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01烤烟生产技术规范教案 2

201301烤烟生产技术规范教案 2

201301烤烟生产技术规范教案 2
201301烤烟生产技术规范教案 2

烤烟生产技术规范教案

主讲:邱令全

时间:2013年1月——10月

重点:

第一期:育苗期的技术;

第二期:田间管理技术;

第三期:采收和扎把。

教学方法:实际示范。在学员不能到齐的情况下,分村分组进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建设富有安康特色、山区特点、充满生机与和谐烟草商业企业”的战略决策,积极推进优烟计划的稳步实施,规范烟叶生产者的生产行为,提高烟叶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安康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参照国家烤烟生产技术标准,充分结合我市烟叶生产实际情况制订本技术规范。

一、烤烟生产目标

1、田间长相:打顶后]5—20天,烟株呈腰鼓型,茎高90—120cm,单株留有效叶18-24片,腰叶长60-70cm(不超过70cm),顶叶长50~60cm,行间中部叶叶尖距10—15m,无花、无杈、无病虫、无杂草,平顶高度基本一致,烟叶自下而上分层落黄明显。

2、产量:亩产量125—175kg,上等烟比例达到25%以上,中等烟比例达到55%以上。

3、外观质量:成熟度好,结构疏松,油分足,色度强,叶片厚薄适中,桔黄烟叶比例达到30%以上。

4、化学成份:烟叶中主要化学成份含量适宜、协调,烟碱含量下部1.3%—1.9%、中部1.8%—2.6%、上部2.3%-3.3%,糖碱比下部8.5-13.

5、中部6.5-1l.5、上部5-9,总糖还原糖比大于等于0.8,钾氯比≥3.5,氮碱比下部0.9-1.4、中部0.7-1.0、上部0.6-0.8,淀粉≤5%。

5、主攻目标:以成熟度为中心,全面提高烟叶生产水平,提高等级纯度,解决下部烟叶身份偏薄,上部烟叶身份偏厚、结构紧密、烟碱和淀粉含量偏高等质量问题。

二、育

1、适栽壮苗标芒:苗龄65天左右,茎围1.0-1.2cra,茎高10—12cm,叶数8—10片,根系发达,茎较柔韧,叶片浅绿色,大小均匀一致,无病虫害。

2、品种:K326、云烟87,搭配示范云烟202,全部使用包衣种子。

3、播种期:2月中下旬。

4、营养袋假植育苗:

(1)苗床地选择: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水条件好,土壤肥沃、疏松,交通方便,附近有充足干净的水源,尽可能远离村庄、树荫和瓜菜地,三年内未种过茄科或葫芦科农作物的地块。

-1-

(2)苗床面积:每栽1亩烟田需母床面积为1.5-2平方米,需子床面积6-7平方米。

(3)营养上配制:每———标准苗床(10平方米)需充分腐熟过筛的圈粪150-200kg、饼肥5 kg、烤烟专用肥1kS(碾面)、熟表土300kg,敌百虫粉0.1 kg,混合堆沤2周后备用。圈粪和熟表土要求无病源污染。

(4)苗床制作:秋收后及时深翻冻土,播种前整理苗床。床宽1.2米,长依所需面积确定,不宜超过10米。畦埂高15em、宽20em,畦间留50cm人行道,人行道低于畦面5—lOcm,苗床四周开排水沟。床底要充分平整。

(5)苗床及营养土消毒:苗床制作好后用干稻草或麦草点燃熏烧消毒,然后去掉草灰。营养土用溴甲烷熏蒸消毒,播种或假植前5-7天揭开薄膜通风散药。

(6)母床播种: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母床,厚度7-10em,床面水平。播种前一天浇足底水,播种时采用明水撒播,每平方米母床用包衣种子18-20克,待包衣裂解后,床面盖一层伍分硬币厚营养土。

(7)拱棚盖膜:拱高50cra,拱条之间用细绳连接拉紧,两头固定在木桩上。盖膜前先在平行苗床畦埂上盖一层地膜,然后再盖农膜,四周用土压实。不能用旧膜,确保保温保湿。

(8)母床管理:出苗前严盖农膜,出苗后将平铺床面的地膜取掉。注意苗床水分调节,不可太湿、太干。注意苗床温度凋节,防高温烧苗。

(9)子床制作与装袋:在假植前先按每亩大田6-7平方米子床整理,床底铲子踏实,将装好营养土的营养袋按蜂窝状排入子床。每排好3-5行,用木板将营养袋推紧,尽可能排密,并用营养土填实袋问空隙,床面用木板刮平压买、

(10)烟苗假植:假植前一天将营养袋均匀浇透,次日合墒后,选用4-6片真叶、大小—致、无病烟苗假植,每假植10行左右及时洒定根水,结束后再均匀喷一次水,盖上拱膜(有条件的先盖纱网再盖膜),用草帘等遮阴物遮阴2—3天,烟苗成活后揭去遮阴物,假植宜在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

(11)子床管理:

揭去遮阴物——当还苗后及时揭去遮阴物。

水分管理——浇水要适时适量,保持床面湿润,不能积水。

温度管理——当膜内温度大于30~C.[1寸揭膜通风,防止烧苗;低于25度时盖好通风口。若遇强降温天气,要在膜上加盖草帘等物保温。

追肥--若烟苗表现缺肥时,每10平方米苗床可用100-150克烟草专用肥,兑15公斤水喷洒,再用清水喷洗两遍。

剪叶炼苗——当烟苗长至6~8cm高时进行剪叶,剪叶时要先把剪叶工具及手用1:1的漂白粉或肥皂水消毒(每剪完一床消一次毒),然后乎握剪具剪掉大苗大叶的1/3,每隔4~5天剪一次,连续2~3次,移栽前一周停止剪叶。剪叶宜在露水干后。十面不带水时进行,剪叶后随即晒苗使伤口尽快愈合;剪掉的碎叶要及时清理出茁味。

控水炼苗——移栽前7—10天进行控水炼苗,限制浇水,当烟苗在上午9

-2-

时左右出现萎蔫,下午5-6时还不能恢复时,可适量浇一次水。

三、大田施肥

1、施肥量:中等肥力地块(小麦常年亩产量150-200公斤),亩施纯氮6

公斤,根据地力高低增减0.5-1公斤用量。

2、肥料配比:氮、磷、钾之比1:1—2:2—3,以烟草专用肥为主,,配合有机肥(腐熟油饼亩用量20~30公斤,腐熟猪圈粪400-500公斤)使用,有机肥中的纯氮含量应计人总施氮之中。

3、施肥方法:双层施肥+追肥。

(1)双层施肥:起垄前将有机肥的全部和烟草专用肥的70%~80%作底肥,条施于垄底,然后起垄;移栽时将所剩20%—30%烟草专用肥作口肥施人穴中,与土拌均后移栽烟苗。也可采用双层条施的办

法,底层肥料起垄前条施,上层肥料在垄起好后,再在垄面上开沟条施。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保上下层肥之间间隔lOem左右距离。

(2)追肥:移栽后20~25天内进行追肥,迫肥统一使用硝酸钾。方法是:在烟株两侧lO~15cm处打lOcm左右深的洞,施人追肥,浇适量水后用土封严洞口。

(3)叶面肥:旺长后期根据需要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叫叶肥。

四、大田整地、覆膜与移栽

1、选地:秋收后选择三年以上未种过烟、洋芋、辣椒等茄科作物的黄棕壤或棕壤土,肥力中等,海拔l()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光照条件好的地块预留为种烟地块。以禾谷类、豆类作物茬口为好,不与蔬菜、油菜、桃杏果园邻作。

2、冬深翻:霜降前后,深耕预留烟田,严禁耙耱,以利于杀灭病、虫源,集墒、冻伐熟化土壤。

3、整地:秋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冻土。第二年2月底至4月上旬再耕耙一次,打碎土块,拾净根茬,准备起垄。

4、起垄

(1)时间:移栽前半个月完成起垄。

(2)方法:垄向与等高线平行,行距1lO~120cm。采用双层施肥技术,将底层肥料均匀条施沟内,然后起垄。要求垄体饱满、平直,垄高15~20cm,垄顶宽35—40cm,顶面整成凹形。同时隔一定距离留好排水沟,每块烟田周围要开好排水沟。

5、覆膜:采用800xO.05mm地膜,当壁体墒情好时,合墒覆膜,及时固墒。覆膜后及时定穴,穴距50em,每穴开一T字型口,用土将T字型口封严。如遇栽烟前比较干旱,已经到了移栽期,可先干覆膜再抗旱移栽。

6、移栽

(1)移栽期.5月1日至5月10口为最佳移栽期,个别特殊情况可宽限到4月25日至5月15日。

-3-

(2)移栽密度:行距110—120cm,株距50cm,即宽行距窄株距,亩栽1100~1200株。

(3)移栽方法:在“T”口处挖坑或打穴移栽,选用大小一致无病的壮苗,取掉营、养袋,放人烟苗,浇水覆土,用细土将烟株周围的地膜压实。膜内墒情欠缺时,要先浇足底水,再放人烟苗、覆土。移栽做到高茎深埋(真叶外露3~4片),大小苗分类移栽,垄两头栽5%的预备苗,用于补苗,定苗后将多余的预备苗拔掉。

五、大田管理

1、查苗补苗:移栽后7—10天进行查苗补苗,要补大苗、壮苗,带水肥补栽,并加强管理。补苗最好在下午进行,以利成活。

2、水分管理:做到雨天不积水,干旱要灌水。烟株进入旺长期,需水量大,若遇干旱,水源条件好的地块要在垄间灌水,以水调肥。雨水较多时,要做好清沟排水,防止水浸。

3、中耕除草:垄沟间要进行2-3次中耕,保持干净,无杂草。

4、揭膜:通常情况下,大田移栽后40-50天揭膜。当烟田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灵活揭膜。

(])垄形不合适,旺长期根际土壤水分过于亏缺;地膜破损,杂草丛生:根际土温高于33度;脱肥烟田可早揭膜,揭膜后单行培土。

(2)海拔900米以上的区域不揭膜,施氮量明显偏大的烟田不揭膜。

5、打顶:打顶——次进行。当全田80%烟株中心花开放时——次打顶,打顶时留下的最后一片叶的长度为20-25厘米,当营养水平高时取规定的下限,当营养水平低时取规定的上限,但最终要保证顶D-I-大于50厘米。打顶的同时摘除无经济价值的底脚叶1—3片,留有效叶18-24片。打顶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所打烟顶必须带出烟田,妥善处理。

6、抹杈

(1)人工抹杈:要早抹、勤抹、彻底抹,打顶后每隔5-7天抹一次,做到”芽不过寸”。抹杈时要连腋芽的基部抹去,抹下的烟芽带出烟田。

(2)化学药剂抑芽:打顶后根据选用的抑芽剂类型,采用杯淋法或喷雾法抑芽。

六、病虫害防治

1、苗期主要病害防治

(1)炭疽病:多发生于子床,除加强通风降湿外,用l:l:150~200倍的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800倍液防治,每7天防一次,连防2-3次。

(2)猝倒病:主要发生在3片真叶以前,除揭膜通风降湿外,用25%甲霜灵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10天防一次,连防2-3次。

2、大田期主要病害

(1)烟草花叶病:主要由蚜虫传播,以防蚜为中心,开展防治工作。以苗

-4-

期防蚜为重点,用病毒敌或金叶宝在成苗期预防1—2次,移栽前一天喷1次,在大田还苗后期及团棵期、旺长期各预防l次。早期发病的可整株挖掉,带出田外妥善处理。

(2)赤星病:加强预测琢报,早期防治。栽培上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500倍液进行药剂防治,每7-10天一次,共喷药2~3次。

(3)黑胫病:实行轮作,防止田间积水,及时清除病株。药剂防治用25%甲霜灵500倍液或58%的甲霜灵锰锌500~800倍液在发病初期灌根;或移栽及起垄培土前每亩用350克95%敌克松拌细土50公斤,把药物撒在烟株周围并及时盖土。

(4)野火病、角斑病:二者混合发生。成苗期、旺长前期及封顶后15天容易形成发病高峰。田间烟株点片发病时,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特别是暴风雨过后必须及时用药防治,避免病害扩展蔓延。用农用链霉素200单位/毫升500倍液,或1:1:160波尔多液喷雾,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主要虫害防治

(1)地下害虫: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深耕细耙,冬耕冬灌,合理施肥。药剂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0.5kg加水2.5-5kg,喷在50kg磨碎炒香的菜籽饼上制成毒饵,或用

2.5%的敌百虫1。5-2.5kg拌切碎的鲜青草10-35kg制成毒草,将毒饵或毒草于傍晚撒放烟苗根际附近,隔一点距离撒一小堆进行诱剂。也可用90%敌百虫500-8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乳油1200倍液喷施或灌根。

(2)蚜虫:用50%抗蚜威3000-4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重点喷雾炯株幼嫩部位c

(3)烟青虫: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3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也可在阴天或晴天早晨到田间人工捕捉。

七、成熟采收、绑烟、装炉

1、烟叶田间成熟

(1)成熟采收原则:根据田间烟株长势长相,下部叶应当适时早采(栽后55-65天);中部u十严格掌握成熟采收;上部叶达到充分成熟采收;顶叶4-6片成熟后分株一次采收。

(2)烟叶成熟的—般特征:茎叶角度增大,叶面颜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㈠发亮,叶面皱折,茸毛脱落,易采摘,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3)不同部位烟叶采收标准

下部叶:n1·色稍转青黄色,移栽后55—65天就应采收、

中部叶:一般下部叶烤完后停炉7—10天,待叶色由绿变为淡黄绿色,主脉变白发亮,茸毛脱落,具有明显的成熟特征采收。

上部叶:一般在中部叶烤完后停炉10天左右,待整片叶明显落黄并有成熟斑,主脉全白发亮,叶片下垂。

-5-

2、采收时间:宜在早上露水干后采收,以利时成熟度的识别(j晴天应避开烈日下采烟,阴天可全天采烟;旱天宜采露水烟,雨天宜在雨后立即采收,以防返青;若降雨时间长并出现了返青,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采收。

3、控制适宜的采烟数量:在确保烟叶成熟度的前提—F,在采收前要根据烤房容量和种烟面积估算采收数量,防止超量采烟。

4、采收烟叶搬运、堆放的操作:采收、搬运、堆放烟叶应轻拿轻放、轻装运,尽量不使烟叶挤压、受损而出现青痕。烟叶堆放宜叶基部朝厂,不宜堆放太高,以免局部焖黄。不宜在阳光下曝晒,不宜在通风干燥处长时间堆放,更不能在积水处、淋雨处堆放。

5、绑烟

(1)分类绑竿。先绑正常成熟烟叶,并随手挑出未熟、过熟、病残烟叶,然后分别绑竿,做到同竿同质。

(2)稀密适当,距离均匀。编烟数量根据叶片大小和含水量而定,——般].5米长的烟竿可编烟50-60束(100-]20片)。早天宜密些,雨天宜稀些;下部叶和含水量大的烟叶宜稀些,上部叶宜密些:编烟两片——束,每束之间的距离应均匀—致。

(3)叶柄刘齐,叶背相靠。每束烟叶背与背相靠基部要对齐,基部露出烟竿3~4cra。

6、烟叫·装炉原则与方法

(1)当天采收当天收炉:

(2)同一—烤房烟。十要求品种相同,部位相同、鲜烟质量相近,才能保证烘烤质量。

(3)同一层烟叶要求鲜烟质量相同,做到同层同质。

(4)把成熟度差,叶片厚的烟叶装上层,适熟叶装中层,含水多、过熟叶、病残叶装下层。烟叶观察窗处装几竿有代表性的烟叶以便观察。

(5) 挂竿要求稀密一致。竿距20-25cm为宜,下部或含水量大的烟叶要装稀些。严禁装得过密,导致在烘烤时,排湿困难。

八、烟叶烘烤

烟叶烘烤采用三段式烘烤技术。

1、正常情况下烟叶烘烤

(1)变黄凋萎阶段烟叶装炉后,关闭天窗、地洞、门及观察窗,烧火升温。先以0.5-1度/小时的速度升温到36-38度,稳烧小火,保持干球温度稳定,并控制湿球温度35~36度,顿火,使底层烟叶达到基本全黄,叶基部微带青,叶脉青白色,叶片发软。然后以2~3小时升温l~C的速度升温到41-42~C,湿球温

度控制在36~37~C,稳住一段时间使全炉烟叶变黄,全叶凋萎,促进淀粉等内在物质充分转化,主脉二分之一以上发软,稍勾尖卷边。此阶段要确保烟叶在逐渐变黄的同时也逐渐变软,不能只变黄不软叶或只软叶不变黄。

-6-

(2)干叶定色阶段

烟叶变黄变软后转入定色阶段,九逐渐加大烧火,再慢慢开大天窗、风洞、加强排湿。控制干球温度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到46~48~C,控制湿球温度在37~38~C,直到烟叶主支脉全白,叶片勾尖卷边。然后以2小时左右升温1℃的速度升温到54~C,控制湿球温度38~40度,稳住一段时间使烟叶大卷筒,达到叶片干燥而主脉未干,促进烟叶香气物质的形成。

(3)干筋阶段

叶片干燥定色后进入本阶段。先以1℃/小时速度升温到65-68~C,湿球控制在41—43℃,直到烤房中部仅剩少数烟叶主脉3-5厘米未干时,逐渐关小风洞、天窗,停火后关闭风洞,直到干筋。

2、非正常情况应注意事项

(1)水分大的烟叶在变黄阶段干球温度要适当提高l-2度,转火时变黄程度控制在5~6成,特别要注意利用天窗进行排湿,使叶片发软,防止硬变黄;定色阶段要使湿球温度控制在37~C,加强排湿,在47-49~C使烟叶全部达到勾尖卷边至小卷筒。

(2)上部烟叶在变黄阶段干球温度不宜过低(可适当提高1-2度),前期要保湿变黄(湿球温度可提高0.5度;定色期阶段升温转火速度要减慢(以平均1.5~2小时升温1度的速度为宜)。

(3)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烤房和其它非正常的烟叶要根据其特殊性来确定烘烤工艺。

3、出炉与回潮

(1)出炉;烟叶烤干后.打开天窗,地洞,使烤房降温。于晚上或早晨将烟叶—竿一竿卸下出炉,要轻拿轻放。

(2)回潮:将出炉的烟叶置于室内,自然回潮,待烟叶压有响声,破而不脆,叶片变软时立即解竿堆放。解竿后不正急于分级,防止自然吸潮过大造成堆放一段时间后灰色或霉变。

九、烟叶保管与分级

1、烟叶保管方法

(1)不同部位烟叶要分开堆放保管。

(2)选择干燥、凉爽、不受阳光直射且无异味的地方用塑料薄膜密封存放,最好选择二楼,若在一楼烟堆要用木板架离地面50cm以上。

(3)烟叶堆放要叶尖向内,叶柄朝外,层层整齐堆放,堆放不宜过高,防止油印。堆放好后四周用农膜包严,注意烟堆上面不能压过重物品,防止烟叶油印。

2、烟叶分级扎把

(1)不同部位烟叶分别单独分级。(2)同一部位的烟ni-先分正、副织,再分好、中、次。

(3)分级宜在晴天中午(不能在阳光下)进行,选择干燥光线好的地方分级。

-7-

(4) 要求扎自然把,把周长10~12cm,用于扎把叶片绕宽不超过5cm,每把25~30片。必须用同等级的烟叶扎把,烟把需扎实,在同一把烟叶内要求部位一致,长短一致、颜色一致,并不得夹有短梗、碎片或其它异物,

(5)分好级的烟叶如不能及时交售,要妥善保管。

(十)烤炉改建

l、烤炉改建目标要求主体坚固耐用,大小适宜,通风排湿顺畅,温湿升控自如,天窗、地洞调控灵活方便。

2、烤炉的规格指标

(1)烤炉容量:烤房8尺X8尺X5棚每炉装烟150-180竿,可管4-5亩栽培面积,4mx4mx5烤房每炉装烟350-400竿,可管10-12市栽培面积、

(2)底棚距房内地面2m,棚距75—80cm,顶棚到房顶内侧最近距离50em。

(3)天窗采用骑脊式长天窗。天窗宽20cm,长为烟炉内径(两端至墙皮),围板高60-80cm,天窗净面积0.1-0.15平方米/100竿。地洞净面积确保0.1-0.12平方米/100杆。可在烤炉前后各设两个,规格为20emX20cm;或在烤炉四面各设两个,规格为15emxl5em,每个地洞分别距内墙角10—15em。

(4)火管:单摆五条龙或明三暗五均匀排列。边龙距离墙皮lOcm。

(5)门高1.3-1.4m,宽0.5-0.7m。严密保温,设置在避风向阳面。门外再挂一层草帘保温。

(6)安全观察窗设于底棚以—F,火炉口正上方,离地70em,外小内大,外窄内宽。外宽40em,内宽50cra,高30em。

(7)温度汁观察设在底棚杆,观察窗上沿与底棚杆杆面齐,宽X高为

25X40em,装双层玻璃。

(8)烟叶变化观察窗,安置在4-59N之间,高30crux宽20cm。

(9)烟囱要高出房脊50em,其基部内径为26x26cm,上部出口内径口

18X18cm。基部设掏灰引火口,在1.5m外要设火闸。

3、热风循环烤炉回风道设计:

回风道是在靠火炉一方外侧砌筑。先在炉门两侧砌制拱形或“人”字形回风道与热风洞连接。风道内径25x25cm,在拱形回风道顶端安装风机,风机功率8尺X8尺X5烤房150W以上,4mx4mx5烤房功率300W以上,风机距拱形内顶20em,距地面100cm,在风机上方40em处设置40x60cm的控湿阀门。控湿阀门上方回风道下粗上细,下口位于控湿阀门之上,直径50~50cm,-l:口直径40x40cm,上口在顶棚挂烟槽上侧与炉内相通,有排气扇的安装在靠近烟囱一侧。

-8-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通过一个个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实例和案例为载体来展开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到作为设计者来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原则,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想。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针对学生前面已学习的关于设计与技术的关系和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基本知识,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B、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能对有关的典型设计案例和产品进行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培养学生的设计评价能力。 (3)、态度和情感: 培养学生认真的、严谨的、有计划的设计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设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4)、重点和难点: 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3、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及生生互动交流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的设计案例和产品图片和相关教具、详实的技术典型案例的提供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讨论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增大教学的信息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等教与学方法。积极创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8.1.1 虚拟现实及其应用1-粤教版

8.1虚拟现实及其制作初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 (2)了解虚拟现实的应用。 (3)认识虚拟现实系统组成和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输入/输出工具。 (4)了解虚拟现实系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简单虚拟现实全景图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要合法下载网上虚拟现实作品的观念。 二.学习内容 1.虚拟现实及其应用 (1)虚拟现实的概念。 (2)虚拟现实的应用(训练、辅助设计、医学、科学研究和计算的可视化、教育、游戏等) 2.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1)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2)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3)虚拟现实系统的特点。(沉浸感、交互性、多感知性) 3.简单虚拟全景图的制作 (1)虚拟现实的三种表现方式:全景、物体、场景。 (2)使用COOL 360制作虚拟合景图。 三.教学重点 (1)虚拟现实及其应用。 (2)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3)虚拟现实系统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简单虚拟现实全景图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五.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景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虚拟全景图《醉美昆明》向学生展示,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出虚拟现实的概念。 二.教学任务 1.基础任务 (1)理解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 (2)了解虚拟现实的应用。

(3)认识虚拟现实系统组成和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输入/输出工具。 (4)了解虚拟现实系统的特点。 (5)掌握简单虚拟现实全景图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2.进阶任务 (1)能够举3个以上的例子来说明虚拟现实的应用。 (2)了解应用中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3)能够画出虚拟现实系统框图。 (4)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掌握简单虚拟现实全景图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三.知识讲解 1. 什么是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也称为“灵境”、“幻真”等。是一种新的人--机界面形式,它为用户(参与者)提供一种沉浸和多感觉通道的体验,试图寻找一种最佳的人--机交互方式。它通常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觉世界,让用户从自己的视点出发,利用自然的技能和某些设备对这一生成的虚拟世界进行浏览、交互和考察。 2.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1)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系统框图 (2)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2021年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教学计划(集锦2篇)

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教学计划(集锦2篇)给你一篇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教学计划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基础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还是课程目标均为建国以来的首创。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 ___、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必修1),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皆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

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的基础、怎样进行设计、设计的实现——制作、设计的交流与。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 1、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2、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过设计的交流和,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四、实施措施 1、在开学初将高11班金额高12班学生分为6-8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全套)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第一节走进多媒体世界 新世纪从“多媒体”开始 【教材与教学目标分析】 “什么是多媒体技术”是本章第一节中第一小节的内容,其中包括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两部分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开始本册书学习的一个起点,学生是否能被吸引住,关系到学生对本册书的学习态度和下一步的选择,所以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设计,要开一个好头。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要让学生:1.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其特征 2.认识多媒体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 【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科技观察能力,对目前日常生活中比较流行科技产品比较有趣,所以可以借助这个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开展相关内容的学习。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都属于概念,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会把有趣的知识变得很枯燥,所以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内容做了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通过观看目前流行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例以及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什么是多媒体技术,总结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感受多媒体技术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各学科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习的软件,上网查找一些大量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网站和虚拟现实作品下载下来或者直接把网址提供给学生。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1.观看多媒体技术应用资料,思考其中应用的技术课上,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最新图片或

资料,在演示之后引出其中所应用的共性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然后请同学谈论一下多媒体技术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学生在浏览中会被这些应用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及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舒适所深深吸引,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最近几天,我收到了几个朋友发来的彩信,其中还有用手机拍摄的图片,非常清晰,现在彩信手机非常时髦,我发现不少同学都有手机,很多还是最新型的。我这里有几款数码相机手机的图片,大家欣赏一下吧,看起来是不是十分迷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手机多媒体短信的介绍吧。大家阅读一下书中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书中关于手机多媒体短信的介绍。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现在许多城市比较流行的数字家居。(通过大屏幕展示数字家居的介绍资料),我 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未来的数字家居。 [学生]想象未来数字家居。 [教师]上面这两个事例中主要应用了那种技术?不用说,大家一定知道,这就是多媒体技术,那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人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同学在初中使用PowerPoint 制作作品时,就已经感受过了多媒体的魅力,从上面这两个应用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另外,在我们周围其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事例也随处可见,那么哪个同学愿意谈谈多媒体技术应用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学生]上面两个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事例使人们生活更舒适、方便。 [学生]…… [教师]是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方法,使我们可以更有效传递信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2.从分散的应用到集中的具体概念——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请学生阅读书第3 页什么是“多媒体技术”部分的内容。通过前面观看多媒体技术应用事例和书中的介绍,学生很容易实现从直观的事物到抽象的概念,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教师这时可以把多媒体的概念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与设计》实践课(教案) ——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2课时连堂) 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王涤生430100 一.教材内容分析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的《技术与设计1》前三章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学习“方案的构思方法和创造技法”,第七章让学生学习设计,体验实践,从而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由感性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学生了解技术、学习技术、体验技术、感受技术的入门课程,能让学生在“探究、试验与创造”氛围中,顺利地“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中,选取“简易相片架”作为载体,让学生体验了“结构与设计”,熟悉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此刻,在《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二节流程的设计》”中,特意增加2—3个课时,选取《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这个载体,让学生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设备,选择合适的制作工艺及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制作“鲁班锁”,是激起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术、探究技术、崇尚技术的最佳课程资源配置。 “鲁班锁”的特殊结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技术结晶,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技术上的瑰宝。学生通过对“鲁班锁”的探究,重现了我国古代技术的智慧,让他们体验了“结构与设计”及“流程与设计”的关系,使他们不仅对“模型及其结构的自然统一关系”有了实质性认识,增加了对《技术与设计2》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他们技术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设置《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内容,能强化《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知识结构,又可为后续课程《系统与设计》作好铺垫,凸现了《通用技术》的特点,符合《新课标》原则,我们将其作为“校本研究”设置在《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之中。 二.教学活动的重点 1.让学生通过制作鲁班锁,体验“模型的制作”的全过程。 2.让学生了解木工加工技术与工艺,感受传统木质榫结构的独特魅力。 3.让学生感受工艺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4.让学生熟悉常见工具的使用方法。 5.让学生准确的识读三视图,并能根据三视图的特点制作鲁班锁。 6.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流程,为学习后续知识《第三单元系统与设计》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B.了解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知道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合的制作工具。 C.学会木料的常用加工方法,掌握锯条的安装方法,起锯的方法,凿子的使用,以及凿子、锉刀、砂纸的使用(为安全起见,我们选Φ2.5mm×150mm小型平口起子为代用品)。 D.掌握三视图的绘制、识读及其在木工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沪教版选修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2节 5学时数: 90 分钟(网络机房)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了解图像的获取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体会图像加工的意义 b、掌握图像加工的典型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a、通过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跟随教师积极学习 b、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b、通过仔细认真的作品加工,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实践态度,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c、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和版权意识。 2、内容分析: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上海科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本节课为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章节,是对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深化和拓展。它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同时,本节内容操作性强,容易上手,学好本节内容,能够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本节内容设计安排为两个课时,由于图像获取的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选择等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经出现,为了避免过度重复,将这一节理论部分知识进行略讲,而将重点放在图像的加工方法上面。同时,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把理论部分几个知识点串成一个简单逻辑关系,通过依次提出问题,引出各个知识点,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第一节课学习相关理论和重要处理方法,第二节课作为练习课,让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对前面所学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熟练和巩固,进一步体会如何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处理图片。 3、学情分析: a、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经过必修模块的学习,对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有所掌握, 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结构,此时的自我表现欲、创作欲比较强,同时他们具备了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和寻找答案的能力。 b、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着自发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4、设计思路: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合理,对教材内

4.2.2分析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二、开环控制系统 任务二分析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技术体验活动,理解控制系统的含的工作过程含义,熟悉简单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理解其中控制器、执行器等的作用,辨析开环控制系统的特征。 2.会用方框图表达简单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方框图表达简单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任务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新课学习 技术体验. 搭建定时浇水控制系统模型 体验目的:通过搭建定时浇水控制系统,体会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情境展示:家中阳台上种植的植物,有的喜欢潮湿,有的喜欢干燥。对于如芦荟这类喜欢干燥的植物,若采用花盆下方接水盘长时间泡水的方式,易导致芦荟烂根。因此,当家人外出时,就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水性定时给植物浇水。 问题分析:在搭建阳台植物定时浇水控制系统时,浇褴6盆植物与浇海10 盆植物,其回流管的流量是否一样? 活动准备: 材料:电子定时器、电源、水泵、进水管、出水管、回流管、水桶、滴简等。

主要过程: 1.按照示意图4- 19连接好各部件。 2.通电,检查各滴箭是否正常滴水。 3.调节出水量:调节好每个滴箭的清水量。 4.设置电子定时器参数:浇水时长和周期。 思考:若要远程控制该浇水系统,应该怎样调整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将时间设定到定时浇水控制系统的定时器中,到了设定时间就自动接通潜水泵,开始往水管里抽水,通过调节定时器通电时长,控制滴到植物土壤中的水量。这一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可用图4- 20来描述。 设定的浇水时间定时器水泵出水管出水量 输入量输出量 其中,定时器设定的时间是输入量,水管的出水最是输出量。 在控制系统中,为了方便分析,常采用方框来表示系统的环节,用单向信号线来表示系统信号传递的方向,这种图称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它表示了系统的各个环节在系统中的位置、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很广,如水位定时控制系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楼宇的防盗报警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瞥控制系统、公园的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等。 对于开环控制系统,可用如图4-21所示的方框图来描述。 控制量 输入量→控剑器→执行器被控对象→输出量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3.2.3音频-

《音频》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使用的是广东出版社出版的高二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学习的内容是:此书的第三章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及其特征第3.2.3节《音频》。此课课标要求:能够了解音频数字化的过程;掌握数字音频的类型;掌握数字音频存储空间的计算。 二、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对声音这种媒体类型充满着喜爱,但他们不知道我们自然界发出的声音,演奏的音乐传递到计算机里是需要一个数字化的过程的。本课将系统地讲解连续的模拟声音是怎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音频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模拟声音的数字化过程;掌握数字音频格式;掌握波型音乐的存储空间计算公式;知道电子音乐MIDI接口。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用情境引入法把学生带入学习主题;通过演示法及对比法使学生了解音频之间音质差别与存储空间的差异;通过讲授法使学生系统了解模拟音频转换成数字音频的过程;数字音频的存储空间计算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对比《好日子》音频的几种格式,使学生产生幸福感和对国家自豪感;通过音频存储空间的讲解使学生产生数据存储理念;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充满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数字音频格式及存储空间计算公式。 2、难点:模拟音频转换数字音频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导入法、演示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法等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七、教学内容和过程 1、引入(2分钟)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好听吗?大家喜欢听歌吗?那大家知道关于声音的知识吗?(请学生答)大家说得很好,那么大家知道我们自然界中的声音是怎样从电脑里放出来的?这两种形式的声音是否一样呢?(生答) 2、讲授新课: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 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 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目的性 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 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 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专利申请过程:1、提交申请;2、受理;3、初审;4、公布;5、实质审查;6、授权。 三、技术的未来(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考试要求:理解(b))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①设计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③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改进产品的性能。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做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③技术进步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①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②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实用等,围绕技术的目的而展开;③艺术设计侧重欣赏、审美、色彩、造型、视觉效果、包装等,强调感觉的需要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全册教案】 1-1 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系统 章节简介 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课 程目标 1.能够说出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 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2.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普 遍性。 3. 通过网络浏览、使用多媒体软件或阅读相关资料,体验和 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品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通过选用有教育意义的多媒体作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 的品质。第一章第1节教学内容 1.知识点目标分层 2.学习内容 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重点 (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特征。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3) 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 4.难点 理解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 5.课时安排:建议 2 课时第一章第1节教学过程一、教学情景 导入情景一:让学生欣赏以网页、动画、幻灯片等形式的作品,让 他们找出这几个作品的共同点。 【突出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和交互性】 导入情景二:展示视频:“杨利伟与曹刚川太空连线”。提问:(1 )这是什么作品? 导入情景三:展示一虚拟现实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羽 毛球拍 /java3d/wf/battledore.htm

技术与设计2教学案例—系统的优化

技术与设计2教学案例—系统的优化 《技术与设计2》(苏教版)第三章系统的优化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系统优化是系统分析的深入,也是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分析的综合,又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更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教学重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二、学情分析 进入系统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明显比前期活跃,显然系统分析的深入符合高二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但是,学生在对某个系统的分析容易陷入原有的逻辑思维,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很好理解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因此,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成了本节教学内容上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能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并能结合实例分析

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四、教学资源准备 “技术与设计2”配套教具旋转木马30套、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系统分析,承上启下) 情景设置:有一个农夫带一条狼、一只羊和一筐白菜过河。如果没有农夫看管,则狼要吃羊,羊要吃白菜。但是船很小,只够农夫带一样东西过河。请你帮农夫解决难题? 学生:1、农夫带着羊首先过河,农夫回来; 2、农夫与狼过河,农夫与羊回来; 3、农夫搬白菜过河,农夫回来; 4、农夫与羊一起过河。

教师提问:说说你们对该系统分析的过程? 学生:问题的突破口在——狼与白菜能够共存!农夫、狼、羊、白菜和船组成了这个系统。系统中各要素是一个整体,都依赖农夫过河;最大的问题是“船很小,只够农夫带一样东西过河”和“没有农夫看管,则狼要吃羊,羊要吃白菜”的冲突。我们联系已知条件,做了一系列的分析实验,但是比较其他方案不能实现所有要素都安全过河。最后得出以上方案。 教师:你们的思维过程很有价值,很清晰。而且在系统分析的过程中抓住了系统分析的三大原则——整体性、科学性、综合性。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产品在不断更新,系统在不断的升级。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追求更好,希望投入尽可能少,回报越多越好。为了使系统达到最优的目标所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法,称为最优方法。但是有很多复杂系统,实施方案五花八门、干扰因素四面八方,我们不可能的逐个比较权衡,或者漫无目的瞎蒙。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定性定量的科学分析,寻找系统最优值。 (二)新课教学 1.案例分析: 案例一:“农作物种植系统的优化——农作物间作套种” 槟榔林套种香草兰收益高 香草兰——香料之王,是藤本植物,需要有支柱攀缘,并要求适度的荫蔽。测定结果表明50%的荫蔽度有利于香草兰的生长发育。荫蔽有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 册 教 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分析“技术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人类需求技术的。使学生感受技术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直观图片、详实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

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教学内容 [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 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 归纳总结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讨论并回答案例分析:

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二教案《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docx

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二教案:《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 章节: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 2.了解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特点; 3.分析典型案例,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4.学会用框图来归纳控制系统实例的基本特征,逐步形成理解和分析简单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控制与设计”第二节的内容,其内容包括“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是学生在学习控制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方式以及两种重要的控制系统: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并熟悉它们工作原理和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从实例分析入手,归纳出对控制系统的一般认识,以及根据控制系统方式分类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两类,并侧重对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方框图、重要参数进行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和分析了控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获得了有

关控制及其应用的初步感性认识和体验,但是对控制的基本工作方式和工作机理还缺乏了解,他们对进一步了解控制系统的知识是有探究的欲望的。结合前面的应用案例分析,进一步分析案例中控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有怎样的工作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四、教学策略: 1.教法: 本章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们采用“案例情景—机理分析—总结归纳-认识提升”的模式展开。让学生本着“回想—分析—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步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 2.学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式,特别是引导学生会学用系统框图来抽象概括控制系统、帮助分析和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的方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相关图片资料等 六、教学过程 序号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情景导入 设置情景:走进教室,开灯,关灯;

最新新课标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结构与稳定性》精品教案精品版

2020年新课标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结构与稳定性》精品教案精品版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结构与稳定性》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第1部分的教学内容,计划用1课时进行教学。“结构与稳定性”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结构的认识”之后,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浅到深由易到难。“结构与稳定性”是“结构与设计”这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结构与强度”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结构与稳定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 本课教学对象是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经过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学习后,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技术试验,使学生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本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技术试验及试验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本节教材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结构稳定性设计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技术试验,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运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通过播放视频和做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探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引导发现:在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的兴趣。通过动手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3、总结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及总结评价。 五、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铁块泡沐组合体1个、矿泉水2瓶、三角形、四边形等组合体的结构框架几个、活动的方形架1个、自制不倒翁1个、筷子几十把、橡皮绳和棉线若干米、小剪刀若干把。 六、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5.2.2二维动画的制作

捡起一张废纸,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5.2.2 Flash基本动画制作 本节课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粤教版)第五章第二节《Flash基本动画制作》。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通过对制作关于环保的倡议动画广告,让学生了解或掌握Flash基本动画制作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具有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本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且加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学习目标: 1.学生掌握Flash的变形动画制作方法。 2.学生掌握Flash的运动动画制作方法。 3.学生掌握Flash的逐帧动画制作方法。 4.学生掌握Flash中导出影片的方法。 5.体会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制作动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6. 加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学习重、难点: 重点:Flash的变形动画、运动动画、有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变形动画制作过程中要将图片分离成离散图形。运动动画制作过程中要将对象转换成元件。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合作探究、讲授演示。 教学过程:

展示“满地垃圾”的图片,老师:同学们,我们愿意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吗?学生回答:不愿意。老师:那我们肯定都希望有这样的美好家园吧!展示“美好家园”图片。学生:是。老师: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今天利用Flash制作一个关于环保的倡议动画广告,好不好?学生回答:好。老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Flash的基本动画制作来完成关于环保的动画广告。 Flash的强大功能充分体现在动画制作上。Flash动画是以时间线为基础的帧动画。(帧动画,是通过改变连续帧的内容来实现动画效果。) Flash动画是以三种动画为基础的,这三种动画为:形变动画、运动动画、逐帧动画。依次展示形变动画、运动动画、逐帧动画的影片。 形变动画,针对矢量图形对象的应用,能使这些对象产生形状、颜色、大小等变化过程。(对象是形状) 运动动画,针对非矢量图形对象的应用,能使这些对象产生淡入淡出、移动、旋转等变化效果。(对象是元件) 逐帧动画,是一个由若干连续关键帧组成的动画序列,Flash将这些关键帧连续播放,形成动画效果。 接下来,我们打开Flash程序,学习三种基本动画制作方法。 活动一: 1.从打开Flash程序,设置文档大小:550×400;背景:白色;帧频:12。 (方法:“修改”菜单中的文档文档属性:设置尺寸、背景、帧频。) 2.将“素材”文件夹中的满地垃圾.jpg、美好家园.jpg 两个图像文件导入到库中。 (方法:“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导入到库“导入到库”对话框中选择桌面“素材”文件夹按住Ctrl键,用鼠标同时选择满地垃圾.jpg、美好

最新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复习提纲教案资料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能力。 、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③。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①、②、③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和。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外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如:榫接、胶接、焊接 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 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和要求,因素,公众和使用者 对设计对象的控制要求和一定的等。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与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 一、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1、流程的含义:a 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包含环节与时序。 2、流程对生活工作、生产的意义:b 对生活工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 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例:自动流水生产线的发明、农业庄稼的种植流程) 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 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 3、时序与环节:a ⑴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例:买票→候车→检票→上车。) ⑵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4、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流程图):a 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5、流程图的识读和分析:c 识读流程图的要点: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理解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益”等。 二、流程的设计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c 总体上:流程设计应该要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 具体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和资金、环境等。 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 工艺: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各异,流程设计也不同。 设备:生产设备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人员和资金: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资金影响生产的过程、质量和周期。 环境:关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对生产的反作用。 2、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a——见右图 注: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对于有严格时间 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3、简单流程的表达:c 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⑴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 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 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过程——环节,并用方框 表示环节。⑵按照每个小过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 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例:小铁锤的锤头加工流程图:下料→划线→锯削→锉削→划螺孔中心线

《通用技术_技术与设计2》高二上学期必修二全套教案

通用技术高二上学期必修二 技术与设计2 全 册 教 案

第一课时常见结构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 (2) 能够结合简单结构,分析结构的受力。 (3) 了解结构的类型,并对简单的结构实例进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观察和分析常见结构,激发学习激情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结构受力时所产生的内力和应力。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案例分析法和提问法,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交流互动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纸板、砝码等。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为了让大家了解结构与受力的关系,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让大家切身感受一下结构与力。 2、演示试验 讲解“纸板承受压力试验”: 比较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 试验准备:

(1) 取废旧纸盒的纸板,分别裁出3条大小均为10cm*40 cm的小纸板。 (2) 分别取若干本书(用于支撑纸板)和给纸板加压的重物。 试验过程: (1) 将一纸板用两摞书支撑起来,在纸板上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承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2) 将另一纸板弯成拱形,两端用两摞书抵住以阻止拱形延长,在拱形的上端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承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3) 将剩下的纸板弯成比前次跨度小的拱形,在拱形的上端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承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师生互动】上述演示试验说明:不同的结构所能承受的力是不同的。我们知道结构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就会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是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已经达到其极限值。那么,说明是应力呢? 3.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力学概念:内力与应力,了解了五种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通过分析讨论掌握了结构的类型。 4.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结构与力(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 (2) 能够结合简单结构,分析结构的受力。 (3) 继续了解结构的类型,并对简单的结构实例进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