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业务支撑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业务支撑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业务支撑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业务支撑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业务支撑系统(BOSS)概要设计书

业务管理子系统

版本号: 3.0

密级:机密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联创科技

目录

1.引言................................................................................................................................................................ 3

1.1软件名称........................................................................................................................................ 3

1.2文档说明........................................................................................................................................ 3

1.3文档密级........................................................................................................................................ 3

1.4参考资料........................................................................................................................................ 3

2.总体描述........................................................................................................................................................ 3

2.1功能描述........................................................................................................................................ 3

2.2软件结构........................................................................................................................................ 4

3.模块设计........................................................................................................................................................ 4

3.1资源管理........................................................................................................................................ 4

3.1.1分级管理与权限控制............................................................................................................ 4

3.1.2........................................................................................................................................................ 7

3.1.3号码资源管理........................................................................................................................ 7

3.1.4卡号资源管理.................................................................................................................... 12

3.1.5票据资源管理.................................................................................................................... 22

3.1.6续费卡资源管理................................................................................................................ 22

3.1.7终端配件资源管理............................................................................................................ 31

3.1.8其他资源管理.................................................................................................................... 35

3.2资费管理.................................................................................................................................... 35

3.2.1业务资费管理.................................................................................................................... 35

3.2.2帐务资费管理.................................................................................................................... 37

3.2.3套餐资费管理.................................................................................................................... 43

3.3客户管理.................................................................................................................................... 48

3.3.1潜在客户管理.................................................................................................................... 48

3.3.2客户信用管理.................................................................................................................... 50

3.3.3客户有效期管理................................................................................................................ 67

3.3.4客户欠费管理.................................................................................................................... 70

3.3.5用户积分管理.................................................................................................................... 75

3.4大客户管理................................................................................................................................ 78

3.4.1大客户分类........................................................................................................................ 78

3.4.2大客户资料管理................................................................................................................ 78

3.4.3大客户信用管理................................................................................................................ 82

3.4.4大客户服务........................................................................................................................ 83

3.4.5大客户分析........................................................................................................................ 83

3.5集团用户管理............................................................................................................................ 83

3.5.1集团用户分类.................................................................................................................... 83

3.5.2集团用户资料管理............................................................................................................ 84

3.5.3集团用户信用管理............................................................................................................ 86

3.5.4集团用户资费管理............................................................................................................ 87

3.5.5集团用户服务.................................................................................................................... 88

3.5.6集团用户统计分析............................................................................................................ 883.6代理商管理................................................................................................................................ 88

3.6.1代理商分类........................................................................................................................ 88

3.6.2代理商资料管理................................................................................................................ 88

3.6.3代理商结算........................................................................................................................ 89

3.6.4代理商评估........................................................................................................................ 89

1.引言

1.1软件名称

1.2文档说明

1.3文档密级

1.4参考资料

?《BOSS业务规范》

?《BOSS系统技术规范》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营收管理-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查询统计-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帐务管理-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资源管理-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辅助管理-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代理商管理-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增补需求汇编1-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移动计费(漫游)-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移动计费(数据)-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移动计费(语音)-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移动计费(语音)-附件3_预处理校验规则》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移动计费(语音)-附件4_字段检验标准》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移动计费(语音)-附件6_统计要素》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移动计费-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联机指令-V1_0》

?《移动BOSS系统需求规格书-数据采集-V1_0》

2.总体描述

2.1功能描述

业务管理主要完成与客户服务密切相关的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资源的管理,资费的管理,客户的管理,大客户的管理,集团用户的管理,代理商的管理。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三大块:产品管理,客户管理和代理管理。资源和资费属于产品管理,是移动公司提供产品服务的基础;客户,大客户和集团用户是客户管理,主要为移动研究客户群服务;代理管理主要是对移动公司合作对象的管理。

2.2 软件结构

3. 模块设计

在模块设计中,模块之间有相互调用关系,为了在数据流程图中能清楚表明模块之间的关系,对每个模块都定义一个模块流程标识,采用有意义的英文说明。

3.1 资源管理

3.1.1 分级管理与权限控制

分级管理定义:分级管理是指根据不同的权限级别,对不同地域范围内的所拥有地资源进行下级分配。具体举例来说,系统将地域划分‘无,个儿,营业厅(部门),业务区,地州,全省’共6个级别,同样对于‘资源分配权’也分别对应这6个级别,如果某个员工他的资源分配权的级别在营业厅这个级别,那他的分配权力是将归属于这个营业厅的资源分配给这个营业厅下的员工,其他就依次类推。采用分级管理,从管理角度上来非常严谨,所以操作起来就比较繁琐,有些省份喜欢采用粗线条的管理,使用这种方法对他们不适用,所以资源分级管理的升级管理的实施采用配置控制的方法。

在我们的资源表中,归属除地州、业务区、营业厅、员工外,还有一个归属组,归属组

是营业厅的组合,权限上与营业厅同级。下面是在采用分级管理的办法时,对资源分配的控制:

?新资源入库:不管是地州新资源入库还是省中心资源入库,号码入库后的归属地州均属于员工登录的归属地州;

?资源正式分配:

?资源其他管理:采用‘资源使用权’。在级别大于业务区时,操作者可以操作任何资源,否则操作者只能操作归属于自己权限范围内的资源,如具有营业厅级别的操

作者,只能操作归属于本营业厅的资源信息。具体使用权限规定如下:只有资源使

用权限大于'0'级别的才能进行资源修改;只有资源使用权限大于'3'级别的才能进行

资源删除;资源修改只能修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资源:'1',修改归属自己的资源,

'2',修改归属营业厅的资源,'3',修改归属业务区的资源,'4',修改归属地州的资

源。

3.1.2号码资源管理

3.1.2.1管理模式和方法

号码资源管理采用两级管理模式:省中心管理和地州中心管理。

管理方法示意图(它是一个小型的进销存系统):

3.1.2.2管理状态分析

一个号码从产生到再用要经过很多的环节,为了能有效管理号资源,在每个环节它都有一个状态,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状态都是有序的,也就是说每个号都要经过这个状态流,以下是各状态的含义:

?空闲:是指移动号码刚导入库中还没被使用时的状态;

?选占和预占:这两个是中间状态,主要是用于控制前台开户的流程;

?占用:是指用号码被买出后用户使用时的状态;

?释放:是指号码做过销号或改号后的冻结状态;

?预留:是指有些号码被保留在库中不允许买出的状态;

3.1.2.3号码属性分析

号码除了有状态外,还有其它一些重要属性,以下是详细介绍:

?局号:考虑到号码的管理都是批量管理,所以在号码管理时采用号码段的概念。对于每个号码段,我们用一个唯一标识来表示它,这就是移动局号。局号不光是标识

了号码段,它同时反应该号码段对应的共同属性,如移动号码对应交换机编号等;

?号码用途类型:BOSS系统是一个非常综合的系统,在系统中会用到不同用途种类的号码资源,如专门为移动使用的GSM号码,CDMA号码;专门为超级寻呼使用

的超级寻呼号码等等。

?号码类型:号码类型是对某种号码用途的号码使用目的的分类,往往在管理中,不同的号码段会有不同的用途,比如某种类型的号码可以专门作为全球通品牌出售,

某种类型的号码可以专门作为本地通出售等等;

?号码预配标志:是指此号是否与一张SIM卡临时对应关系;

?预开户标志:是否预先开过户。

3.1.2.4入库

按照用户的要求在临时库中生成一批新号码,并自动匹配号费,为某些号码加上选号费。

首先在临时库中生成一批号码,如果生成的号码有误,可单条或批量在临时库中修改号码,也可以删除新增号码,重新生成;若生成的号码无误,即可将其导入正式库,并同时删除临时库中的号码,以避免重复导入;如此时发现导入正式库中的号码有误可单条或批量在正式库中修改号码,若是无法挽回的错误只能删除正式库中的数据,并要记录删除日志。

3.1.2.

4.1入库准备

入库准备工作主要对将要入库的信息准备好,主要是号码段信息,号码用途信息,号码类型信息,入库地州信息和市县信息,对于地州用户,只要考虑入库的市县信息。在入库的时候,可以自动匹配费号类型,计算号码的选号费。

入库的流程很简单,只要将这些信息匹配以后,入的临时库中,同时记录日志。

3.1.2.

4.2入库维护

入库维护是对临时库内的数据进行修改。为了保证入到正式库中的数据是完全正确的,在正式库提交前可以进行部分数据修改,除了号码本身信息外,其他信息都可以修改,同时记录修改日志。

(a) 号码资料修改

可修改的号码资料为:移动局号,号码用途类型,号码类型,费号金额,归属市县等。

(b) 号码资料清理

对于临时库中的号码资料,如果发现整个号码段错误,可以随时删除。

3.1.2.

4.3入库提交

将临时库中的号码信息提交到号码正式库中,并记录日志。可以选择号码段部分提交,也可以是全部提交。

3.1.2.5号码分配

3.1.2.5.1分配方式

号码分配采用两种管理制度:营业厅和归属组。营业厅是将号码分配到营业厅,校验时按营业厅校验;归属组时营业厅的组合,将号码分配到归属组,然后按归属组校验。后面一种是比较粗的管理方法。资源分配受权限控制,只有拥有资源分配权限,而且级别在2级以上的才能将号码分配到营业厅或归属组。

3.1.2.5.2省中心分配

省中心分配是一种管理上的分配,将号码段分配给地州,主要可以提供全省的号码分布情况。

3.1.2.5.3省中心地州分配

省中心可以直接将号码分配到地州的临时库,免去地州号码入库的工作。

3.1.2.5.4地州分配

各地市将省中心分配的或自己生成的号源分配给营业厅或归属组,只有拥有资源分配权并级别在2以上的也可分配,在分配的同时自动加上此营业厅或归属组所属的市县,若分配错误可及时回收,重新分配。

(a) 归属组管理

归属组是多个营业厅的组合,一个营业厅可属于任意一个归属组,并可同时归属于几个组;有权限的人可增加,删除,修改归属组的定义,并记录日志。

3.1.2.6号码维护

对已在正式库的号码资源进行修改。

3.1.2.6.1号码资料修改

号码资料修改是修改号码的属性,如号码类型,状态,移动局号,操作员工,归属地,选号费等,可提供采用逐条和批量修改两种管理模式,批量修改还可重新计算一批号码的选号费,由于号码状态不能随意修改,所以只有此权限的人才可修改,并要记录日志。

3.1.2.6.2号码资料清理

可对正式库中处于空闲的号码进行删除,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此功能,如果把一批号导入正式库时发现导入错误,此时可以使用该功能清理号码。

3.1.2.7号码回收

把已正式销号N个月以上或做过改号后的号码的状态初使化,让其能再买给其他用户使用,这里的月份数由用户自己定义,并且它有个参照日期,可以是当天也可以是某一,也由用户定义。

3.1.2.8统计分析

完成按任意条件或条件组合对正式库的移动号码进行分级统计,统计从范围上分为三层:全省级统计,地洲级统计,市县级统计,这三级统计都可按移动号码要素(如分配标志,号码状态,移动局号,领用部门,领用市县)等分组统计,但每一级都不可越权。

(a) 全省级统计

拥有数据查询权并级别是5的人员可对全省的号码资源进行统计,一般是由省中心人员进统计,他们只关心每个地州拥有的号码总量。

(b) 地州级统计

拥有数据查询权并级别大于等于4的人员可对自己全地洲的号码资源进行统计,这里不但能统计全地洲的号码总量,还能统计号码在各个县,部门(归属组,营业厅的分布和使用情况。

(c) 市县级统计

拥有数据查询权并级别大于等于3的人员可对本市县的号码资源进行统计,这里不但能统计全市县的号码总量,还能统计号码在属于该县的部门(归属组,营业厅)的分布和使用情况。

3.1.2.9日志查询

完成按条件查询移动号码生成,出入库,下发和回收日志记录,如按照时间段,操作员工,操作类型等查询。

3.1.3卡号资源管理

3.1.3.1管理模式和方法

卡号资源管理采用两级管理模式:省中心管理和地州中心管理。

管理方法示意图(它是一个小型的进销存系统):

3.1.3.2管理状态分析

一张移动卡从产生到消亡要经过很多的环节,为了能有效管理卡资源,在每个环节它都有一个状态,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状态都是有序的,也就是说每张卡都要经过这个状态流,以下是各状态的含义:

?成卡未用:是指把省里的移动卡文件导入库中后赋给它的状态,这时移动卡只是简单的导入,不被任何人占用,等待管理员的分配;

?成卡已用:是指移动卡正式被用户使用后的状态,即已向交换机发过指令,被激活的卡状态,这里包括在营业厅激活的和做激活卡的;每个业务必须经历的最后一步。

业务受理结束主要完

?选占和预占:这两个是中间状态,主要是用于控制前台开户的流程;

?遗失卡:是指用户做过补卡后旧卡的状态。

?坏卡:是指用户做这换卡后旧卡的状态。

?作废卡:由于交换机的容量有限,所以要定时对交换机进行清理,也就是清理卡的资源,一般是对遗失卡,坏卡,销号卡进行清KI,清完KI后此卡的状态就是作废

卡,此卡在交换机上已没有记录;

?销号卡:用户做完正式销号后,此卡就做为销号卡,在没有清KI前,数据还保存在交换机上;

3.1.3.3卡号属性分析

一张移动卡除了有状态外,还有其它一些属性,以下是详细介绍:

?移动卡号(SIM卡号):是指为了便于管理给移动卡一个唯一的标识,就好比你在学校里的学号在整个系统中用户是通SIM卡号对卡进行一切的操作,如卡分配,

开户等;

?IMSI号:这是移动卡真正的名字,这个串号被记录在交换机上,一旦向此卡发指令,其实就是对此串号进行操作。SIM卡号与IMSI号就好比一个人在学校的学号

和他真正的名字;

?移动卡类型:是指卡本身的类型,它卡内存的大小来决定,一般分8K和16K两种;

?出入库时间:是指卡被导入库和入库返销的时间;

?出入库员工:是指进行卡导入工作的员工;

?归属信息:是指此卡被分配到的具体地点,可分为三级:市县级;部门级(营业厅,归属库);个人级;

3.1.3.4入库

3.1.3.

4.1入库准备

入库准备工作主要对将要入库的信息准备好,移动卡的来源一般是移动或联通总公司以文件的方式发送给各个省公司或由省公司自己生成卡文件,这里的入库准备是指将磁盘文件(卡数据)导入临时库的准备,主要是针对卡段信息,卡用途信息,卡类型信息,入库地州信息和市县信息,对于地州用户,只要考虑入库的市县信息。

有的卡数据文件的格式不符合数据库中的格式,例如字段间的分隔是空格而不是TAB 空格,这时需要对格式进行处理。

(b) 文件导入

入临时库的流程很简单,只要将这些信息匹配以后,即可导入临时库中,同时记录日志,此时可给用户选择是否立即入正式库,如入了正式库,还要记日志。

3.1.3.

4.2入库维护

对已导入卡临时库的数据进行修改,分为逐条和批量修改,一般是针对自定义的要素(字段)如移动局号,卡类型等进行修改;以保证导入正式库的数据正确。

(a) 卡资料修改

卡资料修改是针对自定义的要素(字段)如移动局号,卡类型,等的修改,对于一些重要的要素不可修改,如卡号,PIN码,PUK码;

(b) 卡资料清理

修改如果导入的卡文件本身有误,如PIN码出错,就不可用卡资料来维护,要及时清理临时表的数据,等待重新导入。

3.1.3.

4.3入库提交

将临时库中的卡资料提交到卡正式库中,并记录日志。可以选择卡号段部分提交,也可以是全部提交,提交时要记录日志。

3.1.3.5卡号分配与回收

卡分配采用两种管理制度:营业厅和个人。营业厅是指卡分配到营业厅,校验时按营业厅校验;归属组是营业厅的组合,将号码分配到个人,然后按个人校验。后面一种是比较细的管理方法。资源分配受权限控制,只有拥有资源分配权限,而且级别在2级以上的才能将号码分配到营业厅或个人,当出现分配错误时,可以按分配时的级别分级回收,并要记录日志。

3.1.3.5.1省中心分配

省中心分配是一种管理上的分配,将卡段分配给地州,主要可以提供全省的号码分布情况。

省中心将总部给的卡文件经过处理为每一个地州生成一个文件,再把卡文件分发到各地州,由他们自己导入数据。

(b) 省中心地州分配

省中心可以直接将卡文件导入地州的临时库,免去地州卡入库的工作。

3.1.3.5.2地州分配

各地市将已导入正式库的卡分配给营业厅或个人,只有拥有资源分配权并级别在2以上的也可分配,在分配的同时自动加上此营业厅或归属组所属的市县(此为可选功能),当各部门人员来领卡时要打印领卡单,若分配错误可及时回收,重新分配,分配和回收都要记录日志。

3.1.3.6卡号维护

对已导入正式库的数据进行修改,一般是针对自定义的要素(字段)如移动局号,卡类型等进行修改。

3.1.3.6.1卡资料修改

卡资料修改是针对自定义的要素(字段)如移动局号,卡类型等的修改,对于一些重要的要素不可修改,如卡号,PIN码,PUK码;修改分为逐条和批量修改,如果是严重错误,如PIN码出错,就不可用此功能来维护,要用卡资料清理来处理,至于卡状态的修改,要有修改权限的人才可修改,并要记录日志。

3.1.3.6.2卡资料清理

可对正式库中处于成卡未用的卡进行删除,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此功能,如果把一批卡导入正式库时发现导入数据错误,此时可以使用该功能清理卡号,并要记录日志。

3.1.3.7GSM卡批量管理

GSM卡批量管理是针对卡特殊业务的管理,如卡的预配,预开,批量开户等。

3.1.3.7.1预配

移动电话在开户时需要一张移动卡对应一个电话号码,在营业厅开户时这个对应关系被实时建立,无需预先配号,这里的预配号是给要做预开户的移动卡配上一个电话号码,只有拥有分配权的人员才可根据权限的级别进行分级预配,做完后还要记录日志,如果预配错误

还可预配返号,预配可分为连号和过滤预配:

(a) 连号预配

连号是指给一段连号的移动电话号码配上连号的移动卡,并且在数量上要保持一致。

(b) 过滤预配

过滤预配可从一段电话号码中根据用户要求选取部分号码和卡预配,也可让用户从外界导入要预配的号,注意不管什么预配,卡号要保证连续。

3.1.3.7.2批量预开户

完成已预配号的移动卡向交换机发开户指令的工作,使移动卡被激活,可用。只有拥有预开权的人员才可根据权限的级别进行分级预开,做完后还要记录日志,如果预开错误还可预开返销,预配可分为连号和断号预配:

(a) 连号预开

连号是指对一段连续又被预配过的卡向交换机发开户指令。

(b) 断号预开

有时用户单独开了一段卡的其中几张,如要把剩下的卡开户,只要选择断号预开,再输入这段的起始卡号系统自动将没激活的卡激活。

(c) 批量用户资料进入

(i)正式开户

这主要是满足虚拟用户开户,当用户需要做一批虚拟开户时,先

对一批卡预配,再到这里把统一的虚拟用户资料导入,同时可以为这

些卡选择入网费,套餐,特服等并且发开户指令,整个步骤与普通开

户类似,在这里做的卡已是活卡,无需再去批量预开户,如果正式开

户错误或想取消正式开户,可以返销,至于权限的管理与上面批量预

开户一样,做完后要记录日志。

(ii)模拟开户

这里完成的功能和上面相似,唯一的区别是模拟开户中只导入

用户资料,不发开户指令,只是先把号和卡占有,如想激活,要到批

量预开户模块里去激活,如查模拟开户出错,可以返销,做完后要记

录日志。

(d) 批量修改用户资料

当用户在做完批量用户资料进入后发现部分资料录入错了,这时不用做返销业务,在这里可以修改用户资料,包括套餐,但这里只能修改是由批量开户生成的用户资料,一般在营业厅开户的资料不允许修改。

3.1.3.7.3批量业务

对一批连号的卡进行批量操作,一般都是针对还没买出的卡。

(a) 批量选择开通特服

对一批连号并且已被开户(激活)的卡增加某些特服功能,这里的特服可由用户在特服功能表中任意选择,但已有的特服不可再开,操作完后要记录日志。

(b) 批量开停机

有时要对一批卡(号)进行开停机,此模块就是完成批量发停开机指令,并要记录日志。

3.1.3.7.4GSM卡批量业务的指令实现

在GSM卡批量业务中,许多地方涉及到要对HLR发联机指令,如预开业务和预开返销业务,批量开通指令服务等等。我们规定预开业务(开户)的业务类型为:YK;预开返销业务(开户返销)的业务类型为KY;对于批量开通指令服务,我们只支持开机、停机、漫游、增值的特服功能(HLR)几种,对应的业务类型为PZ(批量指令执行)。

新增GSM卡管理的工单状态流:

PLXG:批量指令业务修改

PLJS:批量指令业务完成

建议流程为:SLDJ-ZLX0-ZLD0-PLXG-SLJS

填写台帐信息可采用SLDJ的流程处理。ZLX0与ZLD0的流程参照GSM业务概要设计书。

3.1.3.7.5分配日志

SIM卡分配牵涉到实物的流动,所以必须记录详细的分配和回收日志。

3.1.3.8GSMKI管理

3.1.3.8.1KI信息加密

KI是一个SIM卡的重要信息,不允许被维护以外的人知道,所以KI在系统中的存储

是加密存放的。

3.1.3.8.2手工批量建KI

对一批卡在交换机上建KI,建KI相当于卡在交换机上登记一下,避免在开户时实时建KI,提高开户速度,但这样会长时间占用交换机的资源。

3.1.3.8.3手工批量清理KI

对销号卡,补换卡后的坏卡要在交换机上清除,以免浪费资源,这里是手工清理,也就是说由用户自己选择要清KI的卡,一般用户会根据交换机的资源定期清理。

3.1.3.8.4KI数据修正

当在系统中KI数据发生错误的时候,可以针对每一条SIM卡信息进行修改。

3.1.3.8.5KI数据自动清理

为了实现交换机容量的最大使用,需要对一些作废的卡进行KI清理工作。KI的清理除可以手工清理外,大多数都是自动清理,清理的频率可以认为设置。

3.1.3.8.6清KI的指令实现

3.1.3.9统计分析

完成按任意条件或条件组合对正式库的移动卡进行分级统计,统计从范围上分为四层:全省级统计,地洲级统计,市县级统计和个人级,这四级统计都可按移动卡要素(如分配标志,卡状态,移动局号,领用部门,领用市县)等分组统计,并且这四级与统计权限的级别一一对应,拥有哪级权限级别就可对该级别对应的统计范围进行统计,每一级不可越权。

3.1.3.10日志查询

完成按条件查询移动卡出入库,下发和回收,预配,预开的日志记录,如按照时间段,操作员工,操作类型等查询。

3.1.4续费卡资源管理

3.1.

4.1续费卡状态分析

续费卡的状态分为:已录入、已下发、已激活、已使用、已注销、已过期、已删除等七种状态,初始状态为已录入。只有在续费卡处于已激活状态时,用户方可用此卡缴纳话费。

?已录入:续费卡信息输入后的初始状态,由省管理中心设置;

?已下发:省公司将续费卡下发到分公司后的状态,由省管理中心设置;

?已激活:省公司确认续费卡安全到达相应分公司后,由出库进入各销售网点开始销售前,使之变为可用的状态,由省管理中心设置;

?已使用:用户已使用该卡缴纳话费后的状态,由管理系统自动设置;

?已注销:由于某种原因,如批量丢失、损坏等,使卡处于不可用的状态,由省管理中心设置;

?已过期:该卡已超出有效使用截止期而用户尚未使用该卡缴纳话的状态,由管理系统自动设置;

?已删除:因使用、注销或过期等,系统不再保存该卡信息的状态,由省管理中心设置。对已删除的续费卡的卡号资源,系统可重新使用。

续费卡各状态之间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各状态之间顺序不可逆转、不可跳跃。

3.1.

4.2管理模式与方法

从上面状态的分析可以看出,续费卡的管理其实就是续费卡的状态的管理,而且以省中心作为主要管理单位,分公司辅助的方法进行具体管理。为适应这种管理方法.

3.1.

4.3续费卡密码管理

续费卡依靠密码进行续费,所以密码要求唯一,系统采用DES64密码加密方法,并采用特殊的方法获得唯一密码。续费卡是有价卡,所以密码必须保密。

3.1.

4.4续费卡制造

3.1.

4.4.1初始数据生成

续费卡卡号分为两部分,相对固定部分和顺序可变部分,前面部分为六位,主要有年份,批次,面值和厂家组成;后面部分为8位,生成新卡时,要输入卡的起始序号,在此序号的基础上,顺序累加,就得到不同的卡号。

为了得到卡的唯一密码,新卡密码必须与已经生成的卡进行比较,因为采用三层结构,无法通过数据库来比较密码的唯一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先生成临时文件的方法,就是将新生成的一批卡,存在硬盘上的临时文件,在生成过程中首先保证这批卡中没有重复。然后分批到制造库中进行提交,提交失败的卡剔除出来,重新进行密码生成和临时文件,再重复前面的过程,直到所有的卡生成完毕。

3.1.

4.5续费卡回收

续费卡回收是从作废卡中获得数据,生成新的卡,与新卡制造类似,只不过不需要重新生成卡号,但密码必须重新生成,参见新卡制造的流程。

3.1.

4.6续费卡入库

3.1.

4.7续费卡出库(下发)

3.1.

4.8续费卡激活

3.1.

4.9续费卡注销和删除

3.1.

4.10续费卡过期

续费卡过期采用后台进程。

3.1.5终端配件资源管理

3.1.5.1管理模式与方法

终端与配件资料管理采用两级管理的模式:市县、营业厅管理。管理模式示意图如下:

3.1.5.2终端分类

终端分类可以按服务类型进行分,如GSM、CDMA服务使用的终端是手机,寻呼使用

的终端是寻呼机,转网使用的终端是转网接入设备等,对于每一个终端,它有一个主件、附件和配件的属性。举例来说,手机是一个主件,手机耳机、外壳是附件,液晶显示屏、集成电路板就是配件,配件的作用是维修,对于主件和附件是可以独立销售的。

3.1.5.3终端入库

3.1.5.3.1价格管理

每个终端都有一个价格,价格通过终端设备编码与终端相连,不管什么类型的终端,设备编码是它的唯一标识,所以新的终端在入库之前,首先要确定是否是新的设备,如果是新的设备,必须为之增加设备编号,设备编号采用五位编码。价格与时间相关,同一个设备编码,在不同时间范围内价格是不一样的。对于设备来说,设备编码是一个人为编码,便于记录,但不便记忆,考虑到大多数设备都有其固有的型号,所以给设备增加一个‘设备名称代码’,来记录它的型号。

在价格管理时,在交叉的时间范围内,不允许一个设备编码同时对应两个价格。

3.1.5.3.2入库管理

3.1.5.4终端分配

3.1.5.5终端使用

终端使用通过‘客户服务’中的‘业务受理’实现,目前开户业务和补充业务支持终端的销售,每当这些业务办理完毕后,要在营业厅库存中登记销售(出库)记录。

3.1.5.6统计分析

分市县库存的出入库统计、营业厅库存的入库统计和销售统计。

3.1.5.7日志查询

对于终端管理的日志,主要有:市县库存出入库日志,营业厅库存入库日志,对于营业厅库存销售日志(出库)可使用业务的日志。

3.2资费管理

3.2.1业务资费管理

3.2.1.1业务收费项

业务收费项分为两种:固定收费项与可变收费项。固定收费项是指每笔业务的办理固定

要收取的费用,如手续费,以前还有入网费等;可变费用项与在业务办理选择的设备不同而不同,如手机的不同型号会收取不同的费用,SIM卡的不同功能会有不同的费用,不同的号码会有不同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是不定的,而且可变的费用可以多选,如你可以同时买多部手机,也可以额外买一些附件之类。对于固定的费用,可以直接配置在每笔业务的费用价格表中,而可变的费用就必须动态进行计算,我们这样来处理可变费用:首先将可以出售的可变费用按具体物品的不同进行分类:卡费,选号费,终端设备费,维修处理费等,在可变费用当中,有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单独物品的销售,如手机,这种情况销售的物品都有一个设备编码,而且一次销售可以有多个;一类是业务本身必须具有的物体,如开通一个用户必须有一个SIM卡和一个移动号码,且不需多个号与多个卡,这种情况不需要设备编码;一类是是一次性收取的费用,但根据情况的不同,收取的金额不一样,如维修费,这种情况没有具体的物理设备,纯粹是人力劳动的收费,所以也不需设备编码。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业务要收取的费用的类型可以独立出来,对于固定费用对每个业务进行配置,可变费用不进行强制配置,在没有事先配置的情况下,根据在业务的实际使用中,用到了那项就添加那项,如收取了选号费,我们就添加选号费用,这样就要求在这些可变费用的对应对象中,要记录费用项类型,对于选号费,我们记录费用项类型在费号规则中,对于SIM卡费,我们记录在卡型价格表中,对于终端设备,我们记录在终端编码表中;如果事先也作了配置,则我们认为是一个配置基数,这个基数可正可负,当真正使用该项费用时,将该基数加上从设备或资源表中获取的实际价格,得到最终的价格,如果价格为负,则调整为0。

在业务办理的费用记录时,采用三级结构:

3.2.1.2业务资费管理

业务资费管理采用主细表的方式,对应每个代理商的每个服务类型的每个业务类型,有多张价格表,价格表的划分有两个依据:服务依据和时间依据。服务依据有营业员把握,根据移动公司规定,在办理某个业务时,因为用户选择的服务不一样,对应的服务价格表也会不一样,可以选择;时间依据是营业员无法控制的,主要由后台人员控制,某个价格在某个

中国三大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介绍

三大运营商支撑系统介绍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运营支撑系统的代表是CMCCBOSS。2007年,中国移动于杭州举行的业务支撑工作会议对CMCCBOSS的发展变革产生了很大影响。会议中,中国移动创造性地提出业务支撑部门职责从支撑者到使能者的转变,以此配合中国移动从“移动通信专家”到“移动信息专家”的转型。这种居安思危的态度使得CMCCBOSS建设涌现出越来越多热点。与过去重视系统功能的传统思路不同,中国移动开始对运营商自身的研发支持体系进行思考。TDBOSS、BOSS3.0、BASS2.0、BOMC2.0逐渐成为中国移动的主线建设工程,而其NGBOSS的规划也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TDBOSS:出于TD-SCDMA在中国电信行业的独特重要性,TDBOSS也引起系统集成厂商的极大重视。在中国大宗采购TD-SCDMA网络设备的同时,中国移动也通过集采的方式选择集团和七个奥运城市的TDBOSS。亚信、华为、联创、神州数码思特奇、新大陆、HP等系统集成厂商纷纷参与其中。在经过了集采的价格博弈之后,HP顺利承建中国移动集团的TDBOSS,而亚信则承建其他分公司的TD支撑系统。尽管项目金额不足2000万元,但此后,亚信公司正式宣布,中标中国移动首个3GBOSS,这也为其在资本市场赢得了喝彩。 BOSS3.0:BOSS3.0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移动追求稳定发展的主线思路。BOSS3.0没有涉及革命性演变,项目建设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以CRM整合BOSS和客服,完善电子渠道,计费时效性强化。相应的,参与BOSS3.0项目的厂商所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软件的维护和新业务的开发方面。当然,BOSS3.0的建设并不是没有创新的亮点。具体到软件建设模式上,浙江移动、上海移动、江苏移动的改造模式都做了一些创新的尝试,这或许将为NGBOSS未来的落地打下了一定基础。在BOSS3.0的硬件集采中,EMC、HDS、HP、IBM、SUN、Fujitsu、华为3COM、Veritas是主要参与的厂商。中国移动在注重控制成本的同时,也在存储虚拟化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这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移动对存储异构的关注。在这种趋势下,未来存储硬件集采的竞争将可能呈现白热化。

中国移动认证移动通信试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中国移动认证移动通信试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通信的最高目标,它是用各种可能的网络技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种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移动通信系统中影响电波传播的 3种最基本的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CDMA 系统中从通信链路的角度看,功率控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切换发生时,移动台与原基站以及目标基站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切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 5、WCDMA 的信道带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码片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IS-95A 下行链路利用码分物理信道传送不同的信息,按照所传送信息功能的不同而分类的信道称为逻辑信道;IS-95A 下行链路中的逻辑信道包括以下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寻呼信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HSDPA 的中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中国移动个人与家庭市场的全业务运营研究_戴静

中国移动个人与家庭市场的全业务运营研究 戴静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工程师 姚柒零中国移动通信设计院工程师 摘要:从业务融合的角度对全业务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得到了对移动运营商的启发和建议。然后依据外部竞争环境、中国移动自身发展状况,对全业务整体策略进行了总体定位,着重对个人家庭市场的全业务策略进行了差异化定位。最后对中国移动个人家庭市场在不同运营时期均作了详细分析与全业务运营策略的部署。 关键词:全业务运营,固定与移动融合 Abstract:Firstly,thisarticlediscussesthecon-ceptofall-servicebasedontheviewpointofser-viceconvergence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tomobileoperators.Then,basedonthecompetitionenvironmentandthestatusofChinaMobile,theoverallstrategyofall-serviceareoriented,withdifferentialpersonalandhomemarketsbeingpositioned.Finally,theauthorsanalysesthepersonalandhomemobilemarketindifferentperiodsindetailthenputsforwardthearrangementsforall-serviceoperationdeploy-ment. KeyWords:All-Serviceoperation,FMC 一、全业务运营概述 1.全业务运营概念 全业务可从电信管制、业务属性及市场三个角度进行定义。全业务运营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一是从管制视角带来的狭义全业务;一是从多业务领域与电信结合的广义全业务。具体表述可参照图1。 2.固定移动融合概念 在十年之前,固定移动融合(FMC)就被提出来,它被认为是最终的网络融合,提供无差别的移动和固定服务,移动电话提供像固定通信一样的增值服务,固定电话提供全球的移动性,而且可以在一个号码、一个帐单、一个服务 协议的条件下提供服务。

中国移动营销策略分析

(一)中国移动目前营销策略优点有: 1、营销策略的系统性较强,表现在营销政策有着较强的主动性、连续性和对不同用户的营销政策平衡较好等; 2、较为注重社会公共关系管理,不惜大量运用赠机方式增强对重要党政机构的影响力,力图形成“示范效应”和“口碑效应”; 3、新业务渐成气候,如短信、动感地带、无线上网等既有很高的认知度,其收入份额也占据相对优势; 4、大量借助“外脑”,依托社会咨询机构、广告商来提高营销策划和管理水平; 5、较为注重市场情报的收集和对对手状况的准确掌握,在内部运营支撑系统上加大投资力度,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6、努力构建对中高端客户的战略性防御体系,力图通过服务差异化来提高中高端客户的忠诚度。 (二)中国移动营销策略的不足表现为: 1、业务推广受网络技术条件限制; 2、挽留中高端用户的措施更多地偏离通信本业,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巩固和发挥; 3、保持高利润率的愿望和良好的市场优越感可能会导致对其他竞争者(如中国联通)的战略性防御措施准备不足; 4、营销理念有待深化:现有的营销理念仍带有很强的“推销”色彩,交易营销而非关系营销的特点仍很突出; 5、营销对象有待细化,移动运营商还缺少清晰的用户定位或区域定位;营销管理尤其是战略性市场规划、消费者行为研究、渠道整合以及情报信息系统的完善等都还比较薄弱,对促销活动的事后分析和评估也重视不足; 6、营销组织的整合有待强化,尤其是对社会代理渠道中的形象店面的规范和管理有待增强; 三、中国移动新营销策略,提升客户资本的核心营销能力 (一)中国移动基于客户资本的核心营销能力分析 (1)价值创造:服务与业务领先 企业创造市场,获得客户资本增量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领先用户法和”导向“客户法”。“领先用户”是指假设一个产品或服务将在未来的市场上流行,现在就对其有强烈需求,并能从解决方案中获益的厂商或用户。“导向客户法”就是要超越客户的需求导向。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一般主张生产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在很多情况下,大众不知道哪些新产品具有可行性。所以真正优秀的现代企业不是征询他们需要什么产品,而是引导他们接受符合市场规律的新产品。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和心理的分析,根据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发展的特点,不断推进创造市场价值的实践。 (2)可延展:营销网络的建设 营销网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企业要使资源逐步转化为能力,必须加强对营销渠道和网络的管理。通过营销渠道和网络选择、激励、控制、评估、动态优化和维护等,来保证营销网络的有效运转和不断延伸。 (3)难以模仿:赢得客户忠诚 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从不同角度积极将潜在客户转变为现实客户,进而建立与客户长久的良好关系,将满意客户转变为忠诚客户。 a、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实现客户忠诚奠定基础。客户忠诚的基础是优秀的

移动全业务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开辟新市场、寻求新突破、实现新增长 一、全业务竞争优劣势分析 单业务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的转型不是简单的选择,而是电信业面对电信宏观大环境的变化和业务技术重大变革的唯一出路与最佳战略决策。无论是为了降低 个他网运营商传统利润区开展亮剑行动,利用全业务作为武器,阻挡手机用户流失,并发力集团客户市场,深入进行固网业务挖掘,打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下面分析一下中国移动在全业务运营商转型中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

1、中国移动在移动市场处于绝对优势,同时也是竞争对手觊觎的领域 2、中国移动个人用户群基础庞大、拥有最丰富的客户资源 3、移动网络及服务质量好,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业务口碑 4、雄厚的资金优势,可以采用资本用作的方式快速拓展全业务 5 6 1 2 3 4、中国移动在以固网为基础的家庭和集团客户资源方面与电信、联通存在着巨大差距。 5、中国移动和铁通的整合工作还在继续过程中,获取的固网能力难以在短期内发挥作用。

二、三个领域重点渗透,开展亮剑行动 重点推广以语音专线、数据专线和互联网业务为基础,捆绑综合V网、IMS等多种业务,切入固网的核心利润区,扩大业务影响力。 (一)专线领域 1、 2 3 4 1、通过语音直联方式,在集团客户内积极开展综合V网业务,利用手机、固话短号互拨,提高集团手机用户粘性,为下一步固话策反提前埋下伏笔。 2、利用TD8位信息机与铁通固话相结合,结合移动总机、PBX业务、IMS业务,在高价值、重点集团客户内大力发展语音策反工作,提高语音业务的市场份额。

3、面向服务类集团客户,如电力、金融、保险、交通、公安、公共事业等单位呼叫中心,加大公关力度,积极开展语音分流业务。 4、面向商业类集团客户,利用语音直联+400业务或TD信息机+400业务,进行产品组合营销,满足客户实际需求,拓展在商业类客户中的市场份额。 1、企 2 三、

中国移动营销策划

中国移动销售策划书

一、前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二、产品介绍 动感地带 神州行 卡和“神州行”本地营销案两大部分。

全球通 G3 动力100 创新,信息动力将推动政府效能,助力大客户创新和中小企业成长,协同伙伴共赢;“100”代表着百分百动力,百倍效能,是我们为客户创造效能、实践价值的承诺。 三、市场分析 1.SWOT分析 优势 1:物力财力技术优势强大。移动用户全球第一,公司资本,人 力技术方面相当成熟。 2:企业基础设施健全,网站,营业终端遍及全国。 3:集中管理的管理模式,广阔的营销渠道。 4:另外,优质的客户服务业使得移动公司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好评,良好的口碑让移动公司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慌不乱,为公司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更为公司推广其4G业务铸造了良好的平台。 劣势

因低端机运用的是安卓系统,安卓系统安全性不高,各种非法应用充分利用! 机遇 1、对于中老人来说高端机价钱较贵,而且使用不了那么多的功能,他们更喜欢低端机。 2、低端机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是用于在校刷卡吃饭,消费方便,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威胁 1.低端机随着时代的进步,迟早会被淘汰掉的。 2.现在大部分人群越来越接收高端智能产品。使用的是ios系统。 3. 4.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没有一个品牌可以保证自己永远立于第一的位置。虽然移动在过去一家独大,但由于3G时代的来临,面临的竞争环境也不同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竞争对手的不断壮大,很难保证消费者对移动的品牌忠诚度始终如一。 5.竞争机制的完善使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即中国电信、连通、网通等竞争对手将日益强大。且政府不会允许行业垄断过度,移动作为目前中国通信领域最为强大的巨头,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将有可能面临被拆分的威胁。 2、市场细分 通过市场细分可以更精致地分析市场推销机会,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发挥更好的推销效果,增加企业的利润 市场细分的条件: (一)可衡量性:划分不同的消费群体,并对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给予衡量。 (二)足量行:根据细分市场的大小和利润确定单独营销的程度。 (三)可接近性:对细分市场进行有效促销和分销的程度。 (四)独特性:不同的细分市场对公司采用不同的营销组合所具由的不同反应程度。 (五)稳定性:细分出市场所具有的需求和欲望的差别应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 因此该公司校园产品的目标市场人群是:青年人群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业务支撑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业务支撑系统(BOSS)概要设计书 业务管理子系统 版本号: 3.0 密级:机密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联创科技

目录 1.引言................................................................................................................................................................ 3 1.1软件名称........................................................................................................................................ 3 1.2文档说明........................................................................................................................................ 3 1.3文档密级........................................................................................................................................ 3 1.4参考资料........................................................................................................................................ 3 2.总体描述........................................................................................................................................................ 3 2.1功能描述........................................................................................................................................ 3 2.2软件结构........................................................................................................................................ 4 3.模块设计........................................................................................................................................................ 4 3.1资源管理........................................................................................................................................ 4 3.1.1分级管理与权限控制............................................................................................................ 4 3.1.2........................................................................................................................................................ 7 3.1.3号码资源管理........................................................................................................................ 7 3.1.4卡号资源管理.................................................................................................................... 12 3.1.5票据资源管理.................................................................................................................... 22 3.1.6续费卡资源管理................................................................................................................ 22 3.1.7终端配件资源管理............................................................................................................ 31 3.1.8其他资源管理.................................................................................................................... 35 3.2资费管理.................................................................................................................................... 35 3.2.1业务资费管理.................................................................................................................... 35 3.2.2帐务资费管理.................................................................................................................... 37 3.2.3套餐资费管理.................................................................................................................... 43 3.3客户管理.................................................................................................................................... 48 3.3.1潜在客户管理.................................................................................................................... 48 3.3.2客户信用管理.................................................................................................................... 50 3.3.3客户有效期管理................................................................................................................ 67 3.3.4客户欠费管理.................................................................................................................... 70 3.3.5用户积分管理.................................................................................................................... 75 3.4大客户管理................................................................................................................................ 78 3.4.1大客户分类........................................................................................................................ 78 3.4.2大客户资料管理................................................................................................................ 78 3.4.3大客户信用管理................................................................................................................ 82 3.4.4大客户服务........................................................................................................................ 83 3.4.5大客户分析........................................................................................................................ 83 3.5集团用户管理............................................................................................................................ 83 3.5.1集团用户分类.................................................................................................................... 83 3.5.2集团用户资料管理............................................................................................................ 84 3.5.3集团用户信用管理............................................................................................................ 86 3.5.4集团用户资费管理............................................................................................................ 87 3.5.5集团用户服务.................................................................................................................... 88

中国移动公司“大连接”战略知识测试

中国移动公司“大连接”战略知识测试 A.? 主导地位 B.? 主要地位 C.? 领先地位 D.? 奠基者地位 ?? A B C D 第 2 题:?“十大战略”工程中数字家庭工程预计在2020年家庭宽带收入达到()元,显 A.? 400亿 B.? 500亿 C.? 600亿 D.? 700亿 ?? A B C D A.? 做强连接应用 B.? 做精互联产品 C.? 做实连接管理 ?? A B C A.? 努力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 B.? 努力做信息世界栋梁

C.? 做强连接扩大份额 D.? 中国移动通信专家 ?? A B C D A.? 改革 B.? 创新 C.? 发展 D.? 转型 ?? A B C D 第 6 题:?深化改革工程的内涵是落实国企改革要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下属单位分类管理,持续推进()改革,深化“一个中国移动”,建立面向“31+N”的协同机制,创新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效益,坚持企业合规运营,全面建设法治移 A.? 三化 B.? 五强 C.? 五化 D.? 三推进 ?? A B C D 第 7 题:?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总体思路:未来五年,中国移动将深入贯彻党中 A.? 互联 B.? 互惠 C.? 共享 D.? 共赢

?? A B C D A.? 网络强国 B.? 物联网应用推广 C.? 云计算发展 D.? 大数据 ?? A B C D 第 9 题:?到2020年,公司蜂窝物联网连接规模超过( ),带动产业互联网等万物互联新兴 A.? 8亿 B.? 7亿 C.? 6亿 D.? 5亿 ?? A B C D 第 10 题:?未来五年,公司将进入战略转型和改革创新的攻坚阶段,要紧紧抓住流量经营黄 A.? 流量经营上升期 B.? 数字化拓展平台期 C.? 数字化拓展窗口期 ?? A B C A.? 80% B.? 85%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竞争战略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竞争战略探讨 作者:马立威厦门希尔咨询顾问师 2008年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铁通并入中国移动。至此,电信业重组种种猜想终于尘埃落定。 本次重组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新三家运营企业都可以全业务运营,三家运营商如何根据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开展基于全业务的差异化服务?如何进行业务的融合、如何实现网络的融合等,都是摆在三大运营企业面前的难题。一时间,有关全业务运营的话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其中中国移动是中国通信产业的排头兵,也是中国通信业站在世界通信舞台上的代言人。巨大的市场份额,超高的利润回报,不断扩张的冲动,都使得中国移动被高高捧起。全业务运营时代的中国移动将如何应对重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前人经验,结合管理学经典模型,积极探索中国移动备战全业务运营的思路,一做抛砖引玉! 一般来讲,对全业务运营的概念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运营商拥有固定和移动牌照,能够同时经营固定通信业务与移动通信业务;一种是指运营商能够同时为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在内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我们所提的全业务是第一种解释。 1.SWOT分析的基本框架 公司选择战略的过程是一个公司战略的分析、制定、评价、选择的复杂的权衡的过程,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SWOT分析是进行这种权衡的重要工具。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模型提出者认为,战略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企业内部条件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匹配的过程,这种匹配过程能够使企业内部的各种主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全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文件 中移计[2009]191号 关于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 为了应对全业务市场竞争,做好全业务网络建设工作,集团公司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结合中国移动现状,本着保持优势,坚持有特色、差异化、扬长避短的思路, 秉承“科学规划、严格管理、量入为出、投资长远”的指导思想,现提出以下近期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发展目标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托现有资源和优势,优化配置,挖掘潜力,强化创新意识,打造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差异化的全业务竞争能力。 (一)丰富接入手段,充分发挥移动接入灵活方便和有线接入高带宽的特点,面向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带宽能力。为重要集团客户提供4M-1G的带宽,为新建高档小区客户提供4M-67M的带宽,提升用户体验;TD/EGPRS与WLAN相结合,为不同区域、不同客户提供灵活便捷的带宽接入能力。 (二)面向通信和信息的综合需求,全面提升融合业务的提供能力。方便、快捷地为客户提供移动固定融合的基本语音业务、语音增值业务、宽带视频类业务等,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

提供ICT信息解决方案。 (三)借助规模化优势,完善支撑系统能力,大力推进业务捆绑。加强个人移动业务与集团、家庭业务的捆绑,提供统一资费和优惠套餐,增强用户粘性。 二、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发展策略 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发展策略为:发挥无线优势,延伸基站光缆,以IP技术为基础,通过CM-IMS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即“无线+基站光缆延伸+IP+IMS”。在网络建设中应全面推动技术、网络、业务、运营支撑体系、客户服务管理、用户使用习惯等六大融合。 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发展应充分发挥无线网络覆盖和质量优势,利用移动通信方便灵活的特点,全力开展TD-SCDMA 网络建设,促进GSM/TD网络融合发展,推动TD-LTE技术成熟,积极研究采用各类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合理规划接入光缆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基站光缆资源,针对较明确业务需求,快速延伸基站光缆至客户侧,确保投资效益;积极采用IP技术,持续全面推动网络IP化,保持网络优势;引入CM-IMS,提供多媒体业务及融合应用,高起点规划建设IDC,增强国际通信能力,提高网络互联水平,丰富互联网信息资源。 三、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差异化服务 (一)立足无线,大力发展TD-SCDMA,持续保持移动领先优势。充分利用移动网络规模大、覆盖广、质量高的优势,加

(客户管理)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客户管理)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从移动通信市场运营经验探索的意义上解析小灵通,它对中国电信的意义就绝不仅仅限于于“3G’之前找到壹个新增点,解决中国电信收入增长率的问题。中国电信的运营者,也提前意识到小灵通的战略意义,因此,于壹些小灵通发展较早的电信公司,于完成“用户规模积累”阶段后,开始于小灵通客户群的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尝试:例如成均电信,于小灵通用户规模达到130万户后,成立了专门的小灵通客户部,负责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的服务和保有;浙江电信则全省统壹于10000号建立专门的小灵通班组。 从这些刚刚开始进行的探索中,中国电信已经感受到对移动客户尤其是高值移动客户关注的重要性。以成均电信为例,2005年,实行客户经理负责的近8万小灵通高端客户,全年流失率仅为2%,大大低于小灵通客户平均30%的流失率水平。 中国电信和其从头开始探索移动客户群的服务之路,不如“站于领先者的肩上”,研究壹下中国移动于客户服务尤其是高值客户服务方面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电信思考的参照。 基于这壹初衷,我们于收集大量关联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思路进行了梳理,且提出了结合中国电信调整和改善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议。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的发展沿革及简介 2000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剥离后,这壹批当初的电信人很快意识到移动客户群的运营和服务和固定客户群有着迥然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明显的区别于于移动客户强烈的个人性。我们能够见到,

中国移动早期正是针对移动客户个人性的特点,对不同客户群进行分级服务,且大力打造俩大服务品牌:针对普通客户服务的1860品牌和针对高端客户的全球通VIP服务品牌。 可是,值得重视的是,从2002年以后,中国移动开始低调但快速地把客户服务体系的重心转向另壹方面:集团客户。和中国电信的大客户体系相比,移动的集团客户体系能够说是后来者,而且由于移动客户的个人性,集团体系的建设面临许多的困难。为此,中国移动不得不借用电力系统“网格化”管理的方面,通过网格化管理,逐步收集和建立集团客户档案。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移动的集团客户的覆盖率已经达到近30%,集团客户对于高值用户群的稳定、移动数据及增值业务的推广、行业应用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的战略地位。中国移动是如何于短短四年内建立和健全这壹体系的?我们首先简单回顾移动集团客户体系的发展历程。 2002年是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建设的试点推广年。这壹年移动主要于以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成立项目组、产品模块化、典型项目推广、建立工作流程。 2003年是移动集团客户体系建设的全面促进年。他们明确提出“集团客户工作不能再是业余爱好,要打正规战役。”这壹年他们于集团客户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进展是:建立工作体系、健全客户资料、建设平台支撑系统、大力推广标准化应用产品、创新商务模式、建立营销渠道。为此,各级移动主要开展了四项工程:摸底工程,主要是地毯式清查,健全数据;圈地工程,以四川移动为例,他们要求当年

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系统

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系统 一、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现状研究近几年,随着国内电信企业的不断发展,电信行业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一方面,客户选择电信业务及电信企业的余地越来越大,电信企业之间对客户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经过运营商不断的“价格战”,电信市场出现了严重的“增量不增收”现象,大量低忠诚度的客户转网或变更业务。电信企业虽纷纷采用具有一定优惠期限的活动来降低客户的流失率,但在优惠期结束后,很多客户便纷纷离网或弃卡重入网以套取新的优惠,仍造成了大规模的客户流失,致使电信企业的业务收入下滑、客户发展效率低成本高。另一方面,电信客户近几年高速增长,形成了庞大、需求差异很大的客户群;同时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各种新业务不断推出,电信企业需要通过细分市场、客户群,将最合适的业务推销给最需要的客户,实现业务和客户的最佳匹配。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情况下,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如何运用科学的经营分析方法,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和营销,用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和留住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是国内各电信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基于以上背景,国内电信运营商纷纷建立起以“经营分析系统”为核心的企业决策支持体系,通过对公司日常经营数据的分析、挖掘,为公司决策者、各级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依据,以实现精细化营销。 1、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系统建设概况 为保证中国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满足新业务、新需求、新机会的需要,有效提高中国移动市场前沿的信息化水平,辅助提升中国移动市场精细化营销水平和深度运营能力,确保中国移动的市场领先地位,中国移动

在完成业务支撑系统(BOSS)建设和集中化后,于2001年开始筹备经营分析系统,起草了规范和标准。2002年中国移动开始投入巨资进行经营分析系统建设,并于2004年实现省级经营分析系统和有限公司一级经营分析系统的全国联网。 经营分析系统的投入使用,使中国移动初步建立了面向企业运营的统一数据信息平台,为全网业务、客户服务、市场营销、经营决策、业务实施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同时进一步支持了有限公司对各省市场经营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在中国移动的业务运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移动精细化运营提供了基础。 2、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系统框架介绍 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系统通过与其它业务系统的有机结合,有效利用业务支撑系统(BOSS)和服务、财务、网络等系统产生的大量基础数据,运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并通过预定义报表、即席查询、OLAP分析等功能,实现对公司的经营情况的分析和监控。 经营分析系统主要包括四层结构,即数据获取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应用层和数据访问层。 (1)数据获取层 数据获取层支持中国移动省级经营分析系统从BOSS、DSMP、网管等源系统中将相关业务数据进行抽取、清洗、加工、整理并加载到数据仓库的过程。 (2)数据存储层

中国移动公司“大连接”战略知识测试

中国移动公司“大连接”战略知识测试
-
第 1 部分:单选题 (共 20 题,共 40.00 分)
第 1 题: 2020 年物联网计费账户实现质的突破,在物联网连接市场居于( )。
A. 主导地位 B. 主要地位 C. 领先地位 D. 奠基者地位
我的答案:
A
B
C
D
我的得分:
2
第 2 题: “十大战略”工程中数字家庭工程预计在 2020 年家庭宽带收入达到( )元,显著拉 动公司收入增长。
A. 400 亿 B. 500 亿 C. 600 亿 D. 700 亿
我的答案:
A
B
C
D
我的得分:
2
第 3 题: 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内涵是:( )、做大连接规模,做优连接服务,
A. 做强连接应用 B. 做精互联产品 C. 做实连接管理
我的答案:
A
B
C
我的得分:
2
第 4 题: 公司的战略愿景是()
A. 努力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

B. 努力做信息世界栋梁 C. 做强连接扩大份额 D. 中国移动通信专家
我的答案:
A
B
C
D
我的得分:
2
第 5 题: ()是中国移动的第一要务,是核心的战略诉求。
A. 改革 B. 创新 C. 发展 D. 转型
我的答案:
A
B
C
D
我的得分:
2
第 6 题: 深化改革工程的内涵是落实国企改革要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 理结构, 推动下属单位分类管理, 持续推进 ( ) 改革, 深化“一个中国移动”, 建立面向“31+N” 的协同机制,创新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效益,坚持企业合规运营,全面建设法治移动,加强 反腐倡廉建设。
A. 三化 B. 五强 C. 五化 D. 三推进
我的答案:
A
B
C
D
我的得分:
2
第 7 题: 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总体思路:未来五年,中国移动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和 国务院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的发展理念。
A. 互联 B. 互惠

面对全业务运营中国移动应做好全方位准备

面对全业务运营中国移动应做好全方位准备 全球通信市场正在驶入“融合”的快车道。固定移动融合,三网融合,甚至监管机构也在走向融合。在融合的大背景下,全球电信运营商均开始了全业务运营。随着3G牌照的发放及监管政策的放松,目前仍然经营单一移动通信业务的中国移动必将紧跟融合大势,进入全业务竞争的时代。为此,在3G牌照发放前夕,研究全业务运营的本质特征及其给运营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意义重大。 何为全业务 全业务的概念随管制、融合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目前管制严格、网络尚未融合的环境中,全业务主要指运营商能够同时经营固定通信业务与移动通信业务。即运营商如果能够利用自有的电信交换、传输等设备,或者租用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电信传输等设施,为社会公众提供固定及移动的基础电信业务和相应的增值服务,就可以被称为全业务运营商。 在未来管制放松、网络融合的环境下,全业务概念将有所延伸,主要指运营商能够同时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和多媒体信息服务。即运营商如果能够利用自有的电信交换、传输等设备,或者与其他信息服务提供商合作,采用租用、合建信息网络设施的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在内的全方位信息服务,则可以被称为全业务运营商。 全业务运营可能遇到的问题 与现在的非全业务运营相比,全业务运营对公司的战略定位、人力资源、网络资源配置、管理能力、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现有战略定位受限,需要进行调整。目前中国移动只有移动牌照,战略定位的广度受到限制,业务选择空间有限。在全业务运营时代来临之后,中国移动的战略定位需要做出调整。为此,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应适时制定新的战略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