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离子平衡专题复习----真正的经典!!!

高三化学离子平衡专题复习----真正的经典!!!

高三化学离子平衡专题复习----真正的经典!!!
高三化学离子平衡专题复习----真正的经典!!!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知识点:

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注意CO 2、SO 2、NH 3等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非电解质)

(2)强弱电解质(注意KSCN 等盐属于弱电解质,思考苯酚、水、乙醇、盐酸与钠反应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见的H 2CO 3、NH 3?H 2O 、CH 3COOH 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4)水的电离,影响水的电离因素(酸,碱、盐、温度等) (5)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 2. 盐的水解平衡:

(1)本质:弱电解质从逆向建立电离平衡时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2)影响因素:内因: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 外因:温度、浓度 (3)应用:

①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和比较离子浓度 弱酸或弱碱,如CH 3COOH 、NH 3?H 2O 和H 2CO 3

弱酸与其盐溶液如:HAC 与NaAC ,弱碱与其盐溶液NH 4Cl 与NH 3?H 2O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如:NaHCO 3、NaHC 2O 4溶液 ②离子共存问题

Fe 3+、Cu 2+、NH 4+、Al 3+、Fe 2+等离子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

-23CO 、-23SiO 、-

2AlO 、-COO CH 3、-O H C 56等离子只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HCO 3-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存大 泡沫灭火器中发生的反应 ③某些盐或盐溶液制备、保存 FeCl 3溶液的配制方法:

硅酸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变浑浊的原因,不能用玻璃瓶塞的原因 ④Fe(OH)3胶体的制备明矾的净水作用 ⑤弱电解质的证明

证明CH 3COOH 是弱酸的方法:

⑥解释某些化学现象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由MgCl 2?6H 2O 制取无水氯化镁的方法:

AlCl 3?6H 2O 和SOCl 2混合加热可以得到得到无水氯化铝的原因 用TiCl 4制取TiO 2的反应等 2. 中和滴定

(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原理:n (-

OH )=n (H +)

(3)关键:准确测定标准液与待测液的体积,准确判断滴定的终点 (4)仪器与操作:准备、滴定 (5)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6)溶液中PH 的计算: 3. 溶液PH 的计算

(1)计算的原则酸溶液按C(H +),碱溶液按C(-

OH )计算

(2)强酸混合:c (H +)=

强碱混合:c (OH

-)=

(3)强酸与强碱混合后,先判断溶液酸碱性再列式计算

(4)两强混合呈中性:

V V = 10

14

-+碱酸pH pH

(5)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且溶液的PH 之和为14,则混合溶液呈弱的一方的性质 4. 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条件下沉淀的溶解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时,溶液呈饱和状态 (2)沉淀反应的应用:

沉淀的生成:如:Cu 2+(Fe 3+、Fe 2+)离子和除去方法 沉淀的溶解:如:Mg(OH)2沉淀的溶解方法

沉淀的转化:如:水垢中CaSO 4的除去,氟化物防治龋齿的化学原理等

【学法导航】

1. 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 +)>C(-

OH )的操作是 ( )

(1)将水加热煮沸 (2)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3)向水中通CO 2 (4)向水中通 NH 3 (5)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 (6)向水中加入NaHCO 3固体 (7)向水中加NaHSO 4固体

A.(1)(3)(6)(7)

B.(1)(3)(6)

C.(5)(7)

D.(5) 【答案】 D

【方法要领】本题主要考查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请按如下思路完成本题的解:本题涉及到哪些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各自对水的电离平衡如何影响?结果任何(C(H +)与C(-

OH )相对大小)?归纳酸、碱、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2. 在0.1 mol/l 的NH 3·H 2O 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NH 3·H 2O)>C(-

OH )>C(+

4NH )>C(H +)

B .C(+

4NH )>C(NH 3·H 2O)>C(-

OH )>C(H +) C .C(NH 3·H 2O)>C(+4NH )=C(-OH )>C(H +)

D .C(NH 3·H 2O)>C(+

4NH )>C(H +)>C(-

OH )

【答案】A 。

【方法要领】NH 3·H 2O 是一元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少部分发生电离(NH 3·H 2O

+4

NH +-OH ),所以C(NH 3·H 2O)必大于C(NH 4+)及C(-OH )。因为C(-OH )=C(H +)+C(+4NH ),所以C(-OH )>C(+4NH )。综合起来,C(NH 3·H 2O)>C (-OH )>C(+

4NH )>C(H +)

3. 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 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配制成1L 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OO CH 3)>C(Na +),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H +)>C(-

OH ) B.C(CH 3COOH)+C(-COO CH 3)=0.2 mol/L C.C(CH 3COOH)>C(-COO CH 3) D.C(CH 3COO -)+C(-

OH )=0.2 mol/L 答案:B

方法要领: CH 3COOH 和CH 3COONa 的混合溶液中,CH 3COOH 的电离和CH 3COONa 的水解因素同时存在。已知C(-COO CH 3)>C(Na +),根据电荷守恒C(-COO CH 3)+C(-

OH )=C(Na +)+C(H +),可得出C(-

OH )<C(H +)。说明混合溶液呈酸性,进一步推测出0.1mol/L 的CH 3COOH 和0.1mol/L 的CH 3COONa 溶液中,电离和水解这一对矛盾中起主要作用是电离,即CH 3COOH 的电离趋势大于-COO CH 3的水解趋

势。根据物料守恒,可推出(B )是正确的 [规律总结]

1. 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

NaHCO 3溶液中:nC(Na +)+nC(H +)=nC(-

3HCO )+2nC(-23CO )+nC(-

OH )推出:C(Na +)+C(H +)=C(-3HCO )+2C(-23CO )+C(-

OH )

2.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 3溶液中nC(Na +):nC(C)=1:1,推出:C(Na +)

=C(-3HCO )+C(-23CO )+C(H 2CO 3)

3. 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 +)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NH 4HCO 3

溶液中H 3O +、H 2CO 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 3、-

OH 、-23CO 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H 3O +)+C(H 2CO 3)=C(NH 3)+C(-

OH )+C(-23CO )。

4.(2008年天津理综第9题)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 3COOH

H +

+CH 3COO -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 A .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 (H +

)=c (OH -

)+c (CH 3COO -

) B .0.10mol/L 的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 (OH -

)减小 C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 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 .常温下,pH =2的CH 3COOH 溶液与pH =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7

【答案】B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H +

)=c(-

OH )+C(-COO CH 3),故A 项对;0.1mol/lCH 3COOH 在加

水稀释过程中酸性减弱,即c(H +

)减小,而在一定温度下,C(H +)·C(-OH )=Kw 是一定值,故c(-

OH )增大,

所以B 错;在醋酸中加入醋酸钠,c(-COO CH 3)增大,所以平衡向左移动,故C 对;pH=2的CH 3COOH 中pH=12的NaOH 中c(H +

)=c(-

OH ),但由于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故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NaOH ,

二者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所以溶液显酸性,即pH <7,所以D 对

规律:

(1)弱酸在加入水稀释的过程中H +与弱酸根离子的浓度都在减小,只有对应的-

OH 浓度在增加(如果改成氨水讨论的方法相同)

(2)PH 之和为14的酸与碱等体积混合后,若都是强的则呈中性,若有弱的溶液呈弱的一方的性质,(把选项D 的溶液改为氨水与盐酸同样讨论,若使溶液呈中性则加入的弱的一方的体积应该少) 5.(2008年江苏高考第12题)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pH=2的HA 溶液与pH=12的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 c (H +) + c (M +) == c (-OH ) + c (-

A )

B .pH 相等的CH 3COONa 、NaOH 和Na 2CO 3三种溶液: c (NaOH)<c (CH 3COONa)<c (Na 2CO 3)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 3COOH 和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OO CH 3) +2c (-

OH ) == 2c (H +) + c (CH 3COOH)

D .0.1mol·L -1的NaHA 溶液,其pH=4:c (-

HA )>c (H +)>c (H 2A)>c (A 2-) 【答案】A 、C

【解析】选项A 中无论酸HA 与碱MOH 强还是弱,反应后的溶液中总存在四种离子,根据电荷守恒,A 正确,选项B 中NaOH 是强碱,电离呈碱性,CH 3COONa 和Na 2CO 3两种溶液是水解呈碱性,水解的程度很小,若PH 相同的,所需要两者的物质的量浓度远大于NaOH 溶液,而且酸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所需要浓度就越小c (NaOH)<c (Na 2CO 3)<c (CH 3COONa)

选项C 中存在电荷守恒c (H +) + c (Na +) == c (-

OH ) + c (-COO CH 3),另不管溶液是电离还是水解,由于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 3COOH 和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以2c (Na +) == c (CH 3COOH) + c (-COO CH 3),把后面的等式代入到第一个等式中,则C 正确,D 选项是溶液呈碱性,酸式盐的水解大于电离的等式若酸式盐呈碱性电离大于水解就不成立了,D 错误

规律:

(1)相同PH 值的不同物质的浓度比较,若呈碱性则是强碱<弱碱<水解呈碱性的盐,水解程度大的盐<水解程度小的盐(呈酸性的顺序也可以同理推出)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NaHA ,呈酸性与呈碱性时的不同是水解产物与电离产物的排序,还有就是H +与OH -的排序,如水解大于电离则c (H +)>c (H 2A)>c (A 2-),若电离大于水解则c (-

OH )>c (A 2-)>c (H 2A)。

6. 以下是25℃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①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

②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

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2+氧化成Fe3+,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个除杂方案都能够达到很好效果,Fe2+、Fe3+都被转化为而除去

(2)①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________为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除去Fe3+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

D.Cu2+可以大量存在于pH=4的溶液中

E.在pH>4的溶液中Fe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答案】(1)氢氧化铁(2)氨水;不会引入新的杂质(3)2Fe3++3Mg(OH)2 == 3 Mg2+ +2Fe(OH)3 (4)A C D E

【解析】由于氢氧化铁相对于氢氧化亚铁溶解度小,沉淀所需要的PH值低,所以通常将Fe2+氧化为Fe3+然后再进行沉淀,沉淀中存在溶解平衡,所以当加入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剂时,沉淀会发生转化,因些加入氢氧化镁时会发生氢氧化镁溶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加入沉淀剂时一般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加入时应该加入与溶液中主要离子相同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所以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2+氧化成Fe3+,然后可以加入含有氧化铜,氢氧化铜等物质规律:

(1)利用沉淀平衡实现沉淀而除杂时,常加入与溶液中主要离子相同阳离子的难溶物进行处理,如除去氯化镁中的铁离子,可以加入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碳酸氢镁等

(2)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如:将Fe2+氧化为Fe3+时,只能用H2O2、O3等,若溶液中原有氯离子,还可以考虑用氯水等,但不能加入溶液中不含有的离子。

7. 25oC,若10体积的某强碱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酸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

该碱的pH 与强酸的pH 之间该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13

【解析】由题意知,本题为酸、碱混合后完全中和,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知,酸中n(H +)与碱中n(OH -)相等,故有C(H +)酸V 酸 == C(OH -)碱V 碱,由此关系列式可求得结果。

【解答】设酸的pH 为a ,C(H +)酸=10-a ,碱的pH 为b ,C(OH -)碱=10-14 / 10-b =10- (14 - b) 因为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所以C(H +)酸V 酸 == C(-

OH )碱V 碱

10-a ×V = 10 - (14 - b) ×10V = 10 - (13 - b) ×V 10-a = 10 - (13 - b)

两边取负对数:-lg10-a = -lg10 - (13 - b),a=13-b a+b=13

即酸的pH 与碱的pH 之和为13

【典例精析】

例1. 某温度下纯水中C(H +) = 2×10-7 mol/L ,则此时溶液中的C(-

OH ) = ___________。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 +) = 5×10-6 mol/L ,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 = ___________。

【解析】由水电离产生的H +与OH -量始终相等,知纯水中C(H +) = C(-OH )。根据纯水中

C(H +) 与C(-

OH )可求出此温度下水的Kw 的值,由Kw 的性质(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若温度不变,稀盐酸中Kw 仍为此值,利用此值可求出盐酸中的C(-

OH )。

【答案】纯水中 C(-

OH ) = C(H +) = 2×10-7 mol/L Kw = C(H +)·C(-OH ) = 2×10-7×2×10-7 = 4×10-14

稀盐酸中 C(-OH ) = Kw / C(H +) = (4×10-14) / (5×10-6) = 8×10-9 mol/L

例2. 把0.02mol /LCH 3COOH 溶液和0.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OO CH 3)>C(Na +) B.C(CH 3COOH)>C(-COO CH 3)

C.2C(H +)=C(-COO CH 3)-C(CH 3COOH)

D.C(CH 3COOH)+ C(-COO CH 3)=0.01mol/L

【解析】此题实质上是0.05mol/L 的CH 3COOH 溶液和0.05mol/L 的CH 3COONa 溶液的混合溶液。由电荷守恒关系可得: c (H+

)+c(Na+

)=c(-COO CH 3)+c(OH-

) (1)

由物料守恒关系可得: c(CH 3COOH )+c(-COO CH 3)=c(Na+

)×2=0.01mol/L (2)

由(2)可知D正确。将(1)×2+(2)可得:2c(H+

)=c(-COO CH 3)+2c(OH-

)-c (CH 3COOH )(3)

C选项错误 【答案】D

例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mol·L

-1

氨水中,c (-

OH )==c (NH 4+)

B .10 mL 0.02mol·L -

1HCl 溶液与10 mL 0.02mol·L -

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 ,则溶液的pH=12

C .在0.1mol·L -

1CH 3COONa 溶液中,c (-

OH )==c (CH 3COOH)+c (H +)

D .0.1mol·L

-1

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 溶液中,c (Na +)==2c (A 2-)+c (-

HA )+c (H 2A)

【解析】NH 3·H 2O 是弱电解质,它本身电离所产生的两种离子浓度相等,得氨水中的部分-

OH 来自于H 2O 的电离,所以c (OH -)>c (NH 4+),A 错;B 项中酸碱中和反应后,

121110102.002.001.002.001.02)(---

--

??=??-???=L mol L

L mol L L mol L OH C

pH=-lgC(H +)=-lg (10-14/10-12)=12,B 正确;根据盐的消解规律,可以判断C 正确;D 项中因钠元素的离子与A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对应关系应该为c (Na +)=c (A 2-)+c (-

HA )+c (H 2A),D 错。

【答案】BC

例4.(09年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 mol/LC 6H 5ONa 溶液中:c(Na +)>c(C 6H 5O -)>c(H +)>c(OH -)

B. Na 2CO 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 和K w 均减小

C. pH=5的CH 3COOH 溶液和Ph=5的NH 4Cl 溶液中,c(H +)不相等

D. 在Na 2S 溶液中加入AgCl 固体,溶液中c(S 2-)下降

【解析】A 项,苯酚钠为碱性溶液,故错;B 项,温度不变,则K w 是不变的,错;C 项,pH=5即代表溶液中C (H +

)均为10-5mol/L ,错。D 项,Ag 2S 比AgCl 更难溶,故加入S 2-

会与溶液中的Ag +

结合的,

正确

【答案】D

例5.(09年全国1) 用0.1 mol?.1

L -的盐酸滴定0.10 mol?.1

L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4()c NH +>()c Cl -,()c OH - >()c H +

B. 4()c NH +=()c Cl -,()c OH - =()c H +

C.()c Cl - >4()c NH +,()c OH - >()c H +

D. ()c Cl - >4()c NH +,()c H +>()c OH -

【解析】溶液中不可能出现阴离子均大于阳离子的情况,不遵循电荷守恒,故C 项错。 【答案】C

例6.(09年福建)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CO 32- + H 2

O

HCO 3- + 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 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323()()

c HCO c CO --减小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

【解析】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故稀释时是不变的,A 项错;CO 2通入水中,相当于生成H 2CO 3,可以与OH -

反应,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B 项正确;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表达式的结果是增大的,C 项错;D 项,加入NaOH,碱性肯定增强,pH 增大,故错。

【答案】B

例7.(09年安徽) 向体积为0.05mol·L -1CH 3COOH 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b 的0.05mol·L -1KOH 溶液,下列关系错误..

的是 A.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CH 3COO -)>c (K +) B.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H +)>c (OH -) C. V a c (K +)> c (OH -)> c (H )

D. V a 与V b 任意比时:c (K +)+ c (H +) =c (OH -)+ c (CH 3COO -)

【解析】若Va>Vb ,醋酸过量,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 (CH 3COOH)+ n (CH 3COO -

)=0.05Va ,n (K +

)= 0.05VVb ,则A 选项正确;若Va=Vb ,反应后为CH 3COOK 溶液,由于的CH 3COO -水解而显碱性,根据质子守恒可知,B 选项正确;若Va

)>c (CH 3COO

),C 选项错误;D 选项符合电荷守恒,正确。 【答案】C

例8.(09年广东) 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氯水中:c(Cl 2)=2[c(ClO -)+c(Cl -

)+C(HClO)] B. 氯水中:c(Cl -)>c(H +)>c(OH -)>c(ClO -

)

C. 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 (Na +

)=c (3CH COO -) D. 23Na CO 溶液中:c 233

(a )c()c()c()c()N CO

OH HCO H -

+

--

+????

【解析】根据氯水中所含粒子的种类可知氯水中也含有氯气分子A 设置了一个貌似物料守恒的式子而忽视了氯气分子的存在,故A 错;根据Cl 2+H 2O

HClO+H +

+-

Cl ,HCl 完全电离 而HClO 部分电离,

可知正确的顺序c(H +)>c(-

Cl )>c(-

ClO )>c(-

OH ),B 错;C 项等物资的量的强碱与弱酸混合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c(OH -)>c(H +),再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以判断c (Na +

)>c (3CH COO -);D 项比较简单

【答案】D 例9.已知0.1 mol·L

-1

的二元酸H 2A 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Na 2A 、NaHA 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 2A 、NaHA 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 .在NaHA 溶液中一定有:c (Na +)+c (H +)=c (HA -

)+c (OH -

)+2c (A 2-

D .在Na 2A 溶液中一定有:c (Na +)>c (A 2-

)>c (H +)>c (OH -

【解析】0.1 mol·L -1

的强酸pH =1.0,0.1 mol·L

-1

的H 2A 溶液pH =4.0,说明它是一种弱酸。Na 2A 发

生水解A 2-

+H 2O

HA -

+OH -

和HA -

+H 2O H 2A+OH -

,溶液中存在HA -

、A 2-

、H +、OH -

;NaHA 发生水解HA -

+H 2O

H 2A+OH -

和电离HA

H ++A 2-

,溶液中存在HA -

、A 2-

、H +、OH -

,所以两

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A 不正确。

物质的量相等的Na 2A 和NaHA 因为存在上述水解、电离等过程,阴离子数量发生变化,所以阴离子总量不相等,B 不正确。

由电荷守恒可知c (Na +)+c (H +)=c (HA -

)+c (-

OH )+2c (A 2-

),C 正确。Na 2A 溶液显碱性,c

(-

OH )>c (H +),D 不正确

【答案】C

例11. 用水稀释0.1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c(OH -)/c(NH 3·H 2O)

B. c(NH 3·H 2O)/c(-

OH )

C. c(H +)和c(-

OH )的乘积

D. OH -的物质的量

【解析】加水稀释,一方面溶液中所有的微粒的浓度都会同等程度地降低;另一方面氨水的电离平衡将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即产物降低的幅度小一点,反应物降低的幅度大一点;随着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OH 的数目或物质的量还是比稀释前要多。

【答案】 B

例12. Fe(OH)3难溶于水,存在平衡:Fe (OH )3Fe 3++3-

OH ,在Fe(OH)3悬浊物中加入少量下

列物质后,可使溶液中的Fe 3+浓度增大的是

A .NaOH 溶液

B .稀HCl

C .稀HI

D .水

【解析:】A 项增大了-OH 浓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项消耗-

OH ,使平衡向正向移动;C 项既消耗-

OH ,-

I 又能与Fe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项的平衡尽管向正向移动,但溶液中所有的微粒浓度都会降低。

【答案】 B 。

例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温度下,1 mol·L -1氨水溶液与0.5 mol·L -1氨水溶液中,c(OH -)之比是2:1

B. 0.1 mol·L -1 NH 4Cl 溶液中的c(+4NH )=c(-

Cl )

C. 向0.1 mol·L -1NaNO 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使溶液pH=1,此时混合液中c(Na +)=c(-

Cl ) D.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使 混合液的pH=7,此时混合液中c(Na +)=c(-COO CH 3) 【解析】A 项中如果是强碱,其浓度之比与-

OH 浓度之比相等,但此处氨水是弱碱,稀氨水的电离程度大,所以二者的-

OH 浓度之比小于2:1;B 项中如果是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则等式成立,但NH 4Cl 中的+4NH 水解后,消耗OH -、积累H +,c(+4NH )

Cl )。C 项中NaNO 3和HCl 都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为离子,满足己知条件要求。D 项中pH=7,c (H +)=C(-

Cl ),根据电荷守恒:C (H +)+C (Na +)=C(-

OH )+C(-COO CH 3),即得答案。

【答案】CD

例14. 取pH 值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 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 锌粉,在相同条

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盐酸和醋分别与锌反应的速度一样大

【解析】 影响生成氢气多少的是酸最多提供的n(H +)的多少,而与其浓度大小无关;影响生成氢气速率大小的是酸己电离的c(H +)大小,而与其物质的量多少无关。

n(HCl)=0.01×0.1=0.001mol ,n (Zn)=0.03/65=0.00046 mol , n(CH 3COOH)> 0.01mol 。由反应关系来看,两酸均过量,则产生同样多的氢气。

PH=2的两酸稀释相同倍数后,由于醋酸的继续电离,使得c(H +,CH 3COOH)>c(H +,HCl),故醋酸产生氢气和速率大。

【答案】BC

例15. 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的是

A.将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

B.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浓硫酸反应制取

C.相同pH 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醋酸的pH 值变化大

D.相同pH 值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起始速度相等

【解析】A 项中醋酸在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加大,要想达到与盐酸一样的H +浓度,所需加水要多;B 项中的醋酸不能用浓硫酸来制取;C 项中HCl 加NaCl 不会使其电离有什么变化,因为它本来己经完全电离了,而醋酸中加醋酸钠,将会抑制醋酸的电离;D 项中pH 相同,c(H +)肯定相等,只能说明起始c(H +)相等,不能说明反应中有何变化。

【答案】AC 。

例16. 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存在着溶解平衡,例如:

AgCl(s)

Ag ++-

Cl ,Ag 2CrO 4(s)

2Ag ++-

24CrO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化合物饱和溶液离子浓度

的乘积为一常数,这个常数用Ksp 表示。 已知:Ksp(AgCl)=[Ag +][-

Cl ]=1.8×10-10 Ksp(Ag 2CrO 4)=[Ag +]2[-24CrO ]=1.9×10-12

现有0.001摩/升AgNO 3溶液滴定0.001摩/升KCl 和0.001摩/升的K 2CrO 4的混和溶液,试通过计

算回答:

(1) -

Cl 和-

24CrO 中哪种先沉淀?

(2)当-24CrO -以Ag 2CrO 4形式沉淀时,溶液中的-

Cl Cl -离子浓度是多少? -24CrO 与-

Cl 能否达到

有效的分离?(设当一种离子开始沉淀时,另一种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 时,则认为可以达到有效分离)

【解析】(1)当溶液中某物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大于Ksp 时,会形成沉淀。几种离子共同沉淀某种离子时,根据各离子积计算出所需的离子浓度越小越容易沉淀。(2)由Ag 2CrO 4沉淀时所需Ag +浓度求出此时溶液中Cl —的浓度可判断是否达到有效分离。

【答案】(1)AgCl 饱和所需 Ag +浓度[Ag +]1=1.8×10-7摩/升

Ag 2CrO 4饱和所需Ag +浓度[Ag +]210-5摩/升

[Ag +]1<[Ag +]2,Cl -先沉淀。

(2) Ag 2CrO 4开始沉淀时[-

Cl 10-6<10-5,所以能有效地分离。

例17.(09年山东)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反应N 2(g)+3H 2(g)

2NH 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ΔH (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O 2 (g)= O +2(g)+e -

?H 1= 1175.7 kJ·mol -1

PtF 6(g)+ e -1

PtF 6-(g)

?H 2= - 771.1 kJ·mol -1 O 2+PtF 6-(s)=O 2+(g)+PtF 6-

?H 3=482.2 kJ·mol -1

则反应O 2(g )+ PtF 6 (g) = O 2+PtF 6- (s)的?H=_____________ kJ·mol -1。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 -1的MgCL 2和CuCl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已知25℃时

K sp [Mg(OH)2]=1.8×10-11,K sP [Cu(OH)2]=2.2×10-20。

(4)在25℃下,将 a mol·L -1的氨水与0.01 mol·L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 4*)=c(-

Cl ),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 2O 的电离

常数K b =__________

【解析】(1)在恒压条件下加入氩气,则容积增大,导致原平衡中各物质的浓度同等比例减小,所以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即向左移动;催化剂仅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

影响焓变。(2)根据盖斯定律,将化学方程式①+②-③叠加。(3)Cu(OH)2 的Ksp 小于Mg(OH)2的,所以离子的浓度商首先大于Cu(OH)2 的而先沉淀;由于氨水是弱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4)由溶液

的电荷守恒可得: c(H *)+c(+4NH )=c(-

Cl )+c(-

OH ),已知c(+4NH )=c(-

Cl ),则有c(H *)=c(OH -),溶液显中性;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此时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 b= [c(+4NH )·c(OH -)]/c(NH 3·H 2O)= (0.01

mol·L -1·10-7mol·L -1)/(amol·L -1-0.01 mol·L -1)= 10-9/( (a-0.01)mol·L -1.

【答案】(1)向左 不改变 (2)-77.6 (3)Cu(OH)2 Cu 2++2NH 3·H 2O=Cu(OH)2 ↓+2+

4NH

(4)中 K b =10-9/( (a-0.01)mol·L -1.

【专题突破】

1.(09年全国2)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①②⑤⑥③

B. ④①②⑥⑤③

C. ①④②⑥③⑤

D. ①④②③⑥⑤

2. 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 值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 +

)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 +

)小。

3. 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为1.0×10-12,由此可知在该温度时纯水电离的c(H +)为

A. 1.0×10-7

B. 1.0×10-2

C. 1.0×10-6

D. 1.0×10-14

4.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

OH )=10-12mol/L ,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

A.HCl

B.NaOH

C.NH 4Cl

D.H 2SO 4 5.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C(-

Cl )>C(+4NH )>C(H +)>C(-

OH )

B .C(+

4NH )>C(-Cl )>C(H +)>C(-

OH )

C .C(-

Cl )=C(+4NH )>C(H +)=C(-

OH )

D .C(+

4NH )=C(-

Cl )>C(H +)>C(-

OH )

6.(08-09学年第一学期余姚期末模拟卷)氯气溶于水达到饱和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再通入少量氯气,c(H +)/c(-

ClO )减小 B .通入少量HCl ,溶液漂白性增强

C .加入少量固体NaOH ,一定有c(Na +)=c(-

Cl )+c(-

ClO ) D .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室温下,有关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的体积变化)

A .在①、②中分别加入氯化铵晶体,两溶液的pH 值均增大

B .分别将等体积的①和②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 :①>②

C .把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 -)>c(NH 4+)>c(OH -)>c(H +)

D .将溶液②和溶液③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pH=7 8.浓度都是1 mol·L

-1

的四种正盐溶液:AX 、BX 、AY 、BY ;AX 的溶液pH=7且溶液中 c(x -)=1 mol·L

1

,BX 的溶液pH=4,BY 的溶液pH=6。则AY 的溶液pH 为 ( )

A .大于7

B .等于7

C .小于7

D .无法判断

9.(山东省烟台市2008—2009学年度试题)欲使NaHCO 3溶液中的c(H +)、c(-3HCO )、c(-23CO )都减少,

其方法是 ( )

A .通入CO 2气体

B .通入HCl 气体

C .加入NaOH 固体

D .加入Ca(OH)2固体

10.常温下,将衡氨水与稀盐酸混合时,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

A .pH>7,c(+4NH )+c(H +)=c(-OH )+c(-

Cl )

B .pH<7,c(+

4NH )+c(H +)=c(-

OH )+c(-

Cl )

C .pH=7,c(+

4NH )> c(-Cl )>c(H +)=c(-

OH ) D .pH<7, c(-

Cl )>c(+4NH )> c(H +)>c(-

OH )

11.FeCl 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固体产物是

( )

A .FeCl 3

B .Fe(OH)3

C .FeCl 3·6H 2O

D .Fe 2O 3

12.常温下,AgCl 、AgBr 、AgI 的溶度积常数(Ksp )依次为 1.8×10-10mol 2·L -2、5.0×10-13mol 2·L -2、

8.3×10-17mol 2·L -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常温下在水中溶解能力AgCl>AgBr>AgI

B .在AgCl 饱和液中加入足量浓NaBr 溶液有AgBr 沉淀生成

C .在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Cl 溶液不可能有AgCl 沉淀生成

D .在AgI 饱和液中加入NaI 固体有AgI 沉淀析出

13.向0.1mol·L

-1

的CH 3COOH 溶液中加水或加入少量CH 3COONa 晶体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都能使溶液的pH 增加

B .都能使溶液中c(H +)·c(-COO CH 3)增大

C .都能使溶液中)

()(33COOH CH c COO CH c -比值增大

D .溶液中c(H +)·c(-

OH )不变

14. (安徽省六安市08-09年度高三年级调研考) 离子间能大量共存,当溶液中1110)(--+?=L mol H c 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11310)(--+?=L mol H c 时又能产生沉淀。下列各组离子中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是 ( )

A 、+2Ba +K -23CO -Cl

B 、+Na +

K -3NO -

23CO C 、+2Mg +4NH -

24SO -

Cl

D 、+2Fe +Na -24SO -3NO

15. 用酚酞、石蕊、0.1mol/L 氨水、氯化铵晶体、0.1mol/L 盐酸、熟石灰和蒸馏水,若仅用 上述试剂怎样用简单实验方法证明氨水是弱碱?并指出是通过什么途径证明氨水是弱碱的?

16.(安徽省白云中学09高三化学综合训练三)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 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

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2)④、⑤、⑥、⑦、⑧五种溶液中NH 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3)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已知t ℃,K W =1×10

-13

,则t ℃(填“>”或“<”或“=”) 25℃。在t ℃时将pH =11的NaOH

溶液a L 与pH =1的H 2SO 4的溶液b L 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 =2,则a ∶b = 。 【参考答案】

15. 方案(1)取少量氨水,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然后向其中加人少量CH 3COONH 4晶体,振荡,可看到红色变浅,说明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氨水为弱碱。

方案(2)取少量NH 4Cl 晶体溶于水,滴加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NH 4+水解生成了NH 3·H 2O 和HCl ,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亦说明氨水是弱碱。

方案(3)将 0.1mol/L NH 3· H 2O 与0.1mol/L 盐酸等体积混合,再滴加石蕊试剂,溶液显红色,说明+4

NH 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从而说明氨水是弱碱。 16.(1)④②③① (2)⑥⑦④⑤⑧

(3)C(Na +) =C(-

Cl ) > C(-

OH ) >c(+4NH )> C(H +) (4)> 9:2

【专题综合】

例1. 将0.l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c (H +)和c (-

OH )都减小 B .溶液中c (H +)增大 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 .溶液的pH 增大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电离平衡知识。弱酸的电离可联系到溶液的pH 、物质的量浓度、水的电离平衡等基础知识,要用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要注意酸溶液稀释时,溶液的c(OH -)增大,同样碱溶液稀释时溶液中的c(H +)增大

例2. 已知0.1mol·L -1的二元酸H 2A 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Na 2A 、NaHA 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 2A 、NaHA 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 .在NaHA 溶液中一定有:c(Na +)+c(H +)=c(HA -)+c(OH -)+2c(A 2-)

D .在Na 2A 溶液中一定有:c(Na +)>c(A 2-)>c(H +)> c(OH -) 【答案】C

【解析】主要考查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等理论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都会反映到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关系之中,从分析离子关系角度考查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理论知识,可以较好地区分学生对相关理论内容的理解水平

根据题给条件可判断,H 2A 的第一级电离就较弱,属于弱酸。所以在Na 2A 、NaHA 溶液中由于水解和电离,两溶液中所含离子种类数肯定相同。在Na 2A 溶液中,由于A 2-水解,阴离子总数增加,在NaHA 溶液中由于HA -水解阴离子总数要减小,所以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前者多。任何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跟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必定相等。所以,在Na 2A 溶液中H +浓度小于OH -离子浓度。

例3. 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在NaHCO 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 ,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 -

23和OH -

B .NaHCO 3溶液中:e(H +)+e(H 2CO 3)=c(OH -)

C .10 mL0.10 mol·L -1CH 3COOH 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 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c(Na +)>c(CH 3COO -)>c (OH -)>c(H +)

D .中和体积与pH 都相同的HCl 溶液和CH 3COOH 溶液所消耗的NaOH 物质的量相同 【答案】C

【解析】A 中,生成Na 2CO 3溶液,-23CO 会发生水解,生成-3HCO ,所以A 错; 电荷守恒 :C(H +)+C(Na +)=C(-3HCO )+2C(-23CO )+C(-

OH ) 物料守恒:C(Na +)=C(-3HCO )+ C(-23CO )+C(H 2CO 3)

两式相减得 :C (H +)+C (H 2CO 3)=C (-23CO )+C(-OH ) 所以B 错误。

C 中,生成NaAc ,Ac-水解呈碱性,故C 正确;相同PH ,相同体积的HCl 和HAc ,因为HAc 为弱酸,所以HAc 的物质的量浓度大,HAc 所消耗的NaOH 的物质的量多,

D 错。

例4.(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pH=1的两种一元酸HX 与HY 溶液,分别取50mL 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 2体积分别为V (HX )和V (HY )。若V (HX )>V (HY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X 可能是强酸

B .HX 的酸性比HY 的酸性弱

C .两酸的浓度大小c (HX )

D .将两种一元酸均稀释100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 均为3

【答案】B

【解析】若两酸均为强酸则放出H 2体积应相等;若一为强酸一为弱酸,则pH 相等时弱酸 浓度大,因而放出H 2多;弱酸稀释后电离程度增大,pH 改变小,

【专题考案】

一、选择题

1. 使0.1mol/L K 2CO 3溶液中[K +]==2[-

23CO ],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盐酸

B.加适量KOH

C.加适量水

D.加适量NaOH 2. 说明氨水是弱碱的事实是:

A.氨水具有挥发性。

B.1mol/L 氨水溶液的pH=10

C.1mol/L NH 4Cl 溶液的pH=5。

D.氨水与AlCl 3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 3. 20ml 1mol/L 醋酸溶液与40ml 0.5mol/L 烧碱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Na +]>[-COO CH 3]>[-OH ]>[H +] B.[Na +]>[-

OH ]>[H +]>[-COO CH 3] C.[Na +]+[H +]>[-COO CH 3]+[-OH ] D.[Na +]+[H +]=[-COO CH 3]+[-

OH ]

4. PH 为3的FeCl 3溶液,pH 为11的Na 2CO 3溶液和pH 为3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

的浓度分别为:C 1、C 2、C 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C 1<C 2<C 3

B .

C 1=C 2>C 3 C .C 1>C 2>C 3

D .无法判断 5.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 4+

浓度最大的是

A. NH 4Cl

B. NH 4HSO 4

C. CH 3COONH 4

D. NH 4HCO 3 6. 在溶液中能共存,加-

OH 有沉淀析出,加H +能放出气体的是

A. Na +、Cu 2+、-Cl 、SO 42-

B. Ba 2+、K +、-

OH 、-

3NO

C. H +、Al 3+、+4NH 、-23CO

D. Na +、Ca 2+、-

Cl 、-3HCO

7.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 (H +)=1×10-3mol/L ,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 +、Na +、-4MnO 、-

3NO B .Fe 3+、A13+、-Cl 、-

HS C. NH 4+、-2AlO 、Na +、-COO CH 3 D .K +、Na +、-24SO 、NO 3-

8.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产生氢气的是A .甲酸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铵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9.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正确说法是

①明矾和FeCl 3可作净水剂.

②为保存FeCl 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③实验室配制AlCl 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 ④NH 4Cl 与ZnCl 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⑤实验室盛放Na 2CO 3、Na 2SiO 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⑥用NaHCO 3与Al 2(SO 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⑦在NH 4Cl 或AlCl 3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产生氢气.

⑧长期使用硫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⑨比较NH 4Cl 和Na 2S 等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或某些盐溶液的酸碱性. A .①④⑦ B .②⑤⑧ C .③⑥⑨ D .全有关.

10. 盛有0.1mol / L 的NaHCO 3溶液和酚酞试液的试管,在室温时,溶液为无色,加热时为粉红色,这是

因为A. NaHCO 3在加热时变成碱性更强的Na 2CO 3 B.水分蒸发使NaHCO 3的浓度增大 C. 加热促进NaHCO 3的水解,碱性增强 D. NaHCO 3在加热时变成红色

11. 欲使0.1mol/L 的NaHCO 3溶液中c(H +)、c(CO 32ˉ)、c(HCO 3ˉ)都减少,其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12. 某氨水的pH =X ,某盐酸的pH =Y ,已知X +Y =14,将上述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各种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c (+4NH )>c (-Cl )>c (-OH )>c (H +)

B. c (+4NH )>c (-Cl )>c (-

OH )>c (H +) C. c (-

Cl )>c (+4NH )>c (H +)>c (-OH ) D. c (+4NH )+c (H +)=c (-Cl )+c (-

OH )

高三化学专题直击(一)

高三化学专题直击(一) 1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 A B. 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56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 2.工业上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 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② 氧化性:Ni2+ (高浓度) > H+ > Ni2+(低浓度) A . 碳棒上发生氧化 B.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保证电解质为合适的PH C. 电解过程中,B中需要不断补充NaCl 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总方程式随之改变 3.已知:2FeSO4Fe2O3+SO2↑+SO3↑,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甲乙丙丁中的试剂是 足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加热;再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B. 乙、丙、丁中依次盛装BaCl2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 C. 若乙中盛装BaCl2溶液,可检验产物SO2 D. 取实验后甲中残留固体,加稀盐酸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证明产物为Fe2O3 4.一种香豆素的衍生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8O3 B.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C.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3mol D.1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2mol 5.在25℃时,将 1.0 L wmoI/L CH3COOH 溶液与 0.1 mol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然后向混合液中 加入CH3COOH或CH3COONa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引起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B.b点混合液中 c(Na+) >c(CH3COO-) C.加入CH3COOH过程中,增大 D.25℃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 a=mol/L 6.化学探究小组拟用铜片制取Cu(NO3)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一)同学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在与稀反应制取硝酸铜. (1)如果直接用铜屑与HNO3反应来制取硝酸铜,可能导致的两个不利因素是 (2)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实验操作步骤按顺序分别 过滤 (二)为了探究Cu(NO3)2热稳定性,探究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 略去) 往左试管中放入研细的无水Cu(NO3)2晶体并加热,观察到左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用U型管除去红 棕色气体,在右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1)红棕色气体是 (2)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Z(g)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2、(NH4)2S03氧化是氨法脱硫的重要过程。某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了一段时间 内温度和(NH4)2S03,初始浓度对空气氧化(NH4)2S03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60℃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关 B. 60℃之后,氧化速率降低可能与02的溶解度下降及(NH4)2SO3受热易分解有关 SO 水解程度增大有关 C.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与2 3 D.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02的溶解速率有关 3、将1mol M和2mol 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s)+2N(g)P(g)+Q(g) △H 。反应过程中测得P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温度为T1时,N的平衡转化率为80%,平衡常数K =40 C.无论温度为T1还是T2,当容器中气体密度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4、温度为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 5,反应PCl5(g)PCl3(g)+ 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 = 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 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和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5、T℃时,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D(g) Δ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压强相等,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固定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复习

高三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复习第一节电离平衡

概念辨析: ⑴“盐类水解”中的“强、弱”就来自于电解质中强碱或弱碱中的阳离子和强酸或弱酸中的阴离子。 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⑶判断电解质看该化合物能否自身电离,如SO、SO、NH等是非电解质。332 ⑷判断电解质的强弱看它能否完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时),与其溶解性的大 小、导电性强弱无关。 ⑸溶液的导电性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目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必然的关系。 ⑹有的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如酸;有的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如碱、盐。此法可区分共价键和离子键。 二: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 +,以为主例:H注:多元弱酸分步电离,每次只电离出一个 ⑶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见表。 三:本节题型题型之一:考查电解质的判断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NHHCOCOOHCH SOCl.D C.B.A.34322 题型之二:考查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题型之三:考查强弱电解质的证明 方法提炼:测定某酸为弱酸的方法,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①能否完全电离;②是否存在电离平衡,外界条件的改变会引起平衡的移动;③弱酸根离子水解呈碱性。其方法(HA酸为例,延伸至弱电解质) ㈠同条件下,测浓度都为0.1mol/L的HA和HCl的导电性,若HA弱则是弱酸。㈡测浓度为0.01mol/L的HA的PH,若PH=2(强酸),若PH﹥2(弱酸) ㈢取V相同,PH相同的HA和HCl,加入足量的锌粒,最终产生H多的为弱酸。2 ㈣取V相同,PH相同的HA和HCl,滴入NaOH中,耗碱量多的为弱酸。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平衡及其他知识总结

化学平衡及其他知识总结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不存在程度问题 ——化学平衡主要是研究可逆反应的规律,如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情况的影响等 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当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个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等效平衡) 化学平衡的特征:(三大特征)亦可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动”:V 正=V 逆≠0,动态平衡(简称“等”) “定”:外界条件一定,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浓度不再改变)(简称“定”) “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而建立新平衡(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原因——反应条件改变引起V 正≠V 逆 结果——速率、各组分百分含量与原平衡比较均发生变化 方向:V 正>V 逆 向右移动;V 正<V 逆,向左;V 正=V 逆,原平衡不移动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浓度: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之亦然。 压强:增大(或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或扩大)的方向移动 温度:升高(或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或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 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所有的平衡问题都是由速率问题解释的) 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化学平衡就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不能改变这种改变) ——勒沙特列原理(亦称平衡移动原理)适合于一切平衡体系。 化学平衡:2NO 2 N 2O 4 电离平衡:NH 3·H 2O NH 4+ +OH — 水解平衡:AlO 2- +2H 2O Al(OH)3+OH — 溶解平衡:NaCl Na ++Cl — 其 它: 平衡理论知识网络图 改变条件)( ) (:固定值因固体和纯液体浓度为改变固全或纯液体的量因浓度不变气体如容积不变时充入惰性速率不变速率改变逆 正程度相同=V V 浓度改变压强 应对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使用催化剂逆正程度不同V V 温度压强 浓度平衡不移动平衡移动溶解 结晶

2017届高三化学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2017届高三化学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考点1:通过计算推出分子式或结构式 例题1:A的蒸气密度为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77倍,有机物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41.6%,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例题2: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90到100之间,1molA完全燃烧可以产生4molH2O,则A的分子式为。例题3: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方法小结:1.看清组成元素2、先确定原子量较大的原子数目 3.分子式中:C:H>=n:2n+2 强化训练1: 1、已知有机物B中含有C,H,O元素,其与H2的相对密度为23,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3 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 2、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4,1 mol A与足量NaHCO3反应生成2 mol气体,其结构式为________。 3、1mol丁二酸和1mol丙二醇反应生成环酯类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考点2:分子式和耗氧量、核磁共振氢谱、官能团名称和性质判断 例题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molO2。 例题2: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1mol该有机物

可以消耗______molBr2,________mol NaOH。 例题3: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其核磁共 振氢谱有组峰,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强化训练: 1、化合物A结构如下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1mol该有机物燃烧需要 消耗______molO2, 最多可以消耗______mol H2和_________mol Br2。 2、香兰素()除了醚键之外,还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 是,1mol香兰素最多可与molH2发生加成反应。 3、化合物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_____molNaOH, _____mol Ag(NH3)2OH, ______mol H2.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 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 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B.4 mol SO2+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 D.2 mol SO2+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 A.67%B.50%C.25%D.5% 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s)+dD(g)+Q;有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母题来源】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母题题文】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 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 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 B .0.25 C .0.25~0.50 D .0.50 E .>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 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 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完整版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实验专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Na 2O 2 与CO 2 的反应时,就提出SO 2 与 Na 2O 2 反应的问题。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SO 2 与Na 2 O 2 的反应。 (1)甲同学认为Na 2O 2 和SO 2 的反应与Na 2 O 2 和CO 2 的反应类同,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将 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管口,预期现象与结果相反,如果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毕后,综合大家的观点,认为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成分有多种可能: 可能Ⅰ:全部为Na 2SO 3 ;可能Ⅱ:为Na 2 SO 3 和Na 2 O 2 的混合物;可能Ⅲ:________ 可能Ⅳ:为Na 2SO 3 和Na 2 SO 4 的混合物;可能Ⅴ:为Na 2 O 2 和Na 2 SO 4 的混合物; 可能Ⅵ:为Na 2O 2 、Na 2 SO 3 和Na 2 SO 4 的混合物。 (3)乙同学认为,无论哪种观点正确,甲同学设计的装置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可能Ⅳ持怀疑的态度。现有下列实验用品:几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单 孔)、滴管、药匙、品红溶液、蒸馏水、Ba(NO 3) 2 溶液、BaCl 2 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 硝酸、请你帮助丙同学从中选出合适的用品对“可能Ⅳ”进行验证,完成下表(可以不填满):

高三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带答案)

化学平衡图像 1.在A(g)+B(g)=C(g)+D(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 与P,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 2.如图所示,反应2SO 2(g)+O2(g)2SO3(g);△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SO3的体积φ(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3.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 (g)+B(g)2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 4.对于可逆反应:A 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5.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6.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 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 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右图表示反应N 2(g)+3H2(g)2NH3(g); 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 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 是() A.t0~t1B.t2~t3C.t3~t4 D.t5~t6 8.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 比n x/n 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 为() A.2X+Y3Z B.3X+2Y2Z C.X+3Y Z D.3X+Y Z 9.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 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 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10.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化学 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题二化学用语和化学计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题三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题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专题八化学平衡...........................................................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题十电化学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题十一有机化学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题十二化学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

15-16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 结 平衡常数一般有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下面是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请考生及时学习。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化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 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恒温、恒压时:n1/n2=V1/V2 (4)计算模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m n O O

转化ax bx cx dx 平衡m-ax n-bx cx dx (A)=(ax/m)100% (C)= 100% (3)化学平衡计算的关键是准确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化学平衡的计算步骤,通常是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列出反应起始时或平衡时有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然后再通过相关的转换,分别求出其他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概括为:建立解题模式、确立平衡状态方程。说明: ①反应起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可能同时存在; ②由于起始浓度是人为控制的,故不同的物质起始浓度不一定是化学计量数比,若反应物起始浓度呈现计量数比,则隐含反应物转化率相等,且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成计量数比的条件。 ③起始浓度,平衡浓度不一定呈现计量数比,但物质之间是按计量数反应和生成的,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一定成计量数比,这是计算的关键。 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化学知识点栏目。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 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 ×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恒温、恒压时:n1/n2=V1/V2 (4)计算模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 m n O O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α(A)=(ax/m)×100%

ω(C)= ×100% (3)化学平衡计算的关键是准确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化学平衡的计算步骤,通常是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列出反应起始时或平衡时有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然后再通过相关的转换,分别求出其他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概括为:建立解题模式、确立平衡状态方程。说明: ①反应起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可能同时存在; ②由于起始浓度是人为控制的,故不同的物质起始浓度不一定是化学计量数比,若反应物起始浓度呈现计量数比,则隐含反应物转化率相等,且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成计量数比的条件。 ③起始浓度,平衡浓度不一定呈现计量数比,但物质之间是按计量数反应和生成的,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一定成计量数比,这是计算的关键。

高中化学专题总结

5.(8分)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12O3,含杂质Fe2O3和SiO2)为原料生产铝, 其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 (1)工业上由Al2O3 冶炼金属Al所采用的方法是(填字母)。 a.电解法b.加热分解c.加入还原剂 (2)若在实验室中完成上述流程,操作①~④中属于过滤的是(填序号)。 (3)加入试剂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在溶液B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的目的是。 7.下列元素中,属于第ⅠA 族的是 A.钠B.镁C.硅D.硫 2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氯气可用于制漂白液 C.氧化铝可用于制造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D.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2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与溴化钠溶液:Br-+ Cl2 Br2 + Cl- 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OH-+ H+H2O C.石灰石与稀盐酸:CO + 2H+CO2 ↑ + H2O 23 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Al2O3 + 2OH-2AlO2-+ H2O 1.(3分)铝热反应可用于铁的冶炼:2Al + Fe2O3 2Fe + Al2O3 。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填化学式);若反应中消耗了2 mol Al,则生成mol Fe。 4.(4分)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 请回答: (1)常温下,可用铁、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说明浓硫酸具有性。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纸上,纸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2)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下列制备方法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填序号)。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 ①Cu + HNO3(浓)Cu(NO3)2 ②Cu + HNO3(稀)Cu(NO3)2 ③Cu CuO Cu(NO3)2 4.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A.浓盐酸B.浓硝酸C.稀硫酸D.稀盐酸 14.下列金属的冶炼中,通常是通过在高温下加入还原剂来完成的是 A.Na B.Al C.Fe D.Ag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 题含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 2NO2B.Br2(g)+H2 2HBr C.N2O4 2NO2 D.6NO+4NH3 5N 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 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 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 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B.4 mol SO2+ 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 D.2 mol SO2+ 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 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 () A.67%B.50%C.25%D.5% - 6 -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茶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 VC 的 5~10 倍),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难溶于氯仿。在酸性介质中,茶多酚能将 Fe3+还原为 Fe2+,Fe2+与K3Fe(CN)6生成的深蓝色配位化合物 KFe[Fe(CN)6]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光密度值 A 表示)与茶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A 与茶多酚标准液浓度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用水浸取茶多酚时,实验小组发现搅拌速度对茶多酚浸出量的影响如图 2 所示,原因是____。若用乙醇浸取茶多酚操作如下:称取 10 g 茶叶末,用滤纸包好,装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圆底烧瓶内加沸石和适量乙醇,如图 3 安装后,通冷凝水,加热套加热,当乙醇被加热沸腾后,控制加热套温度在 90℃。为使恒压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 0.5 cm,并保持约 1 h,可行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2)减压蒸发相对于一般蒸发的优点是________;氯仿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图 3 中冷凝水流向为 a 进 b 出 B.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验是否漏水并洗净备用 C.操作①过滤时,可用玻璃棒适当搅拌以加快分离速度

D.萃取过程中,经振摇并放气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立即分液 (4)称取 1.25 g 粗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 mL,移取该溶液 1.00 mL,加过量 Fe3+和 K3Fe(CN)6酸性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 后,测得溶液光密度值 A=0.800,则产品的纯度是_____ (以质量分数表示)。 【来源】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疫情延期开学考试(4月)化学试题 【答案】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速度越快,茶多酚氧化速度越快,浸出率越低关闭活塞,当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0.5cm时,调节活塞使乙醇冷凝速度与漏斗放液速度一致降低蒸发温度防止产物氧化或分解萃取(或除杂) CD 96% 【解析】 【分析】 茶叶用水浸泡时,茶多酚、氨基酸、茶碱等溶解在水中,过滤后,去除滤渣,得到的滤液减压蒸发,可降低蒸发温度,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往浓缩液中加入氯仿、分液,可得含氯仿的有机溶液①,水溶液②中含有茶多酚,用乙酸乙酯萃取、分液,可得茶多酚的乙酸乙酯溶液,然后减压蒸发,即可获得茶多酚粗产品。 【详解】 (1)操作①用水浸取茶多酚时,从图2中可以看出,搅拌速率越快,光密度值(A)越小,即茶多酚浓度越小,因为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越快,与空气的接触越多,由此得出原因是: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速度越快,茶多酚氧化速度越快,浸出率越低。为使恒压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 0.5 cm,并保持约 1 h,可行的操作方法是关闭活塞,当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0.5cm时,调节活塞使乙醇冷凝速度与漏斗放液速度一致。答案为: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速度越快,茶多酚氧化速度越快,浸出率越低;关闭活塞,当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0.5cm时,调节活塞使乙醇冷凝速度与漏斗放液速度一致; (2)减压蒸发比蒸发所需的温度低,除节省能源外,还可使环境的温度降低,其优点是降低蒸发温度防止产物氧化或分解;因为后加入的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则氯仿萃取的应是杂质,由此得出氯仿的作用是萃取(或除杂)。答案为:降低蒸发温度防止产物氧化或分解;萃取(或除杂); (3)A.图 3 中冷凝水流向应下进上出,即a进b出,A正确; B.分液漏斗使用前,为防漏液,应查漏,然后洗涤备用,B正确; C.操作①过滤时,不可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造成滤纸损坏,C不正确; D.萃取过程中,分液漏斗应静置分层后,再进行分液,D不正确; 故选CD。答案为:CD; (4) 溶液光密度值 A=0.800,从表中可查得茶多酚的浓度为1.2×10-5g/mL,由此可得出原 1000 mL溶液中所含茶多酚的质量为1.2×10-5g/mL×100mL×1000mL 1mL =1.2g,则产品的纯度 是1.2g 100% 1.25g =96%。答案为:96%。 【点睛】 搅拌越快,茶多酚与Fe3+的接触面积越大,还原Fe3+的速率越快,光密度值理应越大,但

化学平衡高考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 1.(08年全国理综I ·11)已知:4NH 4(g)+5O 2(g) = 4NO(g)+6H 2O(g),ΔH=-1025kJ ·mol -1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 正确.. 的是C 2.(08年全国理综II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 CO 2 ( g ) + H 2 ( g ) CO(g ) + H 2O( g )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 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 n ( CO )的大小顺序是 A A .乙=丁>丙=甲 B .乙>丁>甲>丙 物质 物质的量 实验 CO 2 H 2 CO H 2O 甲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乙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丙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C . D . 1200℃ N O 含量 时间 1000℃ N O 含量 时间 1000℃ 催化剂 1000℃ 无催化剂 N O 含量 时间 10×105Pa 1×105Pa A . B . N O 含量 时间 1000℃ 1200℃

C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 3.(08年天津理综·8)对平衡CO 2(g ) CO 2(aq ) .△H =-19.75kJ·mol - 1,为增大 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D A .升温增压 B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 D .降温增压 4.(08年山东理综·1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H ()CO () O H ()CO (222c c c c K ??=。恒容 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 5.(08年宁夏理综·12)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 4I(s) NH 3(g)+HI(g);②2HI(g) H 2(g)+I 2(g) 达到平衡时,c (H 2)=0.5mo l ·L -1,c (H I )=4mo l ·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C A .9 B .16 C .20 D .25 6.(08年四川理综·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 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D A .T 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 7.(08年广东理基·36)对于反应2SO 2(g)+O 2(g) 2SO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 .通入大量O 2 B .增大容器容积 C .移去部分SO 3 D .降低体系温度 8.(08年广东化学·8)将H 2(g)和Br 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 2(g )+Br 2(g) 2HBr (g )△H <0,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a ;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b 。a 与b 的关系是A 催化剂 高温 T 1碘化氢的量 时 间 T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