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腊八粥》教学设计-

《腊八粥》教学设计-

《腊八粥》教学设计-
《腊八粥》教学设计-

《腊八粥》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全文围绕腊八粥,先详细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又简略地写了吃粥,详略得当,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目标是:“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本教学设计以学生“自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厘清故事脉络。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知人物形象,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注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情境想象等方法感悟课文,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中注重写法点拨,感受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课件。

2.阅读沈从文《腊八粥》的原文。

3.了解其他描写腊八粥的文章。

学生准备:

1.搜集腊八粥的来历和相关故事。

2.阅读有关腊八粥的美文、诗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进行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吃过腊八粥吗?请你说一说对腊八粥的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腊八粥》这一课,相信你在学习了课文之后,一定会在写作方法上有很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写作方法上有所发现。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3.检测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检测生字的掌握情况。

腊粥腻栗咽匙灌搅稠嘟熬褐缸脏筷

教师相机强调:“咽”在本课读“yàn”,“匙”在本课读“chí”,“搅”的读音为

“jiǎo”,“稠”是翘舌音“chóu”,“脏”为平舌音“zānɡ”。

(2)出示词语,检测词语的掌握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

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粉碎外套解释腊肉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词语,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再读课文,理清大意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

归纳“等粥”这一事件时,可以引导学生细化为:盼粥、想粥、猜粥、看粥。

3.说说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等粥部分写得详细,喝粥部分写得简略。)

4.课件出示句子:“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师:请你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被熬煮时的样子。)

5.师: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一读,画一画,批注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对比中,明确作者运用了详略结合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描写生动的语句,为下一课时的具体分析做准备。

四、指导书写,多样练习

1.组织学生独立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一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粥:整个字写得紧凑些,“米”的“捺”变成长“点”。

腻:注意右边的写法,“贰”上不要多写一横。

匙:“是”的捺要写得长一些,“匕”不要写成“七”。

灌:右边的下半部分是“隹”,不是“住”。

3.学生练习书写,投影展示评议。

4.形近字组词练习。(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订正。)

栗()咽()稠()

粟()烟()绸()

嘟()匙()

都()题()

设计意图:指导书写,通过示范、练习、投影展示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在多样的练习中,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1.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等粥部分写得详细,喝粥部分写得简略。)

2.过渡:是啊!一锅浓香的腊八粥,一位慈爱勤劳的母亲,一个天真嘴馋的孩子,构成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真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哪,课文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了解八儿一家的生活,感受作者写法的巧妙。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为揣摩作者的写法做铺垫。

二、揣摩语句,体会写法

(一)体会腊八粥的美味

1.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腊八粥的美味。

2.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勾画相关的语句。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重点语句:“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学生汇报。(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所有人都喜欢腊八粥。)

(2)重点语句:“把小米、饭豆……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者是怎样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

②学生汇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从“叹气似的沸腾着”“咽三口以上的唾沫”“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塞灌”可以看出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这句话对“看、闻、吃”三个方面的具体描写体现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4.指导朗读。将重点词语重读,读出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二)揣摩人物形象的特点

1.自读“盼粥”。

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主阅读第2~19自然段,勾画描写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语句,同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师不可细碎的提问,要依据学生汇报顺势点拨,引导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句去品析。

2.品析“盼粥”。(学习第2~8自然段)

(1)重点语句:“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

①抓住“喜得快要发疯了”“进进出出”体会八儿的心情。

②体会八儿的心理活动,猜一猜他在想些什么。

③指导朗读,读出八儿内心的焦急与盼望。

(2)重点语句:“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①“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了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

②从对八儿的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是什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迫不及待)

(3)过渡:看来小小的八儿为了吃到香甜的腊八粥不得不撒一下谎,多么天真可爱又有那么一点儿狡黠呀,颇有童趣,让人不禁捧腹大笑。从哪里可以看出八儿想吃粥的急切?

(4)分角色朗读第4~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八儿的心情。指导学生读好八儿的迫不及待。

(5)怎样理解第8自然段的反问句?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再读一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件出示: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样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6)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儿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

3.品析“想粥”。(学习第9~11自然段)

(1)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

(2)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3)八儿小小的年纪,竟然要与母亲都吃三碗,而“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因为他们“都吃不得甜的”,说明八儿想吃粥的想法极其强烈,从八儿与妈妈关于谁吃几碗的对话描写中,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天真、可爱、聪明、体贴、孝顺的孩子。)

4.品析“猜粥”。(学习第12~14自然段)

(1)过渡: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锅里的粥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

(2)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3)一边读一边想象,读出腊八粥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