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资料05447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资料05447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资料05447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资料05447

《土木工程施工》机考题型及参考资料

一、题型

二、各章节分值

三、考前复习说明

1、课终成绩=考勤(10%)+实验报告(15%)+课堂讨论(15%)+作业(10%)+机考(50%)。

2、施工技术部分所有的知识点(包括单选、多选和判断题)都在“附录一”。施工组织部分请参考赵林儒老师的复习资料。

3、多选题难度大,请务必重点复习“附录二”。

4、请同学们务必交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论文)。

附录一: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土方工程

010101(土方工程的内容及施工要求)

1.由于土方工程施工具有面广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P1)

010102(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

2.土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在土方施工中,按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为八类,如表1.1.所示。其中前四类土的排列顺序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粉质黏土为普通土。(P2)

3.土有各种工程性质,其中影响土方工程施工的有土的质量密度、含水量、渗透性和可松性等。(P2)

4.分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土的天然密度,指土在天然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它影响土的承载力、土压力及边坡的稳定。土的干密度,指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它是用以检验填土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P2)

5.土的含水量W是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间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W=(G1-G2)/G2。(P2)

6.土的含水量影响土方施工方法的选择、边坡的稳定和回填土的质量。

7.在某一特定含水量下,土方通过击实能获得最小体积时,这一特定含水量称谓最佳含水量。(P2)

8.土的渗透性是指水在土体中渗流的性能,一般以渗透系数K表示。从达西公式V=KI可以看出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当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流速度即为渗透系数K。(P2)

9.水在土中渗流时,水头差与渗透路程长度之比,称为(水力坡度)。

10.最初可松性系数Ks =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V2/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V1。(P3)

11.最后可松性系数Ks’=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V2/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V1。(P3)

12.土的可送性对土方量的平衡调配,确定运土机具的数量及弃土坑的容积,以及计算填方时所需的挖方体积等均有很大影响。(P3)

13.Ks>Ks’>1。(P3)

010103(土方边坡)

14.边坡的表示方法如图1.1所示,为1:m,即土方边坡坡度=h/b=1/(b/h)=1:m,式中m=b/h,称为坡度系数。(P3)

15.边坡坡度应根据不同的挖填高度、土的性质及工程特点而定,既要保证土体稳定和施工安全,又要节省土方。(P3)

16.保证边坡稳定的基本条件是,在土体重力及外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剪应力小于土的抗剪强度。

17.临时性挖方边坡应按表1.5规定(要考),临时性挖方边坡开挖深度,对于软土不应超过4m,对于硬土不应超过8m;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沟槽地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留设应符合表1.6的规定(要考),静载或动载应距离挖方边缘0.8m以外,堆土或材料高度不宜超过1.5m。(P3)

010104(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18.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平均高度法和平均断面法两种。(P4)

19.平均高度法分为四方棱柱体法(公式1.5)和三角棱柱体法(公式1.6)。

20.用四方棱柱体法时,若方格四个角点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可按表1.7中所列的公式计算。(P4、P5)

21.平均断面法可按近似公式(公式1.9)和较精确的公式(公式1.10)进行计算。

22.当断面不规则时,求断面面积的一种简便方法是累高法。(P5)

23.当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基槽、管沟或路基土方量时,可先测绘出纵断面图,再根据沟槽基底的宽、纵向坡

度及放坡宽度,绘出在纵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处的横断面,算出各横断面面积后,便可使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各段的土方量(公式1.11)。(P6)

24.基坑(槽)路堤的土方量通常用四方棱柱体法,对体形复杂的土体土方量计算通常采用变截面计算法。

010105(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25.场地设计标高是进行场地平整和土方量计算的依据,也是总图规划和竖向设计的依据。合理地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对减少土方量和加速工程进度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P6)

26.在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结合现场的具体条件反复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其中一种最优的方案,其原则是:①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②充分利用地形,分区或分台阶布置,分别确定不同的设计标高;③使挖填平衡,土方量最少;④具有一定的泄水坡度,使能满足排水要求;⑤要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P7)

27.原计划所得的场地设计标高仅为一理论值,实际上,还需考虑以下因素进行调整(P7、P8):

(1)土的可松性影响;

(2)场内挖方和填方的影响;

(3)场地泄洪坡度的影响。

场地土方量计算步骤如下(P9):

(1)求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即为该点的设计标高减去地面标高(见图 1.14中的图例)

(2)绘出零线。零线位置的确定方法是,先求出方格网中边线两端施工高度有+,—中的零点,将相邻的两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

(3)计算场地挖、填土方量。

010106(土方调配)

28.平均运距即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土方重心的距离。(P11)

29.最优调配方案的确定步骤为:(P11-P13)

(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2)最优方案的辨别法:只要所有的检验系数λij≥0,则该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3)方案的调整;

(4)土方调配图。

010201(土壁稳定)

30.边坡的留设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其大小,则应根据封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开挖深度、工期的长短等因素。对于黏性土的边坡可陡些;砂性土则应平缓些;时沟排水、人工挖土或机械在坑上挖土时则应平缓些。在土质均匀、开挖范围内无地下水、土的含水量正常、施工期较短的情况下,可垂直下挖,且不加设支撑的最大允许深度为:较密实的砂土或碎石土1m;粉土或粉质粘土粘土1.25m; 粘土或粘土填充的碎石土1.5m; 坚硬粘土2m。(P14)

31.土方开挖顺序、方法要遵守“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原则。(P14)

32.土钉墙支护的构造要求:土钉长度宜为开挖深度的0.5一1.2倍,间距宜为1一2m,且呈梅花形布置,与水平夹角宜为5°一20°。

33.土层锚杆是由锚固体、拉杆、锚头组成。(P17)

34.对于土层锚杆支护,沿开挖基坑边坡每2-4m设置一层水平土层锚杆,直到挖土至要求深度。土层锚杆支护适于较硬土层中或破碎岩石中开挖较大、较深基坑,邻近有建筑物必须保证边坡稳定时采用。(P17)

知识点:010202(施工排水)

35.轻型井点设备简单,费用较低,降水深度小时宜优先采用;喷封井点设备较复杂费用较高,适宜降水深度

为8-20m。因此,当降水深度为8m以上时宜采用喷射井点。(P23)

36.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形状及尺寸,基坑的深度、土质地下水位及流向、降水深度要求等

确定。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时,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可采用单排形式;当基坑或沟槽

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则宜采用双排井点形式;对面积较大的基坑,宜采用环形井点布置形式。(P19)

37.电渗井点适用于土壤渗透系数小于0.1m/d,用一般井点不可能降低地下水位的含水层中,尤其宜用于淤

泥排水。管井井点就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眼管井,每井设置一台水泵抽水。在土的渗透系数大、地下水量

多工程,宜采用管井井点降水。(P23)

38.当水井布置在具有潜水自由面的含水层中时,称为无压井;布置在承压含水层中时,称为承压井。当水井

底部达到不透水层时称完整井,反之,称为非完整井。(P20)

39.轻型井点抽水设备常用的有真空泵和射流泵设备。真空泵抽水设备真空度较高,降水深度较大,但设备较

复杂、耗电较多。射流泵抽水设备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耗电少、使用检修方便,因而常被采用。(P18)

40.集水井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并在基坑边角处设置集水井。将水汇入

集水井内,用水泵抽走。其所用的设施与设备包括排水沟、集水井和水泵。

41.喷射井点设备主要由喷射井管、高压水泵、排水管路系统组成。而潜水泵常用于管井或深管井井点。(P23)

42.轻型井点设备主要包括: 井点管、集水总管、弯联管、抽水设备。(P18)

43.明排水是采用截、疏、抽的方法, 明排水中抽的方法就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坑

底的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走。(P18)

4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可以使基坑始终保持干燥的状态(P18)

45.雨水、地下水渗入基坑,使土体泡软、重量增大及抗翦能力降低,这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P14)

46.轻型井点的安装程序是按设计布置方案,先排放总管,再埋设井点管。(P22)

47.井点降水过程中,井点管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P22)

48.冲孔过程中,孔洞必须保持垂直,孔径一般为300mm,孔径上下要一致,冲孔深度要比滤管深0.5m左右。

井点管的埋设可以利用冲水管冲孔,或钻孔后将井点管沉入

49.喷射井降水适用于降水深度大于6m,土层渗透系数为0.1-50m/d的土层中。降水深度为:单级轻型井

点3-6 m,多级轻型井点6-12 m。(P18)

50.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从理论上讲可达10.3m,但由于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其实际降水深度一般不大于

6m。(P19)

51.土方工程施工主要解决土壁稳定、施工排水、流砂防治和填土压实四个问题。(P14)

52.对于基坑深度大、土质差、有地下水、周围有建筑物、公路的基坑宜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土壁支护。对基

坑开挖较大、较深,临近有建筑物,不允许支护,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宜采用挡土灌注桩作为土壁支护。(P17)

知识点:010203(流砂的防治)

53.流砂现象是指粒径很小、无塑性的土壤在动水压力推动下失去稳定而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入坑内的现象。

(P23)

54.管涌现象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细颗粒在粗颗粒所形成的孔隙通道中移动,流失,土的孔隙不断扩

大,渗流量也随之加大,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土体发生破坏的现象。

55.防治流砂的途径有三:一是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二是截住地下水流;三是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具体措

施有:枯水期施工、打板桩、水中挖土、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地下连续墙法、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等。(P25)

知识点:010204(填土压实)

56.填方宜采用同类土填筑,也可为不同类土填筑,但需分层按要求填筑;在基础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压

实,可避免基础承受较大的侧压力而变形或破坏;填方应由下向上分层填压,压实一层,检查一层,以确保质量;

当天填土当天压实可避免土的含水量变化或雨水浸泡;基础墙两侧均需填土时,宜同时等速进行,以免侧压力过大

而变形或破坏。(P26)

57.土方填筑时,常用的压实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而堆载法是地基加固的一种方法;水灌法、

水冲法不能有效地使填土密实,是禁止使用的方法。(P26~27)

58.填方压实时,对黏性土宜采用碾压法和夯实法。振动法适用于非黏性土的密实。(P27)

59.影响填入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机械的压实功、每层铺土厚度和土的含水量。基坑深度和土质并非主要因素。

60.土在压实时,压应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压实影响深度与压实机械、土的性质及含水量等有关。即每层铺土厚度应据压实机械、填料种类、填料的含水量确定。铺土厚度适当,其压实遍数要以满足密实度要求为准。

61.在同一压实功条件下,对土粒压实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是土的颗粒级配。

62.填方压实度的大小,常以干密度控制,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得差,不得大于0.088g/cm3,且应分散,不得集中于某一区域。(P27)

63.填土检验时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64.填方工程应分层铺土压实,人工打夯分层厚度不大于200mm,用蛙式打夯机压实填土时,每层铺土厚度最多不得超过250mm。(P26)

65.在填方填土时,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当所用土料透水性不同时,不得掺杂乱倒,应分层填筑,并将透水性较大的土料填在下部,以免形成水囊或浸泡基础(P26)

66.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及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均可作为填方土料。而冻土、淤泥、膨胀性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可溶性硫酸盐含量大于2%的土均不能做填土。(P26)

67.填土的压实系数为土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P27)

68.土壤是由矿物颗粒、水溶液、气体组成的三相体系,具有弹性、塑性和粘滞性。(P26)

69.松土压实时,对松土先用轻碾压实再用重碾压实,可避免土层强烈起伏,取得较好的压实效果并提高效率。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待松土初步固定后再振动碾压;碾压应先边缘再中间,以减少土的流动,提高压实效率;松土应低碾压。

知识点:010301(推土机施工)

70.推土机是一种自行式的挖土、运土工具,可进行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填平沟坑、松土、压实,为其他机械助推等多种作业。(P27)

知识点:010302(铲运机施工)

71.铲运机适宜于地形起伏不大(坡度在20°以内)、运距在60~80m、土质为松软土或普通土的大面积场地平整作业。(P28)

知识点:010303(单斗挖土机施工)

72.正铲挖土机能开挖停机面以上的一到四类土,适宜在土质较好、无地下水的地区工作。(P29)

73.反铲挖土机是开挖停机面以下的土壤,适用于开挖小型基坑、基槽和管沟,尤其适用于开挖独立柱基,以及泥泞的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反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后退向下,自重切土”。(P30)

74.抓铲挖土机具有较大的臂长和甩斗功能,作业范围大,可进行水下开挖,适用于河道清淤工程。(P30)

75.抓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直上直下,自重切土”。可用以挖掘独立柱基的基坑和深井,以及其他地方的挖方工程,最适宜于进行水中挖土。(P30)

第二章

第2章第1节

1.观察验槽(P39)

重点部位: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

内容(重点应对整个坑(槽)底的土质进行全面观察):

(1)土质和颜色是否一样

(2)土的坚硬程度是否均匀一致,有无局部过软或过硬

(3)土的含水量是否异常,有无过干或过湿

(4)在坑(槽)底行走或夯拍时有无震颤或空穴声音等现象

2.钎探验槽(P39)

步骤

(1)根据坑(槽)平面图进行钎探布点,并将钎探点依次编号绘制钎探点平面布置图

(2)准备锤和钢钎,同一工程应纤径一致,锤重一致

(3)按钎探顺序号进行钎探施工

(4)打纤时,要求用力一致,锤的落距一致。每贯入30㎝(称为一步),记录一次锤击数,填入钎探记录

表内

(5)钎探结束后,要从上而下逐步分析钎探记录情况,再横向分析纤孔相互之间锤击数,便可判断土层的

构造和土质的软硬,并应将锤击次数过多或过少的纤孔予以标注

(6)钎探后的孔要用砂填实。

第2章第2节

2.2.1 地基加固的原理(P40)

知识点1:当工程结构的荷载较大,地基土质又较软弱(强度不足或压缩性大),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时,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人工加固处理的方法,以改善地基性质,提高承载力、增加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和基础埋置深度。

知识点2:地基加固的原理是:“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

知识点3:但须指出,在拟定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的原则,从地基处理、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方面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绝不能单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否则,不仅会增加工程费用,反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具体的措施有:

(1)改变建筑体形,简化建筑平面。

(2)调整荷载差异。

(3)合理设置沉降缝沉降缝位置宜设在:①地基不同土层的交接处,或地基同一土层厚薄不

一处;②建筑平面的转折处;③荷载或高度差异处;④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⑤分期建筑的交

界处;⑥局部地下室的边缘;⑦过长房屋的适当部位。

(4)采用轻型结构、柔性结构。

(5)加强房屋的整体刚度,如采用横墙承重方案或增加横墙;增设圈梁;减小房屋的长高比;采

用筏式基础、筏片基础、箱型基础等。

(6)对基础进行移轴处理,当偏心荷载较大时,可使基础轴线偏离柱的轴线。

(7)施工中正确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

2.2.2 地基加固的方法(P40-P43)

根据地基加固的原理,可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这些加固方法,可归纳为“挖、填、换、夯、压挤、拌”七个字。

2.2.2.1 “挖”(P40)

知识点4;就是挖去软土层,把基础埋置在承载力大的基岩或坚硬的土层中。此种方法放软土层不厚时,利用坚硬的土层作天然地基,甚为经济。

2.2.2.2 “填”(P40)

当软土层很厚,而又需大面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则可在软土层上直接回填一层一定厚度的好土,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软土层的承压力。

2.2.2.3 “换”(P40)

知识点5:换就是将挖与填相结合,即换土垫层法。此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而仅对局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它是将基础下面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而代之以人工填筑的垫层作为持力层。垫层材料有沙石、碎石、三合土(石灰:砂:碎砖(石)=1:2:4)、灰土(石灰:土=3:7)、矿渣、素木等,分别称砂石地基、三合土地基、

粉煤灰地基、换土垫层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软土层的承压力,加速软土层排水固结。且减少基础沉降量。采用换土垫层能有效地解决中小型工程的地基处理问题,其优点是能就地取材,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

2.2.2.4 “夯”(P41)

知识点5:就是利用打夯工具或机具(如木人、石硪、铁硪、蛙式打夯机、火力夯、电力夯、重锤夯、强力夯等)夯击土壤,排除土壤中的水分,加速土壤的固结,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其中强力夯是用起重机械将大吨位夯锤(一般不小于8t)起吊到很高处(一般不小于6m),自由落下,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适用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人工填土地基的深层加固,但强力夯产生的振动对现场周围已建成或在建的建筑物及其他设施有影响时,不得采用,必要时,应采取防震措施。

知识点6: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H(m),可用下列公式估算:

H=k√(Mh/10)

式中:M-夯锤重力(KN) H-落距

k-折减系数,与土质、锤型、能级、施工工艺等有关,一般粘性土取0.5,砂性土取0.7,黄土取0.35-0.50.

2.2.2.5 “压”(P41)

知识点7:就是利用压路机‘羊足碾、轮胎碾等机械碾压地基土壤,使地基压实排水固结。也可采用预压固结法,即先在地基范围的地面上,堆置重物预压一段时间,使地基压密,以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量。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预压效果,要注意改善预压层的排水条件,常用的方法有砂井堆载预压法、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塑料排水带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

(1)砂井堆载预压法

知识点8:砂井的作用形成竖向排水体系,砂垫层为水平排水体系。

(2)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

知识点8:此法不会产生缩颈、断颈现象,透水性好,费用低,施工速度快。

(3)塑料排水带堆载预压法

知识点9:塑料排水带堆载预压法是将塑料排水带用插排机将其插入软土层中,组成垂直和水平排水体系,然后堆载预压,土中孔隙水沿塑料带的沟槽上升溢出地面,从而使地基沉降固结。

(4)真空预压法

知识点10:真空预压法是利用大气压力作为预压载荷,勿需堆载加荷。它是在地基表面砂垫层上覆盖一层不透气的塑料薄膜或橡胶木,四周密封,与大气隔绝,然后用真空设施进行抽气,使土中孔隙水产生负压力,将土中的水和空气逐渐吸出,从而使土体固结(图2.3)。为了加速排水固结,也可在加固部位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系统。

2.2.2.6 “挤”(P42)

知识点11:先用带桩鞋的工具式桩管打入土中,挤压土壤形成桩孔,然后拔出桩管,再在桩孔中灌入砂石或石灰、素土、灰土等填充料进行捣实,或者随着填充料的灌入逐渐拔出桩管。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加固松软饱和土地基,其原理就是挤密土壤,排水固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所以也称为挤密桩。

知识点12:水泥粉煤灰碎石挤密桩(CFG)的施工工艺流程:(1)打入桩管(2)灌水泥、粉煤灰、碎石振动拔管(3)成桩

2.2.2.7 “拌”(P42)

知识点13:是指用旋喷法或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其原理是利用高压射流切削土壤,旋喷浆液(水泥浆、水玻璃、丙凝等),搅拌浆土,使浆液和土壤混合,凝结成坚硬的柱体或土壁。同理。化学加固中的硅化法、水泥硅化法和电动硅化法均是将水玻璃(硅酸钠Na2O·nSiO2)和氯化钙(CaCl2)或水泥浆注入土中,使其扩散生成二氧化硅的胶体与土壤胶结“岩化”,亦是属于拌和的结果。

知识点14: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1)定位下沉(2)深入到设计深度(3)喷浆搅拌提升(4)原位重复搅拌下沉(5)重复搅拌提升(6)搅拌完成行成加固体

知识点15:单管旋喷桩的施工流程:(1)钻机就位钻孔(2)钻孔至设计标高(3)旋喷开始(4)边旋喷边提升(5)旋喷结束城桩

知识点16:单管旋喷浆液射流衰减大,成桩直径较小,为了获得大直径截面的桩,可采用二重管(即两根同心管,分别喷水、喷浆)旋喷,或三重管(三根同心管,分别喷水、喷气、喷浆)旋喷。单管法和二重管法还可用注

浆管射水成空,勿需用钻机成孔。(P43)

知识点17:喷浆方式有旋喷、定喷和摆喷三种,能分别获得柱状、壁状和块状加固体。为此,旋喷法可用于处理地基,控制加固范围;可用于桩、地下连续墙、挡土墙、防渗墙、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和防管涌、流砂的技术措施。(P43)

第2章第3节

知识点1: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类,摩擦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和桩端的阻力共同承受;端承桩上的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P43)

知识点2:按桩的施工方法,桩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P43)

知识点3:现场预制桩多用重叠法制作,重叠层数不宜超过4层,层与层之间应凃隔离剂,上层桩或邻近桩的灌筑,应在下层桩或邻近的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30%以后方可进行。(P43)

知识点4: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且几根主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P43)知识点5:预制桩的混凝土宜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捣实,一次完成,严禁中断。(P43)知识点6: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打桩。若提前起吊,必须做强度和抗裂度验算。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平稳,不得损坏。起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吊桩弯矩最小的原则。(P43)

知识点7:打桩前桩应运到现场或桩架处,宜随打随运,以避免二次搬运。(P43)

桩堆放时,地面必须平整、坚实,垫木间距应与吊点位置相同,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不同规格的桩应分别堆放。(P44)

知识点8:双动汽锤:这种桩锤冲击次数多,冲击力打、效率高,不仅适用于一般打桩工程,而且还可以用于打斜桩、水下打桩和拔桩。(P44)

知识点9:用锤击法沉桩时,选择桩锤是关键。桩锤的选择应先根据施工条件确定桩锤的类型,然后再决定锤重。桩锤亦不能过重,过重易将桩打坏,但亦不能小于桩重的75%。这是因为在施工中,宜采用“重锤低击”,即锤的重量大而落距小,这样,桩锤不易产生回跃,不至于损坏桩头,且桩易打入土中,效率高;反之,若“轻锤高击”,则桩锤易产生回跃,易损坏桩头,桩难以打入土中,不仅拖延工期。更影响桩基的质量。(P44)知识点10:打桩顺序一般分为: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打、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打、自中间向四周打。打桩顺序直接影响打桩速度和桩基质量。(P45)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打:桩的就位与起吊均方便,故打桩效率高,但它会使土壤向一个方向挤压,导致土壤挤压不均匀,易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P45)对于大面积的桩群,则宜采用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打或自中间向四周边缘打,这样均有利于避免土壤的挤压使桩产生倾斜或浮桩现象。(P46)知识点11:多节桩的接桩,可用焊接、法兰或硫磺胶泥锚接,前两种接桩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层,后者只适用于软弱土层。各类接桩均要严格按规范执行。(P46)

知识点12:打桩的质量视打入后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最后贯入度与沉桩标高是否满足要求,桩顶、桩身是否打坏以及对周围环境有无造成严重危害而定。(P46)

知识点13:桩的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之内。(P46)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应以标高为主,而以最后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的入土深度应以最后贯入度控制为主,而以标高作为参考。(P46)知识点14:静力压桩:是利用无振动、无噪音的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用于软弱土层和严防振动的情况下。振动沉桩:振动法沉桩在砂土中效率较高。射水沉桩:适用于砂土和碎石土。(P47)

知识点15:孔底虚土厚度,对以摩擦力为主的桩,不得不大于300mm;对于以端承力为主的桩,则不得大于100mm。(P48)

知识点16:泥浆护壁成孔是用泥浆保护孔壁、防止塌孔和排出土渣而成孔。(P48)作用:护壁、润滑、降温。

知识点17:成孔机械有回转钻机、潜水钻机、冲击钻。(P48)

知识点18:为了提高桩的质量和承载力,常采用复打法扩大灌注桩。其施工顺序为:在第一次灌注桩施工完毕,拔出套管后,清除管外壁上污泥和桩孔周围地面的浮土,立即在原桩位再预埋桩靴或合好活瓣第二次复打沉套管,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锤击灌注桩宜用于一般黏性土、淤泥质土、砂土和人工填土地基。(P50)

知识点19:振动灌注桩可采用单打法、反插法或复打法施工。其中反插法宜在较差的软土地基上应用。复打法

要求与灌注桩相同。振动灌注桩的适用范围除了与锤击灌注桩相同外,并适用于稍密及中密的碎石土地基。(P51)知识点20:套管成孔灌注桩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断桩:由于桩距过小,邻近施打时土的挤压所产生的水平横向推力和隆起上拔力的影响,对桩产生剪应力等。断桩一经发现,应将断桩段拔出,将孔清理干净,略增大面积或加上铁箍连接,再重新灌注混凝土补做桩身。

缩颈:在含水量大的黏性土中沉管时,土体受强烈扰动和挤压,产生很高的孔隙水压力,桩管拔出后,这种水压力作用到新灌注的混凝土桩上,使桩身发生不同程度的颈缩现象。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混凝土落下情况,发生问题及时纠正,一般可用复打法处理。

吊脚桩:由于桩靴强度不够,沉管时被破坏变形,水或泥砂进入桩管等,使桩底部混凝土隔空。处理办法:将桩管拔出,纠正桩靴或将砂回填桩孔重新沉管。

桩靴进泥进水:由于桩靴活瓣闭合不严、预制桩靴被打坏或变形,使桩靴进水进泥。处理方法:拔出桩管,清除泥砂,整修桩靴活瓣,用砂回填后重打。(P51)

知识点21:爆扩桩在黏性土层中使用效果较好,但在软土及砂土中不易成型。(P51)

知识点22:挖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大、受力性能好,质量可靠,沉降量小,施工操作工艺简单,无需大型机械设备,无振动、噪音,无环境污染。人工挖孔灌注桩:要有预防孔壁坍塌和产生流砂、管涌的措施,要有可靠的排水、通风照明设施。(P52)人工挖孔灌注桩预防孔壁坍塌的措施:现浇混凝土护圈、钢套管、沉井。(P52)

030101(块体)

1.砖有实心砖、多孔砖和空心砖,按其生产方式不同又分为烧结砖和蒸压(或蒸养)砖两大类。(P54)

2.烧结普通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其规格为240 mm×115mm×53mm(长×宽×高),即4块砖长加

4个灰缝、8块砖宽加8个灰缝、16块砖厚加16个灰缝(简称4顺、8丁、16线)均为1m。

3.根据抗压强度分为MU30、MU25、MU20、MUl5、MUl0五个强度等级。

4.毛石的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0 mm。(P55)

5.砌块的种类较多,一般常用的有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及粉煤灰实心砌块。

6.生产单位供应砌块时,必须提供产品出厂合格证,标明砌块的强度等级和质量指标。

030102(砂浆)

1.一般常用的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三种,其主要原材料为水泥、砂、石灰膏及外掺料。

2.砂宜用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用粗砂。

3.生石灰熟化成石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

4.砂浆掺外掺料可改善其和易性,常用的外掺料有粘土膏、电石膏和粉煤灰等。

5.砂浆的强度等级是用边长70.7mm的立方体试块,在20±5℃及正常湿度条件下,置于室内不通风处,

养护28d的平均抗压极限强度确定的,其强度等级有M15、Ml0、M7.5、M5、M2.5。

6.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为;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

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

7.砂浆的稠度对砖砌体宜控制在70~90 mm,对石砌体宜为30~50 mm。

8.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拌和后3~4h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最高气温超过

30℃时,则应在2~3h内使用完毕。

030201(脚手架)

1.考虑到工作效率和施工组织等因素,每次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以1.2m为宜,称为“一步架高”,又叫

砌体的可砌高度。(P56)

2.常用的垂直运输设施有塔式起重机、井架、龙门架和建筑施工电梯等。(P57)

030301(一般规定)

1.砖应提前1~2天浇水适度湿润(P58)

2.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①12c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②过梁上与过梁成600角

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l/2的高度范围内;⑦宽度小于l m的窗间墙;④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 cm(石砌体为30 cm)和转角处45cm(石砌体为30 cm)和转角处45cm(石砌体为60 cm)范围内,⑤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 cm范围内。(P58)

030302(施工工艺)

1.抄平:砌砖前,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定出各层标高,并用水泥砂浆或C10细石混凝土抄平(P58)

2.皮数杆是一根控制每皮砖砌筑的竖向尺寸,并使铺灰、砌砖的厚度均匀,保证砖皮水平的一根长约2m

的木板条(P59)

3.勾缝使清水墙面美观、牢固。勾缝宜用1:1.5的水泥砂浆,砂应用细砂,也可用原浆勾缝。

4.

030303(质量要求)

1.横平竖直:砖砌体主要承受垂直力,为使砖砌筑时横平竖直、均匀受压,要求砌体的水平灰缝应平直、

竖向灰缝应垂直对齐,不得游丁走缝。

2.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

3.

030304(砖砌体冬季施工)

1.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砌体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P60)

2.砖石工程冬期施工常用方法有掺盐砂浆法和冻结法。(P61)

3.为保证砌体在解冻时正常沉降,尚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日砌筑高度及临时间断的高度差,均不得大于

1.2m,门窗框的上部应留出不小于5mm的缝隙;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不宜大于10 mm;留置在砌体中的洞口和

沟槽等,宜在解冻前填砌完毕;解冻前应清除结构的临时荷载。

030401(毛石砌体)

1.毛石砌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必须饱满,叠砌面的粘灰面积(即砂浆饱满度)应大于80%。

2.毛石砌体宜分皮卧砌,各皮石块间应利用毛石自然形状经敲打修整使能与先砌毛石基本吻合、搭砌紧

密;毛石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毛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中间不得有铲口石(尖石倾斜向外的石块)、斧刃石(尖石向下的石块)和过桥石(仅在两端搭砌的石块)。

3.毛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宜为20~30 mm,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P62)

4.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坐浆,并将石块的大面向下。

5.毛石基础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毛石基础同皮内每隔2m左右设置一块。

6.毛石墙的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030402(料石砌体)

1.料石砌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料石应放置平稳,砂浆必须饱满。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灰缝厚度:

细料石宜为3-5mm;粗料石、毛料石宜为6-8mm。

2.料石砌体的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均应大于80%。

3.料石基础的第一皮料石应坐浆丁砌,以上各层料石可按一顺一丁进行砌筑。

4.料石墙厚度等于一块料石宽度时,可采用全顺砌筑形式。

5.料石墙厚度等于两块石宽度时。可采用两顺一丁或丁顺组砌的砌筑形式。

6.用料石作平拱,应按设计要求加工。如设计无规定,则料石应加工成楔形,斜度应预先设计,拱两端

部的石块,在拱脚处坡度以600为宜。平拱石块数应为单数,厚度与墙厚相等,高度为二皮料石高。拱脚处斜面应修整加工.使拱石相吻合。

7.砌筑时,应先支设模板,井以两边对称地向中间砌,正中一块锁石要挤紧。所用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

于M10,灰缝厚度宜为5mm。(P63)

030501(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

1.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主要规格尺寸为390mm×190 mm×190mm,有两个方形孔,强度等级为

MU5、MU7.5、MUl0、MUl5、MU20。

2.小砌块要使龄期大于28d后方能进行砌筑,砌筑时不宜浇水,应立皮数杆、拉准线控制。(P64)

3.小砌块应对孔错缝搭砌,上下皮小砌块竖向灰缝相互错开190 mm。个别情况当无法对孔砌筑时,错

缝长度不应小于90 mm,当不能保证此规定时,应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Φ4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钢筋网片每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灰缝,其长度不得小于300 mm。

4.小砌块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铺填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

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砌筑中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控制在8~12mm。

5.小砌块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搓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的2/3(一般按一步脚手架

高度控制);

6.承重砌体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或壁肋中有竖向凹形裂缝的小砌块砌筑,也不得采用小砌块与烧结普通

砖等其他块体材料混合砌筑。

7.常温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小砌块的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8m内。

8.确保小砌块砌体的砌筑质量,可简单归纳为六个字:对孔、错缝、反砌。(P65)

030502(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

1.加气混凝土砌块可砌成单层墙或双层墙。

2.非承重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转角处、与承重墙交接处,均应沿墙高1m左右,在水平灰缝中放置拉结

钢筋,拉结钢筋为2Φ6,钢筋伸入墙内不少于700 mm。

3.承重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所用砌块强度等级应不低于A7.5,砂浆强度不低于M5。

4.加气混凝土块出厂后要经充分干燥才能上墙,砌筑时要适量洒水,每一楼层内的墙体应连续砌完,不

留接槎,不得留设脚手眼。(P66)

5.砌块墙的上下皮砌块的竖向灰缝应相互错开,相互错开长度宜为300 mm,并不小于150 mm。

6.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90%,竖向灰缝砂

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030503(粉煤灰砌块砌体)

1.粉煤灰砌块适用于砌筑墙体,墙厚为240mm,所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

2.5。

2.粉煤灰砌块墙砌筑前,应按设计图绘制砌块排列图,并在墙体转角处设置皮数杆。粉煤灰砌块的砌筑

面适量浇水,砌筑方法可采用“铺灰灌浆法”。

3.粉煤灰砌块上下皮的垂直灰缝应相互错开,错开长度应不小于砌块长度的l/3。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

度不应小于90%,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4.砌筑粉煤灰砌体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P67)

040101(混凝土结构工程概述)

1.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中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最广。((P70))

2.混凝土系由胶结料、骨料、水、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混合物。((P70))

3.混凝土结构的抗压能力很大,抗拉能力很低。(P70)

4.为了使混凝土更好工作,在构件受拉区配上抗拉能力很强的钢筋与混凝土一起工作。(P70)

5.钢筋与混凝土能一起工作的原理之一:两者线性膨胀系数相近。(P70)

6.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P70)

7.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耐久性好、耐火性好、整体性好、可塑性好、节约钢材等。(P70)

8.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自重大、抗裂性差、补强修复困难、现场浇筑受季节气候条件限制等。(P70)

9.预应力混凝土的工艺技术,提高混凝土刚度、抗裂性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自重。(P70)

040201(钢筋工程)

10.钢筋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钢筋。(P71)

11.热轧钢筋分为余热处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P71)

12.目前,冷拔低碳钢丝与冷拉钢筋已经逐渐淘汰,不再使用。(P71)

13.碳素钢筋的含碳量增高直接影响增大它的硬度和强度。(P71)

14.碳素钢筋的含碳量增高直接影响减小它的塑性和韧性。(P71)

15.钢筋连接的方式通常有绑扎连接、机械连接、焊接连接。(P72)

16.在低碳钢和中碳钢的成分中掺入合金元素的作用是:改善性能、提高强度。(P71)

17.钢筋加工时,发现机械性能不良,验收有害成分包括硫、磷、砷。(P72)

18.在普通低合金钢中加入钒、钛、锰元素后,使钢筋的强度提高,性能提高。(P72)

19.钢筋按直径大小可分为钢丝、细钢筋、中粗钢筋、粗钢筋。(P72)

20.钢筋验收时,应该检查钢筋的标牌、、外观、机械试验性能。(P72)

21.热轧钢筋外观检查时,表面凸块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P72)

22.对冷轧扭钢筋要求表面光滑,不得有深度超过0.2mm的压痕或凹坑。(P72)

040202(钢筋焊接)

23.闪光焊的工艺又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P73)

24.钢筋按结构不同作用可分为受力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P72)

25.连续闪光焊的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P73)

26.钢筋闪光对焊的机理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使钢筋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施以轴向压力顶锻使钢筋焊合。(P73)

27.电渣压力焊和闪光对焊比帮条搭接、绑扎搭接节约钢筋,且受力合理,在钢筋工程中应优先采用。(P76)

28.钢筋的闪光对焊,对于端面不平整的大直径钢筋连接,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P74)

29.钢筋对焊接头必须做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抗拉试验、冷弯试验。(P74)

30.焊接直径大于25mm,端面不够平整的钢筋,常用闪光-预热-闪光焊的焊接方法。(P74)

31.帮条与被焊接钢筋的级别不同时,截面比应不小于1.2。((P75))

32.钢筋闪光对焊要求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得大于2mm。(P74)

33.钢筋对焊要求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P74)

34.若钢筋外观接头检查不合格,可将距接头左右各15mm处切除重焊。

35.钢筋闪光对焊力学性能试验,应按同一类分批进行,从每批接头中抽取%6但不得少于6个试件进行试验,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P74)

36.钢筋骨架成型优先采用点焊。(P74)

37.钢筋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接头要求轴线弯折不大于4o,轴线偏移不大于0.1倍钢筋的直径,亦不大于2mm。(P74)

38.采用搭接接头时,焊缝宜采用双面焊,当双面焊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单面焊。(P75)

39.电弧焊接头质量检验要求:焊缝要平顺,不得有裂纹,没有明显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P75)

40.钢筋电弧焊的接头形式主要有搭接接头、帮条接头、剖口接头、钢筋与预埋件接头。(P75)

41.钢筋搭接接头与帮条接头焊接时,焊缝厚度应不小于0.3d,且大于4mm。(P75)

42.钢筋搭接接头与帮条接头焊接时,焊缝的宽度不小于0.7d,且不小于10mm。(P75)

43.现场施工中,现浇结构中异径差在9mm内Φ14-Φ40的竖向或斜向的钢筋接长应优先采用电渣压力焊。(P76)

44.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突出部分至少高出钢筋表面4mm。(P76)

040203(钢筋机械连接)

45.钢筋绑扎的套管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5mm,净距不小于25mm。(P77)

46.关于钢筋机械连接的优点有:受力性能稳定,质量好、操作简单,施工快速度、无污染,无火灾隐患。(P77)

47.钢筋的机械连接方法有冷挤压连接和锥形螺纹连接两种。(P77)

48.若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时出现了弯折,应矫直钢筋接头、放正钢筋、延缓松开钢筋夹具时间。(P77)

49.在使用绑扎接头连接的时候,钢筋下料长度要考虑搭接长度。(P78)

50.钢筋螺纹套管连接不受钢筋有无花纹及含碳量的影响。(P78)

51.钢筋锥螺纹连接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快,对中性好,安全可靠,无明火作业,不污染环境,节约钢材和能源,可全天候施工,应用范围广,现场操作工序简单、不受气候影响。(P78)

040204(钢筋的配料及加工)

52.在使用绑扎接头时,钢筋下料长度为外包尺寸加上钢筋末端弯钩增长值加上、钢筋末端弯折增长值加上搭接长度。(P79)

53.钢筋绑扎时,箍筋下料长度为箍筋周长加上、箍筋调整值。(P79)

54.钢筋配料时出现量度差值,是因为钢筋的外包尺寸与中心线尺寸之间的差。(P79)

55.钢筋下料长度为外包尺寸加上钢筋弯钩长度减去量度差值。(P79)

56.Ⅰ级筋端部设180°弯钩,弯钩增长值为6.25d。(P79)

57.钢筋下料时,钢筋弯曲角度为30°时,量度差值为0.35d。(P79)

58.钢筋下料时,钢筋弯曲角度为45°时,量度差值为0.50d。(P79)

59.钢筋下料时,钢筋弯曲角度为90°时,量度差值为2.0d。(P79)

60.钢筋的代换中,对拉裂性要求高的构件,不宜采用光面钢筋代替变形钢筋。(P80)

61.直径相同,设计强度不同的钢筋等强代换公式为fy2n2 ≥fy1n1。(P81)

62.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在钢筋使用之前应做钢筋除锈措施。(P81)

63.钢筋代换后,其用量不宜大于原设计的5%,亦不低于2%。(P81)

64.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控制时,可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P81)

65.当结构构件按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的代换需要进行裂缝宽度计算或挠度验算。(P81)

66.钢筋的加工主要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剪切、接长弯曲等工作。(P81)

67.目前常用的钢筋调直机具有除锈、调直、切断功能。(P81)

68.钢筋下料时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为±10mm。(P81)

69.钢筋弯曲弯钩的形式:对于一般结构,可以一端做成90°,另一端180°。(P82)

70.钢筋成型应该优先采用焊接连接。(P82)

71.绑扎钢筋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P82)

72.钢筋绑扎搭接长度随着砼强度等级提高而减少。(P82)

73.垫块垫在钢筋与模板之间时,布置成梅花形,相互间距不大于1m。(P82)

74.交叉钢筋网片利用点焊以代替人工绑扎是生产机械化和提高工效的有效措施。(P74)

75.钢筋弯曲的弯钩形式,箍筋两端可以做成90°。(P82)

76.在同一截面,绑扎接头的钢筋面积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在受拉区中不得超过25%.(P82)

77.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P83)

040205(植筋施工)

78.钢筋植筋的施工方法为:钻孔→清孔→填胶粘剂→植筋→凝胶。P84

040301(定型模板与工具式支模)

79.模板工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

(1)新浇筑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

(2)模板结构布置图、构件详图、节点大样

(3)安装与拆除程序与方法

80.定型模板选用原则(P84)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状、尺寸准确,接缝严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稳定性好,拆装方便、灵活,能多次周转使用

81.定型模板(P84)

定型模板的分类有钢定型模板(常用主导模板)和钢木定型模板

040302(现浇结构中常用的模板)

82.基础模板(P87)

特点:土质良好时,阶梯形基础的最下一级可不用模板而进行原槽浇筑

(1)安装阶梯形基础模板时,要保证上、下模板不发生相对位移

(2)安装基础模板前,应将地基垫层的标高及基础中心线先行核对,弹出基础边线

(3)在安装柱基础模板时,应与钢筋工配合进行

83.柱模板(P87)

(1)柱模板主要解决垂直度,侧向稳定和侧压力

(2)模板安装后应清理好垃圾

(3)安装模板前先绑扎好钢筋

(4)在安装柱模板时垂直度习惯用垂球校正,检查无误后用斜撑卡牢固定

(5)柱高≥4m时,一般应四面支撑;当柱高>6m时,不宜单根柱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构架

84.梁模板施工的特点(P87、P88)

(1)梁模板的特点是跨度大而宽度一般不大

(2)梁模板要求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至超过规范允许的变形

(3)圈梁的模板一般只由侧模和卡具组成

(4)梁较高或者跨度较大时,可留一面侧模,待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安装

85.板模板施工的特点(P88)

(1)板模板的特点是面积大而厚度一般不大

(2)为方便拆模,木模板宜在两端及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或者不钉

(3)挑檐模板必须撑牢拉紧,防止向外倾覆

(4)板模板主要抵抗混凝土垂直荷载和施工荷载

86.墙体模板施工的特点(P88)

(1)墙体模板的特点是高度大而厚度小

(2)墙体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

(3)墙体模板应一边先装一边后装

(4)墙体模板为了保证墙体的厚度,墙板内应加撑头和对位螺栓

87.楼梯模板施工的特点(P89)

楼梯与楼板相似,其区别在于其支设倾斜,有踏步

安装模板时特别要注意每层楼梯最上和最下一步的高度

为防止粉面层厚度不同造成楼梯高度不协调,必须考虑楼地面层粉刷厚度

施工步骤:(1)根据设计放样

(2)安装平台梁及基础模板

(3)安装楼梯斜梁或者楼梯底模板

(4)安装楼梯外帮侧板

040303(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88.模板安装质量要求(P89)

(1)模板及其支承结构的材料、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2)模板安装好后应卡紧撑牢,不得发生不允许的下沉与变形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埋孔洞安装必须牢固

(4)检查模板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040304(模版设计)

89.模板设计原则(P89、P90)

(1)定型模板和常用的模板拼板,在其适用范围内一般不须进行设计或验算

(2)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考虑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等各个方面

(3)模板在各种施工荷载下变形不大于2mm

(4)模板长向拼接宜采用错开布置,以增加模板的整体刚度

(5)模板设计要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

(6)保证装拆方便、构造简单,不妨碍钢筋绑扎,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漏浆

(7)配制的模板,应优先选用通用、大块模板

(8)为了增加模板整体稳定性,对拉螺栓和扣件数量应根据计算配置,并应采取措施减少钢模板上的钻孔

90.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P91)

(1)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浇筑速度、振捣方法等对侧模产生的影响较大

(2)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内部因素包括,水泥品种与用量、骨料种类、水灰比等

(3)混凝土坍落度也会对侧模造成影响

(4)新浇混凝土对于侧模的压力与混凝土是否添加外加剂有关

(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水平面模板2KN/m2;垂直面模板4KN/m2

91.模板设计步骤(P90)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区段的划分,施工工期和流水作业的安排,应先明确需要配制模板的层段数量

(2)根据工程情况和现场施工条件决定模板的组装方法,

(3)根据已确定配模的层段数量,按照施工图纸中梁、板、柱、墙等构件的尺寸,进行模板组配设计

(4)进行夹箍和支撑件等的设计计算和选配工作

(5)明确支撑系统的布置,连接和固定方法

(6)确定预埋件的固定方法、管线埋设方法以及特殊部位(预留孔洞)的处理方法

(7)根据所需要钢模板、连接件、支撑及架设工具等列出统计表,以便于备料

92.荷载及组合(P90、P91)

(1)新浇混凝土自重24KN/m2

(2)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可以按照楼板1.1KN,梁1.5KN取用,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楞时,均布荷载取2.5KN/m2,另外以集中荷载2.5KN再进行验算取大者采用

(3)计算直接支承小楞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为1.5KN/m2

(4)水平面模板2KN/m2;垂直面模板4KN/m2(振捣荷载)

(5)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为1KN/m2

93.模板计算规定(P92)

计算模板刚度时,允许的变形值为:结构外漏表面模板≤L/400(L位模板构件跨度)结构隐蔽表面模板≤L/250;模板支架的弹性挠度或下沉度≤相应结构自由跨度的1/1000

040305(模板的拆除)

94.模板的拆除(P92)

(1)侧模: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2)底模: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表4.23(P92)的规定强度时方可拆除

(3)快速施工的高层建筑的梁和楼板模板如3~5d完成一层结构,拆除底模和支柱时应核算混凝土强度发展情况,确保下层楼板及梁能安全承载,方可拆除

拆模顺序(P92、P93)

(1)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2)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

(3)自上而下

(4)重大复杂模板拆除事前制定拆除方案

(5)柱模板单块组拼的,先拆钢楞、柱箍和对拉螺栓,再由上而下逐步拆除(P93)

(6)墙模板:①单块组拼的在拆除对拉螺栓,大小钢楞和连接件后,从上而下逐步水平拆除

②预组拼的应在挂好吊钩,检查所有连接件是否拆除后,方能拆除临时支撑,脱模起吊(P93)

(7)梁、楼板模板:先拆梁侧模,再拆楼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93)

(8)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时,下一层楼板模板支柱不能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4m的梁下支柱应保留,间距≤3m(考点)(P93)

95.拆模注意事项

(1)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2)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3)拆下的模板及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4)拆除的模板应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下次使用(P93)

040401(混凝土的原材料)

96.水泥颗粒越细,对水化作用发展越快、越充分,则混凝土硬化快,强度、泌水性及和易性好。(P93)

97.一般袋装水泥在干燥仓库中贮存时间超过三个月,其强度损失20%左右,那么应经鉴定试验后,按试

验得出的强度使用。如果发现水泥有受潮、结块、变质现象时,其出厂或贮存时间虽不足三个月,也要经过鉴定后使用。(P94)

98.石子级配越好,其空隙率及总表面积越小。这样不仅能节约水泥,而且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实性和强

度也较高。(P95)卵石和碎石与水泥浆粘结力的强弱以及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大小。(P95)对于石子粒径级配范围的一般规定详见P25表4.26(P95)

99.海水能够拌制的混凝土种类不配筋结构的混凝土(P96)

100.减水剂能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变,而显著减少拌合用水量,减低水灰比,改善和易性等,且其适用于不透水性要求高、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等.(P96)

101.早强剂可使混凝土加速其硬化过程,提高早期强度,对加速模板周转、加快工程进度都有显著效果(P97)

102.速凝剂可用于快速施工、堵漏、喷射混凝土(P97)

103.缓凝剂广泛应用于油井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和气候炎热地区的混凝土工程及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P98)

104.火山灰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又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海水、硫酸盐等侵蚀的能力(P98)

105.粉煤灰即可节约水泥、改善和易性,又可使混凝土渗水性降低1/6-1/7(P98)

040402(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

106.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P98)

107.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P99)

108.塑性混凝土的和易性可用塌落度测定,干硬性混凝土用工作度混凝土试验测定(P99)

109.了解用塌落度法测定时,主要的流程和现象(P99)

110.水泥颗粒越细,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越好,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水泥用量越多,和易性越好(P99)

111.用水量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也显著增大,但用水量过大,会使混凝土的粘聚性和均匀性变差(P99)112.混凝土其他成分对于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P99)

113.水灰比的定义及对混凝土的影响(P100)

114.混凝土强度指标主要指抗压强度(P99)

115.混凝土抗压试验的几个关键点,例如试块尺寸,养护时间等(P99)

116.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原因(P100)

117.温度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P100)

118.过度振捣的危害以及干硬性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振捣的强度(P100)

040403(混凝土施工配料)

119.混凝土进行换算比的意义以及影响设计配合比的因素(P100)

120.浆骨比的影响(P100)

040404(混凝土搅拌)

121.搅拌机的分类(P101)

122.适合自落式搅拌机的混凝土种类(P101)

123.两种搅拌机的比较(P101)

124.搅拌时间的定义(P102)

125.搅拌时间过长或过短的影响(P102)

040405(混凝土运输)

126.在不允许留施工缝的情况下,混凝土运输必须保证其浇筑工作能够连续进行。混凝土应在初凝之前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应尽量以最少的转运次数,最短的时间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求道路平坦,运输线路尽量短而且直。(P103) 127.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平整光洁,不吸水、不漏浆。运输混凝土的容器装料前应先用水润湿。在炎热天气或风雨天气,容器上加遮盖的原因只是为了防止进水或减少水分的蒸发。冬季运输应考虑保温措施。( P103) 040406(混凝土成型)

128.混凝土成型就是将混凝土拌合料浇筑在符合尺寸要求的模板内,加以捣实,使其具有良好的密实性,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混凝土成型的过程包括浇筑与捣实,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关键,将直接影响构件的质量和整体性。混凝土经浇筑捣实后内实外光、尺寸准确、表面平整,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P104、P105)

129.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检查,应确保标高、位置尺寸正确,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严实性满足要求。模板中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应加以清除。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不允许留有积水。(P105) 130.对钢筋及预埋件应请工程监理人员共同检查钢筋的级别、直径、排放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认真做好隐蔽工程记录。(P105)

131.准备和检查材料、机具等。注意天气预报,不宜在雨雪天气浇筑混凝土。(P105)

132.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和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P105)

133.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如已有初凝现象,则应再进行一次强力搅拌,才能入模。如混凝土在浇筑前有离析现象,亦须重新拌合才能浇筑。(P105)

134.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对于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由料斗漏斗进行浇筑时,不应超过2m;

对竖向结构(如柱墙),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超过3m;对于配筋较密或不便捣实的结构,不宜超过60cm。否则应采用串筒溜槽和振动串筒下料,以防产生离析。( P105)

135.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浇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产生蜂窝及麻面现象。( P105)

136.为了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其浇筑层的厚度应符合相关规范。( P105)

137.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P106)

138.施工缝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P106) 139.混凝土初凝之后和终凝之前都应防止振动。(P106)

140.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模板及其支架、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出现不正常的变形、位移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P106)

141.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有基础、柱、梁、楼板等。(P1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