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湘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湘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湘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湘教版

专题5 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单元1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教学目标】

1.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点,了解化学变化中的条件。

2.认识催化剂的作用。

【教学重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教学难点】

催化剂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教学手段】

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

【教学过程】

一、反应条件。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P120——121 “交流讨论”

【提问】:通过学习和讨论,说一说化学反应常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师生点评】:反应条件

加热、点燃、通电、高温、光照、催化剂。(由于化学中最常用的加热源是酒精灯,其温度为300-600,一般认为600即为加热与高温的分界线。高温热源有:酒精喷灯600-800;煤气灯600-1000;煤气喷灯,最高可达1200 )

二、化学反应的条件。

加热、点燃、通电、高温、光照、催化剂。

三、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如二氧化锰、硫酸铜等)

(2)特点:①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②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或减慢别的物质反应的速率;

③“一变二不变”

【小结】

四、布置作业

练习:P125 1、2、3题

[板书设计]

单元1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加热、点燃、通电、高温、光照、催化剂。

二、催化剂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如二氧化锰、硫酸铜等)

(2)特点:“一变二不变”即质量和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知识归纳】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理解 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 ①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4、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原因

解释“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实 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不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适用范围:所有的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 (3)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得的组成;(4)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6、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实验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①红磷燃烧时,为什么在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 答:为了吸收红磷燃燃烧放出的热量,以防止锥形瓶炸裂。 ②红磷燃烧时,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 答:因为红磷燃烧时放出热最,系上小气球,可以防止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而冲开瓶塞,发生危险。 ③红磷燃烧时,玻璃管上的小气球有何变化? 答:红磷燃烧时,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因瓶内氧气减少,气 压变小,小气球变小。 课题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含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③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C + O2 点燃 CO2为例) (1)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以后知识点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化学式前面系数得到的积之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点燃 点燃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本单元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课题3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及关系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从微观角度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打磨铁钉用的砂纸等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 一、导入新课 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此时,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容易回答。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福尔摩斯认为: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在一个化学反应里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推进新课 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与探究一:白磷燃烧 师:观察下列现象并思考: (1)白磷的燃烧现象;(2)m(P)+m(O2)=m(P5O5)? 生:(1)白磷燃烧现象跟红磷燃烧的现象相同。 (2)m(P)+m(O2)=m(P5O2) 即: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师:利用上述装置,将白磷改为木炭实验是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否是一切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解析版)

第 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测试卷 温馨提示:本卷共三大题,计 25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A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 C.100g 水与100g 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 ,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g 氢气在9g 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 2.(A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 2+O 22H 2O 的读法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B .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 .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D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3.(A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⑥ D .①③⑤ 4.(A )化学反应C +O 2 CO 2中,若生成m 个CO 2,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个数为 ( ) A .2m 个 B .m 个 C .2m 个 D .23m 个 5.(A )铝在氧气中反应会生成氧化铝,在此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三者的质量比是( ) A. 9:8:17 B. 27:32:102 C. 27:32:43 D. 27:32:59 6.(A )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

7.(A )小林和小明同学在学习合作中讨论: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哪种物质消耗氧气最多?请你也参与他们的讨论,你认为消耗氧气最多的物质是( ) A .C B .H 2 C .Fe D .P 8.(A )下图是某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2CO N CO NO +=+ B. CO NO CO NO 22+=+ C. CO NO CO NO 22+=+ D. 22CO NO CO NO +=+ 9.(A )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 表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N 2O 4 == 3N 2 + 4H 2O + 2CO 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 A .C 2H 8N 2 B .N 2H 4 C .CH 4 D .C 6H 7N 10.(A )右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根据他们描述的内容,试判断他们所指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 B . C . D . 11.(A )“”、“”、“”分别表示A 、B 、C 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教案: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情景导入 【讲述故事】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福尔摩斯不假思索回答:“这容易,青烟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和烟丝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总质量.”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反应里,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总质量有怎样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 1、反应前各反应物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2、反应前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3、反应前各反应物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探究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 验 装 置 实验步骤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红磷磷,用带有导管橡胶塞盖紧,在导管上系一气球,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然后,取下锥形瓶,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得更瘪 反 应 前 总 质 量 m1 反 应 后 总 质 m2

量 实验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m1= m2, 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 探究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 验 装 置 实验步骤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CuSO4溶液,塞好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打磨光亮),将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 验 现 象 铁钉表面上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 应 前 总 质 量 m1

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 ....,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 ..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 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2+O22H2O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2+O22H2O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

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⑵、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3+SO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会说出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观看视频,能指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重点: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预习导学:阅读活动与探究后思考: 方案一中: (1)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 (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 (3)上述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4)如果白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5)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 方案二中: (1)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反应完成后,天平是否仍然保持平衡? (3)如何解释上述现象?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间有什么关系?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3、(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4、你能解释: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辨析:有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请谈一谈你有何想法? 学习研讨 考试要求: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 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考点二):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 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 点燃 点燃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试题 相关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 N=14 Mn=55.5 Cl=35.5 Fe=56 Ca=40 K=3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变化在生活中常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瓷器破碎 C.煤气燃烧 D.冰块融化 2.下列实验操作准确的是 ( )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准确的是 ( ) A.10g 冰受热熔化成10g 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对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 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 . B . C . D . 5.氮化硅(Si 3N 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 工业等。氮化硅属于 ( )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6.最近日本推出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X+3O 2 2C02+3H 2O ,则X(甲醚)的化学式是 ( ) A.C 3H 6O 2 B.C 2H 6O C.C 2H 4O D.CH 4O 7.下列化学方程式准确的是( ) A. C+ O 2 CO 2 B.Mg+O 2 MgO 2 C.2Fe+3O 2 Fe 2O 3 D.2H 2O 2 2H 2O+O 2 8.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 3COOOH )是一种杀菌水平较强的消毒剂。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9.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MnO 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2教案

课题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和体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复习引入新课,并用ppt生动展示、讲解新内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1、如何书写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和评价,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新课题的学习。 学生活动翻书复习,相互交流,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价和补充完善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涵义,熟练表达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信息,有助于体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做准备。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2、符合质量守恒定。 书写步骤: 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 配:配平化学方程 等:将短线改为“等号”(===) 注明反应条件,状生成物状态:加热△气体↑沉淀↓ 注意,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奇数配偶法,观察法 1、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 例:Fe2O3+C----Fe+CO2选择O原子为配平起点,由于3与2的最小公倍数为6,故Fe2O3系数为2,而CO2的系数为3,然后调节C与Fe2O3的系数分别为3和4,既原方程变为:2Fe2O3+3C 4Fe+3CO2 2、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 例:Fe2O3+C----Fe+CO2选择O原子,因O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所以先将Fe2O3用偶数2配平,再依次推导出C、Fe2O3、CO2的系数,分别为3、4、3,即得2Fe2O3+3C 4Fe+3CO2 3、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即观察分析反应式左右两边相关物质的组成,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各自化学式前的系数;在推导其他原子的个数。 例:Fe2O3+C --- Fe+CO2反应中:C-----CO2,C夺取了Fe2O3里两个O原子,那么一分子的Fe2O3里的3个O原子可以供给3/2个C-----3/2个CO2,然后调节为整数系数为:2Fe2O3+3C 4Fe+3CO 综合实例,如例题: 1、磷在氧气中燃烧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 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2.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2CH3OH + 3X + 4NaOH == 2Na2CO3 + 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CO2 D.H2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4.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 含有2个A原子 5.在化学反应C+O2==CO2中,若生成m个CO2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的个数是() A、m B、2m C、m/2 D、4m 6.某固体混合物内含有A、B、C三种物质各10g,将其充分反应后,B消耗完全,C的质量增加了8g,生成了4D,若A全部参加反应,需再加入B的质量是() A、20 g B、25 g C、40 g D、30 g 7.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加热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复习 合肥市巢湖市西峰初级中学九(3)班祖国龙2016.11.2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守恒的原因; (2)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强调: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点) 2.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3.“守恒”是指质量守恒,并不是指体积等守恒。 ⒊“质量守恒”对反应前的物质而言,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的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4.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可总结为五个不变,两个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宏观 五个不变元素的质量和种类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种类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构成原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变为构成生成物的粒子)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例:判断下列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10克水加热到100℃五以上变成10克水蒸气 2、2克氢气和8克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10克水 练习:1、2003年10月16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在指定区域成功着陆。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A)和过氧化氢,它们混合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A = N2 + 4H20,则肼的化学式为_______,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①物质的质量总和;②物质的质量;③物质的种类 ④物质的性质;⑤元素的种类;⑥原子的数目; ⑦原子的种类;⑧物质的分子总数。 3、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 A 一定有C、H、O B 只有C、H C 一定有C、H,可能有O D无法判断 4、某物质6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4克,水2.7克,则该物质中( ) A 一定有C、H、O B 只有C、H C 一定有C、H,可能有O D无法判断 5、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4克,水2.7克,则该物质可能是()A.CH2O B.CH4 C.C2H60 D.C2H4O2 (二)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① a. 质的意义: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 b . 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 c .反应条件 ② d . 微观意义: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③ e. 量的意义: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例如:C+O2==CO2 ①宏观(质的方面):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②量的方面: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③微观(粒子方面):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4、书写原则: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洁厕灵、84消毒液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有毒气体是Cl2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洁厕灵、84消毒液能混合使用 2.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该气体是()A.O2B.HCl C.Cl2D.SO2 3.实验中有些变化虽然是“<”或“>”的,但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符合的是() A.铜丝的质量为m g,在火焰上灼烧后的质量为n g,则m<n B.木炭的质量为m g,在火焰上灼烧后所有灰烬的质量为n g,则m>n C.浓盐酸的质量为m g,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n g,则m>n D.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 g,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n g,则m<n 4.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5.对化学方程式N2+O22NO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7:8 C.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6.有关2H2+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B.2 g氢气和l g氧气反应生成2 g水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D.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7.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 D.点燃条件下,每30份质量的磷和4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71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8.下列对于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的理解,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条件为“点燃” 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保持不变 C.该反应于氧化反应 D.每4份质量的铝和3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9.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改变() A.反应物B.生成物C.化学式D.化学计量数10.在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e+2d=b B.2b=c C.a+d=e D.d+e=a 11.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g CO2和5.4g H2O那么符合该反应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初中第五单元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答题时间:45分钟) 一. 选择题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B. 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D. 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2. 在化学反应中,A+B=C+D,已知12克A和18克B恰好完成反应生成6克C若实际反应时生成了8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A. 3克 B. 4克 C. 1克 D. 6克 3. A、B在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若C的化学式为A2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A2+B2=2C B. 2AB+B2=2C C. 2AB+A2=2C D. 2A2B+B=2C 4. 有化学式分别为x,y两种物质,使62克的x和足量y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68克xy3,反应的方程式为2x+3y2=2xy3,x与y两元素的原子量之比为() A. 2:3 B. 31:34 C. 31:1 D. 1:31 5. 将24.5克氯酸钾和4.5克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充分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 A. 19.4克 B. 20克 C. 14.9克 D. 4.5克 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2x+3O2======2CO2+4H2O中x的化学式为() A. CH4 B. C2H5OH D. C2H4 D. CH3OH 7. 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0克,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克水,则剩余的气体中不可能是() A. H2和N2的混合气体 B. O2和N2的混合气体 C. H2和O2、N2的混合气体 D. 2克N2 8. 仅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中,A、B元素的质量比为2: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且化合物中B显-n价,则此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n B. 2n C. +3n D. -3n 9. 某金属R的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对应氢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的化合价为() A. m-n+1/19.5 B. m-n+16/34.5 C. m-n/18.5 D. n-m/35.5 10. 5.6克不纯净的铁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0.21克H2则原铁片中含有的金属杂质为() A. Zn B. Mg C. Cu D. Pb 11. 将一含有A、B、C各10克的混合物,加热反应xA+yB=mC+nD,结果生成了4克D新物质,同时发现C的质量增加了8克,而A正好用完如果没有其它物质生成,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 A. 1:5 B. 5:1 C. 5:6 D. 1:4 12. 加热31.6克KMnO4,当得到3克O2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A. K2MnO4和MnO2 B. KMnO4和MnO2 C. KMnO4和K2MnO4 D. KMnO4、K2MnO4和MnO2 13. 将24克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则生成水18克,混合气体中氢气可能为()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1━质量守衡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质量守衡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标: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 二、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生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小结,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 生:三个小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 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衡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学生:讨论、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 生:质量守衡定律是否对所有化学反应都适应呢? 六、反思与评价 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 实验2:铝箔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师生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如果在燃着的铝箔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师:归纳、总结。 再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只要是化学反应必

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5单元

XX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组长签字: 一、导入目录 ~~~~~~~~~~~~~~~~~~~~~~~~~~~~~~~~~~~~~~~~~~~~~~~~~~~~~~~~~~~~~~~二、课前自主学习

~~~~~~~~~~~~~~~~~~~~~~~~~~~~~~~~~~~~~~~~~~~~~~~~~~~~~~~~~~~~~~~ 三、知识梳理+经典例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30min.)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一、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1.方案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 (1)在备好的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防止锥形瓶的炸裂)放入红磷 (2)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接触到红磷 (3)用托盘天平称量锥形瓶、玻璃棒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记录为m1 (4)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然后迅速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并将红磷引燃。观察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5)等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锥形瓶、玻璃管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记录为m2 (6)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红磷质量+氧气质量=五氧化二磷质量 注意事项:①铺一层细沙的目的:防止锥形瓶瓶底的炸裂 ②在锥形瓶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面栓一个 气球的目的是:防止红磷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瓶内气体迅速膨胀 而冲开橡胶塞; ③本次试验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良好 ④玻璃管下端与红磷接触的目的是引燃红磷 (7)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8)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玻璃管上端的小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m1等于m2. (9)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方案2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锥形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 (2)将几根铁钉用磨砂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到天平上称量 (3)取下烧杯和铁钉,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注意砝码不要取下)

九年级化学第一至五单元测试

九年级化学第一至五单元测试题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 __ 成绩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P:31 Cl:35.5 K:39 Mn:55 Fe:56 A.氢气、可口可乐饮料、氢氧化钠B.水、矿泉水、海水 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D.铝箔、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2、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后剩余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回原瓶 B、称量时,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 C、直接用手拿着试管加热 D、可用过滤的方法来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3、自2004年5月1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交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对司机酒 开车的监控处罚力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分子等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铅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和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 A、+3、+6 B、+6、+3 C、+3、+5 D、+5、+ 3 4、将20g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 g水,则原混合物中H2和O2的质 量比可能是( ) A.2:1B.1:8 C.1:9D.1:4 5、2004 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因“毒鼠强”(化学式C4H8N4S2O8)中毒造成 人员伤亡的事件。“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它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5 个原子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6 C、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 :N :S: O =2 :4 :2 :1 :4 D、该物质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的 6、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收集一氧化氮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集所法 B、排水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7、某有机物9.2g完全燃烧,要耗氧气19.2g,生成二氧化碳17.6g,水10.8g,试判断该 有机物中()。 A、只含有C、H元素 B、只含 C、H、O元素 C、不只含C、H、O元素 D、不含O元素 8、为防止水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水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 (C2H5SH)。乙硫醇在水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4 CO2+2Ⅹ + 6H2O,则Ⅹ的化学式为() 2C2H5SH + 9O2点燃 ==== A.SO2B.SO3C.H2SO4D.CO 9、相同质量的下列单质,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磷 B.硫 C.镁 D.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九上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 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⑴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⑵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⑶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三、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则: 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⑵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2、方程式的配平 ⑴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⑵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化学计量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配平方法:观察法和最小公倍数法 (1)观察法:确定参加反应的物质与生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中间用一条短横线表示,短横线左边写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化学式,短横线右边写出生物的物质的化学式;以1个分子中原子个数最多的那种化学式前面写“1”,并以这种化学式中1个分子所出现的原子个数为基准,左右两边寻找原子出现的个数相等的物质,并在已经观察出的化学式前面写上推出的化学计量数,最后保证短横线左边和右边的原子种类和个数相等(若相等,还要检查各分子的个数比是不是最简比),并且把化学式前面数字是“1”的擦除;改短横线为等号,并且标明相应的条件和气体或沉淀的符号;检查等号左边和右边的原子个数是不是相等即可。 例如:H 2 + O 2 ˉˉˉˉH 2O 的配平方法: a.通过观察,发现1个H2O 分子出现的原子个数最多,先在H 2O 化学式的前面写上1; b.通过观察,H 2O 是生成物,其中的每个原子都来自于反应物,1个H 2O 分子由2个H 原子和1个O 原子构成,进而在H 2的前面写上1,O 2的前面写上1/2,最后把分数化为整数,每种化学式前面都乘以2,既得正确系数,并且把化学式前面是1个数字擦去; c.把短横线画成等号,并且标明反应的条件,2H 2 + O 2 2H 2O ,最后检查等号左边右边的原子个数是 点燃 点燃 点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