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2、理清文章线索,学习文章写作技巧,领会重点词句的涵义。

3、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反复朗诵文本的过程中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

2、具体探究第四段,分析语句内涵的情感因素

3、学习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及对比、反语、重复等的

表现技巧。

4、体会作者表达的复杂的情感及其情感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一、作者简介及作品写作背景介绍(结合图片介绍)

1、写作背景介绍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反动军阀的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发表文章,诬蔑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等人)盲目地引入“死地”。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无比愤慨,爱国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此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记念刘和珍君》是这些悼念文章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2、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和思想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

其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二、解题

记念刘和珍君:记念——纪念

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本文写于1926年,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不久,白话文的使用还不普遍,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章中“那里还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三、整体感知

(首先,我们对文章中生字词的字音、字形、字义做一个梳理。)

(一)基础知识明确

1、字词读音

倘(tǎng)使追悼(dào)会洗涤(dí)不惮(dàn)

尸骸(hói)桀(jié)骜屠戮(lù)浸渍( zì)

攒(cuán)射惩(chéng)创(chuàng) 荫(yìn)庇绯(fēi)红

菲(fěi)薄长歌当(dàng)哭喋(dié)血立仆(pū)

殒(yǔn)身不恤(xù)

2、字形辨析

1、dié

间谍通牒喋血城堞

2、àn

黯然阴暗

3、yǔn

陨落殒命

4、mì

阴谋秘计告密

4、近义词辨析

(学海导航第58页)

(1)暴发爆发

暴发: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②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①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②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

原文:

例如:

①2007年4月14日,泰国南部因突降大雨暴发山洪,造成至少27人死亡,约100人受伤,另有数十人失踪。

②大水退走后,又暴发了一场传染病。

③1927年秋,爆发了一场农民革命。

④人们的愤怒不可遏上止地爆发了。

⑤据媒体统计,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290人。

(2)毅然屹然

毅然:坚决地;犹豫地。

屹然:屹立的样子。

原文: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例如:

①危难之际,妹妹毅然将一半肝脏捐给了哥哥。如今,这对同甘共苦的兄妹都已顺利渡过了术后难关,有望康复。

②1937年7月初,郝梦龄正往四川陆大途中,得悉卢沟桥事变发生,他毅然自重庆返回部队,请求北上抗日。

③安徽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米,孤身突起,石骨嶙峋,峭立如山,群山拱卫,屹然独尊。

④苏轼看到黄庭坚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上,今世已久无这样的佳作。由此庭坚名声始震四方。

(3)黯淡暗淡

黯淡:阴沉,昏暗(侧重指神色方面),也比喻没有希望,不美好。

暗淡:多指光线、色彩不鲜亮,也引申指前途渺茫。

原文: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例如:

①听到这里,他的目光突然黯淡下来。

②沙汀《困兽记》:“因为由于这个打趣,这个哗笑,他看出了危机,觉得前途很黯淡了。”

③暗淡的灯光下士一张阴沉而冷漠的脸,他绷紧的身体已经决定了自己不会再苛刻地要求拥有清澈的胸襟。

④那一段暗淡的日子,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四)势力势利

势力: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

势利:形容看财产、地位分别待人的表现。

原文: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

例如:

①还有一种就是友谊,只要你拥有强大的友谊与实力的话,建立一个很大的势力不难,但是要付出努力。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农业生产在较长时期内曾实行集体生产,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农民在生活上对集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宗族对其影响较小,故宗族势力是以隐性形态存在。

③搜狐总裁张朝阳在上海福布斯论坛上说,现在的国民心态并非“仇富”,而是势利地“崇富”“仇穷”

④如今的社会,势利眼普遍存在,“狗眼看人低”。

(下面请同学们翻到学海导航的第页,完成1—5题。)

5、学海导航的课后检测篇,同步训练部分训练并讲解。

①D ②D ③B ④D ⑤D

补充知识:

移就:所谓“移就”,就是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

移人于物:把描写人的词语移用来描写物,从侧面衬托人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举例:她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寂寞”本是人的一种感受,现在用来描写物“梧桐树”,以正面衬托“被幽闭在宫闱里”人的孤寂。

移物于人:把描写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人。

举例: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茅盾《子夜》)“铁青色”本是用来写物的,这里用来写人的心情“苦闷和失望”,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语句显得简洁生动、深刻有力。

移物于物:把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修饰乙事物。

举例:辽阔的呼伦贝尔,甜蜜的湖光山色。(杨志美《草原牧歌》)“甜蜜”本来是描述形容物品的味道,这里移用来修饰另一种事物“湖光山色”,写出了“湖光山色”的赏心悦目。

(二)请七个同学来朗诵文章,并思考问题。

(好的。大家都明白了没。下面呢,就请七个同学来朗诵这篇文章,每个同学读一段。其余的同学也不要闲着,你们呢,就在听朗诵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什么问题呢?来,请看幻灯片。)

1、给文章划分段落,明确每个部分的大意。

明确:

第一部分:第一节至第二节:说明写作原因和目的。

第二部分:第三节至第五节:回忆刘和珍生前的几件事以及遇害。

第三部分:第六节至第七节:总结“三·一八”惨案的经验教训。

2、理清文章线索

明确:

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然后记叙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4、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记叙了“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两个星期全市举行追悼会,然后讲述刘和珍生平的几件事迹以及遇难经过,最后理性地总结惨案的教训和意义。既追悼了刘和珍等的遇难烈士,同时揭露了反动军阀和文人走狗之流的暴虐和卑劣。

第二课时(重点分析第四段)

一、具体分析

(一)阅读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文章中找出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

明确:

①程君的建议和期盼。

②刘和珍对自己文章的支持。

③悼念刘和珍等先烈。

④痛定之后的深刻反思。

⑤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唤醒人们的记忆。

⑥揭露和批判反动军阀以及走狗文人的暴虐和卑劣。

(二)齐读第四段,小组相互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并回答。

1、“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请根据上下文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会怀疑?这句话是什么结构的句子?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情?明确:

原因:因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强调由“然而”带起的句意,增强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一更加证明了反动政府的暴虐、凶残,表达了鲁迅对反动政府暴虐行径的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2、“况且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微笑

力、敢于反抗的勇敢坚毅的爱国青年。

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你懂得其中的缘由了吗?

明确:

①反动政府的暴虐

②走狗文人的卑劣

③庸人的麻木和愚昧

4、(学海导航第43页,第2题。)“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

“沉默”在这里有两种:一种是“出离愤怒”、极度悲痛中的“沉默”,郁积之中酝酿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反抗,是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沉默”;另外一种是指逆来顺受的、不敢反抗的、麻木的“沉默”,注定在“默无声息”中走向“灭亡”。

鲁迅指出两种不同的“沉默”,揭示两种不同的结果,警醒人们不要在“沉默”中被奴役、被统治、被灭亡。这是鲁迅先生发出的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惨案已经发生,对中外反动势力说什么也没有用,只有也必须起来反抗,同敌人作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三)阅读第三部分,并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鲁迅认为这次徒手请愿的教训和意义是什么?

明确:

教训:徒手请愿是不可取的,代价大而作用小。正如他在文章中所写的“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意义:体现了中国女子的勇毅,中国女子没有压抑致死;惨案也让用人们看到了希望,唤醒麻木的民众;同时激励“真的猛士”更加愤然前行。

二、感情线索

感情变化的基本线索:先是抑制,然后爆发,接着转向深沉;由愤激的感情

三、具体词句解析

文章中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语,后文还有很多,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

四、表现手法

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是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但是这三者并不是并列的。记叙是抒情和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深化了抒情,抒情贯穿全文的始终,又渗透在记叙和议论之中。

文章是记念刘和珍的,但叙述刘和珍事迹的文字并不多,概括起来有三点:1、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订了《莽原》全年;2、在“女师大事件”中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3、在“三·一八惨案”中欣然前往请愿,不畏强暴,英勇献身。作者的议论和抒情就是以此为基础的,没有这个基础,抒情和议论就流于空泛。

另一方面,记叙不是纯客观地介绍,而是饱含感情地叙述。以第五段叙述刘和珍等遇害为例,字里行间就透露出对反动派的痛恨和对烈士的赞扬。从叙述的语气中也可体会出作者的感情。这一段语句短,多停顿,语气急促,反映了作者当时激动、气愤的情绪。

文章第六、七段是充满感情的议论。第六段作者论及烈士的牺牲,只能作“饭后的谈资”和“‘流言’的种子”时,悲痛与愤慨溢于言表。第七段选用了“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陨身不恤”、“勇毅”等歌颂、赞美的词语。论述烈士死难的意义,崇敬的感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2、多种修辞手法并用

《记念刘和珍君》能够把作者无限哀痛、悲愤的感情表现得那样透彻,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这是与作者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分不开的。由于修辞手法的频繁变化,构成了抑扬的音韵,激烈的语句,磅礴的气势,从而具有感人的力量。(反复是文章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复: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这类句子在文章中出现五次。这种反复不突出了刘和珍的善良,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还抒发了鲁迅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写一点东西”与“无话可说”之类的句子在文章中出现了七次,表明了作者感情波澜的起伏。哀痛、悼念、崇敬、愤怒的种种感情在回旋往复中抒发得更加强烈。同时,造成了“欲说还休,欲说还休”的艺术效果。

排比:

排比的使用在内容上可起补充作用,在表达上增强文章的气势。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始终微笑的和霭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叔君还在医院里呻吟。”一唱三叹,感人肺腑。文中还有好些警句,如: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这些句子都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而高度概括的认识,富于哲理性,且强化了抒情。

反语:

反语是鲁迅先生写作的一大特色。在他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文章中,随处可见反语的使用。本文也不例外,如: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文明人”“中国军人”“伟绩”“武功”皆是反语,讽刺了反动政府的暴行、中外反动势力的凶残以及中国所谓的文人学者的卑劣。反语的使用,增强了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同时也是对敌人的一种蔑视。

白描:

文章第五部分有这样一段话:“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这段话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如此如诉地记叙刘和珍等烈士遇难的经过。反动文人污蔑爱国青年是受人利用的“暴徒”,鲁迅先生就不为“暴徒”一词去辩解,而是采用了白描的手法,使用的词语大多没有多少感情色彩,遣词造句也不加修饰,不作渲染,但就是这不着浓墨中揭露了反动政府的暴虐和卑劣,使得流言不攻自破。

五、拓展延伸

(学海导航上面的题目:第43页第4题。)

(为了纪念三一八惨案,)

1948年3月18日,阜新全境解放。阜新市“三一八”公园的山坡上矗立着巍峨的三一八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主体高8米,由三层阶梯、烈士的“巨手”、“和平鸽”雕塑组成,三层阶梯象征“3”;烈士的巨手和手托着向上直指碧空的和平鸽象征“1”;和平鸽口衔的橄榄枝环和下部的日月光环象征“8”,纪念碑以比拟手法象征“三一八”阜新解放纪念日。纪念碑正面浮雕描绘了人民解放军解放阜新的战斗场面。纪念碑下掩埋着为解放阜新而牺牲的烈士遗骨。为解放阜新的烈士长眠大地,伸出有力的巨手奉献出和平,烈士的英灵与世同存,与日月同辉。

讨论:

假如为刘和珍君塑像,在塑像材料的选用、人物举止姿态上你有什么设想?明确:(出示PPT课件)

1、大理石。寓意刘和珍的坚贞刚强;在人物姿态设计上,应把塑像设计为刘和珍迎向朝阳,昂首挺立,寓意为朝气蓬勃、自尊自强。

2、汉白玉。寓意刘和珍纯洁无暇的品质;在人物姿态设计上,应把塑像设计为刘和珍双手捧书,目光炯炯,寓意为求真求知、专心致志。

3、青铜器品。寓意刘和珍精神万古长青;在任务姿态设计上,应该把塑像设计为刘和珍双手托下巴,仰望苍穹,寓意为沉思求索、思想深远。

六、作业布置

1、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关于“三·一八”惨案的具体情况。

2、运用我们在这几堂课所学的知识来写一篇记念人、事或物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课堂实录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课堂实录 一、又见鲁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册教材中对大家来讲最难的一课:《记念刘和珍君》我为什么说这篇课文是本册里面最难的呢?是因为鲁迅先生深沉的情感和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的确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是有中学生说嘛: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笑) 师:鲁迅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人的觉醒和进步,塑造新的国民精神用北京大学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的话讲:“鲁迅先生毕生都在干一件事情——使中国人成为真正的人!”钱教授概括为“立人”鲁迅先生有这么一句名言,点明了他一生关注的核心问题请记下:“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魂”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 一个懦弱的民族是会挨打的,一个没有骨气的民族是猥琐的,是被人瞧不起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就是鲁迅 二、重温历史 师: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请愿群众的一部血的历史包括很多青年学生在内的两百多名请愿群众惨烈地倒在了血泊之中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

22岁的女大学生和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来谴责邪恶的统治者警醒国人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去缅怀那些烈士,领会文章的深意重点放在体味作者的情感上面,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师:3月18日,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事件发生以后,著名作家刘半农和作曲家赵元任作了一首歌: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半天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带雪吹!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愿枭其首籍其家!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 师:表达了国人的义愤,说我们的政府“甘拜异种作爹妈”,我们要“枭其首”,要革命 师:使鲁迅先生尤其气愤的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像陈西滢之流,居然说学生“受人利用”“作了无谓的牺牲”,他们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即刘和珍、杨德群等人,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对爱国青年作这样的评价,

记念刘和珍君试讲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是XX号选手,我今天试讲的课程是《记念刘和珍君》,现在开始正式上课! 上课,同学们好!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知识积累 1.谁能介绍一下鲁迅 明确: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和诗歌,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写作背景明确:注释1 三、信息筛选 1.自读课文,注意文中字词读音和释义。 2.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纪念内容(板书) 3.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起。纪念目的(板书) 4.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纪念意义(板书) 5.请同学们给每一个小部分,拟一个标题 明确:①写作缘起,纪念死者。②唤醒庸人,牢记血债。③刘和珍概况。 ④刘和珍遇害。⑤刘和珍遇害经过。⑥“三·一八惨案”教训。⑦惨案的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合作探究 (一)试讲第一部分,阅读课文第一、二节: 问题设计: 1.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并从一、二部分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①纪念死去的青年②写给段祺瑞政府和走狗文人(嘲讽、痛恨) ③写给快要忘却这件事情的国民(唤醒) 2.《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写“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样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了三次。三次“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中的“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也”针对什么而言“正”又怎么理解 明确: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出现在程君“正告”“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和“我”回忆了刘和珍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往事之后。对这样一位热情地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这样一位与作者有着师生之谊、读编之情的人,当然有必要写文章来加以记念。这就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一悲痛的悼念。感情的基调显而易见是悲痛。“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 第二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紧接在“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之后出现。“这样的世上”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的“似人非人的世界”,是既有“猛

《记念刘和珍君》详解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教学目标: 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刘和珍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 2、品味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3、了解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朗诵、品读、讨论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一、导入: 他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友人斯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 二、复习旧知——作者介绍: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4、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5、散文集:《朝花夕拾》 6、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其中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三、解题: 记念、君。 选自《华盖集续编》。(华盖) 鲁迅《自嘲》。 四、写作背景:(p27课下注解①) 1、大沽口事件 2、三·一八惨案 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反动军阀的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发表文章,诬蔑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等人)盲目地引入“死地”。 噩耗传来,鲁迅万分哀痛又无比愤慨。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此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记念刘和珍君》是这些悼念文章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五、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行文思路: 1、自己朗读,标画不会读的词语;在分析文意时,通过检查朗读强调读音。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请同学们给每一个小部分,拟一个标题。 ①写作缘起,纪念死者。 ②唤醒庸人,牢记血债。 ③刘和珍概况。 ④刘和珍遇害。

纪念刘和珍君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 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 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 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 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 (5)有关时代背景(参照课文注解一)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 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 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 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 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 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 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 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 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请同学默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思考以下问题: 问1:本文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课文的七节中哪几 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问2:第一、二部分的作用?(教师板书) 2.在理清总体思路下,让学生概括各段段落大意. 教师板书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同学们,前面两单元我们分别学习了诗歌和古代记叙散文。今天我们开始转入对写人记叙散文的学习,在上课之前,先请大家看一副对联:大家齐读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幻灯片)大家知道这是写给谁的对联吗?(明确:鲁迅)对了 这是鲁迅逝世时,他的友人埃德加。斯诺写给他的挽联,其中包含了先生的两部作品: 《呐喊》和《彷徨》。我们在小学和初中还学过鲁迅的那些文章呢?有《少年润土》、《三味书屋》、《一件小事》《社戏》《故乡》等等。比较出名的还有《孔已己》、《阿Q》等(我想大家已经对鲁迅相当的了解了,)关于鲁迅我就不多介绍了,大家可以看三维设计的相关介绍。(拿三维设计和同学一起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一起来看看先生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

(大家回去有没有预习这篇课文呢?有的话就我们请位同学来读一下以下字词。打在幻灯片上的。没有的话就让同学们几分钟快速的默读。默读的时候带着这样两个问题1、文章具体分成几个部分? 2、注意幻灯片上字词的读音) 请位同学给以下字词注音,纠正并讲解错音。 长歌当(dàng)哭桀骜(jié ào)喋血(dié xuè)尸骸(hái)立仆(pū)惮(dàn ) 惩创(chuāng)殒(yǔn)身不恤(xù)浸渍(zì)攒射(cuán)洗涤(dí)赁屋(lìn) 三、解题及背景介绍 弄清了生字词,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记念”现在我们写作绞丝旁的“纪念”。大家注意一下即可。(因为当时的白话文还比较不规范,经过规范之后我们统一写做“纪念”) 背景: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军阀割据,军阀混战情况严重,造成了中国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家翻开课本27页看注释第一条。(请位同学齐读)1926年,奉系军阀和国民军作战。18日,段祺瑞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屠杀了前来请愿的爱国民众,制造了“三。一八”掺案。刘和珍当时也是在遇害之列,本文是鲁迅写于惨案发生后的两个星期,也就是四月一号。

纪念刘和珍君赏析

纪念刘和珍君 作者简介---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人物简介---刘和珍: 刘和珍,江西省南昌人,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写作背景 本文写作背景为三一八惨案。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基本概念 1. 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当局者)和流言家(几个所谓学者文人)。 2.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 3.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文章结构 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重难点探究 1.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答:作者通过反复描写她的微笑与和蔼,从侧面表面情愿群众的身份与形象,让读者了解是怎样一批可歌可泣的青年们。段政府是如何残害他们的,那些流言这是如何污蔑他们的。写刘和珍遇难时的一系列镜头,向读者展现惨案发生的真实现场;再以追悼会上程君的一番话,真切的反应了惨案发生后正义的人们是如何深切悼念死者的。从而是人们更好的记住“国民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2.如何理解“真的猛士”? 答:鲁迅在文章中以猛士的姿态出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更加强调。“真的猛士”又是一面立在庸人面前的镜子。鲁迅希望世人不要做庸人,要做真的猛士。只有真的猛士站起来,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3.如何理解“我懂得衰亡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答:“缘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以及其凶残地用武力屠杀人民,而且还对人民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但政府双手满沾鲜血,居然昂头污蔑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赏析 一、内容结构 首先,尽量用原文表达作者感情和归纳七节要点。 提示:第一节,“深味”“悲凉”“奉献”“哀痛”;第二节,猛士与庸人对比,认为“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第四节,刘和珍“蝶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五节,“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刘和珍“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第六节,徒手请愿的“意义”“很寥寥”“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第七节,我认识到“当局者”“凶残”“流言家”“下劣”“女性临难”“从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其次,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 提示:第一段(l、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祭死者、二醒庸人;第二段(3~5),记叙刘和珍的行状,共三节,三学潮中、四惨案中概况、五惨案中细节;第三段(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请愿不足取、七精神显希望。 二、探究总体思路 可以分两个层面来探究。 1.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这就是全文的整体思路。 2.第二层面。(1)关于写作缘由,思路分两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先说为纪念死者这一面,再说为使庸人不致忘却,揭露反动政府罪行,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种的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话,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②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 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括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是“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得一驳,只能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悲、憎恶、鄙弃。作者写刘和珍的斗争,又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置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惨案的意义。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肯定,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且总结教训,催人改进斗争方式。

历史幽愤的现代回响——《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历史幽愤的现代回响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执教:文勇评点:孙绍振 时间:2009年10月 班级:华师大一附中高一(16)班 【孙绍振评点】 当前语文教学的潮流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的规定情景,进行对话。但是,文本并未得到深入的理解。王荣生先生指出热衷于如何教,而不知教什么。就成了当前的最大问题。造成这种偏颇的原因是北欧教育思想的教条主义,以为只要把学生主体调动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在这背后,有一个最大的误解乃是教师水平是足够的,问题只在方法观念。近十年来暴露出来的问题提醒我们,只有知道教什么,才能确定如何教的途径。老师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是语文教改成败的关键。而对文本的理解,每深入一步,就要求老师的学识增加一份。在这方面比较清醒,在文本的钻研中提高学养,至今还不是多数。文勇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可爱、可喜、可贵。就在于不时有学养和才智的闪光。《记念刘和珍君》,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阅读肯定是有难度的,多媒体的运用并不一定降低其难度。这里,迫切需要的是学问。没有学问,滥用对话。只能在感知的平面上滑行! 文勇在课堂上,显示了他的学养。首先,是还原历史语境,把时代背景交代得很清楚。其次,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感性材料:这里有陈西滢的言论、赵元任的歌曲、还有鲁迅差不多同时写作的《无花的蔷薇》等等。有了这些,就是不用太多对话,学生也不难感觉到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 如果仅满足于这些学问,那还不能成其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因为光有学问,也可能是僵死的知识,毕竟历史太遥远了。文勇的才智表现在把学问变成了现场的、感性的、带着自己生命化的体验的语言。把鲁迅先生的文章核心指向归结为“立人”,这就缩短了历史的距离。他引用了钱理群的话:“鲁迅先生毕生都在干一件事情——使中国人成为真正的人!”他说,请记下“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魂”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这就抓住了本文的思想纲领。 但是思想纲领如果不落实在文本的解读上,则仍然是空热闹。 文勇的学问,不但在于提供知识背景。更在于对文本进行了学术性的研究,提出了鲁迅这篇杂文在抒情上的独特之处,富于创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两个观点:第一,鲁迅这篇文章,把“情感和理性的思考交织在一起,这就获得了一种高度。”还用歌德的话来解释说:“感情愈和理性结合,就愈显高贵。到了极境就出现了诗和哲学。”第二,反复诉说。“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都是很有见地,对学生又是很有启发的。 【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册教材中对大家来讲最难的一课:《记念刘和珍君》。我为什么说这篇课文是本册里面最难的呢?是因为鲁迅先生深沉的情感和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的确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是有中学生说嘛: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笑)

记念刘和珍君课后题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课后题答案 第一题: 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作者开篇写程君劝“我”为刘和珍写文章并提及刘和珍生前爱读“我”的文章,“我”也忆及刘曾预订全年的《莽原》杂志。对于这样的一位热情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于这样一位“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鲁迅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程君的要求,更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早该写点文章来纪念刘和珍君,以此表达对她的悲痛之情。(爱护) ②第一部分,“可是我实在是无话可说”——第三段开头的这句话先写“果”,后面解释“因”:即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谣言,给作者带来的哀痛与愤怒,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 ③“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句话是出现在写到庸人的表现之后出现的。这个”非人间“的世界得以维持,庸人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他们虽然良知未泯,惨案后也曾感到悲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被遗忘。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那种麻木的灵魂。作者要用自己的笔唤醒庸人,不忘血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悲哀,体现了他得社会责任感。 ④第二部分,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此句与上句仅隔两个分句,即“离三月十八日也已经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基本上与上句重复,是强调写这篇纪念文章的“必要”。——唤醒庸人的必要。 ⑤第四部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此句写在作者了解惨案事实,听到段政府的诬蔑以及“流言家”的阴险论调之后。这种最黑暗的“武”的统治和最反动的“文”的言论,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意料,令其强烈愤怒。 ⑥第五部分,“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此句是对上一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的转折,引出对下文具体事实真相的揭露,是对上一段反动势力的诬蔑与谣言的有力驳斥,表现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⑦第七部分,“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此句是全文的结尾句,作者再次表达自己无限哀痛的心情。 纵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有憎,对大众庸人的失望,这些态度混杂在一起,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说不出话,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充塞于作者的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 第二题 1、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 2、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4、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7、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练习

记念刘和珍君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加点字读音及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长歌当.(dàng当作)哭桀骜.(ào不顺从) 喋.(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血 B.立仆.(pū倒下)惩创.(chuāng创伤)殒.(yǔn死亡)身不恤 C.尸骸.(hái 尸骨)攒.射(zuán 聚拢)菲.薄(fěi 微薄) D.租赁.(lìn 租借)抹.杀(mǒ勾掉)桀骜.(ào 不顺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落暗然永葆生机洋洋洒洒 B.屠戳菲薄毛骨悚然广有羽翼 C.俳徊编辑默无声息惊心动魄 D.蹂躏噩耗焦躁不安拖沓累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至于泣下。 ③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前往的。 ④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A.奋然黯然欣然毅然 B.毅然黯然欣然奋然 C.欣然奋然毅然黯然 D.欣然奋然毅然黯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不会画,你偏叫我画,这不是赶旱鸭子上架 ......吗? B.面对光怪陆离 ....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C.看着那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眼睛,他下决心做个悬壶济世 ....的企业家,援助那些失学的孩子重返学堂。 D.做学问需要坚持不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是不行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被这位老学者清晰的思路、乐观的情绪和坚定的信心深深感染了。 B.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 C.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D.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所决定的。 二)点击课堂 6.鲁迅先生为在“三·一八”惨案中死去的刘和珍等青年写下了这篇纪念性的文章,那么,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记念刘和珍君》句子解释

《记念刘和珍君》文中几个句子的解释 冯雪峰 有好几个读者写信给我,谈到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华盖集续编》)中有几处不容易领会,现在照我的了解在这里解释一下。 一、原文第2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真的猛士,应怎样了解?又,为什么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照我的了解,真的猛士就是真的革命者的意思。这是泛指;有人以为系指在段祺瑞执政府前被杀害的四十多个爱国青年,我们看原文却不是的。这样牺牲了的爱国青年固然也应该说是革命者,但作者在这一节话中并没有说到这一层意思。实际上,这些爱国者完全牺牲于反动政府的阴谋凶杀;他们当时只是为了援助外交徒手请愿而已。作者在全文中都并没有认为这就是革命的行动。——根据原文,“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就正是指的反动政府凶杀这种黑暗事实。因此,这句话就是说,真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样黑暗的现实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也就很明白:真的革命者既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那么,他也就能够真正看到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他显然是最哀痛的。同时也只有真的革命者能够真正看到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这样,他也是最幸福的。这是和下文所说的庸人比较而说的,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这里说的庸人,是平常人的意思。下文又说:“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正是作者感到非常沉痛的。 二、原文第4节最后一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当时是中国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时候,青年学生和市民为了援助政府外交而向政府请愿,政府反而加以屠杀;当时的反动文人(《现代评论》派等)还说青年自己去送死。——这种最黑暗的统治和最反动的言论,可以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使一切爱国者和人民将都觉得事情已经到了尽头,说什么话也没有用了,只有举行革命;一种是一些爱国者和人民的革命分子被摧残了之后,全民族都被黑暗统治着,留下的爱国者和人民都悲观失望,民族就沉默地走到灭亡。也就是说,可以有两种沉默,一种是暴风雨(革命)前的沉默,一种是走向灭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讲课教师平遥三中李国栋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明确人物形象,学习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 3、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句子含义。 2、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理解。 【主要教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第一课时(本节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二、资料链接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师:今天我们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板书) 生:老师,写错字了。 师:“记念”等同于“纪念”,因为鲁迅那个年代白话文刚刚兴起,没有今天这么规范。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有特殊含义,大家感兴趣可查阅资料。 (继续板书)作者是鲁迅 现在,我想请咱们班最能代表男生意愿的男生一位,最能代表女生意愿的女生一位来做一道填空题。大家先选,我来出题: 我鲁迅先生 我鲁迅先生的作品 男同学请在横线上画微信表情,女同学在横线上填一词语。要求写真心话。 (学生很快写好了) 我(双目仰视的表情)鲁迅先生(无法粘贴表情) 我(无言以对的表情)鲁迅先生的作品 我尊敬鲁迅先生 我读不懂鲁迅先生的作品 师:请男同学解释一下你画的表情的含义 生:我双目仰视鲁迅先生,我无言以对鲁迅先生的作品

师:这两位同学能代表大家的想法吗? 学生笑着点头。 师:我的学生读不懂鲁迅,鲁迅故乡绍兴的孩子们也这样吗?不应该啊! 有学生说:惭愧惭愧 师:那这节课我用一种方法和大家一起阅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看看能不能读懂?好吧! 同学们,从题目我们得到哪些信息? 生(七嘴八舌):记念说明这个人死了, 刘和珍君,是刘和,珍君,两人,还是怎么回事? 师:刘和珍是人的名字,君是对她的尊称。那这个人应该是不一般的人,因为鲁迅写文章纪念她。那我们先来读课文。我想请七位同学来读,愿意读的请站起来。 (学生很配合) 好,每人读一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划住有刘和珍三个字的句子,当然用代词代刘和珍的也划住。 学生按序读课文,老师在其读完后,纠正读错的字,读错的句子,表扬读得好的地方。 师:现在我们来读大家划住的句子(下面是课文原句) 1、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2、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3、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记念刘和珍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四月一日 (节选《记念刘和珍君》)4、文中提道:“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对“中国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派。 B.“中国人”指为反对派统治效力的走狗文人。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专家、同行们: 大家上(下)午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本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教学内容的第一课。作者鲁迅先生饱醮热血,用愤怒的笔调控斥了反动派,表达了对爱国青年的沉痛悼念,对国民无知的呐喊。文中作者感情忧愤,爱憎分明,是一篇经典的写人散文。 其次,说学情。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很强的感性认识能力,且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这个时候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为心中的梦想坚持奋斗。 根据前面的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以及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第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重点字词含义,了解课文写作背景,把握人物形象,背诵重点段落。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接下来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一学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发展,但是阅读较复杂的课文,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理解重点词句,然后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理解、欣赏文本过程中也注意培养他们散文鉴赏的能力。 第五,说教法与学法。 散文的教学应重视散文对学生的感悟和熏陶作用,所以我将引导学生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去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据此,教法上以诵读法、讲授法为主。配合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大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法上以探究法、讨论法为主。由于鲁迅的文章较为难懂,学习的过程中将采用评点阅读法,在点评词句的过程中学习文本。 第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营造气氛

记念刘和珍君试讲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试讲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记念刘和珍君》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是XX号选手,我今天试讲的课程是《记念刘和珍君》,现在开始正式上课! 上课,同学们好!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知识积累 1.谁能介绍一下鲁迅? 明确: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和诗歌,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写作背景明确:注释1 三、信息筛选 1.自读课文,注意文中字词读音和释义。 2.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纪念内容(板书) 3.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起。纪念目的(板书) 4.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纪念意义(板书) 5.请同学们给每一个小部分,拟一个标题 明确:①写作缘起,纪念死者。②唤醒庸人,牢记血债。③刘和珍概况。④刘和珍遇害。⑤刘和珍遇害经过。⑥“三·一八惨案”教训。⑦惨案的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合作探究 (一)试讲第一部分,阅读课文第一、二节: 问题设计: 1.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并从一、二部分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①纪念死去的青年②写给段祺瑞政府和走狗文人(嘲讽、痛恨)③写给快要忘却这件事情的国民(唤醒) 2.《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写“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样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了三次。三次“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中的“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也”针对什么而言?“正”又怎么理解 明确: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出现在程君“正告”“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和“我”回忆了刘和珍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往事之后。对这样一位热情地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这样一位与作者有着师生之谊、读编之情的人,当然有必要写文章来加以记念。这就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一悲痛的悼念。感情的基调显而易见是悲痛。“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 第二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紧接在“我们还在这样的世

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1)

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名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杂文。这篇杂文,充分体现了鲁迅杂文的特点:语言犀利、幽默,思想深刻,战斗性强,在嘻笑怒骂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纪念刘和珍君》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之后,当时轰轰烈烈的女师大风潮取得大部人的同情,但也有部分反动文人污蔑这次运动“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用,激于义愤,鲁迅先生写下这篇感情深沉文章。全文以的悲愤的感情为线索,整体结构严谨,堪称同类作品的典范之作。全文没有详细介绍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对惨案的本身发表长篇大论,而是从追悼会写起,抓住一些细节来下手,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激越、悲愤的感情,文中不少警句发人深省,震撼人心,说是神来之笔毫不为过。叙事简练,感情深沉强烈,从文章本身,我们隐隐可看到一个忧愤的鲁迅。对刘和珍,作者说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但就是这样一个态度很温和的人,只不过参加了一件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会做的事,却落得一个横尸街头的下场,怎能不叫人痛心,而“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则更是让人寒心,岂止是鲁迅“出离愤怒了”,读到这里,哪个有爱国心的读者能“出离愤怒”。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斗士,当如鲁迅,在“寂寞新文菀”里,在“大野多沟棘”里,在“风雨漂摇日里”,“我以我血荐轩辕”,奋然前行。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多年来已被众多评论者作出过繁多的评说,但一些根本特点尚未被“读”和“评”出来,而这些根本特点实在是极为宝贵的,对于我们不断加深对鲁迅作品的认识,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并且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教益,皆善莫大焉。 一提到鲁迅的作品,我们似乎会立刻想到隐晦、艰深、语句拗口以及以“战斗”为主要特征。其实也不尽然。他的《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文集中的许多文字,或光鲜华美或曲折隽永或典雅温润,语词优美如奇花异草,散发着特有的“鲁氏”韵味。即使是他的杂文,虽因时代所限,可能如鲁迅所自谓“无花的蔷薇”——以“多刺(战斗锋芒)”为表征,但仍有许多篇章与《野草》《朝花夕拾》等一样,显现出由深湛的文学修养孕育出的典雅之气。这其中,《记念刘和珍君》就是典型代表。 《记念刘和珍君》虽是杂文,同《“友邦惊诧”论》《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战斗性很强的著名杂文一样,最终的旨归在于揭露、批判和斗争,但风格上却迥然有异。这主要表现在:一、该文文学意味很浓,是一篇文学的华章该文全篇有多处“文学性”很强的词句,例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一段话创造性地用雅致的词语和句式抒发了狂涛巨浪般的愤怒和哀伤。读到这些词句不禁令人击掌叫绝:原本不容易合到一起的两样东西——“美学上来看颇为典雅的辞藻句型”与“大恸大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