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具有吸引铁

钴镍物资的性质

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模型。

(1)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2)磁感线迷的地方,磁场强。

(3)磁感线箭投指的地方就是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

(4)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北出南进。

(5)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不相交。

3.地理北极在地磁南极附近,地理南极在地磁北极附近。

4.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

5.安培定则(直导线):右手掌握直导线,大拇指与四指垂直,且指向电流方向,四指环绕的方向为磁场方向。

6.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7.带有铁芯的通电螺旋管叫做电磁铁。

8.右手螺旋定则:假设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

9.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1)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力的大小跟电流大小,磁场强弱,导向长短,导线数量有关。

(3)导体内有电流,要有磁场,导体内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10.左手定则(又称电动机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

受力的方向。

11.直流电动机结构:磁体(定子),

线圈(转子),换向器,电刷。

1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弟发现电磁感

应现象(磁生电)。

13.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14.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15.右手定则:右手平展,使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若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当磁感线为直线时,相当于手心面向

N极),大拇指指向导线运动方向,则四指所指方向为导线中感应电流(动生电动势)的方向。

16.我国电网以交流电供电,周期0.02秒,频率为50赫。

17.辨别火线和零线可用测电笔。

18.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电压。

第二单元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结构。

2.汤姆生: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其中。

3.卢瑟福: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4.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点的叫阴离子。

5.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6.地壳主要有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组成。

7.人体由氧,碳,氢。

8.元素周期表规律:

(1)共有7个周期

(2)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3)同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9.

10.钾钠银氢正一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通常氧是负二价,铜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

11.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某种物质名称;(2)、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3)、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5)、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分子构成:(6)、表示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7)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8) 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9)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分数(10)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化合价

12.离子符号的表示:

⑴先写上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

如Na+Cl-Mg2+、K+、Al3+、Fe3+、Fe2+、Ca2+、

⑵有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集团,方法与上同,将它看成一个整体即可,称为某某根离子如:铵根离子NH4+碳酸根离子CO32-、SO42—、NO3—、OH—注意:右上角数前符后1必须省略

13.化学符号及含义

1.若干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1”省略

S表示1个硫原子,硫元素,硫单质2Ca2个钙原子(只有微观含义)

2.若干个分子:化学式前加数字(单个的元素符号除外)

①2H2 O2个水分子②2N22个氮分子③nSO2 n个二氧化硫分子

3.若干个离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的化合价)

①2S2- 2个硫离子②2Ca2+2个钙离子③2SO4 2-2个硫酸根离子

④nOH-n个氢氧根离子⑤2Fe3+2个铁离子⑥3Fe2+3个亚铁离子

4.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2+1

Ca +2价的钙元素O-2价的氧元素H2O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1价注意:正上方符前数后1必须不省略

5. 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1)、化学符号前面: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如2N、2H2、2Mg2+等。(2)、化学符号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或原子团)中含有某原子的个数。如H2、SO42-。

(3)、化学符号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带×个单位的×电荷。

(4)、化学符号正上方:表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记牢关系: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正负与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相一致。

14.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M=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 By

mA:mB=(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3).

(4).

(纯度、百分含量)

(5)

15.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 C (多变一)(2)分解反应:A B+C(一变多)

16.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

子数目

④物质总质量

17.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18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19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H2O、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硫SO2

五氧化二磷P2O5、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氧气O2、蔗糖、酒精等

20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

第三单元

化学方程式:

1、2Mg+O2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2、2Hg+O2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实验

3、2Cu+O2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4Al+3O22Al2O3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5、3Fe+2O2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6、C+O2 CO2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7、S+O2SO2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8、2H2+O2 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

9、4P+5O2 2P2O5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10、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1、加热氯酸钾:2 KClO3 2 KCl + 3 O2(加热)

1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2H2O+O2↑

13、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14、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2H2↑+O2↑

1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6.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

18、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19、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20、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21、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H2O+CO2==H2CO3

22、燃烧三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剂(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3、吸气,膈肌收缩,横隔变得扁平,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肺内压力减小;呼气反之;

24、呼吸作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源

25、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26、光合作用条件:光,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

27、氧气---生物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养花分解----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氧气

28、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29、防范空气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合理规划工业区和非工业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30、O4==20;0+O4==03

31、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

32.呼吸运动:(1)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2)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 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33呼吸作用:有机物(淀粉)+氧气二氧化碳+ 水+能量

34.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35.光合作用条件:光,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

36.氧气--->生物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微生物氧化作用--->二氧化碳--->氧气

37.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没二氧化碳!)

第四单元

1.土壤生物: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2.土壤中还有空气,水,无机盐,有机物

3.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的95%

4.土壤颗粒的分类:砂粒,粉砂粒,黏粒(直径从大到小)

土壤名称土壤质地性状

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

粒较粗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

较细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能差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

量,土壤质地较均匀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透气透水,能保水,保肥,易于耕种

5.根

(1)功能:具固定和吸收的功能。(2)根系

(3)根尖:是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它由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构成。(4)植物细胞吸收、失水的原因:植物细胞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外界溶液的质量分数,植物细胞就吸水;反之,植物细胞就失水。

6.根尖的结构

(1)、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起保护作用,利于根不断在土壤中生长;根冠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

(2)、分生区中的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没有液泡,细胞核大;分生区细胞具有分

裂能力,可以使根的细

胞数目不断增加。

(3)、伸长区中细胞显

著伸长,细胞壁薄、有

较小液泡,能较快生长,因而能使根长长,使根不断伸向土壤深处。根的长度能不断增加,就是因为:分生区细胞能分裂和伸长区细胞能伸长的缘故。

(4)、根毛区(又叫成熟区)中的细胞细胞壁厚,有较大的液泡,内有导管(把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茎)。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内,大大增加了它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是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6.

7.千姿百态的茎主要可分为直立茎(木本植物)、攀缘茎(有卷须,葡萄,黄瓜,爬山虎)、匍匐茎(草莓,葡萄)、缠绕茎(牵牛,常春藤,菜豆)这样四种。

8.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

是:①⑤③④②;(①髓;②树皮;

③形成层;④韧皮部;⑤木质部。);

导管在木质部,其主要功能是自下而

上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在韧

皮部,其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输送有机

物;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分裂,使茎变粗。

8.植物年轮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环境较好,植物生长较快,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反之

9.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的导管中自下向上运输

10.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

11.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12.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

13.蒸腾作用的意义:

⑴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不致受害。

⑵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⑶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4.蒸腾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湿度大、气温低、光照弱,则蒸腾作用就弱;湿度小、气温高、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

15.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16.水分充足,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增强;反之

17.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根吸收(水

分、无机盐)→根、茎、叶中的

导管→叶肉细胞→表皮的气孔→大气

18.气孔是水分蒸腾的通道,是氧气和二

氧化碳等气体进出的门户

19.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

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并且破环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对土壤产生生物污染。

20.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等,都影响着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1章 形成视觉的条件:1、必须要有光线,可以是发光的,也可以是不发光的;2、眼必须在光传播的线路上,并且被眼接受。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到平面或其他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为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当光垂直入射时,进入第二种介质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另一侧f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u

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 2 章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二氧化碳:0.03% 3、空气的利用。(1)氮气的用途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用途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2)S + O2 ===SO2 (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1)①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③收集方法(2) 5、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本身质量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1)可燃物燃烧条件(2)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2、质量守恒定律(1)(2)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①原子种类④物质总质量3、化学方程式。(1)(2)(3)(4)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C (2)分解反应:A B+C 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

(好东西)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1

A 五: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一种微粒;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最小微粒 4. H 2O 有那些意义(1)、表示为水这种物质(物质); 2)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 )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第 1 章 符号与粒子 一、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 氦-He 锰-Mn 金-Au 铝-A l 氯-C l 硅-Si 铁-Fe H -氢 C -碳 N -氮 O -氧 Na -钠 Mg -镁 P -磷 S -硫 K -钾 Ca -钙 Cu - 铜 Zn -锌 Hg -汞 I -碘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水-H 2O 二氧化碳-CO 2 氢氧化钠—NaOH 氧化铜-CuO 硫-S 一氧化氮-NO 氧化铝-A l 2O 3 五氧化二磷-P 2O 5 氯化氢-HC l 氯气-- C l 2 硫化氢-H 2S 氧化钠-Na 2O 氧化镁-MgO 氖气-Ne 金刚石-C 过氧化氢-H 2O 2 二氧化硫-SO 2 氧化钙-CaO 碳酸钙-- CaCO 3 硝酸根离子 NO 3-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H 4-甲烷 Fe 2O 3-三氧化二铁 Na 2S - 硫化钠 FeCl 3 - 氯化铁 (氧化铁) Fe 3O 4-四氧化三铁 ZnO - 氧化锌 NaCl - 氯化钠 MgCl 2- 氯化镁 KCl -氯化钾 CaCl 2-二氯化钙 CuSO 4-硫酸铜 K 2MnO 4—锰酸钾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看懂、理解)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 x B 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原子个数 相对原子质量 ×100%= 某元素的质量 ×100%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3.物质的质量分数= 纯物质的质量 ×100%= 混合物的总质量 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 分数 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 的质量分数 ×100%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如:求 88 克 CO 2 中含氧元素的质量) .. 2. 核电荷数=质子数(带正电)=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 道尔顿 ;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 汤姆森 ( (3)、 表示一个水分子(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原子): (5)、 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单质 ,如 氧气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化合物 , 如 水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氧化物 ,如 氧化钙 。 6. “2”的含义:2Ca2+ 前2:表示 2个钙离子 ,后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 2H 2O 前2:表示 2个水分子 ,后2:表示 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 CaO 此上方的 2 表示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 。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硅 > 铝 > 铁 。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 周期 ,“列”称为 族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 渐 增大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 化学性质 都很相似。 第 2 章 空气与生命 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78% ;氧气约占 21% ;二氧化碳约占 0.03% 。 2.氧气是一种 无 色, 无 味, 不易 溶于水的气体, 支持 燃烧,密度比空气略 大 , 通常用 排水集气法 和 向上排空气法 方法来收集。

人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详细

八(下)科学资料 一、模型与符号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 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 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B ) 4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1)、分子由原子构成。(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二、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 ..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 分子运动论(2)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3)引力、斥力 三、构成物质有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 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2、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H2O、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硫SO2 五氧化二磷P2O5、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氧气O2、蔗糖、酒精等 4、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 5、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6、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 7、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 相同点不同点 分子微粒;运动;有 质量;有间隔化学反应中能再分构成物质 原子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1:8。

八年级下册科学____重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物质结构的初步了解 难点:对化学用语的记忆和正确运用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关于元素周期表: 1.速记元素周期表前20元素: 第一周期:氢氦---- 侵害 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鲤皮捧碳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流露绿牙) 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 嫁改康太反革命 铁钴镍铜锌镓锗---- 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硒溴氪---- 生气休克 2.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特点: 一般每一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每一周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每一周结尾的是稀有气体 二、元素的符号及分类: ①、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钅”旁,汞除外;

非金属元素:“氵”“石”“气”旁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态下存在的状态; 稀有气体元素:“气”。 ②、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的原则:Fe、Cu、Mg、C l、H等。 ③、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H、O、C、N、S、Si、Na、Fe、Cu、C l、Ca、Ag、 I、K、P) 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种类):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粒):(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三、关于化合价的记忆口诀 一家请驴脚拿银,(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家羊盖美背心。(二价氧钙镁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一至五价都有氮铜汞二价最常见 正一铜氢钾钠银正二铜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四六硫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铁二四六七锰为正 碳有正四与正二再把负价牢记心 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 四、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一、相对原子质量 标准: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的比值。 1个碳原子质量 1.993×10-26千克 1/12的碳原子质量 1.661×10-25千克 1个氧原子质量 2.657×10-26千克则,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1个氢原子质量 1.674×10-27千克则,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以此类推,也可得出其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注: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无须表明。 *常用相对原子质量表: H-1C-12O-16S-32Cl-35.5K-39 Ca-40 N-14Na-23Mg-24Al-27Zn-65Fe-56P -31 Si-28Ba-137Ag-108Cu-64Mn-55F-19 *思考:第38页“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对此表有何启发? ⑴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⑵通过相对原子质量,可以比较它们的真实质量 读表:下表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讨论后小结 (1)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电子的质量很小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和中子数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知道第三个量。

最新八年级科学(下册)试题集锦

八年级科学(下册)试题集锦 第一课时 1、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2H ,2HCl , 3Mg2+,H2O 2、海洛因是我国政府明令严禁的毒品,其化学式为C21H23NO5,它由种元素组成,每个海洛因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3、等质量的铝原子、碳原子、铜原子、氢原子中原子个数按由少到多顺序排列( ) A、铝原子、碳原子、铜原子、氢原子 B、铜原子、氢原子、铝 原子、碳原子 C、铜原子、铝原子、碳原子、氢原子 D、氢原子、碳原子、铝原子、铜原子 4、对于H2SO4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表示硫酸是由一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四个氧原子组成的 B、表示一个硫酸原子 C、表示硫酸中有二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 D、用氢、硫、氧的元素符号表示硫酸组成的分子式 5、己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a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a克,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32b/b-a B、32a/b-a C、32a/3a-2b D、32a/3b-2a

参考答案:1、2个氢原子、2个氯化氢分子、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2、4 50、3、C 4、D 5、C 第二课时 1、中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中学生不许喝酒。其原因之一是酒中有的成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其中元素间的质量比为12∶8∶3的物质是( ) A、H2SO4 B、C2H5OH C、HNO3 D、KNO3 2、某新型胃药的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氮原子,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6.5%,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3、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它的化学式是C5H10O5,试计算:①核糖中各元素的质量比。②核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2000年11月16日,国家药品管理局发出紧急通告,立即停用含PPA(化学式为C9H14NO)的感冒药。关于PP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1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B、各元素质量比为C∶H∶N∶O=54∶7∶7∶8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D、它有三种元素组成 5、人尿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0.93%。如果这些氮都存在于尿素中,则人尿中含元 素[CO(NH2)2]的质量分数约为()

八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复习

八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复习 第一章, 、元素、分子、原子、子的别和别系离区1 、元素的元素符、原子序、名号数称21-18 、分混合物、别别物、别别、化合物、化物区氧3 、常别元素和原子别的化合价4 、化式的别学写5 、化式表示的意别学6 、化式中;或符中,字表示的意别学号数7 、化式中各元素的原子比和各元素的别量比。学个数8 、相别原子别量和相别分子别量的别算。9 、化式中元素的别量分的别算。学数10第二章, 、空的成分和各别的性别和作用气气体1 、分化合反别、分解反别、化反别。区氧2 、别、硫、、、别在中燃别的别象、件、生成物和化反别方程式。碳磷氧气条学3 、燃别的件和别火的原理及别火的方式~爆炸的原因。条4 、化方程式的别;一式、二配、三等、四注、五别明的意思,学写5 、化方程式的配平;别察法和最小公倍法,学数6 、别别室制取的三别方法;三化方程式,氧气个学7 、别别室用高别酸别制取的别别。氧气8 、用别化别制取的置别氧氧气装9 、的性别和别别方法氧气10

、吸和呼的别程;呼吸别的原理、肋别肌和膈肌的活别原理,气气运即11 、肺泡交别的原理和别程;的别散作用,内气体气体12 、光合作用的念、件、别所、原料、别物和能量的别化及化反别式。概条学13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别和别系及二者的意别。与区14 、二化的制取的化方程式、二化的性别及别别方法。氧碳学氧碳15 、自然界中循别和循别的别程氧碳16 、空别染的别型及保别气17 、利用化方程式别行别算,;制取的三化方程式中~别要求的别学氧气个学将气体18 量别化别别, 体 步别,;,别未知量 1 ;,出正的化方程式写确学2 ;,出相别物别的相别分子别量;或相别原子别量, 写3 ;,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写4 ;,列出比例式 5 ;,解比例式求出未知量;如果要求的别量别化别别~别别要将气体体6根据密 度公式别量别化别别, 将体 ;,出别明答案写7 八年别科学下第三章别别提别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别菌、菌、 放别菌。我别把土壤中的微生物、别物、真1 植物等别土壤生物。称 土壤中的非生物有水、空、有机物;腐殖别,、无机物;别物别别粒,。土壤是由别气2 些别成的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教学方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随身听、饮料罐。 2.地球仪图片、细胞模式图图片、眼球模型图片、水分子模型图片等。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谈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1.观察与思考。(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 师: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师:我们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那么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回答问题(楼房沙盘)。 2.讲述。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模型 1.列举。 师:在生活中,我们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例如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动物细胞模式图等。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生:(学生回答: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提问。 师: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地球仪、细胞模型、眼球模型、皮肤模型、水分子模型等。(注:老师可以下载这些模型的图片并播放。)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 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 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 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 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 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 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定义:闭合电路 ....的.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电流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电流方向不变。 4、感应电压:无论电路是否闭合,做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两端都会产生感应电压。 5、应用——交流发电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铜环、电刷 ②工作原理:电磁感应 ③能量转换: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铜环向外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换向器向外输出直流电。 大型交流发电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的方式来发电。 7、交流电和直流电:

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电与磁 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 模型: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9、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疏的地方磁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夹角。 第2节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 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 偏转方向相反. 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直线电流的磁场 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同心圆, 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3、安培定则(一) 用右手握住导线,让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 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方向。 4、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周围能产生磁场,并与条形磁铁的磁很相似。改变了电流方 向,螺线管的磁极也发生了变化。 5、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关系:安培定则(二)(右手螺旋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

八年级下册科学学习方法答案

新教材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目录 第1章电与磁 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6节家庭用电 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 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3章空气与生命 第1节空气与氧气 第2节氧化和燃烧 第3节化学方程式 第4节二氧化碳 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第6节光合作用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4章植物与土壤 第1节土壤的成分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吸收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第6节保护土壤 2014年八年级科学下册学习方案 【课程目标】 第一章电与磁 知道磁体及其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磁场的性质,判断方向的方法,磁感线,地磁场。认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特性,安培定则的使用,电磁铁的组成和特点,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缝隙电磁铁的结果,猜测影响其磁性强弱的因素,并通过实验证实。知道导电线在磁场中收到力的方向与哪些有关。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电流的条件。知道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测电笔的使用,保险丝的作用,断路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分析电路中短路的情况。了解一般情况下的安全电流和电压,知道触电事故的发生,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表示。电流

周围存在着磁场,电磁铁的应用,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铁的组成,影响其磁性的因素。矩形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情况。通过实验,切身了解到直流电动机的转向、转速与电流方向、大小和磁场方向、强弱的关系。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熔断器的作用火线和零线的判别。安全用电的原则。 难点:磁场、磁感线的形象化描述及磁场、磁感线的方向。通电螺 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和特点。实验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因素。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短路的情况分析,触电事故发生的几种可能情况。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知道原子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认识分子微粒大小、质量的数量级。了解同位素的结构特点,知道物质也可由离子构成,认识其数量级。掌握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的初步分布,了解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及作用。认识常用元素符号,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元素周期表,了解各种元素在表中的分布。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熟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重点:了解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分子 可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元素的特点,同位 素的特点,离子的概念;认识元素周期表,熟记1~18号元素名称及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化合价的含义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分数;熟练使用实验 室仪器,能估算晶体的体积,并计算出离子的大小,理解硫 酸铜晶体在受热时会失去结晶水。 难点: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 的分子;同位素以及离子的形成;元素组成物质及原子组成物质的区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每 一列排布的规律;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组成空气的各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空气的利用。了解氧气的主要性质及各种制取方法,了解氧化反应及概念,燃烧的条件,能比较燃烧、缓慢氧化的异同,火灾自救。 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区别,质量守恒定律,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加深对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的理解,掌握有关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认识空气中氧气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呼吸作用。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及重要意义,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及产物。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碳循环,臭氧层的作用及其保护,了解温室效应。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治措施,看懂空气质量报告。 重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散和用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和工业制法,催化剂的概念,燃烧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纯物质和不纯物质 的换算;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吸 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含义、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 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氧循环、碳循环;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 治。 难点:用实验测空气的成分;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含义,灭

浙教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第1章符号与粒子 三、计算题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 AxB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 3.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 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质子数(带正电)=核外电子数(带负电),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森 4. H2O有那些意义 (1)、表示为水这种物质(物质);(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 (3)、表示一个水分子(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5)、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氧气O2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水 H2O;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如氧化钙CaO 。 6. “2”的含义:2Ca2+前2: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 2H 2O 前2:2个水分子,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CaO (Ca上方的+2)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硅 > 铝 > 铁。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周期,“列”称为族;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大。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第2章空气与生命

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78% ;氧气约占 21% ;二氧化碳约占 % 。 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用排水集气 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收集。 3.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能溶于水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能和水反应生成 碳酸(H2CO3,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收集。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内变浑浊 (方程式为 Ca (OH )2 + CO2 =CaCO3 ↓+H 2O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 温室效应 效应。 4.填写下面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表格:(条件:点燃或加热) 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H 2O 2 和加热分解 KMnO 4 或 KClO 3 ,化学方程式为 (1) H 2O 2 ====== H 2O + O 2↑ (2) 2KMnO 4 ====== K 2MnO 4+ MnO 2 + O 2↑ (3) 2KCl O 3 ======= 2KCl + 3 O 2↑ 工业上用 分离空气 制取氧气。利用两种气体的 沸点 不同,属 物理 变化。 6.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 催化剂 ,它的作用是 改变反应速度 ,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7.我们把物质和 氧气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我们把 发光 、 发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 燃烧 ,如果这种反应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就会引起爆炸 。 而自燃是 缓慢氧化 引起的。 8.可燃物自燃的2个条件是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有充足的氧气并与之接触 。 9.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上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上看,就是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 、 原子个数 和 质量总和 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加,所以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 原子。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反应物 原子 重新组合成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10.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肺 ,呼吸道包括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 11.人体的呼吸运动包括 吸气 和 呼气 2个过程,是靠 膈肌 和 肋间肌 的活动而产生的。 12.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 光 的作用下,利用 二氧化碳(CO 2) 和 水(H 2O ) 等物质制造 有机物 ,并释放 氧气(O 2) 的过程,其发生的场所是 叶绿体 。 13.在鉴定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的实验中,检验淀粉的物质是 碘液 ,遇到淀粉会变 蓝色 。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时我们用的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14.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是: 15.检验二氧化碳,空气,氧气,氮气的方法是:将点燃的火柴放入集气瓶内,剧烈燃烧的是氧气,无变化是空气,熄灭的是CO 2和N 2。这2者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变浑浊的是CO 2,不变的是N 2 。 16.实验室里用盐酸和碳酸钙 制取CO 2,化学方程式CaCO 3+2HCl=CaCl 2+ H 2O +CO 2↑ 。 17.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从而释放能量提供给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葡萄糖+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18.大气中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的气体是 臭氧 ,分子式为 O 3 , 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排放 氯氟烃 ,而使其遭到破坏。 MnO2 △ △ MnO2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以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和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 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 1.图 2.表 3.计算机图像 4.公式 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 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二、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原子的定义与性质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原子的性质

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1章 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 耳的各部分功能: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耳蜗:有听觉细胞,把声音的振动转变为电信号。 声音是由于物体(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引起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没有了。声音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在同一温度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其次、气体中传播最慢;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 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减少噪声的途径:1.减小噪声源的噪声(改造产生噪声源比较大的机器;更换噪声比较大的机器;用金属做成蜂窝状装置吧噪声源罩起来。如:安装消声器) 2.在传播途径过程中减弱(远离噪声或设置屏障。如高架桥或高速公路设置隔音板。如:将有噪声污染的工厂迁离居民区和办公室。) 3.在人耳处减弱(人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以防止噪声损坏听觉器具。 第2章 形成视觉的条件:1、必须要有光线,可以是发光的,也可以是不发光的;2、眼必须在光传播的线路上,并且被眼接受。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到平面或其他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为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当光垂直入射时,进入第二种介质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另一侧f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u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 3.1空气与氧气(1) 一、知识要点 1.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测量原理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2)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3)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二、注意事项 1、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实验中应注意一下几点:(1)装置不漏气 (2)红磷应足量 (3)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2、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如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都较稳定,所以都可作保护气;液氮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液氮可作冷冻剂。 3、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选择可燃物时的两个条件:一是该物质在空气中就能燃烧(助燃剂为氧气而非其他气体);二是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为固体或液体。 4、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一般用体积分数表示,而非质量分数。 3.1空气与氧气(2) 一、知识要点 1、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液态氧气为淡蓝色,固态氧气为蓝色雪花状。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指的是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只不过生成物中的原子组合形 式与反应物中不同。 3、氧化物: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四氧化三 铁等都是氧化物。 二、注意事项 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时,为防止熔融的铁或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因局部受热过 多而炸裂,需预先在集气瓶中盛一些细沙或水,并使铁丝选在瓶中央而切勿触及瓶壁。 3、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而不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不能将氧改成 氧气,否则会将氧化反应的范围缩小。 4、同种物质,反应条件不同,实验现象不同;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同,反应所需条件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