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文化认同

周述波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一文化认同现象的发生根源及言说语境

何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1]

事实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现象,早在文明之初就存在着,“当社会组织从家庭扩大到氏族和部落,成员的联系纽带从血亲扩大到姻亲观念认同时,氏族成员的认同便已经初步具备文化的内涵。”[2]文化认同“界定了同边陲相对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时间性/或空间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3]。郑晓云认为,人类文化认同产生源于三个方面,即劳动实践,自身发展的族体归属,自然祟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4]。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代社会问题,则是西方现代性引发的结果,并在西方后现代性影响下日益突出,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文化认同的危机。西方工业社会现代性的开拓,造成了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和被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引起了近现代的文化认同现象。“认同作为一个现代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5]两次世界大战使知识分子在世界范围内漂泊与散居,也强化了文化认同问题。“所有这些跨越疆界、国家、民族、地区的流动、移居、放逐和迁徙,形成了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散居’现象,并且带来了空前突出的文化身份问题与文化‘认同危机’。”[6]文化认同也与20世纪60年代欧美社会中现代主义衰落、后现代主义来临以及人文领域“文化论转向”带来的文化研究有关。“‘认同’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学术话语的后现代转向有着密切关联。”[7]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各种异质文化的接触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文化认同问题更加凸显。“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同中。”[8]

305.

[2]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4-265.

[3]俞正燮.节妇说.

[4][7][10]胡适.贞操问题[J].新青年5卷1号.

[5]鲁迅.我之节烈观[J].(署名唐俟).新青年5卷2号.

[6][日]与谢野晶子.周作人译.贞操论[J].新青年4卷5号.

[8][9]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5·上下身[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3、20.

[11]徐仲佳.论《新青年》“贞操问题讨论”的现代性

意义[J].德州学院学报,2006,(1).

[12]吴俊编译.东洋文论——

—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522.

[13]陈子善.名人笔下的郁达夫·郁达夫笔下的名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5.

[14]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 1998,(3).

(作者简介:徐仲佳,男,山东青岛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6

第25卷第6期

二文化认同概念的词源考古及内涵嬗变

作为一个概念,文化认同中的“认同”,译自英文“identity”。从语义学上看,现代英语和英汉词典中的identity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含义:一是认同,二是身份。由此可见,认同与身份具有一种血缘关系。“identity这个词语所具有的‘身份’与‘认同’这两种含义是密切相关的,有时很难把他们截然分开。”[9]因此学界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基本上把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看成是大致相同的概念,互译或互文着使用。正如有学者指出:“将identity译作‘身份’以彰显差异,‘认同’以突出同一,‘身份/认同’以强调整体概念。”[10]从词源学上看,“英文identity源自晚期拉丁语identitas和古法语的identite,受晚期拉丁词语essentitas(essence,存在、本质)的影响。它由表示“同一”(same)的词根idem构成。这一词根类似于梵语idam(同一)”[11]。由此可见,identity 最初的基本含义是指哲学上物质、实体在存在上的同一性质或状态。《新大英百科全书》列出的“identity theory”词条也是从哲学的同一性方面来解释的[12]。但是,把差异性与同一性对举,正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在哲学的研究范畴中,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等人,均将‘同一’(identity)和‘差异’(difference)相互对照。”[13]“identity包含着关联人或物的同一和区分人或物的差异,而且,同一和差异都属于概念范畴。”[14]“在这种同一性中既包含着思维与存在的本质(sameness,oneness),也包含着差异;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15]所以,文化认同概念无疑还保留着哲学上的意识和内涵。“当今认同的深层问题往往与传统哲学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相关。”[16]“认同”(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在西方作为一个明确的术语,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美国大百科全书》的“认同”[17]词条记录了这一情况。“对弗洛伊德著作的文献考据表明,在1897年他就多次提到了认同。”[18]在弗洛伊德那里,“认同”意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19]。埃里克森突破了弗洛伊德关于认同形成于童年期生活经历的这一成说,使认同概念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新哥伦比亚大百科全书》指出,“认同”[20]这一术语在现代心理学中变得日益重要,主要得力于埃里克森。

随着心理学科地位的提升以及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概念开始广泛运用于人文社科领域。社会心理学家往往是从个人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向度来推进文化认同研究的。在社会学那里的文化认同,已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并逐渐演变成一个政治学概念。查尔斯·泰勒把文化认同与现代性联系起来,论述文化认同的演化过程[21]。斯图亚特·霍尔把文化认同与文化主体联系起来,提出以族裔散居论为支点的后殖民文化认同理论[22]。

有关文化认同的最有争议、最重要的问题是:人们的文化认同到底是“固定认同”,还是“叙述认同”[23]?对此,文化认同的本质主义强调前者,文化认同的建构主义者强调后者。而安德烈与塞利姆·阿布则强调文化认同的互动性和多维性。

西方的“认同”一词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进入大陆学界的。“认同”这个概念在国内最早出自1989版的《辞海》:认同(英identification)[24],一译“认定”。《辞海》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对认同进行了释义。杨知勇先生1989年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历史选择——

—论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可能是国内最早论述“文化认同”的学术论文[25]。郑晓云先生1992年出版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可能是中国最早论述“文化认同”的学术专著,在文化认同的基本原理方面具有较早的学术价值。

三文化认同问题的文化诉求与权力建构

在社会生活中,文化认同总是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联系的。从文明源头上看,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丰富的文化与亚文化模式,带来众多的文化认同。这些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对话、相互渗透等多种权力关系。“这里,权利、认同和文化建构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母质。”[26]由于各种文化的强弱有别,在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转型时期,一些弱势文化主体就处于“文化撕裂”、“文化疼痛”[27]或“文化休克”(奥伯格,1960)状态,反映出“文化身份”的丧失与“文化认同”的危机。

历史地看,在近代以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属于强势文化,文化认同没有成为一个问题。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沦为一种弱势文化,于是在中国出现

周述波:文化认同□27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过几次大的文化认同危机。而寻求文化认同的建构者无非是从现代西方或传统中国寻找文化资源和文化支点,形成“民族本位”与“全盘西化”两种文化认同的主题和范式。“文化认同危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以西方为模本的制度系统和地方性、民族性文化之间的冲突。”[28]

晚清时期: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转型。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的一系列屈辱的战争,迫使中国人仁人志士开始从不同层面对中西社会进行反思,从最初的“技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再到“文化的不如人”,显示了近代中国人文化认同发生危机的心理逻辑。近现代以来一系列文化论争都是围绕文化认同问题展开的。

五四时期:文化认同的丰富与论争。新文化运动中,西方种种文化涌入中国,中国各阶层出现各种文化认同。最激烈的是文化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自由主义这三派之间的文化认同之争。沈卫威分别为他们的代表著书作传,深入分析了他们不同的文化认同思想[29]。

左翼时期:文化认同的窄化与偏移。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华民族的救亡与复兴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中国开始寻求新的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张申府等人则提出新启蒙[30]。左翼人士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的片面强调,让中国的文化认同打上浓厚的政治认同的烙印。在50-70年代所谓后左翼时期,文化认同在冷战思维下日趋同一,最终走向了单向度的无产阶级文化认同。

新时期:文化认同的活跃与强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面追赶西方的现代化,出现了西方文化认同,比如出现都市文化的认同,大众文化的认同,消费文化的认同,但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又使得东方文化认同逐渐升温。在20世纪90年代所谓后新时期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强势涌来,中国的文化认同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文精神”大讨论,新儒家与新自由主义、新左派之争,都是文化认同危机的一个侧影。陈刚从探讨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的概念意蕴切入,指出现代化过程中所包含的正面的与负面的因素[31]。事实上,当今的文化认同危机不仅出现在国内华人中,也出现在海外华人中。韩震、许怡、代帆、张秀三等人都分析过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情况[32]。

哪里有文化认同的危机,哪里就有文化认同的重构。从全球范围来看,出现了欧洲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东亚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就中国而言,在国内举办官方祭孔,倡导民间读经,法定传统节日,在国外大量兴建孔子学院,批量推广对外汉教,试图建立儒家共荣圈。而中国文化认同论者也积极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认同出谋划策,或提出文化创新,或呼吁文化输出或倡导文化自觉等。

四文化认同写作的审美透视与文学批评

文化认同是一个主体对自我的追问和建构,而这种追问和建构又必须借助话语的运作才能实现。因此,文学是常常文化认同的重要部分。关于文化认同问题的讨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北美文化与文学理论界,讨论后出版的论文集《Identities》引燃了中国文学界的文化认同研究。1998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文化身份研究: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在南京大学召开“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都探讨了文艺创作中的文化认同问题。针对中国文学写作中的文化认同现象,中国文学批评界也用文化认同理论予以分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认同话语。

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中的文化认同非常浓重。耿传明指出:“民族国家叙事的多元性和矛盾性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现代性文化认同的复杂形态。”[33]王一川从着重分析了清末民初作家苏曼殊的断零体验与文化身份/认同问题。[34]苏桂宁、姜异新、沈琳、何小平等人,则侧重分析鲁迅文化身份/认同的开放性、混杂性[35]。彭松乔认为,周作人附逆是由他首先在精神上被日本文化所征服,进而产生民族文化认同困境所造成的[36]。魏红姗通过对《女神》与《屈原》的比较,分析郭沫若前后期文化身份/认同的嬗变[37]。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多作家作品有着宗教文化认同,例如徐日君分析了许地山的佛教文化认同[38]。李立平则看到了林语堂在中西文化对撞中对文化认同的艰难变迁与尴尬选择[39]。宋剑华对曹禺戏剧中基督教教文化的认同进行了解析[40]。龙慧萍、蒋淑娴等人则指出了沈从文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认同[41]。

泓峻、梅启波则分析老舍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追求与认同[42]。赵天才则解读了赵树理、孙犁等红色文本中的文化认同[43]。雷蕾、陈华明则从张爱

28

第25卷第6期

玲入手考察了都市文化环境中现代作家的文化认同写作[44]。

中国当代作家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也是相当明显的。张志忠论述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45]。邓楠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写作为参照,剖析了中国寻根文学中的文化认同[46]。对于张承志,谢卓婷分析了其文化身份焦虑与转向[47],李胜清指出其文化认同的错误与偏颇[48]。尹君从平民、文士、官三个方面透视了贾平凹文化身份认同的复杂性[49]。潘艳慧、胡永吉则识见了《白鹿原》中主人公的文化认同悖谬[50]。李建宣称认为生理和文化上的双重混血造成了阿来文化身份的边缘化,给他带来了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51]李少咏认为阎连科在创作过程当中中国传统的文化情感与西方现代的历史理性一直在他的文化认同中纠缠不休。[52]刘忠认为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第三代诗人走在文化认同的大逃亡路上[53]。曹书文集中观照了新时期家族小说中的文化认同[54]。张光芒则从地域文化认同的角度重新评价江苏小说被学界低估的审美价值[55]。田金长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家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文化认同的浑蒙状态[56]。陈晓明则把文化认同置于后现代性语境中分析其本真性[57]。文化属性与文化认同也成为了文学评论界诠释世界华文文学的新模式。王宁论述了流散文学与文化认同的复杂关系[58],周计武选取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四部经典之作从不同层面阐释文化认同的策略和身份认同的复杂性[59]。

针对以上种种的文化认同写作与评论,张宁则勘探了文学中文化认同的多面性,提出了开放型、排他型、反思型、被动无意识型等四种文化认同的类型[60]。王晓明等人则以对话的形式探讨了走出当代中国文化认同模式的可能途径[61]。周宪则提出了地方性的文化认同建构概念[62]。

五文化认同理论的学术价值与突围路径

直到当今世界,文化认同问题仍然热度不减。“认同是一个未完成的、有待建构的过程”[63]。“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认同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这个全球化势不可挡的时代,谁是中国人?中国人的文化意义何在?显然,这不是一个民族学或人种学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人类学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但如果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现代化都不能成为我们现代的文化认同之所在,那么我们的文化认同将在什么地方?”[64]

今天,大多数有影响的文化研究者都赞同文化认同是流动的、是在历史和现实语境中不断变迁的观点。基于此,在全球化中,文化共同体必须超越两极对立的极端文化主义,也“必须戒除‘自我民族文化身位’、‘他民族文化身位’和‘他民族眼光中的自我民族文化身位’三种单一的文化身位,树立文化的多重自我与复合身位观念。”[65]

文化的多元化更能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本质特征。有人提出了跨文化沟通[66],有人提出了文化间性[67],有人提出了文化认同的穿越[68]。

正如多位学者所指出,破除文化中心主义,鼓励开放性文化认同,提倡文化跨越,文化间性,提倡穿越文化认同,应该是当今文化认同指向之所在。

[参考文献]

[1][4]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10.

[2]钱雪梅.论文化认同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特性[J].世界民族,2002,(3).

[3][26]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金球性过程[M].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1、45.

[5][8][16]丁琴海.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2).

[6]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84.

[7]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15][57][58][60][62][68]周宪.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3、245、82、11、20、277.

[10][11][14]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15th ed., 1989,Volume6,page241.

[13][23]廖炳惠.关键词200[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29.

[17]Grolier incorporated.,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International ed.Grolier,1983,.Volume14,page 743.

[18]李孟潮,王高华.对弗洛伊德著作中认同的概念

周述波:文化认同□29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5,(2).

[19]陈国俭.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126.

[20]William H.Harris and Judith J.levey eds.,The New Columbia Encyclopedia/4th e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5,page1310.

[21]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2.

[22]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A].罗岗,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209.

[24]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004.

[25]杨知勇.归属感、认同感与历史选择——

—论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89,(1).

[27][65]马绍玺.文化撕裂、文化身位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化认同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06,(3). [28][30]赵剑英,干春松.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J].学术月刊,2005,(1). [29]参见沈卫威的《茅盾传》、《胡适传》、《吴宓传》等.

[31]陈刚.全球化与文化认同[J].江海学刊,2002,(5).

[32]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07,(3).许怡.华侨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J].群言,2006,(9).代帆,张秀三.论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J].东南亚,2002,(1). [33]耿传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民族国家叙事与文化认同[J].齐鲁学刊,2002,(3).

[34]王一川.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J].甘肃社会科学,2002,(1).

[35]苏桂宁.寻求身份的惶惑——

—论鲁迅对民族文化身份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5);姜异新.鲁迅在北京的文化身份[J].文史天地,2009,(1);沈琳.启蒙者与乡下人——

—浅析鲁迅乡土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J].科教文汇,2008,(9);何小平.文化身份的迷失与确证——

—从《祝福》看叙述者“我”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3).

[36]彭松乔.民族文化认同困境:周作人附逆的后殖民启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5).

[37]魏红姗.论郭沫若文化身份的嬗变——

—从《女神》到《屈原》[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3).[38]徐日君.许地山小说创作的佛教情结[J].理论界,2005,(10).

[39]李立平.从基督教看林语堂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7).

[40]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的原罪意识[J].文学评论,2000,(3).

[41]龙慧萍.“水”和“树”——

——

—沈从文与福克纳的乡土文化认同[J].吉首大学学报,2004,(10);蒋淑娴.沈从文的文化身份认同与重构[J].民族文学研究,2007,(3).

[42]泓峻.老舍文化身份与文学观念的复杂性及其汉语写作的多重价值取向[J].四川大学学报,2009,(2);梅启波.老舍欧洲乌托邦的幻灭与中国文化身份的追求——

—从《猫城记》到《断魂枪》[J].晋阳学刊,2008,(6).

[43]赵天才.革命话语的现代性危机——

—赵树理、孙犁小说的叙事文化身份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1).

[44]雷蕾,陈华明.从张爱玲作品看上海都市文化认同的从容与焦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45]张志忠.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J].文史哲,2006,(1). [46]邓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学建构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比较研究[J].零陵学院学报,2004,(3).

[47]谢卓婷.论张承志的文化身份焦虑[J].理论与创作,2005,(6).

[48]李胜清.错开的花——

——

—论张承志创作的文化身份[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4).

[49]尹君.浅析贾平凹文化身份的多重复杂性[J].科教文汇,2008,(6).

[50]潘艳慧.儒家文化认同与自然人性的冲突——

—论《白鹿原》中白嘉轩的人格悖缪[J].榆林学院学报,2004,(2);胡永吉.黑娃与白孝文的文化认同析异[J].船山学刊,2005,(4).

[51]李建.阿来:边缘书写与文化身份认同[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52]李少咏.认同与批判——

—乡村政治文化视域中的阎连科小说解析[J].渤海大学学报,2009,(3). [53]刘忠.“第三代诗人”的文化认同与诗歌观[J].社会科学研究,2008,(4).

[54]曹书文.文化的认同与精神的重建——

—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叙事情感[J].学术论坛,200,(7).

30

第25卷第6期

空间性

耿雪芹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20世纪末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逐渐关注文学作品中的空间性,一方面考察文本中的物质空间所具有的主体性,当下性的空间性,另一方面则分析文本本身的结构,线性顺序的叙事结构被空间并置性结构所取代。

一概念的由来及发展

空间性首先被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由海德格尔在1926年的《存在与时间》中提出,此在不仅具有时间性,同时也具有空间性,并且是“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空间性”[1]。海德格尔提出了此在的空间性具有重大的哲学史意义,在其之后吸引了更多哲学家的注意,比如梅洛庞蒂就深入探讨了空间性和身体性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德格尔的困境。但是,哲学界的这一发端并未引起文学评论界的注意,时值现实主义大行其道,1927年左右,《小说面面观》《时间与西方人》《小说结构》等具有影响力的著作相继发表,“时间”被认为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因素,文本最重要的品格之一便是时间性。正如福斯特所说:“倘若小说家在他的小说结构中,不谈时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2]

直到194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约瑟夫·弗兰克在《西旺伊评论》上发表了《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小说空间形式的理论,空间性这一问题才引起文学评论界的重视。弗兰克之所以能够提出空间形式理论,也是由于传统的小说理论无法解决《普鲁斯特》这种小说所存在的问题,作为一部意识流小说,其时间性不言而喻,但其张扬的“纯粹的空间”也体现了空间性,正如弗兰克所说:“‘纯粹时间’根本就不是时间——

—它是瞬间的感觉,也就是说,它是空间。通过人物不连续的出现,普鲁斯特迫使读者在片刻时间内空间地并置其人物的不同意象,这样,对时间的流逝的体验将与他们的感受完全连结起来。”[3]弗兰克认为,要达到知觉上的同时性和并置性,实现小说的空间性,必须打破甚至是取消时间顺序。在叙述的场景中,时间流至少是被中止了的。而所谓的空间形式,就是“与造型艺术里所表现的发展相对应的……文学补充物。二者都试图克服包含在其结构中的时间因素”[4]。因为现代小说家们把写作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表现,其对象的统一性,不是存在于时间关系中,而是存在于空间关系中,正是这种统一的空间关系导致了空间形式的产生。他还提出了“并置”的概念,即“在文本中并列地置放那些游离于叙事过程之外的各种意象和

[55]张光芒.文化认同与江苏小说的审美选择[J].小说评论,2007,(3).

[56]田金长.全球化场景中的文化认同——

——

—论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家的文化价值理想[J].西北大学学报,2007,(3).

[59]周计武.华裔美国文学的族裔想像和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08,(1).

[61]王晓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和文学认同[J].雨花,1995,(10).

[63]周宪.文学与认同[J].文学评论,2006,(6).[64]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2).

[66]吴从环.跨文化沟通:实现文化认同[J].探索与争鸣,2003,(7).

[67]朱凌飞,胡仕海.文化认同与主体间性[J].学术探索,2009,(3).

(作者简介:周述波,男,湖北襄樊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生。)

耿雪芹:空间性□31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文化认同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文化认同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化本身,提升对大社会发展背景的了解。郑晓云在本书中共利用六个大板块来介绍文化认同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前言中详细地谈到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全球传媒、互联网迅速发展等多个角度来阐释文化认同之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本书的支柱,六个章节的分类简洁明了。 其中,第一章作者从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位因素;文化认同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文化认同与文化模式三个方面讲解“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的内容。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绍文化认同的过程与形成。通过对这一章的品读,使读者明白文化认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过程。单独的个人作为社会单位中最基本的个体,是构成群体认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人认同对群体认同,乃至于民族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告诉我们的单独个体,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警示人们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必要的努力。说是艰涩难懂的理论书籍,其实讲述的便是最基础的知识。我们从小便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是知道中华民族形成的诸多因素的人却是

为数不多。 郑晓云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说到民族认同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顺流而下”,讲到民族认同与民族特征,然后把民族认同与民族发展结合起来。历史的车轮历来少不了政权的压轴,政权同样与文化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述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作者还从现实层面来探讨文化认同对社会的影响。即从澳门这个特殊单位,讲述其回归后的文化认同与整合研究。不光是澳门,还是像台湾、香港这样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地区,亦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都能从其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其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这便启示我们对一个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要从表面理解,更要结合实际,才能更好的懂得理论的深刻内涵。

文化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文化认同 周述波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一文化认同现象的发生根源及言说语境 何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1] 事实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现象,早在文明之初就存在着,“当社会组织从家庭扩大到氏族和部落,成员的联系纽带从血亲扩大到姻亲观念认同时,氏族成员的认同便已经初步具备文化的内涵。”[2]文化认同“界定了同边陲相对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时间性/或空间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3]。郑晓云认为,人类文化认同产生源于三个方面,即劳动实践,自身发展的族体归属,自然祟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4]。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代社会问题,则是西方现代性引发的结果,并在西方后现代性影响下日益突出,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文化认同的危机。西方工业社会现代性的开拓,造成了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和被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引起了近现代的文化认同现象。“认同作为一个现代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5]两次世界大战使知识分子在世界范围内漂泊与散居,也强化了文化认同问题。“所有这些跨越疆界、国家、民族、地区的流动、移居、放逐和迁徙,形成了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散居’现象,并且带来了空前突出的文化身份问题与文化‘认同危机’。”[6]文化认同也与20世纪60年代欧美社会中现代主义衰落、后现代主义来临以及人文领域“文化论转向”带来的文化研究有关。“‘认同’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学术话语的后现代转向有着密切关联。”[7]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各种异质文化的接触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文化认同问题更加凸显。“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同中。”[8] 305. [2]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4-265. [3]俞正燮.节妇说. [4][7][10]胡适.贞操问题[J].新青年5卷1号. [5]鲁迅.我之节烈观[J].(署名唐俟).新青年5卷2号. [6][日]与谢野晶子.周作人译.贞操论[J].新青年4卷5号. [8][9]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5·上下身[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3、20. [11]徐仲佳.论《新青年》“贞操问题讨论”的现代性 意义[J].德州学院学报,2006,(1). [12]吴俊编译.东洋文论—— —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522. [13]陈子善.名人笔下的郁达夫·郁达夫笔下的名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5. [14]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 1998,(3). (作者简介:徐仲佳,男,山东青岛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6

文化认同的心理学内涵

文化认同的心理学内涵 摘要:文化认同一直是多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但其定义并不统一,它的心理内涵没有得到长足的研究,这不利我们对它的研究与把握。本文梳理已有关于认同及文化认同的定义,指出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理现象;提出了心理学的文化认同概念;并归纳出文化认同四个心理维度,即文化认知、文化评价、文化归属感及文化行为。 关键词:文化心理文化认同心理维度 如怀特所说:对人类的真正研究将被证明不是关于人的研究,而是关于文化的研究。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三大方面。如是说来,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抛弃文化而所进行的纯心理学研究是不可取的。而今,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者也越来越多关注文化与心理的研究,所兴起的文化心理学、本土文化心理学等等就是最好的例证。 1、关于文化的定义 文化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文Cultura,出现于古罗马时期,本意为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后引申为耕作、培育、教育或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在中国,其词形是《易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文”和“化”的合成词,其基本含义是“人文化成”,即“文治与教化”的意思。 国内,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上给文化界定,广义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文化特指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即关系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范、文学艺术、历史政治、哲学宗教和知识教育等等。 2、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理现象 2.1 从概念内涵上看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理现象关于认同《辞海》这样解释: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感情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形成人的自我概念。而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指出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这些界定足以说明,认同的内涵是一种心理现象。从认同的定义上看,它涉及到这些领域:人格发展、行为态度、同化、情感、认知、行为等等。文化认同的对象是文化,其实更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认同是与文化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平时我们所说的认同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认同。 2.2 从文化认同过程上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理现象文化认同过程是一个心理内容建构、重组、与外界互动、能动性的吸收与摈弃一些文化因素的过程。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内文化认同和外文化认同。内文化认同是我们对生来就处在该文化的认同;外文化认同是与内文化相区别的,是指对与内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调查报告参考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调查报告参考古语有云: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因此,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临床药学三班特此成立红色足迹追忆团,分别到沈阳三大高校:鲁迅美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和东北大学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的形式对沈阳市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进行了调研。其中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活动的态度、学校和社会对红色文化宣传程度、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宣传红色文化的途径喜爱程度排名等。 我们将调查问卷分别根据性别和是否是党员分类,结果显示性别对沈阳市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的影响并不大,而党员则明显比不是党员的同学对高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度高出很多。 调查结果分析 总共做了20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200份,有效调查问卷份数为198份,其中男性99人,女性79人;党员48人,非党员150人。 前两题是针对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分别为 1.您的性别是?( ) a 男 b 女 2.您是党员吗?( ) a 是 b 不是

第三题开始为对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的调查。 3.会去看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吗? a非常想看 b已经看过了 c可能会看 d不想看 4.经常参加红色旅游吗? a经常(一年多次) b偶尔(一年一次) c 很少(几年一次) d 不参加 通过三四两道题,能够看出沈阳各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我国红色文化基本常识的摄入缺乏主动,对切身体会红色文化缺少积极性。 5.如果去红色景点旅游,是因为? a欣赏怡人的风景 b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 c没什么目的,放松放松 综合4、5题的调研结果,由下图可以看出:对于去红色景点旅游频率,一年一次和几年一次占大多数,而红色旅游越频繁的人群其旅游目的越是倾向于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 6.[多项选择题]对于红色旅游(参观遗址,学习继承革命精神)您的看法是? a是学习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一种方式 b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c可以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化认同与文化核心建设

文化认同与文化核心建设 摘要: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认同。文化核心的建设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是现代化竞争中的关键之一。文化创新是文化核心建设、文化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核心;软实力;文化创新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不同的民族常以对他们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展示。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现代对于文化的思考转变成了对文化认同的思考,不同的文化研究与文化理论都对文化认同进行了思考。最近几十年,一种文化的统一来自与个人的细小特征的紧密结合而成的文化主体。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要建设世界都认同的文化,必然需要加强文化核心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但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较强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经济、政治国际影响力还不相称,文化产品输出国角色与物质产品输出国地位还不匹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切实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核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吸取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等,是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概念 很难定义,学术界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 ?中华文化辞典把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 文化认同的意义 ?“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主张以复兴传统文化来重建文化认同 ?简单以祭祀孔子,复兴儒家经典为例 ?现在,儒家学说在儒家的徒子徒孙们的鼓吹之下,卷土重来,于是,04年的时候就有400万的儿童被强迫拉去读经,朝气而性灵的脑瓜最先接受的却是经书(小孩子们能读得懂那些晦涩的经典吗?),新儒家蒋庆和王达三等人甚至还叫嚣着要把“儒教”建成“国教”,并写入宪法。最强烈的“并发症”莫过于“祭孔大典”了。现在就开始“预热”,恐怕到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的那天,全国上下免不了会有一场劳力伤财的“祭孔活动”。面对

着如此猖獗的传统大雾,如此后劲十足的热浪,我知道我的言论改变不了什么,但我还是觉得我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一种反对的、冷静的声音。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相对立 ?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大略地等同于‘工业化世界’……现代性的第二个维度是资本主义,它意指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2](P16)吉登斯没有提及文化的现代性,其实,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变革。本文所谓的现代性就是指伴随着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在文化领域发生的现代化变革。众所周知,中国近代以来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在外来文明刺激下发生的,文化上的变革也以外来文化之影响为主导。问题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与社会制度的移植并不触及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相对容易“洋为中用”,而文化不仅关乎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深层次的东西 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 ?在全球化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一是“全球化”是否是殖民主义的最新形态?有人提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文化的霸权在全球的扩张;二是是否存在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是否会吞没本土的、民族的文化,使得文化多样性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生态失衡?这些疑虑造成人们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主张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复兴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与纯洁性,来抗击文化的全球化

《文化认同论》的读后感800字

《文化认同论》的读后感800字文化认同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文化认同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文化认同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化本身,提升对大社会发展背景的了解。 郑晓云在本书中共利用六个大板块来介绍文化认同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前言中详细地谈到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全球传媒、互联网迅速发展等多个角度来阐释文化认同之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本书的支柱,六个章节的分类简洁明了。其中,第一章作者从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位因素;文化认同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文化认同与文化模式三个方面讲解“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的内容。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绍文化认同的过程与形成。通过对这一章的品读,使读者明白文化认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过程。单独的个人作为社会单位中最基本的个体,是构成群体认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人认同对群体认同,乃至于民族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告诉我们的单独个体,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警示人们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必要的努力。 说是艰涩难懂的理论书籍,其实讲述的便是最基础的知识。我们从小便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是知道中

华民族形成的诸多因素的人却是为数不多。郑晓云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说到民族认同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顺流而下”,讲到民族认同与民族特征,然后把民族认同与民族发展结合起来。历史的车轮历来少不了政权的压轴,政权同样与文化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述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作者还从现实层面来探讨文化认同对社会的影响。即从澳门这个特殊单位,讲述其回归后的文化认同与整合研究。不光是澳门,还是像台湾、香港这样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地区,亦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都能从其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其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这便启示我们对一个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要从表面理解,更要结合实际,才能更好的懂得理论的深刻内涵。

增强中国文化认同感优秀作文

增强中国文化认同感优秀作文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存的活力。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古人对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动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不怎么尊重。在20世纪中后期,文化革命使得中国文化元气大伤。固然传统文化有缺陷,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被保留了。然而世界上又有哪个民族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呢?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传统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呢?恰恰相反,我们到处可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爱惜和保护。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宫殿,都被保存其原物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和历史文化。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重拾文化自信显得就犹为重要了。不久前,网友陆续把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老规矩搬上了网络,希望它能重新走上文化舞台,有人说这是封建思想在作祟,在这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那些老掉牙的思想早应该被淘汰掉了。而有的人又说,中国的文化古老而又死板,不像外国文化先进。如果说前者的思想有激进之处,那么后者却是一种极度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只觉得异族的文化更优秀,于是放弃自己的文化而依附在别人的文化下度日,那是典型的失去了文化自信。如此,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像它的文化一样,从此在世间消失。因此,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做的。 对于那些过时了的,可以陈列在博物馆,对于那些还适应时代需要的就好好发扬。如果说“笑不露齿,话不高声”过于拘束,但我们在特定场合不应目中无人地放肆,要让文明的言行举止成为生活的常态。如果在公开场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实在太累,你可以在家里随意放松。因此,不要说这些“老规矩”是死板的文化,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的富有时代内涵的。 记住,民族要有自信心,必须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必须重拾传统文化,再造中华文明的复兴。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 高英祺梁玉《光明日报》(2014年09月07日07 版) 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的社交活动日益便捷与畅通,跨文化交际现象也日益增多。但由于交际双方所处地域、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交际双方在习俗、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出现障碍。因此,文化认同越来越得到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和交际双方的重视。 文化认同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松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理论,它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文化认同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它主要通过民族本身的特性、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流传至今,融合了人们的各种认同,从而阻止了不同的认同之间因部分认同的背离或异特性而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因素,加深对不同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才能有效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民族优越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双方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标榜自己的价值,所有的民族都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天然的优越感,主观盲目地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正确的,并觉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优于其他民族客观存在。民族优越主义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交际一方有意忽视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习俗,那么双方的交际沟通就会出现障碍。 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思维定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评价别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容易对其他文化产生否定反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书籍、民俗、文化意识以及社会文化信息等。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平等的地位,倡导文化平等、宽容与尊重,彻底去除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个人价值因素。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实现的,价值观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于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思想意识中,其社会关系更强调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帮助与协调关系,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等显然不同。但交际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认同的实现路径 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仅是生活习俗和语言行为的差异,也包括个体思想观念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宜遵循文化交际原则,努力寻求一种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跨文化交际路径。 加强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选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 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 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辞典中把文化认同的解释 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 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 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科学地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涵 ,研究它对海内 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促进世界和 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根,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 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 ,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 的国家观 ,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 ,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 ,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英勇抗敌的奋斗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人生理念等 ,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 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民族品质 ,民族美德 ,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 ,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等 ,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 感召力和凝聚力 , 从而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更深的共鸣 ,激发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更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要通过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 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有利于华人华侨生存和发展的

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

2019·04 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 □ 万美容 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018年8月,中山大学詹小美教授、青海大学武永亮教授和青海大学杨玢副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正是着眼于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学术成果。 历史记忆是集体记忆中该共同体所认定的“历史”,民族交融是复合民族共同体族际互动的现实行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文化互动现象,三者密切相关,联结成民族文化认同过程的全景画卷。《“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由康立芳、杨玢和苏泽宇三位博士撰写的《历史记忆认同论》《民族交融认同论》和《文化传播认同论》结集而成。《历史记忆认同论》以共同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与结果为分析基底,紧扣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的结合,系统阐释了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论、演进机制、现实问题和以历史记忆培育政治认同的实施方略。《民族交融认同论》则着眼和谐共生、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民族关系构型,紧扣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的内生逻辑、历史图谱和演进向度,描摹出了民族交融导引文化认同的实然景观、应然趋势,以及民族交融固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文化传播认同论》紧扣文化强国建设场域中的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深入分析价值传播导引文化认同的认知判断、情感投射和价值博弈,聚焦信息共享社会化进程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刻阐发了中华文化认同进程中人们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意图表达、信息传递和价值共享的生动过程。虽然三本著作分别聚焦历史记忆建构、民族交融达致和文化传播拓展三个方面,却是对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问题所进行的极富意义的系统性探索。 《“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的出版,对探索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载体,对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对丰富和完善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值得关注和推介的一套重要的学术著作。 《“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三本著作从历史记忆、民族交融和文化传播的不同维度,关注培育和固基中华文化认同,以增强中华民族成员的“文化自信”,筑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精神力量,体现了直面现实的问题导向。第二,具有强烈的跨学科意识。《“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将历史记忆、民族交融和文化传播等核心范畴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入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彰显了广阔的学术视野,“解答”和“解决”了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诸多现实问题。第三,具有高度的方法素养。丛书的三位作者遵循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进路,对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与分析,规范地选择和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第四,具有严谨的学术品质。《“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是詹小美教授、武永亮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三本著作都是在团队青年成员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反复修改、补充和完善而成,在学术观点、框架结构、文字表述、文献注释和标点符号等方面都经过反复校订,发扬“工匠精神”,力求“精益求精”,是这个学术团队讲求学术规范、追求学术品质一贯风格的又一次体现。 专著的出版只是学术研究的一个新起点,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永远在路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毋庸讳言,《“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的作者都是青年学者,三本专著都还留有完善空间和创新可能,在研究的深度上也有待进一步拓展。期望三位作者以著作出版为契机,不忘学者初心,牢记学术使命,持续在“中华文化认同”这一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 (作者简介:万美容,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 责任编辑 罗 佳 96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_崔新建

的喜悦之中。然而自然却以不言的形式惩罚了人类,印证、确证、供给关系变成了否证、惩罚关系。科技的另一个功效就是使一切神秘的东西都无所遁其身,科学与信仰的二元思维方式使唯物主义哲学命题变成了物质主义的行为方式。人类精神需要要以物质为基础,但并不就是物质本身。在以主体间关系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关系中,隐规则的弱化甚至消失、显规则的失效与缺失使风险急剧增加(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称之为风险社会的来临)。在规则认同与践行上,起于心意以内的由己性变成了对外界的完全依赖。耻感文化愈亦暴露其弱点:没有了外在的监督、没有了道德上的谴责,羞耻就变得可有可无。不是人们缺少认同、践行规则的能力,而是故意不去遵守。羞耻感的丢失、罪感的先天缺失使各种关联之间的可预期性问题完全变成了组织与政府的事情,这对于正在建立市场社会且没有宗教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 共识与认同的最大问题还在于精神生活世界问题。物质生活质量的极大提升只是提升精神生活的基础,其间的逻辑过渡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无意义感的日益强化,使人们陷入怀疑和迷茫之中,沉浸在不断地追问之中: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好生活?如何过上好生活?精神生活问题只能通过精神过程和精神产品来解决,而这恰是市场社会最大的共识与认同问题。原子主义的价值导向以及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确立使共识与认同在两个向度上展开:我的利益、需要、满足是我的活动的唯一的目的,对他者的无视、漠视成了主体间陌生化的主要成因;市场社会中收益最大化只能通过生活资料的快速增长和快速消费来完成,GDP增长和消费增长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大指标,这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发展观把人变成了纯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人的精神需要却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用以提升人们心志和修养的精神产品匮乏,即便有这样的产品,人们也没有体悟其真谛的能力和情趣。过问、倾听、关怀成了最为稀缺的“公共物品”,更为可怕的还在于每个人都在抱怨得不到他人的过问、倾听与关怀,而却不是考虑我首先应该如何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思维方式和做人方式使市场社会中的共识与认同变得极为困难。只有从每个人做起,从转变思维方式和做人方式入手,是重塑人文生态社会的根本出路。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崔新建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一 一般说来,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共同或相同的东西,但对这种共同性进行相互确认,只有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才可能做得到。这意味着,认同总是存在于关系当中,或者说认同本身就是一种关系,而且认同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同不同于认可,后者只是确认或承认,不意味着接受和赞同,而认同则可理解为确认并赞同,或者是承认并接受。认同也不同于趋同或同化,无论是趋同还是同化,都是指走向相同的过程,而认同指的是确认相同的过程。 作为一种关系,认同必然包括认同者和被认同者,必然是双向和互动的。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还是在人与社会之间,单向的、一厢情愿的所谓认同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真正的认同关系。认同不仅包含着认知,而且还包含着信任和承诺。信任与承诺,都只能是双向和互动的,甚至是平等的。这种信任与承诺,又是建立在相互认知基础上的。没有必要的相互认知即“知己知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任与承诺。因为无论是相互认知、相互信任还是相互承诺,都是要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减少 10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总第184期)

地域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地域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徽杭古道西起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北靠 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2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1]徽杭古道具有非常重 要的历史价值和地位,是古代徽州与外界实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 它既是经济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徽杭古道将安徽与浙江连在了一起,展示着皖浙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文化精神。当前相关徽杭古道 的学术研究还不多见,主要有冬冰、张益、谢青桐的《文明的空间联系:大运河、新安江和徽杭古道构建的徽商文化路线》《我国古代的 贸易通道———徽杭古道》,贾庆军、吴昌的《徽杭古道探析》等几 篇论文。至今,还未有学者从徽杭古道负载的文化认同角度实行过研究。所以,本文以此为题,希望借助对徽杭古道文化意义的分析,为 徽杭两地文化认同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地域文化传播与地域文化认同 因为自然条件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在一个国家的版图上会出现很多因 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地域性文化。在同一地域内,因长时间的 交流与传播,居民的语言、信仰、生活习惯、道德观点及心理、行为 等会逐渐表现趋同性,从而促使带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出现。 (一)地域文化传播。地域文化不但有物化的载体,而且拥有观点性的 精神符号。地域文化传播不是武力的强制性征服[2],而是通过物化 的载体,尤其是观点性的精神符号引导同一文化圈内的民众或异质文 化圈内的民众形成统一认可的过程。通常,文化传播有赖于人类活动 与大众的传媒传播。从上图能够看出,地域文化借助商人的贸易活动、人类的迁徙和教育活动的展开等古老的传播方式实行传播;如今,又逐 渐借助于报刊、广播、电视等旧媒体及手机、网络、APTV等新媒体手段,获得最大范围内传播受众,实现地域文化的现代化广泛传播。 (二)地域文化认同。广义上,文化认同指的是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域 范围内民众形成的共同文化心态,它体现在语言、文字、建筑、风俗

立足中国文化特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立足中国文化特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不仅仅只承担润色稿件的职责,更应当有更加深层次的职业素养。我们肩负着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自身要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与理解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继而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下面将通过与西方文化特征的比较,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文化注重整体的典型特征。 首先,西方文化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文化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中国文化中的这种群体本位思想,古往今来,无论处于什么时期,都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利己主义与拜金主义盛行,身为“把关人”,我们应当借助中国文化中的重“义”的传统道德来对读者进行引导。在宣扬重“义”轻“利”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增强读者的文化认同感,维护社会稳定。但是这种群体本位思想也存在弊端,这种思想忽视个人的价值,比较保守,导致国人的进取意识不强,创新性不足。 其次,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认为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利,人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人与自然是敌对的;中国文化则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现象的屈从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人们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更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活动周期相统一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体现了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在身心陶冶的方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这种文化特征显示出的弊端也如同前文提到的,忽视了个人的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化注重整体、注重“义”。在进行稿件选择以及编辑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扬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并以客观的态度来分析我们文化中的不足之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中国的的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的精神,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及途径研究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及途径研究 [摘要]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创新,发挥教育文化传承的功用,提升受众的多元识读能力及多模态素养,有利于增强受众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认同感,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扩大其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多元识读多模态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164-01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国人在感受异域文化气息的同时,也受到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冲击。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对以商业文化为主导的外来文化盲目地照单全收,迷恋过洋节、吃洋快餐、用洋电器、追洋星,淡漠或丧失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导致其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 面对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挑战,一方面,倡导国人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推进中华文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的交流与创新,增强其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民众文化认同取向,提倡文化自强、文化自尊、文化自觉、文化自立、文化自新精神。 [1]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 化和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才能促进文化和谐、文化繁荣发展,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国际交流和竞争中保持战略的主动地位,确立本民族在世界族群中的地位。[2] 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途径 (一)注重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历史记忆符号,如故宫、万里长城等名胜古迹,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风俗,孔子的“仁”“礼”,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传统哲学道德文化理念。这些历史的记忆上升为文化符号,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传承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象征。 1.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内容,整理、保护本地区物质

文化认同(一类文)

一类 文化认同(一类中) 文化认同,本质是共情。 中华文化浩浩汤汤,绵延千年。然而遥望文化的源头,后人依然可以感到与自己有共同之处的亲切。对自然的体察,古今如一。我们读《诗经》的雎鸠黄鸟,蒹葭白露,字里行间也是我们自身对大自然喜爱的写照。我们唐诗的空山新雨、黄河白云,诗人的幽情在我们的心扉也叩响共鸣。另一方面,对人伦的深潜,千年不改。上古的誓言“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至今仍是青年男女互诉衷肠的寄托。《蓼莪》为人传颂,晋王裒甚至听闻“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而三复流涕。只因真实的情感激发了恳切的认同。更进一步,对价值的追求,亘古相同。我们读到项羽不肯过江东,舍其事而成其心,往往怅然泪下;爱秋白万千才艺于一身偏选一条死路,而泪湿衣襟。为何流泪?因为索隐文化,我们看到的是那些人当时流动的血液、跳动的心脏,是自己千年后的追求与向往。 这就是文化认同。循着时间的坐标轴一路向前,找到自己血脉中文化基因的源头,感到亲切与踏实,并因此而找到了归属感。诺瓦底斯说,“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文化认同,就是人在家园的门口,猛然抬头见到熟悉风景时,那一霎那真诚而深沉的触动。 刻骨铭心的文化认同,会打动人心,催人奋进。文天祥宁死不屈,绝笔书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就是文化认同的力量:它是人精神的支点、坚守的源泉。鲍鹏山先生解读孔子的“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就说对文化的认同感,会带给人坚持的理由,甚至于追求的力量。多少士人,就因为认同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日之患的孔孟,慨然将自己的人生遭际与家国大义融为一体。奋发而不懈图强?认同感,是最坚实的后盾,也是最踏实的力量源泉。 对于今天将近成人的我来说,文化认同,就是我深入灵魂地热爱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意味着我将作为后死者,在先行者的鼓舞下奋进向前,上下而求索,忽而见到家园。 文化认同(一类中) 在这个世界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了不让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消失于历史长河,增强我们民众和世界各国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何实现文化认同,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于民众而言,让民众产生对中华文化最深切的文化认同感,是要把美的东西,美的内核真切地放在他们眼前,而非将这种文化认同感一到的评判的形式输出给民众。我们一遍又一遍的重申中华文化的伟大,一遍又一遍的重申“我们必须有认同感。”这种外力“胁迫”而产生的文化认同并非是自发的,也注定很难长久。与其如此,不如真的让民众们亲眼看看《千里江山图》,体悟背后中国山水的高妙意境和绝卓的用笔技法;不如让《诗经》《楚辞》走进中小学的课堂,让学生们真正体会音韵的美学和诗辞的风雅。文化认同是需要载体的,我们需要发自内心的产生文化认同感,需要在自己的灵魂与文化之间找到共同的联系,以文化之美来感动自己的灵魂。只有我们真正建立起这种联系,我们才能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亲近,进而产生文化认同感。 对于国家层面,我们更是要把我们文化与别的国家的文化建立联系,找到共通之处。如今中华文化难以被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认同,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发掘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联。事实上,这样文化共同之处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只不过我们在盲目输出文化时,没有将其发掘出来。西方文化以“人文精神”为其内核,强调人权和人道主义。而中华

中华文化认同问卷调查设计1

新疆警察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 为了了解您对中华文化的内涵、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及受这方面教育的情况,我们特进行这次抽样调查。问卷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所有数据均用于统计研究,不会给您带来任何影响。请您按照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回答问题,衷心感谢您对本次调研的大力支持! 指导语:请您在所给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答案,写在题号前。 第一部分:事实调查 1、您感觉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大吗? 【A】非常大【B】不太大【C】不确定 2、您在其他民族环境当中生活过吗? 【A】从来没有 【B】有过一段时问(具体时间:1.一年以内[含一年];2.一年到三年;3.三年以上)【C】长期居住在其他本民族地区 3、您理想中的学校是: 【A】全部是本民族同学 【B】各个民族学生都有 【C】无所谓 4、您期望学校开设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专门课程吗? 【A】非常期望【B】不期望【C】无所谓 5、您觉得哪个民族的文化最好: 【A】本民族【B】其他少数民族 【C】汉族【D】每个民族都各有特色 6、您读书的理想是: 【A】找份好工作【B】发展本民族 【C】没想好【D】其他(请填写: ) 7、如果有机会选择民族身份,您将选择: 【A】本民族【B】其他少数民族 【C】汉族【D】无所谓 8、您觉得自己民族的文化是否已被汉化: 【A】已经被汉化 【B】部分被汉化(你的态度是:1.非常担忧;2.会丰富本民族文化;3.汉族文化更受欢迎; 4.无所谓) 【C】没有被汉化 9、您的对汉语的掌握程度是: 【A】熟练(会熟练的说和写)【B】一般(会日常用语,会写简单的词句) 【C】生疏(会简单的日常用语)【D】初学者【E】其他 10.您认为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对您影响最大的是?(可多选) 【A】学校【B】家庭【C】社会人际交往【D】网络【E】其他 第二部分:中华文化认同调查 1、您知道“中华文化”这个词汇吗? 【A】没听说过【B】知道大概意思【C】很清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