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导学案Word 文档

五年级下册导学案Word 文档

五年级下册导学案Word 文档
五年级下册导学案Word 文档

凉伞小学五年级下册五环导学案

备导日期年月日施导时间月日主备导者审核者

课题:第-课《神鸟》课型: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积累字词;(2)掌握课文有关內容

2. 过程与方法:采用“个体先学----伙伴互学----小组展示----互动提

升----拓展延伸”五环结构教学法

3. 激发学生情感,明白事理。

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事理、情感升华。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认读会认字,为易错的会认字注音。

2、为生字组词。

3、采集词语。(四字词)

4、a、多音字b、理解词语(近义词、造句、绘画等)

预习检查:

1、点名读:伶俐淙淙包袱

2、伶()噪()婉()唉()撤()

铃()燥()碗()挨()澈()玲()躁()

贼()咐()

绒()附()

3、多音字

mēn( ) gēng( ) mán( )

闷更埋

man( ) gang( ) mái( )

4、听写重点词语:婉转、捉贼、口干舌燥、清澈、

5、理解词语。(找出句子读一读,再解释)伶俐、婉转、吩咐、寒暄、粗枝大叶、

合作学习:

1、“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2、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3、选词填空既~也~既~又~

(1)、这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2)、要完成这项任务()要有周密的计划,()要有切实的措施。

(3)、这个机器人()可以招待客人,()可以和人谈话。

用“既……也……”造句。

4、第4自然段写的是可汗的()活动。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

么?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5、读相关段落,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

6、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是什么?是怎么表达的?

7、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迁移训练:

1、学习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针对从文中学到的道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做呢?拓展探究:

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凉伞小学五年级下册五环导学案

备导日期年月日施导时间月日主备导者审核者

课题:第二课《格萨尔王的故事》课型:阅读课文学习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7个会认字,一个多音字“哈”。理解”“酥油、陌生、牛犊、妥党、交纳、马靴“等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了解藏族传说中的神灵和英雄——格萨尔王,了解藏族的民间文化。

课前预习:

1、读课文,读一读生字。给多音字“哈”组词。

2、同学间交流理解的词语。

预习检查:

1、点名认读:酥油陌生牛犊妥当缴纳足蹬马靴爱戴旷野荒郊昂首挺胸神采飞扬

2、多音字:hā(哈欠)

哈hà(哈什蚂)

hǎ(哈达)

3、根据词义概括词语。

对前辈或是长的敬爱和拥护。()

指意外的不幸事件。()

奔驰。()

饥馑、饥荒的意思。()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领主所占的土地。()

不熟悉,或没见过。()

装饰得很华丽,很气派。()

什么味道都有。()

昂着头挺着胸,指很神气。()

冷落偏僻,人烟稀少。()

合作学习:

1、填空:

旷野()()山坡()()平原()()神威()()昂()挺()震()欲()长()百()妖()鬼()富丽()()百味()()喜气()()神采()()()智()谋

2、近义词:

陌生——()妥当——()

反义词:

陌生——()

3、你认为格萨尔王是个怎样的人?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画出相关语句,旁批感受。

4、读读嘉察的唱词,说说他唱“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

迁移训练:

谈谈学完本课后你的收获。

拓展探究:

读《觉如巧用计,岭地欲赛马》,加深体会和理解人物形象。

凉伞小学五年级下册五环导学案

备导日期年月日施导时间月日主备导者审核者

课题:第三课《冬不拉》课型:精读课文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5.16自然段。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筹、禀、匕、剁、酱、冥”6个生字;

会写“萨、筹、狡、骏、置、蔽、捅、赐、剁、葬、冥、凄、恋、器”15个生字;

掌握“一筹莫展、狡猾、骏马、安置、隐蔽、匕首、安葬、冥思苦想、凄凉、依恋、乐器”等词语。

4、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3、掌握“一筹莫展、狡猾、骏马、安置、隐蔽、匕首、安葬、冥思苦想、凄凉、依恋、

乐器”等词语。

预习检查:

1.点名读:一筹莫展禀告匕首冥思苦想哈萨克族狡猾骏马隐蔽捅伤赏赐埋葬凄凉依恋乐器剁肉视死如归自告奋勇如泣如诉坐卧不宁泪如雨下雄浑激昂疑惑不解

2、形近字:

俊()捅()恋()冥()

骏()桶()峦()瞑()

峻()暝()

3、听写:匕首(匕的笔顺)隐蔽(蔽的笔顺)安葬冥思苦想凄凉

合作学习:

1、交流理解的词语。(重点是课后的成语)

2、本文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

3、试给课文分成三段,并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联系上文想想为什么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

5、王子是怎样找黑熊、布置兽夹的?

把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6、“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们深思什么,苦想什么,为什么这样冥思苦想?

7、读琴声这一部分,说一说通过音乐阿肯是在讲述什么事情?每一种琴声分别描述了故事

中的那个情节?

迁移训练:

1、文中最打动你的是哪部分内容?为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和大家说说。拓展探究:

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凉伞小学五年级下册五环导学案

备导日期年月日施导时间月日主备导者审核者

课题:第四课《火把节》课型:精读课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课前预习: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3、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预习检查:

1、认读词语:蒿枝犄角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宰牛羊

熊熊烈火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人声鼎沸兴高采烈

2、形近字:

寨()矫()跤()

赛()娇()狡()

塞()骄()

寒()

3、近义词:

矫健——()激动——()

反义词:

矫健——()激动——()

4、听写词语:披毡山寨嫉妒

合作学习:

1、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话“来吧,……”,谈谈它的作用?

2、默读文章第三部分,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表现出了彝族人民的哪些品质?

3、课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在小组内说说你最喜欢哪些场面、情景?

迁移训练:

你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拓展探究:

1、解释词语

不屈不挠:

人声鼎沸:

2、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根据课文描述的情景,把句子补充完整。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幕降临了天上数不清的星星眨着__________________,地上的火把犹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模仿第10自然段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场面。

凉伞小学五年级下册五环导学案

备导日期年月日施导时间月日主备导者审核者

课题:第五课《刘三姐》课型:阅读课文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刘三姐嫉恶如仇、敢于斗争的优良品质。

2、学会“喉、禽、债、轿、箩、奴”6个会认字。理解“歌喉、欠债、奴才”等词语及课文中出现的成语意思。

3、了解在壮族民间流传的脍炙人口的刘三姐的故事,了解以刘三姐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勇敢、纯朴、善良的美德。

课前预习:

1、会读六个二类字,掌握多音字“吓”。

2、理解“嫉恶如仇威吓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狼狈不堪无计可施丧魂落魄扬眉吐气、幸灾乐祸“等新词。

3、会较流利地读出课文,知道课文重点写刘三姐什么事。

预习检查:

1、点名检查是否能读准字音:

社会歌喉飞禽走兽威吓欠债花轿箩筐奴才如坐针毡丧魂落魄

捋袖挥拳嫉恶如仇仗义执言恼羞成怒崎岖不平土豪劣绅蜂拥而上

面红耳赤气急败坏狼狈不堪幸灾乐祸无计可施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2、多音字: xià吓人

ha恐吓

3、根据意思填词。

():恨坏人坏事像恨仇敌一样。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由于恼恨和羞愧而发怒。

():别人遭到灾祸时心里非常高兴。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像坐在扎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安。

():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合作学习:

讨论: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迁移训练:

读了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拓展探究:

1、解释词语。

仗义执言:

无计可施:

2、按要求写成语。(至少各写两个)

描写刘三姐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土豪劣绅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

凉伞小学五年级下册五环导学案

备导日期年月日施导时间月日主备导者审核者

课题:第六课《猫》课型:精读课文

学习目标:

1.学会4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预习:

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预习检查:

1、看拼音写词语。

zāo yāng zhújiàn táo qìjìn zhíran píng

() () ()() ()

2、分辨黑体字的读音。

的确()(de dídì) 暖和()(hēhahuo hu?)

玩耍()(suǎshuǎyào ) 折磨()(zh?sh?z?)

3、耍()虑()稿()淘()

要()虚()搞()陶()

踩()贪()跤()

彩()贫()绞()

4、给句中黑体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

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

它们逐渐( )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合作学习: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你会怎么评价它?这真是一只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小猫什么都怕,可是( )。今天的劳动任务很重,可是( )。

上午的自习课,虽然老师没有来,可是()。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的第_____段着重写了猫性格的古怪,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写的。课文的第2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这句话可作为该段的段落大意。课文反映了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___之情。

迁移训练:

学了这课后,你学到了哪些写作知识?

拓展探究:

1、A句能换成B句吗?为什么? A.说它老实吧 B.它很老实

A.说它贪玩吧 B.它很贪玩2、A句和B句哪句更好?为什么?

A.……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B.……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黑点。

凉伞小学五年级下册五环导学案

备导日期年月日施导时间月日主备导者审核者

课题:第七课《珍珠鸟》课型:精读课文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信赖”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依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

3.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课前预习: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新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预习检查:

睁()愈()柜()茏()蓬()瞅()挣()愉()拒()笼()篷()揪()拨()赖()贰()咂()

拔()懒()腻()砸()

合作学习:

1、它先是离我(),见我不去()它,便上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俯下头来(),再偏过脸()我的反应。

2、白天,它();傍晚,它就在()中,(),()滚圆的身子,()开那绿叶()进去。

3、看着这()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吗?

(1)“不由自主”可以换成(),“我不由自主”是因为()。

(2)、“美好的境界”是指:()。

(3)、珍珠鸟逐步信赖“我”是因为()。

(4)、短文中反问句的意思是()。

(5)、想想,信赖还会是什么?试着写一句。

迁移训练:

填写有关“鸟”的成语

鸟()花()鸟()弓()鸟()换()

拓展探究:

1、两()珍珠鸟一()干草四()笼子

三()吊兰五()球儿一()呼唤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

忽然竟然居然

过不多久,()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这可爱的小家伙,()把我当成了它的朋友。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落到我的肩上。

起初渐渐地随后

()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就在屋里飞来飞去。(),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凉伞小学五年级下册五环导学案

备导日期年月日施导时间月日主备导者审核者

课题:第八课《海豚救人》课型:阅读课文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课前预习:

初读课文,能够认识六个生字。

预习检查:

1、看拼音写词语。

2、写出下列字的多音字,然后组词。

3、补充词语。

见()()为()疲()尽()出()外

求()无()面目()()不可()()合作学习:

1、课文讲了哪几个海豚救人的故事?

2、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3、海豚救人的原因?

迁移训练:

学习了海豚救人这一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拓展探究: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喜出望外:

筋疲力尽: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海豚是用()呼吸的()动物。

海豚救人的故事,不是()的,而是非常()的。

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

海豚救人往往是()行动。

3.课文用了三件真实的事例说明海豚是“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这三件事是:

⑴1966年,。

⑵1972年9月,。

⑶1992年,。

凉伞小学五年级下册五环导学案

备导日期年月日施导时间月日主备导者审核者

课题:第九课《老人与海鸥》课型:精读课文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课前预习:

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预习检查:

1、读拼音,写字词:

sùxiēyìcuòjípǔ

( ) 料( )息()扬顿() ()祥乐()

2、给黑体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亲昵(nínì)扇(shān shàn)动翅膀撮(cuō zuō)起嘴巴变调(diào tiáo)

应(yīnɡyìnɡ)声而来滇(diān tián)池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遗容()病人()蓝天()远方()敌情()风景

合作学习:

1、“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

2、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

3、为什么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从这三个“褪色”中,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瞻仰”一词写出了海鸥对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翼天使”写出了海鸥对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扑”字,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训练: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透过老人的遗像,你能看到什么?

拓展探究:

读下列句子,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⑴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

⑵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⑶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⑷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

凉伞小学五年级下册五环导学案

备导日期年月日施导时间月日主备导者审核者

课题:第十课《草虫的村落》课型:阅读课文学习目标:

1.认识“暄”等6个生字,积累“熙熙攘攘、意味深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认识六个生字。

预习检查:

1.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住宅(zái zhái)红鸠(jiū jiǔ)洞穴(xu? xua)

静谧(mì bì)寒暄(xuān xuàn)熙攘(rānɡ rǎnɡ)

2.补充词语,解释前两个词语的意思。

熙熙()()意味()()行色()()

左()右()()()斑斓()神()注

3、辨字组词

俏()庞()烤()巷()谥()峭()宠()拷()港()谧()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静谧()()娇小()()

勤勉()()僻静()()

合作学习:

1、课文题目《草虫的村落》,“村落”本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组合作准备,演一演这位游侠吧.看哪个小组最棒!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作者为什么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试着写一写.

5、按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1)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吧!

☆从这个句子,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虫音乐家们())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流了出来。

☆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6、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训练: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它们在交流些什么呢?拓展探究:

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课型:探究课 集体备课成员:贺如春徐诗莲郑金翠主备人:郑金翠 一、学习目标: 1、我会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我能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学习重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特征。 二、自主学习 1、欣赏课文第2页的主题图的图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 3、课文第3页的六幅图。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合作交流 1、课文第3页的例1. 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2、课文第4页的例2. (1)讨论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分组讨论) (2)小结: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首先要抓住几个关健的对称点,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动手画。 (3)全班汇报交流画的步骤和方法,尤其是窗户的画法。 四、达标检测 1、轴对称图形一定有对称轴,而且至少有条对称轴,常见的有:、、 、、、 、。 2、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梯三角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 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和圆环有条对称轴。 3、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的图形能够 重合,就说这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图形的。 4、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

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旋转 课型:探究课 集体备课成员:贺如春徐诗莲郑金翠主备人:郑金翠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我能在方格纸上把筒单图形旋转90度。 2.我会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上设计图案。 3.我能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旋转的特征。 二、自主学习 1.课文第5页例题3的钟面。 ⑴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以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 月日 1、能够帮助人们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________。 2、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机械,结构比较简单,它们属于________; 3、像____这样的机械,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的,比较复杂,它们属于________,也可以叫做______。 4、在工作时,如果没有这些机械会产生什么结果?机械名称结果起钉锤开瓶器菜刀筷子压舌板本课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移动重物年月日认识杠杆研究平衡尺实验要求:认识杠杆平衡的原理实验仪器药品:平衡尺、钩码若干。实验步骤和记录: 1、组装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平衡。 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使杠杆平衡,记录下平衡时钩码数量和离支点的距离。 3、改变支点两端的钩码数量,使杠杆平衡,记录下平衡时钩码数量和离支点的距离。

4、再次改变支点两端的钩码数量,使杠杆平衡,记录下平衡时钩码数量和离支点的距离。用平衡尺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记录平衡条件摆法支点左侧支点右侧钩码数距离支点(格)钩码数距离支点(格)(1)(2)(3)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____,阻力点距支点____。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____,阻力点距支点____。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施力点到支点的距离_______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本课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斜坡的启示年月日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也是一种________。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实验要求:了解斜坡实验仪器用品:斜面、小车、测力计、字典4本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小车所用拉力的大小是: 。 2、用两本书支好斜面,用测力计拉看小车从斜面底端上升,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在分别用 4、6、8本书支好斜面用测力计拉着小车从斜面底端上升,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并把几次实验得出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斜面坡度(书本数)2468对小车的拉力(牛)通过上面的实验,可得出斜面坡度越大对小车的拉力。 4、斜面的长度对小车拉力的影响,用8本书分别支好20厘米、40厘米、60厘米的斜面,用测力计拉看小车从斜面底端上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案第一组 【单元导读】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

的了解。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信手记录在旁。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③比对式:可抓住文中情感变化的线索进行对比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可用词语替换或变化句式对比分析原作遣词造句的效果,可琢磨上下段表达技巧的异同对比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也可用在题材上、体裁上、观点上相同或不相同的课内外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清晰呈现文章特质、规律及观点,进而加深理解,提高认识。④补白式:即顺着行文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本中的空白处联想和填充,进行补写、续写、扩写等。⑤“学贵有疑”,同学们在读书时除了要善于思考,还要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自己深度思考,这样自己对课文才会有更新的理解。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教学案大全.DOC-word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教学案大全.DOC 五班级数学下册主备人:复备人: 课型: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姓名: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一、自主学习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看图并回答。 (1)前面和后面的面积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 (2)5cm和3cm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哪个面的面积? (3)要求左面和右面的面积,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 (4)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 3.P35例题2。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①要求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实际是求什么?

②正方体的6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怎样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呢? 表面积计算中的实际问题: (1)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所以在求表面积时,要联系实际生活。如:油箱、罐头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是5个面,而水管、烟窗等都是4个面。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判断:下面各种计算应该考虑几个面 ①制作一个无盖的铁皮水桶 ②粉刷教室四面墙壁和顶棚 ③给长方体罐头盒的4壁贴上一圈商标纸 ④给会客厅的大立柱刷油漆 ⑤给水池抹水泥 2.一个正方体木箱,棱长5dm,在它的表面涂漆,涂漆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分米用油漆8克,涂这个木箱要用油漆多少克? 3.用一根长72cm的铁丝做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框架,然后在它的表面糊纸,至少要用多少纸? 三、过关检测 1.一个长方形的抽屉,它的长宽高分别是50cm、40cm、32cm,做3个这样的抽屉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木板?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自主预习 1、你见过草原吗?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 2、我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 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堂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迂回的()静寂的() ()的空气()绿毯()的歌声 2、这篇文章按照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美.赞美了草原人民美. 板书设计 1、草原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景美人美 归纳反思

第1课草原(课时二)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1、感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自主预习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一、通过读1、2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1、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天空()、草原().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二、默读2——5自然段: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激情相见、、、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批注自己的感受)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总课时 1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学习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3、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学习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学习准备 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

导学过程设问导读: 1、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合作探究: 1、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对设问导读1、2题进行实验观察,完成2页实验记录表。 2、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xK b1.Co m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4、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

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1、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2、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巩固练习: 1物体在水中沉浮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拓展延伸:http://www https://www.doczj.com/doc/4213523954.html, 了解鱼为什么能自由的沉降 板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沉 木块浮 塑料块浮 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 是否空心等 导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2020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2020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学会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 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展示不同的摆法。 二、自主探究 1.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2. 学生展示交流得出摆放的规律:。 3.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图: 请你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4.根据教材第2页例2,小组合作操作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5. 汇报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6.总结:例1: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例2: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三、课堂达标 1.右边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从()面看从()面看 从()面看 先让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2.根据下面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3. 课本第2题: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组织交流摆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1)题中有多种不同的摆法,第(2)题是不能确定5个小正方体怎么样摆的。 【学习评价】 5.1.2 观察物体练习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学会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

2015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2015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人教 版) 编号:№1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1 草原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要求能准确认读),会写“毯、渲、勒、吟”等14个生字、“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自己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3、主要方法:朗读、勾画、识记,培养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 2、我来记一记。 方法: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利用编故事、猜谜

语、换偏旁等多种方法牢记生字,特别注意个别字不要多笔少画。如:吟、涩、襟。 3、我来写一写。 方法:把本课的生字和学习目标中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两遍,加深印象。 4、我来说一说。 通过课前预习,我知道《草原》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了内蒙古草原自然风光很美:(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民族风情:(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作答) 喜欢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导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册 《将相和》导学案 第二课时 达川区管村镇中心小学蒲小梅 教学目标: 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弄清楚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将相和》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整篇课文一共分多少段?(分三大段)每一大段的段意是什么?(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个故事,那么每一个故事的之间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我们今天就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将相和、廉颇、蔺相如) 二、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主要交代了时代背景) 2、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后面三个故事发生的总起因) 三、阅读分析第一个故事,思考问题: 1、第一个故事是什么?板书(完璧归赵) 按2、仔细、快速地读第一个小故事,找出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六个

要素,出示(课件) 3、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课文第三自然段: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4、蔺相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这样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用处? 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5、阅读第8自然段,找出表现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动词,用○圈出来。 (捧、退、靠、举、撞等) 6、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5.1.1 观察物体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学会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 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展示不同的摆法。 二、自主探究 1.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2. 学生展示交流得出摆放的规律:。 3.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图: 请你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4.根据教材第2页例2,小组合作操作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5. 汇报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6.总结:例1: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例2: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三、课堂达标 1.右边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从()面看从()面看 从()面看 先让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2.根据下面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3. 课本第2题: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组织交流摆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1)题中有多种不同的摆法,第(2)题是不能确定5个小正方体怎么样摆的。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找次品 学习内容:教材练习二十六3--7题。 学习目标: 我能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我能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优化思想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用天平测次品的方法。 学习难点: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 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中、八 课前 复习 小明和爸爸现在年龄的和是34岁,3年后爸爸比小明大 24岁。今年小明和爸爸各多少岁? 有5袋盐,其中4袋每袋500克,另一袋不是500克,但不知道比500克重还是轻.你如何用天平称出来?请写出过程。 妈妈买了500克毛线,其中有一卷不足50克,如果用天平称,至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那卷次品? 课中 基本练习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二十六第5题。

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六第6题。 完成练习二十六第7题。 拓展提升 小组合作完成137页“你知道吗?” 三、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 第八单元总复习 因数和倍数 复习内容:教材第138页1、2题,练习二十七第1、2 题。 复习目标: 我能掌握质数与合数、公因数、公倍数、互质数等重要 的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我会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倍数的方法。 我能认真学习,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过程: 、til 、八 课前

知识梳理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自然数中,叫做偶数,叫奇数。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只有和两个因数;合数1和还有别的因数。 既不是,也不是。 二、自主复习因数与倍数相关知识。 三、我的小问题: 课中 一、检查课前学习 二、基本练习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87195204630 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下面的数,哪些是合数?说一 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23157657883 判断 ①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②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导学案

第一组 【单元导读】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 ◆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 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3.要边读边做批注。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观察物体(三)》教学计划4第1课时观察物体15第2课时观察物体27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计划9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110第2课时因数和倍数212第3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14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16第5课时质数和合数18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20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计划22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23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25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7第4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29第5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30第6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31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33第8课时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34第9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35第10课时体积单位之间进率解决问题36第11课时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37第12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练习38第1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整理与复习39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计划40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1)41第2课时分数的意义(2)43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44第4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45第5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1)47第6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2)49第7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3)51第8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1)53第9课时分数基本性质(2)54第10课时最大公因数56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58第12课时约分60第13课

时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练习课62第14课时最小公倍数63第15课时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64第16课时通分66第17课时通分练习课68第18课时分数和小数互化70第19课时分数和小数互化练习课72第20课时整理和复习74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三)》教学计划76第1课时旋转(1)77第2课时旋转(2)79第3课时旋转(3)81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练习课83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划85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86第2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88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90第4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92第5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94第6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96第7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98第8课时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99第9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101打电话103第七单元《统计》教学计划104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105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07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计划109第1课时“找次品”问题110第2课时“找次品”问题练习课112第九单元总复习114第1课时复习因数和倍数114第2课时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16第3课时分数的加法与减法118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120第5课时统计122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XX学校五年级科学导学案_图文.doc

学习目标 XX 学校五年级科学导学案(1 .测量力的大小) 1. 认识测力计各组成部分及作用,知道制作原理。 2. 知道力的单位,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各种力的大小。 3. 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班级 学习内容 小组 1?测量力的大 姓名 页码 77-78 重点、难点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各种力的大小。 器材准备 课 前 自主探究 每组:弹簧测力计(0.5N 、2.5N 、5N 各一个)、小物体若干、长条形的纸板、橡皮筋、回 形针、弹簧、钩码、教学课件。 【学习程序:课前通过看书、上网等方法收集、阅读材料,用自己的一两句话概括并记录C 】 1. 杏资料了解伟大科学家牛顿的事迹。 2. 找一段弹簧,拉一拉,压一压,观察弹簧有什么变化。 一、 问题导入 【学习程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比较自己的发现和同学们的异同,时间约 3 分钟。】 1. 组内交流独学发现。 2. 思考:弹簧有什么特性? 二、 合作探究一 【学习程序:独学教材77 页,认识测力计的类型、构造;群学,了解测力计 的使用方法并测量不同的力。时间约10 分钟。】 (一) 认识弹簧测力计 1. 阅读教材 77 页,认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弹簧测力计,由哪些部分组成,各 部分起什么作用? 2. 仔细观察测力计的刻度,弄清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一小格是多大的力? 最大可以测量多大的力? 3. 拉一拉,感受IN 、2N 的力。 (二) 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 第一次试测:一个钩码的重力是多少?(每位同学都测)。 2. 组内交流测得的结果,并比较分析:测得的结果一样吗?如果一样,介绍 一下是怎么测的;如果不一样,思考一下为什么同样的钩码测出的结果会不一 样? 怎样正确使用测力计? 3. 第二次测试:每位同学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再次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与 第一次进行比较。 三、展示研讨一 【学习程序:先小组交流,再班内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时间约8 分钟。】 1. 测力计的组成部分、作用、刻度。 2.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牛顿事迹只在组内 交流,或不交流。 重点感受弹簧“受 力大,伸长长”的特性。 测力计的类型、构造 可以略处理。重点是正确 使用。难点是刻度的认 读。 教师提供不同的测 力计,供学生观察。 每组提供2组器材, 要求 学生人人动手测试。 教师可以课件出示 测力计的刻度表,让每位 同学都能读刻度,突破难 点 Q 测力计的使用注意 指针指向零刻度、量程。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观察物体(1) 课时第一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我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学习方法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学习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学准备ppt、学案 师导案生学案 自主学习︵约7 分钟︶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 的前提下,独立完成,落实 自主学习的任务。同时,教 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习作 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和时 间要求。 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展示不同的摆法。 合作探究︵约10分钟︶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 图): 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 可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汇报展示︵约10分钟︶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学生展示交流得出摆放的规律: 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 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 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 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 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 不对齐着摆。 达标检测︵约7 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拓展延伸︵约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正。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 书 设 计 观察物体(1) 课 后 反 思

最新2020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

课题等式与方程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我会理解方程的含义. 22020最新2020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3、我可以根据情境正确列方程.(难点)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2分钟): 5x+4x= 8y-y= 7x+7x+6x= 7a×a= 15x+6x= 5b+4b-9b= 二、新课先知(10分钟) 1、看图写等式: 2、我会写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三、自学检测(3分钟) 认识新朋友,并把你认为最关键的两个词圈出来: 像x+50=100,x+x=1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四、分层训练(10分钟) 1、观察、思考并讨论,并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填入下图: 注意: 左右两边相等的式 子叫做()

我发现: ()一定是 (),但()不一 定是(). 2、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哪些知识也有类似的关系?请举例? 五、扩展延伸,当堂检测.(12分钟) (一)、判断:如果它是等式请画△;方程请画□. 36-7=29() 6+x=14() 60+23>70() 8+x()50÷2=25()x+4<14() 5Y=40() y-28=35()(二)、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2、方程一定是等式. ( ) 3、1.5+X是方程. ( ) 4、等式一定是方程. ( ) (三)、 (四)、

602525=+-x 481818=-+x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重点) 3、理解由具体的实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的过程(难点) 导 学 过 程 一、回顾旧知(2分钟): 判断:如果它是等式请画△;方程请画□ 6+x=14 36-7=29 60+23≠70 8+x 50÷2=25 x+4<14 y-28=35 5y=40 二、新课先知(10分钟) 1、看图填空. 20 ○20 20+( )○20+( ) x ○50 x +( )○50+( ) 50+a ○ 50+a 50+a-( )○ 50+a-( ) 2、小组讨论:第一竖排和第二竖排的式子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等式的性质: 4、试一试: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6025=-x 4818=+x ○□ ○□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找次品(二)学习内容:教材练习二十六3--7题。学习目标:我能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我能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优化思想。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用天平测次品的方法。学习难点: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学习过程:课前(独学) 复习小明和爸爸现在年龄的和是34岁,3年后爸爸比小明大24岁。今年小明和爸爸各多少岁? 有5袋盐,其中4袋每袋500克,另一袋不是500克,但不知道比500克重还是轻.你如何用天平称出来?请写出过程。 妈妈买了500克毛线(10卷),其中有一卷不足50克,如果用天平称,至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那卷次品?课中 基本练习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二十六第5题。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六第6题。完成练习二十六第7题。拓展提升小组合作完成137页“你知道吗?” 三、自我评价今天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 ☆ ☆ ☆ ☆ 第八单元总复习因数和倍数复习内容:教材第138页1、2题,练习二十七第1、2题。复习目标:我能掌握质数与合数、公因数、公倍数、互质数等重要的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2 、5 、3 的倍数的特征。我会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倍数的方法。我能认真学习,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复习过程:课前知识梳理 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3、自然数中,()叫做偶数,()叫奇数。 2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只有()和()两个因数;合数()1和()还有别的因数。 1既不是(),也不是()。二、自主复习因数与倍数相关知识。三、我的小问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我是怎样出生的》学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我是怎样出生的》学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会收集整理资料;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 知道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母亲怀孕的辛苦,懂得应该孝敬父母;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怀孕时的辛苦。 教学准备:1、多媒体 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装满书的书包。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教材特点,在遵循开放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的前提下,我除了采用常用的讲述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一般方法外,还采用了以下方法:体验法。课上让学生把5.5千克的书包背在身上,然后做各种活动,体验妈妈孕育的辛苦和不便。 探究法。采取课前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去收集与“我是怎样出生的”有关的资料,然后课中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在此过程中学会资源共享,整理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析、整理、交流等方法,学会科学

地分析问题,渗透“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讲讲你出生的故事 谈话引入:同学们,在课前大家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交流了自己出生前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收获不小。现在我们共同交流,把你们收集到的信息都讲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好吗? 例如:你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多久?妈妈在怀孕时有哪些故事?刚出生时你又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文字资料。然后再向全班汇报。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发现在妈妈肚子里呆上十个月。 生2:…………..。 教师小结:是的,我们大家出生前需要在妈妈的肚子里住大约10个月,这10个月我们慢慢长大,出生以后我们很小,除了吃、睡、和哭外,什么都不会。后来,慢慢学会了走路、说话,学会了文明、礼貌…… 二、师生互动学新 认识胎儿的发育过程 谈话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我们出生前后

最新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1、草原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1、2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导学重难点: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积累优美词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导学时数:两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和老舍先生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请大家一起跟我写课题:1、草原。齐读课题。 二、自学体验: 1、请同学们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后生子连词勾画出来,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各小组代表利用教室黑板汇报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学生相互教读生字。 4、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字入句,句入文,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采取学生评学生的办法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看拼音,写汉字。 xuàn rǎn gōu la xiū sa lǐ mào cuì sa yù liú ( ) ( ) ( ) ( ) ( ) 2、近义词:清鲜()惊叹()洒脱() 反义词:热闹()羞涩()拘束()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草原()的天空()的骏马()的主人 奇丽的()寂静的()无边的()柔美的() 六、反思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 教师 设计时间总课时26授 时间 学习内容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学习目标1.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学习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蚀。 学习准备大盘子、土、报纸、小铲子、降雨器等。 集体备课二度备 导 学 过 程温故互查:

、、和等都会侵蚀土地。 设问导读: 运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盘子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 合作探究: 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图,还应对设计进行解释和说明。 汇报点评: 交流讨论我们的实验结果。 导 学 过 程 我们家园经住暴雨的袭击吗?水流到哪里去了?我们的房屋的地形是否受到影响?从实验结果中找到证据。 观察:“径流”浑浊吗?这说明什么? 把实验结果和我们的预测进行比较,结果和预测一样吗?什么地方我们没有想到?

我们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然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 将把房子建造在哪里? 巩固练习: 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拓展延伸: 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板书设计 哪些力量会改变地形地貌 地球内部的力量 外部的力量 人类自身的活动 导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 教师 设计时间总课时27授 时间 学习内容第三单元检测题 学习目标1、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了解地球内部的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