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之一,是推动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得到知识,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动脑筋去学习。因此,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就能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往往在长久的学习中感到单调,劳累,从而丧失信心。兴趣的驱动,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促使他们爱学习,从而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对所教科目有兴趣,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生物教学亦是如此。然而,现在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着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比如来自升学的压力,尤其是高考改革后,学校、家庭、学生对生物更加不重视,实验材料、仪器、经费缺少,生物教师地位低下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的生物学教学。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的确如此,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学的贡献举世瞩目,因此生物学备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既然如此,学生就更应该了解生物学知识。然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这一问题便成了许多生物教师面临的问题。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发展前景。除此之外,生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生物界丰富多彩,生命之谜魅力无穷,而我们的中学生则最具于幻想,想象力丰富,思维和行为具有独立性,喜欢做实验,具很强的好奇心且灵活性强,有求趣、求美、求新、求动的心理趋向,因此从学科本身特点及中学生的人格特点出发,也不难找出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方法。在此,我个人就以下几点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

一. 课堂生活化

生物教学时要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科知识具体化、通俗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形成学有所用的良好感知。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时,教师把梨、马铃薯、花生、鸡蛋清等带入课堂,这些都是

学生平常经常见到的,学生见到自己熟悉的东西时,肯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讲解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为什么我们吃的食盐都要加碘为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既融入了生活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课堂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乐趣并获得知识。另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课堂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蛋白质的形成过程。参加者:老师和所有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比喻成氨基酸,左手是羧基,右手是氨基,大家手拉手的过程就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两人紧握的手表示肽键,这样可以形象的表示出肽键的形成规律,学生通过做游戏把枯燥、稍难、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我认为,课堂上的游戏环节是目前中学生物教学和新课程下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它改掉以往传统式的教与学的单调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以身实践,同时进行探索求知的欲望,肯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老师要解决时间不够不好收场的问题。

二. 创设互动课堂

互动可以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也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互动可以是师生互动,也可以是生生互动,但在实际状况下往往是两者皆有的互动。通过互动,可以改变满堂灌带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营造出一种积极主动、健康活泼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能使他们从互动中体验到愉快,合作中体会互助,竞争中学会互谅,从而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三. 新知识激活课堂

生物学正在蓬勃发展,其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例如酶工程、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这些研究成果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适当及时地告诉学生最新的生物学知识和信息,不仅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发展现状,扩大其知识面,也可让他们从中得知生物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在讲解病毒的有关知识时,可以谈谈“非典”,并告诉学生“非典”产生的原因及治疗过程;在讲解免疫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谈

谈艾滋病及器官移植的事,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以上所述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同时也使得课堂变得有新意、有活力。

四. 设疑置难

遇难求疑,是每个人的渴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这样会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容易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蛋白质代谢途径时,教师可先讲这样一件生活小事: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同学早上都喝牛奶,但多数都是空腹喝,光喝牛奶不吃其它东西,其实这是不对的。牛奶的营养都浪费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吃点面包再喝牛奶,这样一讲,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想想自己也常这样喝牛奶,为什么不对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从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空腹喝牛奶,其营养成分(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蛋白质代谢的一条途径)到哪里去了呢?那么如果先吃点面包情况又会怎样呢?原来,这时候能量可以由面包(糖类)氧化分解来提供,氨基酸则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或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从而被人体所利用(蛋白质代谢的另两条途径)。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既增长了生活常识,同时对蛋白质代谢的三条途径也有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生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才有问,而问题和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兴趣激发问题,问题激发兴趣。

五. 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好动,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与书本,而应适时地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验。在课堂上,创造条件开设实验。正如“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比如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让他们边观察边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会更好一点。

六. 成就感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中强调:适当的正强化可以提高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适时表扬学生,这便是一种正强化。只有在成就感的趋动下,学生才会更加自

信,才更有激情而不致在挫折中消沉下去。假如学生考得不好,教师如果说是学生能力不足,学生可能会产生无力感而消沉,但如果说是努力不够,学生则会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现。

七. 教师的自我魅力

有一句话说“爱屋及乌”,的确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同样在学生中也是如此,不少学生有时会因为被一个老师的个人魅力所吸引而喜欢上这门课。陈景润就是这方面最经典例子。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源于他的一位数学老师从而对数学感兴趣。老师不但要在语言、仪表上形成一种吸引人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他得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他对该学科的浓厚兴趣。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如果知识结构单一,讲课时内容就会讲得不够生动,或不够丰富,也难以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老师也要参与学生有兴趣的活动,因为和学生共同活动、共同体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才会更加多。学生也会乐于接受老师教的知识。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广博的知识、幽默的谈吐、准确的表达、科学的实验来诱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八. 语言艺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

生物学固然十分丰富,也有许多有趣的知识,但难免也会有枯燥的知识,比如一些有关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概念或者许多抽象的知识等。如果教师在此时仍用枯燥的语言来描述那些内容的话,学生必然会人在教室,心在外;或者直接不听课,做其它事;更有甚者开始昏昏欲睡。因而必然要用美的语言来弥补这一不足。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可以是幽默、调皮、比喻等;内容可以是谚语、歇后语、谜语等。普希金说过:“语言可以把人的心点亮。”因此语言是开启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一把钥匙。例如在讲细胞膜的结构时,把它比喻成一块双层的蛋糕上(磷脂双分子层)镶嵌着一些果仁(蛋白质分子)。再如讲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时,把它类比成人过河,若此人会水,他可以直接从上游漂流到下游(高浓度→低浓度)(自由扩散);若此人不会水,他必须乘船(需载体蛋白质),当他从上游到下游时(高→低),不需花费力气(不要ATP)(协助扩散);当他从下游到上游时,需奋力划船(消耗ATP)(主动运输)。这样,把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吸引学生注意听讲,且过耳不忘。

总之,兴趣可以使人自主的去解决问题,成为人努力克服困难、探求新知的巨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兴趣中进行学习,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明显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将生物知识趣味化,在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学习,掌握生物学知识,并使之在学习中体会掌握生物学知识的乐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生物兴趣小组课外活动

生物兴趣小组课外活动 指导教师:张亮琴 工作计划 生物兴趣小组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组织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各种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实践中能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强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等。 另外,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可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可以让兴趣小组成员为绿化、美化校园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兴趣小组活动也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等能力,便于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为启发青少年认识生物科学,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此外,兴趣小组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 (1)培养学生的调查探究能力 调查是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调查研究中,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自己设计调查方式和路线,许多问题是在平时课堂和实验中遇不到的,这样就促使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在调查研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2)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操作显微镜、绘图、实验、制作标本、养殖种植等多方面的动手能力是生物科技工作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对学生首先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然后指导实验设计,在实验中学会比较、分析、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直至撰写科技小论文。每学期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我们都做许多科学小实验,因为实验是科研的基本方法,学会实验设计,熟练实验过程,精辟解释结果是训练的目的。 (4)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

在小组中进行的探究活动非常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5)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在生物兴趣小组活动中注意以自己工作中的严谨求实的态度影响学生。 (6)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且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观点教育更为重要。在活动中要教会学生用科学的和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活动方案 《采集并制作植物叶片标本》 生物兴趣小组实验指导 实验一: 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通过实验了解叶型、叶脉、叶尖等知识。 4、通过实验掌握植物叶片标本的制作。 实验原理: 1、单叶与复叶:复叶有一回奇数羽状复叶、一回偶数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三回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掌状复叶、三出羽状复叶、单身复叶。 2、叶的形状:从整体形状、叶缘、叶裂、叶尖、叶基、叶脉进行区分; 形状:阔卵形、卵形、披针形、线形、圆形、阔椭圆形、长椭圆形、倒阔卵形、倒卵形、倒披针形 叶缘:全缘、锯齿、牙齿、钝齿、波状、深裂、全裂 叶裂:浅裂、深裂、全裂 叶尖:渐尖、锐尖、尾尖、钝尖、尖凹、倒心形 叶基:心形、耳垂形、箭形、楔形、戟形、圆形、偏形 叶脉:羽状网脉、掌状网脉、直出脉、弧形脉、射出脉、侧出脉、叉状脉 3、叶序:互生叶序、对生叶序、轮生叶序、簇生叶序、叶镶嵌。 实验方法和过程: 1、植物叶片的采集: 在合适的天气到户外选择不同的植物叶片进行采集。采集标本,应该选择最典型

四川省遂宁市2018年中考理综(生物部分)试题真题卷(word版,含解析)

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 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做型生态系统 B.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 空气、温度等 C. 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 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 真菌 【答案】D 【解析】解:A、“该生态瓶”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做型生态系统,A正确; B、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B正确; C、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C正确; D、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真菌,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D错误。故选:D。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解答即可。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书写原则。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B.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这三个结构 C.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同时还含有遗传物质DNA D. 凉拌黄瓜时盘子里的水分来自于细胞质 【答案】C 【解析】解:A、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A错误; B、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线粒体。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如叶片;但有的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如洋葱表皮细胞,B错误; C、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同时还含有遗传物质DNA.C 正确;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液泡凉拌黄瓜时盘子里的水分来自于液泡,D错误。

生物课外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生物课外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贵州省雷山县第三中学:文永江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根本宗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了解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状况,为今后创造性地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二、主要目标 以推动学校生物科技教育的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提高中学生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感兴趣,初步形成科技意识,初步养成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 三、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和不断钻研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学生对失败有承受力,有顽强拼搏精神。 3、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科学的信念,培养

创新意识。 4、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和运用科学的客观标准和准则,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务;社交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工作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通过小实验和各种研究活动,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四、活动方式 生物科技创新兴趣小组主要以“专题讲座”、“观看科教影片”、“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实践”等方式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后填写“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五、活动时间 生物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为:每周四下午6:00-6:50。 六、活动地点 生物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1 七、活动安排 辅导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专题讲座及观看科教片,组织学生参加理论教育讲座和观看科教片,通过讲解相关科技知识及历年获奖作品创意。观看别人的科技作品,提高自己的科学技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即将进行的科技活动指明方向。指导撰写科技小论文等。

2019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解析

2019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解析 20192019学年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 B.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C.线粒体、中心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D.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2.下列实例不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A.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 B.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并紧密接触 C.小肠细胞分泌消化酶 D.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正确的做法是 A.可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伸长区细胞中寻找 C.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D.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应先换上高倍镜,再将玻片朝右下方移动 4.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会不同 B.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物质交换的效率会增强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5.下列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细胞不需要染色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6.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③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正常情况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 ④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7.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 A上移动 8.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 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D.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 9.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左移 D.己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右移,d点上移 10.常温下进行下列处理,没有显色反应的是 A.用派洛宁处理RNA B.用碘液处理淀粉溶液 C.在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D.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班氏试剂

如何培养学生对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兴趣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如何培养学生对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布,遗传和变异,进化及生态等。学科的特点不仅具有理论的严密性,同时更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大到发明创造,小到衣食住行,人类片刻也离不开生物科学。然而在生物教学中,我发现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部分学生对生物课的认识存在误区和畏难情绪,一方面认为是生物课是“副课”而不予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课在遗传学方面的计算比较难,所以学生们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对此,我通过观察分析,并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我发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 效率。 一、讲好开学第一课,激发学习兴趣 从我们目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来看,高中生物所学的是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属微观生物学和生物生命科学;而稳态与环境和生物技术实践以及现代生物专题属生态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应用科学。高中阶段的教学设置,可以说是各有特色、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索生物世界的无穷奥秘,趣味性极高。然而,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生物课的趣味性是作为生物老师必须要把握好的关键所在。对此我认为,首先要以“通观全局、抛砖引玉”的教学方法上好高一生物第一课,这样才能在第一次就牢牢吸引住学生,为今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一生物第一课是绪论课,内容是对生物科学家邹承鲁院士关于探索生物大分子奥秘的一篇采访稿。首先告诉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生物课的课程设置和每一学年的课程特点,使学生从宏观上对高中生物课的学习有一个整体印象和把握。紧接着简要讲述一下生物科学的发展历史,从中讲述生物学发展演变的重大事件,以及生物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并穿插讲述一些对生物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如达尔文等生物学家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对生物学历史产生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举例向学生阐述生物科技在环保、军事、医学、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展望未来生物科技的发展方向,如生物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会创造出具有奇特作用的药物,到那时癌症将会被征服,许多病人的痛苦将会得到有效解除;从而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明白21世纪是生物科学领先的世纪。然后,由此转入课本知识,向学生阐明学习生物学首先要学习生物学的微观世界,引出高一阶段生物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分子和细胞。并对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重要事件世界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做详细讲解,介绍邹承鲁院士的研究事迹,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对生物课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和求知欲,使整个生物课教学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对于学生以后学好生物课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再向学生强调一下生物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好生物课的有效学习方法,使学生对生物课程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因此,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求知的动力。

生物兴趣小组方案

生物兴趣小组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七星关区清水铺中学 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技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各项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多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在新一轮教改思想指导下,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同学培养生物兴趣、掌握生物实验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 2、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和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让学生学会制作标本的基本方法,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培养学生爱惜动植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4、利用网络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惜动植物资源,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动植物的情感。 5、利用网络了解生物科学的前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拓宽、加深生物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6、让学生学会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7、一部分个别生需要转化,使之生物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有所提高。 三、活动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 四、组织方式 1、在上学期兴趣活动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共48人。 2、每6人一小组,组长担任教师助手,负责相关工作。 2、辅导教师:胡关学 五、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特别活动时间特定) 六、活动要求: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生物试题_201901211307432

注意事项: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六年级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 1. 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 I 卷(选择题 共 50 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 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 第 I 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 )涂黑,如 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 II 卷时,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2.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 B. 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两核之间产生新的细胞膜 C. 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 D. 细胞分裂后形成新的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3. 图 1 是某同学总结的生态系统组成概念图,其中①、②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环境、动物 B.空气和水、消费者 C.环境、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消费者4.徒手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时,选用的材料应是 A.干燥的叶片 B.新鲜的叶片 C.烘烤过的叶片 D.经沸水处理过的叶片 5.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 2 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 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A.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2018年下期七年级生物段考试卷-学生用卷

平江思源实验学校2018年下期七年级段考试卷 生物学 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周新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机器人 B. 珊瑚 C. 珊瑚虫 D. 钟乳石 2.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象,仔细 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 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A. ③① B. ①④ C. ②① D. ③①④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诗句中关于黄鹂和柳树描述正确的是 A.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结构相同 C.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 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而柳树则是上皮组织 4.春天,处处盛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鲜花,这种花瓣颜色存在于细胞中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液泡 5.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分 B. 该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 C.A、B、C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D. B细胞和C细胞中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6.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8中曲线能正确表示 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A. B. C. D. 7.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果实的是 A. 一粒小麦 B. 一粒松子 C. 一粒谷子 D. 一粒葡萄 8.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 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 D. 生物圈能为生物生存提供所需的基本条件 9.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进化成针状 B.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 C. 鼠妇见光后躲到暗处 D. 北极熊的毛进化成白色 10.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A. 亚马孙热带雨林 B. 千山风景区 C. 撒哈拉沙漠 D. 呼伦贝尔大草原 11.下列结构中,既能贮存营养物质、又是胚的一部分的是() A. 胚根 B. 胚轴 C. 胚芽 D. 子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B卷(测试)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在实验变量中,不能作为对照组的是() A.15℃和20cm B.光照和黑暗 C.块状和粉末D.干燥和湿润 2 . 下列有关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出现遗精或月经是倒霉的现象 B.性知识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应回避 C.向家长或老师询问,求得帮助 D.要正确的认识遗精或月经现象 3 . 下列植物中,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最强的是() A.海带B.葫芦藓C.银杏D.苹果树 4 . 下图为玉米种子、幼苗、根尖结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中的胚由[1][2][3]组成 B.图一滴加碘液变蓝的是[4] C.图二中的A由图一的[1]发育而来 D.图三中b、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5 . 在男女生殖系统中,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生殖器官分别是() A.输精管和输卵管B.阴囊和子宫

C.附睾和阴道D.睾丸和卵巢 6 . 根据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朵花的主要部分是8和9 B.7受精后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 C.1中的花粉落到3上的过程称为传粉 D.果实是由5发育成的 7 .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B.营养成分都被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吸收 C.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D.脂肪是在肝脏中被消化的 8 . 下列实验你都做过吗?其中实验操作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A.观察草履虫实验中,在载玻片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便于草履虫快速运动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C.观察酵母菌时,用碘液染色----------便于更清楚地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D.将鸡卵钝端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便于观察气孔

生物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计划

生物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计划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很有必要开展学生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一、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生物学能力。 (二)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生物学课外活动,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配合课外活动,使课内外相结合。 (三)提高兴趣,发挥专长,培养生物学人才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参加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学生,对生物学都有一定的兴趣和专长,但兴趣和专长能否成为终身志向,就有待于课外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和形成。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自接触绚丽多彩的生物界,不断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有趣的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学的巨大成就,必然能激励他们学好生物学,并把生物学与祖国的医学、农业、林业、畜牧业联系起来,逐步树立起为祖国献身的志向和理想。 二、活动内容的计划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片标本。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 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理科综合生物含解析

天一大联考 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 1.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以不用显微镜观察 B.用适量盐酸处理叶绿体有利于各种色素的提取 C.活细胞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蔗糖是非还原糖,故加人斐林试剂后蔗糖溶液颜色无变化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癌变,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B.矿工易患“硅肺”的原因与肺泡细胞中溶酶体数目增多有关 C.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D.转录发生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个体的测交后代仅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 1,则该性状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利用太空强辐射进行生物育种时,需从变异品种中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品种 C.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着丝点分裂,使姐妹染色单体不能移向两极 4.下列有关基因表达和生物性状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细胞进行DNA复制和转录时,DNA双链都要先解旋,前者需要解旋酶 B.人的白化症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在胰岛素基因中插人一段外源DNA序列,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期间,一定有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配对现象 5.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X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 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 6.右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腺体之间的关系 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人体内的三种内分泌腺,

生物兴趣小组方案

生物兴趣小组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七星关区清水铺中学 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技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各项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多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在新一轮教改思想指导下,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同学培养生物兴趣、掌握生物实验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 2、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和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让学生学会制作标本的基本方法,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培养学生爱惜动植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4、利用网络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惜动植物资源,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动植物的情感。 5、利用网络了解生物科学的前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拓宽、加深生物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6、让学生学会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7、一部分个别生需要转化,使之生物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有所提高。 三、活动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 四、组织方式 1、在上学期兴趣活动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共48人。 2、每6人一小组,组长担任教师助手,负责相关工作。 2、辅导教师:胡关学

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温馨提示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 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种子萌发 B .雨后春笋 C .阿尔法机器人下棋 D .葵花向阳 2.某学习小组对生物共同特征进行讨论时,下面四种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 .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进行呼吸 3.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A .观察和实验 B .解剖和分析 C .探究和实践 D .取样和实验 4.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科学探究中要根据假设来修改实验数据 B .实验是唯一可信的探究方法 C .探究方案要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设计 D .科学探究的实验必须独立完成 5.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X ,物镜是lOX ,第二次使用的目镜 是lOX ,物镜是45X ,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是 A.细胞体积大、细胞数目多 B .细胞体积小、细胞数目多 C .细胞体积大、细胞数目少 D .细胞体积小、细胞数目少 6.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的几何图形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 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情况分别是 A .左下方 变亮 B .左下方 变暗 C .右上方 变亮 D .右上方 变暗 7.下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的同学认为该方 案不合理,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A .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 .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C .左右两侧都应该在阴暗的环境中 D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28~C 左右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生物地点实验室时间9.9 指导教师宁凤仙 内 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过程1.假设在相同的条件下 2.对草地,裸地,灌木丛进行湿度测量 3.测量并记录 4.计算结果并求平均值 活动效果学生记录详细情况的出结论并开展小组讨论努力提高参与活动的能力。 备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生物地点实验室时间9.23 指导教师宁凤仙内 容饲养和观察蚯蚓的运动 活动过程1.根据生活经验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 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 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 4.观察蚯蚓的运动。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进行比较。 活动效果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形,便于在土中钻行;身体分节,使运 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3.粗糙的物体可以帮助蚯蚓固定身体下面的刚毛,不至于运动时身体使不上劲。 备注

科目生物地点实验室时间9.30 指导教师宁凤仙 内 容 显微镜的使用 活动过程1.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使用步骤 3.取镜和安放 4.对光 5.观察 6.整理 活 动 效 果 分小组竞赛练习小组总结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练习。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生物地点实验室时间10.8 指导教师宁凤仙 内 容 观察植物细胞 活动过程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擦二滴三 撕四放五展六盖七染八吸) 2.观察临时装片。 3.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活 动 效 果 通过制作装片和观察,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备 注

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

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建立生命意识 幸福中学梁立洁 一、关注身体变化,建立健康意识 新课标要求,生物课的设立,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生命体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发展并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建立生命意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以来,对自己的身体开始有了好奇心,男女生也都有了羞涩的表现,对自己身体的变化不但恐惧而且害怕,此时的生物课正好能够解答学生的身体困惑。如在教学《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变化,可以列一个生长单,并搜集自己每一个年龄段的照片,看看自己的体重、身高有了哪些变化?进入青春期后,有哪些身体的变化?初潮和遗精是在哪一年开始?当时是告诉父母还是朋友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了科学的认识。而后我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如何穿着才能符合青春期的发育需要?如何和异性交往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发育?如何饮食才能供给日常发育所需?学生在讨论中,建立了正确的生命观,能够处理自己的周遭问题,并对自身也有了保健意识,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有序发展。 二、关注身体健康,建立生命意识 初中生物教学从基础入手,阐释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通过学习,能够系统地了解到生命细胞发展为生命个体的全过程。这其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建立起学生的生命意识,热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如在教学《消化系统》时,针对学生暴饮暴食,挑食爱吃零食的问题,我从消化系统的知识讲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要想科学营养,就离不开营养物质,而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学生经过学习了解到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共六大类,其中水、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均衡的营养呢?如何进行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证身体各个器官所需的营养物质呢?我让学生根据人体消化吸收的流程,画出这样一个图(如下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直观的概念。这样学生就有了基本的身体消化意识,对吃什么、如何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能够据此建立生命保健意识,从根本上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三、戒除不良嗜好,建立生物意识 从广义的生物学来看,我们一旦有了生物意识的建立,就能够从生命的角度,把握健康饮食,健康作息,健康生活,从而释放生命的力量,延长生命,而这也正是初中生物学习的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川省苍溪县石门乡小学校张锦628415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至今已有12个年头了,受此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分析当前生物教学的现状,形势却不容乐观,影响生物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培养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搞好生物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要让学生愿学、乐学,就需要广大生物教师共同努力,从方法上,技巧上,人格上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树立学习生物的信心。 关键词:生物科学习兴趣培养 在中学阶段,生物是一门颇具特色的学科,它不仅以实验为基础,而且与生活联系紧密。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包括生活中衣、食、住、行,都与生物密切相关。社会热点话题,如禽流感、非典等与生物密不可分。前沿科学,如克隆技术,DNA鉴定、癌症的攻克等等也与生物学科密不可分,学生对这些知识也感兴趣,所以在生物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是较容易的。那么,作为一个生物老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一、充分认识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这些话告诉我们:要想成就自己的学业,就必须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作积极的准备。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实践证明,当人们对某方面事物感兴趣的时候,这种兴趣会引导他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当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学生就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这时的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对要学习的新知识和相关的旧知识会格外用心理解,精力高度集中。可以说,从情感上和认知上都为将来的学习作了良好的准备。 据研究,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才能的80%—90%,反之,

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发表时间:2009-03-06T15:43:50.840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09年第二期供稿作者:邓祖丽颖 [导读] 智慧的源泉始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引路人,是最好的老师。 智慧的源泉始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引路人,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者认为:“学习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的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因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生物学科的重要性时,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生物界的极大好奇心,适当引导,使其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一、联系常见的生命现象 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接触过大量的动物生命现象,这些生命现象蕴涵着课本叙述的动物学知识,如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夜蛾要扑灯,鸡胃腔里为什么有不少的沙粒,泥鳅为什么抓着易滑落,圈养的猪、羊、兔等在一定时间内一听到脚步声为什么就表现了流唾液、站卧不安而渴望进食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如一位教师在讲生物《矿质代谢》一课时,就设计了一篇学生日记作为引言:“某月某日,天晴。我家栽种的卷心菜出现了烂心的现象,父亲让我今天去锄一锄,并喷洒点农药。我到菜园里仔细看了看后,发现菜园里既没有杂草,也没有虫子,根本没有锄地和喷洒农药的必要,其幼叶枯黄可能是缺少肥料,应该施点尿素。回家后与父亲为此事争论不休。”读完日记后教师说:问题的答案就在这一节课里。从而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最后在教师的启发下明确:锄地松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加速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幼叶枯黄是因为缺少不能再利用的矿质元素,不必施用能再利用的氮素肥料。经常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不仅能激发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知识的价值。 二、巧用历史小资料 课堂中巧用历史小资料,恰似“引车入轨”,不仅可以启发学生自觉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讲授昆虫外激素时,引用“楚汉相争,垓下一战,项羽兵败,逃至乌江边,正欲乘一只船渡江时,突然看见江岸沙滩上有黑压压的蚂蚁群集成‘楚霸王死’四个大字。他仰天长叹:‘此乃天意,非战之过。’说完,拔剑自刎”。之后便可以设问:韩信设计谋害项羽,其计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学生们开始互问互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此,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有意识地留给学生时间反思,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会收到如章回体小说、电视连续剧中“悬念”的效果,从而使教师的总结更具准确性和权威性,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又如,讲授遗传规律时,可以这样引人:“英国近代有一大文豪,名叫肖伯纳。有一位女演员读了他的作品,便生爱慕之情,向肖翁写信求爱。信中写道:‘你是如此的聪明,我是这般的美貌,倘若我与你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聪慧,同时又具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吗?’肖翁幽默地回信说:‘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糟了吗!”学生们对于这种针锋相对的说法,到底孰是孰非,开始争论不休,,我就利用他们的“知新”欲望,开始新知识的探索。 三、阐述自然环境恶化的实例 为了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作这方面的介绍。目前全球性的三大危机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些都会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导致气候恶劣,如沙漠化、台风、地震、洪水、干旱等等,并且还会间接造成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例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造成的海啸导致南亚、东南亚死伤惨重,最终遇难失踪人数逾23万;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去年6月19日在距江苏无锡重要水源地贡湖水厂11公里的太湖梅梁湾西部水域出现蓝藻聚集,致使水利部调1.9亿吨的长江清水注入太湖,自来水公司每天投资6万元去除水异味,自来水遭污染又导致市民抢购纯净水,所以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会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污染引起的民事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环境污染还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表现为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我还向学生介绍了由美国亿万富翁爱得华·P·巴斯耗资2亿美元建造的“与世隔绝”的巨大的温室系统,本意是模仿地球生物圈,在其运行的2年时间里,系统内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灾难……实践证明,任何模拟的生物圈都再现不了地球上各种复杂庞大的生态过程,因此,必须倍加珍惜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 四、阐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为了增加学生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和自觉性,我还经常向他们介绍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词是提醒人类关注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存在,特别是热带雨林对人类的重要性,因为人类可以从中获得各种新药品和农作物。有时,某一个物种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比如,橡胶树的发现使得人类的车轮子由木制转为橡胶。有时一个物种的存亡则决定着另一个物种的存亡。例如15世纪以前,毛里求斯岛上生活着一种名禽——渡渡鸟,而且数量很多。令人感叹的是,渡渡鸟消失后不久,该岛上的一种特有植物卡尔瓦利亚树也锐减,乃至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卡尔瓦利亚树自身高达30米,树龄在3O0岁以上,每年落下的是一些多皱纹的李子状的果实,里面包着种子。由于这种种子不发芽,因此,就找不到它们的后代幼树,而高大的老树都被人们几乎砍尽了。后来,鸟类生态学家斯坦利·A·坦布尔经过精心研究,终于发现卡尔瓦利亚树濒临灭绝的原因。该树种子在580千克的压力下而不碎,他认为种子被渡渡鸟吞食后,被其消化系统磨薄了外壳,排出体外后就能发芽。生物学家发出警告,如果人类不加强生态平衡的保护,那么类似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大规模物种灭绝就会降临地球,我们谁也不愿意生活在没有任何生命的环境中。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已被完全吸引。从那专注的神情中,我深切感受到生物多样性在他们的心中已扎下了根,这对他们的未来将会产生永久的影响。 总之,要做到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内在的学习要求,对教师的要求自然要多一些。教师在平时必须注意广泛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材料,并注意最新科技动态。从笔者的尝试过程来看,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解决课堂教学危机无疑是有益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