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教学大纲与指导

教材:《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冯惠玲、张辑哲主编)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档案学概论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属于档案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作为档案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它是从事档案专业的人员应该熟悉和了解的最基本的必备知识,它是与档案工作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基础理论和经验总结。其主要任务是在研究和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档案管理的科学理论、原则、技术和方法,指导档案管理实践,提高档案管理科学水平,更好的为社会、组织及个人服务。

二、课程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应着重于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识记和了解、加强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现代档案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并指导和应用于工作实际,认识档案在国家、组织以及个人当中的价值与作用,熟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国内外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三、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熟悉档案的定义和本质,明确档案的基本特征。

2、初步了解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以及档案的种类。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节档案的概念

一、档案的定义和本质

二、档案的特征

三、档案的实存形态及其形成过程

第二节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

一、档案与信息

二、档案与文献

三、档案与文书

四、档案与图书

五、档案与资料

六、档案与文物与文物

第三节档案的种类

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

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

重点知识解析

1、档案的定义和本质

目前,档案界对于档案的定义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1)“原始记录”说。认为档案是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性信息。

(2)“社会记忆”说。认为档案是“社会记忆”或“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记忆”。

(3)“归档保存”说。认为档案是有意识的“归档保存”或“保存备查”

(4)“积累物”说。认为档案是一种“文件的积累物”。

(5)“副产品”说。认为档案是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副产品”或“分泌物”。

尽管人们对档案定义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对档案这一事物的本质特性的认识却是基本一致的,即档案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所以,档案的具体定义表述就应该揭示并确认“原始记录性”这一档案的本质特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档案的定义表述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从追求学术严谨性的角度出发,档案的定义可以进一步表述为:

“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2、档案的特征

(1)原始记录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对以往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所以学界一般认为:“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特征,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规定性所在。如文章、图书虽不是档案,但其文稿、书稿却是档案等等。

(2)社会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是对社会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而非自然的产物。档案作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其内容虽然会大量涉及自然界,但它毕竟是人类研究、开发、利用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与自然界形成的原始记录物(山川河流)不可混为一谈。

(3)历史性。从时态上讲,档案是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它能“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所以,人们一般由此将档案看做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当然,它不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意义的重要部分。

(4)确定性。档案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语言文字)又是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衣物器具)而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这是档案区别于最为邻近的事物—文物的根本点。

(5)真实可靠性。它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档案的内容若没有失实、歪曲、作伪之处,那么,在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是最真实、最可靠的,因为它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承载的是原生信息,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将其与其所记录的历史事实本身混为一谈。二是档案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那么,其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这一客观事实也恰恰是由档案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于人的,它依然有其一意义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可见,从这层意义上说: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

复习题

1、信息

2、文件

3、文物

4、历史档案

5、文书档案

6、专门档案

7、你对档案的定义和本质是如何认识的?

8、如何理解档案的基本特征?

9、档案与信息、文献、文书、图书、资料、文物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章档案的源流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熟悉档案的起源以及中国档案演变的主要过程

2、初步了解了解外国档案产生的一般历史条件和主要事件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节档案的起源

一、档案起源诸说

二、中国档案起源

三、外国档案起源

第二节档案形态的演变

一、纸张使用之前的中国古代档案

二、纸张使用之前的外国古代档案

三、纸质档案、音像档案和电子档案

重点知识解析

1、档案的起源

关于档案的起源及其历史背景历来众说纷纭。中外学者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1)认为文字是产生档案的必要条件。

(2)认为文字和国家的出现是产生档案不可缺少的的条件。

(3)认为以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记录就是档案,如节省、刻契、编贝、结珠、图画等。

历史事实表明,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档案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社会生产的发展,人际交往的扩大,人类智力的提高,文字的发明,特别是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表音字的出现,为准确记录事实提供了条件,为档案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从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看,文字一般产生和应用于原始公社制度解体的时期,即国家形成之前的原始社会后期。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西安半坡村出土的距今6000年左右的陶器上,有二三十种刻画符号。郭沫若的《中国史稿》认为:“这些刻记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可以认为:距今6000年左右就是中国古代档案大致的起源时期。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在公元前3000多年(距今5000多年),即早期王国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并用墨水写到储物罐上。世界古代文明的另一个摇篮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了古老的图形文字,也就是后来楔形文字的前身。这些古老的文字是人类积累经验、扩大智慧、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工具,显然也是产生档案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档案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文字信息记录,是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代文献。

2、中国档案演变的主要过程

从总体来说,中国档案的年代之悠久、数量之庞大、内容只广泛、价值之珍贵,堪为举世所罕见。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直至今天,中国档案的形态和名称经历着不断发展变化过程。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犊档案、嫌帛档案、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等多姿多彩的档案为我国和世界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甲骨档案

甲骨档案主要集中在公元前16-11世纪的商代。甲骨档案的文字是用铜刀或石刀刻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甲骨文多是王室占卜及其有关的记事文字,所以又叫“卜辞”。甲骨文的内

容相当丰富,它为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比如考证商代的经济、政治制度等提供了最直接的史料。这些甲骨文书,多是比较集中地保存于宗庙所在地,有的按朝代排列,有的把龟甲和牛肿骨分别保存,有的龟甲还穿孔编连成册,可见,它们是被有意识地收集起来保存在库房的档案。这些古老的档案,不仅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历史珍品。

由于周代经济、文化比商代发达,典籍愈加丰富;由于周代人不像商代人迷信那么严重,懂得“敬鬼神而远之”;由于用甲骨占卜习俗的变化及其因素,作为这种活动记录的甲骨档案,便在社会进步中退下了历史舞台,而今所见到的周代的文字记录,则以金文为多。

(2)金石档案

广义的理解,金石可以包括金属铭器和石刻。

金文是铸刻在金属钟鼎彝器上的一种铭文,也称钟鼎文。一般是指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故常称钟鼎文为金文。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手工业大有发展,许多青铜器铸造出来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记事,以至于作为法律上的契约。钟鼎彝器中,作为记事和凭信的金文,无疑具有档案的性质,即为金文档案。大批金文记录(《毛公鼎》等),反映了我国奴隶制发达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史实,这些金文丰富了我国历史档案的宝库,为古代社会以及许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到了东周前期(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铁质钟鼎文档案应运而生,我们可以从《左传·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记载:“三月,郑人铸刑鼎”获得印证。东周以后,由于其它记录材料的使用,社会信息的增加,钟鼎文一般己不适应,因而逐渐衰微。

在中国,曾有一段时期石刻比较流行,其中有些可称为石刻档案。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东周初年的10块“石鼓文”,其形犹如圆桌,前人说它像鼓,故别称为“石鼓”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内容的刻石文字记录。秦汉以后,石刻碑褐大量出现。采用这种形式传知的范围广大,又有利于长久流传,因而直到明清、民国时期仍有所见。几干年来我国石刻档案保存下来许多难得的历史资料。

现在人们所称的金石档案,还包括诸如帖卷、金册等一些金属载体形式的档案,如明代铁卷免死牌,清朝颁给达赖的金册等,这些都是当时的贵重文书,现在成为稀世的古代档案和文物珍品。

(3)简犊档案

金石档案虽然坚固耐久,但其载体比较笨重,制造铭刻也比较费工,且不便于传递。所以自商周直至东晋时期,特别是从周代到汉代1000余年间,多用竹

片和木板撰写文书与保存档案,通常称作“简策”、“简犊”、简书“等等。多年来,我国各地曾先后出土了大量古代简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适当是活动的直接记录,属于古代档案性质。如著名的“居延汉简”“长沙三国吴简”等。

简膜的取材、书写、编连和保存比较容易,但是,制作起来也需要一番功夫。比如,对新竹要先行烘干“杀青”,也叫“汗青”,这样,既好写又防腐。后来“汗青”又称为简策书史的同义语,其中,“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类的名句就源于此。简犊相对于甲骨与金石而言是一种比较进步的记录方式和信息载体,它在十多个世纪的岁月里充当文书、档案以至书籍的主要成分,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4)嫌帛档案

与简犊几乎同时产生的还有嫌书、帛书。春秋战国之际,纺织业较前更为发达,丝帛麻葛逐渐遍布城乡,既可作衣着,有可做书写绘画材料,因而出现了“帛书”、“嫌书”、“增书”等称呼,兼指文书、档案和书籍。现在保存下来的嫌帛档案,有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帛书,属于战国时代的古文书。汉墓中也发现较多的帛书,其中有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的舆图档案,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地图。

嫌帛作为文书和档案的载体材料,比起竹木简显然更为进步。帛为丝织品的总称,嫌是双丝的细绢,以比较精制的丝绸为文书和存档的材料,轻便柔韧,裁剪灵活,传递和保管都比较方便。所以直到近现在,仍有以帛书形式撰文和绘画的。但是,如《后汉书》所说“嫌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因此,纸质档案孕育而生。

(5)纸质档案

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的贡献尤其重大。我国第一批专门制造的植物纤维纸出现于东汉时代,距今己有1900多年。纸这种既轻便又便宜的书写材料,是文书、档案和其他文献的载体和记录方式逐渐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由于逐渐改用纸张撰写文书和保存档案,又因多在案几上办理公文,所以,此后又称“文书”、“薄书”、“文薄”、“案卷”、“文案”、“案犊”、“文犊”等等。

纸张出现和普及后逐渐取代了原来多种档案载体形式,纸质档案几乎一统天下。纸张作为档案载体材料,给档案和档案工作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由于经济实用,书写和印刷方便,档案的数量大为增长。其次随着档案数量的增加和传递频繁,档案管理的复杂程度也加大了,这对档案分类、鉴定、保管、编目等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迅速提高。

(6)音像档案

音像档案也称声像档案或视听档案,是指机构和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声音或影像的档案,可分为视觉、听觉、视听综合等不同形式,包括照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据有关资料介绍,1826年,法国人尼普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照片档案。在我国,19世纪中叶摄影技术才开始流传,声音档案则更迟,出现于20世纪初。

与纸质档案相比,音像档案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如照片档案、声音档案、影片、录像片等能够如实的记录历史,成为当时社会活动真实、可靠的可是、可听记录。音像档案的管理方法和要求与纸质档案有所不同,有的需要辅之以文字说明,有的需要采用专门的清洗、翻录设备和技术,通常还需要专门的库房和装备。

(7)电子文件(电子档案)

电子文件是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新名词,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件。早些时候曾有“机读文件”、“数字文件”等称谓,近年来逐渐被“电子文件”所取代。关于电子文件的定义,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说法。我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这一定义的要点不外乎如下三条:一是用计算机生成和读取;二是用数字代码记录信息;三是要符合“文件”的要求。

电子文件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伴生物,具有与传统纸质文件完全不同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系统依赖性、信息与特定载体之闻的可分离性、信息的可变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以及信息的可操作性等。这些特征决定了对电子文件必须采取与以往不同的管理方法,由此还将导致档案学某些基本理论的发展和变革。

复习题

1、金石档案

2、简犊档案

3、嫌帛档案

4、纸质档案

5、音像档案

6、电子文件

7、什么是“甲骨档案”?它是我国现知最早的档案吗?

8、纸质档案出现在什么时代?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纸质档案是什么朝代的档案?

9,“电子文件”是什么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对我国档案管理实践有何影响?

第三章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熟悉档案价值的概念、档案的各种价值形态以及档案的作用。

2、初步了解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与条件.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节档案的价值与作用概述

一、档案价值与作用的概念与关系

二、对于档案价值概念的各种不同理解

第二节档案价值形态

一、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

二、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

三、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

第三节档案的作用

一、行政作用

二、业务作用

三、文化作用

四、法律作用

五、教育作用

第四节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与条件

一、档案价值的扩展律

二、档案价值的实效律

三、档案价值的条件

重点知识解析

1、档案价值

各个国家、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之所以世世代代保存档案,传给后人是因为档案具有其它事物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在档案学和档案工作术语中,档案的价值和作用经常被作为基本等同的概念理解和使用,但从严格意义上看,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他是主体(档案利用者及其利用需求)与客体(各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种类型、载体、内容的档案)之

间的关系范畴。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档案价值关系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档案的作用。档案的作用通常是指档案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从关系属性而言,二者都属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但价值具有较高抽象性,作用则是比较具体的。也就是说,价值通常是从总体上、一般意义上表示档案的有益性、有用性,而作用往往是从具体的、个别的意义上表述档案的有益性、有用性,可以看作是价值的体现和扩展。因此,尽管档案的价值和作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进行理论研究时,还是应该将二档案者区别开来,分别进行论述。

2、档案的价值形态

档案的价值形态是指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档案价值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

(2)根据档案价值实现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

(3)根据档案价值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对于形成者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

3、档案的作用

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的伴生物,具有独特的、重要的、广泛的社会作用。目前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行政作用。档案是各级各类机构、社会组织行使职能、从事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这些记录对于该机构、地区乃至国家工作人员察往知来,保持政策、体制、秩序、工作方法的连续性、有效性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凭证和参考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称为资治作用或行政作用。

(2)业务作用。档案记载了各行各业运营、发展的有关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是以往业务活动的记录和继续开展业务活动的条件,它涉及生产经营、金融贸易、工程设计、教育卫生、文学艺术、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档案在每一个业务领域重都发挥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成为业务活动的信息支持和保证。

(3)文化作用。档案的文化作用主要是指档案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以及他对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传播、发展与进步所发挥的各种功能。档案是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档案的存在和发展是文化发展连续性的重要条件。档案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累;档案是历史文化传承的手段:档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4)法律作用。档案的法律作用主要是指档案在解决争端、处理案件等活动中所发挥的证据作用。法律作用是档案凭证价值的重要体现。从档案的形成来

看,它是当时、当地、当事人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真实性、可靠性强,是令人信服的真凭实据。它在维护国家、集体、个人合法权益方面的法律作用十分突出。

(5)教育作用。古人立档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一方面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在政治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所谓文化—“文治教化”的需要。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是一影响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教育的诸多素材中,档案以其独特的历史性、直观性和原始性,成为宣传教育的重要材料。早我国,档案的教育作用大多通过展览的形式发挥出来。

复习题

1、什么是档案价值?

2、档案价值和档案作用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3、档案的基本价值形态有那几种?

4、档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和条件是什么?

第四章档案事业及其构成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熟悉档案专业工作的内容及其基本原则,把握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

2、初步了解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及其发展变化。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节档案工作的内容

一、档案管理工作

二、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三、档案教育工作

四、档案宣传工作

五、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六、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第二节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过程

二、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三节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

一、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基本类型

二、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

重点知识解析

1、档案工作的内容

档案工作,从广义上说,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和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六个方面。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档案的收集、档案的整理、档案的鉴定、档案的保管、档案的编目与检索、档案的编辑与研究、档案的统计和档案的利用“八个环节”。

(1)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是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2)档案行政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是以国家各项事业的需要为目标,对全国以及地方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的活动。

(3)档案教育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造就各类档案专门人才以从事档案学研究、档案业务管理、档案事业组织管理等工作。

(4)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宣传工作就是向人们传播档案、档案工作有关信息、思想以及法规与政策,从而增强档案意识以影响人们行为的过程。

(5)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档案科研工作是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等手段,把档案工作实践的感性材料加以研究、提炼、上升为理性成果的一项创造性工作。

(6)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就是通过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国家间双边档案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和国际档案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形式所展开的工作。

2、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由以下三个互相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的。

(1)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一,国家档案按规定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

第二,全国档案工作在各级人们政府领导下,由各级档案行政机构统一、分级、分专业管理。

第三,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2)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的原则

维护档案的完整包括档案材料收集齐全和整理系统两个方面。维护档案的安全包括档案的实体和档案的内容安全两个方面。

(3)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的原则

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要,这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是否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是检验档案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

3、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

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是指档案事业管理的体制和组织制度,包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其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一般可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基本类型。新中国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尽管经历几次改革和变化,但始终坚持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重视党对档案事业的领导,重视政府部门对档案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支持,这对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复习题

1、档案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如何理解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3、你对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的定义是如何认识的?

4、我国现行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什么?

第五章档案机构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熟悉不同类型档案机构的性质与任务以及档案行政机构的职责与任务。

2、初步了解近年出现的新型档案机构。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节机构类型

一、公共档案馆—国家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

二、内部档案机构—企(事)业档案馆和档案室

第二节行政管理机构

一、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与任务

二、档案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档案机构

一、文件中心

二、档案寄存中心

三、档案事务所

重点知识解析

1、档案机构类型

我国档案机构类型多样,划分角度各不相同。综合而言,我国档案机构划分为公共档案机构和内部档案机构两大类。公共档案机构国家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内部档案机构中包括企(事)业档案馆和档案室。

(1)国家档案馆

我国国家档案馆一般可分为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两类。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明、清中央机构的档案)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民国时期各个政权中央机构的档案)。综合档案馆一般分别隶属于各级党和政府,收集保管党和国家在各个方面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它分为中央级和地区级综合档案馆两种类型,它是我国国家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的主体。

作为我国国家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的主体—综合档案馆,其基本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接收与征集本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科学地管理;第二,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地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第三,参与编史修志。

(2)专业档案馆

专业档案馆是指国家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依据档案管理的层次看,有全国性专业档案馆、地方性专业档案馆和某一专业系统建立的专业档案馆。依据档案内容的特性看,有特殊载体档案、城市建设档案和部门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具有专业技术性强、数量庞大等特点,其基本任务就是提供专业服务。

(3)企(事)业档案馆

企(事)业档案馆是收藏和管理本企(事)业档案的档案馆。它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并存的特点。它的主要职能和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负责向本企(事)业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并根据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向国家档案馆移交具有国家和地方重要意义的档案。第二,负责本企(事)业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工作。第三,编研档案信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第四,发挥档案的宣传教育职能。

(4)档案室

档案室是各级机关(包括团体、学校、工厂、企业、事业单位等)统一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它是国家档案工作组织体系中最普遍、最大量、最基层的业务机构。我国的档案室类型复杂,归纳起来有七种类型:即普通档案室、科技

档案室、音像档案室、人事档案室、综合档案室和。联合档案信息中心。概括而言,我国的档案室基本任务是:集中统一地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工作,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档案室的具体任务在《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等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第一,对本机关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二,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第三,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2、档案行政机构的职责与任务

档案行政机构,如各级档案局、处等,是党和国家指导和管理档案工作的部门。由于我国的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因而,各级档案行政机构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机构。

档案行政机构的基本职责是:在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原则下,分层负责地掌管全国档案事务,对全国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与指导。

档案行政机构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拟定档案工作的规章、办法,建立国家档案工作制度,制定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划。

(2)指导和监督各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的档案工作;规划和筹建档案馆,在业务上指导档案馆工作。

(3)研究和审查有关档案保存价值,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和标准,监督和审议有关档案的销毁问题。

(4)组织和指导档案工作业务经验的交流、档案干部的专业教育和档案科学研究。

3、新型档案机构类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一批新型的档案机构孕育而生,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三种。

(1)文件中心

文件中心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机构,它的设置一般不像档案室一样隶属于一种文件形成单位,而是按地区、按系统建立的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地方综合性档案馆之间一种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文件中心最早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早我国,甘肃省永靖县于1988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文件中心。文件中心一般可分为政府性文件中心和商业性文件中心两大类。

(2)档案寄存中心

档案寄存中心是指由国家综合档案馆或其他独立法人设立的,为各类企业、

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提供档案寄存有偿服务的机构。它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团体与个人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新型档案管理模式。,

(3)档案事务所

档案事务所或档案咨询服务公司是提供档案事务服务的一种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档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开展档案业务的指导、咨询,以及各种档案的劳务性服务工作,如档案的整理、装订;各种档案目录的抄写、著录、打印;档案的裱糊;破损档案的抢救。档案事务所开展的档案业务项目均为有偿服务,应根据经济核算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此外,档案事务所还可以开展档案用品的销售等业务的指导、咨询,以及各种档案的劳务性服务。

复习题

1、档案机构包括哪几种类型?

2.综合档案馆和企业档案馆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档案行政机构的职责与任务是什么?

4、“文件中心”与“机关档案室”相比较,那一个更具有发展潜力?

第六章档案工作的特点、规律与发展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熟悉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及其发展规律。

2、初步了解档案工作的效益、档案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节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与效益

一、档案工作的特点

二、档案工作的地位

三、档案工作的效益

第二节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

一、档案工作的分化与整合规律

二、档案工作的智能化发展规律

三、档案工作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的互动性规律

四、档案工作的社会化发展规律

第三节档案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一、档案工作国际合作的基本形式

二、关于国家档案保护、归属和继承问题的三个国际公约

第四节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二、档案网站建设

三、数字档案馆建设

重点知识解析

1、档案工作的特点

档案工作的特点是指档案工作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档案工作一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二不直接从事国家管理、科技研究等活动,而是通过提供档案为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来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档案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这种特殊途径,决定了它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具体而言,机关档案工作要为提高机关行政效率服务,企业档案工作要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服务,国家档案工作则应为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基础型服务的同时,为国家文化遗产的积累和信息优势的形成提供服务。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

(2)档案工作的文化性

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馆工作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性。

主要表现在:

第一,档案室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档案馆具有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第二,档案馆具有传播社会文化知识与信息的作用

第三,档案馆具有传播社会文化教育的作用

第四,档案馆具有发展科学文化的作用

(3)档案工作的管理性

由于档案工作的具体对象—档案本身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本质属性,从而使档案工作区别与其他各类管理工作。具体而言,档案工作的管理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

第一,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档案的专门业务

第二,档案工作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三,档案工作是社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

(4)档案工作的政治性

档案工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档案工作体现着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

第一,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集中表现。

第二,档案工作的开放度大小也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表现之一。

第三,档案工作的机要性也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表现之一。

(5)档案工作的科学性

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这具体表现在:,

第一,档案工作是一项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的工作。

第二,档案工作实践中包含着特殊的规律和丰富的科学内容。

第三,档案工作要大量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成果。

2、档案工作的地位

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1)档案是反映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人类文明史的见证。

(2)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资源条件。

(3)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吉,

3、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

(1)档案工作的分化与整合规律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图书工作是不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工作才真正从文书工作、图书工作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和档案馆(室)的单独设立就是一个显著的标志。伴随档案工作的发展,文书档案管理的一体化以及档案、图书、情报管理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图书工作、情报工作将逐步实现分化基础上的新的整合,真正是档案管理功罪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家族中具有个性又不可缺少的一员。

(2)档案工作的智能化发展规律

档案工作的智能化发展规律突出表现在技术设备的变化上。几千年来,人们管理档案主要是手工操作。到了现代,在档案管理中逐步推广应用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包括电信、微缩复制、声像技术在内的一切先进手段,实质上都是物化的智能,这些物化的智能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电子计算机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

第二,运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实现文件和档案信息资源

的数字化及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第三,档案微缩化与档案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档案工作与社会环境有着普遍的、密切的联系。

(3)档案工作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的互动性规律

档案工作与社会环境有着普遍的、密切的联系。档案工作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的互动性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社会环境状况影响和制约着档案工作的生存和发展。,坚持环境适应性就是要求我们注意档案工作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而且要考虑档案工作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关系,使其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统一。

另一方面,档案工作在参与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也对社会环境变化,特别是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档案部门也可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从而为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4)档案工作的社会化发展规律

档案工作的社会化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随着人类社会活动领域的扩大、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档案的来源与形式日益广泛和多样,档案信息服务逐步社会化,档案管理越来越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是指档案部门在保证国家和公民个人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向社会各方面提供档案信息。

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是指档案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档案管理是一种社会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和个人的共同行为,其目的在于把全社会的档案以不同形式分层分类集中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社会性的开放管理系统。档案工作者应当适应档案工作社会化发展的规律,坚定不移把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作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

复习题

1、档案工作的特点有哪些?

2、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性和服务性,你有何认识?

3、如何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地位?

4、档案工作者应当掌握和运用哪些有关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

第七章档案法规与档案职业道德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熟悉《档案法》和档案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明确档案职业道德。

2、初步了解档案工作法律的概念、本质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节档案工作法律概述

一、档案工作法律概念

二、档案法律的本质和特点

三、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

第二节《档案法》

一、《档案法》的制定与修改,

二、((档案法》的主要内容

三、《档案法》的属性特征和作用

四、《档案法》的施行和修善

第三节档案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

一、档案行政法规的概念、种类、属性特征

二、档案行政法规的修改

三、档案行政规章的概念、性质和类型

第四节档案职业道德

一、档案职业道德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档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与内容

三、档案职业道德修养

重点知识解析

1、《档案法》的主要内容

1987年,全国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档案法》,并于198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档案事业建设中的第一部法律。1996年7月5日,全国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修正后的《档案法》共分为六章三十一条。其中包括:总则、档案机构及其职责、档案的管理、档案的利用和公布、法律责任和附则等。

第一章“总则”共包括五条。第一条明确提出了《档案法》制定的法律宗旨;第二条指

明了国家档案的范围;第三条规定了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团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应承担“保护档案的义务”;第四条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对建设与发展国家档案事业要担负的职责;第五条将我国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档案工作基本原则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是我国档案工作有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共分为四条,分别规定了国家档案行政部门、

单位的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人员、国家档案馆的基本职责;规定档案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及对工作成绩显著者的奖励等。

第三章“档案的管理”共九条,基本内容涉及档案立卷归档、移交、利用、鉴定、保管、交换、转让、出卖等方面。

第四章“档案的利用和公布”共五条,其基本内容主要是:第一,规定了国有档案的开放期及档案馆所应创造的开放条件;明确了公民和组织利用开放的权利。第二,规定了档案馆未开放档案的利用办法。第三,单位和个人有权优先利用其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的档案;有权对不宜向社会开放的档案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档案馆必须维护这些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规定了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团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应承担“保护档案的义务”;第四,规定了国有档案、集体和个人所有档案的公布权限。第五,规定了国家档案馆对档案史料的编研整理职责。

第五章“法律责任”共两条。其基本内容主要是:规定了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处罚事项。

第六章“附则”共两条。主要规定了该法实施办法的制定权和批准实行权以及法律的具体实施日期。

《档案法》的主要内容也可以依据内容性质划分为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等。义务性规范主要用于规定有关行为主体在处理档案事务方面依法应当承担的相关法律义务。

授权性规范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依法规定的有关机关、组织或个人在处理档案事务方面应当享有的权利。

禁止性规范主要规定了完全禁止存在的行为和有关事项。

2、《档案法》的属性特征和作用

《档案法》的属性特征:

(1)《档案法》具有所有国家立法的共性—社会性

(2)《档案法》具有一定的纲领性和创建性

(3)《档案法》的民主特征

(4)《档案法》的强制性

《档案法》的作用:

(1)《档案法》是建设和发展档案事业的法律保障

(2)《档案法》是进行我国档案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3)《档案法》是保护我国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公民形成的或保存的具有国家和社会意义的档案财富的有力法律手段

档案学概论复习题精修订

档案学概论复习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档案学概论模拟试卷1 一、填空题(20分) 1、档案中的“实物档案”确立的标准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清晰性与确定性。 2、撰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档案,称__简牍档案______。 3、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最着名的当首推东周初年的十块__石鼓文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内容的刻石文字记录。 4、档案整理的任务是将文件由杂乱状态转化为_ 系统______状态。 档案工作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_ 政治性______的集中表现。 5、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动因是传统的档案工作_ 手段和方式___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和尖锐化。 6、音像档案也被称为声像档案或新型载体档案。 7、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__情报价值___。 8、我国档案馆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__企事业____档案馆。 9、企业档案馆具有综合性、__专业性____特点。 10、所谓“四分法”基本模式,即把档案学学科体系分为“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叙述档案学”和辅助档案学档案学等四个部分。 11、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既有区别,又有___联系____。 12、档案学基础理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 __档案__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性认识;二是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13、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现行、__半现行_和非现行。 二、选择题(15分) 1、“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档案具有(D)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确定性 D.原始记录性 2、据现有资料分析,中国对文书和档案最早的称呼,叫做(A) A.册 B.简 C.案 D.卷 3、"档案"一词,见诸于文字材料记录是始于( B ) A.明代 B.清代 C.民国时期 D.建国后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学科。1、三个二级学科:图书、情报、档案学管理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创成一级学科,档案管理学 2、是档案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是从事文员、秘书的技能课程,以下是8大技能 技能: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档案保管期限登记、编目)、检索、利用(用于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科技建设、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编辑研究、统计做公务员的总的要求:档案学管理、秘书学、办公室管理 档案学概论 第一章、档案 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沿革 一、中国档案的起源 二、我国档案的形式和名称的演变与沿革 第二节、档案的定义 一、档案的定义 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音等不 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产生的条件 档案的产生是逐渐历年产生的。恩格斯说:蒙昧、野蛮、文明。今天的文书,明天的档案。 条件如下: 1、进入文明时代后,记录符号、文字记录 2、随生产实践发展,语言文字完善,出现了有条理的信息记录 3、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有条理信函及应用 4、有条理的信息用完后为了日后查考保存起来,形成档案 二、档案的基本含义 (一)、档案是各种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二)、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 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 (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3)按照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三)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档案信息的载体 载体形式:甲骨档案、简牍档案(竹简+木椟,这在战国至两晋产生最多,尤其是秦汉)、金石档案(青铜+石刻)、缣帛档案(细绢档案)、纸质档案 2、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 (1)从档案信息的处理技术即档案信息记录在载体上的方法看 刀刻、手写、印刷、晒制、摄影、录像、激光扫描等

档案学概论26084

档案学概论26084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档案学概论 第一节档案的起源 一、档案的起源诸说 1.档案的定义: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它以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的扩大以及文字发明为基础,产生于原始公社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文字是档案产生的前提)。 关于档案起源观点的归纳: 2.中国档案: ①.《尚书》——“上古之书”:迄今我国最古的历史文件汇编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文集。 ②.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迄今我国大量发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文字和古代档案 3.外国档案: ①.巴勒摩石碑:现存的埃及最古老的年代纪。 ②.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第二节档案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中古档案: 金文是铸刻在金属鼎彝器上的一种铭文,也称钟鼎文。有铭文的青铜器始于商代。 彝铭的四个阶段:①.铸器之意本在使用②.文化递进,器铭加详③书史之性质变而文饰④.铭辞之书与文饰性质俱失,复返粗略之自名。中国近代史五大发现:长沙吴简、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清朝大内档案。 2.外国档案: 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亦称《石柱法》。 纸草是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发明的一种书写材料。 3.纤维纸出现在东汉时代。自东晋安帝时起,太尉桓玄下令改用纸张撰写文书和保存档案,一直沿用至今。 4.音像档案也称声像档案或视听档案,包括照片、唱片、录像带、光盘等。直观性是其突出特点。 5.档案的词源:档案在明末清初已被使用,在《清太宗皇帝实录》即顺治年间。

《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 冯惠玲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 论: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P5 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 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 3、确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DA的本质特性:P6 “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对DA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DA的实存形态: 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属性者,才是DA.根据定义,尤其是DA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目前DA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点: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有意作伪,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2、无意制作的优点:无意中留下真实客观的记录,较好地体现DA的原始记录性。 缺点:制作材料的质地不好,耐久性差,书写格式往往不规范,且留存状况不好,不易齐全完整。不利于DA的保存和日常管理使用。 论:准确理解DA的真实可靠性: DA,尤其是它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准确、客观、真实、正确是相对的不能因此全盘否定DA的真实可靠性。种种不客观、不真实、甚至伪造的DA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DA的真实可靠性有至少2层含义: 1、如DA的内容无失实、歪曲、作伪之处,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它就是最真实、可靠的。因为档案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 论: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P5 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 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 3、确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DA的本质特性:P6 “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对DA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DA的实存形态: 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属性者,才是DA.根据定义,尤其是DA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目前DA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点: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有意作伪,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2、无意制作的优点:无意中留下真实客观的记录,较好地体现DA的原始记录性。 缺点:制作材料的质地不好,耐久性差,书写格式往往不规范,且留存状况不好,不易齐全完整。不利于DA的保存和日常管理使用。 论:准确理解DA的真实可靠性: DA,尤其是它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准确、客观、真实、正确是相对的不能因此全盘否定DA的真实可靠性。种种不客观、不真实、甚至伪造的DA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DA的真实可靠性有至少2层含义: 1、如DA的内容无失实、歪曲、作伪之处,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它就是最真实、可靠的。因为档案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 2、如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其不实之客观事实,也恰是由DA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世人的。DA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假”的也是“真”的。 简:DA与信息的关系: 逻辑上是种、属概念的关系。 DA是一种最真实、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性固化信息。从根本上体现着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而信息理论认为: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是信息的根基所在,没有或确定性、可靠性程度差的信息没有什么价值。所谓“错误、混乱或不可靠的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人类社会对信息的依赖、需求程度越高,对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程度也就越高。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看,DA是一种最重要的信息,是信息之根——确定性与可靠性的最高体现形式和实存形态。

档案学概论 复习题()

档案学概论模拟试卷1 一、填空题(20分) 1、档案中的“实物档案”确立的标准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清晰性与确定性。 2、撰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档案,称__简牍档案______。 3、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最着名的当首推东周初年的十块__石鼓文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内容的刻石文字记录。 4、档案整理的任务是将文件由杂乱状态转化为_ 系统______状态。 档案工作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_ 政治性______的集中表现。 5、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动因是传统的档案工作_ 手段和方式___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和尖锐化。 6、音像档案也被称为声像档案或新型载体档案。 7、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__情报价值___。 8、我国档案馆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__企事业____档案馆。 9、企业档案馆具有综合性、__专业性____特点。 10、所谓“四分法”基本模式,即把档案学学科体系分为“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叙述档案学”和辅助档案学档案学等四个部分。 11、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既有区别,又有___联系____。 12、档案学基础理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 __档案__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性认识;二是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13、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现行、__半现行_和非现行。 二、选择题(15分) 1、“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档案具有(D?)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确定性? D.原始记录性 2、据现有资料分析,中国对文书和档案最早的称呼,叫做(?A) A.册? B.简 C.案? D.卷 3、"档案"一词,见诸于文字材料记录是始于( B ) A.明代 B.清代 C.民国时期 D.建国后 4、目前我国档案学界普遍使用的一种“官方”分法所形成的三个档案种类概念是建国后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 D )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档案学 P191 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提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档案 P6 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3、电子文件 P42 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4、来源原则 P239 来源就是通常所说的档案形成者,包括机关组织和个人。据此,来源原则指的就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混淆的整理原则。 5、档案价值 P47 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它是主体(档案利用者及其利用需求)与客体(各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种类型、载体、内容的档案)之间的关系范畴。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 6、档案工作基本原则 P76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7、职能鉴定论 P274 应按照文件形成机关在政府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档案文件的价值和保管期限。 8、数字档案馆 P130 是利用网络技术,将分布于不同档案机构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加以互相联结,提供及时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其实质是形成一个有序的信息空间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环境。 二、简答 1、简述档案的凭证价值。 P48 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它这种可资为凭的特性构成了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凭证价值。 档案的凭证价值是档案不同于其他各种资料的最基本的特点。档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它可以成为查考、研究和处理问题的依凭,认定法律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证据,以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教育人民的工具。 档案之所以有凭证价值,是由档案形成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决定的。首先,从档案的内容看,它是从当时直接使用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并非事后为使用而另行编制的,因此它客观地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其次,从档案的形式特征看,文件上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档案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档案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客观题 一、判断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依据档案的定义,档案与图书的根本区别在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2.档案的价值与档案作用的区别之一,是价值往往揭示档案对社会的积极意义,而档案作用则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含义。() 3.谢伦伯格所指的文件的第二价值具体包括文件的证据价值和文件的情报价值()。 4.中国最早的档案教育始于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先设档案管理教习,后办档案管理讲习班,1940年以后改为档案专科班。() 5.我国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规定,上级档案馆对下级档案馆即具有业务上指导和监督的权利,又具有行政领导权。() 6 国际档案理事会1950年正式成立,我国国家档案局1980年正式成为该会的甲类会员。( ) 7. 我国《档案法》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 8“来源原则”的起源归功于“荷兰手册”。() 9“自由来源原则”的创始者是德国的布伦内克。() 10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档案鉴定思想的核心是“高龄案卷应该受到尊重”。() 11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12档案鉴定的相对价值标准告诉我们,文件个体的价值的大小与其群体数量和完整程度成反比。()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档案的真实性可分为为档案的()()()()() A.内容真实 B.载体真实 C.信息真实 D.历史真实 E.价值真实 2.谢伦伯格所指的文件的第一价值具体包括文件()()()()() A.行政管理价值 B.法律价值 C .财务价值 D.科研价值 E.咨询服务价值 3.广义的档案工作是指整个档案事业,具体包含()()()()() A.档案的管理 B.档案的行政管理 C.档案教育 D.档案宣传 E.档案科学研究 4.在我国新型的档案机构包括()()()()() A.文件中心 B.专业档案馆 C.档案寄存中心 D.档案事务所 E.信息管理中心 5.档案工作的性质包括()()()()() A.管理性B.服务性C.政治性D.科学性E.文化性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1档案室的业务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9分) 2简答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9分) 3档案价值的扩展律有哪几种表现形式?(10分)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33分) 1.综述中国档案学的建设历程(18分)

安徽大学档案学概论考试重点范围

档案学概论考试重点范围 1,档案定义 (1)定义:档案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 (2)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对以往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不仅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所在,而且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 2,档案与图书的异同 (1)相同点:在现实中关系较为密切,管理上也有相通之处。 (2)区别: ①本质不同:档案本质上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 图书本质上是系统知识的结晶,是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认识 研究的结果。 ②社会功能不同:这是由其不同的本质所决定的。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可供查考。 查档案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了了解、研究历史事实。 看书则是为了学习系统知识,为了陶冶性情。 ③内容上的交叉重合部分特点也不同: 档案中虽也有知识,但这些知识是不系统的知识片段 图书内容中虽也有对历史事实的记载,但这种记载却不是直接的原始记录,而是经 过加工提炼后的系统性知识。 3,档案的种类 分类:对档案的认识性分类(概念分类)、 档案实体的管理性分类(实体分类)、 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性分类(信息分类或检索分类) (1)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 (2)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3)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 4,纸张使用之前的中国古代档案 (1)甲骨档案(2)金石档案 (3)简牍档案(4)缣帛档案 5,纸张使用之前的外国古代档案 (1)石刻档案(2)泥板档案 (3)纸草档案(4)羊皮纸档案 (5)蜡板档案(6)金属档案 (7)棕榈树叶档案(8)桦树皮档案 6,音像档案定义 也称为声像档案货视听档案,是指机构和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声音或影像的档案。 可分为视觉、听觉、视听综合等不同形式 包括照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影带、光盘等。 7,电子文件定义 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盘、磁带、光盘等载体,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在通讯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8,据现有材料分析,“档案”一词在明末清初已被使用。在顺治年间的官府文件中已出现

档案学概论 复习题

档案学概论模拟试卷1 1、填空题(20分) 1、档案中的“实物档案”确立的标准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 清晰性 与 确定性 。 2、撰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档案,称__简牍档案______。 3、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最著名的当首推东周初年的十块__石鼓文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内容的刻石文字记录。 4、档案整理的任务是将文件由 杂乱 状态转化为_ 系统 ______状态。 档案工作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_ 政治性______的集中表现。 5、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动因是传统的档案工作_ 手段和方式___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和 尖锐化 。 6、音像档案也被称为声像档案或 新型载体 档案。 7、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凭证价值 和__情报价值___。 8、我国档案馆主要可分为各级 国家档案馆 、专业档案馆和__企事业____档案馆。 9、企业档案馆具有综合性、__专业性____特点。 10、所谓“四分法”基本模式,即把档案学学科体系分为“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叙述档案学”和 辅助档案学 档案学等四个部分。 11、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既有区别,又有___联系____。 12、档案学基础理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 __档案__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性认识;二是 档案管理 的基本理论。 13、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现行、__半现行_和非现行。 二、选择题(15分) 1、“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

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档案具有 (D )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确定性 D.原始记录性 2、据现有资料分析,中国对文书和档案最早的称呼,叫做( A) A.册 B.简 C.案 D.卷 3、"档案"一词,见诸于文字材料记录是始于( B ) A.明代 B.清代 C.民国时期 D. 建国后 4、目前我国档案学界普遍使用的一种“官方”分法所形成的三个档案 种类概念是建国后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 D ) A现行档案 B文书档案 C 专门档案 D 旧政权档案 5、( C )是现实中最接近档案,与档案关系最为密切的概念(事 物)。 A.资料 B.信息 C.文献 D.图书 6、档案文献汇编属于( A )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原始文献 7、.档案工作的( A ),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A.服务性 B.科学性 C.政治性 D. 管理性 8、.现代化的档案工作技术以( A )的应用为核心和主要内容。 A.电子计算机 B.现代通信技术 C.现代光学技术 D.卫星通信技术 9、__________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C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10、档案工作的特点是指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 A ) A.规定性 B.科学性 C.政治性 D.服务性 11、______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档案事业规范性文件

档案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档案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及参考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档案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客观题 一、判断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依据档案的定义,档案与图书的根本区别在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2.档案的价值与档案作用的区别之一,是价值往往揭示档案对社会的积极意义,而档案作用则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含义。() 3.谢伦伯格所指的文件的第二价值具体包括文件的证据价值和文件的情报价值()。 4.中国最早的档案教育始于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先设档案管理教习,后办档案管理讲习班,1940年以后改为档案专科班。() 5.我国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规定,上级档案馆对下级档案馆即具有业务上指导和监督的权利,又具有行政领导权。() 6 国际档案理事会1950年正式成立,我国国家档案局1980年正式成为该会的甲类会员。( ) 7. 我国《档案法》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 8“来源原则”的起源归功于“荷兰手册”。() 9“自由来源原则”的创始者是德国的布伦内克。() 10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档案鉴定思想的核心是“高龄案卷应该受到尊重”。() 11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12档案鉴定的相对价值标准告诉我们,文件个体的价值的大小与其群体数量和完整程度成反比。()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档案的真实性可分为为档案的()()()()() A.内容真实 B.载体真实 C.信息真实 D.历史真实 E.价值真实 2.谢伦伯格所指的文件的第一价值具体包括文件()()()()() A.行政管理价值 B.法律价值 C .财务价值 D.科研价值 E.咨询服务价值 3.广义的档案工作是指整个档案事业,具体包含()()()()() A.档案的管理 B.档案的行政管理 C.档案教育 D.档案宣传 E.档案科学研究 4.在我国新型的档案机构包括()()()()() A.文件中心 B.专业档案馆 C.档案寄存中心 D.档案事务所 E.信息管理中心 5.档案工作的性质包括()()()()() A.管理性B.服务性C.政治性D.科学性E.文化性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1档案室的业务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9分) 2简答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9分) 3档案价值的扩展律有哪几种表现形式(10分)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33分) 1.综述中国档案学的建设历程(18分)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 第一节档案的起源 一、档案的起源诸说 1.档案的定义: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它以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的扩大以及文字发明为基础,产生于原始公社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文字是档案产生的前提)。 关于档案起源观点的归纳: { 1.文字说:文字是档案的必要条件 2.文字图像起源说:文字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3.结绳刻契说:以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记录就是档案。 2.中国档案: ①.《尚书》——“上古之书”:迄今我国最古的历史文件汇编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文集。 ②.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迄今我国大量发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文字和古代档案 3.外国档案: ①.巴勒摩石碑:现存的埃及最古老的年代纪。 ②.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第二节档案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中古档案: {甲骨档案 金石档案:书史性质 简牍档案 缣帛档案

金文是铸刻在金属鼎彝器上的一种铭文,也称钟鼎文。有铭文的青 铜器始于商代。 彝铭的四个阶段:①.铸器之意本在使用②.文化递进,器铭加详③ 书史之性质变而文饰④.铭辞之书与文饰性质俱失,复返粗略之自名。 中国近代史五大发现:长沙吴简、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清朝大内档案。 2.外国档案: 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亦称《石柱法》。 纸草是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发明的一种书写材料。 3.纤维纸出现在东汉时代。自东晋安帝时起,太尉桓玄下令改用纸 张撰写文书和保存档案,一直沿用至今。 4.音像档案也称声像档案或视听档案,包括照片、唱片、录像带、 光盘等。直观性是其突出特点。 5.档案的词源:档案在明末清初已被使用,在《清太宗皇帝实录》 即顺治年间。 第三章档案定义及其剖析 1.档案定义的剖析。 ①.直观描述型:从档案的形成转化过程和档案的实存形态等较为直 观的角度来描述,即认为档案是某种文书、文件或文书材料。 优势:直观、易于理解 劣势: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 案的本质属性 ②抽象揭示型:主要从档案对人类社会的根本性作用、价值等相对 性角度来定义档案,且试图揭示档案的本质特性(用信息、历史记录、原始记录等抽象度较高的概念,根本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 优势:理论抽象度较高、有利于人们对档案本质的深入认识与揭示。

档案学概论》.docx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1、三个二级学科:图书、情报、档案学管理“图书、情 报、档案”一体化创成一级学科,档案管理学2、是档案 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是从事文员、秘书的技能课程,以下是8 大技能 技能: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档案保管期限登记、编目)、检索、利用(用于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科技建设、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编辑研究、统计 做公务员的总的要求:档案学管理、秘书学、办公室管理 档案学概论 第一章、档案 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沿革 一、中国档案的起源 二、我国档案的形式和名称的演变与沿革 第二节、档案的定义 一、档案的定义 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 等社会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音等不 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产生的条件 档案的产生是逐渐历年产生的。恩格斯说:蒙昧、野蛮、文明。今天的文书,明天的档案。 条件如下: 1、进入文明时代后,记录符号、文字记录 2、随生产实践发展,语言文字完善,出现了有条理的信息记录 3、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有条理信函及应用 4、有条理的信息用完后为了日后查考保存起来,形成档 案二、档案的基本含义 (一)、档案是各种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二)、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 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 (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3)按照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三)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档案信息的载体 载体形式:甲骨档案、简牍档案(竹简+木椟,这在战国至两晋产生最多,尤其 是秦汉)、金石档案(青铜 +石刻)、缣帛档案(细绢档案)、纸质档 案2、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 (1)从档案信息的处理技术即档案信息记录在载体上的方法看 刀刻、手写、印刷、晒制、摄影、录像、激光扫描等 (2)从表达方式上 文字、图像、声音等 (3)从传达信息的文体上 古代有:制、诏、奏折、题本 近代有:令、布告、咨呈 现代有指示、通知、报告、总结等。

档案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二章档案 一、档案在称谓上、载体上的沿革 1、对文件和档案的称呼:最早见于文字的称为“册”,“典”,周代统称为“中”,秦汉以后称为“文案、案牍、文牍、文书、簿书”。1638年,《请太宗实录》出现了“档案”一词。 2、载体上沿革,较早的载体有甲骨、金石(青铜器、铁器、石头);秦汉以后为简牍、绢帛;东汉以后出现了纸质档案;现代出现了以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档案。 二、档案的定义及含义 1、定义: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 2、含义:①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②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③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④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 三、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条件 1、办毕或处理完毕; 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 3、按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 四、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1、档案的形成和性质与图书资料不同,作为档案保存起来的文件,它们的产生并非为了形成档案供人们去阅读,最初作为办事工具,为处理当时某件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 # 2、现今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它们被保存下来,当初一般是无意识的,而档案是人们有目的地选择和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考,档案是人们在处理事物过程中有意识的形成; 3、与一般的历史遗物不同,它是以具体内容反映其形成单位或人物特定活动的记录物,具有很强的记录性; 4、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它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不是事后编写或随意收集的材料,因而具有原始性特点。 五、《关于改革和集中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文件处置办法》 1、《关于改革和集中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制定,1918年6月1日列宁签署颁布。宣布国家档案全宗档案统属国家所有,由国家档案管理机构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加以管理,其所确定的档案归国家所有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不仅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档案事业的重要指导原则,也为社会主义档案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文件处置办法》:1931年,瞿秋白起草,周恩来签批,是我党现存党中央第一个关于文件和档案的重要文献,其中提到文件最理想的是每种两份,一份批阅,一份入库,蕴育着为新中国积累档案资源,及日后国家档案管理的某些构想。 ) 六、档案的凭证价值 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它的这种可资为凭的特性构成了档案的凭证价值。首先,从档案的内容看,它是从当时直接使用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并非事后为使用而编制的,因此它客观的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其次,从档案的形式特征看,是确

档案学概论复习题修订稿

档案学概论复习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档案学概论模拟试卷1 一、填空题(20分) 1、档案中的“实物档案”确立的标准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清晰性与确定性。 2、撰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档案,称__简牍档案______。 3、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最着名的当首推东周初年的十块__石鼓文 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内容的刻石文字记录。 4、档案整理的任务是将文件由杂乱状态转化为_ 系统______状态。档案工作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_ 政治性______的集中表现。 5、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动因是传统的档案工作_ 手段和方式___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和尖锐化。 6、音像档案也被称为声像档案或新型载体档案。 7、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__情报价值___。 8、我国档案馆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__企事业 ____档案馆。 9、企业档案馆具有综合性、__专业性____特点。 10、所谓“四分法”基本模式,即把档案学学科体系分为“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叙述档案学”和辅助档案学档案学等四个部分。 11、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既有区别,又有___联系____。 12、档案学基础理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 __档案__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性认识;二是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13、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现行、__半现行_和非现行。 二、选择题(15分) 1、“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 ‘真’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档案具有(D)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确定性 D.原始记录性 2、据现有资料分析,中国对文书和档案最早的称呼,叫做(

《档案学概论》的主要内容

3、《档案学概论》主要内容 一、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 1.1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 1、档案的定义 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2、档案的本质特征——原始纪录性 3、档案概念的理解 社会性、历史性、确定性、原始纪录性——档案的本质属性 1.2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 1、档案与信息 档案与信息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档案是信息的一种。 2、档案与文献 档案与文献的逻辑关系是内涵不同,外延有大面积交叉重合。二者核心含义不同。 3、档案与文书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实存形态上的直接转化关系。从逻辑上讲,二者内涵不同,外延有大面积交叉。 4、档案与图书 ●档案是社会实践的记录;图书是系统认识的产品。 ●二者的社会功能不同 ●二者内容上的交叉重合部分,其特点也明显不同。 5、档案与资料 从逻辑上讲,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有大面积重合,且资料的外延一般说来要大于档案。但其内涵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 6、档案与文物 从逻辑上讲,档案与文物在内涵上有部分交叉重合。 1.3档案的种类 1、公共档案与私人档案 这是从档案形成领域的公、私属性角度对档案进行分类认识所形成的两个相对性概念,它主要可解决档案的归属即所有权问题。 2、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这是从档案形成时间的早晚以及档案作用角度对档案进行种类划分所形成的两个相对性较强的概念。 历史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早,离现在较久远且主要起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 现行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晚,离现在的时间距离较近且主要起现时性查考作用。 3、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这是人们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地三个概念。 文书档案实际上是指行政管理档案,即在社会的行政管理活动中由各种行政性或曰政治性公文转化而成的档案。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11)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11)简:档案法的修改原则 1、慎改: 稳定性与确定性是法律的基本要求之一。修改档案法不能“大刀阔斧”地进行,不能指望修改后的档案法可以解决档案事业管理中的全部问题。对于现行档案法中能够肯定的内容要尽量肯定,对可改可不改的内容尽量不改,对于执法实践要求法律完善的内容尽量完善。慎改,是修改原则的核心思想。 2、原则性与操作性统一的原则 修改后的档案法应保持部门基本法的提纲挈领、原则性较强的特点,以体现档案法的权威地位,做到“疏而不漏”。并给行政法规的制定留下应有的空间。 3、系统性 在修改时要通盘考虑档案法与相应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相互关系;注意档案法同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关系。 简:档案法的修改内容 1、修改后的档案法对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具有国家与社会价值的档案或应当保密的档案,除了规定“可以向国家档案馆寄存或者出卖”外,增加了“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卖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部门批准”的新规定,较好地维护了集体和个人的

合法权益:“严禁私自卖给外国人”改为“严禁卖给或者赠送给外国人”。 2、增加的新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资产转让时,转让有关档案的具体办法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3、对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较原法律条文更为明确,更具有实际效力。体现在: 1)执法主体的明确; 2)违法行为的明确; 3)更明确规定了对“携运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责任人的处罚问题。 简:档案行政法规 其含义主要有: 1、档案行政法规必须是国务院制定或由其批准与公布的。其他任何单位与个人均无权制定与发布此类文件。 2、它是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针对档案事业中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定的,而不是对档案工作中某一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3、它是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它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精神,不能同法律条文相抵触。 简:档案行政法规的类型主要有3种: 1、对档案行政事务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的文件; 2、对某一方面的档案行政工作作出部分规定的文件;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 档案工作的内容(简答) 1、档案管理工作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利用 2、档案行政工作 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 3、档案教育工作 1934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档案专业1946年重庆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 4、档案宣传工作 内容:宣传档案、宣传档案工作、宣传档案人员 形式:口头宣传、大众媒介传播、档案陈列与展览、档案专业报刊、档案网站 5、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6、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二、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内容: 1、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核心) ①国家档案按规定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②全国档案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各级档案行政机构统计、分级、分专业管理。 ③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2、维护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手段) ①维护档案的完整(数量、质量) ②维护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上采取相关措施,使档案不受损坏、延长档案寿命,不丢失、不泄密、不超范围扩散) 3、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目的) 三、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1、分散式(英国式、瑞士式、美国式) 2、集中式(中国式、法国式、瑞典式)设行政机构 四、综合档案馆 1、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 2、科学文化事业性质(管理的对象、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职能) 五、专业档案馆 1、解释:国家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 2、类型:特殊载体档案馆、城市建设档案馆、部门档案馆 六、企业档案馆 1、涵义: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的档案馆(具有档案馆的一般属性、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服务本企业) 2、特点:综合性、专业性 3、设立:大型以上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必须考虑到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状况、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 七、档案室 1、解释:各机关统计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 2、性质: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服务于本机关 3、任务: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的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简答) 1、档案管理工作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利用 2、档案行政工作 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 3、档案教育工作 1934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档案专业1946年重庆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 4、档案宣传工作 内容:宣传档案、宣传档案工作、宣传档案人员 形式:口头宣传、大众媒介传播、档案陈列与展览、档案专业报刊、档案网站 5、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6、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二、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内容: 1、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核心) ①国家档案按规定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②全国档案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各级档案行政机构统计、分级、分专业管理。 ③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2、维护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手段) ①维护档案的完整(数量、质量) ②维护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上采取相关措施,使档案不受损坏、延长档案寿命,不丢失、不泄密、不超范围扩散) 3、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目的) 三、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1、分散式(英国式、瑞士式、美国式) 2、集中式(中国式、法国式、瑞典式)设行政机构 四、综合档案馆 1、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 2、科学文化事业性质(管理的对象、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职能) 五、专业档案馆 1、解释:国家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 2、类型:特殊载体档案馆、城市建设档案馆、部门档案馆 六、企业档案馆 1、涵义: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的档案馆(具有档案馆的一般属性、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服务本企业) 2、特点:综合性、专业性 3、设立:大型以上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必须考虑到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状况、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 七、档案室 1、解释:各机关统计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 2、性质: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服务于本机关 3、任务: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的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4、类型:普通、科技、音像、人事、综合、联合、档案信息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