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A.流动幼儿园B.巡回辅导班C.游戏点D.儿童游戏场

2.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 )。A.必备条件B.主要条件C.次要条件D.生活条件

3.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 )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

B.家长

C.园长

D.社会

4.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 )。A.幼儿的活动B.教师的活动C.幼儿与教师的活动D.个别活动

5.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c.儿童是国家的财富()D.儿童享有蟹存权、发展权、教育权

6.除了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幼儿在园内的所有活动都包含在( )之中,这是幼儿困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A.课堂

B.游戏

C.日常活动和生活

D.学习

7.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它的特点是( )。

A.有计划性

B.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

C.有组织性

D.幼儿按自己兴趣做事

8.课程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 )。

A.检查或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

B.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

C.确保其正确的方向

D.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

9.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的作用是( )。

A.选拔作用、分层作用、鉴定作用、导向作用

B.鉴定作用、选拔作用、促进作用、诊断作用

C.鉴定作用、诊断作用、改进作用、导向作用

D.导向作用、发展作用、改进作用、选拔作用

10.教案是一个( )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A.教学目标B.课程标准C.教学内容D.教学活动

11.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作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12.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

A.测验

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

C.考试

D.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13.( )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对幼儿发展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与环境互动的媒体。A.实物B.挂图C.幻灯片D.图书

14.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应该避免的?( )

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

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

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

15.比较研究发现,学前幼儿写字训练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是( )。

A.在游戏和生活中训练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如穿珠子、使筷子、用剪刀等

B.让幼儿先学习用毛笔写字,一段时间后再学习用硬笔写字

C.到大班时尽量让儿童多训练写字

D.坚持每天认、读、写l~2个简单的字,积少成多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

2.__________决定课程的方向、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的状态,它是整体课程的__________。

3.教育教学计划依据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的层次可分为年龄班计划、__________、月(周)计划、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四种类型。

4.教师拟定教育教学计划的过程是把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

5.幼儿园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6.集体活动过程以__________为主。

7.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的评价。

8.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有三个环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过程。

9.计划过程是一个__________的循环系统,应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过程之中,而__________

是计划和设计活动的中心。

10.课程目标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表述:一是从教师的教育出发;二是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幼儿教育巡回辅导班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

2.A【解析】学前教育要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房屋设施、幼儿教育工具、场所布置等物质条件,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没有这些,学前教育不可能存在和发展。因此,答案为A。

3.A【解析】幼儿园环境具有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因此,答案为A。

4.C【解析】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https://www.doczj.com/doc/459868275.html,

5.D【析】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这是现代儿童观即人本位儿童观的基本观点。

6.C【解析】在幼儿园内,有幼儿自发自悦的游戏活动,有幼儿一日的常规生活,这些活动所占幼儿在园时间的比例,远远高于教师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有很多是通过这一教育途径讲行的,尤其是幼儿的各种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一些社会性行为规范的养成。因此,答案为C。

7.B【解析】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集体活动,为实现集体活动目标努力。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做的是相同的事情。因此,答案为B。

8.D【解析】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最主要是要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其质量。通过课程评价,评价者会发现许多不足和问题,这可以及时地通过信息反馈,引起注意,从而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因此,答案为D。

9.C【解析】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具有鉴定、诊断、改进和导向的作用。因此,答案为C。

10.D【解析】教案是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设计的,它是针对一个教学活动而拟定的具体计划。因此,答案为D。

11.B【解析】儿童参与实际行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答案为B。

12.D【解析】因为幼儿处于不断发展变化阶段,其身心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对幼儿的评价最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这更有助于其成长。因此,答案为D。

13.A【解析】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舌头尝、用皮肤来感觉物质的冷热、软硬、光滑与粗糙等,从而获得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所以,实物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答案为A。

14.D【解析】讨论法具有自由性强的特点。儿童在讨论时,学习的氛围是自由、轻松、和谐的,儿童没有心理压力且情绪愉快,不必紧张地参与活动。因此,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意谈谈自己的看法、意见,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你一言我一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畅所欲言地共同议论、讨论着各种问题。选项D的做法限制了儿童自由的思想表达,给儿童造成心理上压力和紧张情绪,因此答案选D。

15.A【解析】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园对于儿童读写的要求就比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要求幼儿园在儿童前书写能力上下足功夫,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运用多种材料如小班儿童穿珠,中班儿童学习使筷子,大班儿童用剪刀等,使得这些儿童不论从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做好了书写前的准备工作,这样使儿童在上小学后很快就学会了写字。因此,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编排组合平衡

2.课程目标轴心

3.学期计划

4.具有指向性的计划框架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活动

5.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6.教师的引导和组织

7.幼儿教育活动教师

8.设计准备实施

9.幼儿教育目标课程标准10.确定目标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看见”、“听到”、“想象”、“思考”是( )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个性特征

D.能力倾向

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 )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3.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4.儿童心理发展趋势和顺序( )

A.没有规律

B.根据不同个体而不同

C.大致相同

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5.从幼儿听觉发展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孕妇在宁静悦耳的音乐环境下对胎儿发展有好处

B.胎儿适应噪声环境,对胎儿出生后的适应环境有帮助

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和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D.以上表述都正确

6.注意是一种( )独立的心理过程B.认知风格C.心理现象D.个性特征

7.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8.( )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A.想象

B.表象

C.梦想

D.创造性

9.由于( )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象的过程。

A.动机

B.需要

C.情绪

D.记忆

10.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11.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 )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聒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12.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

A.动作的概括

B.生活情景的概括

C.情绪性的概括

D.功用性的概括

13.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下列各项表述,( )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

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

B.看见中年女性就叫“阿姨”

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

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

15.幼儿语法掌握过程中,结构变化不包括( )

A.逐渐分化

B.逐步严谨

C.副词运用

D.语法意识

16.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

A.生理性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17.不属于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很不稳定

18.“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 )系的家庭出现。

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型

D.放任型

19.自尊心、信心和羞愧感等是的成分

A.自我评价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觉醒

20.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父亲

B.同龄人

C.母亲

D.教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儋,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__________。

2.幼儿有意注意的形成与__________在幼儿行为调节中所起的作用有密切联系。

3.__________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

4.从功能看,内部言语的特点是不作为交流的工具,是对自己的言语,因此,又称__________。

5.成人和幼儿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__的不同。

6.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

8.亲子关系通常分成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证明,__________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9.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__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__需要两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再造想象

2.内部言语

3.美感

4.气质

5.自我意识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

2.A【解析】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其他认知过程的基础。

3.D【解析】“这儿有个苹果。”体现个体的感知觉。“真香!”体现的是想象。“我要吃!”体现的是需要。“这是什么?”体现的是思维。

4.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5.C【解析】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6.C【鹪析】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影响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现象。

7.B【解析】同窗情是情感方面的,是情绪记忆。

8.A【解析】题干为想象的定义。

9.C【解析】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识性是受情绪左右的,这主要是情绪的作用。

10.D【解析】这不是记忆,是幼儿对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属于思维。

11.D【解析】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不强,常不能用客观逻辑进行思考。

12.B【解析】这是幼儿对熟悉的事物进行的概括,是在自己的生活情景之内进行的概括。

13.A【解析】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是理解在先,表达在后。

14.B【解析】能正确地叫“阿姨”不属于语音意识的产生。

15.C【解析】儿童语法结构变化不包括副词运用。

16.D【解析】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17.D【解析】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

18.D【解析】放任型亲子关系容易产生这一种不良品质,这类家庭中容易出现自命不凡的孩子。

19.B【解析】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

20.B【解析】同龄人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同情等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二、填空题 1.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可变性2.言语3.3岁4.自我中心言语

5.思维方式

6.环境的影响成人的培养

7.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指向性

8.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9.生理社会

三、名词解释

1.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2.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3.美感:指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

4.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5.自我意识:是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千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时期一般是指( )

A.O~3岁

B.O~6岁

C.0~16岁

D.0~18岁

2.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作品分析法

3.先学前期是指( )

A.O~1岁

B.1~3岁

C.3~6岁

D.6~7岁

4.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5.当儿童在生理和活动能力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心理发展跟不上这种变化,导致其内心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混乱。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行为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是( )

A.关键期

B.转折期

C.敏感期

D.危机期

6.婴儿注意人脸主要是注视脸的( )

A.中央

B.边缘

C.上部

D.下部

7.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

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潜伏期的长短

C.最佳期的性质

D.敏感期的特点

8.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

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9.眼手协调动作出现在( )

A.4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10.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

A.圆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11.原始的记忆因素是( )

A.自然条件反射

B.习惯化

C.人工条件反射

D.董学记忆

12.语词记忆大致出现在()左右。

A.2周

B.6个月

C.6~12个月

D.1岁

13.被动使用记忆策略的阶段大致出现在()左右。

A.2岁

B.4~5岁

C.5~7岁

D.7~8岁

14.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

A.随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不随意想象

D.相似想象

15.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 )

A.0~2岁

B.2~3岁

C.3~6岁

D.5~6岁

16.促使儿童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原因在于( )

A.思维

B.语言

C.表象

D.需要

17.前运算阶段发生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2~16岁

18.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 )

A.分类

B.推理

C.抽象

D.判断

19.出现喃喃语声的阶段在( )

A.0~2个月

B.3~4个月

C.4~8个月

D.9~12个月

20.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 )

A.元音

B.辅音

C.前鼻音

D.齿音

21.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

A.幼儿使用动词的频率高于名词

B.幼儿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动词

C.实词在4~5岁增长最快

D.形容词在3岁增长最迅速

22.按照布里奇斯的研究,以下最早产生的情绪是( )

A.痛苦

B.惧怕

C.激动

D.厌恶

23.有差别的微笑一般出现在( )

A.6个月

B.7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24.以下最早产生的动作是( )

A.坐

B.翻身

C.爬

D.站

25.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在( )

A.2~3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26.个性的调节系统以( )为核心。

A.需要

B.动机

C.理想

D.自我意识

27.5~6岁儿童已经会用( ) 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A.语言

B.动作

C.修饰词

D.感叹句

28.同伴关系的交往,最早可以在( )儿童身上看到。

A.6个月

B.8个月

C.12个月

D.15个月

29.在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5岁的孩子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知道自己的性别

B.有明显的自我中心

C.认为男孩子穿裙子也很好

D.认为男孩要胆大,女孩要文静

30.儿童气质类型差异的稳定性证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社会环境

D.教育训练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B【解析】从出生到进入小学(0~6岁)之前是学前时期。

2.B【解析】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3.B【解析】儿童从1岁到3岁的时期叫先学前期。

4.C【解析】略。

5.B【解析】题干是转折期的定义。

6.B【解析】实际上,小于两个月的婴儿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比度高的人脸边缘,而很少注意那些更能表明他们将人脸视为整体的有意义图形的内部特征(如鼻子,嘴唇)。

7.A【解析】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可以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8.A【解析】0~1岁是心理发展最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9.C【解析】眼手协调出现在6个月左右。

10.A【解析】儿童最早能辨别的图形是圆形。

11.B【解析】新生儿出生不久就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就是原始的记忆因素。

12.D【解析】语词记忆大致出现在1岁左右。

13.C【解析】被动使用记忆策略的阶段大致出现在5~7岁左右,是儿童记忆策略使用的转折期。

14.C【解析】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15.B【解析】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是2~3岁。

16.A【解析】思维是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主要原因。

17.B【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前运算阶段指2~7岁的阶段。

18.D【解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判断,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推理。

19.C【解析】出现喃喃语声的阶段是4~8个月。

20.B【解析】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辅音。

21.C【解析】4~5岁是词汇增长的活跃期,实词增长最快。

22.C【解析】布里奇斯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是未分化的激动。一般性的激动反应约在3个月时,首先分化为一般性的消极反应和一般性的积极反应,即痛苦和快乐。

23.C【解析】3个月半、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

24.B【解析】略。

25.B【解析】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26.D【解析】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

27.A【解析】5~6岁儿童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28.A【解析】到6~9个月大时,幼儿之间朝向观看,发声说话,向对方微笑。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行为,一般认为是在出生后的第六个月开始的。

29.D[解析]从3、4岁起,儿童获得性别角色,对不同性别有较固定的看法。因此,5岁儿童可能的看法是D。

30.A【解析】气质类型差异的稳定性证明,遗传因素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2.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 )

A.准备律

B.因果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智技能是由()几个阶段组成。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转化

4.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 )

A.执行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志成分

5.西方流行的游戏治疗就是()学派的游戏理论的应用,用于矫治儿童在精神上与行为中的问题。

A.复演说

B.同化说

C.元交际

D.精神分析

6.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方式较好。

A.相向示范

B.围观示范

C.顺向示范

D.三种结合

7.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构成。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忘我

8.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有()等几个基本特点。

A.目的性

B.未知性

C.认知性

D.序列性

9.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

A.初级预防

B.次级预防

C.高级预防

D.诊断治疗

10.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哪几个?( )

A.活跃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1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1890年首先通过记忆实验来验证形式训练说。

A.詹姆士

B.桑代克

C.奥苏贝尔

D.贾德

12.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

A.30%

B.40%

C.50%

D.60%

1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是最基本的需要。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14.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哪几个阶段?()

A.建立问题表征

B.搜寻解法D.执行解法D.评价

15.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有(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16.假装游戏的根本特征是( )。

A.替代性

B.戏剧性

C.虚拟性

D.假定性

17.元交际的游戏理论由( )于1952年提出,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过程。

A.贝特森

B.伯莱恩

C.哈特

D.埃利斯

18.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

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19.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 )。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聋、哑、盲儿童

20.( )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1.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有( )。

A.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

B.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C.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D.具有意志成分

22.已有研究表明,( )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A.1~2岁

B.2~3岁

C.4~5岁

D.6~7岁

23.学习包括知识的哪几个过程?( )

A.获得

B.转化

C.评价

D.实践

24.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的有( )。

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接受学习

D.先行组织者策略

25.()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解析

1.ABCD【解析】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2.ACD【解析】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3.ABC【解析】心智技能由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组成。

4.BCD【解析】自我意识的三个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5.D【解析】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游戏治疗的理论基础。

6.C【解析】因幼儿的方向知觉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采用顺向示范比较好。

7.ABC【解析】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为自我、本我、超我。

8.ACD【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9.ABD【解析】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初级预防、次级预防、诊断治疗。10.BCD 【解析】发散思维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11.A【解析】略。12.C【解析】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倾向于选择成功率为s0%的任务。13.C【解析】马斯洛认为

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而最高的是自我实现。14.ABCD【解析】基克(M.1.GiCk)等人提出了问题解决过程四阶段理论,即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理解和表征问题、搜寻解决方法、执行解决方法和评价四个过程。15.ACD【解析】影响幼儿的道德品质的外部因素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生活环境等。道德认知属于内部条件。16.AD 【解析】假装游戏的本质特征是替代性或假定性。17.A【解析】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贝特森(Bateson)提出来的。18.B【解析】当要学习的新概念与头脑中要同化的概念之间存在一种类属关系时,这时所进行的概念学习就是下位学习。19.C【解析】弱智儿童的智力低于正常人的平均智力水平。一般认为,智商在50~70之间的儿童为智力低常儿童,即弱智。20.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具有守恒概念,前运算阶段没有。21.ABC【解析】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有情绪的易冲动性;情绪的不稳定性;情绪的外露性;高级感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发展等。22.C【解析】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23.ABC【解析】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过程。24.ABD【解析】接受学习不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25.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过程包括( )。

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B.能力、气质和性格

C.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2.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3.“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4.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 )。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B.正方形一长方形—八边形一五边形

C.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D.圆形一半圆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

5.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6.儿童语言最初是( )。

A.对话式的

B.独自式的

C.连贯式的

D.创造性的

7.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属于心理现象

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

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8.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

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抵制攻击性

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D.惩罚一定是抵制儿童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

9.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

A.会叫“妈妈”

B.患维出现

C.学会评价

D.掌握代词“我”

10.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

2.__________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3.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__________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4.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然后是__________。

5.记忆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6.言语是个人借助__________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生理成熟

2.形象记忆

3.直观行动思维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心理过程可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个性的三个方面。

2.A【解析】正常婴儿主要依靠视觉定位。

3.A【解析】“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距离知觉,距离知觉又称为深度知觉。

4.C【解析】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5.C【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6.A【解析】儿童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的交流中才能进行。

7.D【解析】每个人由于个体遗传特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心理活动也就表现出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个性形成的基础不是人体的内在需要,动机的基础才是人体的内在需要。因此,答案为D。

8.D【解析】惩罚并非一定是抵制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只有适当的时候才是。

9.D【解析】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

10.D【解析】感染性是信息交流工具中情绪的特点。二、填空题

1.感知觉

2.注意

3.冯特

4.上下前后左右

5.识记保持提取

6.语言

三、名词解释

1.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2.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

3.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

A.意识

B.心理

C.动机

D.意志

2.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3.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4.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 )内进展最快。

A.31天

B.6天

C.1天

D.20分钟

6.( )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5~6.岁

B.4~5岁

C.3~4岁

D.2~3岁

7.1岁至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8.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指出,儿童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 )的。A.完全未分化B.高度分化C.相继分化D.基本分化

9.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

A.经验性想象

B.情景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10.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11.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这是服从了( )。

A.高低规律

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12.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 )。

A.反射的建立

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

C.眼手协调动作的发生

D.儿童能够抬头

13.(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A.自我意识

B.态度

C.认知

D.移情

14.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A.记忆的潜伏期B.回忆C.客体永久性D.习惯化

15.“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联系起来。

2.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其中__________是被动的,__________是主动的。

3.__________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基本特点就是__________和间接性。

4.__________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5.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S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延迟模仿

3.客体永久性

4.意志

5.性别角色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题干为动机的定义。

2.C【解析】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他们能区别4种基本味道:甜、咸、酸、苦。

3.C【解析】定向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出现,婴儿期较明显,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

4.D【解析】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

5.D【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发生后较短的时间内进展很快,在20分钟内最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