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知识清单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知识清单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知识清单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知识清单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P2)酵母菌是 (呼吸方式)型微生物真菌。

2、(P2)果酒制作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反应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

3、(P2)最适宜酵母菌繁殖的温度是,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4、(P2)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为了提高果酒

的品质,可以加入。

5、(P3)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最适生长温度为℃。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变为。反应式。

6、(P3)实验流程:挑选葡萄→→→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7、(P4)酒精检验: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

现。

8、(P4)发酵装置的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

时用来排出的;出料口是的。排气口要通

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开口向下

的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探究提升

(1)从结构上看,醋酸菌和酵母菌最主要区别是什么?从生活习性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4)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为什么要留出1/3的空间?

(5)酒精发酵的发酵液中,为什么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生长?

(6)葡萄酒为什么是红色的?

(7)如何检测果酒,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8)发酵装置充气口在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使用有如何区别?

(9)若用酵母菌制作米酒,会发现坛内先“来水”,后“来酒”,为什么?

(10)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如何变化?液体密度如何变化,整个过程PH值如何变化,为什么?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答案

1、兼性厌氧菌型

2、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H2O

?→

?酶

6CO2+12H2O+能量

酒精发酵C6H12O6

?→

?酶2C

2H5OH+2CO2+少量能量

3、20℃ 18℃-25℃

4、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5、异养需氧型 30-35℃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醋酸乙醇乙醛乙醛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6、冲洗→榨汁

7、重铬酸钾灰绿色

8、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二氧化碳的用来取样的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探究提升

(1)从结构上看,醋酸菌和酵母菌最主要区别是什么?从生活习性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从结构上看,醋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原核生物,酵母菌是有细胞核的真菌;从生活习性看,醋酸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

(2)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如: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进行70%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4)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为什么要留出1/3的空间?

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又能暂时存储发酵产生的CO2,起到缓冲作用。

(5)酒精发酵的发酵液中,为什么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生长?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5)葡萄酒为什么是红色的?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7)如何检测果酒,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果酒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1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2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存在,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灰绿色。

果醋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1 通过嗅味和品尝;2 观察发酵液表面菌膜的形成或显微镜下检测;3 用pH试纸鉴定比较发酵前后的PH。

(8)发酵装置充气口在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使用有如何区别?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无菌空气或氧气。

(9)若用酵母菌制作米酒,会发现坛内先“来水”,后“来酒”,为什么?

先“来水”的原因是开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后“来酒”后期造成无氧环境,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10)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如何变化?液体密度如何变化,整个过程PH值如何变化,为什么?

酵母菌数量先增加后逐渐稳定最后又开始下降,发酵过程逐渐生成酒精,酒精的密度比葡萄糖液低,因此

液体密度先不变然后逐渐变低最后稳定不变,呼吸产生的CO2不断溶解于水PH会逐渐下降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

1、 (P6)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2、(P6)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适宜温度。

3、腐乳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脂肪酶可

将。

4、(P7)腐乳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密封腌制

5、(P7,8)发酵过程注意事项

①毛霉的生长:条件: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控制在,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②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加盐腌制的时间约为左右。

③配制卤汤: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

④防止杂菌污染:1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消毒。2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防止瓶口被污染。

探究提升

(1)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

(2)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3)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4)腐乳加食盐的作用是什么?食盐含量过高过低有什么影响?

(5)腐乳加酒的作用是什么?酒精含量过高过低有什么影响?

(6)腐乳加香辛料的作用是什么?

(7)腌制腐乳时,为什么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而增加盐的用量?为什么在接近瓶口的表面要将盐铺厚一些?

(8)市售腐乳有时口感不好,豆腐较硬,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9)腐乳为什么闻到臭,吃到香?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答案

1、毛霉、曲霉、根霉、酵母毛霉。

2、异养需氧型 15~18℃

3、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4、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

5、发酵过程注意事项

①15~18℃

②盐要铺厚一些 8天左右

③色、香、味 12%左右。

④1 沸水 2 密封酒精灯的火焰

探究提升

(1)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

豆腐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2)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高的豆腐制作腐乳,不易成形。

(3)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4)腐乳加食盐的作用是什么?食盐含量过高过低有什么影响?

作用是1.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2.析出水分,是豆腐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易酥烂3.调味作用,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

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5)腐乳加酒的作用是什么?酒精含量过高过低有什么影响?

作用是1.抑制微生物生长2.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赋予腐乳独特的香味

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6)腐乳加香辛料的作用是什么?

1.调味作用

2.防腐杀菌作用

(7)腌制腐乳时,为什么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而增加盐的用量?为什么在接近瓶口的表面要将盐铺厚一些?

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8)市售腐乳有时口感不好,豆腐较硬,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①豆腐块的含水量不当,它影响毛霉菌丝的深入程度。②发酵时间短,蛋白质未完全水解,在加盐后豆腐脱水,蛋白质变性,于是变硬。③菌种不纯、菌种变异、菌种老化都会影响产品口感④调味品加入量不等。(9)腐乳为什么闻到臭,吃到香?

闻到臭食因为含氨及少量硫化合物,吃着鲜小分子肽、氨基酸、香是有甘油、脂肪酸、酒精等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三制作泡菜

1、(P9)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其代谢类型是型。在无氧条件下,降糖分解为乳酸。常见有(用于制酸奶)。反应式为:。

2、(P9)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酱腌菜中,而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

3、(P10)泡菜的制作:清水与盐按的比例配制好后煮沸冷却。盐的作用:,且抑制微生物生长,所以盐含量过低会造成细菌污染。煮沸(目的):,同时除去水中的氧气。冷却:是为了保证入坛蔬菜表面带入的微生物能够存活。

4、(P10)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探究提升

(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

(2)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宜多吃腌制蔬菜?

(3)既然亚硝酸盐会对人产生较大危害,为什么还要用作食品添加剂呢?

(4)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5)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如何变化?

(6)泡菜制作有哪些控制无氧环境的措施?

(7)传统发酵技术有哪些共同特点?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三制作泡菜答案

1、乳酸菌异养厌氧型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用于制酸奶)。

反应式为:C6H12O6

?→

?酶2C

3H6O3+能量

2、30mg/kg 20mg/kg 2mg/kg 亚硝胺

3、4:1 调味杀死水中的各种微生物,

4、盐酸对氨基苯磺酸玫瑰红色

探究提升

(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

(2)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宜多吃腌制蔬菜?

在腌制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3)既然亚硝酸盐会对人产生较大危害,为什么还要用作食品添加剂呢?

①可使肉制品呈现一种漂亮的鲜红色;

②使肉类具有独特的风味;

③能抑制肉毒杆菌的繁殖和分泌肉毒毒素。

(4)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5)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如何变化?

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硝酸盐还原菌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被分解,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下降。

(6)泡菜制作有哪些控制无氧环境的措施?

首先要选择密封性好泡菜坛,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盐水煮沸除去水中的氧气等措施来保证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7)传统发酵技术有哪些共同特点?

传统发酵技术都巧妙地利用了天然菌种,都为特定的菌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最终的发酵产物不是单一的组分,而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动、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 1.识别动植物细胞,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要求能填图)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液泡 线粒体 叶绿体 (植物细胞结构)(动物细胞结构) 2.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能区分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动植物细胞都有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细胞各结构生理功能(要求)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克隆羊多莉的身世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酸、甜、苦、辣、刺激性气味),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动力车间,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动物细胞中有线粒体 三、(草履虫、眼虫、变形虫、衣藻、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 四、(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植物体的五种基本组织,结合实例识别植物的器官主要由哪几种组织构成 植物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1)保护组织---根、茎、叶表面保护作用 (2)机械组织----茎、叶、花柄、果皮、种皮等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3)输导组织---根、茎、叶等运输作用,导管运水和无机盐,筛管运有机物 (4)营养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储存营养 (5)分生组织----茎尖、根尖、芽顶端。分裂新细胞,植物生长 具体的实例:例如番茄的果实表面的果皮是保护组织和机械组织,果肉是营养组织,果肉中丝络是输导组织。植株的茎顶端是分生组织 4知道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名称: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皮肤)、结缔组织(血液、骨)、肌肉组织(心肌)、神经组织(脑、神经)五、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例如西瓜、桃子我们吃的是果实。萝卜吃的是(根)。白菜吃的是(叶),自己在进行举例。 3.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4.植物体和人体结构层次的差别是人体有(系统),植物体没有。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 一、结合教材和生活中常见的具体实例了解并能识别环境中(水、空气、温度、光)等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葵花朵朵向太阳”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菊花通常在秋天开放,说明光照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 2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温度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在高山上,海

高中生物选修1传统发酵技术 知识点总结(经典全面)

选修一知识总结(专题一、二、三、六) (请妥善保存)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广义发酵→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狭义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发酵≠无氧呼吸 (一) 果酒制作 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 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 ; 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反应式为: 。 2.控制的发酵条件: 。 3.菌种来源:??? 。:。: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4.实验设计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果酒 果醋 5.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可观 察到的现象为 。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 6.注意事项: (1) 在 、 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 一环境而受到抑制,从而在不灭菌情况下,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 (2)新鲜葡萄的处理: 为防止杂菌感染应先 (冲洗/去枝梗),注意不要反复冲洗,否则酵母菌数 量减少,影响发酵。 (3)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发酵液装瓶后保留 的空间,目的是 (4)装置各部件作用 ①出料口: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③___________ : 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 ④排气口连接一个长而弯曲胶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使用该装置制酒 时,应该______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____________。 (二)果醋的制作: 1.原理:菌种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__ ______ 。 当 、 都充足时,醋酸菌将 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 时,醋酸菌将 变为 ,再将 变为醋酸。 反应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菌种来源:可以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也可以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 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 _____ 0C 条件下发 酵,适时向发酵液中通入________。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 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5.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因为醋酸菌对_______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 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此外,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 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2)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 为底物的氧化。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一、细胞与遗传变异 (一)生物的特征及细胞的结构功能 1、生物的特征: 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⑵生物能进行呼吸; ⑶生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⑷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⑸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并命名。 (1)植物细胞: ①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 ②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细胞质---其中有液泡(含细胞液)、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 物)、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能量转换器);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区别):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1)细胞分裂的过程(步骤):①染色体复制加倍、均分;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③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④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⑤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2)染色体复制均分的意义:染色体的复制均分,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保证了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的相同。 4、细胞生长---指新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为组成自身 的物质,体积逐渐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正常细胞不能无限的分裂生长。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5、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 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有耳垂和无耳垂,有酒窝和无酒窝。

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填空及答案

高中生物知识归纳要点 知识梳理: 1.以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2. 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才能生存。专营细胞 内生活。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DNA或RNA)和所构成。 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5、血液属于层次,皮肤属于层次。 6、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层次,又可化 做层次。 7、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8、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9、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10、生态系统:和它生存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2 转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2高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3 物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х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细胞种类:根据,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有,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高中生物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高中生物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2019年3月20日 (考试总分:13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在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发酵过程中,菌种由原料本身提供的有 ①果酒②果醋③腐乳④泡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分)下列有关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接种纯净的菌种则品质更佳 B.均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发酵,果酒发酵温度最高 C.果酒、果醋发酵需无氧环境,腐乳制作需有氧环境 D.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含大量酵母菌,腐乳的“皮”为毛霉菌丝 3、(5分)以下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B.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生成乳酸并释放热能 C.接入含有菌种的“老汤”不利于抑制有害菌繁殖 D.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酸盐含量 4、(5分)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坯要用食盐腌制,其作用是 ①渗透盐分,析出水分②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 ③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和杂菌的污染④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5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酒精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6、(5分)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加缓冲液 D.加新鲜培养基 7、(5分)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B.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C.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己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8、(5分)右图是果醋和果酒的发酵装置,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发酵前要用70%的酒精清洗 B.排气口能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C.发酵瓶出料口可以用来取样 D.为得到较多的产物,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 9、(5分)下列关于发酵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酒制作温度高 C.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但有乙醇时都能产生醋酸 D.为了保证腐乳的风味应在加盐腌制时在每层均匀地加入盐分 10、(5分)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或选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使发酵受影响 B.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时需借助于显微镜 C.提高玫瑰精油的品质,就需要提高蒸馏温度 D.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滤纸可放在普通烧杯中 11、(5分)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它们所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B.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调味料的加入 C.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 D.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 12、(5分)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都是异养生物 B.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制作果酒、果醋、腐乳过程中所需温度最高的是果醋的制作 D.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 13、(5分)下列关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与后两者比较,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是RNA 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和核仁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 D.三者在培养过程中,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能正常生长繁殖14、(5分)制作泡菜、酸菜时,所用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全!)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 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 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二十一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目的。 1.知识方面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3.能力方面 (1)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能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 (3)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 (4)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三、课程安排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填空(附答案)63242

高一生物上册知识归纳要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_____________ 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生存。专营细胞 内____________ 生活。结构简单,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所构成。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植物没有____________ 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_______________ 层次,又可化做_________________ 层次。 5、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6、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 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7、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 _______________ 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8、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 和它生存的_______________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_______________ 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转动___________________ ,换上高倍镜。 3调节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高倍镜:物象________________ ,视野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细胞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低倍镜:物象 _________________ ,视野______________ ,看到的细胞数目_________________ 。 2 物镜: _______________ 螺纹,镜筒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______________ 螺纹,镜筒越________________ ,放大倍数越大。 3放大倍数= ___________________ 的放大倍数x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放大倍数。指的是放大物体的 或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发酵工程简介练习

发酵工程简介 一、书本知识梳理 1.发酵的概念 2.谷氨酸发酵实例 3.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 4.发酵工程的应用 5.发酵工程的优点 6.发酵工程生产流程图 7.发酵罐的装置及作用 二、思维拓展 液体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 1.发酵工程常用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 目的要明确 2.培养基配制原则营养要协调 PH值要适宜 温度 PH值 容氧影响因素:通气和搅拌 3.影响发酵的因素安装消泡沫控板 泡沫:消除方法 使用消泡沫剂 营养物质的浓度 4.扩大培养与发酵生产过程的培养 扩大培养是将培养到对数期的菌种分开,在分别培养,以促进菌体数量快速增加,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菌种;发酵生产过程的培养是为了获得代谢产物;它们培养 目的不同,条件也就可能不同:如酒精发酵过程中,在有氧条件下快速增殖,就 是说酵母菌扩大培养必须有充足的氧气;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 所以酒精发酵的条件必须缺氧。 5.味精的生产与使用: 目前我国采用发酵法生产味精,首先要将各种粮食制成淀粉,然后将淀粉糖化,加入菌种进行发酵产生谷氨酸,再经过冷却隔离,中和除铁脱色结晶,分离干燥等工序制成纯度很高的谷氨酸钠,即味精。味精易溶于水,一般在起锅之前加入效果好,味道会更加鲜美。味精平时贮存在密闭防潮通风干燥处,可经久不变质。 6.发酵工程的人工控制

说明:条件控制至关重要,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代谢产物的形成,例子见课本。 7单细胞蛋白 本质:微生物菌体 分离提纯法:过滤、沉淀 石油蛋白 按生产原料分甲醇蛋白 甲烷蛋白 分类:细菌蛋白 按产生菌种类分 真菌蛋白 作用:作为饲料,制造“人造肉”,用作食品添加剂。 生产效率高 优点:生产原料来源广 生产工业化 缺点:安全性问题如食用过多,由于核酸含量多,可导致痛风等疾病 跟踪训练 1.下列不属于单细胞蛋白作用的是() A使家禽家畜快速增重B做饲料 C增加产奶产蛋量D做食品添加剂 2 . 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必须不断地调整PH,原因是( ) ①谷氨酸发酵的最适PH是7.0~8.0 ②在发酵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 ③当PH呈酸性时,谷氨酸的产量会下降④不调整PH,培养液中生产的谷氨酸会转变成其他物质

初中生物必考知识点汇总

生物 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 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生物成分: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5、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6、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9、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通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2、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 做细胞分化。 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五、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1、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高中生物长句默写式知识清单(含答案)

高中生物高考后期复习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01(分子组成) 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主要区别是。 共同点:细胞器,遗传物质,变异。 2.蓝藻因为有和,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3.细菌与蓝藻:都可能为生产者,依据:细菌,蓝藻。细菌也可以作分解者,理由是。4.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氧,原因是。 碳是生命最基本的元素的理由是。5.水的主要功能是。6.无机盐的功能是。7.麦芽糖、蔗糖、乳糖、淀粉分别由哪些单糖组成:、、、。 8.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在 蛋白质的功能有。 为什么煮熟的蛋白质更容易消化。9.常见的脂质有哪些, 哪一个的组成元素与其它几个不同?。 三类脂质的作用依次是 。10.为什么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却不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1.核酸的作用。12.请填写下列试剂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作用: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基绿和吡啰红 健那绿。 苔盼蓝。 龙胆紫和醋酸洋红。 盐酸(8%与15%)。酒精(按不同浓度回答50%、70%、95%、100%)

知识清单01答案(分子组成) 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共同点:细胞器核糖体,遗传物质 DNA ,变异基因突变。 2.蓝藻因为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3.细菌与蓝藻:都可能为生产者,依据: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蓝藻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细菌也可以作分解者,理由是腐生细菌能把动植尸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4.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氧,原因是水占细胞鲜重的85%至90% ,氧占水的8/9。 碳是生命最基本的元素的理由是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5.水的主要功能是细胞结构成分、良好溶剂、运输、参与化学反应、液体环境。 6.无机盐的功能是构成重要化合物、调节生命活动、调节酸碱度和渗透压。 7.麦芽糖、蔗糖、乳糖、淀粉分别由哪些单糖组成: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8.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蛋白质的功能有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催化、运输、信息传递、免疫。 为什么煮熟的蛋白质更容易消化高温引起蛋白质变化,空间结构破坏后暴露了肽键。 9.常见的脂质有哪些脂肪、磷脂、固醇,哪一个的组成元素与其它几个不同?磷脂含有C、H、O、N、P5种元素,其余只有C、H、O3种元素。三类脂质的作用依次是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成分,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维生素D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10.为什么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却不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的C、H比例高,含氧原子少,彻底分解耗氧量高,加重了肺和心脏器官的负荷。 11.核酸的作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生物的遗传变异、蛋白质合成起重要作用。 12.请填写下列试剂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作用: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呈砖红色(现配现用、需加热)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显紫色 甲基绿和吡啰红与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用来观察DNA和RNA的分布 健那绿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显蓝绿色。苔盼蓝一种活体染色剂,被染上色的细胞为死细胞。 龙胆紫和醋酸洋红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使染色体成紫色或红色。 盐酸(8%与15%)前者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蛋白质水解;后者用于植物细胞的解离,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酒精(按不同浓度回答50%、70%、95%、100%) 50%用于脂肪鉴定中去掉浮色;70%用于消毒;95%用于解离,100%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高中生物总结--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含练习)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知识归纳及试题例析 一、知识归纳 1、几种常用发酵菌种的比较 2、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中所用菌种及控制条件的比较

3、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过程的比较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比 较 项目果酒和果醋制作 腐 乳 的 制 作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制 作原理果酒:无氧呼 吸果 醋:有氧呼吸 多种 微生 物发 酵 泡菜制作:乳酸菌无氧呼吸 亚硝酸盐检测:在盐酸酸化条件 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 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 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 红色染料

实 验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果醋 让豆 腐上 长也 毛霉 →加 盐腌 制→ 加卤 汤装 瓶→ 密封 腌制 操作 提示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控制好发酵条件。 控制 好材 料的 用 量; 防止 杂菌 污 染。 泡菜坛的选择;腌制的条件;测 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 二、相关试题 1.(2010·北京理综,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时只有毛霉发挥作用 B.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则标志着腐乳制作完成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制作腐乳时加盐是为了促进毛霉的生长 3.下列关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与后两者比较,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是RNA 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和核仁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 D.三者在培养过程中,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能正常生长繁殖 4.(2010·江苏生物,7)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5.(2011·广州一模,6)以下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克隆牛 B.单倍体育种过程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

最全面最新整理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精华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初中生物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所以想要学好初中生物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很重要。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 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由细胞构成( 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 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 (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 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 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 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 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 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 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填空学案(含答案)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制作的原理 (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 它的代谢类型是,与异化作用有关的方程式有 。 生活状态:进行发酵,产生大量。 (2)果酒制作条件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PH呈; (3)红色葡萄酒呈现颜色的原因是: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色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色。 (4)在、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2.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醋发酵菌种是,新陈代谢类型。 (2)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变成醋酸,其反应式。 3.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并注意适时在充气。 4.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 (2)反应条件及现象:在条件下,反应呈现。 5.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 ↓↓ 果酒果醋 P4旁栏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先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葡萄,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作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0C?制作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0C?

2020最新高中生物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练习 新人教版必备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 A.温度控制B.溶氧控制 C.pH控制D.酶的控制 解析: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溶氧、通气与转速等。酶是自身调节物质,不属于发酵条件。 答案:D 2.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 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次,防止菌种流失 C.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 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 解析:在果酒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得过于干净,也不能去皮,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去梗的操作应在冲洗之后,否则会因去梗造成汁液流出和造成杂菌的污染。灭菌会使酵母菌被消灭,无法产生果酒。 答案:B 3.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开始持续通入空气后,再封闭,其结果是( ) A.酵母菌大量死亡,单位时间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单位时间酒精增产 C.酵母菌数量增多,单位时间酒精增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解析:酿酒开始阶段通气,酵母菌通过出芽生殖大量繁殖,得到大量菌种,密封后酵解速度快、单位时间内获取酒精产量高,完成发酵时间短。 答案:C 4.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在12%左右,其原因是( ) A.加水过多 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 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 D.发酵过程中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 解析:酒精浓度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害作用,因此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

高中生物总复习 课时作业40发酵工程简介 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接种前都要进行扩大培养。下列有关扩大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接种前不进行扩大培养,会使调整期延长 B.酿酒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扩大培养 C.在谷氨酸生产中,可用C、N比为4∶1的培养基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D.扩大培养可提高发酵罐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产量 解析:扩大培养的目的是增加发酵罐中菌体的数量,尽快达到K值,通过缩短调整期来缩短培养周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如果不进行扩大培养就直接接种,发酵罐中的菌体数量很少,将使调整期延长;酿酒过程中,常采用控制溶氧的方法来进行扩大培养(通入无菌空气)和酒精发酵(隔绝空气);在谷氨酸生产中,常采用控制C、N比来进行扩大培养(4∶1)和谷氨酸生产(3∶1)。 答案:D 2.下列关于微生物发酵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菌种选育是发酵的中心阶段 B.只要不断地向发酵罐中通入液体培养基,就能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 C.在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否则会影响菌种代谢产物的形成 D.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pH呈酸性时,生成的代谢产物就会是乳酸或琥珀酸 3.利用生物工程生产啤酒、味精、胰岛素、酸奶的常用菌种分别是( ) A.酵母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 B.酵母菌、大肠杆菌、青霉菌、乳酸菌 C.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 D.黄色短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乳酸菌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味精的生产,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可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出谷氨酸,再用Na2CO3溶液中和后,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等步骤,便可制成味精。 答案:C 4.关于青霉素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分类 按形态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3、生物圈中的生物: 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5.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4、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6、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生物部分消费者 分解者(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