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

主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安徽十年真题

命题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19安徽,9]“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普法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2019安徽,17节选]大国关系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某班同学以历史上“法德两国的战与和”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 上图属于哪场战争期间的形势图?(2分)1916年法德两国展开了一场后来被称为“绞肉机”的激战,此战役发生于上图中处。(填写相应字母,2分)

命题点2 十月革命

3.[2019安徽,16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分)

命题点3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4.[2019安徽,14节选]小敏观看了《大国崛起》后尝试着撰写了一段有关英国的解说词,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20世纪初英国同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一战后英国实力遭到削弱,通过巴黎和会等国际会议,同列强一起构建了雅尔塔体系。

(3)错误: 改正:

命题点4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2019安徽,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1)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为此,列宁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4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一“改革”与列宁的“探索”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2分)

命题点5 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6.[2019安徽,8]某班举行辩论会,下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C.马歇尔计划的利弊

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7.[2019安徽,16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摘编自周尚文、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4分)

8.[2019安徽,16节选]名人信件和日记都能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

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在“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取得了

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4分)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40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

备考提升演练

1.[2019预测]不正当的合作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图所示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导致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爆发,其中矛盾的核心是( )

A.英德矛盾

B.英俄矛盾

C.法德矛盾

D.法意矛盾

2.[2019江西改编]“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

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

A.亚历山大东征

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拿破仑战争

3.[2019预测]下面表格内容表明一战( )

历时参战国卷入人口伤亡人数战争费用

4年多30多个约15亿3000多万3000多亿美元

A.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B.是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结果

C.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D.促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4. [2019海南改编]1922 年 2 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

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这个条约”指的是( )

A.《凡尔赛条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条约》

5.[2019预测]“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敏锐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

的奇迹……他领导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这位“巨人”采取了什么样的经济手段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抗衡( )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计划经济

④斯大林模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6.[2019预测]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工业化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下列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 )

A.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D.全国实行新经济政策

7.[2019合肥包河区二模]下图为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饼状图,据图

中的数据信息,苏联取得这一成就得益于(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奴制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8.[2019预测]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史称“文明不服从运动”。这次运动中,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 )

①降低田赋②释放政治犯③拒绝纳税④废除食盐专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9预测]曾担任墨西哥国民革命党主席的卡德纳斯担任墨西哥总统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列有关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改革的时间是1917年

B.改革的目的是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

C.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D.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10.[2019宣城模拟]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历史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2分) 【识别史料—培养证据意识】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

(1)以下可以用于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2分)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电视剧《三国》

C.诸葛亮的《出师表》

D.曹操的《蒿里行》

【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

图1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统计

图2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比重

(2)根据图1指出1913—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图2显示了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百分比,从图1到图2反映了苏联国内怎样的变化?(5分)

【构建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3)构建史实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把握知识结构和线索,增进对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请调整以下史实的顺序并阐述其内在联系。(5分)

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五四运动、同盟国和协约国

主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安徽十年真题

1.C

2.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B(2分)

3.(1)十月革命。(2分)

4.(3)错误:雅尔塔体系改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余粮收集制)。(2分)新经济政策(或粮食税)。(2分)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允许自由贸易。(2分)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根据本国的国情等。(任答一点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6.D

7.(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2分)阻碍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后来的改革也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弊端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8.(2)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转变(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完全使用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等。(4分)

(3)使美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分)

备考提升演练

1.A

2.C

3.A

4.C

5.A

6.B

7.B

8.B

9.A

10.(1)C(2分)

(2)1913—1921年下降,1921—1925年上升;(1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分)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工业发展迅速。(答五年计划或斯大林模式亦可得分)(2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盟国和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等后起国家超过老牌的英法等国,引起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发展,形成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国内五四运动的爆发。(理顺历史事件的顺序1分;阐述合理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