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浅谈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摘要: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越性的学科,强调跨语言、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等方面,而“翻译是涉及文字——文本——文学——文化等不同层面,也是跨语言、跨国度、跨文化、跨时空的产物”。本文意在从两者的相似处出发,浅谈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关键词:比较文学翻译相似性

Abstract:Comparative literature is a kind of cross-cutting discipline, which emphasize crossing languages, nations,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culture and so on. “Translation is relate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characters, text, literature, culture and so on, and it also across different languages, multinational degrees, the product of culture which across time and space”. This article aims to start from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two,and introduce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Key words:Comparativ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Similarities

引言

比较文学这一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德国大文豪歌德于1827年提出的“世界文学”(即后来所说的“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越边界的活动,是对异质体系内的文学作品及其现象展开比较研究。并且这种跨越性活动分别是在跨语言、跨文化、跨文明、跨学科等维度中进行的。同样,翻译也历史悠久。自人类与他者、异族接触以来就有翻译。“翻译是涉及文字——文本——文学——文化等不同层面,也是跨语言、跨国度、跨文化、跨时空的产物”[1]。并且追究词源,在古希腊语中,“翻译”意即跨越,强调的是空间的面向和跨越的活动。上述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让我们把比较文学和翻译联系起来。

一、比较文学和翻译的联系

随着上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在欧洲各国的迅速发展,原来拥有数种语言能力的比较文学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并且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范式、新的活力,进而推动了西方翻译研究的飞速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引发了比较文学是否应该从属于翻译研究的争论。例如:勒弗维尔在

他的《比较文学与翻译导论》一文中提到,虽然目前翻译在比较文学中被视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却被看作是不幸的。这种否认翻译相关性的恰恰又是那些热衷于狭隘的欧洲文学及其历史的比较比较文学学者。然而一旦比较文学欲超出欧洲文学的比较范围,不管是相对于文学来说,还是在比较文学内部,翻译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了;英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学家和比较文学专家苏珊.巴斯奈特在她1993年所著的《比较文学批判导论》一书中声称传统人文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已经死亡,甚至把比较文学归置于翻译研究的旗下。但她又强调新的比较文学改换了形式,“经过政治化而重新获得了生命力”(她重视文学的政治和历史的性质,反对纯粹着眼于审美价值去研究文学,而不顾及文学的民族性和政治经济的社会环境)。

关于比较文学和翻译两者从属地位的争议,观点不一。然而,有不少学者认为:随着比较文学研究范围的逐渐扩大,其研究对象对象发生了变化。翻译具有浓厚的跨越性特征,这样就使得它可以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研究部门而存在。然而在翻译中,由于原语和译语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并且各自的历史积淀,社会形态,诗学准则,政治背景和文化经验等又构成了不同的特定语境,这就使得译文经过翻译传递出的文化价值与信息也往往与原文迥异。所以究竟哪些人可以从事翻译工作?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翻译?翻译该作品的原因和译者的目的又是什么?旧时文人林纾,虽不懂外文,但却与人合作翻译了一百七十余部西洋小说,康有为曾称赞他的翻译,“译才并数严、林”;翻译方法、策略、原则等方面更是枚不胜举,有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颇有争议的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等等,甚至对比较文学领域的扩张起推动作用的后殖民理论家之家之一霍米.巴巴也提出了她的后殖民翻译理论,她认为:翻译是文化间得到交流和商讨的媒介,翻译的过程就是文化间彼此对话、交流、商讨、理解,最后达到彼此之间的交融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 霍米.巴巴提倡译者要如同一个称职的媒婆,把两种文化和语言带到“第三空间”中,让两种文化都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架子,最终达到既可避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吞并,也可避免弱势文化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其他形式的本族文化中心主义,变成新的强势文化的结果;至于译者目的,例如在林纾的译文中有错讹、误解、随意删减等“讹”

的成分,但他的译文也具有“媒”和“诱”的作用,他将西方文学引入中国,使中国和西方缔结了“文学姻缘”,他的创意和贡献也值得充分肯定。

二、以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为例

2.1译者身份

人生颂是美国诗人郎费罗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同时通常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汉译英文诗。而译者董恂也成为了“具体介绍近代西洋文学的第一人”。由于董恂不懂英文,所以董译的《人生颂》并非是根据原诗进行的翻译,而是在威妥玛翻译后的中译诗的基础上翻译而成的。这就和林纾的英译中翻译颇为相似。董恂,近代江都人。道光二十年二甲进士,考选主事,签发户部。同治元年,署三口通商大臣,总理署治事。同治四年充殿试读卷大臣,取崇绮为状元。清代以旗籍得鼎甲魁天下者,自是科始。八年,调补户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全权大臣,遵命便宜行事,办理互换条约等事宜。光绪十八年,86岁卒。董恂虽生于乱世,鸦片战争后,清朝日趋腐败,但他却有宝贵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力求在国运衰微的大势中有所作为,曾为维护国家利益据理力争,不辱使命。据《扬州市志》记载,同治十年,镇江关查获漏税洋船,根据规定,应予驱逐,但该洋船更名易主,不遵驱逐,争执甚烈。经查乃英国商船,董恂当机立断,召见英使,严正指出:“商船走私,有犯条约”,“严刑驱逐,不准在口贸易”。致使英使气夺语塞,只好按章办事。

2.2译文及翻译策略

就董恂的译文而言,褒贬不一。由于董恂的译文是在参照威妥玛译文的基础上翻译而成,然而威妥玛自身的译文也有硬译之处,所以这就造成了董译和原文由诸多不符之处。钱钟书曾在《七缀集》中评论董恂的译文,“一个译本以诗而论,不失为好诗,但作为原诗的复制,则不免是‘坏’译。”但董恂译文的推崇者却认为,该译文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译者也将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因为译文中过多地彰显出译者的主体性,而就将该作品定义为“坏”。并且虽然董译在个别诗句上和原文的意义有出入,但在整体上却表达出了原文的思想,这也实属难能可贵。对比威妥玛和董恂的译文发现,威妥玛随时翻译官出身,但是他的中文水平有限,只是针

对原文逐字逐句的死译,不得中文之神。而当时任命为总理各国事务全权大臣的董恂却将它润色改裁成七言长诗体,但译文缺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用事偏僻,过于“归化”。例如原诗的第一二句“Tell me not in mournful numbers,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原意应为“别用悲切的诗句对我唱:‘人生只是虚幻的梦一场!’”董恂的译文却是“莫将烦恼著诗篇,百岁原如一觉梦”。这句译文显然和原文要传达的意义相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梦的解读多有消极虚幻之意。董恂用‘归化’的策略将原诗中的积极情绪转化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的对梦文化的沿袭;在如原诗第四节第一句,“Art is long,and Time is fleeting”原意应是“智艺无穷,时光飞逝”,董恂却译为了“无术挥戈学鲁阳”,“鲁阳挥戈”是典型的中国典故,源自武王伐纣时周武王部下鲁阳公的故事;在第四节第三句“Still,like muffled drums,are beating,Funeral marches to the grave”,董译为“一从薤露歌声起,丘陇无人宿草荒”。“薤露”这一词也打上了中国的烙印。‘薤’是一种草本植物,‘薤露’这一词意为人的生命就像薤上的露水,经太阳一晒,便不复存在。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使用‘薤露’一词。并且在曹操的《薤露行》一诗中,诗人将汉末的历史兴衰表现的淋漓尽致。选用这样的译文,无疑是将原诗的文化效果转化为本土体系中为自我运用的价值皈依的又一例证。

二是肆意发挥,脱离原文。如在原诗第五节第三句,“Be not like dumb,driven cattle”,原意指别像牛羊一样忍气吞声,任人驱使,而董恂却将“cattle”译为了‘驽骀’(即劣马)一词,而在“Be a hero in the strife!”这一句中又用骐骥(即良马)来翻译“hero”(英雄);如在第七节第三和第四句“And,departing,leaves behind us”“Footprints on the sand of the time”中,用鸿雁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泥(雪泥鸿爪)的意象来比喻人在时间的沙土上留下的脚印也并非妥当;另外在原诗的最后一节即第九节,原诗并没有出现马的影子,但董恂却将“马”在中国的文化意象转移于“一鞭”、“跃征鞍”、“偶停骖”等意象之中。

三是词不达意,拘泥生硬。例如在第二节第三句“Dust thou art,to dust returnest”愿意应为‘人身原土,终当归土’。在这里原诗作者郎费罗想借用圣经之语表示人本由上帝用泥土所造,死后与草木同腐,又变成原来的点点尘土。但董恂却将该句译为“纵然出土仍归土”,用‘出土’一词不仅令人费解,晦涩生硬,也不符合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习惯。

2.3译者翻译《人生颂》的原因和目的

《人生颂》是郎费罗最传诵一时的诗。该诗的主旨是指引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和奋发的精神去追求美好人生。著名诗人惠蒂埃在读了此诗后曾称赞道:“这九节单纯的诗,比雪莱、济慈和华兹华斯等人所有的梦想加在一起有价值的多。这首诗是呼吸着、充沛着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的——它是一个有为的时代的精神蒸汽机。”至于董恂所以翻译《人生颂》的动机,源自于他阅读了当时驻华公使威妥玛的该诗的译文并受其‘所请’。这在曾任董恂下属“章师”的方濬师所著的《蕉轩随录》中详细记载:“英吉利使臣威妥玛尝译欧罗巴人长友诗九首,句数或多或少,大约古人长短篇耳;然译以汉字,有章无韵。请于甘泉尚书,就长友底本,裁以七言绝句。尚书阅其语皆有策励意,乃允所请......”此文中的“甘泉尚书”即指董恂。

董恂的翻译模式和后来的林纾颇为相似。林纾因见社会的种种弊端,故借小说的翻译针砭时势,即他的翻译是为社会改革服务的。而董恂的翻译却是为朝廷服务的。他运用在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让译文服务于译入文化,并试图从而征服原语文化。因为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抵御外辱、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地位,开始引进西洋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拉开了序幕。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只注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却不屑于引进西方在制度和思想上的先进之处。他们之所以不屑,认为接受外来文化是种耻辱,是因为中国古人和古代希腊人一样,都认为不会讲自己语言的人都是蛮夷,而蛮夷说的就是鸟语。并且这种传统看法在晚清依然如此。以董恂为例的知识分子虽然承认西方在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值得中国学习,但同时也认为西方在文学和哲学方面理应向中国学习。当西方人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奥妙、高明与博大精深,就会对我们的泱泱大国顶礼膜拜。所以在这里董恂的翻译目的不是为了传达原文,而是希望借翻译的桥梁,在初开国门的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下,将中国的文化传出去。董恂完成对《人生颂》的该译后,将译文写在一把精致的折扇上,妥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送给郎费罗本人。董恂原本意图借着这首译作,让西洋人见识中国文化的绝妙,从而完成文化殖民的目的。然而对方郎费罗却认为对方献来的是贡品,意图和蕃交好。就这样千里迢迢送出去的折扇先是被对方得意洋洋地当成贡

品,之后便被仍在一边,百年来躲在博物馆的一角。偶有几个中国学者前去探访下,至于美国人,却早将扇子和扇子背后的事迹忘得一干二净。

三、从翻译和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译文《人生颂》

尽管在译文中董恂过多的采用了“归化”的策略,过多的彰显了译者的主体性,没有遵从泰特勒所提出的“译文应该完全摹写原文的思想”、“译文的风格与写作方式应该与原文的风格与写作方式相同”的原则,但是他的译诗却符合阿伯拉罕.考利的‘拟作’的主张。考利在《品达歌集》中提到,对于翻译中无法避免的美德丧失,应该运用“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缔造新的美。在创造美德过程中,考利承认在歌集中“移植、删减并增加了他所喜欢的内容”。他甚至提议用“拟作”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种极端自由的翻译方法。另外当代英国著名翻译家赛杰尔认为,文本一旦翻译成其他语言,便游离于“原来的语用环境之外”,译者可以将其重新用于“别的意图”。并且在钱钟书看来,董恂的诗也暗合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的主张:译者根据、模仿原诗而做出自己的诗。对比这些理论家们的主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主张和前文提到的对比较文学的领域扩张起推动作用的后殖民理论家之一霍米.巴巴提出的翻译理论有相似之处:即翻译是为一定的目的而服务;另外苏珊.巴斯奈特所谓的传统意义的比较文学已经死亡,新的比较文学经过政治化而重新获得了生命力,活跃在性别研究、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之中。她特别强调,这种政治化的比较文学与民族意识密切相关。董恂在翻译《人生颂》德过程中,对民族意识的重视,不正是新的比较文学“政治化”的体现吗?

四、结语

本文从比较文学和翻译的相似性出发,浅显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另外,我国董恂的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且不论其翻译是否是错讹的翻译,他的译文构建了跨越语言和文化鸿沟的桥梁,不仅在中国比较文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开启了中国翻译领域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张旭.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2]翻译学导论.杰里米.茫迪著,李德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单德兴.跨越边界-翻译.文学.批评.台北:书林出版社,1995

[4]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2

[5]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7]乐黛云,陈惇.中外比较文学名著导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

[8]纽马克.翻译问题讨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01

[9]Sager,J.C.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A].In Ann Trosborg.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C].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10]Bassnet,Susan.Translating the Seed:Poetry and Translation[A].Susan Bassnet&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Essay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附郎费罗的原作“A Psalm of Life”与董恂译文《人生颂》

Tell me not,in mornful numbers,莫将烦恼著诗篇

“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百岁原如一觉眠

For the soul is dead that slumbers, 梦短梦长同是梦

And 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 独留真气满坤乾

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 天地生材总不虚

And the grave is not its goal; 由来豹死尚留皮

“Dust thou art, to dust returnest,”纵然出土仍归土

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灵性长存无绝期

Not enjoyment,and not sorrow,无端忧乐日相询

Is our destined end or way; 天命斯人自有真

But to act,that each to-morrow人法天行强不惜

Find us farther than to-day.一时功业一时新

Art is long,and time is fleeting, 无术挥戈学鲁阳And our hearts, though stout and brave, 谈肝胆异寻常Still, like muffled drums, are beating 一从《薤露》歌声起Funeral marches to the grave. 丘陇无人宿草荒

In 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 扰攘红尘听鼓鼙

In the bivouac of life, 风吹大漠草萋萋

Be not like dumb,driven cattle! 驽跆甘待鞭笞下

Be a hero in the strife! 骐骥谁能辔勒羁

Trust no Future, howe'er pleasant! 休道将来乐有时

Let the dead Past bury its dead! 可怜往事不堪思Act, -- act in the living Present! 只今有力均须努Heart within, and God o'evhead! 人力殚时天佑之

Lives of great men all remind us 千秋万代远蜚声

We can make our lives sublime, 学步金鳌顶上行And, departing, leave behind us 已去冥鸿亦有迹Footprints on the sand of time; 雪泥爪印认分明

Footprints,that perhaps another, 茫茫尘世海中沤Sailing o'er life's solemn main, 才过来舟又舟

A forlorn and shipwrecked brother, 欲问失帆谁挽救Seeing,shall take heart again. 洲遗迹可追求

Let us,then,be up and doing, 一鞭从此跃征鞍With a heart for any fate; 不到峰头心不甘

Still achieving,still pursuing, 日进日高还日上Learn to labor and to wait. 肯教中道偶停骖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翻译概述(1) 一、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 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理论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 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定义。翻译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技艺,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举世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掌握翻译的本质。 1. The Defin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2. The Definition of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 3. 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 4.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奈达,1974) 5.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促进社会文 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孙致礼:2003) 7.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 二、翻译的分类 翻译分不同的类型。就文本而言,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如文学、政治、文化、贸易、科技、传媒等。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实用文体翻译。 1.按语言分类:本族语译成外语、外语译成本族语/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2.按活动形式分类:笔译(translation)、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 3按翻译材料的文体分类:应用文体翻译、科技文体翻译、文学作品翻译、政论作品翻译 4按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 三、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标准则是从中产生的。由于社会活动受制于社会条件及译者个人等等因素,因此翻译标准也就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和译者的烙印。 在我国持这一翻译原则的有玄奘、严复和鲁迅等人。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主张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意即译文要"忠实通顺"。严复是我国清末时期的名学者。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信"是"意义不背本文","达"是不拘原文形式,尽译文语音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信"、"达"互为照应,不可分割开来。"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雅"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即所谓的上等文言文。鲁迅先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就是说,译文既要信又要顺(both faithful to the SL and smooth in expression)。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张培基等人在其《英汉翻译教程》中所提出的"忠实"、"通顺"标准也属此类型。从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超值)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佳译著 读外国文学先看翻译,译者太重要了,所以冯骥才说翻译家是“金子做的桥”。好的译著,精妙地传达原著的风貌,让人阅读之后齿颊留香,而那些糟糕的翻译,读了让人味同嚼蜡,更可怕的是从此再也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和勇气。 鉴于此,推荐外国经典中那些权威的出色的译本就尤为必要。如果译者好,就不用太纠结出版社了,毕竟设计啊装帧啊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内容。(本人讨厌那些花里胡哨的封面设计,对朴素的雅致的风格最有好感。)如果不清楚翻译的好坏,那么个人觉得,人民文学的译本质量还是比较有保证的,上海译文的其次,译林的良莠不齐。其它出版社也有好的译作。当然在急功近利的市场化大环境下,这些优秀出版社的作品也不免有泥沙俱下的倾向。 一、古希腊文学至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希腊神话故事》:(德)施瓦布,刘超之、艾英翻译的比较盛行,杨武能译的也很好(流传至今的希腊神话版本五花八门,有的故事甚至自相矛盾,施瓦布的是目前最通行版本)。 2、《荷马史诗》(《伊利昂记》《奥德修记》):王焕生译的人文版和陈中梅译的上海译文版。王是专攻过古希腊语的,所以前者被称为经典,陈的译本则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更符合现代阅读习惯,有人则认为翻译的不好。其它杨宪益的,还有罗念生的都不错。 3、(古希腊)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罗念生译,看《罗念生全集·悲剧卷》就可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 4、(意大利)但丁《神曲》:田德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5、(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的、王科一的都很好。 6、(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目前无人超越。 7、(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这个就没有争议了,绝对是朱生豪的。卞之琳的也可以。 8、(法)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李健吾译。 9、(英)弥尔顿《失乐园》:朱维之译。 10、(德)歌德《浮士德》:钱春绮的上海译文,绿原的人民文学,还有郭沫若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版本难找,董问樵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少年维特之烦恼》:杨武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这个译本最新,杨先生是德语文学翻译专家,他翻译了很多歌德的作品。 11、(法)卢梭《新爱洛依丝》:李平沤译。 12、(英)菲尔丁《汤姆·琼斯》:张谷若的最好,萧乾的也不错。 13、(法)雨果《悲惨世界》: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没有任何争议。《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还有管震湖的译文版本。 14、(美)麦尔维尔《白鲸》:没有什么疑问,就只有一个最好的本子,曹庸翻译的,上海译文出版社。 15、(美)霍桑《红字》:姚乃强译的,还有上海译文苏福忠和人民文学胡允桓。 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法)司汤达《红与黑》:罗玉君和郝运的译本都好。 2、(法)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傅雷译,绝对权威。

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实践 I. Improve the following Translations: 25% 1. Often at the end of a hard day’s work one realizes with dismay that the meager stack of finished work one has accomplished has immeasurably slight impact on the work as a whole. 译文:往往一天辛苦工作结束时,一个人会灰心地意识到他所完成的少量的一堆工作对整个工作产生无限小的影响。 2. They left me at the gate, nor easily or lightly; and it was a strange sight to me to see the cart go on, taking Peggoty away, and leaving me under the elus tree looking at the house in which there was no face to look at me with love or likely any more. 译文:他们在大门前离开我,这也不容易的,不愉快的;看见车子载着辟果提走了,把我留在那些老榆下看那所房子,房子里再也没有一张怀着爱或欢心来看我的脸了,我觉得这是一种稀有的景象。 3.Any visitor to China is overwhelmed by the contradictions inherent in its helter-skelter (喧嚣混乱的)progress. 译文:任何到中国的人,都会被她喧嚣混乱的进步中所固有的矛盾所压倒。 4. 二十岁的时候,随时随地向人透露我的年龄,答得比问得还快。三十岁之后, 最恨别人问年龄,你要是非问不可,你猜啊。 译文:At the age of twenty, I was always ready to disclose my age on all occasions and could not wait to speak out the answer until the inquirer finished his words. After I have turned thirty, I hate any inquiry about my age. If you insist, have a guess.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腔(translationeses)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征等翻译痕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难免的。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2)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zero-correspondence)。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3)译者自身水平。奈达的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注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对等。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结合,通过同化让读者获得相识的反应,通过异化使读者领略异国语言和文化。译者应该提高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尽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1. 中国的翻译理论家 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 1)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gracefulness 2)茅盾 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认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密的不足,有必要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但是矛盾与鲁迅观点同中有异,他认为“直译”并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纯粹的“字对字”是不可能的。 3)鲁迅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风姿”,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他还认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 4)林语堂 他是在中国议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了解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5)朱光潜 他的翻译标准是:第一,不违背作者的意思;第二,要使读者在肯用心了解时能够了解。 6)傅雷的“神似说”(spirit alikeness) 傅雷对翻译有两个比喻,一是“以效果而言,翻译应该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二是就手法而言“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7)钱钟书的“化境”说(sublimation) 所谓“化境”(sublimation),是指原作在译文中就像“投胎转世”,躯体换了一个,但精魄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想翻译出的东西的:“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换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2. 国外的翻译理论家 1)John Dryden Metaphrase(逐词译), turning an author word by word, and line by line,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Paraphrase(释译), or translation with latitude, where the author's 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but his sense.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d13339936.html,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作者:刘秦明郭丽丽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55期 摘要:文学和科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不同。文学翻译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科技翻译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和抽象性。本文对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从修饰与否、模糊程度和逻辑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的不同,指出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在选词、句式、语法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修饰性模糊程度逻辑因素 一、引言 国内翻译界一般都认为科技翻译较文学翻译容易一些,诗歌翻译难度最大。因此,对科技翻译的重视不如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张今把翻译作品分为应用文翻译、新闻报道翻译、科技作品翻译、社科作品翻译、文学评论翻译、散文翻译和诗歌翻译,指出:“当翻译的作品越富有文学性,其翻译难度就越困难。”他的观点主要是从翻译难易角度衡量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其实,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各有特点和难点,不能一概而论。它们在翻译方面具有许多区别。 二、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差异实例分析 (一)修饰性 文学翻译注重修饰,强调美学效果。比如下面这句英文“Until a bright moon lighted the road home,often after midnight.”这句话是我以前翻译的《简·奥斯汀传》里的写景描写,如果用科 技英语的语气,就成了“直到一轮明月照亮归家之路,经常是在半夜之后”。科技英语强调的是精确,无需修饰,不需要被文学的形象性影响。文学翻译强调美学色彩,所以这句话(同样的一句话,两种不同的翻译)就成了“直到明月照亮归途,这时往往已过夜半时分了”。文学翻译要选有美学色彩的词汇,而不是选择一系列精确无误的词汇。试看西奥多·萨沃里的文学选词 特点,我们会有深刻的体会。西奥多·萨沃里在《翻译艺术》中说:In this(the choosing of words)his(the translator’s)task is much hard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uthor.If the latter seeks a word with which to express a thought or describe an experience,he has available many words in his own language and can without much difficulty or delay choose the one that suits him best and pleases him most.The translator of the word thus chosen has to decode on the nearest equivalent,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obable thoughts of the author,the probable feelings of the author’s readers and of his own readers,and of the period in history in which the author lived. It follows then that at every pause the translator makes a choice;and from what has been said in our first chapter about the correspondence of words it follows that his choice is not between a number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 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 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9. 巴尔胡达罗夫——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的过程。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equivalences.” --- Dubois 11. “Tran 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Nida 12.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翻译理论概述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沈苏儒,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

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1953)●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 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196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中文版)●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美国现代翻译家、语言学会主席尤金奈达(EugeneA Nida)1969年所下的定义:Nida in sists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1969: 53。(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n fact has three distinguishable meanings for this word. It can refer to: 1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to translate the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tangible object 2 a translation: the

古典文学翻译

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 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3.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译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 5.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 之宠弟乎?” 译文: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 6.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译文: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 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 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译文: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

翻译理论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 1.1 翻译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 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解释如下: (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 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 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 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 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1.1.3 文学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持文学观点的翻译工作者认为,翻译是对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或是一种善于创造的艺术。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的 艺术性改写”。 文学翻译的任务时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语言的艺术 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性。用矛盾的话说,是“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语言是塑造文学形象的工具,因而文学的形象性特征必然要在语言上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特征,诸如形象、生动、鲜明、含蓄、凝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 文章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阐释了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翻译,把翻译活动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去;它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译者的中心作用;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标签:生态环境;理论背景;翻译过程 一、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首次提出,且自2001年以来他连续多次发表了数篇关于生态翻译学的文章。2004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翻译适应选择论》。“该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适应与选择’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极富解释力的翻译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综观翻译活动的宏观理论视角”。 [1]2005年7月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关于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研讨会上,作为大会主席的胡庚生将翻译的生态环境研究作为本次大会重要的议题,号召全体参会者学习研究翻译的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正在引领许多学者了解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领略生态视角翻译研究的强大解释力’”。[2]“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導、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3] 二、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 以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即适者生存理论为基础,胡庚生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适应与选择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将所有与翻译的生态环境相关的因素考虑在内进行适应和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最基本的法则是适者生存”。[4]一方面生物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如果我们将自然选择基本法则应用到翻译研究中,不难发现译者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译作也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两者也都必须接受来自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限制。 综上所述,翻译的过程应该作如下理解:翻译的选择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译者的自然选择和对译本的自然选择。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翻译的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5]从自然选择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译者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需要而发生变化。在第一阶段的生态环境中没有译者,而译者是要被生态环境选中。在第二阶段译者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译者而是已经适应了翻译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被翻译的生态环境所接受的译者。因此这时译者代表翻译的生态环境实施对译文的选择。“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6]“译者必须兼顾两头,

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期末复习及答案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英语专业(开放本科) 《翻译理论与实践》期末复习 题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翻译句子。(每小题3分,共30分) 三、篇章翻译(每小题40分,共40分)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美国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把翻译分成__________。 A. 语内翻译 B. 语际翻译 C. 符际翻译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2. 下面哪个选项是错误的?_________。 A. dry goods:纺织品B.white goods:白色的货物 C.white wine:白葡萄酒D.toilet water:花露水 3. “This is a special offer and is not subject to our usual discounts” 请问下面哪个译文最合适?________。 A. 这是特殊报盘,不以我方通常折扣为条件。 B. 这是特惠报盘,我方通常折扣不适应于此盘。 C. 此系特惠报盘,不另加我方通常折扣。 D. 这是特殊报盘,不局限于我们通常折扣。 4.下面哪句话的描述是错误的?________。 A.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原则。 B.“动态对等”原则是指,运用交际理论和信息论的原理,将焦点从传统的译文与原文两个文本的比较转移到两个过程的比较,使人们注意到影响信息接收的各种语言和文化因素。C.奈达曾将“动态对等”的提法改成了“功能对等”原则。 D.翻译求的是“形式对等”,而非”动态对等”。

5._________提出了“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翻译理念。 A.尤金.奈达B.泰特勒 C.许渊冲D.鲁迅 6. 下面哪个配对是错误的?_____。 A.赤脚医生:barefoot doctor B.纸老虎:paper tiger C.to show one’s cards:摊牌D.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sea D B C D C D 7.哪句话的描述是正确的?______。 A. 严复提出的翻译是:重神似不重形似 B. 傅雷的翻译标准是:信、达、雅 C. 许渊冲的翻译标准是: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D. 泰特勒的翻译标准是:通顺 8. 下面哪个选项是错误的?_________。 A. dry State:实行禁酒的州B.white goods:白色的货物 C.dry white wine:涩白酒D.toilet water:花露水 9. 泰特勒(Tytler)提出的著名翻译原则是:_______。 A. 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 B. 译文的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C. 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自然。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10.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________。 A.bring down the house 翻译为:“推倒房子” B.pull up one's socks 翻译为:鼓起勇气 C.think a great deal of oneself 翻译为:“为自己想得很多” D.an apple of love 翻译为:“爱情之果” 11.A book, tight shut, is but a block of paper.下面哪个译文是最合适的?_____。A.一本书,紧紧合上,只是一叠纸。 B.一本书,如果紧紧合上不读,只是一叠纸。 C.一本书,如果紧紧合上不读,只是一叠废纸。 D.闲置之书只是一叠废纸。

西方翻译理论

一.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早期北美翻译学派) Development: ①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began to study the human’s brain fun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 ②It also put forward the nature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anslation ③It purposed many questions about epistemology which made a difference in the trans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④It also doubt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⑤The scholars in NATW subverted many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chool and expressive form. ⑥It believ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le opening up new perspectives, the general approach as practiced in 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might be characterized by a theoretical na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ologies that tend to reinforce whatever theoretical values individual translators hold. 1.I. A. Richards Richards is a critic, linguist, poet, founder of New Criticism. He is often labeled as the father of the New Criticism, large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his first two books of critical theory,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Richards’s initial premises remain intact: he still believed that the field consists of texts containing a primary body of experience that readers could discern; with the proper training, a consensus could be reached regarding what that experience might be. Richards’s aims were threefold: (1) to introduce a new kind of documentation in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culture; (2) to provide a new technique for individuals to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what they think about poetry; (3) to discover new educational methods. 2. Ezra Pound Ezra Pound’s theory of translation focused upon the precise rendering of details, of individual words and of single or even fragmented images; Pound’s theoretical writing fall into two periods: an early imagist phase that, while departing from traditional forms of logic, still occasionally contained abstract concepts and impressions; and a second late imagist or vorticist phase that was based on words in action and luminous details; Pound's emphasis was less on the "mean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or even on the meaning of specific words. Instead, he emphasized the rhythm, diction, and movement of words; Pound supposes that we can have a creative translation beside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