性的代价。最初,商人只是到农村去收购城市行会不能满足需求的商品。后来,市场的需求超出农民依赖自己的原料生产的产品量,于是商人就为商品生产者提供原料,组织家庭手工业者为他们生产商品。这些中间商就控制生产的每一道工序,并纵向将其专业化。这就是分料到户制。包买商浸透到包括羊毛业、五金、印刷等多种行业。

思考题:

工场手工业的组织形式为什么要进一步地从分料到户制发展为集中的工场手工业?

①在一些行业,筹集固定资本不是一般手艺人力所不能及的,而且由于原料的集中性和特殊性,决定这些行业采取

集中作业方式,比如矿山开采、冶金行业等

②毛纺织、印刷业、玻璃制造业等由分散到集中的工场手工业最终走向普及。

③必然性:集中生产的潜在收益与效率显著;利于管理和监督的优势明显

第十章金融制度的建立

金匠:由于对贷款的广泛需求,仅仅依靠自身资金积累进行放贷就显得捉襟见肘,而且放款人并不满足于收取放债的高利,于是出现早期的“商业银行家”。他们将自己的资金或者放债人的资金用于发展商业或转贷他人。商业银行现象在英国特别突出,商业银行家被称为“掮客”,而掮客在英国大多由金匠充当。最早他们经营金饰珠宝的同时,也从事存贷款业务,还从事商品和船只投机。到18世纪20年代,他们放弃金匠业务,从事存贷款业务,发展为专业商业银行。

南海泡沫事件:法、英政府用国家债券购买股票导致股价上涨。股票投机现象严重,最终股市泡沫破裂,巴黎、伦敦股票市场崩溃,刚刚建立的金融制度摇摇欲坠。英法两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危机,清算南海公司债务,恢复政府信用和公司信用。南海泡沫事件是金融制度不健全的产物,这次危机使初建的金融大厦几乎垮掉,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发展。

思考题:

1、简述近代金融工具的发展。

银行业的发展促进金融工具的发展。

①14世纪“汇票”开始广泛使用。它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为异地异国之间的贸易提供了便利的结

算方式。②自16世纪70年代起,背书汇票(即在汇票背面签字将其转让给第三者的汇票)在安特卫普十分流行。

16世纪后期,意大利已经常使用背书的形式转让汇票。到16世纪中期,英国汇票向可转让方向发展的做法开始普遍。③另一种对支付体系的建立做出贡献的金融工具是支票。16世纪70年代意大利人已经常使用支票,但在17世纪之前,支票在欧洲其他国家还不常见。17世纪60年代,英国出现最初的支票。但在其他国家,银行业的复兴并不能推动人们广泛采用转让方式。其关键原因是当时的商业银行总是面临破产的危险,银行的信用得不到保证。票据可以转让是考验信用的一个波折的过程。

2、说明南海泡沫事件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法、英政府用市场价值低的国家债券购买股票导致股价上涨。

股票投机现象严重,“皮包公司”不断出现,最终股市泡沫破裂,1720年巴黎股票市场崩溃,8月英国政府颁布“禁止泡沫公司条例”,控制投机活动。10月,伦敦股票指数跌去一半。硬币从流通中消失,在伦敦每月需支付5%的利息才能借到硬币,爱尔兰甚至回到无物交换阶段。刚刚建立的金融制度摇摇欲坠。受害最深的英法两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危机,清算南海公司债务,恢复政府信用和公司信用。到18世纪30年代,伦敦股票市场已恢复正常,价格回升到泡沫事件之前的水平,南海股票的价格在1730年也超过了它的面值。

南海泡沫事件是金融制度不健全的产物,这次危机使初建的金融大厦几乎垮掉,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发展。

第十一章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应用以及工厂制的产生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它使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发生巨大变化。它同时对英国乃至整个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竞争有序化:制度创新虽然打破旧制度,但是新制度还不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表现为市场行为的掠夺性和投机欺诈性。无序竞争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混乱,当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之后,对竞争的有序化提出要求。竞争的有序化主要是限制过度竞争,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建立竞争规则,保护合法竞争、平等竞争。竞争有序化是市场向成熟阶段迈进的关键问题。英国在竞争有序化、稳定市场秩序方面的成就:①制定了保护财产和合同的

法律。②建立了保护消费者的商品检验制度和价格控制制度。③制定了保护发明者的专利法。④制定了保护投资者的《取缔证券投机法》。⑤建立了保护劳动者的评议工资制度、工厂法和济贫法。

工厂法背景、内容、影响:工业革命要求英国实现竞争有序化。资本家对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引起激烈的劳资冲突。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政府通过工厂法。工厂法于1802年通颁布,对劳动时间、劳动保护以及童工的使用和教育做出一些限制和规定。

思考题:英国工业革命前夕、进程中在致力于新制度创新中主要有哪些表现?评价。

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在商业革命的冲击下,一切旧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形式都衰落了,制度创新成为主流。

在农村,圈地运动打破中世纪田园诗般的沉寂,独立小农成批的被扫除,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农场的经营方式。

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代之兴起的是行业公会、合伙公司、股份公司等新的企业制度。

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和需求大爆炸,使整个大不列颠—从商人到手工业者,再到农民都为对外贸易和商品生产而运转起来,尤其是与外贸有关的手工工场业获得长足发展,分料到户制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成为工场手工业新的组织形式。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银行、交易所等,近代金融制度产生。

在一系列制度创新的过程中,贸易的重要性超过其他各种经济活动,拥有商业资本的商人享有对许多领域进行投资的选择权,商人成为关键人物,相应产生重商主义的学说和政策。重商主义使英国社会生活出现商业化的趋势,打破自然经济的沉寂。

制度创新虽然打破旧制度,但是新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基本是无约束的,一些新的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出现,使这种无约束状态更加混乱。这种混乱表现为市场行为的掠夺性和投机欺诈性,无序竞争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混乱,这样就对竞争有序化提出要求。

第十二章美国的工业化

关键术语

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进口替代是指一国适当进口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用来提高本国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和完善本国的工业化体系,以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扶植民族工业的成长。这种战略的目的,是以发展进口替代品工业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替代是指一国经济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让外国竞争者较广泛地进入本国市场,并努力把自己的企业推向国际市场。这种战略的目的,是以出口工业的发展来推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思考题:1、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市场制度的开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美国对外开放最见成效的是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

①美国是世界上外来移民最多的国家。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的移民涌入美国。随着西部领土的扩张和自身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劳动力。移民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又提供了巨大而且不断扩张的市场。其次,每次移民浪潮都带动资本的流入、技术的更新和市场的扩张。

②美国的资本市场的发育几乎与世界资本市场的发育同步。19世纪初,国际资本市场对贷款国和贷款国的经济影

响并不显著。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告一段落,出现大量剩余资金,而美国处于工业革命新时期,迫切需要贷款。美国成为当时资本流入最多的国家之一。资本的主要流向是公共工程的投资,满足了日益增加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需求。

③技术市场对于后进国家有重要意义。在当时技术保护和专利保护在国际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引进和利用

国外的先进技术是最经济的一种选择。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和欧洲工业化国家出现第二次技术革新和发明的高潮。美国利用自己的发明和借鉴外国经验,实现经济腾飞,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美国技术市场的开放性,也为其他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条件。

2、试说明美国国内市场的扩大对其经济增长的意义。

美国独立后,国内市场的形成是以令人炫目的方式进行的,没有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像美国那样迅猛地扩大国内市场:①领土面积的扩大,潜在市场扩大,交通运输业革命使潜在的市场变为现实,交通通讯业的革命,加强国内的联系,沟通国家间的联系,降低开拓市场的成本;②南北的统一,统一的政治体制的实行,使南方由英国的外围变为北方投资家和当地富豪开发潜力资源和推销产品的新边疆,从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黑人变为自由劳动力,使劳动力要素得以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③商业组织的创新,“一价制”和“商品保证制”的采用。商业信用得到发展,逐步由银行和金融公司提供。商标制推广。这些都有利于降低流通费用,促进销售,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④地区专业分工的发展,促进市场交流和市场的发展。

国内市场以迅猛的速度扩展,逐渐形成国内开放的相互连结的市场体系。

第十三章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

思考题:简述德国关税同盟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①德意志四分五裂,关卡林立,经济分割危害经济的发展。普鲁士的比洛在哈登堡首相的支持下,对关税进行改革,废除国内关税,进口原料免税,对进口工业品平均征税10%,货物通过普鲁士边境征收很低的税,国产税只向少数货物征收。比洛关税改革的目的是希望在国内实现自由贸易,促进各邦团结,推销普鲁士商品。它迈出了关税同盟的第一步。

②各邦分别组织不同地区的关税同盟,有由巴登发起的于1828年成立的南部关税同盟,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北部关税同盟,以及以萨克森为首与普鲁士对抗的中部关税同盟。南部同盟与北部同盟接近,1829年缔结条约。1834年全国性的关税同盟建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但北部的汉诺威、汉堡、不莱梅,南部同盟的巴登等并没有加入。到1867年,关税同盟的吸引力使其他邦纷纷放弃成见,加入关税同盟。关税同盟采取一项温和的保护工业的政策,订立了盟约。

意义:关税同盟实行效果良好,各邦商业繁荣,走私绝迹,制造工业在保护下得到发展。瑞士、比利时、阿尔萨斯的企业在德意志扩大了的国内市场找到了机会,纷纷转移到关税同盟地区。关税同盟后来取得国际地位,有权与他国缔约。关税同盟使德意志在政治还未统一之前,实现了经济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关税同盟融合在帝国之内,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第十四章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思考题:1、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①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⑴城市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化的费用;⑵城市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② 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反作用:⑴城市化的费用挤占发展生产的支出;⑵城市发展导致人口过度集中,造成就业压

力和城市病的产生,社会问题严重。

2、英国是如何治理早期城市病的?

政府机构协调,加强城市管理机构的协作,指派皇家委员会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19世纪70年代率先建立自来水厂,整治城市排水系统;

制度约束,通过立法改善卫生状况,成立全国和地方性的公共卫生委员会,指派卫生官员,监督法规的执行;

公共宣传,掀起个人卫生保健运动高潮,开设公共浴池;

增加财政的投入,新生儿接种牛痘,城市中医院数目增加很快。

第十五章东方的起飞尝试

关键术语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的第一次起飞尝试。19世纪50年代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由中国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封建图存运动,它企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就使中国强大起来。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它没能实现中国的富强。

明治维新:1853年,佩里叩关,日本面临半殖民地的危机。1868年幕府封建统治被推翻,建立起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明治政府为摆脱财政危机、振兴本国经济和增强国家实力而实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废除封建特权、地制改革和租税改革、殖产兴业尽快完成工业化是它的重要内容。

思考题:

1、思考近代中国工业化失败的原因。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效仿西方,试图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但几次努力都失败了。①中国的经济社会体制中存在排斥工业化的因素。例如,“体”和“用”一直是个纠缠不清的问题,对“体”的强调总是压抑“用”的发展;政府以发动工业化为己任,始终视民营工业为异己力量,而官办工厂永远解决不了效率低下的问题;市场一直未获得真正的发育和发展,占统治地位的是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②恶劣的国际环境。列强不愿意中国真正实现富强,它们希望中国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尤其是日本侵略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打掉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三次尝试。

2、简述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①废除封建特权。封建割据和封建特权的废除,使日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权,为此后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了保证。

②地制改革和租税改革。地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政府从中拨款给模范工厂和资助私人企业,为大工业

发展提供基本的启动资本。

③推行殖产政策,用国家的力量尽快完成工业化。日本的工业化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在国内市场狭窄、经济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扶植和直接帮助是实现工业化的主要原因。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支持是日本工业化的重要特点。

④贸易立国原则。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危机使政府意识到只有开辟国外市场才是出路,因此,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原

则。贸易立国的原则得到富国强兵的支持。政府通过发动侵略战争直接为私人企业开拓市场,日本的每一次经济繁荣都与侵略战争密切相关。

日本1901—1914年经济增长率高达6.3%,高于同期的美、英、法、德等国,并于20世纪前20年实现了工业化。它的成功为二战后韩国、台湾及东盟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十六章自由贸易与世界经济

关键术语:

金本位: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和不断扩大的国家资本流动的需要,19世纪发明了一种新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它最早在英国实行,后来通过国际扩散,成为早期国际货币制度,英国是金本位制的主要维持者。它的实施是世界市场扩大需求,自由贸易发展,工业生产扩大的结果;是国际金融体系发展的需求,资本流动加大的结果;是英国积极推动,发挥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作用的结果;是更除金银复本位制不稳定引发过多负面作用,货币关系紊乱、动荡,阻碍国际贸易的需要。它具有平衡国际贸易收支的作用,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环境。它的实施加强了英国在近代时期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巩固了英国的信用。但它也存在一系列的缺陷:汇率过于僵硬: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减弱;将外部平衡置于内部平衡之上,致使内部经济减损;该机制对中心国家有利,对非中心国家不利。一战标志着它的终结。

思考题:

1、分析帝国殖民体系和国际分工的关系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这些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国家的殖民活动的中心内容、方式和宗旨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比,有重要的转变。早期强盗式的殖民掠夺逐渐转变为经济剥削,把殖民地作为自己的商品出口市场和原料产地,对殖民地的经济剥削已经成为资本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殖民地作为原料产地和出口市场,在国际分工中把持、垄断上游分工。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工业被无情的摧毁。无论是轻工业还是其他产业,都面临殖民主义的剥削。

这时国际分工的形式,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的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为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而后者成为其附庸。这种垂直分工在19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得到扩大和加深。因为工业国已经不再是英国一个国家,还包括欧洲和北美各国,还有亚洲的日本;而原料供应应经不再是少数殖民地,而是世界所有落后地区,原材料供应所涉及的范围也更广。虽然也存在先进国家间的水平分工,但仍然以发达国家与他们殖民地的贸易为主。

2、简述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及其在19世纪英国的推广情况,并与现代自由贸易新特征进行比较。

自由贸易理论:①斯密基于“国际分工”的自由贸易学说:以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为原则,倡导国际上国家间的自由竞争,并指出:自由竞争的好处在于以国际分工为手段,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②李嘉图基于“比较成本、自然禀赋”的自由贸易学说:一国应专门生产它用比较少的成本就能生产出来的商品,即在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这一优势源于它拥有的自然禀赋。基于以上述内容,其结论是英国应生产工业制成品,其他国家生产工业原料,并让人知道,各贸易国都会在这一贸易体制下和国际分工中得到好处。前提: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关系新发展,倡导建立自由贸易体制,实施金本位。

实践:英国的自由贸易的过程:与保护贸易抗衡的过程: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和保守土地贵族的利益的对立和斗争

①1768年《艾登条约》。这样条约以免除英法之间的部分贸易关税为内容,标志着自由贸易以实际行动登上历史舞台。尽管它的实施因“英法战争”的爆发而结束。但由此开创了英国倡导的世界自由贸易的过程。

②1815年《谷物法》与“反谷物法同盟”。《谷物法》的颁布成为当时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与保守土地贵族较量的焦点。伦敦的请愿书对社会舆论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此,提倡自由贸易的运动在英国发展起来,对英国的贸易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③1823—1824年哈斯基森改革海关税制,这是英国自由贸易进程中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内容:降低原料、制成品、消费品的关税;解除禁止纺织品进口的禁令,初步验证了自由贸易理论的正确性。

④自19世纪40年代自由贸易取得决定性胜利。⑴罗伯特。皮尔改革:1842年降低了海关税则上的750个税目的进

口税;1845年取消了520种关税;废除原料进口税。⑵1864年废除《谷物法》。背景:所得税取代关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⑶格莱斯顿的对外贸易完全自由化预算。继续对各种关税实施减废,使英国成为自由贸易的国家。

⑤英国殖民贸易政策的变化,从贸易垄断走向“特惠制”。主要表现在:英国商品在殖民地享有特惠待遇,殖民地商品进入英国市场享有关税优惠,1860年,早期的英国殖民地统治下的“特惠制”逐渐瓦解,英国的殖民地贸易政策也趋于自由贸易原则。

国际贸易新特征:①国际贸易量迅速增加,进入19世纪世界贸易增长迅速,19世纪前70年世界贸易增长了十几倍。

②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工业品比重上升,纺织品增长最快,粮食成为国际贸易大宗商品。③贸易方式有了进步,定期集市的作用下降,出现展览会交易和在商品交易所交易,逐渐形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交易中心。

④国际贸易的组织方式有了改进。政府特许的海外贸易垄断公司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垄断地位丧失,出现许多专门经营某一种或某一类商品的贸易公司。⑤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干预减少,各国开始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制度约束增加。⑥在保险业方面的统一性也取得进展。共同海损的国际规则的拟定和伦敦保险协会制定《协会货物保险条款》(简称ICC),国际保险市场的统一性取得重大进展。

第十七章垄断与垄断资本

关键术语:

横向并购:指在同一地区或统一市场上,处于同一行业、同一生产阶段、生产同质商品的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间的并购。

纵向并购:指并购双方有紧密的供方和需方的关系,纵向并购发生在处在连续的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又分为向前和向后并购。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890年美国国会在日益高涨的反对卡特尔化的浪潮中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该法正式名称为《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非法限制及垄断法》,该法案规定:“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限制生意的形式的联合”是非法的。控股公司取代托拉斯。《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促进了合法并购的到来。

思考题:

1、简述垄断产生的历史背景。

垄断产生的理论分析:⑴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①获得利润的途径: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而竞争则是迫使资本家攫取利润的外在压力,因而要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有机构成和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实现资本积累。②获取资本的途径:由自身剩余价值转化的资本的积聚和资本家吞并资本家的过程中实现的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垄断。③规模庞大的垄断组织的出现表明自由竞争让位于垄断是不可避免的。

⑵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独家或几家厂商控制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或基本资源;自然垄断:少数企业对市场的技术垄断;行为垄断:少数厂商在价格和产量等方面的合谋行为导致的行为垄断;法定垄断:专利制度等政府政策导致的垄断行为。

实践:①规模生产的出现:工业革命显示出巨大成就—世界经济发展,市场机制简单有效的发挥了积极作用;19世纪50、60年代,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铁路建设带动冶金、采煤、机械等重工业、新兴的化学工业、石油产业的出现;重工业的企业规模扩大,资本额达到千万美元—1亿美元,远远超出纺织业的规模。②以铁路运输业为首的企业联营的开始;③为了避免恶性价格竞争,从联营到行业联盟组成卡特尔,用合作控制竞争;④187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大批弱小企业和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破产。危机促成对巨型公司的追求,形成对市场的垄断,造成以美孚石油公司为代表的垄断组织出现。这场危机作为分水岭,标志自由竞争时代的结束和垄断时代的到来。

2、比较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

横向并购:指在同一地区或统一市场上,处于同一行业、同一生产阶段、生产同质商品的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间的并购。

纵向并购:指并购双方有紧密的供方和需方的关系,纵向并购发生在处在连续的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又分为向前和向后并购。

1873年经济危机造成长时间的萧条,为维持价格,厂商组成同业公会。但是同业公会的协议缺乏强制约束力,成员暗中破坏,使之失效,制造业的许多公司为加强同业公会对成员公司的控制,组建托拉斯。托拉斯限制竞争,导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出台,由于它的规定较为模糊,控股公司取代托拉斯,但促成合法并购的到来。大量的横向并购产生一些巨型公司,原来的竞争市场或者寡头市场变为垄断市场,加强了它们对行业的产量和市场的控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横向并购进入高峰。

在横向并购结束后,大企业由于规模经济或垄断获得的利润受到市场的限制,市场调节失灵,促使新的一轮调整开

始,大多数企业选择向前或向后的纵向收购。纵向收购没有像横向收购那样令人反感,它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破坏性竞争,调整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它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造成了较横向并购时更多的企业消失。

3、现代企业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①铁路、通讯领域最早出现现代企业制度及企业制度的创新。

②凸显集中管理的绩效。经过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企业面临管理上的挑战。一是组织与协调产供销各个环节,确

保企业运作高效稳定。二是策划与选择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筹措和分配资源来实现这种战略。经理的作用加大: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了组织的创新,迎来了“经理式资本主义时代”。

第十八章大危机和新政

关键术语:

大危机:1929—1933年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它源于美国,通过各种传导机制迅速在资本主义世界扩散。它以证券市场崩溃为开始,表现为价格下跌、企业破产、工人失业,自由市场体系彻底崩溃。罗斯福为挽救危机在美国实行新政,开创了混合经济的新时代。

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机制、价格传导机制和汇率传导机制。危机在美国爆发后,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利率传导:以利率升降为传导,证券市场、实体经济(企业利润与收益)遭到重创。价格传导:以农产品、工业产品、初级产品之间价格下降为诱因,通过国际贸易的渠道,将危机传向世界。汇率传导:以各国竞相实现本国货币贬值为主要手段,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规模缩小。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上台后实行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措施,包括金融政策、工业政策、农业政策、财政政策,试图挽救美国经济。这一系列政策,被称为“罗斯福新政”。

思考题:

1、三个传导机制是如何扩散大危机的?

利率传导:以利率升降为传导,证券市场、实体经济(企业利润与收益)遭到重创。

价格传导:以农产品、工业产品、初级产品之间价格下降为诱因,通过国际贸易的渠道,将危机传向世界。

汇率传导:以各国竞相实现本国货币贬值为主要手段,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规模缩小(奥地利、德国金融风暴中英法对抗;英镑疲软,脱离金本位并贬值30%;英国的贸易伙伴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美国受其影响,美元先遇升值造成国内经济紧缩,后选择放弃金本位,实现美元贬值)。

2、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经济理论,并评价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学派认为,造成危机的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体制,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信奉自由放任的时代,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和萨伊定律使人们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种现象即使出现也是短暂和局部的,市场机制会利用价格体系进行自动调整,因此自由放任的原则受到每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尊奉。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表现出资本主义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的配置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利用传统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会陷入“凯恩斯陷阱”。凯恩斯学派对此开出的药方是政府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代替货币政策,就可以使经济摆脱危机。

罗斯福新政:包括金融政策、工业政策、农业政策、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针对金融体系出现的问题):

①清理银行(先关闭银行,清算债务,重新放许可)

②向金融界发放巨额贷款(《紧急银行法》)

③放弃金本位,实现美元贬值,减轻债务。(《黄金准备法令》)

④改革银行制度,颁布《1933年银行法》(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建立银行存款保险机制)

⑤通过《证券交易法令》,加强监管

⑥通过《1935年银行法》

结束了美国自由经营银行的时代。

工业政策:《全国产业复兴法》的颁布与部分条款的废除。

背景:认识到适当的产业协调与规划的重要性。

内容:建立协调机构---产业委员会:要求适当保护工人利益;要求各行业制定公开竞争法规,即在生产规模、价格水平、信贷条件、销售金额、雇佣员工等方面制定规则,可见,它具有极强的卡特尔化特征。

结果:遭到批评、废除了部分法令。

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和《农业信贷法》。

目的:减少农产品生产过剩,价格低廉

主要内容:政府与有关农场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租金;同时相应于停耕地部分所减少的产量。由政府付给农场货币奖金作为补偿。此外,政府对部分农场主给与低息贷款等。

意义:农地减少,农产品价格回升,使一些负债的农场主不仅偿还了私人银行的债务,也使农村金融形势好转。

财政政策:

背景: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下,加大财政政策支出成为重要手段。

内容:政府购买—包括农产品,劳务,转移支付—通过《紧急救济法令》。

结果:政府的救济,社会福利和保险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开始。(没有凯恩斯论证)。

评价:一方面,从“新政”政策的颁布及实施角度看,新政并不全面,甚至有些因违背宪法而淘汰:“新政”以治理危机为目标,但危机的后遗症深刻,直到10年后的1939,美国经济仍未复苏,随即迎来了二战。另一方面,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并开启美国“混合经济“的时代。

第十九章国际商战

关键术语:

关税战:英国在放弃自由贸易的同时,规定凡英联邦自治领地和殖民地的商品仍可享受自由进口或低关税,组成帝国特惠制。事实上,树立了英国和英帝国的广大范围的关税壁垒,将其他国家排斥在外,等于向其他国家宣布了以关税为武器的商战。

货币战:经济危机后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为保护自己国家在贸易中的竞争力,削弱对手使用的手段:英镑贬值30%,美元贬值20%,使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日元贬值超过20%,法国的法郎坚持到最后才贬值,德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暂时没有实现货币贬值。

集团对抗:各国的关税战、货币战、倾销战在外汇管制和双边协定刺激下,很快演变为集团对抗的形式。英联邦集团、黄金集团、美元集团、日元集团、德国集团等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失去了使它们结合为一体的内聚力。英联邦集团采取帝国特惠制,增加内部贸易,以英镑为主要外汇储备,提高英国在英帝国国家贸易中所占的份额。1934年美国联合菲律宾、利比里亚成立美元集团。日本组建的日元集团包括日本及其殖民地。德国加强自己在东南欧和拉美的经济影响力,以法国为首的黄金集团企图继续维持金本位,希望通过通货紧缩来维持贸易平衡和保存黄金储备。集团区域内的贸易增加,使资本运动也集中于某些优惠地区,妨碍资本在国际间流动。

黄金集团:黄金集团紧随英镑的贬值而形成。法国凭借其雄厚的黄金储备、巨大的贸易和预算盈余,成为黄金集团的首领。它们企图继续维持金本位,希望通过通货紧缩来维持贸易平衡和保存黄金储备。

帝国特惠制:1932年根据渥太华协定,英联邦国家一致同意扩大相互间进口优惠。英联邦内部削减关税,提高对英帝国以外国家的关税。这就是帝国特惠制。

思考题:1、自由贸易体系为什么具有脆弱性?

①世界贸易的实际状况与自由贸易理论相矛盾。自由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竞争,但是实际中,不完全竟争是

常态,每个国家不能获得均等比较利益。

②自由贸易体系中以上游国家为中心的分工秩序呈现非公平性。造成初级产品生产国与工业国矛盾加剧,造成上游

国家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引发贸易摩擦。

③自由贸易体系单靠核心国,利益驱使本身具有脆弱性。依国际分工定位的高梯次国利益转换为由,自由贸易体制

受到挑战。

④自由贸易对上游国家的好处往往会使该国创新程度相对减弱,发展速度相对减慢,最终丧失所处于的高梯次国家

的地位。

2、简述美国的贸易保护传统,分析《霍利—穆斯特关税法案》对自由贸易体制的冲击。

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传统: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是在汉密尔顿的大力鼓吹和实际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逐步完善的。凯利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认为美国在贸易保护中可以获取最大利益。

①法规的制订与关税的提高。1789年《关税法集》(关税8%)

1816年第一个保护性关税(税率20%)

1828年羊毛进口税(关税50%)

1861年《莫里尔法》(平均税率30%)

1890年《麦金莱法》(平均税率50%)

1897年《丁雷税则》(平均税率57%)

②贸易保护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高关税增加财政收入,以此扶植许多产业的发展,对国内经济具有直接贡

献;从高关税具有的直接保护国内产业的意义看,效果并不明显,如,棉纺织业并没有因为高关税而发展起来,没有实现进口替代,而许多依靠技术进步成长起来的行业,如电气机械、石油精炼等。

⑵《霍利—穆斯特关税法案》对自由贸易体制的冲击: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是美国史上最高的,使美国的关税率达到美国历史的顶点,引发了世界性的关税大战。欧洲国家的关税率较大危机前大大提高,1931年底1932年初,美国又先后颁布新法令再次提高部分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引发世界性的关税混战,这彻底地动摇了自由贸易体制。

3、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商战,并说明其恶劣影响。

当大危机袭来的时候,各国为自己的生存和民族利益,竞相采用关税战、倾销、货币战等手段争夺有限的世界市场,最终导致多边支付体系的崩溃和集团对抗,国际协调失败,愈演愈烈的商战成为世界大战的序曲。

帝国特惠制出台,英镑集团的形成,宣布以关税为武器的商战开始。各国实行口进口配额制和倾销,刺激国际商战。自由贸易的基础消弱,英国经济地位下降,双边支付体系盛行,多边支付体系崩溃。各国竞相实现货币贬值,提高关税,出现货币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集团对抗出现,阻碍资本自由流通,加剧经济危机。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涉及稳定货币、处理关税休战问题、兴建国际公共工程和战争债务的国际协调失败,商战逐渐升级,国际关系复杂混乱,波动频繁,到最后所有手段都用尽,仍无法解决矛盾,不得不付诸战争。

第二十章世界大战和战时经济

关键术语:

战时经济:在1914—1945年的30年间,连续爆发两次世界大战,战争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所导致的列强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争期间进行了国家干预的大规模试验,社会主义苏联的战时经济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1941年德国突然入侵苏联,苏联经济被迫转入战争轨道。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战时经济过渡比较容易,但是由于准备不足,到1943年战时经济体制才建立。战争期间,苏联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国家沿用计划调拨资源的方法支持战争经济,将工业转入军工生产,苏联的战时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前方所需用的大量物资,也保证了后方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全国人民在配给制下做出巨大牺牲,战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

思考题:1、试述国家干预的思想在英美战时经济中的体现。

⑴一战时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①建立国家垄断组织。如1915年英国的军火生产供应委员会;②实行国有化:英国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管制企业;③采取计划和财政手段控制经济。实行限价和全面配给制。

⑵二战时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①政府垄断与市场调节相结合;②国家财政用于军事支出大大增加。,增加军事订货,同时各国政府利用投资和国有化方式,极力扩大国有经济,建立军事国有企业;③为应付战争产生的通货膨胀,英国还采纳凯恩斯总需求和总供给相联系的主张。控制价格、原料和食品、日用品配给等。

第二十一章恢复与改革

关键术语:

马歇尔计划:杜鲁门政府国务卿马歇尔宣称如果欧洲国家提出一个统一一致的援助计划,美国政府将作出同情的反应,给予额外的、大量的、无偿的援助,避免经济、社会和政治解体。为稳固资本主义体系,遏制苏联在西欧的影响,开始关心西欧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避免西欧转向苏联,于是“马歇尔计划”出台。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44个国家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该体系包括:①建立稳定汇率机制;②建立基金组织,维护危机时的相对稳定;③取消贸易和外汇管制。

关贸总协定:二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和谈判。它的两项指导原则为国际贸易的多边性和非歧视性,谴责贸易数量限制的原则。它的职能为主持减税谈判,在成员国之间就贸易商品,通过多边谈判,定出减让税利,然后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扩大到关贸总协定的所有成员国。

思考题:1、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复兴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经济起到输血的作用,大大加速欧洲经济的恢复。到1952年,基本完成了经济恢复。1948年西德被纳入马歇尔计划,整顿西德的金融体系,进行税制改革,激励私人经营。这样,西欧的经济恢复将被通盘考虑。

2、比较日本和联邦德国的市场经济建立过程,说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在两国有何不同。

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采取弗莱堡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理论,阿尔马克继承和发展早期新自由主义,主张建立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艾哈德领导了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重建,在进行货币改革和税收改革之后,西德经济面临全面转轨,有人提出用“计划”手段调节经济,而克服战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矛盾,艾哈德用“市场+制度”使德国经济走上“社会市场经济之路”,实

现自由与秩序、竞争和法规的结合,赋予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了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也完善了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战后美国主导了旨在消除战争威胁的经济改革,进行土地改革,消除大地主制,解散财阀,实施民主化,实施劳动立法,但是政府指导经济的传统并没有中断。日本政府控制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改为以经济手段为主,产业政策和行政指导是日本经济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特点。政府采取“倾斜生产方式”的产业政策和行政指导,同时加上中间组织的作用。它促进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导致政府寻租行为,权钱交易复辟,阻碍公开合法程序的落实。

3、试比较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

凯恩斯计划:发表于1943年。出发点:从经常发生赤字的英国立场出发,注重为国内充分就业提供国际保障;主要内容:建立国际清算联盟,采取“透支制”;创建国际通用货币;会员国在同盟中设立往来账户用来购买他国商品;应由债权国一方负责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同盟在行使监督权时,应注意不使债权国干预债务国各项政策。

怀特方案:1941年草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出发点:从债权国角度出发,希望对贸易限制、贸易差别待遇、过分自由的使用国际信贷等采取措施。主要内容:建立国际货币基金,采取“存款制”;设立单独货币;采取固定汇率制,会员国为应付国际逆差时可以向激进购买外币;会员国必须取消外汇管制;基金的管理由会员国投票决定,根据各国的份额确定在基金中的投票权;基金办事机构设在份额最大的国家。

4、简述《关贸总协定》的内容和宗旨。

二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和谈判。它的两项指导原则为国际贸易的多边性和非歧视性,谴责贸易数量限制的原则。它的职能为主持减税谈判,在成员国之间就贸易商品,通过多边谈判,定出减让税利,然后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扩大到关贸总协定的所有成员国。

5、评价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

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是重建国际贸易体系,经过关税和贸易谈判,签订了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44个国家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该体系包括:①建立稳定汇率机制;②建立基金组织,维护危机时的相对稳定;

③取消贸易和外汇管制。

二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和谈判。它的两项指导原则为国际贸易的多边性和非歧视性,谴责贸易数量限制的原则。它的职能为主持减税谈判,在成员国之间就贸易商品,通过多边谈判,定出减让税利,然后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扩大到关贸总协定的所有成员国。

关贸总协定通过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削减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和非贸易壁垒,有力地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关贸总协定提供会员国之间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提供成员国制定和修改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6、评价比较战后德、日、英、美市场经济特点以及这种体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采取弗莱堡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理论,克服战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矛盾,艾哈德用“市场+制度”使德国经济走上“社会市场经济之路”,实现自由与秩序、竞争和法规的结合,赋予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了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也完善了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战后美国主导了旨在消除战争威胁的经济改革,进行土地改革,消除大地主制,解散财阀,实施民主化,实施劳动立法,但是政府指导经济的传统并没有中断。日本政府控制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改为以经济手段为主,产业政策和行政指导是日本经济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特点。政府采取“倾斜生产方式”的产业政策和行政指导,同时加上中间组织的作用。它促进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导致政府寻租行为,权钱交易复辟,阻碍公开合法程序的落实。

英国采取国有化措施,建设福利型国家:随着国家干预理论的普及,工党的上台,以及私人部门的“低效率”,推动国有化运动,掀起两次国有化高潮。降低私营企业的生产成本,提供了普遍的“社会福利”,推行社会保障如同“社会安全阀”对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作出贡献,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效率,成为国家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但它也削弱市场机制作用,拖累经济,加重人民负担,同时存在经济效率低下,造成经济巨大浪费。

美国混合经济体制: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就在尝试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随着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力扩大,美国政府开始按照需求管理理论设计经济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支出,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美国的经济体制发生明显变化,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变成混合经济,政府干预因素与市场因素混合在一块。

世界经济史(高德步)第八—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农业革命 近代农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是农业体制改革,是工业革命另一个重要的前提。近代农业革命在荷兰发生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农业技术和农业制度的创新,并且人口在18世纪末期迅速增加,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加需求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候,生活水平下降,就会通过某种暴力方式(战争、疾病、抢劫、饥荒和瘟疫)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人口增加和减少的循环 人口革命18 世纪下,随着欧洲各国近代农业革命的发生,欧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凸显了突破人口周期变化曲线的特征。并且以【死亡率持续显著地下降和生育率缓慢地上升】为特征的人口变革的突破期 大租佃制租入土地、雇工经营农业的经营方式。是英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16世纪末,英国出现了富有的租佃农场主阶级,土地所有者自己经营土地或者出租给租地农场主。到18世界下半期英国农村中土地所有者很少自己经营,个体农民也在减少,大片土地被长期租给大农场主经营,大租佃制经营方式在英国农村处于统治地位。 容克式经济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以及中世纪残余条件下,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雇佣制大农场《宅地法》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并不稳定,在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兼并、破产后,土地集中的趋势日益加剧。小农迅速失去土地沦为佃农和农业工人,被人雇佣劳作,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逐渐形成并占据主要地位,标志着美国式道路胜利 1、农业革命和人口变化的关系 1.在近代农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一直没有超越马尔萨斯陷阱,即没有同时具有巨大的人口数目 和人口高速增长这两项特征。 2.近代农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地提高,农业剩余率不断提高,保证了新增人口的供 给,提高了整体人口的生活标准,促成了人口革命。18世纪,欧洲大陆人口开始持续增长,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打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18春西南大学0559《世界经济史》作业答案

1、苏联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方针是 1.优先发展服务业 2.优先发展商业 3.优先发展重工业 4.优先发展农业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1.电气技术 2.生化科技 3.生物技术 4.机器大生产 3、下列属于地理大发现影响的是 1. B. 商业革命 2.文艺复兴 3.七年战争 4.宗教改革 4、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1.敲击石器 2.磨制石器 3.打制石器 4.青铜器 5、种姓制度盛行于以下哪个古代国家 1.古代印度 2.古代中国 3.古代希腊 4.古代罗马 6、世界经济发展史中,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地区是: 1.北美地区 2.东南亚地区 3.中东地区 4.西欧地区 7、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创始人是

1.孔多塞 2.斯宾塞 3.达尔文 4.斯宾格勒 8、美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 1.托拉斯帝国主义 2.殖民帝国主义 3.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4.高利贷帝国主义 9、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广泛推行的政策是 1. E. 重农政策 2.工业政策 3.重商政策 4.农奴政策 10、斯托雷平改革的基本思想是 1.推翻沙皇制 2.推动工业 3.发展手工业 4.摧毁村社 11、欧美工业化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支配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是 1. C. 劳动力输出 2.商品输出 3.资本输出 4.技术输出 12、近代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直接取决于 1. F. 文化影响 2.工业发展水平 3.政治制度 4.军事力量 13、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实现机械化的行业是 1.棉纺织业 2.服装业

3.造船业 4.炼钢业 14、以下哪一项为工业化推动的结果 1.城市化发展 2.经济危机出现 3.农业衰落 4.奴隶制度瓦解 15、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则从哪里开始 1. A. 田园 2.城市 3.农耕世界 4.南部世界 16、以下哪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三十年战争 2.新航路开辟 3.文艺复兴 4.宗教改革 17、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形式是 1. D. 工厂的兴起 2.货币地租 3.手工作坊的出现 4.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18、资本主义萌芽最初产生在 1.采矿业 2.建筑业 3.航运业 4.纺织业 19、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1.城市的兴起 2.商业的繁荣 3.机器的发明应用及工厂制的产生 4.政治民主化

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选择题: 1、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B 研究社会经济活动 C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 D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 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经济史? 2.什么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必要前提?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 男女分工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D动物的减少 2、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A 磨制石器 B 打制石器 C 敲击石器 D 青铜器 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 A 采集 B 狩猎 C 捕鱼 D 种植 2、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 D 中古石器时代 判断题: 1、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2、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思考题: 1.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 2.中石器时代开始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三章

单项选择题: 1、畜牧业产生于()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 C 新石器时代 D 青铜时代 2、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 南富北穷 B 南穷北富 C 东富西穷 D 东穷西富 3、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 锄头的发明 B 犁的发明 C 镰刀的发明 D 水车的发明 4、什么是文明的核心特征和首要因素() A 乡镇 B 部落 C 农村D城市 多项选择题: 1、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 美洲 B 西亚 C 中南美洲D东亚和南亚 2、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 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 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3、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 B 融合 C 冲撞 D 排斥 4、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 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 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 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 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判断题: 1、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 思考题: 1、农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2、原始畜牧业的特点是什么? 3、试论述农耕世界与游牧部落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文明首先在大河流域产生? 第四章 单项选择题:

2017年-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天津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 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5.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7.“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试题(无答案)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选择题 1.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这一时期其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美国扶植 B.经济非军事化 C.教育兴国 D.对外武力扩张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 ①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持 ③日本政府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④日本大力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 “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西欧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 A.三国同盟 B.轴心国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4.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近20年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 A.日本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 二战后,美国、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经济发展共同原因的是( ) A.加强区域联合,结成发展联盟 B.重视培养人才,大力发展教育 C.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D.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6.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大体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二战前的水平。下列不属于西欧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主要原因的是( ) A.利用美国的援助 B.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C.形成欧洲共同体 D.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7.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相同外部因素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美国的援助 D.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8.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材料中的挑战是指( ) A.中国的快速发展 B.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9.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俄国、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为“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打下坚实基础的是() A.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世界经济史问答题

1、普遍奴隶制是指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和债务奴隶,尽管有时奴隶的数量可能是很大的, 但不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者,不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他们他们不是奴隶,但也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奴隶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国家。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 2、城邦奴隶制:指的是在奴隶制形成阶段,城市中的居民和城外的居民是有贵贱之别的, 以后这种区别逐渐消失,成为一个统一体,即城邦。城邦是奴隶制占有国家,它的中心是一个全面设防的城市,以城市为中心,联合周围的农村公社,形成国家。 3、封建地主制经济: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基础上,主要实行实物地租的租佃制,并由个体 农民分散经营的一种生产方式。其特征是:地主占有土地,土地租给农民,实行小农经营,主要收取实物地租;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农民生产的产品,一部分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一部分以地租形式交给地主,供其享用。地主对农民保持有宗法性的关系,具有超经济的强制力量。农民户籍被固定,对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负有徭役、丁赋等义务。 4、封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 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农村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5、抑商政策:抑商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我国历朝历代 的抑商政策包含四个方面:官工业制度,土贡制度,禁榷制度,规制交易。 1、简述中国领主制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衰落 形成与发展:西周时代建立了典型的分封制,土地上的人民成为附庸,农奴对领主形成依附关系,这就是农奴制。 受封的诸侯在领地上建立采邑,形成所谓的井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是封建领主经济的基础。 井田制度下的农奴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农奴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农奴所拥有的仅仅是对土地的占有权而不是所有权。 (2)农奴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 (3)农奴要使用自己的工具,用固定的时间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劳动。 (4)领主除在农奴提供无偿劳动的前提下,保证农奴使用土地的权利外,对农奴的生产和生活方面不承担其他责任。 (5)农奴有了自己的利益 衰落:相对于奴隶制经济来说,领主制经济有其优越性,因为农奴经济取得了相对的独立性,调动了农奴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第一,农奴的劳动生产率极低,使公田经营日益困难。 第二,由于农业生产国提高和人口日益增加,领主制遭到破坏。 第三,领主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消费和不断的争夺土地的战争,开支巨大,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扩大,而为了维持这种巨大的开支,就必须对现有的土地剥削制度进行改革。到了春秋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瓦解,封建领主制经济开始衰落,并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判断题]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参考答案:正确 2:[多选题]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参考答案:AD 3:[多选题]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 B:融合 C:冲撞 D:排斥 参考答案:AC 4:[多选题]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参考答案:ABCD 5:[多选题]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美洲 B:西亚 C:中南美洲 D:东亚和南亚

参考答案:BCD 6:[单选题] A:乡镇 B:部落 C:农村 D:城市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男女分工 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 D:动物的减少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锄头的发明 B:犁的发明 C:镰刀的发明 D:水车的发明 参考答案:B 9:[单选题] A:旧石器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青铜时代 参考答案:C 10:[判断题]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参考答案:错误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 -

1、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1、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经济史造成了当前的事实,它也包括当前的事实。这就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的实证范围。 2、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 3、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式研究。 4、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 2、阐述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经济史与经济学并非相互包含或融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两个分支学科。 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用经验和事实说话。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一方面,经济史可以为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提供更可靠的经验实证;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理论提供更符合经验事实的假定。 3、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古代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恩格斯:“古代的公社,在它继续存在的地方,从印度到俄国,在数千年中曾经是最野蛮的国家形式即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经济基础是东方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东方各国都是利用河水泛滥来肥田,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广,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东方专制主义与军队组织和军事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农业革命的特点。。经济活动的特点——农业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是农耕经济,生产形式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基本单位的体力劳动,生产产品以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为主,也就是我们习惯上常说的“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生活的特点——农耕属于周期性生产劳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居”,定居成了农业时代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由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比较散漫,各个农业家庭又以同一地理环境或同一血缘姓氏为依托,结合或者积聚在某个中心点上,形成了农业时代特有的社会基层组织——村社。至今我们仍可以从各国地方名字的命名上找到当时农业村社存在的痕迹,比如王家洼、马家浜和李村、张庄、杨集等。。意识形态的特点——农业国家地域广大、人口分散,需要巨大的水利灌溉工程,所以政权形式多以君主专制为主;加上周边自然地形的制约,农业革命时代的文化传统具有相对封闭的鲜明地域特征。 5、简述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意义。1、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以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标志着人类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 农业畜牧业的全部生产活动要求人类更多地认识、改造自然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经济服务。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2、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3、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在狩猎采集经济下,人们难以获得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即使在短暂时期内获得,也无法长期储存。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 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导致原 始社会的崩溃。 6、希腊大殖民运动的原因。(1)主 要原因是人口相对过剩由于生产 不够发展,公民权要由一种不可违反 的一定数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超过 这个对比关系的限度,惟一的出路就 是强行殖民。为了减轻人口压力,各 城邦政府都鼓励向海外移民。(2) 社会矛盾(内部斗争) 希腊城邦的殖民活动还与当时城邦 内部激烈的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密 切关联。 那些失去土地、生活贫困的农民,为 生计所迫,也不得不去海外寻求新的 上地; 还有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派别出 也往往被迫定居海外。 (3)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富有 进取心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寻求 商品市场、取得工业原料和奴隶也去 海外建立新的居民点。 7、罗马帝国时期的农业发展的特点。 。农业和畜牧业并没有什么重大技术 革新 。农业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实现 了一定程度的区域分工。 。农业从森林、沼泽和沙漠中 得到大量新的耕地,不少过去被认为 是无法利用的土地,变成了以新方法 经营的肥沃土地了。 8、分析罗马帝国的衰落的原 因。PPT3-60 1、奴隶制使自由人鄙视劳动, 奴隶缺乏生产的积极性,社会财富的 再生能力疲软 2、充足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 的精神 3、巨大游民阶级,是帝国的追 命索 4、帝制制造了暴行和腐败,也 造成了政治的不正常和不尽的纷争 5、创造力的全面萎缩 6、蛮族的压力和侵入及国内民 众的反抗 9、井田制度下的农奴经济的特 点。PPT4-9 。农奴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农奴 所拥有的仅仅是对土地的占有权而 不是所有权。 。农奴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 。农奴要使用自己的工具,用固 定的时间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劳动。 。领主除在农奴提供无偿劳动的 前提下,保证农奴使用土地的权利 外,对农奴的生产和生活方面不承担 其他责任。 。农奴有了自己的利益。 10、简述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 系。PPT4-13 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 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 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 没有分封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 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 筑。 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 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11、简述我国小农经济存在的原 因及其弊端。PPT4-25 原因:。地少人多 。生产资料匮乏 。“多子均分”的制度 。小块土地经营是最有效 的经营方式 弊端;(1)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 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 力。 (2)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套, 老旧,技术难以革新 (3)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12、中国古代为什么采取抑商政 策。PPT4-32 1、保证农业基础。 2、抑制土地兼并。 3、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维护国家大一统。 13、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基础来 自于哪几个方面。PPT5-5 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基础来自 三个方面:①古希腊、罗马的遗产, ②基督教的传统,③日耳曼人的社会 模式。 14、简述西欧10世纪中叶-13世 纪中叶拓殖运动的社会经济意义。 PPT5-35 (1)使西欧内陆广大地区首次 成为农耕地区,奠定了后世西欧农业 经济的基本轮廊,也使西欧的地理面 貌变生了较大改观,并确立起以扩大 耕地面积、促进粮食供应的外延性增 长模式。 (2)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西欧农 耕技术不断改进。到13世纪时,西 欧各地更多地种植有肥田功效的豆 科植物;铁制农具愈发普及,犁铧一 律包上铁片;行走较快的骡马普遍地 用于牵耕,因而可耕地数遍,以耙松 土壤;耕地单位面积的收获也有较大 提高。 (3)带动农业全面发展,为西 欧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前提条件。正是 在11-13世纪期间,西欧的人口有了 较大增长。同时西欧社会经济结构在 农业持续发展的带动下发生了新的 变革。不断增长的人口、比较充分的 粮食、原料供应都刺激着社会消费的 扩大,从而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 供了动力和市场。11、12 世纪,西 欧各地涌现出许多乡村市场。 总之,以大垦殖为中心的农业大 发展是10-13世纪西欧社会运动的主 要内容,并为西欧封建文明的存在、 发展、变革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15、简述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 PPT5-42 1、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贵族地主阶级是圈地运动的积 极参与者和受益者,但由于经营理念 的不同,经营水平的差异,他们的分 化也在所难免。英国有38家大贵族 于没收教产后分到了土地,发了财, 但到了16世纪末,其中的22家已债 台高筑。同时,乡绅、农场主(及租 地农场主)和市民的力量悄然壮大。 有历史学家把他们称为“新贵族”。 农民阶级也产生了分化。少数富 裕农民在圈地浪潮中,通过租地,买 地和圈地,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发展成 为租地农场主或自有农场主。大多数 自由自耕农,公簿持有农和租地农, 在农业变革面前无所作为,错失良 机。 一方面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家发 展成为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另一方面 是大部分农民的无产阶级化。在十八 世纪中期,英国农村形成了地主—— 租地农场主——农业工人的三层社 会结构,这对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是十分有利的。 2、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圈地运动为近代大农业的兴起 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发展空 间,就像大工业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 生产率一样,大农业以它先进的管 理,充足的资金,科学的耕作,提高 了农牧业的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圈地运动后,英国农村原有的 “条田”连接成大片土地,为实施农 业改良措施,变粗放型农业为集约型 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土地的单位 面积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同时,农 业劳动生产率也在稳步增长。13-17 世纪英国小麦、裸麦、大麦和燕麦等 四种谷物的平均收获量(种子与收获 物之比)分别是1200-1249年1:3.7, 1250-1499年1:4.7,1500-1699年1:7。 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圈地 以后,由于蔓菁、三叶、驴喜豆、黑 麦等饲料作物比以前更广泛的推广, 冬季饲料问题得到了解决,使畜牧饲 养量迅速提高。 3、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在1750年前后发 生,当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正在进 行。 一方面,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 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由于圈地运 动,农业趋向于集约化经营,大量的 过剩劳动力或者转入乡村工业,或者 转向城市。当工业革命在英国西北部 纺织品工业区率先发动时,正是大量 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之时。1750年, 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21.0%,1800年上升到27.5%。1850 年猛增到52.0%。人口增加中,移民 占主要因素,特别是那些经过乡村工 业训练的纺织工人,转入城市后,很 快能适应近代大工业的要求。 另一方面,圈地运动引发的农业 革命,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棉 花、亚麻、淀粉、羊毛等多种工业原 料,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为非农 业劳动者提供了粮食、肉制品、水产 品等生活必需品。 农牧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变 革对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相应推 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农业革命带来 的农牧民收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 增强,也为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国 内市场。 16、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形成了 哪几个贸易圈。PPT6-4 一、地中海贸易圈 二、东亚贸易圈 三、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 17、简述古代世界贸易的作用。 PPT6-16 古代世界的国际贸易作为区域 贸易,对各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 重要影响。 技术文化交流。 促进封建生产关系解体。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 展。 导致新航路的探险活动,结果发 生改变世界的地理大发现。 18、什么是地理大发现?PPT7-6 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16世 纪初西欧国家在大规模海外探险中 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对通往东方新 航线的开辟。 19、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 件。PPT7-8 动机、、。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 展诱发对贵金属的渴求 。近东贸易危机阻碍了欧 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 条件; 科学技术的支持;天文学 ;航海 技术发展 20、马尔萨斯陷阱的含义 PPT8-10 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 时,生活水平下降,疫病、饥荒、海 上和陆上的抢劫、战争等丑恶事情开 始泛滥,极其粗暴地调整着人口和粮 食之间的平衡,之后,又开始新一轮 的人口增长和衰减,不断地循环往 复,这就是马尔萨斯论证的人口陷 阱。 要打破这种周而复始的历史僵局, 经验数字表明,农业生产力要经过40 年~60年的时间将食物平均的剩余 率从25%提高到50%以上。只要农 业生产力的发展没有超过这个阶段, 马尔萨斯的预言就会实现。 21、简述促成近代农业体制变革 的原因。PPT8-11 、人口变化引起的劳动与土地价 值比例的变化(根本因素) 、市场的形成和扩大(重要原 因)。 22、为什么说近代农业革命是工 业革命的前提。PPT8-22 。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 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物质 要素。 。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 国内市场。 。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 大批可供雇用的劳动力。 。总之,近代农业革命为工业 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是工业革命 的前提。 23、简述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 革、及宗教改革的背景。PPT8-39、 42 宗教改革:16世纪欧洲诸国反对 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 动。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因信得 救)主张为核心和建立廉俭教会的系 统理论。从根本上说,宗教改革运动 实质上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 反封建的斗争。 宗教改革的背景 1、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政治因素) 2、十四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 放 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冲击了罗马 神权的统治。(思想文化因素) 3、教会腐败。出卖大赦(又称赎 罪券)以搜括民财,征收重税以及买卖 教职等,(自身因素) 4、资本主义、商业城市与中产 阶级的成长(经济因素) 24、简述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 中叶英国圈地运动的原因。PPT8-51 1. 毛纺制业的迅猛发展。 2.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英国 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 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 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 3. 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 在。 4. 利润的刺激。 5. 政府支持的结果。 25、简述圈地运动的影响。 PPT8-55 1、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 劳动力。 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 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 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 发展。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农 业技术;改良推广农牧新品种。 4、加快了英国城镇化的进程。 5、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 阶级条件。 6、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 现。 7、圈地运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 一场灾难。(农村居民却未得到过一 文钱的补偿) 26、为什么16-17世纪的工场手 工业未兴起于城市,而主要散布于农 村。PPT9-12 1.在农村可以支付较低的工资, 劳动成本比较低。 2.农村税收低,不必受严格的行会规 定的限制。 3.城市行规的束缚没有波及农村,生 产者有组织生产、决定生产工艺和程 序的自由。 27、简述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 原因。PPT-10-5 金融制度的产生直接源于商品 货币关系的发展对资金融通产生的 创新需求。这在爆发商业革命、农业 革命和工业迅速增长的欧洲表现得 尤为明显。 16-18世纪,西欧的货币 制度是金银复本位制,金铸币和银铸 币同时流通,货币增长量推动了贸易 的发展,但货币量的增长仍然没有解 决硬币缺乏问题。 (1)磨损和贮藏会损失一 部分货币量 (2)与东方贸易的逆差使欧洲 流失更多的货币量 (3)人口的迅速增加、新兴工 业的发展等一系列新出现的或扩大 了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货币 28、英国在16-18世纪期间如何 完成的资本的原始积累。PPT11-8 基础:对农民的剥夺 一方面,持续时间很长的圈地运动使 大批的农民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 资料,成为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为工 业革命准备了廉价的劳动力。 另一方面,在对土地的掠夺中,大量 财富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些财 富使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成为可能。 重要来源;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 29、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PPT11-51 1、经济: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 到机器大工厂的转变,劳动生产力, 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 工业强国。 2、政治:使工业资产阶级逐步 进入政权中心,巩固与加强了资产阶 级统治。 3、.生产方式:导致经济地理和 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化进程),推 动科学文化的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 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标志着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最终战胜了封 建生产方式。 4.阶级矛盾:使整个社会日益分 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 5.世界格局:促使英国海外殖民 活动进一步加强,造成了先进的西方 和落后的东方的世界格局。 30、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市场制度 的开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PT12-11 1.领土面积的扩大 2.交通、通讯业的革命 3.南北市场的统一 4.商业组织的创新 5.地区专业分工的发展 6.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31、试述美国争取市场主体平等 的过程。PPT12-5 为了争取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 而进行的两次战争。 “独立战争、1812年的战争 32、为什么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 对法国的工业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PPT13-12 (1)小农经济阻碍了农村劳动 力的转移。 (2)阻碍大机器生产的发展。 (3)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33、简述俄国工业化的特点。 PPT13-34 第一,政府和外国资本在俄国工 业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俄国工业革命自始至终受 到农奴制残余势力的影响 第三,俄国的工业化在19世纪 八九十年代表现出生产的高度集中。 第四,由于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 技术、国家的积极干预等原因,尽管 俄国工业革命发生晚,但进程快,由 此也带来了一些列矛盾。 34、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 系。PPT14-9 工业化以来兴起的城市,主要 是工业城市,它对工业化提供了以下 促进作用: (1)城市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化 的费用。 (2)城市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提 供了更多的机会。 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1)城市化的费用挤占了发展 生产的支出。 (2)人口过度集中于城市,意 味着不充分就业和经济总体生产率 的低下。 (3)造成明显的城乡差异,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建设费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559]《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0559]《世界经济史》 一问答题(共4题,每小题15分,合计60分) 1.工业革命引发了哪些社会变革? 答: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时代。工业革命加速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还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机器大工业不仅生产出可供世界市场消费的工业品,而且生产了世界市场所需要的交通和通讯工具。 2.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 答:在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史上,火的发现和使用肯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火的控制和使用,拓宽了人类的食物领域,促进了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健康。 (2) 火的控制和使用,使人类可以驱除和抵御寒冷,它把人类从本身能量供应极为有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祖先得以经历冰川时代而幸存下来。 3.比较英美两国工业化发展的共同特点? 答:(1)都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依靠个人力量自发的发展起来。英美两国实现工业化,都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市场经济较发达,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所有权变革等为个人力量自我扩张奠定了基础。(2)工业化发展的直接目标是追求利润,在资源配置上,政府干预较少。工业化是由私人发动,政府的干预极少,而且政府还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促使本国工业化顺利进行。 4. 促使西欧城市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罗马时代的城市大多数衰落了。11世纪起,西欧开始了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贸易关系的扩大和加强产生了重大影响。欧洲经济适应国际贸易的程度开始远远超过东方诸较为自给自足的帝国的经济。欧洲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变得习惯于并依赖于外国的商品和市场。随着人口的增长,交易的规模也增大。人口压力加之诸国家和城市国家之间的竞争的促进力,驱使商人们去寻找新的产地、新的路线和新的市场。他们的竞争态度截然不同于同时代的中国人;中国人虽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试题

×××学年度第×学期学业考试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二) (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 D.融合化 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 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 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 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A.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 B.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 C.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 D.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 10.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A.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B.跨国并购推动了东道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C.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D.拓展了东道国产业空间 11. 欧洲货币体系包括()。 A. 欧洲货币单位 B. 稳定汇率机制 C. 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D. 联合浮动 12. 与小型经济开放体相适应的汇率制度为()。 A. 汇率目标区 B. 浮动汇率制度

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计20分) 1.滞胀 2.通货紧缩 3.欧洲联盟 4.布雷顿森林体系 5.外贸依存度 6.圈地运动 7.OPEC 8.综合商社 9.尼克松“新经济政策” 10.《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 二、简述下列各题(任选4题,每题15分,计60分) 1.世界经济中心的历史演变。 2.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及其特征。 3.产业革命的意义。 4.明治维新的意义。 5.当代世界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论述题(任选1题,每题20分,计20分) 1.评东亚模式。 2.论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 2000年世界经济专业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计20分) 1.滞胀:“滞”指经济停滞,失业增加;“胀”指通货膨胀严重。滞胀指的是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交织并存的状态。滞胀最初出现于7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国家。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不会并存的,存在通货膨胀就意味着实现了充分就业,存在失业就意味着不会有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修改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可以并存的,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即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滞胀的出现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沉重打击,也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重大修正。滞胀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面临着严峻挑战,打破了凯恩斯主义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垄断地位,先后出现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和劳工市场的结构特性来解释滞胀,并提出以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等供给管理政策来对付滞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则把滞胀归罪于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对国民经济的国家干预。他们认为是国家干预导致了虚假繁荣,是国家干预破坏了有效的市场机制,因此他们建议减少对经济的国家干预,主张让市场自行调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无管多少流派的经济学,还没有哪一派能深刻认识滞胀,也没有哪一种政策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通货紧缩:指因流通中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通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1-16章) 1、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PPT1-6 1)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经济史造成了当前的事实,它也包括当前的事实。这就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的实证范围。 2)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 3)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式研究。 4)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 2、阐述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经济史与经济学并非相互包含或融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两个分支学科。 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用经验和事实说话。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一方面,经济史可以为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提供更可靠的经验实证;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理论提供更符合经验事实的假定。 3、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古代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恩格斯:“古代的公社,在它继续存在的地方,从印度到俄国,在数千年中曾经是最野蛮的国家形式——即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 经济基础是东方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东方各国都是利用河水泛滥来肥田,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广,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 东方专制主义与军队组织和军事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农业革命的特点。PPT2-6 1)经济活动的特点 农业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是农耕经济,生产形式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基本单位的体力劳动,生产产品以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为主,也就是我们习惯上常说的“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社会生活的特点 农耕属于周期性生产劳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居”,定居成了农业时代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小农经济的生产比较散漫,各个农业家庭又以同一地理环境或同一血缘姓氏为依托,结合或者积聚在某个中心点上,形成农业时代特有的社会基层组织——村社。 3)意识形态的特点 政治——农业国家地域广大、人口分散,需要巨大的水利灌溉工程,所以政权形式多以君主专制为主; 文化——由于自然地形的制约,农业革命时代的文化传统具有相对封闭的鲜明地域特征。 5、简述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意义。 1)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3)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 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