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DO和BUCK降压稳压器的区别及应用注意事项

LDO和BUCK降压稳压器的区别及应用注意事项

LDO和BUCK降压稳压器的区别及应用注意事项

LDO 和BUCK 降压稳压器的区别及应用注意事项

在采用MCU/DSP/FPGA 设计的控制系统中,低压输入级(一般在12V 以下),输出5V/3.3V/1.8V/1.5V/1.2V 的电路中,常用的电源芯片是BUCK(降压型)开关稳压器和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这两款电源芯片在应用中,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在电路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有选择地使用。

一、LDO 和BUCK 降压稳压器对比

1、当输入电压为高电压时(一般是》5V 的时候),并且输入输出压差很大时,需要选用BUCK 开关稳压器,这种情况下,采用开关电源芯片,效率高,发热量小;若采用线性稳压器,则输入输出的压差过大,这部分功率都被消耗了,造成效率低、发热量巨大,需要额外增加大的散热片。当输入电压在5V 以下时,优先考虑LDO 线性稳压器,这类芯片的特点是低成本,若在不考虑成本及高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开关稳压器芯片。

2、当板级输出电源的输出电流》1A 时,宜用BUCK 开关稳压器,这类芯片型号非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当输出的电源在1A 以下,最好选

择LDO 芯片,使用开关稳压器就有些浪费资源了,呵呵。

第三章01-降压型直流变换器.

第二节降压型开关电源 第三章直流变换器 * VT "Ln lk? 第二节降压型开关电源 (&5祥Sfi开关电8电》图 4 0 t ----- t onr- J ???0 ;aa) VT—高频晶体开关管, 工作在:导通饱和状态 ?止状态 起开关作用,可用M OS管和IGBT管代 替; 开关管与负载RL侧电路相率联,VT的反复 周期性导通和《止,控制了U1是否加到负 ?R L的时间比例,起到斩波作用? VD—续流二极管?当开关管VT截止时? VD 提 供一个称为“续流辭电流的通路?使电感电流 不致迅变中断,避免电感感应出高压而将晶体 管击穿损坏-此续流通路也是电感能 量放出到负载的通路? L—储能电感.有两个作用,能a转换和滤波 C—滤波电容,減小负《电压的脉动成分和?小 输出阻抗? R L—等效负我电阻,用电设备.

lk? + vr __________ 95 ttS生开关电源电路图 + Eo U—输入直流电压?该电压大小不穂定或者有纹波卩0?输出直流电压,纹波小,稳定? 将?个直流电压Ui转换成另 4 0 t ■----- t onr- I ?13 Q * hl U L * 、丫〔二二+ 图S MSfi开*??鼻匕1?创6图?个宜流电压Uo, KUo

78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检测

78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检测 1.测量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 用万用表测量78系列集成稳压器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可以根据测量的结果粗略判断出被测集成稳压器的好坏。 ●用万用表R×1k档 ●正测是指黑表笔接稳压器的接地端,红表笔去依次接触另外两引引脚;负测指红表笔接地端, 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引引脚。电阻值是用万用表的R×1k档测得。 ? 由于集成稳压器的品牌及型号众多,其电参数具有一定的离散性。通过测量集成稳压器各 引脚之间的电阻值,也只能估测出集成稳压器是否损坏。若测得某两脚之间的正、反向电 阻值均很小或接近0Ω则可判断该集成稳压器内部已击穿损坏。若测得鞭两脚之间的正、 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已开路损坏。若测得集成稳压器的阻值不稳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的热稳定性能不良。 ●2.测量稳压值即使测量集成稳压器的电阻值正常,也不能确定该稳压器就是完好的,还应进 一步测量其稳压值是否正常。测量时,可在被集成稳压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加上一个 直流电压(正极接输入端)。 ●此电压应比被测稳压器的标称输出电压高3V以上(例如,被测集成稳压器是7806,加的直流 电压就为+9V),但不能超过其最大输入电压。若测得集成稳压器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值输出稳定,且在集成稳压器标称稳压值的±5%范围内,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性能良好。 ●(二)79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检测 ●1.测量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与78系列集成稳压器的检测方法相似,用万用表R×1k档测量 79系列集成稳压器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若测得结果与正常值相差较大,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性能不良。表10-31是79××系列集成稳压器的电阻值。 ●2.测量稳压值测量79系列集成稳压器的稳压值,与测量78系列集成稳压器稳压值的方法相 同,也是在被测集成稳压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加上一个直流电压(负极接输入端) ●此电压应比被测集成稳压器的标称电压低3V以下(例如,被测集成稳压器是7905,加的直流 电压应为-8V),但不允许超过集成稳压器的最大输入电压。若测得集成稳压器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值输出稳定,且在集成稳压器标称稳压值的±5%范围内,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完 好。 ●(三)17/37/38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检测 ●1.测量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 ●系列集成稳压器的电阻值是用万用表R×1k档测得。若被测集成稳压器的电阻值与表中电阻值相 差较大,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有问题。 ●2.测量稳压值测量17/38系列正电压型可调式集成稳压器时,可将其按照图10-61中所示的 电路连接好。测量37系列负电压型可调式集成稳压器时,应将其按照图10-62中所示的电路连

三端集成稳压器

三端集成稳压器 电子初学者的重要训练课题之一就是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组装输出电压可调的稳压电源(见图 1 ),但初学电子的网友们很多都是第一次使用三端集成稳压器,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它的应用知识,对此,笔者和初学者进行了讨论。 同学:我在电子元件商店见到三端稳压集成块的品种很多,外形和产品型号也各不相同,这种稳压器件可以分成哪几种主要类型呢? 老师:国产三端集成稳压器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了,按照它们的性能和不同用途,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固定输出正压(或负压)三端集成稳压器 W7800 ( W7900 )系列,另一类是可调输出正压(或负压)三端集成稳压器 W317 ( W337 )系列。前者的输出电压是固定不变的,后者可在外电路上对输出电压进行连续调节。今天大家装机使用的就是三端可调正压输出集成稳压器 W317 。 同学:怎样用固定电压输出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稳压电源呢? 老师:这种电源电路很简单,我先画出电路图(图 2 )。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接在整流滤波电路的后面,输出端直接接负载,公共端接地,电源就能正常工作,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抑制高频干扰并防止产生自激振荡,在它的输入端并联了电容器 C1 ,输出端并联了电容器 C2 。 同学:国产固定输出三瑞稳压器产品有多少种输出电压可供选择?对它的输入电压 U i 有什么要求呢? 老师:固定输出正压(或负压)三端集成稳压器产品的输出电压(绝对值)有 5V 、 6V 、 9V 、12V 、 15V 、 18V 、 24V 共 7 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为了保证稳压器能够正常工作,要求输入电压 U i 与输出电压 U o 的差值应大于 3V 。压差太小,会使稳压器性能变差,甚至不起稳压作用;压差太大,又会增大稳压器自身消耗的功率,并使最大输出电流减小。厂家对每种型号的稳压器都规定了最大输入电压值。一般取 U i -U o 为 3 ~ 7V 。 同学:从型号上怎样体现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的大小呢? 老师:我们以 W7800 系列的稳压器产品为例,一般都用“ 78 ”后面的数字表示输出电压的大小。例如, W7806 表示输出电压为 6V ; W7812 表示输出电压为 12V ,等等。 同学: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流有多大呢? 老师:三端集成稳压器按最大输出电流不同又可分成三个系列: W7800 、 W317 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 1.5A ; W78M00 、 W317M 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 0.5A ; W78IDO 、 W317L 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 0.1A 。 同学:我在商店里看到三端稳压集成块有好几种不同的外形。 老师:国产三端稳压器的封装形式有 F-2 型、 TO-92 型、 S - 1 型、 S-7 型等多种,我这里有几种样品(图 3 ),大家可以看一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三个引脚的排列和它们的功能,对不同型号的产品或不同厂家的产品可能并不相同,使用时一定要看说明书。

DC-DC升降压电路的几种个人方案

DC-DC升降压电路的几种解决方案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科技创新实验室) WOODSTOCK 前一段时间,本着学习的态度参加了TI杯校赛,做了其中的一个直流升降压的题,作品没做的很好,但是在准备期间,我对各种可行电路都做了尝试,一些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望各路大侠对不妥之处不吝赐教。 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系统中各个模块供电不统一,或者供电电源的电压时变化的(比如汽车中的电池电压受温度影响而变化),在只有一个电源提供供电的时候,同时 可以升压或降压的电路就变得非常有用。下面,来看一下我想到的几种升降压问题的解决方 案。 非隔离式开关电源的基本电路一般有三种:Buck降压电路、Boost升压电路、Buck-boost 极性反转升降压电路。要实现同时升降压功能,首先想到的肯定是Buck-Boost极性反转电 电路。 图表1 极性反转电路原理示意 这种拓扑结构的电路能够输出与输入相反的、可以比输入电压更高或者更低的电压,并且整 体的效率也很高。但缺点也很明显:一就是极性相反,当输入电压是正压且要求输出也是正的时候,我们还要对输出电压进行反向,这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但是,有时我们需要的就 是负压的时候,这个缺点又会有一种很大的用处。缺点二就是,这种拓扑结构电路的电流脉 动值很大,输出滤波不好处理。在实际制作中,我选择了用TI的Buck型降压芯片TPS5430

来做开关管以及驱动的部分,更方便控制,简化了电路。还有一个缺点是,这种电路不方便 数控,而且没法直接用AD采输出电压。下面这个是我做的一个控制TPS5430反馈的电路。 常见的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有另外一种电路,就是把boost电路和buck电路结合起来。 但是怎样结合?方法有很多种。 第一种,直接拼接。比如输入电压时5-12V,输出电压要10V,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升压 电路将输入电压统一升到13V,然后再使用电压可调节的降压电路来提供输出电压。在做这个方案时,我升压用了TI的TPS61175输入范围是3-18V,输出范围是3-65V,最大输出电流时3A。降压同样用了TPS543O 图表3 TPS5430降压电路

直流变换器的设计(降压)

直流变换器的设计(降压) 一、设计要求: (1) 二、题目分析: (1) 三、总体方案: (2) 四、原理图设计: (2) 五、各部分定性说明以及定量计算: (5) 六、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排除措施: (6) 七、设计心得体会: (6)

直流变换器的设计(降压) BUCK降压斩波电路就是直流斩波中最基本的一种电路,是用BUCK作为全控型器件的降压斩波电路,用于直流到直流的降压变换。IGBT是MOSFET与双极晶体管的复合器件。它既有MOSFET易驱动的特点,又具有功率晶体管电压、电流容量大等优点。其频率特性介于MOSFET与功率晶体管之间,可正常工作于几十千赫兹频率范围内,故在较高频率的大、中功率应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用BUCK作为全控型器件的降压斩波电路就有了IGBT易驱动,电压、电流容量大的优点。 BUCK降压斩波电路由于易驱动,电压、电流容量大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领域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由于开关电源向低电压,大电流和高效率发展的趋势,促进了IGBT 降压斩波电路的发展。 一、设计要求: 技术参数:输入直流电压Vin=36V 输出电压Vo=12V 输出电流Io=3A 最大输出纹波电压50mV 工作频率f=100kHz 二、题目分析: 电力电子器件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由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的主电路组成一个系统。由信息电子电路组成的控制电路按照系统的工作要求形成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去控制主电路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或者关断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当控制电路所产生的控制信号能够足以驱动电力电子开关时就无需驱动电路。 课程设计步骤分析(顺序): 1.设计主电路,主电路为:采用BUCK变换器,主功率管用MOSFET; 2.选择主电路所有图列元件,并给出清单; 3.设计MOSFET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 4.绘制装置总体电路原理图,绘制: MOSFET驱动电压、BUCK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以及输出电压波形; 5.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小结。

三端稳压器工作原理(精华)

LM317工作原理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317是三端稳压集成电路,它具有输出电压可变、内藏保护功能、体积小、性价比高、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采用的电路模式如图所示,调节可变电阻R2的阻值,便可从LM317的输出端获得可变的输出电压0U 。 从图中的电路中可以看出,LM317的输出电压(也就是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0U 为两个电压之和。即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也就是加在R2上的电压 222R R U I R =?,而2R I 实际上是两路电流之和,一路是经R1流向R2的电流1R I ,其大小为1/1R U R 。因1R U 为恒定电压1.25V ,Rl 是一个固定电阻,所以1R I 是一个恒定的电流。另一路是LM317调整端流出的电流D I ,由于型号不同(例如LM317T 、LM317HVH 、LM317LD 等),生产厂家不同,其D I 的值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LM317,其调整端流出的电流D I 也各不相同。尽管这祥.但总的来说D I 的电流但是有一定规律的,即D I 的平均值是50A μ左右,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00A μ。而且在LM317稳定工作时,D I 的值基本上是一个恒定的值。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D I 变化相对较大时,LM317就不能稳定地工作。总而言之,2R I 是1R I 、D I 两路恒定电流之和.2R U 是由两路恒定电流1R I 、D I 流经R2产生的,调节R2的阻值即可调节LM317的输出电压0U (0U 是恒定电压1R U 与2R U 之和)。既然D I 和IR1对调节输出电压0U 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1R I 是

由R1提供的, I的大小也没有任何限制.是否可以使R1的阻值趋于无穷大, R 1 使 I的电流值趋向于无穷小?如果可以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去掉R1,只用可变R 1 电阻R2就可以调节LM317的输出电压。 LM317作为输出电压可变的集成三端稳压块,是一种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的集成稳压块。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用下式计算, V=1.25(1+R2/R1)。仅 仅从公式本身看,R1、R2的电阻值可以随意设定。然而作为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计算公式,R1和R2的阻值是不能随意设定的。首先LM317稳压块的输出电压变化范围是 V=1.25——37V(高输出电压的LM317稳压块如LM317HV A、 LM317HVK等,其输出电压变化范围是V o=1.25——45V),所以R2/R1的比值范围只能是0——28.6V。其次是LM317稳压块都有一个最小稳定工作电流,有的资料称为最小输出电流,也有的资料称为最小泄放电流。最小稳定工作电流的值一般为1.5mA。由于LM317稳压块的生产厂家不同、型号不同,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也不相同,但一般不大于5mA。当LM317稳压块的输出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时,LM317稳压块就不能正常工作。当LM317稳压块的输出电流大于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时,LM317稳压块就可以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要解决LM317稳压块最小稳定工作电流的问题,可以通过设定R1和R2阻值的大小,而使LM317稳压块空载时输出的电流大于或等于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从而保证LM317稳压块在空载时能够稳定地工作。此时,只要保证 V/(R1 +R2)≥1.5mA,就可以保证LM317稳压块在空载时能够稳定地工作。上式中的1.5mA为LM317稳压块的最小稳定工作电流。当然,只要能保证LM317稳 V/(R1+R2)的值也可以设定为大于1.5mA 压块在空载时能够稳定地工作, 的任意值。

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详解

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详解 一、BUCK 电路基本结构 开关导通时等效电路开关关断时等效电路 二、等效的电路模型及基本规律 (1)从电路可以看出,电感L 和电容C 组成低通滤波器,此滤波器设计的原则是使us(t)的直流分量可以通过,而抑制us(t) 的谐波分量通过;电容上输出电压uo(t)就是us(t) 的直流分量再附加微小纹波uripple(t) 。 (2)电路工作频率很高,一个开关周期内电容充放电引起的纹波uripple(t) 很小,相对于电容上输出的直流电压Uo 有:电容上电压宏观上可以看作恒定。电路稳态工作时,输出电容上电压由微小的纹波和较大的直流分量组成,宏观上可以看作是恒定直流,这就是开关电路稳态分析中的小纹波近似原理。(3)一个周期内电容充电电荷高于放电电荷时,电容电压升高,导致后面 周期内充电电荷减小、放电电荷增加,使电容电压上升速度减慢,这种过程的延续直至达到充放电平衡,此时电压维持不变;反之,如果一个周期内放电电荷高于充电电荷,将导致后面周期内充电电荷增加、放电电荷减小,使电容电压下降速度减慢,这种过程的延续直至达到充放电平衡,最终维持电压不变。这种过程是电容上电压调整的过渡过程,在电路稳态工作时,电路达到稳定平衡,电容上充放电也达到平衡,这是电路稳态工作时的一个普遍规律。(4)开关S 置于1 位时,电感电流增加,电感储能;而当开关S 置于2 位时,电感电流减小,电感释能。假定电流增加量大于电流减小量,则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上磁链增量为:此增量将产生一个平均感应电势:此电势将减小电感电流的上升速度并同时降低电感电流的下降速度,最终将导致一个周期内电感电流平均增量为零;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上磁链增量小于零的状况也一样。这种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作者:————————————————————————————————日期: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现以具有正电压输出的78L××系列为例介绍它的工作原理。 电路如图1所示,三端式稳压器由启动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取样比较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和保护电路等部分组成。下面对各部分电路作简单介绍。

(1)启动电路 在集成稳压器中,常常采用许多恒流源,当输入电压VI接通后,这些恒流源难以自行导通,以致输出电压较难建立。因此,必须用启动电路给恒流源的BJT T4、T5提供基极电流。启动电路由T1、T2、DZ1组成。当输入电压VI高于稳压管DZ1的稳定电压时,有电流通过T1、T2,使T3基极电位上升而导通,同时恒流源T4、T5也工作。T4的集电极电流通过DZ2以建立起正常工作电压,当DZ2达到和DZ1相等的稳压值,整个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电路启动完毕。与此同时,T2因发射结电压为零而截止,切断了启动电路与放大电路的联系,

从而保证T2左边出现的纹波与噪声不致影响基准电压源。 (2)基准电压电路 基准电压电路由T4、DZ2、T3、R1、R3及D1、D2组成,电路中的基准电压为 式中VZ2为DZ2的稳定电压,VBE为T3、D1、D2发射结(D1、D2为由发射结构成的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值。在电路设计和工艺上使具有正温度系数的R1、R2、DZ2与具有负温度系数的T3、D1、D2发射结互相补偿,可使基准电压VREF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同时,对稳压管DZ2采用恒流源供电,从而保证基准电压不受输入电压波动的影响。 (3)取样比较放大电路和调整电路 这部分电路由T4~T11组成,其中T10、T11组成复合调整管;R12、R13组成取样电路;T7、T8和T6组成带恒流源的差分式放大电路;T4、T5组成的电流源作为它的有源负载。

LM317可调稳压器介绍及应用(详解)

LM317可调稳压器介绍及应用(详解) LM317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三端可调正稳压器集成电路。LM317 的输出电压范围是1.2V至37V,负载电流最大为1.5A。它的使用非常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此外它的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好。LM317 内置有过载保护、安全区保护等多种保护电路。通常 LM317 不需要外接电容,除非输入滤波电容到 LM317 输入端的连线超过 6 英寸(约 15 厘米)。使用输出电容能改变瞬态响应。调整端使用滤波电容能得到比标准三端稳压器高的多的纹波抑制比。LM317能够有许多特殊的用法。比如把调整端悬浮到一个较高的电压上,可以用来调节高达数百伏的电压,只要输入输出压差不超过LM317的极限就行。当然还要避免输出端短路。还可以把调整端接到一个可编程电压上,实现可编程的电源输出。 特性简介 可调整输出电压低到1.2V。保证1.5A 输出电流。典型线性调整率0.01%。典型负载调整率0.1%。80dB 纹波抑制比。输出短路保护。过流、过热保护。调整管安全工作区保护。 多数工程师都知道:他们可以使用某种廉价的三端子可调稳压器,比如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公司的LM317,把它作为仅提供某个必要电压值(如36V或3V)的可调稳压器。但是,如果不采用其它方法,那么该值无法低于1.25V。这些器件的内部参考电压为1.25V,并且如果不使用电位偏置,那么它们的输出电压也无法低于该值。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使用基于两只二极管的参考电压源(参考文献2)。该方法适合于1.2V~15V,或电压更高的稳压器,但它不适合于超低压固定稳压器或可调稳压器。它采用的两只1N4001二极管不提供必要的1.2V电位偏置,并且具有额外的约为2.5 mV/K的温度不稳定性(参考文献3)。因此,输出电压的额外温度漂移约为100 mV;如果把温度调至20℃(典型室内情况),则它大于1.5V输出电压的6%,等于1V输出电压的10%。可用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公司的LM185或Analog Devices公司的AD589可调电压参考IC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器件很贵,而且在本情形中,它们不仅需要额外的调零,还需要匹配。对于LM185和AD589,位于各自参考电压的这些调整分别为1.215V~1.255V和1.2V~1.25V。请注意:LM317的参考电压为1.2V~1.3V。

buck降压升压电路知识

Buck变换器:也称降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 图中,Q为开关管,其驱动电压一般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信号,信号周期为Ts,则信号频率为f=1/Ts,导通时间为Ton,关断时间为Toff,则周期Ts=Ton+Toff,占空比Dy= Ton/Ts。 Boost变换器:也称升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 开关管Q也为PWM控制方式,但最大占空比Dy必须限制,不允许在Dy=1的状态下工作。电感Lf在输入侧,称为升压电感。Boost变换器也有CCM和DCM两种工作方式 Buck/Boost变换器:也称升降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既可低于也可高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但其输出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反。Buck/Boost变换器可看做是Buck变换器和Boost变换器串联而成,合并了开关管。

Buck/Boost变换器也有CCM和DCM两种工作方式,开关管Q也为PWM控制方式。 LDO的特点: ①非常低的输入输出电压差 ②非常小的内部损耗 ③很小的温度漂移 ④很高的输出电压稳定度 ⑤很好的负载和线性调整率 ⑥很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⑦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 ⑧外围电路非常简单,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DC/DC变换是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也称为直流斩波。斩波器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脉宽调制方式Ts不变,改变ton(通用),二是频率调制方式,ton不变,改变Ts(易产生干扰)。其具体的电路由以下几类: (1)Buck电路——降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 U0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同。

XL4015降压型直流电源变换器芯片(大功率型)

n LCD Monitor and LCD TV n Portable instrument power supply n Telecom / Networking Equipment component count. Figure1. Package Type of XL4015

Pin Configurations Figure2. Pin Configuration of XL4015 (Top View) Table 1 Pin Description Pin Number Pin Name Description 1 GND Ground Pin. Care must be taken in layout. This pin should be placed outside of the Schottky Diode to output capacitor ground path to prevent switching current spikes from inducing voltage noise into XL4015. 2 FB Feedback Pin (FB). Through an external resistor divider network, FB senses the output voltage and regulates it. The feedback threshold voltage is 1.25V . 3 SW Power Switch Output Pin (SW). SW is the switch node that supplies power to the output. 4 VC Internal V oltage Regulator Bypass Capacity. In typical system application, The VC pin connect a 1uf capacity to VIN. 5 VIN Supply V oltage Input Pin. XL4015 operates from a 8V to 36V DC voltage. Bypass Vin to GND with a suitably large capacitor to eliminate noise on the input.

三端稳压电路图集分析

三端稳压电路图集(六祖故乡人汇编2013年9月8日) 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 LM317是可调稳压电源中觉的一种稳压器件,使用也非常方便。LM317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三端可调正稳压器集成电路。很早以前我国和世界各大集成电路生产商就有同类产品可供选用,是使用极为广泛的一类串连集成稳压器。LM317 的输出电压范围是1.25V —37V(本套件设计输出电压范围是 1.25V—12V),负载电流最大为 1.5A。它的使用非常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此外它的线性率和负载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好。LM317 内置有过载保护、安全区保护等多种保护电路。 为保证稳压器的输出性能,R应小于240欧姆。改变RP阻值稳压电压值。D5,D6用于保护LM317。 输出电压计算公式:Uo=(1+RP/R)*1.25 下面是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的元器件清单: 下面是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

三端集成稳压可调电源电路设计: 如图所示,此电路的核心器件是W7805。W7805将调整器,取样放大器等环节集于一体,内部包含限流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可以防止过载。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和可靠性。W7805属串联型集成稳压器。其输出电压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固定电压输出,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如果将W7805的公共端即3脚与地断开,通过一只电位器接到-5V左右的电源上,就可以在改变电位器阻值的同时,使集成稳压器的取样电压及输出电压都随之改变。图中RP1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只要负电压的大小取得合适便能使输出电压从0V起连续可调,输出电压的最大值由W7805的输入电压决定,本稳压器0V-12V可调。VD3整流,C2滤波,VD4稳压后提供5V负电压。 元件选择:变压器应选用5V A,输出为双14V;二极管VD1-VD4选用1N4001;VDW 选用稳压值为5-6V的2CW型稳压管;RP1用普通电位器;RP2为微调电阻。IC用7805;其它元件参数图中已注明,无特殊要求。 电路调试:元件焊接无误后可通电调试,首先测b点对地电压,空载时应在18V左右;d点电压大约为-5.5V--6V,如不正常,可重点检查VD3,C2,R1,VDW,RP2等元件,然后再测量输出电压,旋动RP1,万用表指针应能在较大范围变动,说明稳压器工作正常;最后

常用三端稳压器原理及应用资料

三端集成稳压器原理与应用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分类 秦炎 做电子实验或自制各种电子装置都离不开直流稳压电源用分立元件组装的稳压电源调试维修比较麻烦且体积较大随着功率集成技术的提高和电子电路集成化的发展出现了集成稳压器所谓集成稳压器是指将功率调整管取样电阻以及基准稳压误差放大启动和保护电路等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而形成的一种稳压集成电路 目前常见的三端集成稳压器按性能和用途可分为以下4类 1. 三端固定输出正稳压器所谓三端是指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公共接地端 输出正是指输出正电压国内外各生产厂家均将此系列稳压器命名为78系列 如7805 7812等其中78后面的数字代表该稳压器输出的正电压数值以伏特为单位 例如7805即表示稳压输出为5V 7812表示稳压输出为12V等有时我们会发现在型号78前面和后面还有一个或几个英文字母如W78 AN78 L78 CV等前面的字母称前辍一般是各生产厂公司的代号后面的字母称为后 辍用以表示输出电压容差和封装外壳的类型等不过各生产厂家对集成稳压器型号后辍所用字母定义不一但这对实际使用没有大的影响 78 系列稳压器按输出电压分共有9种分别为7805 78067808 7809 7810 78127815 78187824按其最大输出电流又可分为78L78M 和78三个分系列其中78L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 78M 系 列最大输出电流为500mA 78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78系列稳压器外形见图1其中78L系列有两种封装形式一种是金属 壳的TO 39封装见图1a一种是塑料TO 92封装见图1 b前者温度特性 比后者好最大功耗为700mW加散热片时最大功耗可达1.4W后者最大功耗为 700mW使用时无需加散热片78L系列中一般以塑封的使用较多78M 系列有两种封装形式一种是T O 202塑封见图1 c一种是TO 220塑封见 图1 d不加散热片时最大功耗为1W加2002004m㎡散热片时最大功耗可 达7.5W 78系列也有两种封装形式一种是金属亮的TO 3封装见图1e 一种是料TO 220封装见图1d不加散热片时前者最大功耗可达2.5W后者可 达2W加装200 2004mm3散热片时最大功耗可达15W塑料封装以其安 装固定容易价廉等优点在无线电爱好者中使用居多 2. 三端固定输出负稳压器即79系列除输出电压为负电压引脚排列不同 外其命名方法外型等均与78系列相同 3 .三端可调输出正稳压器此处的三端是指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电压调整端 在电压调整端外接电位器后可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其主要特点是使用灵活 4..三端可调输出负稳压器其输出为负电压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可调,稳压精度高,输出纹波小,只需外接两只不同的电阻,即可获得各种输出电压。 1.分类 它分为三端可调正电压集成稳压器和三端可调负电压集成稳压器。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产品分类见表7.3.3。 表7.3.3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分类 类型产品系列或型号最大输出电流I OM/A输出电压U O/V 正电压输出 LM117L/217L/317L0.1 1.2∽37 LM117M/217M/317M0.5 1.2∽37 LM117/217/317 1.5 1.2∽37 LM150/250/3503 1.2∽33 LM138/238/3385 1.2∽32 LM196/39610 1.25∽15负电压输出LM137L/237L/337L0.1-1.2∽-37

LM137M/237M/337M0.5-1.2∽-37 LM137/237/337 1.5-1.2∽-37 2.引脚排列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引脚排列图如图7.3.6所示。除输入、输出端外,另一端称为调整端。 图7.3.6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引脚排列图 a)TO-220 封装 b)TO-3封装 3.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基本应用电路 1).基本应用电路及输出电压估算 电路如图7.3.7所示。U O=1.2~37V连续可调。I OM=1.5A,I Omin≥5mA. CW317的U REF固定在1.2V,I ADJ=50 A,忽略不计。 U O=1.2(1+R2/R1)V 。

图7.3.7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电路 2).外接元器件选取 为保证负载开路时I Omin ≥5mA ,R 1max =U REF /5mA=240Ω。U Omax =37V ,R 2为调节电阻,代入U O 表达式求得R 2为7.16k Ω左右,取6.8k Ω。 C 2是为了减小R 2两端纹波电压而设置的,一般取10μF 。C 3是为了防止输出端负载呈感性时可能出现的 阻尼振荡,取1μF 。C 1为输入端滤波电容,可抵消电路的电感效应和滤除输入线窜入干扰脉冲,取0.33μF 。VD 1、VD 2是保护二极管,可选整流二极管2CZ52。 3). I U 选取 I U =28∽40V ,O I U U -≥3V 。当V U V U U I O O 40,37max ===。

buck电路的原理

buck电路的原理 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详解 一、BUCK电路基本结构 开关导通时等效电路开关关断时等效电路 二、等效的电路模型及基本规律 (1)从电路可以看出,电感L和电容C组成低通滤波器,此滤波器设计的原则是使us(t)的直流分量可以通过,而抑制us(t) 的谐波分量通过;电容上输出电压uo(t)就是us(t) 的直流分量再附加微小纹波uripple(t) 。 (2)电路工作频率很高,一个开关周期内电容充 放电引起的纹波uripple(t) 很小,相对于电容上 输出的直流电压Uo有:电容 上电压宏观上可以看作恒 定。 电路稳态工作时,输出电容上电压由微小的纹波和较大的直流分量组成,宏观上可以看作是恒定直流,这就是开关电路稳态分析中的小纹波近似原理。(3)一个周期内电容充电电荷高于放电电荷时,电容电压升高,导致后面周期内充电电荷减小、放电电荷增加,使电容电压上升速度减慢,这种过程的延续直至达到充放电平衡,此时电压维持不变;反之,如果一个周期内放电电荷高于充电电荷,将导致后面周期内充电电荷增加、放电电荷减小,使电容电压下降速度减慢,这种过程的延续直至达到充放电平衡,最终维持电压不变。

这种过程是电容上电压调整的过渡过程,在电路稳态工作时,电路达到稳定平衡,电容上充放电也达到平衡,这是电路稳态工作时的一个普遍规律。(4)开关S置于1位时,电感电流增加,电感储能;而当开关S 置于2位时,电感电流减小,电感释能。假定电流增加量大于 电流减小量,则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上磁链增量为: 此增量将产生一个平均感应电势: 此电势将减小电感电流的上升速度并同时降低电感电流的 下降速度,最终将导致一个周期内电感电流平均增量为零;一 个开关周期内电感上磁链增量小于零的状况也一样。 这种在稳态状况下一个周期内电感电流平均增量(磁链平 均增量)为零的现象称为:电感伏秒平衡。 这也是电力电子电路稳态运行时的又一个普遍规律。 三、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稳态工作过程分析

降压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降压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汽车中,有些照咖是由单个LED担任的,如顶灯、地图灯、行李箱照明灼。以 及门灯等。一只白光LED的正向压降为3—4V,汽车由蓄电他提供的内部电压,一舱 为12—14V,这就出现了输入电压远远超过LED所需要的情况。如果采用线性稳压器通过降压来驱动L四,必然会出现电源功率转换效率过低的问题。为此,必须采用开 关型DC仍C降压变换器,宅既为LED提供所需的低压电源、恒定的电流,又能有较 高的转换效率。降压变换器(BuCk)又称串联开关稳压器或开关型降压稳压器。下面介 绍降压变换器的基本电路拓扑和它的工作原理。降压变换器的电路形式及工作原理 降压变换器的电路形式如图所示 是开关管,VD是开关二极管,在VT截正期间,为电感电流提供继续流通的通路。由图见,输入和输ABC电子出在电气上是直接相通的,无隔离,属于非隔离型功率变换器。为分析简便起见,在电路的工作频率较高、电感工和电容Co较大时,输出 电压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可以视为稳定不变的,艾博希电子分别以定位RO、Jo表尔 当VT导退时,由于假定输入、输出电压是同定的,电感两端电压差RD厂RO也是一 个定值,这样,流过电感L的电流将按线性斤升,由初始的最小位即谷值JV直线上升,到开关管VT导通结束时,达到最大值人MM即峰值JP。 如VT的导通时间为则有:小当VT截女时,电感力图维持其电流不变。在电感 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极性为右正左负,与VT导通时的极性如图恰好相反。它使二极管w导通,为电感电流提供续流远路,此后,出其最大值/LMM(JP)线性卜降。如 果VT的截止时间为ROR,且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模式(CCM)下,则在截止期结束时,电感电流由峰值JP产降到谷值JV,并满足以下关系:价(k丛)RO;生JL=Bp RO;在上面诺式中,7为开关周期,D为开关管的占空IC现货商比,o=RJ厂,其值小于1,D越小,输出电压RO越小。由式(5—4)可见,输出电压RO与占空比D呈线性关系,D大,输出电压亦大;此外,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RM低,降压之名即由此而来。 如认为电路中的元件均足理想的、无损耗的,则电路的功率转换效率为1或如可见,输出电流的平均值要比输入电流的平均值大。同样可以证明,在YT截止期间,如 电感电流F降到军,电感电流将表现为不连续的状态(DCM),即每次开关管导通时,

7805三端稳压管

7805稳压电源电路图: 常见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 ××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 7805管脚图 7805典型应用电路图:

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输出正5V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IC采用集成稳压器7805,C1、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RL为负载电阻。当输出电较大时,7805应配上散热板。 下图为提高输出电压的应用电路。稳压二极管VD1串接在78XX稳压器2脚与地之间,可使

输出电压Uo得到一定的提高,输出电压Uo为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与稳压二极管VC1稳压值之和。VD2是输出保护二极管,一旦输出电压低于VD1稳压值时,VD2导通,将输出电流旁路,保护7800稳压器输出级不被损坏。 下图为输出电压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应用电路。由于R1、RP电阻网络的作用,使得输出电压被提高,提高的幅度取决于RP与R1的比值。调节电位器RP,即可一定范围内调节输出电压。当RP=0时,输出电压Uo等于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当RP逐步增大时,Uo也随之逐步提高。 下图为扩大输出电流的应用电路。VT2为外接扩流率管,VT1为推动管,二者为达林顿连接。R1为偏置电阻。该电路最大输出电流取决于VT2的参数。

下图为提高输入电压的应用电路。78XX稳压器的最大输入电压为35V(7824为40V),当输入电压高于此值时,可采用下图所示的电路。VT、R1和VD组成一个预稳压电路,使得加在7800稳压器输入端的电压恒定在VD的稳压值上(忽略VT的b-e结压降)。Ui端的最大输入电压仅取决于VT的耐压。

三端稳压器的扩展使用

三端稳压器的扩展使用 这里总结了一些常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的一些使用知识、扩展功能的方法,以使电子爱好者能利用手头现有的各种稳压器来组成所需要的各种电源电路。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扩流电路: 我们知道,78**(79**)系列和LM317/337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如果所用电子装置需要稳压电源提供更大的电流,就需要采用扩流措施了。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扩流方法。 ?外加功率管扩流。 电路如图1所示(在后面的电路图中,为简单起见,均将电源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和输入滤波电容省略不画)。R1是过流保护取样电阻,当输出电流增大超过一定值时,R1上压降增大,使BG1的Ube值减小,促使BG1向截止方向转化。因为集成稳压器本身有过热保护电路,如果我们将BG1和集成稳压器安装在同一个散热器板上,则BG1也同样受到过热保护。图1电路可输出小于7A的电流。 ?多块稳压器并联扩流。 电路如图2所示。这是一种线路简单、无需调整,有较高实用性的电路,其最大输出电流为N*1.5A(N为并联的稳压器的块数)。实际应用中,稳压器最好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产品,以保证其参数一致性。另外,最好在输出电流上留有10-20%的余量,以避免个别稳压器失效造成稳压器连锁烧毁。 扩压电路: 这里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 ?固定抬高输出电压。 电路如图1所示。如果需要输出电压Uo高于手头现有的稳压块的输出电压时,可使用一只稳压二极管DW将稳压块的公共端电位抬高到稳压管的击穿电压Vz,此时,实际输出电

压Uo等于稳压块原输出电压与Vz之和。将普通二极管正向运用来替代DW,同样可起到抬高输出电压的作用。例如,想为自己的录音机装一个6V、500mA的稳压电源,而手头只有一只7805稳压器,则可按图2电路安装。D1选用2CP(IN4001)类硅二极管,其上压降约为0.8V,这样输出就约为5.8V,足以满足录音机的需要了。若将D1换成发光二极管LED,不但能提高输出电压,而且LED发光还起到电源指示作用。

XL1410降压型直流电源变换器芯片(高效率型)

n Set-up Box n ADSL Modem n Telecom / Networking Equipment Figure1. Package Type of XL1410

Pin Configurations Figure3. Function Block Diagram of XL1410

Figure4. XL1410 Typical Application Circuit System Efficiency Curve

Order Information Marking ID Package Type Packing Type Supplied As XL1410E1 XL1410E1 SOP-8L 2500 Units on Tape & Reel XLSEMI Pb-free products, as designated with “E1” suffix in the par number, are RoHS compliant. Absolute Maximum Ratings(Note1) Parameter Symbol Value Unit Input Voltage Vin -0.3 to 20 V Feedback Pin Voltage V FB-0.3 to Vin V EN Pin Voltage V EN-0.3 to Vin V Output Switch Pin Voltage V Output-0.3 to Vin V Power Dissipation P D Internally limited mW Thermal Resistance (SOP8) R JA100 oC/W (Junction to Ambient, No Heatsink, Free Air) Operating Junction Temperature T J-40 to 125 oC Storage Temperature T STG-65 to 150 oC Lead Temperature (Soldering, 10 sec) T LEAD260 oC ESD (HBM) 2000 V Note1: Stresses greater than those listed under Maximum Ratings may cause permanent damage to the device. This is a stress rating only and functional operation of the device at these or any other conditions above those indicated in the operation is not implied. Exposure to absolute maximum rating conditions for extended periods may affect reliabilit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