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

课题: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思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堂课的实验器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引入:我以一个普通的塑料瓶(底部已经去掉)引入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产生质疑:底部去掉的塑料瓶也能装上水吗?从而展开了本堂课的教学。

1. 大气压强的存有。用真空罩(已经抽掉了里面的空气)装上塑料瓶,放入空气,塑料瓶被压扁。从这个现象中发现:是空气压扁了塑料瓶,很自然的得出了空气是有压强的。然后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泡沫自动上浮),验证大气压的存有,并启发学生我们是怎样利用大气压的,为后一环节学生实验作铺垫。通过上个实验的启发,学生完成实验---气球自动进入瓶中和气球完好无损从瓶中取出来。进一步体验大气压的存有。最后回归历史,告诉学生,在很早以前人们对大气压强的存有就做了探究----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

2.大气压的测量。吸盘演示实验引出粗测大气压(P=F/S),并评估这个实验,从而让学生思考其他测量大气压的方法(P=ρg h)。从覆杯实验加以引导,然后通过视频(水柱实验),学生明白用水来测量操作不便,引入思考:怎么改进实验。引出托里拆里实验。教育学生,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前辈们作出的不懈努力,向前辈致敬和学习。

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大气压压在人手掌上的力多大?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加深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介绍大气压还能够用测量工具测量,并让学生自制气压计,锻炼学生的动手水平。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通过视频(用自制气压计带学生上山测大气压)总结影响大气压的因素,提出大气压对沸点的影响。告诉学生,大气压除了与海拔高度相关以外,还与天气、季节、温度等相关,让学生明白:大气压就在我们身边。

4.大气压的应用。介绍大气压也是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引出大气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寻找生活在利用大气压的事例。并现场做真空收纳袋的使用,让学生感觉大气压真的很有用,并通过高原反应,提出大气压有害的一面。

拓展:假如没有大气压,我们的世界会怎么样?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谈谈自己的想法,并在课余写一篇科技小论文。

基本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力求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注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学生熟悉的吸管、吸盘等生活现象引入教学内容。第二,注意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在现象的对比中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不但对教师的演示实验提出要求,还提供了大量的照片图,还在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中,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性的活动,期望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实验过程中,体会和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物理学习初步了解了一些物理现象,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学习方法。他们的思维活动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转折期,在进一步学习较抽象的理论知识时,还需要有直观形象和表象的支持。通过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实行物理探究的兴趣,为深入教学引路。

教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因为大气压强的客观存有而产生的现象。

②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③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2.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大气压强相关的现象,自己动手体会大气压强的存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亲自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大气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理解,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②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

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并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

教学资源:

真空罩锥形瓶玻璃瓶(带橡胶盖)玻璃管

胶管气球红色的水打气筒(两用)塑料注射器

水柱实验(录像)托里拆里实验(录像)自制气压计探究大气压(录像)教学过程:

引入:

老师学生备注

普通的塑料瓶装水现象:没装上水(漏了)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查找原因:瓶子底部去掉了的

动动脑

漏了的塑料瓶也能装上水吗?质疑!

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兴

趣。

盖上盖,再次装水。

现象:装上了。

原来真的能够!不可思议。

要想解开这个谜,就请大家跟

着老师进入今天的大气压强的学习。原来和今天的学习内容相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求知欲,引入

课题

展示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带着

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学生打开课本,开始自学体现新课程教学,先

学后教

教师学生备注

演示:真空罩中装有一个塑料瓶,放入空气

后,塑料瓶怎么啦?

变扁了直观地反应了大气压强的存

我放入了什么?空气层层引导,得出的结论自然,降低了学习的难道

是谁压扁了塑料瓶?空气

放气

难道空气也能产生压强??好像能初步能得出结论,为后面的自己验证

铺垫

气体像液体一样,也有压强。地球的周围被厚厚

的空气层包围着,我们把空气层叫大气,大气对浸在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原来气体有压强

板书:一、大气压

大气压强是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现象,现在我们来

做一个有趣的关于大气压强的实验。

泡沫会自动浮上来吗?

思考:观察玻璃罩内外水位高度

的变化,并思考变化的原因。

让学生进一步

了解大气压强

实验现象:玻璃罩外水位下降,里面水位升高,

泡沫浮起来了。

老师引导,和学生一起分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

学生一起分析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改变容器里的大气压强,使容器内外形成压强差,这样我们就能够对大气压强实行合理的利用了。根据刚才实验得到的启发,你能不能让气球自动的进入玻璃瓶中,并通过实验,思考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存有。

通过实验体会大气

压强的存有,并在

实验中观察和思考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

因和方向,降低学

习难度,

你通过什么方法让气球自动进入瓶子的?抽气

合作学习。贯彻新

课程理念。

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学生分析,其他的学生补充。

如果要让气球完好无损地自动从瓶子中出来,

你能做到吗?学生实验

深入理解人类利用

大气压强的方法

你用了什么方法?充气

体验实验的乐趣、

合作学习的乐趣。这又是什么原因啦?学生分析。

类比液体压强,联系刚才的实验,谈谈大气压强

产生的原因?大气受到重力和具有流动性

类比学习,降低难

板书:

方向:各个方向都

有压强

大气压强的方向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其实,在古代,人们认为大气并没有压强,直到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彻底推翻了人们的理解,因为这个实验的发生地在马德堡市,所以这个实验叫着马德堡半球实验,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下这个实验,有哪两位同学愿意来试试?学生体会马德堡半球实验:

两个大力士来动手拉铁制半球。

现象:学生拉不开铁制半球

联系历史,追逐历

史的发展过程;情

感教育:敢于挑战

板书:马德堡

半球实验

谁能解释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学以致用

如果要想拉开,怎么办啦?动手试试。

放气

两个女生拉球。

现象:很容易拉开了

实验反差让学

生明白:是大

气压的作用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不但存有压强,而且还很大,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啦?学生思考:这么费劲都拉不开,

大气压强到底多大啦?

提升学生学习

兴趣。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老师学生备注

这是一个吸盘,我一压,吸盘就吸在了黑板上,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回答:挤掉吸盘里的空气,

外界的大气压强把吸盘压在了

黑板上。

从生活走向物理。

如果我要想知道压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强,怎么办啦?各个小组能够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需要压力和受力面积。

小组合作,发挥

集体的智慧。

板书:大气压强

的测量

压力怎么测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测出刚拉下吸盘时的拉力;吸盘的面积。

请评估一下这个实验吸盘内空气没法挤尽;吸盘掉的

瞬间不好读数;吸盘的面积不好

测量

发散思维

如果我们要精确的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值,

怎么办啦?

我们换个角度思考。

思考: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动动脑

在玻璃瓶中装满水,盖上塑料片,倒过来,

塑料片会掉吗?

猜想理论联系实际

现象:没掉

为什么?

大气压强托住了塑料片惊讶,又理所当然。

如果将瓶子倒放入水槽中,抽掉塑料片,

水柱会下降吗?猜想,并思考为什么?

步步引导

现象:不会降分析:大气压强大于了玻璃管里水柱的压强

换一个长一点的玻璃管,只要管中水柱的

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水柱就不会降;如果有一根充足长的玻璃管,里面水柱的压强已经大于了大气压强,会出现什么现象

啦?思考并回答:下降

步步引导

下降到什么时候?下降到水柱的压强和大气压强相等的高度

是大气压强支撑起了这么高的水柱,只有我们测量大气压强支撑住的水柱的高度,我们就能够算出大气压强的值了。

大气压强到底能支撑起多高的水柱啦?猜想

学生看视频(水柱实验)

结果:10M左右高度

体会间接测量方法

验证猜想

实验不方便操作,怎么改进?学生思考

情感教育:学习古人

敢于探索的精神

板书:托里拆里实验托里拆里只用了一个根1M长的玻璃管就

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托里拆里实验是怎样

测出大气压强的值的啦?

观看视频(托里拆里实验)

我们把760MMHg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

作标准大气压,用P0表示,通过刚才的自学,告诉老师,760MMHg高水银柱等于

多少帕啦?1.013×105Pa

板书:标准大气

压用P0表示

P0=760 mmHg=1.013

×105Pa

1.0×105Pa的压强压在手掌上能产生多大的压力啦?

学生计算:P=FS

=1.0×105Pa×0.01m2=1000N 联系生活,加深对大气压的理解

同学们请伸出右手,现在相当于2个人站在

了你的手掌上,你有受压的感觉吗?

没有联系实际

三、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吹气

现象:玻璃管水柱升高

四、大气压强的利用

大气压强除了与海拔高度相关以外,还与

天气、气温等因素相关,所以大气压强也是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大气压强如此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利用大气压强的事例啦?学生讨论,展示。

吸盘吸管输液

呼吸火罐等等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板书:大气压强的

利用

吸管就一定都能吸上饮料吗?能质疑

同学们能够试试,桌上老师给同学们提供

了器材,用注射器模拟人吸的过程,赶紧

动动手吧。

学生动手实验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

你吸上水了吗?

一部分学生:有

另一部分学生: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原来大气压强有如此妙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为什么出现两种不同的效果?对比两种器材,有什么不同?一个有出气口,一个没有

观察入微,通过简单

的事例,

解决了生活中“吸”

类现象产生的原

因。

由此,把水吸上来主要靠的是谁的力量?大气压强

再观察胶管的变化胶管变扁了

联系实际

小结:(一)我的收获

(二)我的反思

我的评价:

完成课本“动手动脑”第1—4题

课堂板书:

一、大气压强

马德堡半球实验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1. P=F/S

2. P=ρg h 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P0= 760 mmHg

=1.013×105Pa

三、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海拔高度

四、大气压强的应用

教学设计说明:

1.本堂课的设计,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学生主导,老师引导;学生主体,老师载体。在知识的生成上学生通过猜想、实验、讨论、总结来完成的。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物理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2.本堂课在实际教学中是两课时,但为了保证课程的完整性,特设置成了一课时,所以在学生活动的时间上作了一定的剪辑。

3.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抽水机在我们南方比较少见,学生在实物上比较陌生,所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课下上网查找资料,然后在下堂课再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

4.对于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因在物态变化的时候已经提到过,所以在这节课没有过多去说明。

课程流程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课标依据】 本专题属于课标三大主题之一——“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该部分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教材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4节,是对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特点的拓展,也是流体力学的基础。本节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和”飞机的升力”两部分构成。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科学理念。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引用大量的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进行探究式教学。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过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压强的例子,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本节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不涉及复杂操作,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初二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求知欲旺盛,动手能力强,尤其对神奇的物理实验充满兴趣。针对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在课堂中以大量的实验和生活例子作为主体,引导学生针对现象进行探究思考,开展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口头表达和实验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知识与技能: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实验,通过分析现象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观察、思考生活中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或应用;自制机翼模型,观察其结构特点,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升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和生活中有趣的现象,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的奇妙现象,感受物理学的魅力,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养成对身边现象关注、思考的习惯,并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本节知识在飞机上的运用,让学生看到科学原理的的价值,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到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飞机升力成因及其他相关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彩纸、直尺、硬币、乒乓球、矿泉水瓶、注射器、自制机翼模型、飞机升力演示器、小风车(验证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关系)、大软管、彩纸屑、吸管、吹风机、烧杯、水槽等。

压强优秀教案课程.docx

9.1压强 湖北省大冶市还地桥镇中学刘顺才 【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课标解读】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课标将该知识点定位在“理解”层次,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对于压强知识,学生几乎是一无所知,虽然压强的概念学生非常陌生,但压强的实例在生活中却很广泛,素材非 常丰富。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来看,只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和理解压强都将变得容易。也为 后面液体﹑气体压强和流速与压强的学习打下基础。 2.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属于“了解”层次,是巩固压强概念和深入学习的需要,同时更是 为了让学生能把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教学内容】 会运用压强公式和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压力、会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探究知道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运用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计算。 【教材分析】 《压强》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与浮力》的第一节。本节 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思想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 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 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本节教材从 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 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 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 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 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的概念,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并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 1. 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设计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与知识并重。 【教具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鸡蛋、缝衣针、砝码、磁条等。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气球、短铅笔、海绵、橡皮泥、小桌、钩码等。 【教学过程】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大气压强》导学案

3、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应用。 (四)大气压的应用 演示抽水机的连续抽水动作,讨论: 为什么工作前要将入水管和水泵内充满水? 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 m左右?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来工作的。 三、释疑——主动展示,阐释疑点 例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例2 小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cm压力锅”的字样,他测得高压锅 限压阀的质量为70g,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mm2.问这个商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蒸 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若锅盖面积为260cm2,则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多大才能保证安 全?(设大气压P0=105pa) 四、启思——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1)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异同: (2)大气压的变化均匀吗。 (3)能用P=ρgh计算大气压强吗?。 五、精炼——当堂训练,提升能力 大气压强(第1课时) 1、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2、如图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 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这表明。如果将杯口转到(d)、 (e)所示的位置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说明大气向都有压

强。 3、如图所示,在铝制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 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B、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问又自动恢复原状 4、如图是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当时的大 气压值应为() A、76cm汞柱 B、75cm汞柱 C、74cm汞柱 D、73cm汞柱 5、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长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换用一根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6、文文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准确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mm,此时的大气压值 为Pa,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ρ水4kg/m3,g取10N/kg) 银=1.36×10 7、如图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杯中的饮料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A、晓明对饮料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饮料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饮料液面上的结果 D、饮料压力的作用 8、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瓶口朝下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如果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瓶子,瓶底已提到水面以上,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关于瓶中水的情况,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水全部从瓶中流出 B、水不流出,瓶中充满水 C、瓶子露出水面的部分没有水,留在水下的部分有水 D、无法判断 9、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 A.往水银槽中多加些水银B.从山脚下移到山顶做实验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D.将水银槽内的玻璃管轻轻上提10、人呼吸时,在肺的形状从下图中左图变成右图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 A.大于大气压B.等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D.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11、小明全家计划在暑假中出国旅游半个月,为了家里盆景中的水不因蒸发而干涸,小明事

《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过程,体会伯努利原理的推理过程。 (2)通过对鸟翼和机翼的观察和探究,认识升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了解历史,加深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交流讨论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对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认识“升力”。 三、教具: 乒乓球两个、漏斗、两张纸、纸片、水槽、水、水杯,吸管两支、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件1)引入:同学们看过特工007系列电影吗?有的同学可能看过,咱们来共同看其中一个电影片段,看一下片段中,007和敌人作战时的一个镜头。 (1)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看完后说一说,你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哪一个镜头,(人被“吸”进飞机的螺旋桨内)。 (2)、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可能是飞机螺旋桨那里空气流动快的缘故。 师:空气流动快,就可以把人“吸”进去了吗? 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知识殿堂。 引入今天的课题“在流体中运动”。 (二)进行新课 1、流体的定义:什么是流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如:空气、水等。流体流动时的压强称作流体压强,空气和水流动时有快有慢,当流速变化时,流体的压强是否变化,如何变化?下面我们来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2、科学探究活动———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 (2)(课件2)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大。 猜想2: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小。 猜想3: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不变。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我们在探究过程中,提出了猜想假设以后,接下来要做什么? 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第3节大气压强(20201109180655)

第 3 节大气压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 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有关大气压强的学生实验,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以及大气压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通过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体会物理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对大气压强的了解,初步认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有回归于生活 二、重点难点 1. 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原因 2. 解释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 水槽、软卡纸、注射器、橡皮碗、玻璃抓手、纸杯、保鲜袋、橡皮筋、酸奶瓶、托里拆利实验视频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演示实验: 取两只试管,一只较细较短,一只较粗较长,较细的试管刚好能够放进稍粗的试管里,并能自由移动,在稍大的试管内装满水,把较细的试管插入大试管中,手扶小试管,将大试管倒置,放开手,提问:同学们,猜想一下,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同学们先回答猜想),演

示,同学们观察,小试管在大试管中爬升,提问:为什么试管没有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掉,而是在往上升呢?学生回答,自然引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大气压强。 (二)、动手试试吧 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或者身边的物体证明大气压强存在或者大气压强的特点,实验结束,小组可以交流讨论自己的结论,并派出两个代表进行展示组内的实验,在展示实验的时候,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按照你用了什么器材?做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得到什么结论?着四个部分进行展示。 学生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可进行的实验有: ①覆杯实验 ②橡皮碗实验 ③注射器“吸” 水实验 ④纸杯“吸”袋实验等 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实验,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总结,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感受到了: 1.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 物体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处处都存在大气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三)、学以致用 既然同学们都感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特点,那么大气压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及指正。 教师提问:现在你能解释小试管为什么能在大试管中爬升了吗? 学生回答。 (四)、比试一下 老师来给大家举一个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蜘蛛人”想要把高楼大厦擦干净,为社会做奉献,要用到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手中的玻璃抓手“ 蜘蛛人”,他们在高空作业时,靠着身上的威亚绳上下移动,但是当他们把面前的一块玻璃擦干净后,想擦左边或者

第九章第一节 《压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是力的概念的延续——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概念是这一章的核心,也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时也经常用到。明确概念是关键,应用概念是重点。理解压强概念最关键的是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猜想预测能力,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能力;而压强知识的应用,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力的作用效果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对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多数物体压在另一物体表面时,形变并不明显,教学中应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这一个点。同时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利用压强知识解释相关现象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暴露出各种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和互相纠错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力的概念。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能建立起压强的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Pa)”。 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来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2、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 通过探究过程建立压强概念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法和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等方法。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

第九章 流体压强

第九章压强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气体和液体都是可以流动的,所以称为流体。 2.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探究1如图所示的杠杆左端悬挂一薄铁片,右边挂一配重锤,调节 配重锤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用吹风机在薄铁片上方吹气,可以观察到杠杆右边下沉;用吹风 机在薄铁片下方吹气,可以观察到杠杆左边下沉。 在薄铁片上方吹气时,右边下沉,说明薄铁片上方空气流动加快,压强减小;在薄铁片下方吹气时,左边下沉,说明薄铁片下方空气流动加快,压强减小。 结论: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探究2如图所示,将一个透明三通玻璃管第1个管口与水槽相连,第2个管 口插入盛有染红的水的玻璃瓶中,当水槽中的水通过第1个管口流入玻璃管, 并从第3个管口流出时,可以观察到瓶中的红水也会从第2个管口上升到水平 管中,并与水槽中流出的水汇合,从第3个管口流出。 水平管中水流动时,使竖直管口上方的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瓶中的红水压进竖直管中,从竖直管中上升进入水平管。 结论:液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 知识点二.飞机的升力 1.飞机机翼的升力

把机翼做成类似飞翔的鸟的翅膀的形状,向上凸起,如图所示。 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有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着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 当机翼倒置过来,下面凸起时,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会产生一个方向向下的压力。 2.在生产、生活和技术上的应用 生产、生活和技术上很多都应用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知识。如跑车尾部的“气流偏导器”产生方向向下的压强差,让车轮紧抓地面,还有小型喷雾器、汽车的化油器、球类运动中的“弧圈球”“香蕉球”等。 3.气压计:气压计是测大气压的仪器。常用的有水银气压计,它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制成的.还有无液气压计,也叫金属盒气压计,它是根据内部抽成真空的金属盒的扁平变化来反映大气压大小的.锅炉上的气压计、储气钢瓶上的气压计就是无液气压计。 知识点三.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方法 不论是液体还是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流体的流速不同是多方面造成的,如房外比房内、窗外比窗内、门前比门后空气流动的速度快;有的是快速运动的物体带动流体的流速加快,如轨道上列车高速行驶时会导致铁路一侧空气比铁路外空气流动快,河道的行船会导致附近河水流动的速度加快。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相关问题的分析方法:先定流速快慢,后定压强大小。 流速快慢的分析:①自然流动的空气和水,一般是在较宽阔的地方流速小,较狭窄的地方流速大; ②运动物体引起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运动的物体周围流速快,其他地方流速慢,凸起的地方流速快,平缓的地方流速慢。 知识点四.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 如果一个物体的两个侧面流体流动的速度不同,两侧面的流体对物体的两个侧面就会产生压强差,形成压力差,对物体的运动会造成影响。机翼的升力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产生的,乒乓球、足球运动时的“弧圈球”“香蕉球”也是利用这一原理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人教版

第3节大气压强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 5.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自主探究 学点一:实验证明大气压是否存在 提出问题: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气体也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性,那么气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 活动体验:将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用手按住硬纸片倒置过来,观察现象;然后将杯口慢慢地转到竖直位置,观察现象。 阅读材料: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民们看到了一件令人既惊奇又困惑的事情:他们的市长,就是发明抽气机的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三十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连16匹马都

不能把它们拉开,当马用尽了全力把两个半球最后拉开的时候,还发出了很大的响声,像放炮一样。”市民们惊奇地问:“是什么力量把它们压合得这么紧呢?”“没有什么,是空气。”市长这样回答。而如果把铜半球上的阀门拧开,空气经阀门流进球里,用手一拉球就开了。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思考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1)用吸管喝饮料,先吸走管内空气,管内气压远远小于管外的气压,饮料在管内外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管内,进入嘴里。 (2)大气压强产生的大气压力把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墙上。 归纳总结:1.大气压强确实是存在的,大气压强简称或。 2.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是。 学点二:大气压的测量 提出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4)为什么不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 (5)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会改变吗? (6)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单位 ?教具:钉板、砝码、石粉、铅笔、海棉、橡皮泥、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课文76页14.1 - 1蝉及14.1 —2沙漠之舟)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一压强 二. 新 课教学j (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F G

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大小: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 2 ?突破难点的方法: 练习:利用如图1几种情况分析压力的作用情况来巩固所学的压力的知识。(图1) (二)压强 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 1 ?提出问题2?进行假设和猜想3?设计方案(实验)4?进行实验(学生探究)5 ?分析现象6?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或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公式: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F S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F--- 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一平方米(m 2) 1Pa = 1N/m 2 压强的物理意义: 以P=20Pa为例,P=20Pa=20N/ m 2,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20No 讲解例题,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压强及有关计算(特别是公式的应用和单位的统一)通过列举相关的实例(啄木鸟、图钉、刀等),提出问题,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感受、经验进行讨论并总结和归纳: 减小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 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 增大压力(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练习:小李的质量是65Kg,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是4.5dm2,当小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他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尽可能穿插在相关知识的讲授中完成对应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课本P79----3、4 六?教学后记: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初中物理第九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 第九章:压强 1 1 知识沧海桑田 能力直到永远 第九章: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识清单 (1)流体的定义:液体和________.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_. (3)飞机的升力:飞机机翼横截面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比较平,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________,压强较________;下方的空气流速较________,压强较_______.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因而有________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失分警示 飞机机翼横截面上凸下平,这使得飞机前进时,空气流经机翼上方的路程长,空气流速慢,压强大(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与越 ______。 2.如图是机翼的模型,当飞机飞行时,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 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_____,因而速度_____,它对机翼的压强_____;下方气流通过 第2题图 的路程_____,因而速度_____,它对机翼的压强_____。 3.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_____,压强_____,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_____,压强 _____,强大的气流会_____。 4.如图所示,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发生的现象是[ ] A.纸向两边分开 B.纸向中间靠拢 C.保持原来位置不动 D.都有可能 第4题图 5.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 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6.落满树叶的道路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经过时,树叶会( ) A .从路边“吸向”车旁 B .从车旁飞向路边 C .只向上飞扬 D .不受影响 7.如图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 B .用漏斗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 C .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 D .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

第3节大气压强

第三节大气压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可分为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与变化两部分。 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认识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难点;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大气压是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大气压,但学生对大气压的存在却并不清楚。因此,这节课首先要让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教科书用图13.3-1中的甲、乙两个现象和丙的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在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后课文提出: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教科书通过图13.3-2的实验使学生对大气压的大小有一个感性认识,再利用录像演示了托里拆利实验,并解释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在这里还要让学生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学生充分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基础上,课文介绍大气压的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在介绍气压计时,教材把重点放在常用的金属盒气压计上。 最后让学生观察图13.3-6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抽水示意图,通过“想想议议”来弄明白它们的工作原理。 另外,这节课的习题也非常有生活气息,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建议: 1.关于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可利用图13.3-1丙的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这个实验的效果非常明显,它既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增加马德堡半球模型的实验(它既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还能使学生对大气压的大小有一个感性认识)。在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后就可让学生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图13.3-1甲、图13.3-1乙等生活现象。图13.3-1丙的实验改为用酒精灯对饮料筒加热后封口,让它自然冷却效果也很好。 2.关于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和液体都是流体,因此它们的性质有相同之处,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性质相似,在进行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复习液体压强的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大气压也随大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于人们平时是站在下面向上看的,故改成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掌握控制变量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实验在物理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压强概念、利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概念及公式。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小桌子、沙子、钩码、一次性碗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观察教材中P29三幅图片:(1)茫茫白雪中的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但是一个陷下去了,而另一个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2)小小的蚊子可以把口器能把皮肤刺破,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2. 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从同 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 么问题吗? 二、新课教学 (一)、压力 1、压力 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人对地或水杯对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 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水杯放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 讨论:刚才谈到的两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 (1 )概念: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注意: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 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课时练

大气压强 学校: 姓名:班级:考号: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把针孔封住,若活塞的横截 面积是10 cm2,活塞自重不计,外界大气压为1×105 Pa.为使活塞不致下落,在活塞下最多能挂的钩码重为 (). A. 1 N B. 10 N C. 100 N D. 1 000 N 2.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 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 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3. 如图所示,甲(球形容器)和乙(水槽)中均装有温度比外界气温高的热水,两者之间用细玻璃管相连,甲上方有气体.此时,水处于不流动状态.由 第1页/共14页

于外界气温较低,因而两容器中的水会逐渐降温,在降温过程中 (). A. 水会向下流一些 B. 水会向上流一些 C. 由于同时降温,水不流动 D. 水是否流动与温度无关,所以水 原来不流动,降温过程也不流动 4. 房顶的面积是100 m2,房顶受到向下的大气压力约为107 N,相当于质量为1 000 t的物体压在房顶上,而房顶不会塌下来的原因是 (). A. 有墙的支持 B. 房顶非常牢固 C. 房顶上、下两面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D. 房顶下面的大气压大于房顶上面的大气压 5. 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 ℃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 A. 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B.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C. 缩短加热沸腾时间 D.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6. 某中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托里拆利装置测量当地大气压强值如图所示,若将此实验装置搬到黄山顶上,则上面真空部的长度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7. 内地青年应征入伍赴藏后,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课《压强》教学设计 姓名: 李红波 单位:五龙口一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课 《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教学准备 气球、水槽、沙子、砝码盒、压力小桌等。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面刚学习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现在老师挤压气球时,手对气球有力的作用吗?如果手对气球有力的作用,那么这个力是什么力?力的作用效果如何?引出压力的概念。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先给学生出示一张踩气球的活动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我和同事通过在气球上放木板的方法,让一位同事真正站在气球之上的视频,并提出为什么放上木板后气球没有被全部压爆,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整体构思】 1、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相关的现象。 3、学会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物理规律。 【预习提示】 1、流体。 2、流体与压强的关系。 3、升力。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据报道,在成都红砖桥附近的铁路桥道口,一名小女孩在火车疾驶而来时,为躲避火车,便躲在距离铁轨很近的石坎上,并低头捂住耳朵,谁知强大的气流将女孩的长发卷起,将其拖入车底,女孩当场死亡。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是火车驶近时,靠近火车的地方空气流速,气体压强,气体压力差就会将人推向火车,引起事故。因此,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等车。

2、用嘴巴对着两张竖直放置的纸吹气,两张纸会 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为配合铁路第六次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公告,指出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lm安全线外,请你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二、目标定向课件展示三个生活情景 1、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舞起来。 2、冬天,风越刮越大,带烟囱的炉子里的火越着越旺,火苗越蹿越高。 3、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着,过堂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同学们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吗?科学往往就藏在我们身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揭示这个小秘密。 三、学生自学自学指导任务一:自学课本框题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流体? 2、观察课本图示,凭你的经验,猜想一下实验的现象: 实验一:猜想:两乒乓球会。实验二:猜想:两只小船会。任务二:动手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1、实验一的实验结论:

1.在流体中运动

10.1 在流体中运动 导: 【学生活动】:预习检测及反馈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自主检测1:完成下列填空。 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称为流体; 自主检测2:小组的实验探究过程。 (1)猜想:你所在的小组是第_____组,你们的猜想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 (2)探究:验证此猜想的简单实验(或生活经验)是:(文字描述或画图说明均可) (3)结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_。 小组互助活动:(1)根据老师给出的正确答案先自行纠错(2)组长记录组员完成及纠错情况: 完成情况: 组员自评:错题_________处。 纠错情况: 物理小组长:此组员纠错_______处,该组员______(是、否)认真纠错,物理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探: 【探1 】如图所示,当松开握小球的手时,为了让漏斗中的小球悬而不落,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及时练习1】下面的实验,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B.C.D. 【探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探究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压强计的两端分别置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附近,用鼓风 机向模型左端吹气,可观察到压强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则() A.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D.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及时练习2】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些跑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跑车高速行 驶时,增加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那么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应是() A.B.C.D. 达 1、小红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为了不使雨伞被大风吹起,小红需要额外施加一个向下的 力,是因为伞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__上方的空气流速,所以向上的压强_____向下的压强(选填“大于’或“小于”)。 2、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 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A.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B.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3、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 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A B C D 4、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进攻技术.如图为某人某次拉出的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 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球在空中前进时受平衡力作 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 课堂深探究 预习巧导航 1

八下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

§9.1压强—教学设计 一、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 1、压力作用的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会设计实验定性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压强的物理意义;理解压强的概念。 3、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即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和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学生很容易列举事例,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学生也容易找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但用语不一定规范,比如把压力说成重力。这里需要老师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压力的概念及它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定义、公式,因为学生已经学过速度,只要老师稍作引导,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只是在应用公式时,老师要强调公式中的压力一定要写作F,不要写成G,即使有时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生产生活的例子,相信他们会有兴趣以及有能力找到并总结出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三、思考题设计: 1、利用你的身体或身边的一些物品来产生压力,你对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想法?---同位交流 2、请你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说出你猜想的依据-----小组交流 3、你能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实验需分几步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4、(1)这个实验能否定量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因素的关系?你有什么办法得出定量的结论?你是否觉得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看书标出压强这个物理量,了解其物理意义 (2)你能给压强下个定义吗?(类比速度)根据定义,请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看书标出压强的计算公式p=F/S,了解各个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 5、(1)压强公式p=F/S中的F是压力,而不是物体的重力,你能区别压力和重力吗?(教师板图三种情况下支撑面受到的压力:①水平面②竖直面③斜面) 总结得出:压力的定义并强调压力的方向。 (2)S指受力面积(亦指接触面积),而非物体的表面积。(教师在此多列举事例让学生比较,如:人站立时与走路时;小物体放在大物体上面与大物体放在小物体上面;一本书放在桌子中央与书的三分之二放在桌子上面等等。) (3)应用压强公式解决1-2道简单的计算题,强调应用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6、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你有办法控制压强大小吗?请说出你的办法并列举事例。---同位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