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最新《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最新《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最新《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一

一.填空题

1.2003年春节期间,许多报纸报道:在空调列车上发生多起乘客精神病发作事件,导致多人死亡,这是由于超员过多,车厢封闭引起污秽,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负离子浓度降低,危及大脑神经系统而造成的。

2.宇航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由于会产生高温(高达5000℃),这时所有耐熔物质都会熔化。因此,为了保护船舱,通常要在船身上涂一层耐烧蚀材料。

2003年2月1日0:40分美国哥伦比亚号宇航船在返回地球时于大气层上空爆炸,其可能原因是破损。

3.近年来大脑研究发现,脑的发育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密切关系。目前应市的被称为“脑黄金”的DHA,就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不饱和程度很高的。

4.近年来许多城市的环保部门按日或按周公布大气环境质量的3项指标,它们是:、氮氧化合物(或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

5.自从1999年上半年爆发“比利时肉鸡”事件以来,世界各国对二恶英这种物质引起了高度重视,它主要来自垃圾焚烧等过程,是一种新的。

6.三国时代蜀国名将关云长武艺高强,勇猛无比,而且坐骑是著名的赤兔马,日行千里。在一次战斗中,敌方将领使用绊马索这样一种隐蔽地面附近的拉紧的绳索,使飞奔的马匹被绊上而向前跌倒。这是由于奔马的。

7.我国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谦,少有大志。他在12岁(一说17岁)时,写过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描写了的生产过程。

8.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缺碘,婴儿将会弱智、畸形,成年人将会出现大脖子,它被称为智慧元素。为了供应充分的碘,我国政府用作碘的载体,在其中掺入碘的化合物,并于2000年庄严地实现了这一承诺。

9.2003年是羊年,羊这种动物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关爱。绵羊有白色的,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头白色的公羊与一头黑色的母羊交配,生产出一头黑色的小绵羊。那么,公羊和母羊的的基因应该分别是:和。

10.针对1998年我国战斗机被美国飞机在南海撞击及侵略我国领空,2003年我国将宣布新的海洋立法。从海洋边缘到大洋中心主要地貌有、大陆坡和大洋盆地。

11.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12.将一块棉花和一块铁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在同地、同时撒下,它们将

到达底部。

13.电流通过盐的水溶液时会产生电解现象。已经知道氢气是水电解的重要产

物,另一主要产物是。

14.北方的寒冬季节,教室常常紧闭,时间一长,学生常常发困,头晕,听课不专心,这是由于室内空气污秽,浓度上升,负离子浓度降低,危害大脑神经系统而造成的。

15.拿一个玩具气球,吹鼓后用手捏紧球嘴,然后突然松手。这时气球会向

方向飞去。这是由于吹胀了的气球收缩,对球内空气产生压力,使它们形成一股气流从球嘴喷出。同时空气就会给气球,推着气球运动。

16.生米煮成熟饭是变化。

17.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合物及等。

18.近年报道了“吊白块”问题,吊白块的化学名称是甲醛次(亚)硫酸氢钠,

有强还原性,通常在工业上用作漂白剂。违法分子将其用于漂白,它在加工

过程中分解产生的甲醛,是细胞原浆毒,能使蛋白质凝固,对人体肝肾有严重损害,

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19.公交车上的青年乘客都把座位让给老、幼、、孕、残、病的乘客,从物

理学上看,这是由于使这些体弱者易受伤害。

20.许多运动员在激烈运动后,常感浑身酸痛,是由于导致

体内代谢产生乳酸等物质的积聚。

21.铁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缺乏它,人体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将发

生缺铁性贫血,智力和体力均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克服这种世界性缺铁现象,许多国

家都提出了补铁措施。如欧、美各国因面包供应较多,故采用面粉为供铁载体。我国

政府于2002年论证在中加铁,是因为它是一种遍及城乡及全国普遍受欢迎的

调料,便于质量监控,便于大规模生产,易于实现渐进式营养补充。

22.地球上的化学能源主要有煤、、天然气及。

23.核酸是生命的遗传物质,主要有二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另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

24.物质在火炉旁被烤热主要是由于热的。

25.卫星是环绕行星公转的天体。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

26.回声是由于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27---30四个题是多选题,多选题的正确选项不超过两选, 多选题答对一选得一分。每题2分)

1.2002年3月25日和12月30日,我国分别发射了“神州三号”和“神州四号”航

天飞船,飞船顺利升空,在绕地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安全降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为使飞船安全着陆,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返回开始阶段利用反推力火箭使飞船调整到返回角度并减速;

B.使飞船钝圆部朝向前进方向;

C.在朝向前进的部分安装一层易熔金属,使其高温时蒸发吸收热量;

D.刚开始返回时即张开降落伞。

2.20世纪90年代,曾报道一则趣事,上海放飞到内蒙古某地的信鸽能准确返

回。然而当从内蒙古该地将待返回的信鸽翅膀上捆绑小块磁铁时,则绝大部分信鸽中途迷失。说明信鸽()。

A.有极强的时空记忆力;

B.能适应沿途的气候变化;

C.体内有磁导向系统;

D.不堪磁铁重负。

3.2001年9月11日上午9:48分(纽约时间)恐怖分子袭击了美国世贸中心大厦的A、B楼,在1小时内,两座高楼相继坍塌。2003年1月纽约市又计划在原

址上重建,建筑师们拟选用的建筑材料是()。

A.导热性好的硬质合金;

B.硬度好的有机聚合物;

C.类似绝热性能好的钢筋水泥复合材料;

D.轻便价廉的铝合金。

4.南北朝诗人何逊有首名诗《咏春风》:“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它反映的是()。

A.空气是有香味的;

B.空气是听得见的;

C.空气是摸得着的;

D.空气是有质量的。

5.在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中有一句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词作者在这里描写月亮运动的参照系是()。

A.一种白莲花;

B.云朵;

C.地面;

D.月亮。

6.鲁迅先生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从物质变化角度看,这句话说明()。

A.这是一种纯粹的化学变化;

B.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C.这是一种生物化学变化;

D.草长出了奶的生物变化。

7.故宫太和殿前的龙石是用几十吨重的远在房山(离北京有100km以上)的采石场石料雕成的,古代聪明的建筑师用的运石工具是()。

A.超大型起重机;

B.大型货车;

C.严冬泼水冻冰的路上人拉、马拉;

D.特大的轿来抬。

8.胡萝卜应该用油炒熟了吃,主要是因为()。

A.胡萝卜所含的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

B.胡萝卜只有炒熟了才能消化吸收;

C.生吃胡萝卜不干净;

D.胡萝卜中所含营养素经过高温处理后味道好。

9.家用不粘锅是在普通锅的内侧涂覆一层树脂而成,有了这层树脂烹调时锅就不会粘食物,这层耐烧的树脂的主要成分是著名的塑料之王----聚四氟乙烯。有关的正确说法是()。

A.是乙烯的同系物;

B.是一种混合物;

C.分子中含有 >C=C< 双键;

D.分子中不含氢原子。

10.199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8届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我国南海已发现积聚了该类物质。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这8 个笼子中只有6个容纳了天然气分子,每个笼子容纳一个,其余2个笼子被游离的水分子填充。则此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 CH4·14H2O

B. CH4·8H2O

C. CH4·6H2O

D. CH4·46H2O

11.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局发布通告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PPA)的药品制

剂。随后各类电视广告中药商都宣称自己的药品中不含PPA,您看到它是作为什么药的一种成分()。

A.感冒药;

B.抗癌药;

C.胃炎药;

D.肝炎药。

12.高科技改变了现代化战争的作战方式。例如,过去游击战中,游击战士趁黑夜接近敌人加以打击,这类战士被称为夜老虎。而且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飞机将夜视仪用于发现伊拉克的坦克。主要是因为()。

A.坦克在夜间发光;

B.坦克在夜间发出荧光;

C.坦克在夜间发出紫外线;

D.坦克在白天埋在沙漠中受热而在夜间放出强烈的红外线。

13.人剧烈运动后,经风吹,容易感冒是由于()。

A.冷风透入皮肤,使体温降低;

B.汗水中水分蒸发,带走身体上的热量,使体温降低;

C.运动后能量消失了,抵抗力衰弱;

D.运动时的气温高,停下来气温低。

14.我国生物学家群体于20世纪90年代成功实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小麦的DNA分子中,并成功表达,该项生物技术属于()。

A.杂交育种

B.细胞杂交

C.分子杂交

D.转基因技术

15.为了度量水中有机物等还原性物质的含量,通常把1升水样与强氧化剂完全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换算成以氧气为氧化剂时的质量(O2mg/L)来表示,称为该水样的化学耗氧量(COD)。我国明文规定COD>500mg/L的污水不得直接排放。COD愈大说明()。

A.水中的氧气量愈大

B.水中的还原物愈少

C.水中的氧气量愈小

D.供水中生物呼吸的氧气量愈多

16.为了炫耀实力,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政府决定在纽约建一座高达102层的帝国大厦。于1929年开始动工,一年后建成。1945年7月28日清晨,一架新型B-25型轰炸机于大雾中撞在这个大厦的97层上,结果:飞机碎了,大厦并没有倒;只是97层的一道边梁和部分楼板被撞坏;一架电梯下落。这个损失和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世贸大厦因恐怖分子袭击而坍塌造成的损失相比是很小的。这是由于()。

A.帝国大厦用的复合材料价格高

B.B-25型轰炸机撞击力不够大

C.使用了混凝土的复合材料结构,充分利用了钢筋抗拉强度高和水泥沙石在水作用下硬化且绝热性能好的优势。

D.使用了优质合金钢材,充分利用其硬度大、结构紧密且导热性能好的优势。

17.如果在宇宙飞船中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A.宇宙飞船上温度低

B.氧气不够

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D.达不到着火点

18.我国晚唐时期流传下一首曲牌名为《定风波》的词(作者姓名已失传),写的是一个人乘船沿河而行时对周围景物的感受。词的下半阙是:“满眼风波多闪烁,青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在这首词里,旅游者选定的参照系是()。

A.自己和船

B.水

C.天空

D.太阳

19.水平飞行的飞机在目标的正上方空投一个物包,则物包落地的位置

()。

A.一定在目标处

B.在目标的前方

C.在目标的后方

D.无法确定

20.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尤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破坏生态环境,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燃料脱硫

③在已酸化的土地中加石灰

④多种美人蕉、银杏等植物

⑤开发新能源

⑥多种法国梧桐、柠檬等。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21.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的两种生物,竟争最为激烈的是()。

A.野猪和野兔

B.斑马和长颈鹿

C.河马和鳄

D.梅花鹿和白唇鹿

22.在冬季盛有半瓶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中主要原因是()。

A.瓶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D.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压强变小

23.输油管道的被腐蚀一直是石油工业中的一大问题。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油管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A.在潮湿松软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24.蜜蜂能识别回家的路径,是因为其体内有磁性的纳米粒子。这说明蜜蜂具有()。

A.适应性

B.应激性

C.遗传性

D.变异性

25.地球上的生物圈是指( )

A.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的总称

B.地球上特有的,有别于其他行星的特殊圈层

C.被生命强烈改造了的地壳表层

D.地球表层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6.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能守恒

B.能量正在消失

C.总能量守恒,正在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27.历史上有个“刻舟求剑”的故事,说的是某人乘船出游,不小心把宝剑掉到了江里,于是他在船帮上宝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继续他的旅程,船到了目的地后停下来按记号去打捞。他的失败是由于()。

A.刻记号的位置不对

B.宝剑被江水冲走了

C.他没有选好参照物

D.他不懂得运动的相对性

28.1840年在我国的历史上爆发了有名的“鸦片战争”,从那时起,中华民族就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民族灾难中。鸦片屡禁不止,是由于易于吸食上瘾,其可能原因是()。

A.鸦片味道好,是著名的美味剂

B.人由于心理失去平衡,追求某种特殊剌激。

C.鸦片中存在的吗啡的分子结构与人脑中的分泌物脑肽的分子结构相近。

D.生成鸦片的花罂粟很美。

29.棉被拿到太阳下晒后,盖起来变得松软暖和,是由于下列两项原因

()。

A.纤维受热,空气膨胀;

B.棉被疏松,内贮存空气增多,热传递减少;

C.太阳能贮藏得多;

D.棉被产生了很多热。

30.喝汽水感到清凉,是由于()。

A.汽水中放了糖,有甜味;

B.汽水多是冰镇的,温度较低;

C.汽水中冒出二氧化碳,带走了口腔中的热量;

D.汽水有香味。

三.简答题

1.请仔细观察并解释为什么能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字来。

2.原子序数是10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第几周期?第几族?是金属元素还是

非金属元素?

3.生物的有氧呼吸有何特点?慢跑这种有益的健身运动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

吸?

4.如何划分天文四季?各季有何天文特征?

5.两力士对打,什么叫“击中要害”?

6.为什么要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7.什么是“绿色化学”?

地球自转有何特征?

四、计算题

1.利用激光测月地距离。1962年5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把一束激光射向月球,自激光射出开始计时,大约2.6秒后收到了从月球返回的信号,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为C=3.0×106km/s,请算出月地距离。

2.北京与天津相距140km,某旅行者乘汽车去的速率为70km/h,返回时的速率为50km/h,求往返的平均速率。

五.论述题

1.请简述我国水资源现状,并提出您的节水措施。

2.请列举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有趣而有意义的自然科学基础题,不少

于8个,(多答可适当加分,总分不超过10分)尽可能作出解释。(本题答

案,请有关单位汇总到中央电大师范部本课程组)

3.请简述我国的能源情况,并提出您的节能措施。

4.请列举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想到的创新题目和技术,不少于8 项,尽可能作出详细说明,已搞成的技术革新项目也可算入。

《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空气

2.摩擦绝热层(或耐烧蚀层)

3.脂肪酸

4.总悬浮颗粒物(粉尘或可吸入颗粒物)

5.环境污染物

6.惯性

7.石灰(或石灰石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8.食盐

9.Bb; bb

10.大陆架

11.太阳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复习要点 一、自然科学概述 1、自然科学:人类在探索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反 映自然界的现象、物质形态、结枸、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2、技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科 学知识相结合的改造自然的各种技能、工具和规则体糸。 3、自然科学的性质 (1)、自然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它没有国界、没有阶级性。 (2)、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自然科学的作用: (1)、自然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能推动杜会生产力的发展; (2)、自然科学能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5、自然科学的来源: (1)、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来源; (2)、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来源。

6、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 (1)、客观事实和理论间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社会需要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历史上主要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公元前384—322年,希腊:亚里士多德“集古希腊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等知识大成的博学家,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其中,形式逻辑学和物理学对后世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较大。 2、公元前90—168年,希腊:托勒密:集地球中心论之大成,建立完整的“地心说”。 3、公元前300年,希腊:欧几里德:著《几何原本》与公理法。 4、公元前287—212年,希腊:阿基米德:著《论平面的平衡》及“浮体定律”,称物理学之父。 5、公元129—200年,希腊:盖伦著《人体各部分的功用》,并提出“灵气说”。 6、中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明。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一碱 1.定义: 2.常见的碱 3.碱的通性 二酸 1.定义 2.常见的酸 3.酸的通性 三.盐 1.定义 2.常见的盐 3盐的化学性质 四.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溶解性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2)与氢气的反应 (3)与水的反应 五、氟 剧毒最活泼的非金属 + 2 + Q 2 + 2 = 4 + 六、溴、碘 溴液态与氯气相似化学性质 碘紫黑色固体 升华:这种固体不经加热直接变成气态的现 七、硫 1.物理性质俗称“硫磺”,浅黄色,黑火药主要成分,密度 2.078g/cm3 非金属性比较活 2.化学性质 (1)、硫与非金属反应 + (无色刺激性气味) 2+ 2 +=(酸雨) +(毒臭鸡蛋气味) (2)、硫与金属反应

+ 2+ +=(硫粉处理散落贡滴) 八、氮气 1.物理物性 气态占空气78% 无色无味气体 降温---液体、固体 2、氮气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3 +(灰色) (2)、与氧气反应 +2(无色) +2=2(空气中很容易) 2+=2+ (3)、与氢气反应 +32 九、氨气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气----氨水---铵肥 2、氨气易液化 -33.35℃,常压---液态+大量热 十、金属通性 80%金属元素,常温下汞为液态,其余为固态,绝大多数是银白色,只有金为

黄色,铜紫红色。电、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 1、铝 比较活泼显+3价 (1)、与氧成致密氧化膜(常温) 4+3=2 (2)、与水受热 2+62+3 (3)、与酸反应 (4)、与碱反应 (5)、铝盐 水解 净水,灭火器原料 2、铁 分布最广元素之一,合金性质优良,光亮银白色金属,7.8 g/cm3熔点153℃,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坚韧性 比较活泼,常显+3价或+2价 (1)、铁与非金属反应 3 +2 2 +32 + (2)、铁与水反应 3+4+4 (3)、炼钢、炼铁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题

自然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的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 2、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的假说。 3、大约在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古陆和南部的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洋(1.8亿年前)。 4、板块构造理论是说: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是地幔深处的作用。 5、英国的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6、以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 7、地质学把地球历史大致分为:。 8、地球所经历了3次大冰期,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发生在(石炭一二叠纪);第三次发生在。大约亿年一周期,其原因可能是太阳最绕银心的公转 9、距今约5.7-5.1亿年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凉,而海洋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出现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动物。 10、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11、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05亿年开始,延续了5500万年之久,出现了鱼,是所有高等动物(脊锥动物)的祖先。鱼类一出现则空前繁盛,泥盆纪又称“鱼类的时代”。 12、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蕨类植物空前繁荣,还出现苏铁、银杏、松柏等植物。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 13、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 14、是爬行动物全盛时期,成为生物界的真正霸主。当时十分有益于陆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整个地球都被陆生植物所覆盖,侏罗纪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公园,所以也是地球上著名的成煤期之一。晚期,出现了。 15、是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鸟类,著名的就生活在白垩纪,它是当时最强悍的食肉动物;也是全球发生大陆漂移,又一次出现生物大绝灭的时期。在,恐龙、菊石、箭石类等完全绝灭。 16、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动物就显示出它们的竞争优势。其中,的进化速度更快,除陆地外,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海洋(如鲸类)和向空中(如蝙蝠类)的辐射发展。无胎盘类在等地也获得了生存空间,有袋类成了那里的主人。 17、哺乳动物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进入新生代后,有胎盘类成为哺乳动物大家族的主流。身体,具有(单孔类除外),,发达有利于延续后代等等。 18、世界大陆架总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大约%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约占海洋总面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学分:2分 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对象:三年制初教专业 开课学期:每周2节课 三年制初教专业第一学期 一、课程的目标:在于认识自然本质和演变规律,从宏观上把握自然科学的性质、特点、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以及自然科学对人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摆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二、课程的性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文、理、英、音、体、美所有方向学生的通识类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力求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在职小学教师的特点出发,体现教材的先进性、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 三、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设置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以有利于现代生活及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员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同学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我

国许多地区小学教师文理兼教的实际需要。 四、本课程的要求是:课程内容按照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认知到应用,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了解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从认知到应用,以兼容性强且与人们生活密切的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课题使学员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树立自然界的物质观,逐步建立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辨证观点。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认识到要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一定要更快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科技素质,使教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doc

新疆阜康技师学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草稿) {TX|名词解释3 填空3 简答4 判断1} {PZ|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KD|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的描述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课、力和重力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第八课、牛顿第三定律第九课、动量第十课、超重和失重第十一课、抛体运动} {KD|第二单元第一课、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第三课、导体和电流第四课、电功、电功率第五课、电路的简单连接第六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七课、安全用电第八课、有关磁的知识第九课、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第十课、交流电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电磁波第十三课、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课、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 {KD|第三单元第一课、机械能第二课、分子的运动内能第三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确定发展目标} {KD|第四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太阳系第二课、地球生命之源—太阳第三课、人类的老家—地球第四课、地球的卫星第五课、日食和月食第六课、恒星世界第七课、四季星空} {KD|第五单元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第四课、电解质溶液第五课、卤素、硫氮第六课、铝铁} {KD|第六单元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第二课、乙醇第三课、乙酸第四课、酯和油脂第五课、糖类第六课、蛋白质第七课、食品添加剂第八课、涂料} {KD|第七单元第一课、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课、遗传和变异第六课、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七课、生物与环境第八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KD|第八单元第一课、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和依据第二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第三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 {ND|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 一、名词解释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 1.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夏洛的运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 [FS|4] 2.惯性 [答案]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较易] [FS|4]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一、填空 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为了使某些问题简化,不考虑物体大小与形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叫做()。但像位移这样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而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4、力和()是分不开的,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物体受()力是向下,()力是向上的,()是向前的,()力是向后的。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作用点) 5、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6、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大小跟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 磨擦力可以分为()()()。 9、冲量是是()和()的乘积。动量的变化等于冲量,这是结论叫做() 10、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等于零的的种状态叫做()。 11、抛体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和垂直方向的()。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当射角为()时,距离最远。 12、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叫做(),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 15、物体和稳度跟它的()和()有关。 二、问答题 一类题: 1、加速度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离心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3、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4、超重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5、失重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6、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注意事项 (1)只有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才和作用力成正比;同样地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才能够说物体的加速度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2)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总是相同。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式中的F的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7、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事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学总结 刘宾 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感触颇深。我懂得了作为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识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科学兴趣是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顺利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条件。兴趣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的学习方法比有限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科学方法的核心部分是科学探究。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的方法很多,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也可以在观察中探究、在动手实验中探究、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中探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探究要求。但探究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充分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知识再学习的基础,也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也是科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今很多人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理解为能力的培养或科学精神的培养,那是片面的。离开了科学知识这个基础,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空谈。 当然,科学知识的获取,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很多,如听教师讲授,自己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家庭科技活动等。 四、培养正确的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因此,必须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负责、勇于探究、实事求是、善于思考、乐于合作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小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终身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F13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F13 考试科目名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将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各种发现与发明、科技革命与重大进展、科学家的贡献与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等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加以研究、从中得出它的发展规律与经验教训。 二、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启迪学生在了解中外科学技术的前提下学习前人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概况,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史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石器和火、原始农牧业、原始手工业、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原始宗教神话自然观。 2、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技术。甲骨文、青铜冶铸、农牧业、手工业、自然科学、自然观。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冶铁采矿技术的早期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水利工程的兴建、《考工记》与《墨经》、天文学、数学、地学、中医理论的奠基、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 4、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与水利、冶金、造纸与漆器、建筑和交通运输、纺织与机械制造、天文历法与张衡、物理学与化学、中外交通、贸易与科学文化交流、自然观。 5、熟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和农学著作、天文学、数学、地学、医药学和医学教育、炼丹术、化学、瓷器和冶金、佛教建筑、机械制造、自然观和宇宙论。 6、掌握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技术。茶和农业生产技术、雕版印刷术和造

中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期中测试题

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在描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__,一般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运动,时常取______作参照物。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 叫做______________运动,简称为__________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_运动,简称__________运动。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运动或______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惯性,一般可以说,______是物体惯性的量度,______越大,惯性越大。4、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______有关外,还跟物体内______的分 布有关。 5、实验表明,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度 成正比。 6、摩擦力可以分为______摩擦力、______摩擦力和_____摩擦力。 7、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__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8、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_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 方向跟____的方向相同。 9、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上。 10、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_____定理。 11、10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在受到一个恒力作用4s后,速度变为2m/s。则物体在受力前的动量是_______;在受力后的动量是_______;物体受到的冲量为_______;恒力的大小为_______,方向是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所说的“旭日东升”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A、太阳 B、月亮 C、地面 D、云 2、.一同学沿跑道跑了400m又回到原处,他跑的位移是() A、400m B、200m C 、0m D、100m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 、位移D、路程 4、炮弹以850m/s的速度从炮口射出,这个速度指() A、平均速度 B、即时速度 C 、线速度D、末速度 5、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一般取() A、9.8 m/s2 B、8.9 m/s2 C、10 m/s2 D、0 m/s2 6、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物体的速度() A、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一定很大C 、速度变化一定很快D、无法判断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8、如果摩擦阻力忽略不计,玻璃球沿斜槽向下滚动,是什么运动?()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A、超重 B、失重 C、完全失重 D、完全超重 10、哪一种平衡物体的重心不变?() A、稳定平衡 B、不稳定平衡 C、随遇平衡 D、无法判断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2014—2015(下)高一春季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础》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m =F/m =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完整版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规律被称为()。 5.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4.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5.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惯性 3.摩擦力 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第二定律 五、简答题(共30分) 1.汽车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当车突然开动时呢(8分) 2.两辆在公路上直线行驶的汽车,他们的距离保持不变,是说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两辆汽车都是静止的以什么物体作照物,两辆汽车都是运动的能否找到这样一个参照物,一辆汽车对它是静止的,另一辆汽车对它是运动的(3分) 3.下列各种摩擦各属哪一种摩擦( 4分) (1)小朋友从滑梯上下滑时,小朋友与滑板之间的摩擦; (2)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3)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手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 60 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 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2、掌握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三大发现 3、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二)运动和力 1、了解机械运动、参考系、位移、质点、时间、重力加速度,了解静摩擦力,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质量,了解牛顿第三定律,了解超重和失重 2、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理解力、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标量和矢量等概念,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定律,理解物体的平衡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三)电与磁 1、掌握电场和磁场的基础知识,掌握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运算 2、学会计算简单电路的电功、电功率以及导体中电流产生的热量,掌握电流的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 3、了解直流电动机和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掌握安全用电常识,了解电视、雷达 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字影碟机的使用和保养 4、学会运动电磁学的简单知识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 (四)光、热、声 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以及光学仪器 2、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3、掌握热传递规律,知道雨露霜雪的形成 4、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现象 (五)物质结构与能量守恒 1、掌握功、功率、功和能的关系,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换,机械能守恒定律 2、理解分子的大小、质量,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内能 3、了解原子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衰变、半衰期,反射性的应用、污染和 防护 4、了解核反应,裂变和聚变,核电站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4.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5.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惯性 3.摩擦力 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第二定律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与答案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 填空题 第一章 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造纸术___、___印刷术__、___指南针___、__火药____。2.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___古代____、___近代____和___现代____三个阶段。 3.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是___太阳中心说向神学的挑战___、___血液循环学说对神学的打击___和__伽利略为近代自然科学开辟道路___。 4.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法国化学家____拉瓦锡______。5.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______细胞学说_________、______达尔文进化论_______和___ __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_____。 6.假说的基本特征是:____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____、___具有一定的猜测性___。 7.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探索_______、____解释______和___检验______。 8.自然科学是以____自然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__实验___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9.科学是由一系列的___原理____、___原则____和___学说____组成的知识体系。 10.___原子____是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 11.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____概念____、____判断____、____推理____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第二章 12.地球的外部圈层由_____大气圈______、____生物圈_______、和____水圈_______组成。1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称为___同位素_____。 14.海底地貌中深度和坡度很小的是____大陆架_______,坡度较大的是___大陆坡________;大洋的主体是____大洋盆地_______,深度很大但坡度很小。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生物 教 案 任课教师:李用

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生物的新陈代谢 类型:新授课 课时:2 教学目标: 1、识记新陈代谢的概念; 2、识记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概念和区别; 3、知道自然界存在中间代谢类型。 教学重点: 1、新陈代谢相关的多个概念; 2、生物的新陈代谢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1、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四者的关系; 2、化能合成作用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回顾以往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陈代谢基本代谢的课题二、讲 二、板书: 1、新陈代谢的概念 (1)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概念和关系

(2)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概念和关系 (3)新陈代谢的意义 2、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的类型 〈1〉自养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2〉异养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2)异化作用的类型 〈1〉需氧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2〉厌氧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3)介绍自然界存在的中间代谢类型 小结: 本节课程详细讲述了生物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与对生物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新陈代谢与生物的重要联系,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 作业: 名词:新陈代谢 第二节、酶与新陈代谢 类型:新授课 课时: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酶的本质 2、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 3、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酶制品教学重点: 1、酶的本质与特性 2、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酶的本质与特性 2、酶的作用机理 过程: 引入:图片引入(生活中的含酶制品) 板书: 1、酶的概念与本质 (1)酶的概念 (2)酶的本质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 (2)专一性 (3)作用条件温和 (4)活性可调节 (5)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 3、生活中含酶制品的使用

自然科学基础论文

身边的自然科学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一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恩格斯:《自然辩证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类就是不断地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认识自然界,积累起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从而有进一步地提高自己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如此循环往复,人类得以发展,社会得以前进。原始社会的生活十分艰苦,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还很低,人类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只能是很零散的,很粗糙的,其中还补课避免地混杂这许多谬误。即使如此,今天人类多全部科学成果终究是从这里来世的。 人类不是赤手空拳地去改造自然界的,人类依靠自己所制造的工具在自然界中谋生,生产工具发展是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器是原始社会的重要工具。石头比较笨重,石器的形状只能比较短小,在实用上有时就不大方便,于是又在石器上安装上木头的或骨头的把柄,这就是发明了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制成的复合工具。复合工具的出现是工具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工具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迈出了很有意义的一步。 火对于人类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有了火,人类的食物来源扩大了,人类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潮湿而阴暗的山洞变得干燥又明亮了,火使得寒冷的冬季比较容易度过,人类生活的范围得以扩展到更为广大的地域。火还是人类用于狩猎的重要武器。尤其重要的熟食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使人类获得更多的营养,增强了体质,特别是大大地住进了大脑的发达。 后来的逐渐发展,人类又学会制造和使用石梨,石斧等农具。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了出来,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和以畜牧业为主的人群,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