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替传译-正文

交替传译-正文

交替传译-正文
交替传译-正文

Part I Skill Focus—Note-taking (笔记技巧)

杨烈妇传

《杨烈妇传》知识点 1.解释加横线的字: 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不知所为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侃率之以乘城 亟去有蜚箭集于侃之手力不足,死焉,职也。 贼气吞焉,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厥自兵兴项城为叛军困 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杨氏当之矣赞曰凡人之情 与古人不殊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则人谁肯固矣( ) 其必济( )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辨行列和于姊姒,于卑幼有慈爱 虽古烈女,其何加焉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 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如逃,则谁守虽然,岁满则罢去 B、府库皆其财也夺贼之财而食其食 C、重赏以令死士有以弱弓射贼者 D、与之千钱使侃与贼言曰 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我)岁满则罢去 B、(杨氏)使侃与贼言曰 C、(你们)徒失利,无益也 D、中其帅,(帅)坠马死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县令,寇至当守——您是县令,敌人来到应该守卫 B、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守卫自己的县城 C、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项城的父老乡亲,坚持正义不被叛贼吓倒 D、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如其死在城上,不是比死在家中还要好吗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⑥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

106同声传译室功能及特点简介

106同声传译室功能及特点简介 同声传译室配备的是NEWCLASS DL-960同声传译系统,该系统具备以下 功能及特点: 1、人脸识别技术 NewClass系统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时,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学员的头像,借助于此技术,教师上课选择学员发言时更加自如。此技术还可支持课堂点名、考试系统的认证等。 2、无线屏幕广播技术 如图所示,学员A自带的笔记本电脑通过WIFI无线网络接入系统,经教师授权,该学员可将自己笔记本电脑屏幕画面(也可以加入学员A的头像及声音)广播到其它学生单元及教师单元屏幕,进行示范性的学习。 借助无线屏幕广播功能,教学活动将更加生动,强化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3、特色教学功能 1)可视化情景交互教学 教师讲课的头像画面直接传送到学员端屏幕上,教师面部表情、发音口型清晰呈现眼前。 可视化功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印象深,课堂吸引力强。 2)可视化交替传译训练 交替传译训练就是教师组织学员口译时,逐段下发源语,学员在听音、记录后,

对本段内容进行口译的过程。 交替传译训练是教师通常采用的一种口译训练,它便于调整训练的节奏,加强了学员听力和速记能力的训练。在通常的国际性会议中,交替传译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翻译方式。 DL-960还提供给学员一种自主式的交替传译训练手段:在音视频点播时利用SP 编辑模式播放源语,可以设置自动一句一停,或几句一停,停顿口译时间长短可以预设。交替传译过程中可以录音,以备复听自评。 3)可视化同声传译训练 译员坐在“箱子”里,能够清楚地看到发言人的特写镜头,不仅能从语音语调中感受发言人的情绪变化,更能直面发言人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让同声传译达到绘声绘色的境界,这是多少年来同传译员梦寐以求的工作环境。 DL-960提供双通道聆听功能,同传训练中,主席监听以及代表席聆听均可选择四种收听方式:只听源语、只听译语, 左源语右译语、源语译语混听。

韩刚谈口译学习方法

韩刚谈口译学习方法 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曾以优异成绩考入外交部翻译室接受培训,后调任新闻司担任新闻发言人同传。 您是怎样走上口译这条道路的? 韩刚老师: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考取了外交学院,研究生专门研读翻译理论与实践,后来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又有幸被外交部翻译室录取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直到后来被分到新闻司为新闻发言人专职服务。在新闻司的工作可以说让我有了更高的使命感,对世界大事更加敏锐,更深知做翻译,尤其是口译工作的苦与乐,这个工作通俗点说,就是"痛并快乐着~"回头看看的话,口译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初学者谈谈学习口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该怎样入门呢? 要有恒心,要做好心理准备。 黄金的学习年龄在16-30岁之间,这段时期记忆力相对较好,接收能力较强。 很多学员来学习时的心态就有问题,说我口语非常好了,一定能胜任口译,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都学不好,因为语言基础固然重要,方法技巧的习得和长年累月的训练更为重要。我教过的一个学员听力不错,但是翻出的汉语词不达意,我让她天天听汉语新闻进行复述,看报纸积累汉语语汇,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了质的飞跃,所以,要想口译入门,先准备心理条件,再谈其他。 外交部译员的口译训练一向都很神秘,能给我们透露一下这些职业高翻究竟是怎样进行系统训练的吗? 我们当时每天八点准时上课,由翻译室的现职译员和一些资深译审给我们交替传授口笔译技巧。每天首先听VOA,大家边听边记笔记,大家都知道VOA一般5分

钟,新闻涉及各个领域,速度在当时来讲觉得飞快,而且最要命的是新闻播放完毕之后就必须要逐个翻译,因为之前没有这么严格的训练,所以当 时很多同事都吃不消。在第一遍翻译完后,用双卡录放机将刚刚录过的新闻逐条播放,找出听错或漏听的部分,以及一些特殊的表达。这个程序耗时要一个小时左右。 之后就是由现职译员给我们上汉英或英汉演讲稿的翻译练习课,大家逐个做,之后他们会给出评价和重点讲解。下午一般是听CNN的节目半个小时,记笔记,自己练习消化。 然后是记忆力的训练,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无纸口译"。 最后是笔译的训练。这个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一辈翻译家的严谨态度,小到一个介词和冠词都要深究,这也对我现在的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然,还有一个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大家在学校里接受的听力或口译训练都是戴上耳机收听,而在这里,没有耳机,就是一台过时的录放机放在讲台上,大家坐在谈判桌的两侧"裸耳"收听,这其实是与现实口译工作直接接轨的做法,很值得提倡,我现在基本不会让大家戴耳机练习,也算是传承了当时训练的精髓吧~不过,要练习同传的话是非戴耳机不可的,需另当别论。 有人说口译入门容易,提高起来很难,口译学习中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应该如何解决这些困扰呢? 的确如此。口译的基本功很容易掌握,尤其是我教授的记忆力和笔记技巧完全可以在一周之内消化,但熟练应用以及翻译技巧则是另一回事。 其实,对很多人而言,学习口译确实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比如:你的知识面没有达到,汉译英的词汇积累远远不够,翻译词不达意,听力漏听误听,辩音能力不强,口音适应能力差。针对这些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要坚定信心,包括翻译室的所有同事都曾经经历过这些困惑和挫折,但是我们都是愈挫愈勇的。

《华佗传(节录)》阅读附答案附译文

《华佗传(节录)》阅读附答案附译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又精方药。 太祖①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②,每发,心乱目眩。佗针膈,随手而差③。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④,考验首服⑤。”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⑥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疆死也。” 注释:①太祖:曹操的庙号。②头风:脑神经痛。③差:音chài,同“瘥”,病愈。④传付许狱:解押送给许昌的监狱。⑤考验首服:考问认罪。⑥考竟:判决。这里指处死。 7.与“索火烧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B.悍吏之来吾乡 C.怅恨久之D.蔽林间窥之 8.曹操杀死华佗最根本的原因是(2分) A.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B.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C.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D.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佗久远家思归远:②数乞期不反数: ③出一卷书与狱吏与:④此可以活人活: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 天下当无此鼠辈耶?(1分) 译: (2)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2分) 译: 参考答案: 7.D 8.D 9.①远:远离②数:屡次,多次③与:给④活:使活,救活 10.(1) (1分) 天下会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用反问句式即可。 (2) (2分)狱吏畏惧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强求),要来火把书烧了。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东汉沛国谯县(在今安徽省亳县)人。曾经到徐州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懂得养生的方法,还精通医方药物。

最新《杨烈妇传》原文和译文

《杨烈妇传》原文和译文 原文: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姊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族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渭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若高愍女、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

名师详解同声传译中的4大难点

名师详解同声传译中的4大难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入口译备考的复习状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昂立口译培训中心专家就同声传译中的4大难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口译备考生知识积累和了解有所帮助。 同声传译难点1、对倒装句的处理 英、汉语的语序差别很大,这就给口译造成了较大困难。例如:Japan surrendered in 19 45 after Americans dropped two atom bombs。同声传译时,往往是刚刚译出前半句"日本人在1945年投降了",接着又出现了后半句"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译员已按英文语序译出,只好把句子重新组合,再重复说一遍。但这又显得翻译水平不高。如何处理好呢?昂立口译培训中心老师建议以下二种方法不妨试一试。 第一种:不要接得太紧,而是等讲话的人将大部分句子说出后,再开始翻译。但是,在快速的同声传译中,往往等不了这样长的时间。这样,我们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将一个句子断为二、三个简单句,在简单句之间,适当补充一些字、词,把它们有机地联结起来。上述例句可以译成:"日本人投降了,那是在1945年,在这之前,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这样译,虽然不完美,但是主要意思都译出来了,而且句子也比较通顺。 同声传译难点2、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 英语常用被动语态,相对来说,汉语则多用主动语态。了解这一点,在互译时,就会避免译出英文式的中文,或中文式的英文。例如: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 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 such as medical insu rance.此句英文用的是被动语态,翻译时应将其改为主动语态,译为:"在有些欧洲国家里,人民享受到最广泛的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险等等。"在同声传译时,由于时间紧迫,译员很容易顺着英文的句子结构往下译,译成"……人民被给予最大的社会福利……"。仔细听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就会发现不少译员经常犯这一通病。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最新疫情相关文言文阅读汇编(含译文和答案)

最新疫情相关文言文阅读汇编(含全套答案及译文) 2019年高考的文言文阅读选材一反常态,开始旗帜鲜明地开始考查名人传记。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所以考查了三位“古代改革家”,那就是商鞅、贾谊、吴起,这些人物无论成败,都是改革的倡导者或者实践者,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2020年,疫情当前,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高考绝不可能回避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语文匠特此辑录并改编有关“古代名医”的文言文、试题和译文,助力大家备战2020高考! 中华名医传记目录 《三国志·华佗传》 《旧唐书·孙思邈传》 张岱《鲁云谷传》 《明史·李时珍传》 第一篇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后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 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相陈珪举孝廉举:推荐 B.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宥:宽容

高一语文读本文言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高一语文读本文言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指南录后序》 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 2.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3.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还可以用言词打动的。 4.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可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 5.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我自料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要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 6.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隐蔽踪迹,奔走草野,宿于露天,日日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 7.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号呼不应。 8.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9.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召公谏厉王弭谤》 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 3.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 4.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 5.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 6.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杨烈妇传》 1.力不足,死焉,职也。 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

交替传译

外国语学院教学大纲 交替传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口译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的职业,肩负有沟通不同文化,为不同语言搭建理解桥梁的使命。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中国与世界越来越频繁的交往,进行英汉双语互译的口译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合格的口译工作者也将成为越来越稀缺的高级人才。 交替传译是口译中的一种,是进一步掌握同声传译技巧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综合应用所学各种英语知识和技能的高级课程。学习者应该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并且通过学习掌握更加深厚扎实的双语知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因此交替传译课专门为已经经过将近三年英语专业学习的高年级学生开设,通过讲授基本的口译理论,交替传译的特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交传的基本技巧,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译学科的理论,了解交传的特殊之处,掌握基本的口译笔记,注意力分配,公众演讲技巧,记忆方法,英汉语言对比和翻译处理技巧等,最后能够胜任各种正式场合1-3分钟间隔的交替传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基本的口译理论知识,交替传译的特点以及英汉、汉英交传中常用的翻译技巧; 2.了解相关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3.培养对中英文的听力理解及信息处理的能力; 4.掌握基本的口译笔记方法; 5.胜任各种正式场合1-3分钟间隔的交替传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口译的基本形式;认识口译和笔译的异同;了解交替传译的特点;做交替传译的基本笔记技巧。 教学难点:词汇量的扩充;英语听力的即时理解;中英双语在短时间内的转换;注意力的分配;掌握和找到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内容以课本理论为根本指导,在教授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后,辅助以大量最新的新闻、专题、时事、演说、重要讲话等题材的实战交传练习。学生的实际交传练习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在每次练习中,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理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互相找到问题所在。也就是以模拟真实的交传场景,分析改进交传技巧的学习讨论会的形式为主,辅以教师指导,并发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共同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某个领域的专业术语。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68学时) 1.口译学科简介 2.交替传译的特点、标准和过程了解 1 3.交传的听力理解(交叉进行)掌握 3 4.交传的记忆方法掌握 1 5.公众演讲技巧掌握 1 6.笔记基本技巧训练掌握8 7.英汉语言对比掌握 6 8.上下文的作用(交传时的预测)掌握 2 9.各个不同专题的中英交传模拟训练掌握42 10.各种不同文体的交传处理技巧 了解 4

口译训练方法及材料

各位大家好 我就是jacky,那个帖子《我如何用一年考上欧盟口译司》一文的作者。 我一直都想把这种系统的方法能够通过一个很好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找到梦想,发现真谛。 所以,我和朋友们一起集中智慧,起草了下面的这个操作的原则和程序,算作是一次大型的免费口译培训,希望你能够看懂,如果有什么问 题,可以回帖,如果没有,就可以直接开始了,一共六个月的进程,如果你能严格执行下来,考上二级口译应该没问题 1 分为6个不同的阶段,也就是6个月,到什么阶段,达到什么程度 2 在论坛上法帖,监督自己学习,也接受别人的监督, 3 完成了一个阶段,给负责人发邮件,才可以收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指示,所以大家必须要学习后在论坛上发帖,证明你每天都在学习,我们的 方法,只能提供给真正热爱的朋友。 4 办一个经验口译员解答专栏。稍候我们会开通这个服务 7 有关学习的具体进程: 第一个月: 模仿新闻1h + 新闻精听2h 基本上听新闻同类话题可以大致理解 第二个月:(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新闻听力一次准确理解大约50-60%,语言能力得到增长,语音有所转变 第三个月:(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新闻听力一次准确理解大约70-80%,基本上达到语言的运用有了一定积 累,新闻听力一次准确理解大约80-90%,语言运用比较正规,能够用新闻和标准的语言来表述一些复杂论点,开始笔记练习 第五个月: (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新闻听力进入快速阶段,越来越好。语言能力继续提升,笔记基本上能够纪录短时间的文章 第六个月:(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新闻听力达到接

华佗传 翻译

史书上说华佗因自恃才能而厌恶服侍权贵,为曹操所恼恨。荀彧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关系到人命,应该考虑他医术高明而宽恕他。”曹操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这样的鼠辈呢!”最终因为拷打而使华佗死在狱中。直到他的爱子曹冲生病将死、他发现救治也挽救不了儿子性命的时候,才有后悔杀死华佗的叹息。唉,凭着曹操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深明韬略,然而还是如此轻易地杀掉人材。荀彧有这样高的智谋、门第和名望,用十分明白的道理来责问他,然而还是不能使他的怒气平息。掌权者发怒,真害怕这样的事情啊,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执柄者要谨慎的啊! 推究那些史学家在史册上记载这件事的原因,这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能的人的刑罚,采纳贤德的人的劝告,而惩戒残暴者的轻率杀戮。因此从华佗恃能到曹操后悔,全都详细地记载在史书上了。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出宽恕他的请求。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人材呢!”竟不知道到了后悔之时,才会痛惜人材的不可多得。有人一定会发出惋惜人材的叹息。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譬如他死了,又会怎么样?”竟不知道到了后悔的时候,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这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吗? 拿华佗不该杀来说,是十分明白而不用多说的。我只是担心那史书上的意义阐发不足,于是把这层意思推论而发挥罢了。我看自曹魏以来,那些掌握死生权柄的人,因一怒就杀掉人材的情况是很多的。我又何须写华佗的事呢?唉!不忘记以前的事情,是期望能收到劝善又惩恶的效果!但那些残暴者又拿这件事作借口来随心所欲地杀人。孙权就说过:“曹操杀死孔融了,我对于虞翻比他强多了,怎么能比呢?”而孔融也用应劭杀孝廉来与自己做比较。孙权是近于称霸的一流人物,孔融有高尚的美名,还都以应该惩杀为先例,更何况其他人呢?

同声传译培训中同传考试方法

同声传译培训中同传考试方法 2016年大学毕业生到现在基本已经找到工作了,对于本科外文专业的同学来说,选择留下来继续考研,对于想要从事翻译或者类似行业的同学来说,考研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翻译行业来说,同声传译又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对于考研同学,同传考试方法有哪些经验需要学习呢,北京世纪英信翻译为大家介绍: 1、同声传译英语翻译基础方面 提高翻译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在平时尽量看一些英语原版的材料,比如《经济学家》之类的书籍,学习一些原汁原味的表达。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听VOA,BBC也是不错的选择,亦或者平时关注时事,新闻联播里面出现的缩略词或者术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声传译硕士英语翻译方面 考过硕士英语的同学都知道,这个科目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比CATTI二级笔译的综合还要难。但是只要基本功扎实,注重积累,拿高分也不是不可能的,自己学习尤其是语法部分,词汇量是靠平时的积累,平时不断做题、总结、积累,以不变应万变,在作文部分,研究生考试要求更高,内容在400字左右,重要的思维逻辑清晰,观点明确,没有低级语法错误,还要尽量变化句型,多用独立主格,定语从句等,那个满意的高分还是可以的。 3、同声传译汉语百科写作方面 百科写作方面注意的是全面性,不能关注了去年别人什么,几年就写什么,记知识点要准确,一定要关注时事,不要只准备一些名词的意义。 4、同声传译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书是复习必备,多做几遍,确保每个题都弄懂,再把课本看透,总结出框架,把知识点之间串起来就可以了。一般不建议准备太早,大概暑假开始准备就可以了,太早的话知识点背过还是会忘掉。

同声传译的自我培训方法

同声传译的自我培训方法 2008年11月18日 首先声明:以下方法必须以非凡的努力为前提,否则同传便无法实现 自我训练:提高同声传译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自我训练。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得到专门化的职业训练。有些译员已经在一线工作了很长时间,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心理素质,如果了解同声传译训练的内容和主要方法是可以进行自我训练的。但同声传译的训练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学习者一定要有恒心、耐心和决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自己的同声传译水平。当然并非人人都可以进行同声传译的学习,它要求学习者要有扎实的双语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连续传译的基础并对同声传译有浓厚的兴趣。以下介绍同声传译专业训练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①影子练习: 影子练习(shadowing exercise)又叫原语或单语复述练习。就是用同种语言几乎同步地跟读发言人的讲话或事先录制好的新闻录音、会议资料等。该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译员的注意力分配(split of attention)和听说同步进行的同声传译技能。做影子练习时,开始的时候可以与原语同步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可以在原语开始后半到一句话跟读原语。跟读原语时不仅仅是鹦鹉学舌,要做到耳朵在听(原语)、嘴巴在说(同种语言复述)、脑子在想(语言内容)。在跟读完一段5-8分钟长度的讲话或新闻之后,应该可以概述出原语的主要内容。在影子练习的后一阶段,可以安排“干扰”练习,就是在听、说同步进行的同时,手也动起来。要求学员从999开始写起,按倒数的形式往下写999、998、997…。影子练习视个人的基础可以进行3-5周(每周2-4小时)的训练,练习形式相对自由,在听广播、看电视、听报告时都可以做此练习。学员在练习中产生了想用译入语同步陈述时就可以转入下一阶段的练习了。 ②原语概述: 原语概述练习是影子练习的延续。就是学员用原语跟读完一段讲话内容后,停下来凭记忆力对刚刚跟读的内容用同种语言进行概述,归纳讲话内容的核心思想。如:“On April 8 we have noticed the news of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Morihiro Hosokawa’s resignation. This is an internal affairs of Japan. Prime Minister Hosokawa has made a valuable effort to promote Sino-Japanese friendly relations. We hope that Sino-Japanese relations can continue stable and healthful development.” 就可以概括为:“Japanese Prime Minister resigned. We hope this will not have impact on Sino-Japan relations.”开始做该类练习时,间隔时间可以相对短一点,在学员掌握要领之后再逐渐加长。原语概述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员短期记忆力、边听、边说、边想(抓核心内容)的习惯。 ③译入语概述: 译入语概述练习是在原语概述练习进行一段时间后将概述原语内容用译入语进行。目的是巩固听说同步并逐渐过渡到真正的同声传译。练习时译员不必过度强调句子结构和具体内容,而是培养用简练的译入语传达原语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点。如:“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a vital component of continued economic development. Here and in Hong Kong decades of explosive growth have taken a toll on the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raffic congestion and deforestation. Not only does this discourage further economic investment and encourage industries already here for relocate, but it also makes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Guangdong to enter into the next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可以用译入语--汉语概述为:“环境保

方一新教授《训诂学概论》读后

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89期) 方一新教授《训诂学概论》读后 蒋宗许 胡俊俊 (西南科技大学 文艺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方一新先生《训诂学概论》是全国高校古委会规划重点项目,其编纂背景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古委会委托北大裘锡圭、杨忠先生主编一套《古文献学知识丛书》作为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教材。这套书立足于古文献专业,同时也考虑诸如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和宗教等学科研究生的参考,此外也兼顾从事文史工作以及广大文史爱好者的需要。这套教材共十一种,《概论》即其中之一(2008年3月第一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笔者以为,《概论》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益多师更出新 原杭州大学本是朴学重镇,一新先生精进于这样一个学殖深邃的环境之中,自然一日千里,年甫弱冠,即已捷登治学殿堂,在《概论》撰写前,已有多种著作如《魏晋南北朝史书语词笺识》等问世且获得学界一致的好评。这些积累自然有利于厚积薄发。《概论》共分九章三十四节,九章依次是“训诂和训诂学”,“训诂学的功用”,“训诂著作”上、中、下,“训诂的条例和术语”,“考释词义的方法”,“学习研究训诂学的原则”,“训诂学的继承与发展”。 从总体布局已不难看出,《概论》兼顾古今,源流并重,训诂的相关理论、历史、现状、未来的展望尽皆纳入规制。当然,前此的一些训诂教材也有类似的格局,但如果我们仔细比较,则发现《概论》的匠心独具,如在第二章“指导古文学习”一节中,《概论》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怎样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一、掌握正确的词义训释原则,二、合理利用注解,三、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在“指导古文献校理”一节中,《概论》从古籍整理的五个方面(标点、校勘、注释、翻译及辨伪)举例说明了训诂学的功用,翔实周至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指导辞书编纂”一节中,以《大词典》、《辞源》为主,从三个方面举述语文辞书中还需要完善的问题:一、词条或义项失收,二、释义不确,三、源流失考。 古代的训诂实践,主要体现在古书注解、语文辞书和其他训诂专著这三大类型的著作上。训诂起源于古书注解,《概论》“为避免泛泛而谈,增加感性认识,在每一时期下,都举出一种著名的古注予以重点介绍。故每一节都有两方面的内容,即该时期的注解情况和代表性著作。”分期分别介绍了《毛诗故训传》、《郑笺》,《春秋经传集解》,《春秋左传正义》,《四书章句集注》,《资治通鉴注》,《墨子间诂》。以上各书都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训诂水平,《概论》一一对他们的成就和不足做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介。这样一来,每一历史时段训诂概貌得以展现,而代表著作的介绍则一斑而现全豹,时代的成就和训诂特色明朗了然。 2010年第4期89

杨烈妇传原文和翻译

杨烈妇传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 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接着又将侵袭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累lei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合。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 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官。作乱的人叛贼(进犯)到了,就应当守卫; 力不足,死焉,职也。 (即使,哪怕)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这件事上,也是应尽的职责。 君如逃,则谁守?,” 您如果逃跑了,那么谁来守城?” 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 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 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lin皆其积也, 杨氏说:“假如您不守城,县城就会被叛贼得到, 粮仓里的粮食都成为他们积聚的了, 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库房里的财物都成为他们的了,百姓都成为他们的士兵,俘虏,国家还有什么呢?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夺取贼寇的财物,吃(夺得的)他们的粮食,用优厚的奖赏来使令不怕牺牲的勇士,看来一定会成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 于是他把官府中的差使、小吏和百姓召集到房厅里。 杨氏言曰:“县令城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杨氏说:“县官当然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职的年限满了就要离开,不像官吏百姓那样。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官吏、百姓是本地人,祖先坟墓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在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忠义品格而充当贼寇的人呢?” 众皆泣,许之。 众人都流泪答应了她拼死守城。 乃徇曰:“以瓦石中zhong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shi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于是杨氏宣布说:“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于是得到了几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城防守。 杨氏亲为之爨cuan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杨氏亲自烧饭给他们吃,不论年长年轻,一律给他们吃,并且分得很公平,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杨氏让李侃对敌人说:“项城父老,守大义而不为贼效力,都尽力守城至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ji去,徒失利无益也。” 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足以立威,不如尽快离开,白白地失利,没有好处。” 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叛贼都(轻蔑的)笑了。这时有飞箭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回家。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能坚持守阵地! 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 如其死在城上,不是比死在家里还要好吗?” 侃遂忍之,复登陴。 于是李侃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等精良的武器、没有坚固的城墙和深深的护城河。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攻城的贼兵有气吞项城的傲慢心理,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越过城墙入城。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口译介绍

口译(又称传译)是一种翻译活动,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做口语翻译,也就是在讲者仍在说话时,同声传译员便“同时”进行翻译。 目录 编辑本

语种、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考试命题,研究建立考试题库等有关工作。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负责该考试的具体实施工作。 北京新东方英语学校口译辅导,针对考试内容课堂模拟,授课教师将着重答题技巧的传授;模拟考试常见题材,讲解口译难点,补充常见专业词汇。口译实务技巧,传授实务考试技巧,专业口译笔记训练,大段考证模拟练习。 考试地点 2003年人事部制定下发了《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和《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03年7月成立了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并于2003年12月6日至7日,全国首次二级、三级英语口译、笔译试点考试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举行。经过多方协商、共同协作和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本次试点考试任务。考试结束后,人事部专技司、外文局、外专局培训中心和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还专门召开了座谈会,认真听取考生对试点考试的意见和建议。据统计,本次试点考试共有1682人报名,1629人参加考试,492人经考试合格取得翻译资格证书。试点考试的参考率高、考生范围广,从各方面反映看,试点工作得到了人事部、外文局领导、各位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外文局常务副局长、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郭晓勇称“考试社会反响良好”。根据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和考生反映的情况,外文局请英语专家委员会调整了英语考试大纲的部分内容。翻译资格(水平)考试报名条件放开,面向社会,得到广大考生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符合人才评价的发展方向。由高等院校和翻译一线的专家承担的命题工作是成功的,起到了通过试点检验命题标准、命题方式和试卷结构的作用,这为在全国继续扩大试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广大考生的认可。 2004年5月下旬,英语二、三级翻译资格试点考试继续扩大。二、三级口译考试扩大到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等六城市,笔译考试除以上六市外还扩大到西安、南京、郑州、成都、长春、福州等共12个城市。2004年11月13日、14日,英语二、三级翻译资格试点考试笔译考试在全国25个城市、口译考试在全国15个城市进行;法语二、三级考试在北京、上海试点考试;日语二、三级考试在北京、上海、大连试点考试。考试大纲的编写、国家翻译资格考试标准的确定、考试试题的命制等都是由翻译资格考试最高层次的专家组织——日、法语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参与完成的。这些专家都是翻译界的资深教授和学者,代表着法语、日语翻译界的最高水平。同时专家委员会对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更好地形成一套科学化、社会化、规范化的翻译人才评价制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刘宝英在日法语考试试点成立大会上

向同声传译员习得的英语学习经验

向同声传译员习得的英语学习经验 今天看了一位同声传译员的英语学习心得体会,觉得她真的非常优秀,经验是超常的丰富,我觉得她的英语学习经验体现了英语学习的本质,听说读写译合五为一,现在我转发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别人分享 知识和经验是快乐的,也许这样子能帮助到很多人,我个人感觉她的 经验是比较接近李阳老师的那种味道的,没有太多的激情的词藻,但 是却多了分务实中肯的建议和殷切的期望!英语不是科学,是说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英语口语就是贵在应用,用多了自然熟悉,用熟悉 了当然出巧,但许多人往往就是碍于面子,生怕丢脸而难以迈出开口 说英语的第一步! 以下是这位同声传译员的博客里面的经验谈,她叫做梁潇方,同声传译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士.受训于北京外交学院外事口译班,受过专业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训练,广州翻 译协会高级会员,现为自由职业翻译。 >(括号里面的是我自己加进去的解释,说明李阳老师的李阳疯狂英语方法是反映了英语学习的本质的.) "很多中国人学了许多年英文都不能开口讲英文。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认为主要是学的时候没有注重口语的练习。学得不得法。在这里主要是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我从初一开始学英文时就觉得英文特别好听,当时学习条件并不是很好,没有录音带可听,更没有什么复读机。所幸的是老师的发音也不是很差。所以开始学的时候没有染上特别重的地方口音,所以后来自己跟着录音带练习语音的时候纠正也比较容易。初中学英文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朗读英文,每篇课

文都能背。每次考试都在95分以上。一开始开好了头,有成就感,对英文的兴趣就保持下来。所谓的比别人有天赋只不过是比别人勤奋,比别人对英文更感兴趣而已。(李阳老师说:"成功就是比别人更付出多一点点,更加勤奋,更加刻苦!") 中国不是一个说英语的国家,所以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语言环境。但是现在学英语的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了。网络、电视、电影、英语学校和来华的英语国家人士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英语的资源。对于很多人了来说,课本仍然是主要的学习资料。很多人手头的的课本五花八门。提高英语的关键是有效地利用手头的资料,而不是教材越多越好。如果你能把所有教材都消化,那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李阳老师说:"有限材料的无限重复就是学好英语的秘诀!")学习的时候应该记一些固定搭配,固定说话,背诵一些有用的句子。(制作句子财富本,句子中心论) 有些人说口语只要能说出来,人家能明白就行了。语法不用那么计较。确实,交流的重点是把意思说清楚,但是语法还是可以同时兼顾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英语角如果有老外,旁边肯定是围了很多中国人。大家最常问人家的就是人家从哪里来。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还有很多人说不好。我经常听到有人说,"Where are you come from?" 这句话有语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Where are you from?" "Where do you come from?" 怎么样能不说错?把正确的说法记住就行了.(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就这么简单!记不住怎么办?再记,没有其他办法。(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是学习之母!!) 但是如果你满足于说一口蹩脚的英文,那就算了。买英语教材的时候最好把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