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祖国的首都——北京试题及答案参考资料

祖国的首都——北京试题及答案参考资料

祖国的首都——北京试题及答案参考资料
祖国的首都——北京试题及答案参考资料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交通中心

2.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的()

A.颐和园

B.故宫

C.中南海

D.人民大会童

3.下列对北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

B.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商业中心

C.历史上是个古都 D.是一个重要的国际交往城市

4.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是()

A. 旅游业、金融贸易

B. 钢铁、汽车工业

C. 软件、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D. 食品、服装等加工工业

5.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并飞速发展是因为该地区是我国()

A.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C.交通运输最便利的地区

D.自然环境最优美的地区

6.北京所属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

A.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B.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D.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7.北京地区属于()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8.北京市境内没有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9.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春季温暖多雨,秋季天高气爽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冬夏短,春秋长

10.北京是全国

的 A.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B.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和工业中心

D.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11.下列不属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的旅游景点是()

A.北海公园

B.天坛

C.颐和园

D.长城

12.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A. 天坛祈年殿

B.故宫

C. 克里姆林宫

D. 白宫

13.“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通讯社和中央电视台也在北京。”据此说明北京的职能之一是()

A.全国的文化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军事中心

14.北京在哪个朝代开始建都的()

A.金

B.元

C.明

D.清

15.位于北京的首钢迁往河北省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钢铁消费减少

B.北京交通过于拥挤

C.减少北京人口、环境压力

D.调整产业结构

16.北京的传统民居是指()

A.土坯房

B.窑洞

C.四合院

D.竹脚楼

17.北京交通的格局特点是()

A.“井”字形格局

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的

C.棋盘形格局

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18.为适应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要求,本市应该()

A.积极发展旅游业

B.积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

C.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积极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19.北京故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

A. 明、清两代的皇宫

B. 元大都城

C. 金中都城

D. 辽南京城

20.下图中反映北京气候特点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是( )

21.我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是指()

A.北京所在116°E经线上的地方时

B.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C.北京统一制定的时间

D.180°经线上的地方时

22.北京最近的出海港口是()

A. 秦皇岛港

B. 黄骅港

C. 天津新港

D.烟台港

23.下列节日中,天安门广场升旗最早的是()

A.妇女节B.儿童节C.国庆节D.劳动节

24.2008年,北京实现了承办“绿色奥运”的承诺,在改善环境方面,北京尽量减少了()

A. 沙尘暴侵袭

B. 行驶车辆数量

C. 传统建筑

D. 流动人口数量

26. 读北京市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B

北京市

(1)A是___________水库,B是___________水库,目前主要为北京提供水源的是

___________水库。

(2) 图中永定河与潮白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判定北京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北京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人口迅猛增长、

__________加剧、_________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4)为了成为国际大都市,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城市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__________建设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发展__________产业。

(5)为解北京缺水问题,正在建设的重大工程是__________。

27. 2008年4月3日,铁道部宣布,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今年开工建设,并将于2010年投入运营。设计时速350千米,北京至上海运行时间

5小时。

(1)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经过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上海7个省级行政区。

(2)京沪高速铁路自北向南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个地形区。

(3)京沪高速铁路自北向南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四大水系。

(4)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经济区域。

(5)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后,可极大地减轻________铁路线的运输力。

28.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城市①是______,该城市位于我国__________工业区,

该工业区主要工业中心②是______、③是______。

(2)在①相交的南北铁路干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城市位于__________

经济带,与______、______两省市相邻。

29.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第三十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据此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北京和伦敦都位于______半球和______半球,但两城市地方时相差______小时,

所以当2008年8月8日20点北京举行奥运会开幕式时,伦敦收看直播时间是__________。(2)从右图“北京和伦敦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中,

可以看出北京最冷月是______月,最热月是______月,

气候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

属____________气候;伦敦各月的降水分配比较______,

气温年较差______,气候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__,

夏季____________,属____________气候。

(3)你知道伦敦有哪些名胜吗?请你写出两个:

伦敦名胜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C

2.C

3.B

4.C

5.B

6.A

7.B

8.A

9.C 10.D 11.A 12.B 13.C 14.A 15.C 16.C

17.D 18.C 19.A 20.C 21.B 22.C 23.B 24.D 25.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0分)(1)官厅密云密云(2)由西北向东南流西北高,东南低(3)沙尘暴水资源(4)基础设施高新技术(5)南水北调

27.(15分)(1)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2)华北平原山东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3)海河黄河淮河长江(4)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京沪

28.(10分)(1)北京京津唐天津唐山(2)京哈—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3)环渤海河北天津

29.(15分)(1)北东 8 8月8日12点(2)一七寒冷干燥炎热多雨温带季风

均匀小温和凉爽温带海洋性(3)大英博物馆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马克思墓

伦敦塔桥

参考答案

考点基础过关1.B 2.C 3.C 4.D 5.D 6.B 7.B 8.A 9.D 10.C 11.B 12.C 13.C 14.B

考点综合训练1.B 2.C 3.A 4.B 5.C 6.C 7.D 8.C 9.C 10.B 11.(1)松嫩平原(2)①四周被山地和丘陵包围,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河流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且集中夏季③上游多条主要支流汇聚,致使流经该市的干流流量增大(3)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不利条件:热量条件不足

12.(1)淮河棉花(2)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气温回升快,蒸发强(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雨水少,有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春季降水少,不利于棉花苗期生长(4)频繁的旱涝变化不合理灌溉(5)春季多大风天气;降水少,蒸发强,地面干燥、疏松

高考经典试题(1)黄土高原。(2)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水、温度)因素造成的。(3)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4)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或干旱),尤其是春季气温陕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春旱。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发展节水农业)。防霜冻。(5)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 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祖国的首都—北京 习题(含答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 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 A. 中关村 B. 天安门广场 C. 浦东新区 D. 滨海新区 2. 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候冬冷夏热,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 经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16°E、40°S C. 气候干旱,无河流流经 D. 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西部多山 3. 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③河流多自东南向西北流④故宫、天坛、明代长城等为世界文化遗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A. 天坛 B. 中南海 C. 天安门 D. 人民大会堂 5. 关于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B. 文化中心、经济中心 C. 交通中心、经济中心 D. 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6. 北京城位于() A. 东北平原的南部 B. 华北平原的西北角 C. 天津市的东部 D. 燕山以北 7. 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 A. 应全部拆除 B. 应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 应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 应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以上资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A. 经济中心 B. 文化中心 C. 政治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9.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22年,北京--张家口又将联合举办冬奥会,说明北京是()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交通中心 10. 关于我国各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B. 塔里木盆地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C. 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 D. 黄土高原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11.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这句话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 金融中心 B. 政治中心 C. 文化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12. “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众多的博物馆,集中了大量的文艺团体.”据此说明北京的职能之一是()A. 全国的交通中心 B. 全国的经济中心 C.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D. 全国的军事中心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最高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 提问,学生回答。(略)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最高级别的共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 学生齐答:北京 对,北京。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 学生介绍。(略)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板书: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讲授新课]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 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在屏幕上打出)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 提问,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略) 板书:一、北京概况 位置、面积、人口 归纳讲述: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 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

祖国的首都--北京

6.4祖国的首都--北京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将共话中国改革 发展,共商国家大事。结合材料,读北京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对外交流中心 D. 交通中心 2.李华同学打算去北京旅游.你认为他不能实现的愿望是 A. 参观清华、北大校园 B. 到王府井商业街购物 C. 参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D. 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3.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区和内蒙古高原交会的枢纽地带 B. 北京人多车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因此要禁止私家车行驶和外来车辆进京 C.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 四合院是老北京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答案】 【小题1】A【小题2】D【小题3】B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选A。 本题考查北京的旅游景点。去北京旅游可以参观清华、北大校园,到王府井商业街购物,参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的西安。故选D。 本题考查北京市的地理位置、人口问题、地势、传统民居。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它的西面是西山(属于太行山),北面有燕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处于三者交会的枢纽地带,A正确;北京人多车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但要禁止私家车行驶和外来车辆进

京,不符合实际,B错误;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正确;四合院是老北京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4.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这对 北京的影响是() ①交通压力将有所减轻②政治中心地位将大幅度降低 ③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提高④住房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解: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北京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加剧,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空气污染严重等,一将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缓解住房紧张状况. 故选:D. 5.距离北京最近的海洋是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距离北京最近的海域,读图解答即可。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因此距离北京最近的海域是渤海,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 中,对这些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采取的措施是() A. 应全部拆除 B. 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 根据需要拆除 D. 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答案】D 【解析】略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北京与上海之间,2007年开工,于2010年运营,全长1318千米,设计时速高速350千米,北京至上海只需5小时。结合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的问题。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读图6.42说说北京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2.说出北京的主要地形,地势高低,判断依据是什么?主要河流及流向? 3.读北京的气候类型图,判断它是什么气候?属于哪个温度带?特点是什么? 4.评价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引领学生充分利用手中材料,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5、了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发达的现代化进程,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对北京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祖国的首都——北京 课前播放视频MV《北京欢迎你》 北京是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和热切向往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去聆听祖国母亲的心跳。 认读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 【活动】北京城市符号 首都北京符号; 古城北京符号; 现代北京符号。 【讲授】优越的自然条件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具有800多年的建都史。那么,她究竟具有怎样神奇的魅力,使得几代王朝都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学生观看图片 探究活动一:地理位置 读下面两幅图,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来看,北京(40°N)属于暖温带;从海陆位置看,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北两面分别紧靠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东南方向面朝渤海;从行政区划来看,北京周围被河北与天津环绕。 (承转)那么,这种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 【活动】位置与气候 读“影响北京的冬、夏季风风向简图”、“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等图,探究以下问题。 1.从冬夏季风影响的角度,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总结北京的气候特点。 北京背靠群山,山脉可以阻挡冬季风的侵袭,使冬季不致过分严寒;面朝大海,能够接受夏季风的滋润,使气候不致过于干燥。北京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 【活动】地形与河流 结合地图,分析北京在地形、地势与河流方面有哪些优势? 从地形、地市、河流等方面,讨论北京的地理环境。 简单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的纬度位置优越,地处暖温带,位于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 但距海较近。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交通位置优越,对外交通方便。 【讲授】城市职能 观察下列三组图片,讨论它们分别体现了北京哪些方面的城市职能? 北京的城市职能,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法学习地理的习惯和能力。 小结: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肩负着对全国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责。 阶段小结:北京的文化教育事业非常发达,这里有包括北大、清华等全国顶级大学在内的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科院、社科院等各类科研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很多著名的国家级博物馆、展览馆……因此,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阶段小结:北京有众多的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多次成功承办大型国际会议,是中国与世界联系与交流的中心。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 课后习题 v1、北京面向的海域是( )

第四节_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1.教学分析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2008年奥运会音乐片《北京欢迎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北京文化。 (一)相约北京 1.情景创设:展示中国初中生地理知识竞赛邀请函。 2.下发回复单,组织活动 要求:就近四人一组为单位,根据回帖内容学生小组限时讨论,并填写自己的回复单。

3.学生学习成果展示:采用一组回答,其他组补充的方式,进行组间交流。 4.师生总结:完成分析古城城址变迁的活动,以突出北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充分利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互助学,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北京的自然环境。提出北京成为古都的优势这一问题,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领会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 过渡:同学们有了这些知识的铺垫,对于参加北京竞赛游肯定有一定的信心了,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吧。 (二)走进北京 1.城市职能:下列图片,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有哪些城市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结: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历史古城:景观判断:播放图片,学生抢答。比一比,谁知道的名胜古迹多? 小结: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 3.现代都市:播放视频《一条商业街的沉浮》 提问:北京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你能从视频里发现北京城市建设在哪些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或者取得成就呢? 学生回答:城市面积和功能区、面貌、交通、产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读图:读课本图6.48北京的重点功能区。 提问:北京具有哪些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 归纳: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功能区不断完善。 播放视频:《北京地铁》 读图提问:读《北京的市区交通图》思考:北京市内交通的特点是什么?北京对外交通有什么优势? 小结: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设计意图】以图片和视频资料为主,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印象,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建设北京 过渡:表面上北京是现代大都市,但内部却有抹不去的古朴和怀旧。闲庭信步在逐渐逝去的胡同里,走进那热气腾腾的涮肉店,仿佛那才是真正的北京城。 1.北京风情:配乐播放北京胡同素描图,让学生感受北京古朴的民风。

祖国的首都——北京试题及答案参考资料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交通中心 2.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的() A.颐和园 B.故宫 C.中南海 D.人民大会童 3.下列对北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 B.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商业中心 C.历史上是个古都 D.是一个重要的国际交往城市 4.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是() A. 旅游业、金融贸易 B. 钢铁、汽车工业 C. 软件、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D. 食品、服装等加工工业 5.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并飞速发展是因为该地区是我国() A.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C.交通运输最便利的地区 D.自然环境最优美的地区 6.北京所属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 A.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B.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D.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7.北京地区属于()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8.北京市境内没有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9.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春季温暖多雨,秋季天高气爽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冬夏短,春秋长 10.北京是全国 的 A.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B.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和工业中心 D.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11.下列不属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的旅游景点是() A.北海公园 B.天坛 C.颐和园 D.长城 12.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A. 天坛祈年殿 B.故宫 C. 克里姆林宫 D. 白宫 13.“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通讯社和中央电视台也在北京。”据此说明北京的职能之一是() A.全国的文化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军事中心 14.北京在哪个朝代开始建都的() A.金 B.元 C.明 D.清

祖国的首都——北京 优秀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学内容】 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3.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教学重点】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标。 1.视频《北京城市宣传片》。 2.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3)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二、自学导航。 通读教材,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认识北京! (要求:带着问题了解北京,将下面的信息从教材中提取出来。) 地理位置经度相邻省市纬度温度带海陆位置干湿地区 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类型河流 城市职能1.;

2.;3.。 历史古城古城历史拥有年的建城史,年的建都史。 旧城格局 北京旧城分和外城,格局形成于、两代。 旧城呈现独特的“”字形轮廓,并沿中轴线分 布,体现了“,”的帝王思想。名胜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__ 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现状 1.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在外围形成一批__城和新区。 2.形成现代化的__交通网络:有形加状的快速道路网,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还是全国最大的 交通枢纽和国际____港。 3.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城市风格____和____交相辉印。 发展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三、互动交流。 1.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自然地理概况: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北京的自然地理概况: (1)北京的地理位置: A.经纬度位置——北京市大致位于40°N,116°E。 B.海陆位置——北京属于内陆,距渤海150千米。 C.相邻省市——天津市、河北省。 (2)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流向怎样? 永定河、温榆河和潮白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3)北京市的地形地势特征: 位于:________平原的北部。 地势:____高,____低。 北京的地势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

祖国的首都——北京优秀教案

(1)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2)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承转:北京的这种城市职能与它的历史文化有直接的渊源,同时也决定着它的未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简要了解北京的历史变迁。 播放视频《北京城的诞生和发展》。 3.历史悠久的古城: 课堂快速检测:(内容见右图) 学生活动: (1)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如何变 化的?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自辽代以来北京古城的空间变 化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北京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 扩大;其次,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 东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使旧城轮廓由辽代的正 方形到金、元的长方形,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 参考资料: (1)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为周武王时的蓟城,先后有金、辽、明、清各代在此建都。 (2)明、清北京旧城的格局: 城市格局“凸”字轴线形;(特色是皇宫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都城。) 城市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 城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城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3)影响布局原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播放2008年奥运会音乐片《北京欢迎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北京文化。 (一)相约北京 1.情景创设:展示中国初中生地理知识竞赛邀请函。 2.下发回复单,组织活动 要求:就近四人一组为单位,根据回帖内容学生小组限时讨论,并填写自己的回复单。

3.学生学习成果展示:采用一组回答,其他组补充的方式,进行组间交流。 4.师生总结:完成分析古城城址变迁的活动,以突出北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充分利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互助学,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北京的自然环境。提出北京成为古都的优势这一问题,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领会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 过渡:同学们有了这些知识的铺垫,对于参加北京竞赛游肯定有一定的信心了,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吧。 (二)走进北京 1.城市职能:下列图片,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有哪些城市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结: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历史古城:景观判断:播放图片,学生抢答。比一比,谁知道的名胜古迹多? 小结: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 3.现代都市:播放视频《一条商业街的沉浮》

提问:北京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你能从视频里发现北京城市建设在哪些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或者取得成就呢? 学生回答:城市面积和功能区、面貌、交通、产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读图:读课本图6.48北京的重点功能区。 提问:北京具有哪些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 归纳: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功能区不断完善。 播放视频:《北京地铁》 读图提问:读《北京的市区交通图》思考:北京市内交通的特点是什么?北京对外交通有什么优势? 小结: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设计意图】以图片和视频资料为主,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印象,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建设北京 过渡:表面上北京是现代大都市,但内部却有抹不去的古朴和怀旧。闲庭信步在逐渐逝去的胡同里,走进那热气腾腾的涮肉店,仿佛那才是真正的北京城。 1.北京风情:配乐播放北京胡同素描图,让学生感受北京古朴的民风。 小组讨论:在北京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传统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 2.宜居城市 案例分析:“首钢”迁出北京 材料一:2005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作出批复,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于2010年完成搬迁。 材料二:首钢搬迁示意图。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知识点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政治文化中心 1、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 2、地理位置:(1)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华北平原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 群山,面向渤海。(2)北京向东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进入能源基地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 3、自然环境:(1)地形:东部、南部为华北平原,西部、北部为山地;地势西 北高东南低。(2)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区、第三级阶梯、季风区。 4、北京城市职能: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1)政治中心:首都、人民大会堂、中南海 (2)文化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地区,各类体育馆、博物馆、文艺团体。(3)国际交往中心: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发展历史:远古时代---周朝称蓟-----金--元----明---清各代建都。 2、旧城格局:“凸”字轴线形。 3、世界遗产名录: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 明十三陵 4、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 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5、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6、前门大街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 7、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大都里坊,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1、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新区和卫星城。 2、城市交通: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 3、中央商务区是首都北京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地区。 4、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6、北京城市建设,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7、北京既有现代风貌,又有传统文化特色。 8、北京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保护价值。 2.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学习重点: 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保护价值。 学习难点 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主学习 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呈现形。 2.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浓郁的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有体现北京历史文化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3.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是全国最大的 _______交通枢纽和国际 _______港。市区形成了_______加_____ __状的快速道路网。 4.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_______建筑的保护,使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_____________迁出了北京。 5.目前,北京正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迈进。 合作探究 1.针对“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北京是我国的交通中心,请参考下图,写出5条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干线。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3.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教学重点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揭标】(3分钟) 1.视频《北京城市宣传片》(2分钟版) 2.学习目标 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 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 方向。 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自学导航】(7分钟) 通读教材,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认识北京! (要求:带着问题了解北京,将下面的信息从教材中提取出来。) 地理位置 经度相邻省市纬度温度带海陆位置干湿地区 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类型河流 城市职能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历史古城古城历史拥有__年的建城史,___年的建都史。 旧城格局 北京旧城分__和外城,格局形成于__、__两代。旧城 呈现独特的“__”字形轮廓,并沿中轴线__分布,体现 了“______,______”的帝王思想。 名胜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__ 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现状 1.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在外围形成一批__ 城和新区。 2.形成现代化的__交通网络:有_形加__状的快速道路 网,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还是全国最大的____交通枢 纽和国际____港。 3.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 善,城市风格____和____交相辉印。 发展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互动交流】(25分钟)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初中地理历史]

绪论: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二、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三、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书中有什么 2.读出知识网络 3.学会梳理知识 四、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五、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非常重要。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 首都 北京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单选题 1.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 2.北京被称为“祖国的心脏”,是因为北京是全国的() A.政治文化中心 B. 教育科技中心 C. 商业贸易中心 D. 水陆交通中心 3.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各种国际会议在此频繁召开,这体现了北 京的城市职能是()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经济中心 4.北京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科学研究机 构和高等院校.这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A. 政治中心 B. 经济中心 C. 文化中心 D. 交通中心 5.北京在城市建设中,保留了众多的四合院和胡同,其主要原因是() A.它能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 B. 它们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C. 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D. 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6.北京市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A. A B. B C. C D. D

A.自然资源丰富C. 劳动力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D. 地理位置优 越

近年来,北京多次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了极 大的危害,下列措施不能减少北京雾霾发生的是( ) B. 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D. 把大型企业“首钢”迁出北京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 下列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 A. 明清故宫、前门大街 B. 明清故宫、天坛 C. 天坛、南锣鼓苍 D. 长城、天安门 11. 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 ) A. 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 B. 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C. 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 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12. 关于首都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综合性工业城市 B. 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C. 国际交往城市和旅游胜地 D. 是我国重要的电子工业中心 13. 北京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 ) A. 建成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B. 建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C. 建成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D. 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7. A. 四合院 京剧 B. 窑洞 腰鼓 8. C. 高脚屋 孔雀舞 D. 碉房 锅庄舞 北京的气候类型及特征是( A. B. C.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9. 10. A. 增加城市绿地 C. 鼓励市民“以车代 读图“北京市简图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 题。 列属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2)——教案

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2)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保护价值。 2.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学习重点: 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保护价值。 学习难点 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主学习 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呈现形。 2.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浓郁的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有体现北京历史文化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3.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是全国最大的 _______交通枢纽和国际 _______港。市区形成了_______加_____ __状的快速道路网。 4.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_______建筑的保护,使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_____________迁出了北京。 5.目前,北京正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迈进。 合作探究 1.针对“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北京是我国的交通中心,请参考下图,写出5条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干线。 课堂检测 1.能体现北京旧城风貌的建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 2.下列属于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表现是()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物价不断提高 C.城市人口急剧增长D.城市住房非常紧张 3.将下列旅游胜地属于北京市的用直线连接起来。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首都北京》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首都-北京练习题 一.单选 1.北京奥运会期间,外国朋友想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应选用() A.中国政区图B.北京市政区图 C.北京市旅游交通图D.中国旅游交通图 2.近年来,北京多次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 危害,下列措施不能减少北京雾霾发生的是() A.增加城市绿地 B.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C.鼓励市民“以车代步” D.把大型企业“首钢”迁出北京 3.北京的中关村,被称为我国的“硅谷”,下列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 B.该区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C.该区域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 D.北京市是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4.今年7月l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内地为香港的发展主要提供了() A.资金B.技术C.信息D.原料和燃料 5.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所在地,这表明北京是我国的() A.文化中心B.交通中心C.经济中心D.政治中心 6.中国北京获得2022 年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B.名胜古迹有故宫、中华门、明孝陵等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7.北京是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体现的城市职能是()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

C.交通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8.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B.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是为了扩大北京的城市规模 C.目前,北京正朝着世界现代工业化大都市方向发展 D.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角,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9.读图,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背靠群山临近渤海B.北京位于雄安新区南面 C.北京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北京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10.有关北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一个内陆城市,与津冀鲁相邻 B.“德州号”高铁列车全程运行仅用时1小时13分 C.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每届全国人大、政协会都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的政治中心职能 11.有关北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一个内陆城市,与津冀鲁相邻 B.“德州号”高铁列车全程运行仅用时1小时13分 C.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每届全国人大、政协会都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的政治中心职能 12.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在() A.北京的中关村B.上海埔东 C.陕西省西安市D.台湾新竹 13.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12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此段文字材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为()

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知道北京的历史古迹和城市职能; 能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培养读图能力和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 养成辩证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正确的人地观念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2008年奥运会音乐片《北京欢迎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北京文化。

(一)相约北京 1.情景创设:展示中国初中生地理知识竞赛邀请函。 2.下发回复单,组织活动 要求:就近四人一组为单位,根据回帖内容学生小组限时讨论,并填写自己的回复单。 3.学生学习成果展示:采用一组回答,其他组补充的方式,进行组间交流。 4.师生总结:完成分析古城城址变迁的活动,以突出北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充分利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互助学,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北京的自然环境。提出北京成为古都的优势这一问题,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领会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

过渡:同学们有了这些知识的铺垫,对于参加北京竞赛游肯定有一定的信心了,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吧。 (二)走进北京 1.城市职能:下列图片,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有哪些城市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结: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历史古城:景观判断:播放图片,学生抢答。比一比,谁知道的名胜古迹多? 小结: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 3.现代都市:播放视频《一条商业街的沉浮》

第4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型:综合课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北京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讲述:通过视频,我们应该清楚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区域是:北京。 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最高级别的共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 学生齐答:北京 对,北京。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 学生介绍。(略)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板书: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讲授新课]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