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庄子“逍遥”思想 - 中国古代史

浅析庄子“逍遥”思想 - 中国古代史

.
分类号B223.5




陕西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论庄子的逍遥观






作 者 单 位 历史文化学院

指 导 老 师 商 国 君

作 者 姓 名 贺 霞

专 业 班 级 2002级历史学(2)班

提 交 时 间 二〇〇六年四月




论庄子的逍遥观

贺 霞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062)
摘要:庄子是先秦时期一位很重要的哲学家,其哲学观点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逍遥"是庄子憧憬和追求的精神自由的境界,逍遥观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本文通过对《逍遥游》篇两个核心概念--"有待"与"无待"进行分析,指出唯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物我同一、逍遥世外的理想境界,同时揭示出这种对人类的困顿与迷失进行反思的逍遥思想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庄子 逍遥 有待 无待
Abstract:Chuang_Tzu is a very important philosopher before Qin of dynasty. His philosophy point of view influenced the scholars in the aftertime hugely, becoming a kind of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of Chinese nation. "Peripateticism" is the state of inspirit freedom, which Chuang_Tzu imagined and pusued. It is the atman Chuang_Tzu's viewpoint of freedom and the tallest state of his life philosophy. Through the analysis carried on the two core concepts, "treat" and "did not treat" of the article of peripateticism. It point out only paramount、God man、sage ,who comply with the nature, can achieve the perfect state, that ourselves was indentical with the things and peripateticly in the Xanadu. At the same time, it post that kind of particular charm of Peripateticism, that meditate on the bemusement and wildering about humankind.
Ked words:Chuang_Tzu Peripateticism Treat Did not treat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面对的正是动荡不安的严酷社会现实,他深深体验到现实的困境和生存的压力。作为一个思想家,他不只是愤慨地痛彻统治者的凶残狡诈,而且还冷静地进行了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他要寻找的是人生最高的意义和最大的快乐,他要探索的是人类精神解放的逍遥之路,本文就庄子的逍遥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谈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 逍遥之义
人们已经指出,"逍遥"一词,并不是庄子首次使用。刘笑敢提到了《诗经.郑风.清人》中的一个用例:"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这里所谓逍遥是安闲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之彷

徨徘徊相关。[1](P154) 崔大华也提出了"根据《诗经》与《楚辞》的用例,所谓"逍遥",也就是翱翔,表示鸟的飞翔,是以此寄托人对'自由自在'、'悠闲自如'、'不受约束'的向往。"[2](P613) 《逍遥游》中有这么一段对话:惠子对庄子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椿。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于途,臣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惠子意欲以次批评庄子的哲学言论对人生和社会无实用价值。庄子答曰:"子独不见狸生平?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樨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寞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这段话一方面表明庄子认为物的意义就在于其无用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人无须为此无用性感到担忧,而应该安之若泰,举手投足之间尽是自在逍遥。可见,庄子的"逍遥"指的是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但是要更好的把握逍遥的涵义还需把握《逍遥游》的两个核心概念--"有待"与"无待"。"无待"在庄子书中并无这个名词,是由郭象《庄子注》提出来的。"有待"一说源于"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与"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两句话代表了庄子思想的精髓。
庄子用隐语的方法论述了"有待"与"无待"的意义。"待"是依赖、依靠的意思,"有待"是指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条件性。庄子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都依赖一定的条件,即其周围相关的事物。在庄子看来"有待"与"无待"意味着人生的两种境界。物质形体的活动是"有待",但是精神的活动则可以达到"无待"的境界。所谓"有待",就是事物的发展以及人的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谓"无待",无所依靠、无所依赖,即事物的发展、人的活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庄子认为"有待"是阻碍逍遥的根本原因,只有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达到无拘无束的逍遥之境。
二 无待逍遥
庄子认为,凡是有待之游必然为其条件所限制,不是真正的逍遥游,而无待之游则是自由自在的游,无任何条件限制的。在《逍遥游》里庄子通过一系列虚构的人和动物,形象地、具体地表达出"有待"、"无待"、"逍遥"之境的意义。
文章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示出了鲲鹏这种由鱼而变的飞鸟其纵横千里的雄姿。"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在这样一中巨鸟面前世界似乎无障碍可言,但很遗憾,此鸟要去南海,须等待海水翻腾动态,激起大风时,方能乘风徙往,亦即须有所待,有所待则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自由,不能算做是真正的逍遥游,真正的逍遥游是须无所待。野马、尘埃、蜩与学鸠都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所待不同,大小有异,认识悬殊罢了。"适莽苍者,三食而返,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逍遥游》)可见,这些都不能算做真正的逍遥游。而象列子那样外部世界对他似乎没什么限制,身心也不受什么束缚的人,仍然须待风而行,最终还是没有达到逍遥游。
文章以大量的寓言反复说明,不论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还是"翱翔蓬蒿之间的斥鴳";不论是"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还是"御风而行"的列子,都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因此,它们都"有所待","大知"也好,"小知"也好,大年也好,小年也好,区别仅在于认识上,而受到外力或内心的牵制却是相同的。因此,它们都被庄子所否定。
那么,在庄子的眼中何人才是无所待者,才是真正的逍遥游者呢?"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超越自己,不求有功,不求出名的至人、神人、圣人才是无所待者,才会"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郭象注曰:'乘天地之正者,即是顺万物之性也;御六气之变者,即是游变化之途也;如斯以往,则何往而有穷哉?所遇斯乘,又将恶乎待哉?'这就是说,"顺天地之正"就是顺万物的本性,使物各自顺其自然的法则盈虚消长,不要以人为的造作取出反自然的法则。"御六气之辨",就是游于变化的坦途,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也随其变化而变化,物来顺应,决不固执妄行。如此,则与道为一,与大化为一,自然无处不自得,无处不消遥,如此随便自适,以游无穷,还有什么要凭借、等待的呢?这便是逍遥的极境了。[3](P120)
《天下》篇评论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相处,上与造物者同游,下与超脱生死、无终无始分别的人做朋友。庄子的这种自由是一种无待,无悲,无畏的心灵的逍遥、精神的遨游。也即"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刻意》)这是一种理想中的主观与客观无任何对立或矛盾的个人的自由自在的存在,一

种一切感性存在皆被升华为"普通为一"的理性观念,是种无任何人生负累的心境。达此境界者,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身限何种困境,都能作到心境如水而无任何拖累。
不过,庄子的逍遥观,也即绝对自由论,有他自己的独特之处,庄子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起侧,逍遥于寝卧其下。"(《逍遥游》)《大宗师》又云:"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这体现了庄子的绝对自由是向内心世界追求的,幻想一个绝对自由的世界,"不同于近代资产阶级的绝对自由论,也不同于古代无政府主义的绝对自由论。资产阶级的绝对自由,实质上就是资本的绝对自由,剥削工人发展资本的绝对自由,他的自由要求是现实的,向外、向现实世界追求的,战国末年破产小生产者的无政府主义绝对自由论,也是积极向外争取的、期望有一个"安于性命之情"的、无政府的世界。虽然这是幻想,但在他们的主观观念里却认为是可以而且应该实现的现实世界。"[4](P347)
所以说庄子的逍遥游实为"心之游",庄子称之为"游心"。这在文中有多处体现,"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应帝王》"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人间世》
逍遥游所游之处也多是玄远旷渺的处所。庄子说:"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立乎不测,而游乎无有者也。"(《应帝王》)"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渺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应帝王》)"四海之外"、"无有者"、"无何有之乡"、"圹垠之野",都是玄远旷渺的所在,都是脱离现实世界的太虚之境。《逍遥游》中有这样的描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在那遥远的姑射山上,有神人居住,肌肤如冰雪一样洁白,仪容如处女一样柔美,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着云气,驾着飞龙,遨游在四海之外。他的精神凝聚,就可以使万物免于灾祸,年年五谷丰熟。
庄子的无待逍遥是神力无边的神人的逍遥、玄想的自由。是缺乏现实基础的、个人孤独生活的精神理想。这种"逍遥"、自由,无疑是生命在重压下的解脱。人的心灵,在世间承受了太多的不幸,在这残酷的具体生活境遇中,需要为自己开辟出生存的空间,寻找到归宿。须知,庄子就是生长在一个国运坎坷,而又战火不息的小国。这是一个

充满荆棘与灾难的境遇。从战争的残酷到统治者的刑戮,从残破的传统文化到不可遏制的人的现实欲望,从生命的价值理想的跌落到朝不保夕的个人日常生活,处处都是横亘在庄子面前的铁网,是他脖子上的枷锁。他强烈的渴望生命自由的愿望,就是由这种种限制、种种局限"来自社会的'时'与'命',来自自然的'生'与'死',来自个人自身的'情'与'欲'。"[5](P142)所构成的境遇中滋长而成的。但是,庄子无能改变环境,改变现实,他对政治的不屑一顾,对现实社会彻底失望,甚至对儒家的救世也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全自己,只有向内心世界寻求一片自己的自由天地,追求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自由,过一种安然恬淡、与世无争的生活。顺自然而行,游心于"道",而游身世外,且游刃有余也。这样不但从困苦中解脱了自己,得到了精神上的、主观上的自由、幸福,而且活出了自我。
陈鼓应先生曾说:"面对不幸的现实,虽然庄子追求着'逍遥游'的境界,然而他的逍遥游却是寄沉痛于悠闲得--表面上看来是悠闲,但内心中却充满着处世的忧患感。"[4](P390)反过来也可以说庄子的逍遥游是从逃避和消除矛盾中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醉于自我的精神慰藉之中。
另外崔大华先生认为庄子的逍遥其实是一种情态的自由,而非理性的自由,而且对这种情态的自由有很高的评价,他是这样认为的,"庄子主要是从个人的无负累的心境状态或逍遥自在的心情感受的角度来认识和描述自由的。当然,这种感受只能以某种感性的、直观的形式显现;这种心境也只能是缺乏现实基础的、个人孤独生活的精神理想。自由又离那个时代的人们还太远,所以庄子的自由观不可能有更深更广的内容。然而庄子的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自由思想,毕竟表明他发现了作为必然性的、具体形态的人生困境,提出了一种超脱方法,描述了一种自由的心境和情态,在古代的哲学世界中,特别是在中国哲学中,这是一种人的自我觉醒,一种重要的精神觉醒。恩格斯曾说:'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反过来也可以说,自由观的觉醒,是重要的文化进步。因此,庄子的自由的理想应该被视为中国文化中的进步现象;庄子对情态自由的描述应该是人类自由思想史的初章。"[5](P165)
三 逍遥之路
在庄子眼里,人最大的不自由便是"有待",有所依赖和追求,为物所累,为功名利禄所累,而要达到"无待"自由之境,说来也就是生命摆脱对外部世界的依赖。"人是可以做到做自己的主人的,他可以'无待'不受外物的诱惑与刺激的影响。他有他人性的尊严

与伟大。"[6](P3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宠辱不惊,毁誉不容。入水不濡,入火不焚。这样的人如至人、神人、圣人,他们都是类似的,都是置生死存亡、穷达祸福、得失毁誉于度外,达到我、天人、主客为一的人是对宇宙人生的变化及本源有着整体、全面体悟的人。"无己"、"无功"、"无名"是他们的特征。
所谓"无名",就是"不以天下为事。"(《逍遥游》)要消除人们求取名望声誉的贪欲。庄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而一味求名好胜,就会和别人发生矛盾,在相互争斗中就会丧失道德,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人世间》)所以要"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破消一切功利欲念。在《山木》里说,如果能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寄心于万物之外,不受其限制,"则胡可得而累邪",外物还怎么可以伤害自己呢?
所谓"无功",就是无为,不"以物为事"。(《逍遥游》)实际上就是要消除人们求取功利的贪欲,庄子认为"以物为事"与"以天下为事一物"一样,使 人产生无穷的烦恼,甚至会丧命。
"无己"是庄子理想人格最深刻的表现特征,所谓"无己"就是"丧我"(《齐物 论》),但并非自杀,亦非肉体的毁灭,而只是从精神上消除自我,化有我为无我,入于虚无,摆脱一切有形的干扰,不受任何外物的束缚,无生无死,无影无形,可长可短,可扁可圆。如果做到"无己"、"丧我",也就没有了"喜、怒、哀、乐"这种累人形体的情绪,就会做到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消除精神的对立面,做到这一步,人的情绪就可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了。
而要做到"无名"、"无功"、"无己",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实现逍遥,庄子提出的方法就是无欲、去智、体"道"。
首先,恬淡无欲,庄子认为,"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无欲对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乃至一个人的整个生活都是极其重要的。"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刻意》)"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 ,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刻意》)。
去除"嗜欲",才有心境的宁静,才能有无待、无畏、无患的精神境界,而且庄子恬淡无欲的主张是自觉的、是有理性的或理智基础的,并非真的"无欲",而是认为人是生活在一种外在的必然性中,因此,既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为自己的遭遇怨天尤人或欣喜雀跃。应对这种必然性采取承诺顺应的态度,由这种态度产生的那种宁静的心境,那种

深厚的慰藉力量,能将人最牢固的物欲悬结融化解开。"吾何以过人哉?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田子方》)"庄子的这种恬淡无欲是人对自己的感性的、本能的超越,是对更高的一种存在和目的的追求,因而是人性的提高、丰富的表现。这种精神上的提高,伴生出广漠宽容的心境,带来了行为的超脱无畏,达到了精神的绝对自由。
其次,去知与故。知,知识,知巧也;故,作为也。也即"心斋","虚者,心斋也",(《养生主》)意即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也就是说,要保持心灵的虚静,摒绝任何思虑,一切纯任自然的心理状态,要"反智","黜聪明"。
在庄子看来,智巧、作为带来的弊害是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也就是所谓的"巧者劳而知者忧"(《列御寇》)所以庄子将"去智与故"的观点和态度概括为"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预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虑无恬惔,乃合天德。"(《刻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养生主》)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认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认识,必然会疲倦不堪,自然也就没有逍遥与自由可言了,所有"去知与故",摈弃智巧作为,"无名","无己",因任自然,使自己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以养成一种虚静淡泊的心境,使精神从名缰利索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达到逍遥自由。
再次,体"道"。崔大华先生说"体'道'是庄子最艰深的一种精神修养方法,它既有理性基础,又有超理性成分,因而具有某种神秘的色彩。在庄子思想里,体'道'一方面是精神修养终极的、最高的阶段,一方面也可以说是贯穿精神修养的全部过程。而作为庄子思想中的作后根源的'道',是指世界总体或整体的实在性,是超时空的,因而也是超感知的。"[5](P181) "道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知北游》)所以在庄子那里,理想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的真正达到,必须理解"道",当然不是一般的理智的、理性的认识,而是一种超理智、超理性的体认。"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没有安处,没有行动方才能够符合道;没有依存,没有方法才能够获得道。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让王》)所以修养心志的人能忘记形骸,调养身心的人能忘却利禄,得道的人能够忘却心机与才智。所以说"得道"的实质是得到一种与天地万物融

为一体的神秘体验,这种体验的目的是忘怀现实的烦恼、实现精神的解脱,而不是把个人的意志付诸于现实或主宰万物。
体"道"的精神历程也就是庄子所说"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大宗师》)就是要在忘记仁义礼乐的基础上进一步忘记自己肉体的存在荡尽凡尘俗念。"庄子的'坐忘'一方面是冲决精神冲出个人形体的囿域,翱翔于'无何有之乡';另一方面是精神从知觉的感性世界中剥离、净化出来,进入无古今、无死生的超越感知的境界。"[5](P183)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始终,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忘掉自身的存在,超越尘世,一切是非烦恼全然消失,使心境空明,活得无拘无束,放达洒脱,自由自在。"忘"是庄子解脱哲学的一大法宝,他要求人们"忘其所爱","忘乎天","忘乎物",总之要忘掉一切,"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天地》)
如果说"心斋"还是忘掉一切外物的话,"坐忘"则是物我两忘。这是更深的功夫,更高的境界。就会"身如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大宗师》)既无物累,又没有哀乐,只剩下一颗虚静的心去逍遥游了。
四 逍遥观的影响
庄子对无待逍遥的追求主要是通过"心斋"、"坐忘"这种修炼内心的方法来挖掘自身内在的潜能,做到心灵的宁静平淡,与道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境界。而对逍遥的追求使庄子不但从困苦中解脱了自己,得到了精神上的主观上的自由、幸福,而且在封建王权日益加重、"仅免于刑"的险恶社会里,保全了自身,免于刑患。
在历史上,庄子无待逍遥的人生理想与部分失意的人引起共鸣,如阮籍,李白等,在无待逍遥的启示下,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给以揭发和抨击,许多切中时弊的揭发和抨击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那么,庄子的逍遥观对于今天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人为物役的现实世界,庄子的无待逍遥为人们寻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为当今社会那些"煕煕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们,开辟了一个比现实更美好的精神世界,也给人们以物质之外的心灵满足,为人们从现实社会的种种压迫与物欲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指明了方向。
总之,不管是对庄子自己还是对后人,不管是追求逍遥的方法还是达到逍遥的境界,它的意义是深刻而深远的。在历史中和今后的任何时代,总有不得志的人,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总要遇到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问题。庄子的逍遥游并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为得志,也不

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意。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境界。对于有这种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它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能解决而能取消的。这种精神境界庄子的话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游心于道 游身世外 顺其自然 随遇而安。
结束语
同庄子想象得相反,在当今得现实生活中,不论是人与人、人与物还是物与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真正的自由是有所待的,只有具有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体的条件才会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不过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永没有满足的时候,从这种意义上说,大自由的逍遥游境界对于人类乃具有一种永久的向往性。如果我们从东方国家的权力等级社会对于人的严重压抑,使得人们生活空间极为狭小这一点上加以审视,则便可以明白庄子逍遥游理想的提出,实具有一种思想解放的作用。当然,由于它的虚幻性,因而它至多只能提供一种心理意义上的自由,而非实际中的自由,但是当人们处在一种压抑之下时,这种心理意义上的自由又曾抚慰过多少人的心理创伤,给予多少人以阿Q式的生活下去的勇气,,使得多少人从日常生活和儒家伦理的拘束中一定程度的解脱了其思想,拓宽了其心灵的容量。庄子的逍遥观是心灵的逍遥,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第一版(154)
[2]崔大华 ,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第一版(613 )
[3]陈绍燕,庄子的智慧[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第一版120
[4]胡道静,十家论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一版 347,390
[5]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1992第一版142,181,165,183
[6]龚建平,自纠与放达[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8第一版39
[7]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一版
[8]王 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
[9]颜世安,庄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
[10]王锺陵,《逍遥游》"至人、神人、圣人"解[J],江苏社会科学学报,1996(2)
[11]陈水德,庄子《逍遥游》至境探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1)
[12]王媛,从《逍遥游》看庄子的理想人格[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3)
[13]谢国利、吴小玲,略述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4)
[14]张闰洙,庄子的自由里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4)
[15]杜喜荣,试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1)
[16]陈延庆,"困境"与"逍遥"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J]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0(2)
[17]Robert E. Allion, Chuang_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89,First
[18]A.C.Graham,Studies In Philosophy[M],The institud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1986


致 谢
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商国君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他都给我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这篇论文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在整个过程中他那种积极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使我感动,他那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功底使我敬佩,在此,我谨向尊敬的商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参阅了许多学者的论著,凡是引用或利用了前人观点之处都尽可能予以注明,如有疏漏也恳盼大家赐示。
历史文化学院对这次论文的高度重视使我在写作过程中更加认真投入,王耀明老师一直关心和督促着本论文的写作与完成,历史文化学院其他各为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刘生良老师给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参考书,而且还给我提出了很多写作建议,还有同学为我查阅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帮助我完成论文,所有这些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帮助都是我衷心感激的
多年来,我的亲人们也为我的学习与写作承受了许多的负担,付出了辛苦的劳动,这是使我深感愧疚的。
最后,在论文完成之际,向所有帮助过我的关心我的老师、同学和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贺 霞
2006.5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