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装与设备管理办法

工装与设备管理办法

工装与设备管理办法

工装与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目的及范围

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公司工装与设备的管理,有效保障科研、生产和其他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外购与自行设计的各种用于设计、生产、检测、调试、试验过程的装备,包括设备、工装、夹具、仪器、仪表、调试线缆。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使用部门:负责提出工装与设备的技术要求、申请报告,参与验收、日常使用与保管等工作;

第四条计划部:负责自制工装任务下发及其研制、生产等计划;

第五条财务部:负责工装与设备的成本预算与核算;负责核算工装与设备的固定资产成本、折旧等工作;

第六条工艺部:负责工装与设备的申请、选型及操作规程的编写;

第七条设备*化部:负责工装与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科技管理部:负责组织工装的评审;

第九条采购部:负责工装与设备的采购;

第十条开发部:负责自制工装的主要材料清单、设计、调试、测试、参与验收;

第十一条生产部:负责自制工装的生产,以及配合进行调

生产工装工具管理办法

XXXXXXXX有限公司 生产工装工具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发布

生产工装工具管理规定 1.目的 本管理制定阐述了公司对工装、工具的需求申请、设计、审批、制造或定制及购置、验收、使用与管理、报修、报废和考核等相关的程序和活动,明确了各阶段相关部门的责任,为工装、工具的设计、制作和规范管理提供了管理依据 2.范围 本管理规定使用与公司各生产车间的所有直接用于产品加工过程的工装、工具和工装、工具使用者。属于公司,但不属于各生产车间使用和管理的各种检验和测试装置的制作和管理,可参照本管理制定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 VDA6.3 4.定义及分类规则 4.1 定义 4.1.1【工装】: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加工过程的辅助工艺装置(不同于设备)统称为工装 本规定中,工装包括特制工具、专用工装、检测工装、工位器具共四大类。 4.1.2【标准工具】:标准工具系指符合国家标准制定的外购工具。如:刃具、磨具、五金工具、木工工具、焊接工具、风动工具、电工工具、钳工工具等。 4.1.3【特制工具】:根据产品加工需求特制或订购的,用于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区别于标准工具特殊的或专用的工具或刃具(包括磨具) 4.1.4【专用工装】:根据产品加工需求特制的各种夹具、靠模、辅具、以及直接用于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特殊的模具(特)等。 4.1.5【模具(特)】:指除冷冲压模具、塑胶模具等企业定制的正规模具(公司另有规定)以外的,直接用于产品加工过程的特殊模具。 4.1.6【检测工装】:根据产品加工需求特制的直接用于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检验和测试用的工艺装置,以及各种特制的量检具(特)等。 4.1.7【量检具(特)】:指除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通用的外购量检具和企业定制的正规量检具以外的直接用于产品加工过程的特殊间距。 4.1.8【工位器具】:产品加工过程中,用于存放或转运产品零件、工具、量检具、工装、模具的各种器具

员工工装管理制度

员工工装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良好的品牌及整体形象,展示员工精神面貌,加强员工的规范管理,现对公司员工工服的制作、发放、着装进行统一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 1、员工在工作时间必须按规定穿戴制服或工装,包括衬衣、领带、西装外 套、裤(裙)。各部门经理负责落实、检查、监督本部门员工的制服着装。 2、行政部负责制服预算、样式选定、登记造册、验收、发放、折旧、退还 登记等,同时负责抽查各部门员工制服着装情况。 3、财务部负责员工制服破损、丢失、报废时制服折旧款结算。 4、行政部发放给各部门后,由各部门内勤负责保管,行政部、财务部负责 抽查收发、保管情况。 三、员工工服穿戴领用规定 1.员工入职时可填写《工服领用登记表》,员工凭登记表在各部门领用服 装。 2.员工在入职领取工服前需向财务部缴纳工服押金,押金缴纳金额为领取 工服样式购买价格的50%。

3.员工离职时,工服需交回公司,凭借财务开具的“工服押金”票据进行 退款。在退款前需由部门主管对所交还工服进行全面检查,如有损坏、破漏、丢失及未清洗情况者,应进行扣款,具体扣款标准如下: ? 未清洗者:扣除干洗费(按干洗店收费标准支付,由部门内勤及时送干洗店清洗); ? ? 损坏或破漏:根据实际情况及工服价值进行扣款处理; ? ? 丢失:按照工服原有价值(扣除折旧率)进行扣款;并到行政部进行登记。 ? ? 工服要注意保持清洁,做到无污渍、油渍、墨迹等各类不洁的痕迹。清洗后 应作定期的熨烫,保持工服的平整; ? ? 工服仅限于工作时间内穿着,每日上下班前,应在员工更衣室更换服装,换 下的工服应用衣架悬挂晾好,以保持服装的洁净和造型; ? ?

工具管理制度精选

工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具管理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的方法。管理中严格 执行勤俭节约的方针。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及工具储备,组织修旧利废,提高专用工装制造质量,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努力做好工具供应工作,确保我厂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二条工具分厂设工具总库,专用工具库并配备生产计划调度,供应计划,采购技术等专职管理人员,工具分厂负责工装生产,技术准备,加工制造以及各种刀具和刃磨。工具分厂负责外购工具的计划编制、采购、供应收发管理以及修旧翻新工作。 第二章:工具、工装管理 第三条各分厂设立工具室,负责编制和办理本车间工具计划,请领、管理、发放、借出、保管等工作。 第四条各车间工具室行政上受分厂领导,业务上受工具分厂领导,并负责做好下列工作: 、领用保管本车间长期公用的工具,如:量具、电钻手提砂轮机等。1 2、统一建账登记本车间个人长期使用的工具,并每月负责检查使用保管情况。 3、对本工具室的台账做到账卡物相符,经常核对账物及个人领用卡做到准确无误。 4、经常宣传爱护和节约使用工具,督促小组、个人严格遵守工具管理制度,配合班组长召开的工具损坏、丢失,情况的分析会议,并对报损的工具提出鉴定意见。 第五条工具车间担负着全厂自制工、模、夹、刃量具的生产任务。必须有计划地及时地为产品提供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的工装,努力做好工具供应工作,生产任务来源,各分厂委托下达的任务生产计划,并由生产调度处考核实现率。车间主管生产的领导和计划员每星期召开一次会议,平衡生产,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薄弱环节,组织力量进行实破。 第六条计划的实施步骤按下列方法: 1、专用工装的生产计划由各分厂下达,标准,通用或专用工具,二类工具制造计划由工具科提出,下达任务时应根据工装工具的复杂性及数量,充分考虑应有

工装工具设备管理办法

为规范工装、工具、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保养、盘点、报废等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特制订本管理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外购或外协的通用工装工具、设备和专用工装工具、设备,及各生产工序中所自制的工装工具、设备。 2.职责 仓库负责对工装、工具进行标识及统一建账管理; 外协/采购员负责对工装、工具的采购工作; 供应链管理部负责与生产相关的工具、工装的保存、储存、维护、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3.工作流程 4.1工装、工具的申请 4.1.1部门内部人员根据实际或业务发展需求,提出工装、工具的购置 申请,由部门经理(及以上领导)批准; 4.1.2申请批准后,将申请单交由采购人员安排采购、外协等工作; 4.2工装、工具的采购、外协和自制 4.2.1采购/外协负责人联系工装、工具的采购/外协工作,采购/外协过 程中如有任何问题应及时与采购申请人协商解决; 4.2.2对于无法采购到的工具和工装,原则上公司内部有能力加工的不 予外协,如果没有加工能力时考虑外协; 4.3工装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4.3.1工装生产/安装完成后,部门经理组织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对工装 进行验收,并应以书面形式编制验收报告单; 4.4工装、工具的入库和标识 4.4.1工装、工具验收合格后,部门相关人员到库房办理入库,库房对 工装、工具进行编号和粘贴标识,并记录台账; 4.4.2工装编号; X X XXXX---XXX 相同设备、工装的序号(从001-999顺序排列) 设备、工装的排列号(从0001-9999顺序

排列) 分类号: 1、机械类, 2、电气类, 3、其它 分类号(工装,设备类):J…工装,E…设备,T…工具 4.4.3在自制/外协工装验收合格后,仓库将工装的名称、编号填在工装 工具标识上,将标识贴在工装明显且不易掉落的位置; 4.5工装、工具的登记与出库 4.5.1除发给客户的随机工具外,原材料仓库建立工装台账,对所有工装、 工具进行入账管理和个人工装、工具的保管的登记; 4.5.2个人工装、工具的保管记录应包含每个人持有、保管的工装和工 具,申领人即是保管人亲自进行工装、工具的领取,办理出库手 续,并签字确认; 4.5.3当工装、工具移交给他人使用时,要先归还,再领用,保管人和 接收人及时到仓库进行登记。仓库监督移交过程,进行记录的更新; 4.5.4当工装、工具报废时,保管人持签署完毕的报废申请单到仓库进行 登记; 4.6工装、工具的使用 4.6.1为保证工装、工具的安全合理使用,各管理单元应设一名兼职管理 员,对工装、工具进行清点,指导本部门工装使用者,正确使用操 作规程,一周帐物核对一次,以保持工具帐物相符,贵重和精密工 具要做好使用保管、定期清洁、轻拿轻放等事项; 4.6.2对工装、工具的使用、维护和保管责任到人,操作人员对操作方 法、维修保养措施熟知,确保安全生产,保管人负有管理、维护、 保养的责任,因责任人管理不善/责任人离岗未交接或交接不及时 造成设备损毁或丢失的,承担相应损失; 4.6.3操作人员应经常保持工装的完好,做到日常保养清洁工作,经常 检查运动部位及基准面的磨损情况; 4.6.4操作者使用工装前,应检查工装外表、精度、标识上的检定结果 和检定周期,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并进行首检;

工装管理办法

工装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保证工装从设计、申购、制作、检测、使用、维修保养、报废、更新等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兆泉事业部外购、自制、外加工制作、调拨获得的生产工艺设备及工装等。 3 术语 3.1.定义 3.1.1.工装的定义:指过程设备的一部份,特指一个部件或部分总成。工装用于过程设备中把零部件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其中包括:压装夹具、工装、部分检具等。 3.2.分类: 3.2.1.按照重要程度分为关重工装、普通工装、易损工装。 3.2.1.1.关重工装:指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主导、关键作用的;对品质、生产均衡、人身安全等影响很大的;体积大、价值高、精度高的工装。原则上此类工装不易磨损、不易损坏(寿命高于3个月以上)。 3.2.1.2.普通工装:所有除关重工装外且不易损坏(寿命高于3个月)、不易磨损的工装。3.2.1.3.易损工装: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寿命低于3个月)、易磨损的工装。 3.2.2.按市场状况分为制作类工装与购置类工装 3.2.2.1.购置类工装:市场上普遍能购买到且性价合理的工装。 3.2.2.2.制作类工装:市场无法或很难购买,或是因性价不合理而需要加工或制作的工装。3.2.3.按使用场合分为生产用工装与检验用工装 3.2.3.1.生产用工装:用于生产现场装配的工装。 3.2.3.2.检验用工装:用于装配过程中检测、检验用的工装。 4.职责权限 4.1 制造部 4.1.1负责本部门“制作类工装”设计、图纸的管理。 4.1.2负责制定生产用关重工装的使用标准和制定定期校验周期、检定标准。 4.1.3 负责本部门生产用工装、检具等的日常管理、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点检;制定本部门关重工装、检具的检定计划及工装维护保养计划。 4.1.3负责本部门制定工装的购置计划或购置申请的提出。

设备工装管理制度.pdf

七.设备工装管理制度 设备01 一、设备工装的使用与管理 ⑴.设备科负责全公司设备工装的管理工作,设备工装管理在生产经 理的主持下进行工作。 ⑵.所有生产设备,生产用仪器仪表,由设备科按统一编号,建帐、 建卡、每年复查核对一次,做到帐、物、卡相符。主要生产设备工装,要 建立单台帐技术档案。 ⑶.全公司设备工装要达到定人、定机、凭操作证操作,设备工装的 专管率达100%。 ⑷.设备工装必须完好,完好设备挂“完好设备”标牌。 设备工装采购 设备02 在购置或自制主要生产设备工装时,必须有设备管理人员及有技术人 员参加技术论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考察,优先选购国家公布 的优质产品,不得购置国家公布的淘汰设备。 设备、工装档案的管理 设备03 一、设备、工装的档案由设备科统一管理。 二、设备、工装从进公司起,应将所有的技术资料建档保管,直至设 备报废为止。

三、设备技术资料一般不外借,借用设备使用说明书必须办理借用手 续,按期归还。对于外接资料如有损失,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和赔偿。 设备工装的使用管理制度 设备04 一、操作工人必须遵守四项规则。 ⑴.凭操作使用设备工装,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⑵.经常保持设备工装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⑶.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⑷.发现故障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修理的应及时通知检修。 二、操作者在独立操作设备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 规程、完好标准以及润滑等技术知识,并经过一段时期实际操作培训,经 考试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 三、主要生产设备工装,实行定人定级,凭操作证使用,非设备定机 人员使用其设备时,需经公司领导批准。 四、操作者要合理使用设备,不允许精机粗用,严禁超负荷,超范围 使用设备,不得在工作台、道轨面、油漆表面,放置金属物品,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设备、工装的保养 设备05 设备工装一律实行“日保”和定期保养。

设备、工装工具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编号:SDLF/QC-082版本号:A/0设备、工装工具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6.03.1 实施日期:2016.03.7山东联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设备、工装工具管理制度 目的: 为规范生产用设备、工具及工装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产品生产、检测过程所需的设备、工具及工装。 1 设备、工装工具是公司进行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设备管理对于提高公司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公司的设备、工装工具管理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封存设备、工装工具的管理: 3.1公司因生产任务不饱满造成全停产的生产线或设备,要进行封存并严加管理。 3.2凡列为封存设备、工装,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封存/启封申请表》,经生产部审核,报主管副总审批后执行,由设备动力部备案。 3.3经批准封存的设备、工装,由使用部门就地封存,并负责日常维护和保管工作。 3.4已批准封存的设备,停止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3.5封存设备、工装各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切断电源及所有动力管线,关闭各种气体和液体的阀门; 2)放净冷却液、水、气、油等液体或气体物质,并清洁干净; 3)检查设备工装的技术状态,清点附件,如需修复,等修好后再封存; 4)设备所有滑动的表面均应涂上防锈油脂并贴纸保护,根据需要加盖保护物,防止灰尘杂物侵入; 5)电器设备必须清扫干净,并采取防尘、防潮措施; 6)化工用的特殊设备,根据有关规定执行; 7)露天存放的设备必须有遮盖物; 8)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设备完好无

有限公司工装管理办法

1目的 1.1确保公司员工以整洁的仪表仪容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2规范工装领用、发放、使用及回收相关工作。 2适用范围 2.1本办法适用于因工作需要统一着装的员工。 3职责 3.1总经办职责 3.1.1负责员工装样式和面料选定的组织工作。 3.1.2负责牵头组织供应商评审。 3.2行政人事部职责 3.2.1负责联系供应商制作工装。 3.2.2负责各部门工装需求审批。 3.2.3负责工装入库、发放、回收管理。 3.2.4负责抽查各部门员工着装情况。 3.3财务部职责 3.3.1负责按工装定制费用结算相关费用。 3.3.2负责员工工装折旧、破损、丢失、报废时的费用结算。 3.4各部门负责人职责 3.4.1负责督促检查本部门员工工装着装情况。 3.4.2负责指定管理员对本部门工装收发存管理(10人编制以上)。 3.4.3负责对本部门员工工装使用需求申报。 3.5员工职责 3.5.1有爱惜和妥善保管使用工装的责任和义务。 4工装管理内容 4.1基本着装要求

4.1.1上班时间须着公司统一规定的服装,不得改变服装样式。 4.1.2工装应保持干净、整齐、无破损,规范着装。 4.1.3员工需爱护持有的工装,不得损坏或遗失。有损坏或遗失的须照价赔偿。 4.1.4应尽量减少工装在非工作时间的损耗。 4.1.5员工不得擅自转借工装。 4.1.6以公司名义外出会客或办事,都应当穿着公司发放的工装。 4.1.7违反相关工装着装规定,一经发现,给予扣除50元/次绩效处理。在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绩效考核时,扣减考核最终得分5分。 4.2工装制作及配置 4.2.1按季节不同,工装原则上配置秋冬装一套和春夏装两套。工装参照码数为通常使用的S、M、L、XL、XXL等尺码。 4.2.2按各部门工种岗位不同,分为服务类工装,技术操作类工装,行政(销售)管理类工装,根据各工种岗位性质不同制定具体款式。 4.2.3各部门根据岗位性质不同,给予新进员工按时发放工装,放发时间原则上最迟不得超出试用期。 4.2.4各部门于每年2月(7月)统计上报春夏装(秋冬装)需求计划到行政人事部。行政人事部汇总需求计划报总经办审批,总经办于3月(8月)选定服装供应商并下达制作任务,于每年4月份完成春夏装制作,9月份完成秋冬装制作。 4.2.5各部门需进行临时新增工装应书面提出制作申请,报行政人事部审批,总经办审核同意后进行增加。 4.3工装换装时间 4.3.1原则上春夏装时间为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秋冬装为每年10月1日至次年的4月30日。各部门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可单独制定工装的换装时间,但须由各部门负责人以签报形式向行政人事部报备。 4.4工装的收、发、存管理 4.4.1行政人事部指定管理员建立公司的工装收、发、存记录表并及时登记入册。 4.4.2部门员工总编制人数10人以上的或办公地址较远,需指定一名部门内管理员对工装

工具工装管理规定

编号:SM-ZD-63488 工具工装管理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工具工装管理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工具管理和供应 第一条外购工具入库前,由工具计划员填写入库单,仓库保管员核对工具的名称、规格、数量与入库单完全相符,外观完好无损后,方可签章验收。如属精密仪器和量具,由保管员请托计量室进行鉴定,取得入厂合格证后,方可验收办理入库手续。 第二条库存工具应保证质量完好,帐物卡相符,并要定期盘点。如发生盈亏或报废,造表报主管领导和财审部批准,年终进行一次性处理。 第三条各单位不得随意到外厂、外地采购和处理工具。如有特殊情况,须经供应公司同意后,方能购置和处理,并按规定办理手续。 第四条工具发放实行以旧换新和按定额发放的办法。发放业务只对各单位工具员,发放手续由工具库负责办理。 第五条万能量具凭计量室报废单,由使用单位工具员

设备工装管理制度模板

设备工装管理制度

七.设备工装管理制度 设备01 一、设备工装的使用与管理 ⑴.设备科负责全公司设备工装的管理工作, 设备工装管理在生产经理的主持下进行工作。 ⑵.所有生产设备, 生产用仪器仪表, 由设备科按统一编号, 建帐、建卡、每年复查核对一次, 做到帐、物、卡相符。主要生产设备工装, 要建立单台帐技术档案。 ⑶.全公司设备工装要达到定人、定机、凭操作证操作, 设备工装的专管率达100%。 ⑷.设备工装必须完好, 完好设备挂”完好设备”标牌。 设备工装采购 设备02在购置或自制主要生产设备工装时, 必须有设备管理人员及有技术人员参加技术论证,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进行实地考察, 优先选购国家公布的优质产品, 不得购置国家公布的淘汰设备。 设备、工装档案的管理 设备03 一、设备、工装的档案由设备科统一管理。 二、设备、工装从进公司起, 应将所有的技术资料建档保管, 直至设备报废为止。 三、设备技术资料一般不外借, 借用设备使用说明书必须办

理借用手续, 按期归还。对于外接资料如有损失, 根据情节轻重, 给予批评和赔偿。 设备工装的使用管理制度 设备04 一、操作工人必须遵守四项规则。 ⑴.凭操作使用设备工装,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⑵.经常保持设备工装清洁, 并按规定加油。 ⑶.管好工具附件, 不得丢失。 ⑷.发现故障立即停车检查, 自己不能修理的应及时通知检修。 二、操作者在独立操作设备前, 必须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完好标准以及润滑等技术知识, 并经过一段时期实际操作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发给操作证, 方可独立操作。 三、主要生产设备工装, 实行定人定级, 凭操作证使用, 非设备定机人员使用其设备时, 需经公司领导批准。 四、操作者要合理使用设备, 不允许精机粗用, 严禁超负荷, 超范围使用设备, 不得在工作台、道轨面、油漆表面, 放置金属物品, 要做到”三好”( 管好、用好、修好) , 四会(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 设备、工装的保养 设备05设备工装一律实行”日保”和定期保养。

工装工具设备保养维护办法详细版.docx

1.目的 为加强工具、工装、设备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以提高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特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外购或外协的通用工装工具、设备和专用工装工具、设备,及各生产工序中所自制的工装工具、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职责 供应链管理部负责与生产相关的工具、工装的维护、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4.工作流程 4.1维护保养计划 4.1.1生产工具、工装、设备应分为日常维护保养,每周的维护保养以 及定期维护保养; 4.1.2不同的生产工具、工装、设备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周期不同的定 期维护保养计划; 4.2维护保养实施 4.2.1对于日常维护保养,要求操作者班前、班后对相关得工具、工装和 设备进行清洁,使其整齐、整洁、安全; 4.2.2要求操作者在周末和节假日前,对设备进行较彻底的清扫、擦拭和 涂油维护; 4.2.3对于按计划的定期维护保养应按照相关说明,对工具、工装或设备 进行必要的局部拆卸、检查,调整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各个部 位等操作,并应有相关记录; 4.2.4保持工具、工装和设备的标识编号完整清晰; 4.2.5对于长期不使用的工具、工装和设备,要妥善保存,注意防生锈和 变形等影响使用的变化; 4.2.6操作者应对使用的工具、工装和设备的保养维护熟悉,清楚,使工 具、工装和设备不带病工作,不超负荷使用; 4.3工具、工装、设备的检修

4.3.1针对维护保养中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的零部件,进行检查、调 整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4.3.2对状态劣化已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项目按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 的项目修理,一般要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从而恢复所修部件的性能和精度;

工装、工具管理办法

工装、工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装、工具管理是公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提高工装、工具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第二条:保障工装、工具的正常供应、使用,降低工装、工具消耗费用,更好地服务于生产,促进公司的发展是工装、工具管理的方向。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公司建立以公司主管副总经理领导的工装、工具管理组织机构(见附表)。 第四条:公司工装、工具管理实行分级管理。设备科是公司工装、工具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公司工装、工具的全面管理和管控单位通用工装、工具的订购工作,各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工装、工具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设备科职责 1、在公司的领导下负责对公司各单位的工装、工具业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评定等全面管理工作。 2、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的政策和制度,并且负责制定公司工装、工具各项规章制度。 3、负责制定公司工装、工具管理工作目标。 4、负责合理调剂公司各单位的工具使用。

5、负责开展工装、工具新技术应用工作。 6、负责组织通用工装、工具年度价格的比值比价招标工作,制定本公司年度通用工装、工具价格手册。 7、负责汇编公司工装、工具的年度、月份需求计划。 8、负责通用工装、工具的采购合同的签订和供应。 第六条:公司各单位职责 1、负责编制通用工装、工具计划,并按时上报设备科。 2、建立工装、工具台帐,保管卡片、个人领用工具卡片。 3、负责本单位专用工装、工具的设计、采购、验收、入库。 4、负责组织本单位量具、工装等的周期鉴定工作。 5、负责检查本单位工装、工具现场使用情况。 6、贯彻执行公司各项工装、工具管理制度。 7、准确及时完成公司业务管理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 第三章工装、工具的分级管理 第七条:工装、工具分级管理的原则与划分 (一)按照股权比例、管理权限、组织特性、地域关系及与公司经营管理关系的关联度,将成员单位的工装、工具管理层级分为管控、监管和指导三类,分别设定不同层级单位的工装、工具管理责任,建立管理关系,为实行集团化工装、工具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二)工装、工具管理分级的划分 1、管控类:***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及公司总部所属职能部门。

工装工具设备管理规定

工装工具设备管理规定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为规范工装、工具、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保养、盘点、报废等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特制订本管理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外购或外协的通用工装工具、设备和专用工装工具、设备,及各生产工序中所自制的工装工具、设备。 2.职责 仓库负责对工装、工具进行标识及统一建账管理; 外协/采购员负责对工装、工具的采购工作; 供应链管理部负责与生产相关的工具、工装的保存、储存、维护、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3.工作流程 4.1工装、工具的申请 4.1.1部门内部人员根据实际或业务发展需求,提出工装、工具的购置 申请,由部门经理(及以上领导)批准; 4.1.2申请批准后,将申请单交由采购人员安排采购、外协等工作; 4.2工装、工具的采购、外协和自制 4.2.1采购/外协负责人联系工装、工具的采购/外协工作,采购/外协过 程中如有任何问题应及时与采购申请人协商解决; 4.2.2对于无法采购到的工具和工装,原则上公司内部有能力加工的不 予外协,如果没有加工能力时考虑外协; 4.3工装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4.3.1工装生产/安装完成后,部门经理组织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对工装 进行验收,并应以书面形式编制验收报告单; 4.4工装、工具的入库和标识 4.4.1工装、工具验收合格后,部门相关人员到库房办理入库,库房对 工装、工具进行编号和粘贴标识,并记录台账; 4.4.2工装编号; X X XXXX---XXX 相同设备、工装的序号(从001-999顺序排列) 设备、工装的排列号(从0001-9999顺序排列) 分类号: 1、机械类, 2、电气类,3、其它 分类号(工装,设备类):J…工装,E…设备,T…工具 4.4.3在自制/外协工装验收合格后,仓库将工装的名称、编号填在工装 工具标识上,将标识贴在工装明显且不易掉落的位置; 4.5工装、工具的登记与出库 4.5.1除发给客户的随机工具外,原材料仓库建立工装台账,对所有工 装、工具进行入账管理和个人工装、工具的保管的登记;

工装管理办法

工装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总则说明 一、为树立和保持公司良好的公众形象,确保员工以整洁的仪表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公司工装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公司所有体系标准内员工工装领用、退还及以旧换新。 三、行政管理部负责统筹安排公司员工工装样式定制、数量统计、工装整体制作审批工作;包括工装入库、盘点、整理、发放、汇总、报废变卖等工作 四、财务部负责审核服装报销票据是否真实、有效,以及服装费用支付及结算工作。 第二章工装种类及数量 第二条分类 一、领导级工装(副总及总经理) 二、管理层员工工装(部门负责人及员工) 三、保安工装 第三条配发数量

工装分为:夏装、春秋装和冬装三种,每种工装配发数量如 下: 一、领导级工装: 夏装:男员工短袖衬衣2件,长裤2条;女员工短袖衬衣2件,长裤1条,一步裙1条。 秋冬装:长袖衬衣2件,西服上衣1件,长裤2条、员工工 装 夏装:男员工短袖衬衣2件,长裤2条;女员工短袖衬衣2件,长裤1条,一步裙1条。 秋冬装:长袖衬衣2件,西服上衣1件,长裤2条,领带一条(女性为丝巾1条)。 三、保洁工装 夏装:灰色工装2套; 秋冬装:灰色工装2套。 四、保安员 夏装:制式保安服2套; 秋冬装:各1套。

凡须配备工鞋(靴)的员工,在办理入职手续后,每人均可领取公司统一配置的工鞋(靴)一双,费用由个人承担(价格会根据市场波动及供应商不定期调整),公司不予二次回收。 注:1、员工鞋(靴)自员工入职当月工资中扣除; 2、当出现工资余额不足以抵扣工鞋(靴)费用时,全额扣除工资,其他损失费用不再做追缴处理。 第三章工装的款式及申领方法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1目的 1.1确保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2适用范围 2.1工艺装备:包括生产检测用的辅助工具、模具、夹具、刀具刃具、量具检具等。 2.2工位器具:指在生产流转过程中用以存放产品或工具的各种装置,包括工具箱、料箱、工具架、料架、运输小车、托盘等。 3职责 3.1工艺科:负责专用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设计,负责工装的编号、列表及定期质量检查,负责工位器具的验收。 3.2采购部门:负责标准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采购。 3.3检验部门:负责工艺装备的验收。 3.4使用单位;负责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 4工作程序 4.1工艺装备的分类(分为标准及专用两类) 4.1.1标准工艺装备。是指国标、行标中涉及到的已定型的,如丝锥板牙、钻头、标准切削工具等,可通过采购获得。 4.1.2专用工艺装备,是指非标准的,需经专门设计,仅能适用于一定产品或零件加工的工艺装备。 4.2工艺装备的配置 4.2.1新产品在设计验证通过后,设计部门根据该产品的要求和特点考虑生产过程的方便性,提出专用工艺装备的配置建议,并明确主 要技术要求,它们包括模具、夹具、焊D胎、装配胎具、钻具等。 4.2.2工艺科根据设计部门的建议或现行工艺现状,考虑产品质量要求和生产效率,负责专用工装的设计、绘图、组织制造。 4.2.3各生产单位,提出标准工装需求数量、种类,经工艺科批准后,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做到及时供应、合理储备。 4.3工艺装备的验收 4.3.1外购进厂或制造完工的工装,由检验部门依据采购单据或图纸对其主要尺寸、外观、装配精度等进行检验。在入库单据中签字以 示验收合格。重要的工装(如模具、关键工序的工装等)需要经过试用验证,在保证安装正确、牢固的前提下,试做规定数量的 样品,以样品的检验单据,做为验证合格的依据。 4.4工艺装备的编号、列表、贮存、出入库 4.4.1经验收合格的工装,入工艺科工装库,由工艺科在其显眼位置用钢码打上编号,列人《工艺装备管理表》,并注明工装的类别(重 要、一般),重要工装需建立履历卡。 4.4.2暂未使用的工装,由保管员进行防锈处理,一般部位用 40号机油进行油封,精密部位或配合面用油脂进行油封,精密件浸于防 锈油中,已防锈的工装分类存放在规定的铁架上,并加上写有对应产品或零件名称的标牌或标签。 4.4.3工装库必须干燥、通风并设置适合于保管的各种架、盘、盒等,精度高或重型的工装不准堆叠。 4.4.4工艺科凭使用单位的领用单据,除去相应油封后,发放工装,并在管理表中注明其使用场所。

生产用设备工装和工具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生产用设备、工具及工装(以下简称“EJT”)的管理,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产品生产、检测过程所需的设备、工具及工装。 3EJT的分类与定义 3.1设备(Equipment):是指由公司购买的通用成套装置,分为测量设备和非测量设备。 3.2工装(Jig) :是指自行制作的、或由供应商按照某特定要求定制的装置,根据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 功能不同,可分为测量性工装和非测量性工装。 非测量性工装:该类工装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或提高工作效率,其失效不会导致有关生产过程输出的产品在功能、性能、或其它设计要求方面存在缺陷。如:液压升降台、电动堆高车、铅箱等。 测量性工装:该类工装的主要作用是对产品进行检验、测试或辅助其它设备工装共同完成产品的检验、测试,其失效可能导致有关生产过程输出的产品在功能、性能、或其它设计要求方面存在缺陷。 如:影响产品调试结果的体膜、用产品(分系统、零部件)或改装后的产品(分系统、零部件)做新产品调试的工装等。 3.3工具(Tooling) :指由公司购买的、功能和操作相对简单的通用器具。其中包括: 测量工具(仪器、仪表),如千分尺、百分表、万用表、力矩扳手、用于测量的钢板尺等; 非测量工具,如螺丝刀、剪刀、裁纸刀、呆扳手、不用于测量的钢板尺等。 3.4 闲置设备工装(Leave-unused): 指现阶段搁置不使用的设备、工装,包括 (1) 由于生产过程变更不再适用的设备、工装, 包括Phase out的产品所用的设备、工装;(2)作为生产使用的设备、工装的备份,现阶段没有投入使用的设备、工装;(3)已经损坏无法再修复,但没有决定报废的设备、工装。 3.5 EJT主清单(EJT Master List):生产过程有关的设备、工装及测量性工具的列表,用于识别每一个设备、工装或测量性工具的编号、名称、版本信息、所适用的生产过程,及其在验证确认、PM、校验、运行检查等方面的要求。典型的EJT主清单的内容应包含但不仅限于附件1所示内容。 4 职责 工装与非测量性设备的编号、主清单建立与维护由EJT工程师负责。 测量性设备和测量性工具的编号、主清单建立与维护及定期校验(Calibration)由质量部仪器负责人负责。设备、工装和测量性工具的申请、验证/确认和PM由PE工程师和/或Technician负责。 工装与非测量设备的实时维护和定期检查由EJT工程师组织生产线有关人员进行。 测量性设备和测量性工具的实时维护和定期检查由质量部仪器负责人组织生产线有关人员进行。 闲置的工装及非测量设备的管理由EJT工程师负责。 闲置的测量性设备和测量性工具的管理由质量部仪器负责人负责。 非测量工具由制造部进行管理。 5 EJT的引入 5.1非测量工具的采购与制作由制造部负责。 对于需要购买的工具,单件价值小于人民币100元,总价值在人民币2000元以下的, 由制造部有关人员提出申请,经制造部经理批准后由制造部购买。高于上述价值的工具,由制造部按照财务部有关固定资产的购置规定办理。 5.2除非测量性工具外,其它类型EJT的采购或制作申请由生产技术工程师和/或Technician提出,填写 《EJT申请/验收单》申请部分(ERS),说明所需设备、工装或测量性工具的用途、规格、性能等要求。 EJT申请/验收单采用(751-O-001)格式编制。其编号规则参见附件2。

设备工装管理规定

设备工装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七.设备工装管理制度 设备01 一、设备工装的使用与管理 ⑴.设备科负责全公司设备工装的管理工作,设备工装管理在生产经理的主持下进行工作。 ⑵.所有生产设备,生产用仪器仪表,由设备科按统一编号,建帐、建卡、每年复查核对一次,做到帐、物、卡相符。主要生产设备工装,要建立单台帐技术档案。 ⑶.全公司设备工装要达到定人、定机、凭操作证操作,设备工装的专管率达100%。 ⑷.设备工装必须完好,完好设备挂“完好设备”标牌。 设备工装采购 设备02在购置或自制主要生产设备工装时,必须有设备管理人员及有技术人员参加技术论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考察,优先选购国家公布的优质产品,不得购置国家公布的淘汰设备。 设备、工装档案的管理 设备03 一、设备、工装的档案由设备科统一管理。 二、设备、工装从进公司起,应将所有的技术资料建档保管,直至设备报废为止。

三、设备技术资料一般不外借,借用设备使用说明书必须办理借用手续,按期归还。对于外接资料如有损失,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和赔偿。 设备工装的使用管理制度 设备04 一、操作工人必须遵守四项规则。 ⑴.凭操作使用设备工装,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⑵.经常保持设备工装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⑶.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⑷.发现故障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修理的应及时通知检修。 二、操作者在独立操作设备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完好标准以及润滑等技术知识,并经过一段时期实际操作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 三、主要生产设备工装,实行定人定级,凭操作证使用,非设备定机人员使用其设备时,需经公司领导批准。 四、操作者要合理使用设备,不允许精机粗用,严禁超负荷,超范围使用设备,不得在工作台、道轨面、油漆表面,放置金属物品,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设备、工装的保养 设备05设备工装一律实行“日保”和定期保养。 一、“日保”由操作者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包括认真检查擦试油污,排除故障等,并填写润滑卡片。

装维工器具、工装管理办法

装维工器具及工装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工器具和工装(包含劳保用品)管理工作,确保公司员工按规定要求着装上岗,以整洁的仪表仪容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公司统一配备下发的所有工器具和工装。 三、职责 (一)公司维护部职责 1、维护部针对各市县维护站提出的工器具和工装需求申请进行审核,并制定统一采购计划。 2、维护部对采购工器具和工装进行质量把关,同时做好工器具和工装的发放工作,并将对发放物资进行详细记录。 3、维护部每季度对下发的工器具和工装进行盘点检查,一经发现工器具和工装出现丢失、人为损坏等现象,则要求使用人进行等价赔偿。 4、维护部对各市县维护站上报的工器具和工装正常损坏情况,进行更换或维修。(二)市县维护站职责 1、各市县维护站根据实际需求向维护部提交工器具和工装需求申请。 2、各市县维护站站长需向维护部提交物资申请单,维护部批准后方可领取相应物资。 3、各市县维护站负责工器具和工装的使用工作,同时做好工器具和工装的分配统计管理工作,并安排专人定期对工器具和工装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分配登记表详见附件一。 4、针对工器具和工装的损坏、丢失情况,属正常损坏的,按公司报废资产处理(拿损坏件换取新工具);属人为损坏、丢失的,需向维护部提交报告,并让登记领用人进行原价赔偿。 四、工器具采购表

1、铜缆网标配 2、铜缆网选配

3、FTTH专用工具

4、班组用工器具

五、装维人员工装及劳动防护用品配置表 六、其他 1、工具、工装在使用时要做到无磕碰、无磨损、无锈蚀、无杂屑,对工具工装爱惜使用,定期对工具进行保养,以延长工具工装的使用寿命。工装要保证两天清洗一次,以免出现污迹和异味,对破损或掉扣的情况要及时缝补。 2、工装在下发后,若发现装维人员衣着不合体情况,由维护站站长联系公司维护部进行调换。 3、工器具正常损坏后,由维护站站长做好记录,并联系公司维护部进行调换。 4、装维人员工作时间必须身着公司工装,工装的穿着情况由各市县维护站站长考核。 5、装维人员应使用自己配发的工器具和工装,不得随便使用其他装维人员的工器具和工装。

工装夹具管理办法

1、 目的 1.1、规范管理工装夹具的设计、采购、委外制作、验收、使用、日常收发管理、 维修保养、资料管理及报废等流程。 1.2、确保夹具状态完好,以满足产品质量需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与铸造生产过程有关的工装夹具。包括铸造后处理切割、研磨、冲飞边、抛丸工序所使用的工装夹具及制芯工序所使用的工装夹具。 3、工作职责 3.1、铸造制造部(工装夹具管理人员): 3.1.1、应开产品发部要求,参与新产品开发所使用的样件夹具、组芯夹具的设计方案评审; 3.1.2、负责后处理所有量产工装夹具及铸件坯锋冲模的采购申请和设计、改造、调试、验收、工艺更改后的夹具调整,包括委外设计的相关技术协议的签署; 3.1.3、负责对即将投入量产产品所使用的样件切割夹具及制芯工序所使用的夹具进行验收; 3.1.4、负责所有工装夹具的图纸资料管理、日常维护管理、定期检修保养、备品备件的申购,包括验收并接收的样件切割夹具及制芯工序所使用的夹具; 3.1.5、负责编写夹具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及编制相应记录表,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培训; 3.1.6、负责统计分析由夹具故障导致的停机、停线,并进行持续改进; 3.1.7、协助工装夹具的盘点; 3.2、铸造技术部 3.2.1、如铸件冒口有工艺变更的必要,负责产品的工程师向夹具工程师提出夹具变更或改造需求; 3.2.2、产品工程师负责量产或改造后的夹具的试用过程跟踪。 3.3、采购部: 负责工装夹具及相关备品备件的商务谈判及采购。 3.4、物流部:

负责相关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协助库存工装夹具零备件的盘点。 3.5、产品开发部: 3.5.1、负责样品开发所用样件夹具及制芯用夹具的采购申请及试用过程跟踪;3.5.2、组织样件夹具及制芯夹具的预验收; 3.5.3、及时将固化冻结后的带冒口的新产品3D数模转发给夹具工程师,并告知相关进度要求; 3.5.4、投入量产的铸件,如需要重新改进冒口,由模具设计工程师协助完成带冒口铸件的3D变更设计。 3.6、铸造制造部(后处理、制芯): 3.6.1、负责在线工装夹具的日常性点检、保养。 3.6.2、协助完成工装夹具的预验收和终验收。 3.7、项目部: 3.7.1、负责及时提供相关时间节点和进度计划给工艺工程师及夹具工程师。 3.7.2、负责确认由于项目终止而需要报废的工装夹具的客户要求保存期限。 3.8、质量部: 3.8.1、必要时协助工装夹具及备件的入库及验收前的质量检查。 3.8.2、协助完成工装夹具的预验收和终验收。 3.9 、财务部: 负责工装夹具及其备件的盘点,报废工装夹具的销账。 3.10、HES部门: 协助完成工装夹具的预验收和终验收,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 4、工作流程及说明 4.1、工作流程图(见下页)

生产制造部工装管理办法

制造部工装管理办法 Q/LX.Z-LXTJ-GL-007-017 1目的 规范工装的计划申请、制作、保管、领用、维修保养、报废及更新的管理过程,提高工装的利用率,使工装处于良好控制状态,以满足开发和生产的需要。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X公司制造部制作过程所用生产、检验的工装、夹具、辅具及产品质量控制用的检具等。 3术语 3.1分类 3.1.1按照重要程度分为关重工装、普通工装、易损工装、辅助工装。 3.1.2按市场状况分为制作类工装与购置类工装。 3.1.3按使用场合分为生产用工装与检验用工装。 3.2术语 3.2.1工装:指过程设备的一部份,特指一个部件或分总成。工装用于过程设备中把零件装配成部件或整机。其中包括:工具、装具、夹具、量具、检具、辅具等。 3.2.2规则性校验: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强制要求的计量器具类工装的定期检验。 3.2.3关重工装:指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主导、关键作用的;对品质、生产均衡、人身安全等影响很大的;价值高、精度高的工装。原则上此类工装不易磨损、不易损坏(寿命高于12个月以上)。 3.2.4普通工装:所有除关重工装外且不易损坏(寿命高于3个月)、不易磨损的工装。 3.2.5易损工装: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寿命低于3个月)、易磨损(改变原始形态)的工装。 3.2.6辅助工装:用于满足生产现场改善(包括但不限于零部件防护、物料摆放、设备设施规划等)且一般为一次性单独设计、制作的工装。 3.2.7购置类工装:市场上普遍能购买到且性价合理的工装。 3.2.8制作类工装:市场无法或很难购买,或是因性价不合理而需要加工或制作的工装。 3.2.9生产用工装:用于生产现场的加工、装配的工装。 3.2.10检验用工装:用于产品检测、检验用的工装。 4职责权限 4.1 使用部门(装配车间) 4.1.1负责工装、检具等的领用申请、日常管理、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点检; 4.1.2负责对新增工装制作、购置的申请; 4.1.3负责对损坏关重工装的维修报废申请。 4.2工艺室 4.2.1负责审核并制作使用部门所申请的各类工装(经过批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