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讨论与建议?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赵献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随着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大量运用,尤其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在动物防病治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一定的毒副作用。首先是抗生素在消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消灭了对动物机体有益的细菌,破坏了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导致幼畜禽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另外,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动物机体内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而这些细菌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因此,利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有目的地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群落,使之既维持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又有利于动物生长和抗病力的增加。

1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概念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也称益生素或微生态制剂或直接饲喂微生物,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它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运用动物优势或有益菌群,经过培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R.

B.Parker(1978)提出益生素的定义是,“使肠道微生物达到平衡的有机体和物质”,还指出“物质”内含有抗生素的可能。Fuller(1989)明确提出益生素是“一种活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通过改善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而起作用”。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人和动物的胃肠道菌群中,既存在对抵抗疾病和能量转化有益的细菌,也存在着致病和对能量转化不利的细菌。例如,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无菌小鸡的生长优于普通小鸡。这说明肠道中的菌群起着不利的作用;如果无菌小鸡接种一株可分解淀粉酶的乳杆菌,该单菌小鸡生长将优于无菌小鸡。这说明某些肠道菌群起着有益的作用。四川农业大学何明清教授通过对病、健畜禽肠道12种正常微生物定性、定量和定位测定,提出了幼龄畜禽下痢的原因是肠内菌群比例失调造成的。为此,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以其天然、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优点而在畜牧养殖业中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

2 饲用微生物菌种

菌种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基础,优良的菌种是产品质量的保证。1989年美国FDA批准42种菌种是安全有效的微生物;黑曲霉(A s-p ergillus niger)、米曲霉(A sp ergillus ory z ae)、凝结牙孢杆菌(B acillus coagulans)、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地衣芽孢杆菌(B acillus lichenif ormis)、短小芽孢杆菌(B acillus P umilus)、枯草芽孢杆菌(Bacinus subtilis)、嗜淀粉拟杆菌(Bacterodes amy lop hilus)、多毛拟杆菌(B acteroides cap illosus)、栖瘤胃拟杆菌(B acteroid es ruminicola)、产琥珀酸拟杆菌(Bacteroides succinogenes)、青春双岐杆菌(Bif dobacter ium ad oleslertis)、动物双岐杆菌(B if idobacterium animadlis)、两歧双岐杆菌(B if f idobacter iumdif idum)、婴儿双岐杆菌(Bif idobacterium inf antis)、长双岐杆菌(Bif i-dobacter ium longum)、嗜热双岐杆菌(Bif i-dobacter ium thermop hilum)、嗜酸乳杆菌(L ac-tobacillus acid o p hilus)、短乳杆菌(L actobacillus brev is)、保加利亚乳杆菌(L actobacillus bulgar-

?

18

?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2002(2) 收稿日期:2002-01-07

苍南县金坝包装工艺品厂

产品:菌种包装袋

苍南县金坝包装工艺品厂专业生产菌种包装袋,菌种包装袋专门应用于微生物、菌种产品的包装,本包装袋与传统包装袋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完美解决微生物包装中菌种排气导致的包装袋涨袋、进而导致包

装破裂的问题。应用本包装袋可以解决发酵生产、菌种包装过程中气体控制的难题,同时也保证了微生态产品包装的长期储运。

2.通过包装袋中单向排气装置确保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气体

不断排出袋外,保持袋内气体压强的相对稳定,同时不让外界气体进入,保持袋内的无氧状态,保证了微生物的活性。

3.本包装袋综合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的优点用于解决一些菌群难以

共处的难题(例如微生物组合发酵),包装袋独有厌氧控制很好的应用于固态厌氧等发酵方式。

4.通过本包装袋可以解决发酵散热、杂菌污染等普通包装袋难以解

决的难题,广泛应用于无抗发酵饲料、生物发酵饲料、生物饲料添加剂、em菌发酵的包装。

苍南县金坝包装工艺品厂专业致力于印刷、包装、复合材料于一体的生产设计企业,为客户提供各种软包装及复合包装袋的印刷及制袋,为降低客户印刷包装品的成本而努力,欢迎新老客户前来联系。

公司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b12456693.html,

icus)、干酷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纤维二糖乳杆菌(L actobacillus cellobisus)、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德氏乳杆菌(L actobacillus delbriickii)、发酵乳杆菌(L acto-bacillus f ermenti)瑞士乳杆菌(L actobacillus helveticus)、乳酸乳杆菌(L actobacillus lactis)、胚芽乳杆菌(L actobacillus p lantarum)、罗氏乳杆菌(L actobacillus r entdr il)、肠膜明串珠菌(L euconostosm esenter oide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啤酒片球菌(P ediococ-cus cerevix iae)、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 en-tosaceus)、费氏丙酸杆菌(P rop ionibacterium f r eudenreichii)、谢氏丙酸杆菌(Prop ionibac-terium shermanii)、酿酒酵母(S acharomyces cer evisiae)、乳脂链球菌(Str ep tococcus cremotis)、双醋酸乳链球菌(Strep tococcus d i-acety lactis)、粪链球菌(Strep tococcus f aecalis)、中链球菌(S trep tococcus interm endius)、乳链球菌(S trep tococcus lactis)、嗜热链球菌(Strep to-coccus ther mo p hilus)。我国农业部1999年6月公布了12种微生物可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干酪乳杆菌(L actobacillus casei)、植物乳杆菌(L actobacillus p lantar um)、粪链球菌(Strep to-coccus f aecalis)、屎链球菌(Strep tococcus f aeci-um)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纳豆芽孢杆菌(B acillus natto)、嗜酸乳杆菌(L eatobacillus acido p hilus)、乳链球菌(S trep tococcus lactis)、啤酒酵母(S accharomy ces cerevisiae)、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沼泽红假单胞菌(R hodo p seudom onas Palustris)。

3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3.1 作用机理

根据制剂的用途及作用机制可分为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和微生态治疗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种群理论:在正常微生物群与动物体内环境所构成的微生物系统内,微生物种群中的优势种群对整个种群起决定作用。一旦失去了优势种群,就可导致机体微生态平衡失调。使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就在于补充或恢复优势种群,使失调的微生态恢复平衡;菌群膜屏障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维持小肠正常形态和微绒毛细胞器的正常结构,竞争性定植于肠粘膜细胞形成生物屏障以抑制病原菌附到肠细胞上,即屏障作用,也就是竞争性生物拮抗作用;同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乙酸、丙酸、乳酸、抗生素等共同组成化学屏障。因此,在非有益微生物区系建立前,给新生畜禽饲喂有益的微生物有助于畜禽建立正常的微生物区系,排除或控制潜在的病原体,即人为创造有益微生物区系。微生物夺氧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菌种以孢子状态或其它活菌形式进入畜禽消化道后生长繁殖,消耗肠内的氧气,使局部环境的氧分子浓度降低,造成局部厌氧环境,从而益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使肠内正常微生物之间恢复平衡状态。总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与宿主动物之间或正常微生物种群之间存在能量运转、物质交换和基因传递。即“三流运转学说”。

3.2 提供营养,防治疫病,促进生长

许多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酵母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钙、磷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添加到饲料中作为营养物质被畜禽摄取利用,从而促进机体生长;有些微生物在其发酵或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促生长素之类的生理活性物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有些微生物可产生药理活性物质,直接调节胃肠道微生物区系,抑制病原菌,控制病害发生,这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微生物均为益菌,它们与畜禽肠道内的有益菌一起形成强有力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通过竞争抑制使有害菌的增殖受到抑制;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还可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产生过氧化氢,对许多潜在病原微生物有杀灭作用。

3.3 提高饲料转化率

许多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微生物可产生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消化酶,从而提高饲

?

19

?

2002(2)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料转化率。如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活性,且能降解植物饲料中某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从而使畜禽饲料原料可利用的养分增加。这些微生物进入肠道后,尤其是乳酸杆菌和链球菌将产生乳酸,使空肠内容物pH下降,乳酸、丙酸、乙酸的含量上升,由于肠道酸化,有利于铁、钙及维生素等吸收。不同功能的有益微生物在体内生长代谢旺盛,可以明显加强机体对饲料各种营养吸收和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同时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体内可产生各种B族维生素,从而加强营养代谢,提高饲料转化率。

3.4 改善畜禽产品的商品性能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防病治病能力,使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相应降低。由于使用微生态制剂,使畜禽体内大量微生物代谢旺盛,起到活化作用,可促进肉质改善,减少脂肪沉积。

3.5 防止毒性胺和氨的形成,改善饲养环境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用后,加强了动物胃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优势,使微生物(如E. co li和沙门氏菌定居于肠中,产生的毒胺和氨气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其引发的腐败将导致气味问题,降低采食量,严重时将影响动物的健康)的活动受到抑制,扭转了蛋白质转化为胺和氨的倾向,使粪便和血液中氨的浓度下降,减少了动物疾病的发生,并使饲养环境得到改善。

4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动物日粮中利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动物生产成绩,提高饲料利用率,预防疾病,加强环境保护。有关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研究应用的情况国内外报道很多。在国外,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丹麦、瑞典、菲律宾、朝鲜、原苏联、奥地利、法国、芬兰、西班牙等国的众多科学家都纷纷踏上这一科研领域。在国内,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制始于80年代初。在我省以西安沧海生物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益生素企业已大批量工厂化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并迅速在饲料企业和养殖生产中广泛应用。4.1 在养猪上的应用

对猪的研究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用于小猪、生长猪效果最好,对大的生长成熟的猪或育肥猪效果较差。从出生到育肥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73%的试验证明益生素具有增重效应, 90%试验证明益生素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正效应,60kg重以前的猪,平均提高增重11. 6%,提高饲料利用效率9.6%;35kg重以前的猪,益生素提高日增重的效果可达27%。用益生菌的猪,56d断奶重平均比不同益生菌的猪重4.8kg,饲料利用率也提高9.6%。幼猪试验也表明,2周龄以内的小猪,用益生菌比用抗生素15日龄的平均体重要重390g,日增重平均提高18%,小猪腹泻率降低65%。仔猪从出生后1~2天开始直接饲喂益生素可使仔猪成活率提高4%~5%。益生素组仔猪死亡率和仔猪黄痢发生率比抗生素组低4.3%和7.0%,对仔猪腹泻治愈率达90%~96.94%。如西安沧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康源菌宝益生素能使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20.6%和19.5%,并且明显降低腹泻和死亡率。

4.2 在养禽业上的应用

研究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能促进肉禽生长、蛋禽产蛋,改善禽舍内环境,降低死亡率。对肉鸡的促生长效果可达5%~12%,可提高蛋鸡产蛋率4%~8%,产蛋量提高10.8%,饲料利用率提高6.8%,死淘率下降74.91%;平均耗料量下降3.49%,料肉比提高14.77%。可使雏鸡沙门氏菌感染率降低75%,对鸡白痢具有很强的生物拮抗作用。可使禽舍内氨含量降低10%~25%,硫化氢含量降低40%~60%,大大降低死亡率。

4.3 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研究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能使犊牛日增重提高5.3%,饲料利用率提高5.2%,腹泻发生率由82%降低至35%,死亡率由10.2%降至2.8%。奶牛产奶量提高26%,乳脂率上升0.03%。

4.4 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

20

?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2002(2)

加入WT O后,我国水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理性选择

张 毅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62)

目前,我国水果栽植面积已达847万hm2,产量逾6000万t,是世界上的水果生产大国。但是,从单位面积产量、总体质量、价格、出口量等指标来看,都不能说我国是水果生产强国。我国加入WT O后,将逐步放开果品市场,所有的果品都实行进口解禁,传统的保护国内水果市场的方法不能再用,国内外的果品将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下实行自由竞争,这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我认为,在我们遇到的所有挑战中,最为严峻的挑战莫过于政府管理水果产业职能的转变,莫过于政府行为的理性选择。只要这一工作做好了,我国水果产业是完全可以做大做强的。

1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1.1 必须把包括水果业在内的大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

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而在新一轮的谈判中,美国最为关切的是农业,他们非常希望欧洲、日本、中国对他们的农产品敞开大门。为了打开国际市场,美国对农业实行巨额补贴。在我国,农业是最弱质的产业,水果产业大而不强,政府在战略上的高度重视,在各个方面的支持和保护,是头等重要的。

1.2 选择灵活的水果产业贸易新战略

加入WTO后,如果完全遵循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实施既不保护进口,也不鼓励出口,政府严守中立,将难以使我国水果产业强盛起来。应在WT O规则有限的弹性原则下,在“U R果树”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是较为明智的选择。为

研究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用于水产养殖具有显著效益。微生态制剂可提高鱼生长达10%~30%,耗料降低5%~10%,成活率提高5%~10%,提高鱼在低温、高海拔、高密度(如长途运输)逆境下抗应激能力,大大改善水质状况,提高水产品商品性能。

5 使用注意事项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为活菌制剂,为了保证使用效果,使用时要注意: 应用要早,通过先入菌的属性控制,尽快形成优势种群,减少或阻碍病原菌的定居。 禁止与抗生素、杀毒药、消素药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同使用,否则会杀死或抑制其中的活菌,减弱或失去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微生物物饲添加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作用发挥较慢,故应长时间连续饲喂,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据目的不同,使用时要有所选择。如治疗腹泻时,最好选用肠道中占优势的菌群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要注意结力数量,微生态制剂必须含有一定量的活菌,一般要求3亿个以上的活菌体,且活力要强。#要注意制剂的保存期,大量试验表明,随制剂保存时间的延长,活菌数量逐渐减少,即意味意其作用越来越小。?注意一些不利因素对菌种的影响。如温度、PH值对乳酸杆菌影响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幼龄期、应激期(断奶、运输饲料或环境的改变)作用效果更好。(参考文献78篇从略)。

?

21

?

2002(2)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销售技巧饲料添加剂_预混料和浓缩料的销售技巧Word_文档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和浓缩料的销售技巧 概要:主要对销售的步骤,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客户的心理,经销商的选择标准,销售的价格体系,饲料添加剂销售与复合预混料和浓缩料销售的区别,饲料添加剂、复合预混料和浓缩料销售的技术要点,付款方式的选择等作了简要的表达。 一、销售的步骤: 根据产品特点细分市场;确定几个目标市场;收集客户名单、有选择地拜访客户、建立客户档案及客户分类;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销售日常活动(物流和现金流)、技术服务及促销…… 二、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 关键是处理好客户的感情和利益。 处理好客户的感情意味着:1、首先给人的第一印象要好,消除客户戒备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关系;2、尊重客户,认真倾听客户的声音,多提客户关心的问题,了解客户的需要;3、把客户当作朋友,实实在在地帮助客户解决实际困难,无论是业务方面、生活方面还是其他方面; 4、讲究礼仪,迎来送往的礼节不能少,要让客户觉得有面子;…… 处理好客户的利益意味着:1、产品具有理想的性能价格比并且是安全的;2、技术服务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并且是可靠、及时和令人满意的;3、请客送礼,回扣(一定要慎重),应该花在客户身上的费用一定要花;4、带给客户有价值的信息、先进的观念和方法;……

三、客户的心理(核心需求): 1、技术负责人最关心的是:添加剂是否安全,如果出问题,老板会怀疑我拿了好处(实际没拿),可能会丢饭碗(工资还可以,丢了挺可惜)。 2、采购负责人最关心的是:价格是否是最公道的,如果出奇的高,老板会怀疑我拿了回扣,可能会丢饭碗,好处也希望有,但一定要安全; 3、生产负责人及使用人最关心的是:使用起来是否方便、对人体是否有害,如果因此需要增加工资和防护费用,那我是不太愿意的。 4、财务负责人最关心的是:资金是否安全,如果先付款后发货,是否能及时收到添加剂。 5、饲料厂老板最关心的是:能否能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增加销售和利润——添加剂是安全的,同时又是物美价廉的,确有效果,宣传上是有利的(我用的是第一品牌)。 6、经销商最关心的是:利润水平是有保障的,资金的回收是安全的——产品能销售得出去,厂家的售后服务能使用户满意并最终通过使用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他可能会担心:你给的价格不是最低的?你可能会把他丢弃在一边(卸磨杀驴)。 7、用户最关心的是:厂家(或经销商)的售后服务让我满意,我掌握了一套科学的饲养方法并最终通过使用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宣传我在当地很有成就感、也很有人缘。 …… 四、经销商的选择标准:

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人和(或)动物的危害程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动物病原分为1至4类。 1类动物病原为外来的或导致地方性流行的、并列入官方控制的、实验室释放存在高危险性的病原微生物。 2类动物病原为外来的或导致地方性流行的、并列入官方控制计划的、实验室释放中有中等危险的病原微生物。 3类动物病原为外来或导致地方性流行的、并列入官方控制计划但实验室扩散风险低的致病微生物。 4类动物病原为可导致地方性流行、但不列入官方控制计划的病原微生物。 我国农业部于2005年颁布了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其中一类病原微生物危害最大,依次类推,四类最小。有少数寄生虫也列在名单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第 5 3号令公布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2005年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签署第53号令,发布《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 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口蹿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

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 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 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 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 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 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鲴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1999年5月18日国务院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1999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6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 本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饮料添加剂的品种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 ??? 第二章审定与进口管理 ??? 第四条国家鼓励研究、创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 ??? 新研制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在投入生产前,研制者、生产者(以下简称申请人)必须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检测和饲喂试验结果,对该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评审合格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并予以公布。 ???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由养殖、饲料加工、动物营养、毒理、药理、代谢、卫生、化工合成、生物技术、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 第五条申请人提出饲料、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审定申请时,除应当提供新产品的样品外,还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 (一)该新产品的名称、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 ??? (二)该新产品的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1、病原微生物检查的标本种类。 血液、脑脊液与其他无菌体液、尿液、呼吸道标本、粪便、泌尿生殖道标本、创伤、组织和脓肿标本。 2、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常见病原体。 定义: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通常医院感染相关症状或体征出现在患者入院48h之后。 细菌为最常见病原体,如G-b、MRSA、MRSCON、厌氧菌、真菌等正常菌群亦常引起医院感染 3、重要的耐药菌及耐药机理。 耐药菌:ESBLs、MRS 耐药机理: 1.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抗生素不能或很少透入细菌体内到达作用靶位,如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2.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如产生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失效 3.与抗生素结合靶位(亲和力)的改变,使抗生素的作用下降,如MRSA,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4.其他,如主动外排系统(泵出机制)等,如四环素耐药葡萄球菌 4、ESBL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主要由克雷伯菌属和大肠挨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产生 在体外试验中可使三代头孢和氨曲南抑菌圈缩小,但并不一定在耐药范围,加入克拉维酸可使其抑菌圈扩大 临床对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药物敏感 由质粒介导,往往由普通的β-内酰胺酶基因(TEM1,TEM2,SHV1)突变而来 临床意义:ESBLs阳性,表明该菌耐所有 -内酰胺酶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而不管体外药敏结果为耐药或敏感。 5、MRSA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应同时认为耐所有青霉素类,复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亚胺硫霉素。 6、细菌耐药性检查的主要方法。 K-B法药敏试验 尿液及肾功能: 1、尿液理化检查的主要指标及临床意义。 pH(5.5~6.5):尿pH降低:酸中毒、高热、糖尿病、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尿pH增高:碱中毒、膀胱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比重(1.015~1.025):肾脏稀释-浓缩功能。比重增高:肾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比重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尿崩症。 尿蛋白(<0.12g/24h):蛋白尿(>0.12g/24h):主要见于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中毒性损伤、高血压、DM、SLE。 尿微量清蛋白(<30 mg/24h):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肾小球疾病、狼仓性肾炎、小管间质病。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吸烟。 尿葡萄糖测定(-):血糖增高性疾病:DM、内分泌功能亢进: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急状态(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血糖不增高性疾病(肾性糖尿):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妊娠。 酮体测定(-):酮体血症(血中KET↑性疾病)。 尿胆红素测定(-):阻塞性黄疸:胆囊癌;肝原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病毒性性肝炎。 尿胆原测定(-/弱阳性):增高: 溶血性黄疸、肝源性黄疸;下降:阻塞性黄疸。 硝酸盐(-):阳性:尿路感染。 RBC(0~3/HP): >3/HP :Rbc尿。肾性Rbc尿(肾性血尿):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非肾性Rbc尿(非肾性血尿):泌尿道肿瘤,如肾、膀胱肿瘤;泌尿道结石,如肾结石。尿路感染。 WBC(0~3/HP或0~5/HP):中性粒细胞增多:尿路感染、肾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淋巴细胞增多:肾移植排斥反应、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单核细胞增多:急性间质性肾炎;浆细胞增多:多发型骨髓瘤(肾病型). 2、肾小球性蛋白尿与肾小管性蛋白尿的鉴别。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产品设计与加工技术

第十四章饲料添加剂预混料产品设计与加工技术 第一节概念与分类 1.概念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Premix)是为了生产实践中使用方便,将原料进行一定加工处理后的产品,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各种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构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预混料产品。它不能直接用于饲喂动物,只是全价配合饲料的组成部分。 添加剂预混料的生产目的是使微量添加量的添加剂经过稀释扩大,从而使其中的有效成分均匀分散在配合饲料中。 添加剂预混料由专门制作这类产品的厂家生产,也可在配合饲料厂附设专门生产车间生产。其产品可以是某种动物通用的适用产品,也可以是按配方设计要求而定制的产品。主要面向饲料厂和养殖户,以确保安全和使用效果。 饲料厂在购入添加剂预混料后,在向主原料添加混合之前,往往先进行一次稀释,以增大体积和配比,使全价配合饲料或精料混合料中的添加剂活性成分得到理想的均匀分散。在饲料厂制作的这种预混料,叫“饲料厂的预混料(in plant premis)”。饲料厂的预混料,一般稀释到最终产品的1%或2%或者更高,使它像别的饲料组分一样参加制作过程。 饲料厂的预混料生产数量应该与最终产品的产量相吻合,不应该有多余的生产,一般规定,饲料厂的预混料贮存期不超过3天。 如果购入的预混料配比已经符合要求,也可以不进行第二次稀释,直接参加配合饲料的 混合。 2.预混料添加剂的分类 由于添加剂预混料是由饲料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构成的,因此,一般按其中所含的添加剂组分将添加剂预混料分为两大类: (1)单一型添加剂预混料属于这种类型的添加剂预混料有作为原料用的有效成分含量 不同的单品种维生素预混料,稀释的单品种矿物质微量元素预混料,如硒剂、碘剂,另外有些组分不宜与其他成分混合存放(互作影响效价)者,可制成单一型添加剂预混料(如氯化胆碱预混料)。 (2)复合型添加剂预混料这是由多种添加成分与载体或稀释剂构成的预混料。按照添加组分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种类多种添加成分构成的,如多种维生素预混料、混合微量元素预混料。这类产品是根据饲喂对象的具体要求,按相应营养标准及使用条件,将多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等与相应的载体或稀释剂混合在一起制成的产品。此类产品大多数不考虑饲料背景,只由用户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对象及用量加入到基础饲料中;另一种是综合型添加剂预混料,是将各类添加物质按既定的要求全面补充后混合均匀的综合性产品。只要将其按说明加入到常用基础饲料中,就可满足全价配合饲料或特殊规定目的的要求。针对一定饲料背景或一定特殊要求的添加剂预混料多属此类。它既包含各种营养性添加组分,也包括特殊药物等非营养性添加组分,如针对植物性饲料基础的蛋鸡无鱼粉日粮专用添加剂预混料,针对西北地区利用胡麻饼日粮的专用添加剂预混料等。 第二节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的配方设计原则和方法

饲料添加剂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按功能不同,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大类。 营养性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三类 猪所必需的氨基酸有10种,常用饲料容易缺乏的有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3种,称之为限制性氨基酸。农户养猪常以谷物、糠麸、饼粕作配合饲料的原料。谷物含蛋白质低,可消化能量物质高,属能量饲料。饼粕类粗蛋白含量在34%以上,属蛋白质饲料。以棉子饼、菜子饼作蛋白质饲料时,赖基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添加合成赖氨酸效果好,添加量为0.1%~0.2%。以豆饼、鱼粉作蛋白质饲料时,氨基酸较平衡,在用量充足时可不必添加氨基酸;若用量较少,要适当添加赖氨酸、蛋氨酸。 畜禽所必需的维生素有14种 农村养猪,糠麸和青饲料占的比重大,一般患维生素缺乏症的较少,对生长育肥猪可少加或不加。但对采食糠麸和青饲料少的乳猪、仔猪和消耗量大的种猪,必须添加多种维生素。在选择复合添加剂品种时,应注意包装袋上的说明,最好是选购多维添加剂,并按说明使用。 常用饲料的矿物质含量较低,必须人为添加,按动物体含量分常量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有氯、钠、钙、磷、镁、钾等。食盐含氯、钠两种元素,添加食盐可改善猪的味觉,增加采食量,还能调节体内生理功能,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添加量在0.5%以内,超过1%会引起猪的不适,过高会引起中毒。常用饲料中的糠麸含磷高,当配比大时,可单独加含钙的矿物质,如碳酸钙、石粉、蛋壳粉、贝壳粉等,添加量在1.2%左右。其中哺乳母猪可加到1.5%,生长育肥猪以1%较适宜。对糠麸比例小的饲料,应同时添加钙、磷,如骨粉、磷酸氢钙,添加量在1.5%以下,其中小猪宜高,大猪宜低。 钙、磷不足,猪的骨架发育受阻,易得软骨症,但过高又会影响其他一些微量元素的利用 如钙过高会引起缺锌症,表现皮肤粗糙、开裂,起皮屑。一般常用饲料硫、镁、钾元素足够,不必添加。微量元素常用的有铁、锌、铜、锰、碘、硒、钴等7种,添加量在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添加过多也会抑制生长,甚至中毒。其中铜、钴的毒性较大,硒是剧毒,国家的饲养标准与饲料工业标准都有限量,按每吨饲料添加量计,铜元素最高剂量仔猪不超过200克,生长育肥猪不超过150克;硒元素在0.1克~0.3克范围内。钴是维生素B12的重要成分,在动物体内通过肠道微生物合成。而单胃动物合成它是在大肠,大部分都通过粪便排到体外而未能吸收,因而猪、禽添加钴的意义不大。 非营养性添加剂种类繁多,包括促生长剂、驱虫保健剂、调味剂等 其中促生长剂是最大的一类,有抗生素类、合成抗菌素类、激素类、酶制剂等。常用的抗生素添加剂有土霉素、金霉素、盐霉素、利高霉素、杆菌肽锌多种。合成抗菌药种类也多,如喹啉类、碘胺类、有机砷制剂类、硝基呋喃类等。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同时也具有促生长的作用。目前国内小猪添加喹乙醇较普遍,抗痢促生长的效果较好,吨用量50克~1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2005年农业部令第53 号) 依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治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 一、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 二、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三、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

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 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育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 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 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 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 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 险分级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附件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相应风险等级为I级~IV级。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V级(个体高风险,群体高风险),即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传播,一般为不能治愈的病原体(如Smallpox virus)。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问传播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Ⅲ级(个体高风险,群体低风险),即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如Salmonellatyphi、prion)。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Ⅱ级(个体中风险,群体有限风险),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险的病原体。实验室暴露很少引起致严重性疾病的感染,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级(个体低风险,群体低风险),即不会使健康工作者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如非致病性生物因子)。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研究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研究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调节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被添加在饲料中的益生素。 各国微生态学家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益生素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作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成果之一,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将导致畜禽、水产、种植业、环境保护和医学等领域的根本变革。国际上把它誉为“拯救地球的技术”。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改善饲料适口性和转化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技术的最大功绩在于,它可以逐渐替代农用化学物质,取代激素和抗生素,生产出绿色食品。用于畜禽水产养殖,可以预防畜禽、鱼虾疾病,净化水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胆固醇含量,消除粪恶臭,减少环境污染;用于种植业,可以改良土壤,改善植物品质,达到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用于医药,可解除大量抗生素使用和滥用所造成的对人体严重的毒副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包括菌种资源的调查、优良菌种的筛选和改造、作用机理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及在各种饲养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可以预见,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无公害的“绿色”饲料代饲用的抗生素,其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国内外对微生物菌种(菌株)的有关规定 菌种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功能和质量的基础,也是产品安全的首要保证,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明确规定和严格管理。 198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公定协会(AAFCO)公布了44种“可直接饲喂且通常认为是安全的微生物(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GRAS)”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出发菌株,主要有细菌(bacteria)、酵母(yeast)和真菌(fungi)。其中乳酸菌28种(包括乳酸杆菌11种、双歧杆菌6种、肠球菌属2种、链球菌5种、片球菌3种、明串珠菌1种)、芽孢杆菌5种、乳球菌1种、丙酸杆菌2种、拟杆菌4种、曲霉2种、酵母菌2种等。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eae)11种:短乳杆菌(L.Brevi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干酪乳杆菌(L.Casei)、纤维二糖乳杆菌(L.Cellosus)、弯曲乳杆菌(L.Curvatus)、德氏乳杆菌(L.Delbruekii)、发酵乳杆菌(L. Fermentum)、罗特氏乳杆菌(L.Reuterii)、乳酸乳杆菌(https://www.doczj.com/doc/4b12456693.html,cti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等。②双歧杆菌属(Bifi dobactirium)6种: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动物双歧杆菌(B.animalis)、长双歧杆菌(B.longum)、嗜热双歧杆菌(B.thermophilum)、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③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种:粪肠球菌(E.faecalis)又称粪链球菌(S.faecium)、屎肠球菌(E.faecium)又称屎链球菌(S.faecium)。④链球菌属(Strep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生产企业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生产企业

(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济南市 饲添(2001)0658济南科苑牧业发展 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济微路 129-2号 生产地址:济南市济兖 路486号 饲添(2001)0660济南市历城区仲宫 育福饲料制剂厂 注册地址:仲宫镇仲南 村 生产地址:同上 饲添(2001)0665 济南海骑牧业科技 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济南市历城 区大桥路127号生 产地址:同上 饲添(2001)1042 济南伟业动物保健 品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山东省济南 市槐荫区吴家堡镇中 赵村生产地址:同上 饲添(2001)1043 济南天力奇生物工 程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济南市西外 环路8-2号 生产地址:同上 饲添(2002)1132 商河县万达磷酸盐 厂 注册地址:济南市商河 县钱铺乡 生产地址:同上 青岛市

饲添(2001)0830 平度市普利动物营 养保健品有限责任 公司 注册地址:平度市明朱 公路28公里处 生产地址:同上 饲添(2002)1089 青岛牧兴生物技术 研究所 注册地址:胶南市灵山 卫镇东门外村 生产地址:同上 饲添(2002)1090 青岛嘉明牧业科技 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青岛市市北 区合肥路双峰工业园 生产地址:同上 淄博市 饲添(2002)1084 淄博博山翔洲饲料 添加剂厂 注册地址:淄博市张博 路大海眼段路东 生产地址:同上 饲添(2002)1085 山东八三碳化硅热 件厂 注册地址:淄博市周村 区王村镇 生产地址:同上 饲添(2002)1088 淄博市桓台县通达 饲料添加剂厂 注册地址:淄博市桓台 县果里镇甘家村 生产地址:同上 饲添(2002)1092 山东桓台中信化工 厂 注册地址:山东省桓台 县果里镇东果里村 生产地址:同上

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人和(或)动物的危害程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动物病原分为1至4类。 1类动物病原为外来的或导致地方性流行的、并列入官方控制的、实验室释放存在高危险性的病原微生物。 2类动物病原为外来的或导致地方性流行的、并列入官方控制计划的、实验室释放中有中等危险的病原微生物。 3类动物病原为外来或导致地方性流行的、并列入官方控制计划但实验室扩散风险低的致病微生物。 4类动物病原为可导致地方性流行、但不列入官方控制计划的病原微生物。 我国农业部于2005年颁布了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其中一类病原微生物危害最大,依次类推,四类最小。有少数寄生虫也列在名单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第53号令公布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2005年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签署第53号令,发布《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 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口蹿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 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 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 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 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 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 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鲴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彩病毒、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多

2019年度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2019年度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工作,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饲料行业依法、正规、安全、健康发展,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国发〔2019〕5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其他有关文件法规,特制定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工作计划。 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主要内容、责任单位及其处理方式 坚持“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即在检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县区和辖区内饲料生产企业,在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行政监管和行政执法人员,抽查事项、抽查计划、抽查结果都要及时、准确、规范向社会公开。监管检查的主要内容和职责要求根据《条例》等规章制度确定。 (一)主要内容和负责单位 1、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 检查的详细内容见《条例》等规章制度。重点检查:一是执行生产许可、产品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标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情况;二是企业人员与管理情况;三是厂区、车间、

仓储、配料区、辅助设备与设施和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四是检化验室、留样室工作开展情况;五是执行《规范》情况;六是落实安全生产等法规制度情况。 负责单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 2、饲料经营者(含门、店) 检查的详细内容见《条例》等规章制度。重点检查:一是经营条件是否符合;二是经营工作是否规范。 负责单位:各县区和管委会饲料管理部门。 4、畜禽养殖者(含场、户) 检查的详细内容见《条例》等规章制度。重点检查:遵守和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规定等情况。 负责单位:各县区和管委会饲料管理部门。 (二)处理方式 监管抽查检查后,现场填写《行政监督检查登记表》,指出存在的问题。属于一般性存在的问题,责成受检主体限期整改到位,并按时限、按要求向市、县区两级饲料管理部门书面反馈整改落实情况;属于违法违规问题并且事实清楚的,及时移送有关执法部门依法查处。 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方式及时间安排 饲料生产企业自查自纠与市、县区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局、管委会职能部门抽查检查相结合,采用询问考核、查验证书、查阅记录和档案材料、现场察看等方法进行抽查检查。

(完整word版)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农业部令2005年第53号 颁布时间:2005-5-24发文单位:农业部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 一、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 二、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三、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 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 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 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 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 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编者注:此字左边为鱼,右边为回)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彩病毒、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多角体杆状病毒、虾产卵死亡综合症病毒、鳖鳃腺炎病毒、Taura综合症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黄头病病毒、草鱼出血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鲍球形病毒、鲑鱼传染性贫血病毒。 蜜蜂病病原微生物: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杆菌、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白垩病蜂球囊菌、蜜蜂微孢子虫、跗腺螨、雅氏大蜂螨。

饲料添加剂学第二版

饲料添加剂学(第二版) 作者:陈代文,吴德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7-1 页数:239 I S B N:9787109153059 定价:28:00元 索取号:S816.7/7420 内容简介 本书是按照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饲料添加剂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编写的教学用书。全书共十章,分别介绍了饲料添加剂及添加剂预混料的概念、种类和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生产方法;各类营养性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商品形式和营养功能;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种类、性质、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载体和稀释剂的概念、种类、一般要求及使用方法; 各类添加剂预混料产品设计的原则、方法、条件、步骤及设计示例;预混料的生产设备与加工工艺、添加剂原料预处理技术及添加剂的贮存与保管要求;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原理与方法;添加剂预混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添加剂与畜产品的食用安全及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内容。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饲料添加剂及其分类 一、饲料添加剂的概念 二、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第二节添加剂预混料及其分类 一、添加剂预混料的概念 二、添加剂预混料的分类 第三节饲料添加剂及添加剂预混料的作用与意义 第四节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概况 一、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历史 二、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现状 三、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饲料添加剂学的内容 一、饲料添加剂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二、饲料添加剂学在动物科学和动物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 第一节分离提取技术 一、材料来源 二、分离提取方法与步骤 三、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能增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生长,提高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防治疾病,提高饲料报酬,及畜禽鱼虾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饲养效益。本文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应用现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应用 前言 随着现代化饲料工业的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促长素、驱虫剂、激素、调味剂、改良剂、防腐剂在饲料中普遍添加。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添加剂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产生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直接或间接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现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欧盟一些国家)已经禁止或限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中草药是纯天然物质,无毒害、无残留、无耐药性,安全可靠,而且兼有营养和药效双重功能,因而受到我国畜牧工作者的重视。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因而在发展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也将成为21世纪前景广阔的重要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1.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概述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顾名思义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饲料添加剂,虽然有些学者将其归入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然而,由于中药既是药物又是天然产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基本具有饲料添加剂的所有作用,可作为独立的一类饲料添加剂,毛皮动物在野生状态下是自由采食含中药的植物地。我国应用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用来促进动物生长,增重和防治疾病。 1.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防病保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和改善饲料品质等方面。防病保健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免疫、抑菌驱虫和调整功能等方面;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促进生长、催肥增重、促进生殖等方面;改善动物产品质量主要表现在改善肉质、改善皮毛等方面;改善饲料品质主要表现在许多中草药添加剂具有补充营养、增香除臭、防霉防腐等作用,从而改善饲料营养、刺激动物食欲、延长饲料的保质期限等。 1.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1.3.1来源天然性 中药来源于动物、植物、矿物及其产品,本身就是地球和生物机体的组成部分,保持了各种成分结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同时又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对人和动物有益无害,并且在应用之前经过科学炮制去除有害部分,保持纯净的天然性。这一特点也为中药饲料添加剂的来源广泛性、经济简便性和安全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1.3.2功能多样性 中药均具有营养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包括多糖、生物碱、苷类等,少则数种、数十种,多则上百种,按现代“构效关系”理论,其多能性显而易见了。中药除含有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之外,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是按照中国传统医药理论进行合理组合,使物质作用相协同,并使之产生全方位的协调作用和对机体有利因子的整体调动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动物生产的效果。这是化学合成物所不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农业部关于公开征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02-09 为保障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对原《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共五章 25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规定生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由农业部核发;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证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核发。 二是统一规定了饲料生产企业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和程序。申请设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受理、审查和现场审核,并将审查、审核意见上报农业部。农业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作出是 否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申请设立其它饲料生产企业,由省级饲料管理部

门受理并做出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三是对委托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作了规范,规定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委托其他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生产的,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并向各自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受托方应当按照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委托方应当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委托生产的产品标签应当同时标明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的名称、注册地址、许可证编号和批准文号。 四是加强了对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后的监督管理。规定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应当按照许可条件组织生产,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应当报告发证机关。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填写备案表,将上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情况报企业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二、《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共23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是指我国境内研制的单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包括三类:境内外均未批准在饲料生产中使用的、境外已批准但境内未批准在饲料生产中使用的、境内已批准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是规定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前,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应当向农业部提出新产品审定申请,并按照本办法的要求提交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申请资料和样品。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附件 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相应风险等级为I级~IV级。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V级(个体高风险,群体高风险),即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传播,一般为不能治愈的病原体(如Smallpox virus)。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问传播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Ⅲ级(个体高风险,群体低风险),即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如Salmonellatyphi、prion)。?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Ⅱ级(个体中风险,群体有限风险),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险的病原体。实验室暴露很少引起致严重性疾病的感染,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级(个体低风险,群体低风险),即不会使健康工作者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如非致病性生物因子)。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