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第一节力课堂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第一节力课堂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第一节力课堂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第一节力课堂练习

初中物理八下7.1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D.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小红和小明站在冰面上静止.小明在后面推了小红一下,使小红向前滑去,同时,小明后退,这个现象不能说明()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5.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类,它是()A.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橡皮泥上留下漂亮指印

D.小铁球受旁边磁铁吸引会转弯

6.如图所示,用扳手拧紧螺母时,以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作用在a、b、c点,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在a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B.作用在b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C.作用在c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D.作用在a、b、c三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7.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8.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以上都是

9.黔东南州2015年“5?1”期间,各县市都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健民活动,如图所示为凯里体育馆旁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的情景,其中乙队取胜,甲乙两队的拉力()

A.两队拉力一样大 B.甲队拉力大

C.乙队拉力大D.无法判断

]

10.如图,灯泡处于静止状态.与灯泡所受的重力相互作用的另一个力是()

A.灯泡对地球的作用力B.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C.灯泡对电线的拉力D.电线对灯泡的拉力

11.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2.在蹦床比赛中,运动员对蹦床向下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蹦床对他向上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蹦床的,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13.如图所示,甲同学向前推乙同学时,甲同学反而向后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乙同学由静止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14.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笔芯会弯曲,这个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15.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处(选填“A”或“B”,下

同);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影响力的所导致的.

>

16.如图所示,锲形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固定不动),物体B放在A上.试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7.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18.如图,一条长绳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做成一个摆.当球摆到图中所在位置时,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绳对小球拉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最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

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钓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

(3)通过比较和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做法.

~

20.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则

(1)对比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对比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对比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017年03月30日2629213157的初中物理八下7.1组卷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6?南岗区二模)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

【解答】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拉力是绳子和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是手,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C.

{

2.(2016春?巨野县期末)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解答】解:A、由力的概念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

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故B正确;

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力作用的效果,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

{

D、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错误.故选D.

3.(2017?枣阳市校级模拟)小红和小明站在冰面上静止.小明在后面推了小红

一下,使小红向前滑去,同时,小明后退,这个现象不能说明()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小红和小明站在冰面上静止.小明在后面推了小红一下,使小红向前滑去,同时,小明后退,即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小红向前滑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也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但没有提到力的作用点的改变,所以题目中的信息不能体现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不能说明的是C选项;

故选C.

4.(2016?吉林)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解答】解:由图可知,用5N的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5N的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C.

5.(2016?河南模拟)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类,它是()

A.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橡皮泥上留下漂亮指印

D.小铁球受旁边磁铁吸引会转弯

【解答】解:A、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水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橡皮泥上留下漂亮指印,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D、小铁球受旁边磁铁吸引会转弯,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选C.

6.(2016春?保定期中)如图所示,用扳手拧紧螺母时,以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作用在a、b、c点,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在a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

B.作用在b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C.作用在c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D.作用在a、b、c三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解答】解: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在生活中用扳手拧螺丝,在远离螺母处用力更容易拧开,这是因为力的大小、方向一定时,力的作用点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即力臂越长,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c点的效果最明显,故C正确.

故选C.

-

7.(2015秋?东平县期末)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解答】解:手对桶的提力和桶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作用点不同,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选C.

~

8.(2016春?定州市期末)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以上都是

【解答】解: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是因为击球的作用点不同造成的.

故选C.

9.(2015?黔东南州)黔东南州2015年“5?1”期间,各县市都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健民活动,如图所示为凯里体育馆旁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的情景,其中乙队取胜,甲乙两队的拉力()

A.两队拉力一样大 B.甲队拉力大

C.乙队拉力大D.无法判断

【解答】解: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在拉乙的同时,乙也会给甲一个反作用力,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其中乙胜利的原因是乙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甲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故选A.

10.(2016?新县校级模拟)如图,灯泡处于静止状态.与灯泡所受的重力相互作用的另一个力是()

A.灯泡对地球的作用力B.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

C.灯泡对电线的拉力D.电线对灯泡的拉力

【解答】解:灯泡所受的重力与电线对灯泡的拉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物体上,大小都等于其重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灯泡对电线的拉力都是电线受到的,且大小都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灯泡对地球的作用力和灯泡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等大,反向,共线.是灯泡和地球这两个物体之间相互发生的.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故选A.

11.(2015?长沙模拟)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

【解答】解: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它的反作用力应该是桨作用给人手的,这两个力都不是直接使船前进的力,不合题意;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推动了桨,进而推动了船,因此,这是使船前进的力,符合题意;

C、水并没有直接作用于船体,推动船体前进,而是将力作用在桨上,不合题意;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方向是向后的,并不是使船前进的力,不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

12.(2010?临沂模拟)在蹦床比赛中,运动员对蹦床向下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蹦床对他向上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蹦床的形状,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运动员对蹦床向下施加力,是蹦床受的,效果是使蹦床发生形变;蹦床对运动员向上的作用力,是运动员受的,这个力使运动员由静止变为运动,所以这个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

13.(2006?吉林)如图所示,甲同学向前推乙同学时,甲同学反而向后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同学由静止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同学在后面对乙施加了力的作用的同时,也受到了乙同学对他的反作用力,所以甲同学会向后运动.

@

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甲同学在后面对乙同学施加了力的作用,乙同学由静止向前运动,这个推力改变了乙同学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态.

14.(2015?永州)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笔芯会弯曲,这个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

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故答案为:形状;相互.

15.(2015春?邗江区期中)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A 处(选填“A”或“B”,下同);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B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导致的.

【解答】解: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力的效果也就不同,用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A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B 处.

故答案为:A;B;作用点;作用效果.

16.(2012?麻城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锲形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固定不动),物体B放在A上.试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

~

【解答】解:过物体A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两条带箭头的线段,分别用符号G和F表示;沿斜面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f表示;沿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N表示.如图所示: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7.(2016?宜宾)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压力的作用点是球与墙壁的接触点,然后过作用点作垂直于墙壁,并指向墙里面的压力.如图所示:

;

18.(2016?衡阳)如图,一条长绳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做成一个摆.当球摆到图中所在位置时,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绳对小球拉力的示意

图.

【解答】解: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2016春?潮州期末)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最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钓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通过比较甲和丁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解答】解:(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甲中一个砝码弯曲程度比乙中两个砝码弯曲程度小,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

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甲和丁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同样力的作用下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大小;(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甲;丁;(4)控制变量.

20.(2015春?江都区校级期中)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则

(1)对比甲、乙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对比甲、丙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对比甲、丁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解答】解:(1)图甲、乙,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钢条形变大;

(2)图甲、丙,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

(3)图甲、丁,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

故答案为:(1)甲、乙;(2)甲、丙;(3)甲、丁.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力是一个 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 而存在。 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 物体,另一个叫 受力 物体。 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 ,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 上,对地面的重力约为 。 3、力的做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物体的 ② 改变物体的 扩展: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 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 物体 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 、 发生变化等。 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 。 5、重垂线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来检查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7、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变形了, 即发生了 ,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 ,即改变足球的 。 8、 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图(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9、在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 中,G 代表 、m 代表 、g = ,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10、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原理是: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弹簧的_ ___成正比;弹簧测力计__(能/不能)在月球上测出拉力的大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2.如图1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N C.4N D.8N 3.关于重力的说法中错( ) A.地面上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B.水往低处流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作用不需要地球与物体直接接触 D.“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4.小华归纳了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 B.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2018学年广州市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 第1页 共8页 图 1 A B C D 图2 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科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 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24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与实际情况最为接近的是 A .小蜗牛爬行的速度是1.1m/s B .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约5g C .中学生的脚掌长约50cm D .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B .倒车雷达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C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 Hz ,则它翅膀每秒振动15次 D .在医院里通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3.如图1是敲击某音叉发出的声音波形图,如果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另一个频率更高的音叉,其波形图可能是图2中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一重为G的立方体放在水平面上,现对其上表面的中央沿竖直方向施加一个力,该力的大小为F(已知F

A.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 B.在同一受力图中,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标度 C.标度可任意选取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 . 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的压力就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7 .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图中的各种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 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A.图A和B B.图A和C C.图A和D D.图B和D 8 . 一壶冰水的质量是2.54 kg,放在炉子上烧开后称得其质量为2.4 kg,其原因是()。 A.由于温度升高了,所以质量变小了 B.质量不会变小,肯定是称量错了 C.质量变小,是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部分水汽化的结果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 .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45分) 1.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 点比A 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 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向右转弯 C.石块在空中越落越快 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3.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时,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4.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力只要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 产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的物体 D. 用弹簧测力计或托盘天平均可直接测量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5.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受到了重力作用 C.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6 关 于 弹 簧 测 力 计 使 用 说 法 中 错 误 的 是 ( )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8. 如 果 没 有 重 力 , 下 列 哪 些 现 象 不 会 出 现 ( ) A.灰尘扬起后不会落回地面 B.汤水能倒进嘴里 C.人轻轻一跳就会跳得非常高 D.河水就不会流动了 9. 如 下 图 所 示 的 重 力 示 意 图 中 , 正 确 的 是 ( ) B (第1题图)

2018-2019学年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越秀区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动物在地球上的重力为20N ,该动物可能是() D.一头牛A.一只蚂蚁B.一只鸡C.一只大象 2.足球运动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足球撞击球门过程中,足球没有发生形变 B.踢球时,脚对足球的力与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球员穿上鞋底凹凸不平的足球鞋,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D.守门员扑住飞来的足球,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两物体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我们从来只看到苹果落下地面,没看过地球飞向苹果,所以只有地球对苹果施加了力,苹果没有给地球施加力 4.有些同学放学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A.运动快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C.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D.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5.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小孩从直滑梯上匀速下滑 B.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C.从枪膛射出来的子弹在空中不能直线飞行 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得越来越快

6.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 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7.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被竖直抛向空中,上升过程中经过A 点到达最高点B 点.如果小球到达A 点处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 它将( ) A .立即静止在空中A 点 B .继续向上运动一段,最后静止在B 点处 C .以A 点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向上运动通过B 点 D .继续向上运动一段,到达B 点处后匀速直线向下运动 8.汽车是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涉及许多物理知识,如图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的轮胎一定要定期更换,是避免轮胎老化后对地面的压力减少 B .对不同车型设定不同的最高行驶速度,是因为如果车的行驶速度相同,质量大的车行驶危险就大 C .安全气囊可以防止汽车启动时,人由于惯性受到的伤害 D .平板货车的车轮比较多,可以减小货车对路面的压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完整讲义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1、生活中存在的力 拉弓射箭运动员举起杠铃运动员投篮压路机压路 思考:什么是力? 人弓 推土机土 运动员杠铃 物体物体 2、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3、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思考: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用力扳竹子小孩盘腿坐在木板上骆驼在沙地上踩出脚印 足球运动中相互传球守门员守球

5、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例1:在跳板跳水这个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例2:下列实例中,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点拨: 理解力的概念应把握两条: 1、力就是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外一个是受力物体。 运动状态的理解: 1、由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我们把静止的当作是一个特殊的运动状态。 2、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否则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变了。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⑵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⑶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过程与方法:2⑴通过观察图片、生活和生产中的力现象,以及观察实验现象,学 会用科学归纳法简单描述出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得出力的初步概念。⑵通过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亲自感受力的作用,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常见力的现象。⑶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力的作用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和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喜爱物理、乐于实验、勇于 探索身边物理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概念的过程。【教学难点】从物理现象、生活体验以及物理实验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磁铁、排球、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请学生看老师表演魔术。用支架吊起一条形磁铁,不接触它,使它动起来。提问:为什么磁铁能动起来? 自主学习:

学生对照教师设计的自主学习题,看课本,并完成自主学习题。然后小组内对照答案。 合作共建: 认真地观察和研究多媒体展示的几幅图片,看看这几幅图片中发生力的现象时各有什么特点和共同点? 归纳得出: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F表示。 讨论:⑴发生力的作用时必须有几个物体? ⑵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发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否也能发生相互作用? 力是离不开物体而存在的;主动施加力的物体---施力物体;被动受到力的物体---受力物体。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是直接接触的、也可以是不直接接触的。 实验体验: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拉橡皮筋、提书包,体会一下施力与受力的感觉。 学生通过做上述实验,回答出:手疼、手热、手受到拉力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手拍桌子、手本来是施力物体、桌子是受力物体,现在手感到疼痛,说明桌子给了手一个力,此时桌子又是施力物体,手变成了受力物体。www.21- 多媒体展示,滑板车少年推墙后退视频。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此可见: 同学们能让身边的物体或器材形状发生改变吗? 学生选择实验器材做一做:手拉弹簧、挤压气球、拉橡皮筋……讨论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 物理单元检测(一) 姓名班级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只有铁钉受 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 图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 力的作用 D.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2.如图1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 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 力是( )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和测 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秒 表的拉力 3. 用手指往下压塑料尺,可以观察到尺发生弯 曲.对于此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一)第2页(共4页)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一)第3页(共4页) A .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尺上 B .尺为了恢复原状而产生弹力,其方向向下 C .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是由于手指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手指对尺的弹力与尺对手指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下列事例中,如图2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5.人在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 A.四肢向前运动产生的力 B.人対水的作用力 C. 水 对 人 的 作 用 力 D.上面各力的共同作用 6.如图3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B.用力A.检查相框 C.往墙上 D.往前图

3 7.下列哪个物体的重力可能是30N() A.一个中学生 B.一辆汽车 C. 一支铅笔 D.一个装满书本的书包 8.如图4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图 A.运动 员对 弓 弦的 拉力 B.汽车 对地 面 的压力 C.斧头 对 木 柴的 力 D.下落 小 球 受 到的 重 力 A B 图 4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一)第4页(共4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八年级(下)段考物理试卷(4月份)(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八年级(下)段 考物理试卷(4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 1.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 B.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C. 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 D.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2.以下可以测量重力的工具是 A. 天平 B. 杆秤 C. 测力计 D. 电子秤 3.如图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踢出去的足球在继续“飞行”时受到重力、脚的踢力及空气的阻力 B. 跳远运动员通过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因为身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C. 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等于车所受的摩擦 力 D. 两手指挤压铅笔时,右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左指受到的压力 4.如图物体的重力为100N,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60N,依然保持静止,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重力、拉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 物体受到重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 物体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D. 物体不可能受到到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5.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D.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6.如图所示,一袋大米随输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这袋大米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这袋大米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这袋大米对输送带的压力与输送带对这袋大米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当输送带突然停止运动时,这袋大米将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7.如图器材的设计中,主要是利用增大压力来达到增大摩擦的是 A. 鞋底凸凹不平的花纹 B. 自行车刹车装置 C. 行李箱可以滚动的轮子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8.如图所示实例所运用的物理知识与飞机起飞原理相同是 A. 抽水机 B. U型“反水弯” C. 简易喷雾器 D. 滑雪板 9.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 如图,将加有砝码的小桌放在海绵上,小桌腿陷入海绵中 B. 如图,将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试管口,倒置后水不会流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一:填空题:(24分 ) 1、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_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力推门,推力作用在A点比B点更容易把门推开,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乐场里的碰碰车是孩子们喜欢玩的,当两辆车对碰时,都会向后运动,这既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又说明力的作用可以_____________。 4、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这种________________的力叫做弹力。我们通常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实质就是弹力。 5、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其比值是它定值约等于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6、把足球踢向空中,足球上升的过程中,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这个力是_____力,力的方向是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 7、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用电磁力量使列车“浮”起来,再通过牵引力使列车开动的车辆,它利用磁悬浮使列车脱离与钢轨的接触,从而可以使摩擦________而极提高行驶速度,矿泉水的瓶盖都制成凸凹不平的条纹,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方便打开。 8、在弹性限度,一根长8cm的弹簧受到1N的拉力,弹簧伸长2cm,若拉力为3N,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cm。 9、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若将此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 10、图下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1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和接触面的____________有关。 右图所示的气垫船利用压缩气体在接触面间形成一层气垫,从而使 摩擦明显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二|选择题:(30分) 1、小明双手两手沿水平方向向边拉弹簧,左、右手所用的力都是2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0N C、10N D、40N 2、弹簧测力计的钩上分别挂了几个物体,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N时,这个物体可能是( ) 图2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七章力

第七章 力 知识网络构建 N ??????????????????????? ?? ?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大小力力的三要素方向作用点单位: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作用点:接触面 弹力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应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的伸长量越长使用方法(9.8N/kg)G mg g ???????????????????????????????????????????????=????????????????? 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小取重力竖直向下方向应用:铅垂线作用点:重心 知能解读:(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后者是施力物体。如马拉车时,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触无关 无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小钢球),所以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有无力的作用的依据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一也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即甲对一乙有力的作用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参与力的作用的物体总是“一身兼二职”。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 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如图所示。 知能解读:(三)力的作用效果 () () ?? ?? ? ? ? ?? ? ? ? ? ? ?? ? 形状发生改变 物体形状改变如图所示 体积发生改变 力的作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用效果 物体运动状态改如图所示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改变 知能解读:(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特征,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知能解读:(五)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背起一个普通中学生所用的力大约是500N。 知能解读:(六)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指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如图所示)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 (3)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4)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若已知力的大小,还要标明力的大小。

-2018学年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word 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如图1所示,广州酒家双黄莲蓉月饼是广州人最爱的中秋食品,也深受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对月饼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每个月饼的质量约为20g B.一盒月饼的质量比教室里的空气总质量大 C.宇航员带到空间站的时候,可以漂浮在空中,说明月饼的质量变为零了 D.人们喜欢把月饼切成四块慢慢品尝,切开后月饼总质量不变 2. 现有一块质地均匀的金属块,密度为ρ,质量为m 。将其分成3等份,则每一份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 ) A.,m ρ B.,3m ρ C.,3m ρ D.,33 m ρ 3. 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就是大气的压力 B.山顶的大气压比山脚的大气压高 C.大气压的数值在不同的地方一般不同 D.大气压的数值任何时候都等于760m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 如图2所示,各种情景中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图 2 5. 当你坐在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的运动状态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 A.匀速行驶,车具有惯性 B.加速行驶,人具有惯性 C.减速行驶,人具有惯性 D.正在转弯,车具有惯性 6.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原因是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7.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3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八年级物理教案-沪科版8年级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

沪科版8年级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 第二节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 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 的效果与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中应观察什么现象,并由此分析出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进而认识到观察物理现象应首先明确观察目的,并根据观察目的明确观察什么,观察的各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现象是如何说明所要观察的问题的.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计算同 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能已知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及其中一个力,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通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图示,培养学生欣赏线条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合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二力合成,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弹簧、弹簧测力计(2个)、细绳。 【教法】讲解、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 推一个物体或者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 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 学生讨论并举例 例1 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 人就可以提起来. 例2 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 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 例3 一根木头一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 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

广州市增城区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广州市增城区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9八下·江阴期中)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 . 密度是物体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 C . 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 D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 (2分)(2017·建邺模拟)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B .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 .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 3. (2分) (2016八上·吉林期中) 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A . 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 . 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 . 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 . 无法判定 4. (2分)下列生活、科技物理实例与其涉及到的主要物理知识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 塑料挂衣钩被“吸”在墙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 . 汽车上的倒车雷达﹣电磁波 C . 潜水艇的沉与浮﹣伯努利原理 D . 夏天花香扑鼻﹣分子动理论 5. (2分) (2017八下·河东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B . 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C .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 . 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6. (2分) (2016九·抚顺月考) 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A . 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 B . 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4?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5?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投影“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神舟五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 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新课讲授 1.力是什么 师引导提问:首先让我们看看以下这些情况中,有没有“力”的存在?人推车过程中,有力存在吗?谁用力了?谁受了力? 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力的存在;工人用了力;车受了力。 师:除了人可以施加力,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生:思考回答。

归纳总结。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是:物体一作用一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踢、举、吸引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巩固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学生自学力的符号和单位。 力用符号F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简单介绍牛顿,找同学来掂一下鸡蛋,感受1N的大小。 2.力的作用效果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实验1 捏一下橡皮泥;拉伸一下弹簧。学生观看实验总结结论。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演示实验2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 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放的磁铁吸引,速度变快;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讲授:运动快慢变化或运动方向变化称为运动状态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教师引导并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都相同吗?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力的大小和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吗? 学生思考、讨论。 不相同(举例说明);改变大小;改变方向。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将物理教材放在课桌上,使用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力,分别推教材到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效果相同吗? 生:参与实验,思考,回答。 不相同:与力作用点位置有关。 师讲授:力作用的位置称为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叫做力的三要素。 师引导、讲授:如何简单方便的描述力呢?物理学中常用力的示意图的方式。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六章力和机械_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试卷中g 取10N/kg )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数据中,符合中学生实际情况的是 ( ) A.体重约为600牛 B.正常行走的速度约是10米/秒 C.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60千米/时 D.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帕 2.如图所示,小孩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孩对车的推力和车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和车对小孩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和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4.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 ,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计轮绳重及摩擦),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A 、500 N B 、1000 N C 、1500 N D 、250 N 5.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A.垫上块胶皮将瓶盖拧开 B.往轴承中注入些润滑油 C.在皮带传动中将皮带张紧些 D.在皮带传动中往皮带上涂皮带蜡 6下列事例中,其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在铁道的钢轨下铺设枕木 C.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D.剪刀、斧头等用具的刀刃都要磨得很薄 7.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 A .篮球场上运动员投篮 B .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广州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II)卷

广州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四面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 1.2×105Pa B.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 1.8kg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 D.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0N 2 . 如图所示,小明正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人和箱子均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明脚所受到的摩擦力与箱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3 . 2月24日,一只丹顶鹤在经过两个半月的救助后,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放飞,这是我市近 10年来首次成功救助丹顶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以站在地面上的饲养员为参照物,飞行中的丹顶鹤是静止的 B.向前飞行的丹顶鹤不具有惯性 C.站在地面上的丹顶鹤抬起一只脚时它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D.站在地面上的丹顶鹤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 . 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B.撑杆跳高 A.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 C.斧头对木柴的力 D.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 5 . 如图为装满液体的封闭容器.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 A.p1=p2 F1=F2B.p1>p2 F1>F2C.p1<p2 F1=F2D.p1>p2 F1=F2 6 . 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B.乙实验说明大气压的数值等于760mm水银产生的压强 C.丙实验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压力差 D.丁实验说明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容器液面总是相平的 二、多选题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教案

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其测量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3)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实验过程。 (4)领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难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弹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力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测量力的大小。

(二)讲授新课 1、怎样测量力 师;人们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 生:观察图6-12,认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被拉的越长。 师: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个道理制成的。 出示课件,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学生取出弹簧测力计认识它的构造。 出示课件,认识一些弹簧测力计。 学生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师指导 出示课件,学生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学生进行活动2 测纸条承受的最大拉力并填入表中。 2.怎样用图表示力。 提问: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答:大小,方向,作用点。 演示力的示意图 问:在这个力的示意图中,力的三要素是如何表示的? 生答 教师出示力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学生练习,见课件 教师检查指导 P10自我评价与作业1——4题。 五、板书设计: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1、怎样测量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2、怎样用图表示力 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 方法指导的清晰化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活动的架构对于学生思维发展、概念的形成都起到了奠基作用。因此,活动结构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弹簧测力计,我专门设计了两个小活动。一个是由老师直接简要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外部结构,从感知的角度认识弹簧测力计;另一个是学生自主研究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以及刻度的特点,从理性的层面深入的帮助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对于使用弹簧测力计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指导学生感受1牛的力有多大时,我设计两个小活动:一个是由同桌帮忙握住提环然后用手拉一拉挂钩,当产生1牛的力时,体会体会;另一个是尝试测量多少个钩码的重力大小是1牛顿,从学生汇报的结果中发现,两个钩码好像是1牛左右的力,这里有了一些不精确的误差,从而引出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渗透科学规范的使用科学仪器的意识。最后巩固学生的使用方法,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物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 : 00 ~ : 00 姓名年级8 性别教学课题第七章力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教学 目标 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大小、方向。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 重点 难点 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5 次课 第 5 讲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定义: 观察下图理解力的定义。 2.对力的认识 (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推、拉、提、压等作用时,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 (2)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力至少跟两个物体有关(一个施力物体、一个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小铁钉),因此“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发生力的作用的依据”。 【例题一】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B.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就行,有没有受力物体是没有关系的 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又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谈不上作用,就没有力了 3.力的单位

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后来人们为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下图展示了一些力的大小,从图中能看出: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例题二】托起下列哪一个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N() 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用板凳C.一枚大头针D.一块砖 (二)力的作用效果 在物理学中,人们通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 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方面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例题三】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自行车匀速转弯B.水平路面上加速运动的小轿车 C.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运动D.小车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题四】跳板跳水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水平居世界前列。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结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和。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 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现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