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跳高成绩记录表

跳高成绩记录表

跳高成绩记录表

跳高成绩记录表(男子组)

裁判员签字:

注:在某一高度,跳过的打“√”免跳的打“-”没跳过的打“×

跳高比赛规则完整

最新跳高的比赛规则完整版 跳高要求运动员单足起跳,要跳过横杆且不能将其碰下支撑杆。每次比赛由主裁判设定起始高度(我校本次男生1.1米,女生0.9 米作为起始高度),跳高横杆每轮至少升高2厘米(本次每次升高5厘米),直到剩下最后一人。跳高运动员可以自己选择何时起跳或过杆。(本次要求运动员每次必跳)他们假如三次试跳同一高度失败就会被淘汰。他们成功越过的最高高度就是他们的最终成绩。 (一)平局 在跳过某些高度时要注意策略。假如两个人成绩并列,打破平局的办法一般有两种:首先看谁通过同一高度使用的次数少;其次是看哪个人在全部比赛过程中失误的少。假如还是平局,比赛就产生并列冠军,除非没那么多金牌。 (二)决胜局 决胜局比赛按以下规则举行。每个平局中的竞争者只许跳一次,从最低高度开始淘汰。假如运动员全过则上升高度,假如所有运动员都没过则下降高度,直到只剩一名运动员在淘汰中生存下来。(三)初赛 跳高和撑竿跳比赛分两轮进行。初赛一般分两组,其目的是决出参加决赛的12名运动员(我校决出前五名即可)。比赛之前有一个自动的资格测试,任何运动员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将自动进入决赛。假

如少于12人通过资格测试,未达标者中成绩最好的则进入决赛以填补人数的空缺。(根据实际情况,本次运动会不执行自动资格测试)(四)测量尺度 在跳高和撑竿跳比赛中,所有的尺度都以厘米为单位,从地面量起到横杆最低部分的最高点处。 (五)竞赛场地及器材要求 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由两根竖横杆托支撑。跳高落地区至少长5米,宽3米,跳高运动员会落到一个很大很柔软的泡沫垫子上。助跑道长度不限,最少为15米。如果条件许可,应不短于20米,呈扇形。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须配稳定放置横杆的横杆托,两立柱之间距离为4—4.04米。 (六)比赛规则 除犯规外,跳高比赛中运动员每次跳过的高度均为有效成绩。选手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1、使用双脚起跳;2、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3、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触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但如果裁判员认为运动员并没有受益,则不应由此而判该次试跳失败;4、无故延误时限;5、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该次试跳失败;6、试跳时,运动员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上掉下的横杆放回;7、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田径运动会记录表格.doc

. 1.径赛检录表 2.终点名次记录表 3.径赛计时表 4.终点记录表 5.检查报告单 6.成绩报告表 7.接力棒次申报表 8.接力检录表 9.中长跑项目检录表 10.田赛高度成绩记录表 11.田赛远度检录表

. 径赛检录表 男(女)子组_____赛第__组 道次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第七道第八道号码 姓名 班级 备注 检录长:检录员:径赛裁判长:年月日 终点名次记录表 男(女)子__组项目___预决赛第__组 主看名次第名 号码道次 兼看名次号码道次 备注 终点裁判长:裁判员:年月日

. 径赛计时表 男预 子组米赛第组 女决 1 道次 决 成 2 定 绩成 绩 号码 3 计时员: 终点记录表 男(女)子__组项目_____赛第__组 名次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第七名第八名号码 姓名 班级 成绩

. 备注 记录员:径赛裁判长: 检查报告单 男、女子组米赛第组 犯规运动员号码被影响运动员号码 犯规地点及情况 检查主裁判处理意见 径赛裁判长处理意见 总裁判长:径赛裁判长:检查主裁:检查员: 成绩报告表 男(女)子组组别______赛第__组 班级号码姓名成绩名次备注

. 主裁判:裁判:年月日 接力棒次申报表 班级__组别:男(女)子组4×_米接力赛赛次:__赛第__组 道次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姓名 号码 主裁判:裁判:送交时间:年月日 接力检录表 男(女)子组4X米接力___赛第组道次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第七道第八道班级 号码 第一棒 姓名 号码 第二棒 姓名 号码 第三棒 姓名

跳高有几种方法

跳高有几种方法 跳高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跳高的方法有很多种,分别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下面,就让来告诉你吧。 一、跨越式跳高(1864年) 1864年英国的罗伯特;柯奇首先采用跨越式创造了1.70米的世界纪录,1890年英国的罗敦又创造了1.97米的新纪录,30年中提高了27厘米。其具体技术表现为:助跑方向与横杆成一定角度,用远离横杆的腿踏跳,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60至80厘米。当人体腾空后,上体前倾,摆动腿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使臀部迅速移过横杆,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杆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举起。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过杆动作。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因为起跳后重心离横杆较高,故不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但动作简单易学,多为中小学体育教学以及初学者采用。 二、剪式跳高(1895年) 1895年在“挺身跨越式”的基础上,改进成“剪式”。1900年在第二届奥运会上,巴克斯捷尔用剪式越过了1.90米的高度,获得跳高冠军。尔后,剪式技术得以盛行。我国跳高女将郑凤荣1957年11月曾用剪式技术以1.77米的成绩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1963

年她又以1.78米的成绩再创中国女子跳高全国纪录。其具体技术表现为:助跑方向与横杆垂直,或稍偏向摆动腿一侧。踏跳腾空至身体最高点时,摆动腿膝部过杆并向内转,身体随之向起跳腿方向扭转,并沿垂直轴旋转。摆动腿过杆后,加大内转动作,大腿下压,上体加大转体动作,并向助跑方向倾斜,身体沿垂直轴和前后轴旋转成水平姿势,臀部抬高;起跳腿由外侧越过横杆,膝关节伸直,头部向助跑方向倾倒。在起跳腿成弧形过杆后,继续下落,下压的摆动腿向上振起,两腿成剪绞动作,同时上体和头部越过横杆,两臂向上抬举,最后用起跳腿落地。因其技术复杂,不易掌握,较少为人采用。 三、滚式跳高(1912年) 这一技术是美国运动员霍拉英(又译为“G;霍林”、“格欧秀;霍拉茵”)于1912年创造的,因此也称“霍拉英式”。他用这种姿势越过了2.01米的高度,从此跳高成绩突破两米大关。其具体技术表现为:侧面助跑,用离横杆较近的腿起跳。当起跳腾空后,摆动腿过杆,身体向横杆方向侧倒,并在横杆上成水平姿势。同时起跳腿同侧臂伸向摆动腿,起跳腿迅速提起,膝关节尽量靠近胸部,脚收在摆动腿膝盖后,在横杆上形成侧卧式,随着摆动腿同侧肩内转及头向下转动,身体迅速沿纵轴旋转,从杆上滚过,以起跳腿向下伸出落地。因腾空过杆时身体重心离横杆较“俯卧式”和“背越式”为远,不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60年代后较少为人采用。 四、俯卧式跳高(1923年) 1923年,前苏联运动员伏洛佐夫又创造出“俯卧式”跳高技术,

跳高记录表

跳高记录表 跳高記錄表 共22人組別,六男決賽 ?,代表成功 ?,代表失敗取數,8+0 高度最高名班級姓名成績次 110公分公分公分公分公分公分六7 吳智揚 122 1 六6 謝易汎 119 2 六9 陳偉翔 116 3 六8 116 4 蘇柏槐六2 鄭朝元 116 4 六4 蔡明憲 116 6 六4 李柏辰 105 7 六5 陳士玄 105 8 六6 吳承祐 105 8 跳遠紀錄表 共18人×,失敗 ,,退步組別,六女決賽取數,8+0 班級姓名第一次成績 第二次成績第三次成績最優成績名次 316 1 六8 謝妮臻 六3 313 2 陳昱臻 305 3 六5 柳湘瑩 293 4 六9 劉靜柔 279 5 六3 王韻婷 275 6 六7 吳柏函 265 7 六9 施采伶 262 8 六5 汪靖諠 跳高記錄表 共23人組別,六女決賽 ?,代表成功 ?,代表失敗取數,8+0

高度最高名班級姓名成績次 105公分公分公分公分公分公分六5 吳翊瑄 115 1 六9 黃怡靜 115 2 六3 劉鎖柔 112 3 六9 施采伶 109 4 六8 林郁玲 106 5 六4 賈惠卿 103 6 六4 王鈺溱 100 7 六7 黃宥熒 100 8 跳高記錄表 共24人組別,五男決賽 ?,代表成功 ?,代表失敗取數,8+0 高度最高名班級姓名成績次 105公分公分公分公分公分公分五4 趙薪傑 115 1 五10 沈立安 115 2 五5 王則舜 110 3 五6 劉敬謙 110 4 五3 楊振欽 105 5 五6 黃銘毅 105 6 五8 楊淨雄 105 7 五4 高梓紘 100 8 跳高記錄表 共20人組別,五女決賽 ?,代表成功×,代表失敗取數,8+0 高度最高名班級姓名成績次 100公分公分公分公分公分公分五5 周姵彣 101 1 五7 廖雯婕 98 2 五4 王宜蓁 98 3 五1 林郁倩 98 4 五7 謝宜雯 98 5 五9 張涵雅 95 6 五2 吳采玟 90 7 五4 陳媺涵 90 7 跳遠紀錄表 共26人×,失敗 ,,退步組別,六男決賽取數,8+0 班級姓名第一次成績 第二次成績第三次成績最優成績名次六8 373 1 蘇柏槐 六3 363 2 黃冠廷 六2 360 3 杜建立 六1 323 4 陳泓安 六7 321 322 5 蔡國基 六9 320 322 6 陳偉翔 六9 320 7 吳忠翰 六4 303 8 段懿陽 跳遠紀錄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