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蝉的古诗

关于蝉的古诗

关于蝉的古诗
关于蝉的古诗

关于蝉的古诗

一、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

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

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

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

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

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

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

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二、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

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

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

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

物咏怀的典型。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

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三、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虞世南《蝉》高考诗歌鉴赏

虞世南《蝉》鉴赏 古诗鉴赏 0216 2021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 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刘学锴)

古诗蝉·本以高难饱翻译赏析

古诗蝉·本以高难饱翻译赏析 《蝉·本以高难饱》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前言】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注释】 ⑴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 ⑵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⑶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⑷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举家清,一贫如洗,空无所有。 ⑸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⑹碧:绿。 ⑺薄宦:官职卑微。

⑻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⑼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⑽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⑾君:指蝉。 ⑿警:提醒。 ⒀亦:也。 ⒁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翻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 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蝉》就是这样。诗 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 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

蝉古诗 虞世南带拼音

蝉古诗虞世南带拼音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1出处编辑选自《全唐诗》卷三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2作品简介编辑《蝉》【年代】:唐【作者】:虞世南【作品】:《蝉》【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翻译 1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2 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3 流响:指连绵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 4 藉(jiè):凭借3译文编辑蝉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的高,声音自然传的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虞世南(558—638年7月11日),唐代诗人,书法家,文学家,有《虞世南集》,[1]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字,故世称“虞永兴”,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虞世

南,隋大业初授秘书郎。入唐,太宗引为秦府参军,弘文馆学士。贞观七年(633)转秘书监,赐爵水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水兴”。唐太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谥文懿《旧唐书》卷七十二及《新唐书》卷一百零二之本传云:“世南性沉静寡欲,笃志勤学。……同郡沙门智永善王羲之书,世南师焉,妙得其体,由是声名藉甚。”虞世南书法继承二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书后品》列其书为上之下品,评云:“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绩娇春,鹤鸿戏沼,故当(萧)子云之上”。《书断》卷中列其隶。行书为妙品,称其书“得大令(王献之)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存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述书赋》云:“永兴超出,下笔如神,不落疏慢,无惭世珍。”《宣和书谱》卷八以为世南晚年正书与王羲之相后先,又以欧、虞相论曰:“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传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旧摹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铭》等。书法理论著作有《笔髓论》、《书旨述》。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群书理要》五十卷、《兔园集》十卷等,另有诗文集十卷行于世,今存《虞秘监集》四卷。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虞世南《蝉》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虞世南《蝉》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 篇一:虞世南《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 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今属浙江省)人。沈静寡欲,精思读书,文章婉缛,初见称于南朝徐陵,后仕隋,为秘书郎。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唐太宗时,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他的诗仍有六朝绮错婉媚的作风。《全唐诗》编其诗一卷。 【注释】 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③流响:指连绵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④藉(jiè):凭借 【译诗】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赏析】 这首诗借物咏怀,寄意高远。作者以高洁的蝉自比,说只要栖桐饮露、立身高洁,则声名自远,而无须凭借外物的力量。 作者以蝉的形象,表明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篇二:蝉(虞世南)阅读答案

蝉虞世南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不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垂緌(ruí):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南冠:借指被囚禁的人。 1.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诗,从题材看都是□□诗。(2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蝉》中“居高”、“声远”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蝉的特征。 B.《蝉》中作者以蝉自比,表明自己确实有出众的才华,流露出清高自信之情。 C.《在狱咏蝉》中“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D.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抒发的感情却截然不同。 3.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露”,对写蝉有怎样的作用?请简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2分)近体咏物 2.(3分)D 3.(3分)《蝉》中的“清露”,写出了蝉的生性高洁,才会有声高远播;《在狱咏蝉》中“露重”,写出了秋蝉艰难的生活环境,使它不能展翅高飞。对写蝉都起了衬托的作用。 篇三:蝉古诗阅读答案 篇一:蝉古诗阅读答案 篇二:蝉古诗阅读答案 篇三:蝉古诗阅读答案 摘要:下文是蝉诗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同时也借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尚和洁身自好的人格。【注释】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

李商隐《蝉》诗词鉴赏

李商隐《蝉》诗词鉴赏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韵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

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 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

五言古诗:《蝉》

五言古诗:《蝉》 《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作品评述 (1)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 有些相似. 【简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 情操。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 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 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 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ruí音 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 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因为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 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 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所以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 点道,这完全是因为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因为凭借秋风一类 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 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 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 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 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

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 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杨义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 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 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 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个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 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 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 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 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对应。“流响”状蝉声的 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 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个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 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个句对蝉声远 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 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 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因为“居高”而自 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 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协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 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

古代诗歌中的蝉

古诗中的蝉 (256500)山东博兴师范学校耿宝强“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骄阳似火的夏季,法布尔所说的“不知疲倦的歌手”——蝉,又一次在林间枝头开始了它们的歌唱。古往今来,它们那“知了,知了”的鸣唱,曾使多少诗人写下了优美动人而含义不同的诗篇啊! 蝉最常见的含义是比喻高洁的品德与情操。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里,是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维持生命的,而成虫则靠吸食树木枝干的汁液为生。然而,古人却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曹植《蝉赋》写到:“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噭噭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郭璞的《蝉赋》更说:“虫之清洁,可贵惟蝉。”唐代咏蝉诗“三绝”都是借咏蝉以寄意的名作,但由于三位诗人的地位、际遇、气质不同,使三诗旨趣迥异,各臻其妙。隋朝旧臣虞世南笔下的鸣蝉是具有高标逸韵人格的象征:“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借蝉抒怀,抒发了自己的品性高洁却不为时人所理解的愤懑:“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咏蝉》)而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蝉》诗则是这样写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人在听到蝉的鸣唱时,自然而然地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由蝉之无同情之人联想自己同样也是无同道相知。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高难饱”、“恨费声”的慨叹。 与颂扬蝉的高洁相反,咏蝉诗中也有讥讽蝉的污浊的。唐末诗人陆龟蒙和罗隐的《蝉》诗便是如此。在陆龟蒙的笔下,蝉是卑鄙无能之辈:“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

虞世南《蝉》教材分析

虞世南《蝉》教材分析 《蝉》 虞世南是唐初著名书法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这首诗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 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报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固而 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其实蝉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里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风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见《初学记》引《瑞应图》)。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呜声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字, 既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又与宋句秋风相应。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从上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居高的

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 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 地位高,品格也高。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旨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诗人把这一命意通过蝉的形象表达 出 来了。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今人刘水济《唐人绝句精华》说:三四句借蝉抒怀,言果能立身高洁者,不待凭藉,自能名声远闻也。 唐人咏蝉诗除本篇外,李商隐的《蝉》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著名,李诗:本以高难饱,徒劳 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前四句写形象,与虞世南的《蝉》诗相似,但显示的是环境的冷酷;后四句写思想感情,表达薄宦漂泊、欲归不得之情。骆诗:西陆(指秋天)蝉声唱,南冠(指囚徒)客 思深。不堪玄鬓影(指蝉),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借蝉自喻,将秋蝉的艰窘与己身的不幸融而为一。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

虞世南《蝉》原文及译文读练习及答案

[标签:标题] 篇一:虞世南《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 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今属浙江省)人。沈静寡欲,精思读书,文章婉缛,初见称于南 朝徐陵,后仕隋,为秘书郎。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唐太宗时,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 他的诗仍有六朝绮错婉媚的作风。《全唐诗》编其诗一卷。 【注释】 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③流响:指连绵不断 的蝉鸣叫的声音。④藉(jiè):凭借 【译诗】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赏析】 这首诗借物咏怀,寄意高远。作者以高洁的蝉自比,说只要栖桐饮露、立身高洁,则声名 自远,而无须凭借外物的力量。 作者以蝉的形象,表明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篇二:蝉(虞世南)阅读答案 蝉虞世南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不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 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垂緌(ruí):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南冠:借指被囚禁的人。1.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诗,从题材看都是□□诗。(2分)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蝉》中“居高”、“声远”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蝉的特征。 B.《蝉》中作者以蝉自比,表明自己确实有出众的才华,流露出清高自信之情。 C.《在狱咏蝉》中“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 悲苦。 D.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抒发的感情却截然不同。3.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露”,对写蝉有怎样的作用?请简洁说明。(4分) 【参考答案】1.(2分)近体咏物2.(3分)D 3.(3分)《蝉》中的“清露”,写出了蝉的生性高洁,才会有声高远播;《在狱咏蝉》中“露重”,写出了秋蝉艰难的生活环境,使它 不能展翅高飞。对写蝉都起了衬托的作用。 篇三:蝉古诗阅读答案 篇一:蝉古诗阅读答案 篇二:蝉古诗阅读答案 篇三:蝉古诗阅读答案 摘要:下文是蝉诗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讴歌了蝉的高 洁品格,同时也借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尚和洁身自好的人格。【注释】①虞世南:初

关于蝉的古诗

关于蝉的古诗 一、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 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 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 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 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 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 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 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二、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 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 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 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 物咏怀的典型。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 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三、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二年级上学期古诗及欣赏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这首诗抒写了久别回乡的感怀。诗人从小离开家乡,五十年后才回来,虽然家乡口音没有改变,但须发却已稀疏变白。晚辈们见了都不认识,笑着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衰:衰败。 慈仁寺荷花池 (清)何绍基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注释】 ①倒影浸天河:这里是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的意思。天河:银河。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是由许多恒星构成,通称天河。 ②水不波:水面上没吹起波纹。 ③想见:由推想而知道。这里含有想象得到的意思。 ④萤火:指萤火虫的亮光。萤火虫:昆虫名,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带绿色的光。【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夜晚慈仁寺荷花池上景色的诗。夏天夜晚,人们坐在荷花池边,看到天空的银河和池塘内荷花的影子,全都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看上去又好像荷花的倒影浸在银河里一般。微风吹过池边的栏杆,池塘里的水也没兴起波纹。可以想象,夜深人们散去以后,水面上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它们的萤光映入水中,可能会比星星还要多。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虚实兼写,以动衬静。前两句写眼前之景,后两句写想象之景。实景写静,而想象中的虚景,却以萤火飞动,映入水中,以动写静,动与静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山亭夏日 (唐)高骈(pián)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作者小传】: 高骈(pián),字千里,唐代著名武将、诗人。 【注释】: 1. 水精帘:又作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2. 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意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拂动色泽莹澈的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诗,主要是捕捉夏日凉快的一面,在炎夏或者烦闷气躁时读来倍感清凉安详。作者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绿树荫浓、池塘倒影,这些景象都可消除暑气,让人的心很自然的平静下来,如果再看到微风轻拂水晶帘,吹动满庭花香,那么就更能感觉出夏日的可爱,而不觉得它的漫长与闷热了。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诗的第三句中“水精帘动”是比喻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cha);微风吹来,水光潋(liàn)滟(yàn),碧波粼粼(lín),这一景象,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美妙而逼真,多美啊! 蝉 (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释】: 1.绥: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绥”。“垂绥”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2.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 3.流响: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 4.疏桐: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5.居高:身在高处。 6.藉:借,凭借,借助。后两句指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简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

古诗咏蝉·垂緌饮清露翻译赏析

古诗咏蝉·垂緌饮清露翻译赏析 《咏蝉·垂緌饮清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其古诗全文如下: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前言】 《咏蝉》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作品,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也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注释】 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藉:凭借。 【翻译】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赏析】 《咏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

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

蝉古诗垂緌饮清露

《蝉饮清露》是唐代诗人于世南的作品。它也是唐代最早的蝉吟诗。通过描写蝉鸣的清脆,作者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这首诗,连同罗宾王听蝉和李商隐听蝉,成为唐代文坛上独具特色的三首蝉诗。 这首咏物诗是初唐著名大臣于世南的咏物诗,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每一句话都是关于蝉的形态、习性、声音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诗人高洁清晰的性格和情趣,吟唱事物的深层含义是吟唱人物。关键是要把握知了的一些特点,找出它们的艺术搭配点。松垂,是古代官帽的一条结带,也指蝉下巴上的吻部,类似于这条带子。 蝉用它美丽的嘴唇吮吸着露水。由于语义上的双关,它暗示官吏应该戒除贪污,追求廉洁。蝉生活在又高又直又稀疏的梧桐树上,这些梧桐树天生不同于那些在烂草和烂泥里打滚的昆虫,所以它们的声音可以很响亮很美。 在诗的结尾,据说这完全是因为蝉能够“远远地大声说话”,而不是依靠秋风等外力。这些诗句的寓意,其深层含义是隐喻,只不过是说,作为一个官员,作为一个男人,应该站得高高在上的德行,这样他就可以大声说话,并获得广泛的声誉。 这种崇高而深远的力量,完全来自于人格美的力量,这种力量不能靠双方或任何力量、共同和支持来获得。事实上,唱蝉包含了俞世南丈

夫的自学。他是唐贞观时期二十四位凌烟阁之一,以博学多才和耿洁高贵著称。 他与唐太宗谈及历代王维正的得失,能够畅所欲言,对贞观的治理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为此,唐太宗说他有“五个必修”(德、忠、博、文、书) ,并称赞说: “诸侯都像于世南,为什么世人不关心呢? ”从他出身寒蝉而非鲲鹏老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谨慎而有自知之明的人。 这首小诗是唐代最早的诗歌,具有支撑物的意味,为后世所称道。表面上,第一句“饮露”,是关于蝉的形状和饮食习惯。事实上,它使用比较的手法来暗示一个人的突出的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上有两个触角,形状像官员系在脖子上的帽带,古人认为蝉生活在高大的树上,只喝干净的露水,所以他们用“喝清露”来象征人们的高尚品格。 事实上,蝉靠吸食植物的汁液生存。他们只能喝露水的地方?第二句“流出疏桐”写的是蝉的歌唱。为什么稀疏的梧桐树上连续不断的蝉鸣?这是因为在古人眼中,梧桐树是一棵高贵的精神之树。据说像夫妻这样的鸟儿不住在梧桐。” 如果国王指定贤惠的人民,梧桐就会在东厢出生”.当诗人把自己与

古代咏蝉诗词略谈

古代咏蝉诗词略谈 声声蝉唱动诗情——古代咏蝉诗词略谈蝉,雅名谓之蜩,俗称“知了”,翼如薄绡,呈黑褐色,雄性腹部有发声器,在夏、秋季鸣叫,声音响亮,吸树汁为食。它本是一种昆虫,但由于它常居高枝,古人误以为是靠餐风饮露为生,又因它体态娇美,声音连续悠扬,于是人们发挥想象,创造出诸如“蝉唱”、“蝉韵”、“蝉清”、“蝉露”、“蝉饮”、“蝉冠”、“蝉珥”、“蝉鬓”、“蝉娟”、“蝉媛”、“蝉嫣”、“蝉联”、“蝉緌”等优美的词语,也赋予了它优良的品质。晋代陆机在他的《寒蝉赋序》中认为蝉有六德:“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居巢,则其俭也;应候守时,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古代诗人,更是结合社会现象、自身经历和感受,寄托了诸多意象,使原本微不足道的蝉,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蕴。《诗经》中已有“五月鸣蜩”的句子,被称为千古悲秋之祖的宋玉在《九辩》中写道:“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而后历代咏蝉诗则呈“蝉嫣”之状,唐宋尤甚。纵览古代咏蝉诗,其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高蝉——象征高洁的品质因为蝉高居枝上,餐风饮露,与世无争,诗人常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并往往托物言志,寄予

自己崇高的情怀。唐代有三首咏蝉诗,被称为咏蝉三绝,它们是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咏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这是虞世南的《蝉》,诗先写蝉的形貌和生活习性。它颈垂 着高贵冠缨那样的须,饮的是天上的清露。这里,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实际上意含象征。“垂緌”,暗示身份, 显其“贵”;“饮清露”,暗示品质,昭其“清”。屈原早就在《离骚》中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来表达高洁 的情怀。接着写它的居处和声音。“凤翱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它的鸣叫是从高大疏阔的梧桐树间传出来的,像神鸟凤凰一样非同凡响。“流响”状蝉鸣不已,悦耳动听;“疏”则更见高拔清远;听到这鸣声,使人仿佛见到了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气韵。后两句是托物寓意的点睛之笔,阐释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立身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短短的二十个字,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事理相通,物我一体。堪称佳什。我们再看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 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天资聪明,七岁能写诗,被誉为神童。唐高宗凤仪三年(678年),他在侍御史任上,多次上书论事,因而触怒了武则天,被诬下狱。在狱中,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咏蝉抒怀之作。首联写狱中听到蝉鸣而勾起深沉的客地乡思。

鸣蝉居高多远韵——咏蝉古诗词赏析(上)

鸣蝉居高多远韵——咏蝉古诗词赏析(上) 鸣蝉居高多远韵 ——咏蝉古诗词赏析(上) 川雪蝉,雅名蜩,俗称“知了”,在夏、秋季鸣叫,声音响亮,吸树汁为食。它本是一种昆虫,但由于它常居高枝,古人误以为是靠餐风饮露为生,又因它体态娇美,声音连续悠扬,于是人们发挥想象,赋予了它优良的品质。晋代陆机在他的《寒蝉赋序》中认为蝉有六德:“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居巢,则其俭也;应候守时,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古代诗人,更是结合社会现象、自身经历和感受,寄托了诸多意象,使原本微不足道的蝉,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蕴。《诗经·七月》中已有“五月鸣蜩”的句子,被称为千古悲秋之祖的宋玉在《九辩》中写道:“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蝉的寂寞无声,成为悲秋的典型意象之一。蝉高居树枝上,餐风饮露,与世无争,诗人常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并往往托物言志,寄予自己崇高的情怀。隋朝旧臣虞世南,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后,由于才高学广,为人正直,深得器重,于是,他笔下的鸣蝉就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

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在这首题为《蝉》的诗中,诗人写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这首诗先写蝉的形貌和生活习性。它颈垂着高贵冠缨那样的须,饮的是天上的清露。这里,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实际上意含象征。“垂緌”,暗示身份,显其“贵”;“饮清露”,暗示品质,昭其“清”。屈原早在《离骚》中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来表达高洁的情怀。蝉“饮清露”,品格当然高洁。接着写它的居处和声音。“凤翱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它的鸣叫是从高大疏阔的梧桐树间传出来的,像神鸟凤凰一样非同凡响。“流响”状蝉鸣不已,悦耳动听;“疏”则更见高拔清远;听到这鸣声,使人仿佛见到了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气韵。后两句是托物寓意的点睛之笔,阐释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立身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短短的二十个字,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事理相通,物我一体。堪称佳什。“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也写过一首《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天资聪明,七岁能写诗,被誉为神童。唐高宗凤仪三年(678年),他在侍御史任上,多次上书论事,因而触怒了武则天,被诬下狱。在狱中,他写下了这首著名

蝉古诗 虞世南带拼音

蝉chán (虞yú世shì南nán ) 垂chuí緌ruí饮yǐn 清qīnɡ露lù,流liú响xiǎnɡ出chū疏shū桐tónɡ。 居jū高ɡāo 声shēnɡ自zì远yuǎn ,非fēi 是shì藉jiè秋qiū风fēnɡ 。 词句注释 垂緌(ru 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发出。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疏桐:高大的梧桐。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藉(ji è):凭借、依赖。 白话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整体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

浅谈蝉的意象

浅谈古诗歌中蝉的意象 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刘一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吟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多么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特征博得了古来众多文人骚客的厚爱,蝉这一意象被带入诗词中,和月亮、杨柳等一样,有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一、对人生如梦的感慨,渗透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元稹《送卢戡诗》中的诗句,“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红树”、“蝉”、“夕阳”、“白头”这一意象群自然而然地融合为一体。与夕阳、红树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其中蝉这一意象,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地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色彩,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二、对自然现实的无奈,抒发作者悲凉哀婉的羁旅情怀 秋天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一种悲凉的情调,蝉极易渲染出这种苍凉的氛围,将孤冷意象融入别离远游之中。 如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诗中的“默守”、“欲行”,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将离愁别恨寄寓蝉身,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浩瀚的宇宙,在生离死别时,在宦海失意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孤独无助与无可奈何。 宋代名儒朱熹的《宿寺闻蝉作》中道:“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客人听到蝉鸣为何会惊呢?不难看出,夕阳中的蝉,凄恻哀惋。秋阳西坠,白昼已去,蝉只好在凄寒的夜晚哀鸣,怎不令人感到悲怆。朱熹把羁旅之悲全部寄托在蝉身上,和许棠的《蝉》一样,体现出了人作为普通生命体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还具备了哲理思辩:“蝉”、“客”在这一“惊”之中已经合二为一,同在落木萧萧、夕阳西下的寒秋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里,“蝉”“客”完全可以换位,确实达到了物我感应,主体和意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这蝉鸣还曾使有志无成、空怀一腔报国热情却无处施展的唐代诗人雍裕之潸然泪下:“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早蝉》)。蝉本无知,蝉鸣也本不关愁苦,然而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这只不过是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所说的一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三、高洁飘逸的人格象征或暗喻坎坷不幸的艰难身世 古人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 唐朝诗人虞世南在他的题为《蝉》的诗中写到:“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为隋朝旧臣的虞世南,由于他才高学广,为人正直,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并深得器重。于是,他笔下的鸣蝉就成了具有高洁飘逸人格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关于几首写蝉的诗

关于几首写蝉的诗:一是虞世南《蝉》,二是李商隐《蝉》,三是骆宾王《狱中咏蝉》分析这三首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分别是什么,并说说有什么不同。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