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涂料工业的现状

涂料工业的现状

涂料工业的现状
涂料工业的现状

涂料工业的现状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我国涂料工业的现状

我国涂料工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WTO离我们越来越近时,我国涂料工业的弊病更为明显。据业内专家分析,我国涂料工业存在如下三大问题:

1、涂料生产企业不仅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而且还处于品种杂、质量次阶段,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很弱。

在我国的涂料企业中,年产1000吨以下的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些企业大多设备简陋、品种单调、技术力量薄弱,能达到5000吨/年以上生产规模的大型涂料企业在涂料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3%。

国外大公司将市场需求量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建筑涂料、汽车涂料和海洋涂料等作为其在中国涂料市场的主攻目标。在我国建筑涂料方面最具雄心的当数日本的涂料公司,短短几年就在惠州、上海、苏州、廊坊、重庆等地投资建厂,广告铺天盖地,“立邦”漆迅速在我国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涂料“三资”企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涂料的进出口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特别是涂料的进口量增长迅猛。进出口涂料均以溶剂型涂料为主,但进口涂料中水性涂料的比例高于出口涂料中水性涂料的比例。进口涂料中溶剂型涂料与水性涂料的比例分别为%和%,出口涂料中溶剂型涂料与水性涂料的比例分别为%和%。进口涂料比例的上升,是制约国产涂料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说明由于国产涂料中的某些产品在质量和品种方面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高科技涂料产品市场被进口产品所占领。

2、科研开发经费不足,难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

我国涂料行业每年投入科研开发的经费不足销售总额的1%,低于韩国(%),更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5%以上)相比。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涂料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日益加快。20世纪70年代新产品的生产周期为7年-8年;20世纪80年代这一周期缩短为4年;到了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的新产品几乎是以每天3种的速度推出。

在我国年产120万吨-130万吨的建筑涂料中,聚乙烯醇类低档涂料约占40%。在普通涂料领域,我们的品种调整及技术改造之路还相当漫长。目前,我国涂料还处于“醇酸涂料时代”,包括氨基醇酸在内的醇酸树脂涂料占涂料总产量的80%左右。国内从事建筑涂料研究的技术力量薄弱,专门从事建筑涂料研究开发的科研单位也屈指可数,对涂料专用树脂、助剂和颜料以及先进生产工艺方面的研究也缺乏深度。随着国外涂料先进技术不断涌入我国,无形中就为我国涂料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原动力和技术基础。国内涂料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研开发,努力创新,牢牢抓住科研这一企业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

3、涂料企业的售后服务不完善,施工质量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涂料产品的推广。由于我国涂料企业对应用技术重视不够,施工质量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涂料的推广。在优化售后服务工作方面我们与外国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