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二亚胺的化学

碳二亚胺的化学

碳二亚胺的化学
碳二亚胺的化学

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CO2+ 2H2O 5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3H2O 6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H2O + CO2↑ 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8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9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10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 CO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1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1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 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 ===CaCl2+ H2O + CO2↑ 1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2NaCl + H2O + CO2↑ 16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2HCl ===MgCl2+ H2O + CO2↑ 1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CO2==== CaCO3↓+ H2O 18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19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性、高温下可燃性、还原性),常识性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初步了解碳的用途。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列表比较氢气与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碳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列表比较、实验演示,突出重点,通过分析,操作指导,解决难点。 1.用谈话法和阅读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温度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总结归纳法和演译法,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实质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介绍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应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氢气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更深刻,要对它们进行比较。 【难点】: 反应条件对碳反应产物的影响。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的实验不好做,通过事例解释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用碳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难度也比氢气还原氧化铜大,用高温(强热)加热时要注意,防止试管破裂;放热(产生热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吸热概念的理解相对较难。 【教具准备】: 1.仪器: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改进)、导管、胶塞、玻璃棒、表面皿、研钵、试剂瓶 2.药品: 氧化铜、木炭、澄清石灰水 【教学方法】: ①阅读法;②总结归纳法;③演译法;④实验观察法。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碳单质的不同用途及性质,请学生用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碳 1、碳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2C+O22CO 2、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C+O2CO2 3、碳和硫蒸气高温反应:C+2S CS2 4、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2Fe2O3+3C2Fe+3CO2↑ 5、碳粉与氧化铜共热:2CuO+C2Cu+CO2↑ 6、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C+H2O CO+H2 7、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8、碳与浓硫酸共热:C+2H2SO4CO2↑+2SO2↑+2H2O 9、碳与浓硝酸共热:C+4HNO3CO2↑+4NO2↑+2H2O 10、碳与稀硝酸共热:3C+4HNO33CO2↑+4NO ↑+2H2O 11、工业上制备粗硅:SiO2+2C Si+2CO↑ 12、工业上制备金刚砂:SiO2+3C SiC+2CO↑ 13、工业上制备碳化钙:CaO+3C CaC2+CO↑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2、一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Fe2O3+3CO2Fe+3CO2 3、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CO Cu+CO2 4、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CO+H2O CO2+H2 三、二氧化碳 1、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3、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 4、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CaO+CO2CaCO3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 2+H2O H2CO3 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 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OH+CO2NaHCO3 OH-+CO2HCO3- 9、工业上生产碳铵:NH3+CO2+H2O NH4HCO3 10、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 11、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CO32-+CO2+H2O2HCO3- 12、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2Na++CO32-+CO2+H2O2NaHCO3↓13、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2AlO2-+CO2+3H2O2Al(OH)3↓+CO32-1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 AlO2-+CO2+2H2O Al(OH)3↓+HCO3-15、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SiO32-+CO2+H2O CO32-+H2SiO3↓ 16、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2CO2+2H2O H2SiO3↓+2NaHCO3 SiO32-+2CO2+2H2O2HCO3-+H2SiO3↓

教案《碳的化学性质》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二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化学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 2 课时二碳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共分2个课时,第1课时上第一部分一.碳的单质,本教案是第2课时,教材内容是二. 碳的化学性质。本课题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本节课要充分运用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新 知识的学习,已增长学生的知识链、能力链,并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科学研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碳与氧化铜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实

验,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实验时要引导学生着重观察两个问题,澄清石灰水发生了 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实验现象,由学生自己分析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什么 物质,教师加以指导,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分析这个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引出还 原反应,说明碳有还原性。 四. 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主要教学法①谈话法;②总结归纳法;③阅读法;④实验观察法。 教学思路由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碳的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一样,但碳原子的核外电子 排列方式相同,决定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引入碳的化学性质。由于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决定了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具有稳定性,可用于绘制字画。如果温度升高,在点燃的条件下,碳能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说明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高温下,碳还可与某些 氧化物发生反应,把氧化物还原成单质。如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碳的还原性决定了 它可用于冶金工业。最后总结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五.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知道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它们的 物理性质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列方式相同,决定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今天我们就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碳的化学性质 由于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决定了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具有稳定性,板书: 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绘制字画欣赏课件我国古代用墨汁书写、绘制字画,可保存几百年不退色,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 水份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过渡如果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性质又怎样呢?请大家在课本107页的方框中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 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燃烧充分)。回忆一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在点燃的条件下, 碳能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说明碳具有可燃性。 板书:2、可燃性,可作燃料。 讲解:如果氧气少,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的CO气体,写出木炭在氧气不充足燃烧不充分的化学 方程式。2C+O22CO(燃烧不充分)冬天烧煤烤火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透气。 高温下,碳还可与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把氧化物还原成单质。如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看课件,说 反应现象:(1)黑色粉末变红色(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 试管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的水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之炸裂。)火焰上罩网罩的作用是什么?(用网罩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 2、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3、碳和水蒸气反应: 4、碳和氧化铁反应: 5、碳粉与氧化铜共热: 6、工业上制备粗硅: 7、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8、碳与浓硫酸共热: 9、碳与浓硝酸共热: 10、碳与稀硝酸共热: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12、一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铁反应: 13、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4、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 1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16、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 17、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8、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1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0、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2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2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23、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24、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25、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26、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27、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28、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29、向碳酸钙的悬浊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0、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1、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2、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33、碳酸钙溶于稀盐酸: 34、碳酸钙溶于醋酸: 35、碳酸钙与二氧化硅反应: 36、高温分解碳酸钙: 37、向碳酸钙的悬浊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8、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 39、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40、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41、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石灰水: 42、碳酸氢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合成新工艺_张广友

收稿日期:1995.09.18;修改稿收到日期:1996.01.04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合成新工艺 张广友 毕彩丰 徐荣琪 (山东建材学院应用化学系,济南,250022) 摘要 利用环己胺和二硫化碳反应合成N ,N ′-二环己基硫脲(收率91%),并以此为原料经氯代二甲胺和氯代二乙胺氧化得到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收率91.6%)。 关键词 环己胺;硫脲;碳二亚胺 中图法分类号 O624.6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是工业和实验室常用的合成醛、酮、胺基酸、酸酐、酯等化合物的低 温脱水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等精细化工行业〔1〕 。传统的合成工艺比较复杂,收率也不理想〔2-10〕,故生产成本较高,本文拟对有关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规律进行探讨,以期选 择出最佳反应条件且得到理想的收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1.1.1 主要试剂 二硫化碳、环己胺、二乙胺、二甲胺、四氯化碳、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钙皆为分析纯试剂;氯气购自烟台氯碱厂。 1.1.2 主要仪器 2XZ -1型旋片式真空泵、FT S -165型红外光谱仪。1.2 合成实验 1.2.1 次氯酸钠水溶液的制备〔 11〕 于三口瓶中,加入30%的氢氧化钠,边搅拌边通氯气,冷却,使反应温度不超过20℃,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结束时,体系的pH 值不得低于13,游离碱的含量至1.5%以下,增重法测次氯酸钠的含量。 Cl 2+2NaOH NaClO+NaCl+H 2O 1.2.2 氯代二甲(乙)胺的制备 于250m L 三口瓶中,加入二乙胺7.3g (0.1m ol)或40%二甲胺水溶液11.3g (0.1mol ),以浓盐酸中和至pH 值为5,然后加入四氯化碳40m L ,搅拌,于室温下20min 第10卷第4期1996年12月山 东 建 材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Vol.10No.4 Dec.1996

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性、高温下可燃性、还原性),常识性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初步了解碳的用途。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列表比较氢气与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碳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列表比较、实验演示,突出重点,通过分析,操作指导,解决难点。 1.用谈话法和阅读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温度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通过总结归纳法和演译法,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实质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介绍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应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氢气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更深刻,要对它们进行比较。 【难点】: 反应条件对碳反应产物的影响。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的实验不好做,通过事例解释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用碳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难度也比氢气还原氧化铜大,用高温(强热)加热时要注意,防止试管破裂;放热(产生热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吸热概念的理解相对较难。【教具准备】: 1.仪器: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改进)、导管、胶塞、玻璃棒、表面皿、研钵、试剂瓶2.药品:

(完整版)化学基团缩写以及基团中英文大全

a electron-pair acceptor site 电子对-接受体位置 Ac acetyl(e.g.AcOH=acetic acid) 乙酰基(如AcOH乙酸) Acac acetylacetonate 乙酰丙酮酸酯 Addn addition 加入 AIBN α,α’-azobisisobutyroniytile α,α’-偶氮双异丁腈 Am amyl=pentyl 戊基 anh anhydrous 无水的 aq aqueous 水性的/含水的 Ar aryl,heteroaryl 芳基,杂芳基 az dist azeotropic distilation 共沸精馏 9-BBN 9-borobicyclo[3.3.1]nonane 9-硼双环[3.3.1]壬烷 BINAP (R)-(+)-2,2’-bis(diphenylphosphino) (R)-(+)2,2’-二(二苯基膦)-1,1’-二萘 -1,1’-binaphthyl Boc t-butoxycarbonyl 叔丁基羰基 Bu butyl 丁基 t-Bu t-butyl 叔丁基 t-BuOOH tert-butyl hudroperoxide 叔丁基过氧醇 n-BuOTS n-butyl tosylate 对甲苯磺酸正丁酯 Bz benzoyl 苯甲酰基 Bzl benzyl 苄基 Bz2O2 dibenzoyl peroxide 过氧化苯甲酰 CAN cerium ammonirm nitrate 硝酸铈铵 Cat catalyst 催化剂 Cb Cbz benzoxycarbonyl 苄氧羰基 CC column chromatography 柱色谱(法) CDI N,N’-carbonyldiimidazole N,N’-碳酰(羰基)二咪唑 Cet cetyl=hexadecyl 十六烷基 Ch cyclohexyl 环己烷基 CHPCA cyclohexaneperoxycarboxylic acid 环己基过氧酸 conc concentrated 浓的 Cp cyclopentyl,cyclopentadienyl 环戊基,环戊二烯基 CTEAB cetyltriethylammonium bromide 溴代十六烷基三乙基铵 CTEAB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uomide 溴代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d extrorotatory 右旋的 electron-pair donor site 电子队-供体位置 reflux,hea 回流/加热 DABCO 1,4-diazabicyclo[2.2.2]octane 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 DBN 1,5-diazabicyclo[4.3.0]non-5-ene 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 DBPO dibenzoyl peroxide 过氧化二苯甲酰 DBU 1,5-dizzabicyclo[5.4.0]undecen-5-ene 1,5-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5 o-DCB ortho dichlorobenzene 邻二氯苯 DCC dicyclohexyl carbodiimide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DCE 1,2-dichloroethane 1,2-二氯乙烷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碳的化学性质一一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2)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3)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归纳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碳的单质,现在我们来回顾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哪几种? [学生]:碳的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60等。 [引入新课]:这节课接着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阅读]:P110第一段 [讲解]:这副古画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能够保存下,说明了什么?我国古代一些书法、画家用墨,墨是由碳黑制成,书写或绘画制的 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什么呢? [学生]: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讲解]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

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 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 [提问]: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又如何呢? [板书]:一、碳与氧气的反应(一一可燃性)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板书]:1、碳的可燃性C+QCQ (氧气充足) [思考]:视频上出现的中毒事件,你们知道是什么气体吗?它种气体又 是怎样产生的呢? [教师]:当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CO [板书]2C+O2丄二2CO (氧气不足) [教师总结]这两个反应体现了碳具有什么性质呢?[学生]可燃性[板书]可燃性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当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可能不同。 例如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 [提问]:大家思考:这两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学生]:是氧化反应。即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讲解]:通过这两个方程式看出,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提问引入]: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或CO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

(完整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3.碳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 壬2Fe 2Q 3+3C 高温 4Fe+3CQ 2 f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总结 课题一金刚石、石墨、C60 一、 碳的几种单质 1. 金刚石(C )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 石墨(C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1)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等。 注意:铅笔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2) 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活性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制糖工业、防毒面具里 的滤毒罐。 3. C 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 和CQ 的化学性质 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 1.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 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 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 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 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 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 碳具有可燃性: C+Q 2 ----------- C Q 2 (充分燃烧) 2C+Q 2 ----------- 2CQ (不充分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混合固定相色谱法测定N_N_二环己基碳二亚胺_张可君

DCCL 为高沸点碱性物质,结构复杂,考虑其他柱子难以分离,选用30m ×0.53m m ×0.32μm OV -1毛细管在柱温180℃条件下分析(见谱图1)。由图1看出,分离效果好,峰形对称,按面积归一法计算,最大杂质峰含量0.51%,但其分析周期长,定量不准确,后选用2%OV -17玻璃柱加正二十烷做内标,对DCCL 进行分析,其峰形对称,分离效果好(见谱图2),分析周期较短,有利于工业生产分析 。 图1 DCCL 在毛细管柱上谱图 1.丙酮 2、3.杂质 4.DCCL 4.3 内标物质的选择 本试验选用硝基苯、正十五烷、正十七烷做内标,其峰与溶剂峰较近,分离度差,选用正十九烷 做内标,其峰形与样品峰叠加,正二十一烷出峰时间拖后,延长了分析周期,故选用正二十烷做内标,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4.4 样品的重现性 在同一条件下,进样6次,代入校正因子f =1.31计算,DCCL 标准偏差为1.12,相对标准偏差为0.62%。4.5 方法的准确度 准确称取6次纯品DCCL 配成溶液,测其回收率为99.02%~101.23 %。 图2 DCC 加内标在填充柱上谱图 1.丙酮 2.DCCL 3.正二十烷 混合固定相色谱法测定 N ,N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张可君 赵毅 王兴东 (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济南,250100) 摘 要 本文采用混合固定相,通过直接进样法分析N ,N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关键词 N ,N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气相色谱法 1 前言 N ,N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是用于生产药品丁胺卡那霉素的重要脱水剂。其生产工艺是以环己胺和二硫化碳为主要原料,经缩合、氧化和精馏等工艺而制得。该产品中往往含有环己基异氰酸酯、环己基异硫氰酸酯、二甲基苄基胺等杂质。目前N ,N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纯度分析多采用经丙酮溶解后用气相色谱分析。由于受溶剂峰的影响,其杂质的检出限和分离度均较低,测出的纯度数值常偏高。也有采用TCD 直接进样法进行色谱分析,但该法只能分离出两种杂质组分,且极 易产生拖尾,测得数值很不稳定。本文采用混合固定相,直接进样法分析N ,N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可分离出该产品的三种主要杂质,分离效果好,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2 实验2.1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GC -7A 气相色谱仪,带FID ;10μL 微量注射器(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OV -101(进口);OV -210(进口);SE -30(进口);101白色担体,粒径为150~180μm ,(上海试剂一厂)。 ·40· 山 东 化 工 1998年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答案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总结 (注:带*的不要求记住,但要求能理解) 一、碳 1、碳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2C+O22CO 2、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C+O2CO2 *3、碳和硫蒸气高温反应:C+2SCS2 4、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2Fe2O3+3C2Fe+3CO2↑ 5、碳粉与氧化铜共热:2CuO+C2Cu+CO2↑ 6、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C+H2O(g)CO+H2 7、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8、碳与浓硫酸共热:C+2H2SO4(浓)CO2↑+2SO2↑+2H2O 9、碳与浓硝酸共热:C+4HNO3(浓)CO2↑+4NO2↑+2H2O 10、工业上制备粗硅:SiO2+2CSi+2CO↑ *11、工业上制备金刚砂:SiO2+3CSiC+2CO↑ *12、工业上制备碳化钙:CaO+3CCaC2+CO↑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2、一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Fe2O3+3CO2Fe+3CO2 3、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COCu+CO2 4、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CO+H2O(g)CO2+H2 三、二氧化碳 1、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3、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 4、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CaO+CO2CaCO3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H2CO3 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 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OH+CO2NaHCO3 OH-+CO2HCO3- 9、工业上生产碳酸氢铵:NH3+CO2+H2ONH4HCO3 10、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 1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a(OH)2+CO2Ca(HCO3) 2OH-+CO2 HCO3- 12、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CO32-+CO2+H2O2HCO3- *13、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2Na++CO32-+CO2+H2O2NaHCO3↓ 14、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2Na[Al(OH)4]+CO2 2Al(OH)3↓+Na2CO3+H2O 2[Al(OH)4]-+CO2+3H2O2Al(OH)3↓+CO32-+H2O 15、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H)4]+CO2Al(OH)3↓+NaHCO3 [Al(OH)4]-+CO2Al(OH)3↓+HCO3-16、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SiO32-+CO2+H2OCO32-+H2SiO3↓ 17、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合成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溶剂和二环己基脲,然后搅拌均匀,加入固体光气,然后再加入催化剂和反应助剂,升高温度,保温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通入氨气调节pH至7.5-9,然后趁热抽滤,将所得滤液先常压蒸除溶剂,然后在1.35-1.54kPa的压力下减压蒸馏,收集153-156℃馏分,并在烘箱中真空干燥,得到二环己基碳二亚胺。该工艺具有收率高、反应快、安全性强的优点,克服了现有固体光气反应不稳定、收率不够高的缺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和市场开拓潜力。 技术要求 1.一种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室温下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溶剂和二环己基脲,然后搅拌均匀,加入 固体光气,然后再加入催化剂和反应助剂,升高温度,保温搅拌反应; 反应完毕后,通入氨气调节pH至7.5-9,然后趁热抽滤,将所得滤液 先常压蒸除溶剂,然后在1.35-1.54kPa的压力下减压蒸馏,收集 153-156℃馏分,并在烘箱中真空干燥,得到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 铜盐、镍盐和硝酸铈铵的混合物,其中铜盐、镍盐和硝酸铈铵的三者 质量比为1:0.2-0.6:0.4-0.8,优选为1:0.4:0.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为CuCl2、 CuBr2、Cu(acac)2、CuCl、CuBr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Cu(acac)2、CuBr 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 盐为NiCl2、NiBr2、NiSO4、NiNO3、对甲苯磺酸镍中的任意一种或其 水合盐,优选为对甲苯磺酸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 应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 氯化铵、十四烷基磺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十 二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环己基脲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1-0.01,优选为1:0.004-0.006。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二环己基脲与固体光气的质量比为1:1.5-3,优选为1:2-2.5。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环己基脲与反应助剂的质量比为1:0.1-0.15,优选为1:0.12。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 剂为叔丁基甲基醚、甲苯、三氯甲烷、乙醚、乙腈、甲醇、异丙醇、 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 温度为25-55℃,反应时间为1-4h。 说明书 一种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碳和碳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碳和碳的化合物 复习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等都是碳的单质,2、掌握碳单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3、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复习重点:它们的化学性质 复习难点:设计实验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单质碳:(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能作玻璃刀的刀头;石墨具有良好的性,能作电极,一个C60分子由原子构成。木炭、活性炭具有;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 2)化学性质:①常温下的稳定性(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古代字画年长日久不裉色;②点然条件下(可燃性)请写出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③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还原性):如碳和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又如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两个反应都为(吸热或放热)。 2、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密度比空气大,易容于水; 2)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二氧化碳与可溶溶性碱的反应如与石灰水的反应,石灰水变,生成了的缘故,化学方程式为;常用这一反应来鉴定二氧化碳;又如久置于空气中的苛性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用和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发生装置选用(填“固—固加热型”或“固—液常温型”),其收集方法为:,其验满方法为:。

4)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主要有植物的,含碳物质的燃烧产生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有植物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会造成。 3、一氧化碳: ①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溶于水。②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点燃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现象为,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③一氧化碳具有性,能与氧化铜、氧化铁等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④煤气中毒即中毒,原因是一氧化碳容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结合。 4、单质碳与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①;② ③; ④;⑥ ⑦;⑧ ⑨。 二、练习 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话主要是体现了钻石的() A、硬度大 B、熔点高 C、不能导电 D、化学性质稳定 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3、在银行存、取款时,填写的单据需长时期保存,书写时必须用()

丙谷二肽小试及中试研究总结20160709

丙谷二肽项目小试及中试研究总结 20160709 我们以N-苄氧羰基-L-丙氨酸钠作为起始物料,在DCC 和HOSU 的作用下与谷氨酰胺缩合制得N-苄氧羰基-L-丙氨酰-L-谷氨酰胺(IV),中间体(IV)经乙醇重结晶后在Pd/C 的催化作用下,与氢气作用制得丙谷二肽(I )粗品,最后经甲醇水精制得丙谷二肽原料。反应路线如下: O N H O OH O + H 2N OH O NH 2 O O N H O H N OH O NH 2 O H 2N H N O OH O NH 2 O (II)(III) (IV)(I) 步骤 1) 步骤 2步骤 3) 精制丙谷二肽原料 我们于2016年01月到2016年5月相继完成了完成了路线打通以及工艺优化方面的研究,之后进行了三批(G0720160326,G0720160419,G0720160422))小试工艺确认,实验结果表明,氢解粗品各项检测指标合格、工艺稳定。以G0720160422批为代表,工艺描述如下: 步骤1):N-苄氧羰基-L-丙氨酰-L-谷氨酰胺(IV )的合成 O N H O OH O + H 2N OH O NH 2 O N H O H N O OH O NH 2 O (II)(III)(IV)

向1L 三口瓶中加入300ml 1,4-二氧六环(水分0.1%)、50.0g (0.22mol )苄氧羰基-L-丙氨酸、28.36g (0.25mol)N-羟基丁二酰亚胺,室温下搅拌溶解,在15~25°C 下向酯化罐中滴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1,4-二氧六环的溶液(50ml 1,4-二氧六环加入至溶解罐中溶解二环己基碳二亚胺50.84g),滴加过程放热,控制温度不超过25°C 滴加完毕,在20±3°C 下继续反应4小时。过滤固体,少量二氧六环淋洗滤饼。 配制1.4mol/L 氢氧化钠溶液352ml(即向19.7g 氢氧化钠中加入纯化水180ml ,搅拌均匀并冷却至15°C 以下),将36.0g L-谷氨酰胺加入至上述配制的176ml 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溶解澄清,然后将二氧六环反应液滴加至上述L-谷氨酰胺溶液中,滴加过程放热但升温不剧烈,控制温度不超过20±3°C ,缩合过程中逐滴补加1.4mol/L 氢氧化钠溶液,保持反应液体系PH 在8~9 ,滴加活化酯完毕继续在20±3°C 反应1小时,析出少量固体,经过滤除去固体,滤液减压蒸馏(压强-0.1MPa ,温度45°C )浓缩至体积约至780ml 。向浓缩液加入纯化水160ml 温室搅拌,用3mol/L 的盐酸调节PH=3,析出大量白色固体,室温下搅拌0.5h ,盐酸(总用量约200ml ),过滤固体,用少量纯化水洗涤滤饼,得中间体湿粉181.6g ,含量约35%,产率约82.3%。 向1L 三口瓶中加入无水乙醇105ml ,加入中间体湿粉170g (含量:35%),加热至回流,体系澄清,然后缓慢降至室温,析出大量固体,进一步降温至0~10°C 下保温搅拌1h ,过滤固体,无水乙醇20ml (温度0~5°C )淋洗滤饼,得白色固体湿品,经60°C 干燥过夜得白色固体56.1g ,含量76.5%,纯品收率约55.6% 。(HPLC 纯度>95%) 步骤2):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I )的合成 O N H O H N O OH O NH 2 O H 2N H N O OH O NH 2 O (IV) (I) 取苄氧羰基-L-丙氨酰-L-谷氨酰胺精制品50.0g ,加入1L 反应瓶中,加入200ml 水,600ml 甲醇,抽真空,置换氢气3次,常压反应约2~3小时,反应过程有白色固体析出,HPLC 监控反应原料剩余小于0.1%时停止通氢气,加140ml 纯化水搅拌使析出固体完全

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CO2+ 2H2O 5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3H2O 6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H2O + CO2↑ 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8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9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10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 CO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1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1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 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 ===CaCl2+ H2O + CO2↑ 1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2NaCl + H2O + CO2↑ 16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2HCl ===MgCl2+ H2O + CO2↑ 1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CO2==== CaCO3↓+ H2O 18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19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基团简称

Ac Acetyl 乙酰基 DMAP 4-dimethylaminopyridine 4-二甲氨基吡啶 acac Acetylacetonate 乙酰丙酮基 DME dimethoxyethane 二甲醚 AIBN Azo-bis-isobutryonitrile 2,2'-二偶氮异丁腈 DMF N,N'-dimethylformamide 二甲基甲酰胺 dppf bis (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 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9-BBN 9-borabicyclo[3.3.1]nonane 9-硼二环[3.3.1]壬烷 dppp 1,3-bis (diphenylphosphino)propane 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 BINAP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Noyori(2001年诺贝尔奖)发展的一类不对称合成催化剂dvb Divinylbenzene 二乙烯苯 Bn Benzyl 苄基 BOC t-butoxycarbonyl 叔丁氧羰基(常用于氨基酸氨基的保护) Bpy (Bipy) 2,2’-bipyridyl 2,2'-联吡啶 EDA (en) ethylenediamine 乙二胺 Bu n-butyl 正丁基 EDTA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Bz Benzoyl 苯甲酰基 EE 1-ethoxyethyl 乙氧基乙基 c- Cyclo 环- Et Ethyl 乙基 COT 1,3,5-cyclooctatrienyl 1,3,5-环辛四烯 1,5-HD 1,5-hexadienyl 1,5-己二烯 Cp Cyclopentadienyl 环戊二烯基 HMPA Hexamethylphosphoramide 六甲基磷酸三胺 HMPT Hexamethylphosphorus triamide 六甲基磷酰胺 CTAB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剂 Cy Cyclohexyl 环己基 LAH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 氢化铝锂(LiAlH4) LDA Lithium diisopropylamide 二异丙基氨基锂(有机中最重要一种大体积强碱) DBE 1,2-dibromoethane 1,2- 二溴乙烷 LTBA Lithium tri-tert-butoxyaluminum hydride DBN 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 二环[5.4.0]-1,8-二氮-7-壬烯 mCPBA meta-cholorperoxybenzoic acid 间氯过苯酸 DBU 1,5-diazabicyclo[4.3.0]non-5-ene 二环[4.3.0]-1,5-二氮-5-十一烯 Me Methyl 甲基 DCC 1,3-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1,3-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