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去2ka湖泊沉积记录及所揭示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过去2ka湖泊沉积记录及所揭示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过去2ka湖泊沉积记录及所揭示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过去2ka湖泊沉积记录及所揭示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4, 3, 95-106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4713732289.html,/journal/ccrl

https://www.doczj.com/doc/4713732289.html,/10.12677/ccrl.2014.33014

The Progress and a Perspective on the

Climate-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Lacustrine Records of Last 2000 Years

Wenjing Li, Fengqin Chang*

Key Laboratory of Plateau Lake Ecology and Globe Change, 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Plateau

Geography Process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Email: liwenjing512@https://www.doczj.com/doc/4713732289.html,, *fqchang@https://www.doczj.com/doc/4713732289.html,

Received: May 15th, 2014; revised: Jun. 14th, 2014; accepted: Jun. 22nd,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471373228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climate changes during last 2000 yrs are one of the main topics drawing the attentions of scientists all around the world, as it connects to the climatic data obtained by the scientific equip-ment, contains the information produced by the human activities, and is also the key point to ex-plore natural processes of the climatic changes. Generally speaking, three aspects of the progress have been made by the Chinese scientists during last years, which include firstly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s using historical data and documents, and then is the climatic proxies drawn by geochemical, especially the organic geochemical data. And lastly, the climate simul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the precipitation changes under the scenario forced by both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impacts. Among the studies on the climate changes during last 2000 years, lacustrine sediments have the priority of irreplaceability since they are widely distri-buted, their accumulation processes are continuously, and they also contain rich information re-lated with the climate-environmental changes. Anyhow, there are not many studies on the lacu-strine sediments and there are few proxies obtained from lake deposits that definitely represent either temperature or precipit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faced and overcome on ob-taining the sediments with high resolution, establishment of the highly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chronologies, defining the independent climatic proxies. We believe we must put our efforts o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irstly, we must concentrate on the accurate datings; secondly, we have to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the climatic proxies and independent temperature and/or precipitation proxies; thirdly, we must enforce regional correlations of the high resolution records;

and last but not least, we must make great effort on the explora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me-thods, new concepts and new proxies.

*通讯作者。

Keywords

Climate Changes during Last 2000 Years, Lacustrine Sediments, Climate Reconstruction, Climate Modeling

过去2ka湖泊沉积记录及所揭示的气候环境变

化研究进展

李文静,常凤琴*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

Email: liwenjing512@https://www.doczj.com/doc/4713732289.html,, *fqchang@https://www.doczj.com/doc/4713732289.html,

收稿日期:2014年5月15日;修回日期:2014年6月14日;录用日期:2014年6月22日

摘要

过去2000年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连接过去百年器测数据、鉴别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探讨气候自然变化过程的关键。整体而言,我国学者在2000年以来高分辨率气候重建方面取得如下三个方面的进展,即历史文献资料气候信号的数字化、湖泊沉积地球化学温标的探讨和气候模拟,特别是对自然过程和人类影响下降水变化机理的模拟研究,使得我国在探讨过去降水重建与模拟研究方面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对过去2000年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中,湖泊沉积物分布范围广泛、记录连续、信息丰富等自身的优势使其在研究过去气候变化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在择要综述对过去2000气候环境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湖泊沉积古气候重建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可能突破途径进行综述。整体而言,我国湖泊沉积记录的近2ka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数量有限,能够确切代表过去气候、特别是温度和/或降水历史的成果并不多,在两千年以来湖泊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定年,气候因子与湖泊沉积记录指标之间定量转换函数的建立以及古气候、古环境重建中有效指标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些难度。在今后的湖泊沉积研究上需要做到几个方面:1) 注重湖泊沉积的高精度定年;2) 加强多环境指标的综合研究与气候因子与环境指标之间的定量转换函数研究;3) 加强高分辨率环境演化的时空对比研究;4) 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别是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和新指标的引入和探索。

关键词

近2ka以来气候变化,湖泊沉积,气候重建,气候模拟

1. 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的意义

过去2000年以来气候变化历史包括了以北欧地区最为典型几个特征时期,如公元200~800(或900)

的黑暗时代冷期(Dark Age Cold Period, DACP)、公元800(或900)~1300年的中世纪温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 MWP)、公元1300~1850年左右的小冰期(Little Ice Age, LIA)和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快速增温期(Current Warming Period, CWP或Present Warming Period, PWP)。这段时期也是人类社会快速变动和发展

的时期并可以划分为农耕时期、工业革命时期和现代城市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的气候变化不仅代表了千年尺度的变化、百年尺度上的自然变化过程和历史时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大气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及地表过程变化的反馈与偶合的气候响应,也包含了自工业化革命以来特别是大气CO2浓度变化引起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全球大幅度增温过程,是认识全球变化关键时期,对目前温室效应的全球增温可能引发的气候灾变具有重要的预警意义。

距今2ka以来气候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是衔接地质记录和器测、历史文献资料,探讨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和变化机理,进而预测未来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减少环境灾害、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共存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时间窗”,作为一个十分复杂但不可回避的科学问题一直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时段之一并受到全世界相关科学家的高度重视[1]-[3];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工业化革命以来全球温度持续震荡快速升高,其升高的幅度和速度在某些地区已经超过了10,000年以来的水平,这不仅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了现实的冲击与影响,而且成为科学家(及科学研究)与政治家(政府与国际组织)直接联系的桥梁与角力工[4]。因此,全球近期气候变化及其原因的讨论,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随着全球化政治与经济过程的加强而且成为一个“国际政治科学问题”,也是政府和管理部门制定政策与发展规划必须考虑和涉及的问题并与国家安全,如国家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等和国家利益与冲突直接相关。

从现实方面来讲,全球温度的快速升高已经造成和严重的环境后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温度持续升高,在年际尺度上已经导致了全球气候事件如极端高温/低温、极端降水/气象干旱事件的频发,而且有强度越来越大、幅度增加、频率日益增高的趋势;在十年–百年尺度上,全球温度阶梯式的升高不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快速变化、致命性传染疾病的大面积传播与扩散,而且引起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5] [6],很可能使得2030年时亚太地区海平面上升16厘米,而2070年时将会上升多达50厘米。到2070年,亚洲太平洋地区将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失去家园,中国、印度、孟加拉国、越南和一些太平洋岛屿国家和地区面临最为严重的威胁,受影响的地区将会超过50万平方公里,上百万人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危险。

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动荡与政权的更迭、民族之间的冲突与战争起因、人口的迁移与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范围、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无不与气候环境相关[7] [8]。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入的研究地域广泛、地形复杂而变化幅度大、气候环境多变而极端、植被多样性强、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大陆地区2000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过程、认识不同地区变化特点和未来趋势,对于当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也对建立和谐、繁荣、进步社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气候变化过程及机理研究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分析中,气候模拟不仅是认识其特征和变化及原因的关键,也是检验气候模拟可信度的重要和必要步骤。不仅如此,这也是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研究区域气候环境系统变化情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分析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进行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的重建与模拟,实现认识近代气候变化规律、进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唯一科学途径。

2. 过去2000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及问题

过去2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和降水变化历史的重建国际上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以Mann等[9]的研究最为代表并引发了全球广泛的讨论;在我国许多学者利用史料对中国东部各地的冷暖(温度)、干湿(降水)变化进行了重建[10]-[16],利用树轮[17]-[19]、冰芯[20]-[23]、石笋[24] [25]、沉积[26]-[35]孢粉和珊瑚[36]-[38]等自然证据对中国东北和华北北部、西北和青藏高原及东南沿海地区过去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多种代用指标,重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过去1000[39]和2000年温度变化序列[40],同时也利用气候模式对中国过去1000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模拟[41]并对全球温度变化的速

率进行了分析[42]。从Yang等[40]综合的湖泊沉积、树木年轮、冰芯、文献资料记录的古气候代用指标获得的我国区域面积加权温度曲线可以看出,2ka来的主要冷期出现在240~600,1400~1920 AD;暖期为0~240,600~1400以及1920AD~现在,暖期内部存在十年至百年尺度次一级的气候波动。最近一个新的进展时Yang等[43]利用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树轮记录经过一系列的数学处理,得出了过去3500年降水曲线,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该地区树轮数据温度–降水信号的解译更加复杂化。葛全胜等根据历史文献重建了我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温度的距平变化和降水变化序列[44],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温度变化经历了两汉(公元前200~公元180年)、隋唐(541~810年)、宋元(931~1320年)及20世纪4个暖期和魏晋南北朝(181~540年)、晚唐(811~930年)及明清(1321~1920年) 3个冷期,其中宋元暖期与北半球存在的中世纪暖期(MWP)基本对应,而魏晋南北朝和明清冷期分别与黑暗时代冷期(DACP)和小冰期(LIA)相当;13~15世纪为气候由干向湿发展的转折点,且中国西部在1500年以前降水变率较小;在温暖气候背景下,北旱南涝是中国东部主要的降水空间格局。这是我国从历史文献记录探讨过去2000年以来温度与降水变化及其区域特征最具代表性的进展之一。

我国学者利用地球化学,特别是有机地化指标对湖泊沉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45]-[51],不但对湖泊沉积中稳定同位素、正构烷烃与气候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45] [46],而且通过湖泊现代沉积长链支链不饱和烷烃的分析建立了温标[47]-[50],并对过去2500年的温度变化进行了重建[51],极大的促进了对湖泊沉积独立温标的探讨。

在气候模拟方面,Liu等[52]利用ECHO-G模式对过去1000年以来温度和降水变化进行了模拟,其结果发现当太阳辐射增大时,赤道太平洋温度梯度会随之增大。但在CO2温室气体效应作用下赤道太平洋温度梯度反而会减小,特别是在赤道陆地地区。这一发现解释了尽管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全球大于中世纪高温期(MWP),但降水却小于中世纪高温期的原因,进而辨认出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与太阳辐射增加引起全球增温所伴随的降水效应的差别。这一发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类影响下全球变化过程及结果变异性的认识。

但是,不同地区、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却常常存在差异和矛盾。例如Kaufman等[53]根据北半球60度以北高纬地区冰心、湖泊记录和树轮重建的温度曲线与Moberg等[54]依据树轮资料利用数学方法处理所获北半球重建温度之间存在一定差别(图1)。再如,2005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实施了ARCSS2Kyr计划,对北极圈内过去2000年气候进行重建。这个计划到2008年发展成为IGBP-PAGES 的极地过去2000年气候计划(Arctic2k),该研究对极地地区23条记录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了12条湖泊记录[53]。在这12条湖泊记录中有7条记录显示过去2000年北极地区气温表现为不存在现代升温的持续下降趋势,有5条记录显示了现代升温的情形,但问题的关键是其中有两个相距不远的湖泊记录,即Alaska 的Hallet Lake和Iceberg Lake中的Iceberg Lake记录具有现代升温现象而Hallet Lake则没有出现现代升温或升温不明显(图2)。不仅如此,根据历史文献重建的我国东部近2000年以来的温度变化趋势与重建的全球温度变化在变化细节、变化幅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也在以δ18O代表季风强度的石笋记录中[55]既存在高温期季风强度增大,如MWP和CWP时期,也出现在所谓黑暗时代冷期(DACP)季风强度极大的现象。

对于近代气候变化的原因及机理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如20世纪增暖的归因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是控制1850年以前中国区域温度变化的主要因子,而1850年以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对20世纪的增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41] [56];还有部分学者认为20世纪前半叶的温度变化仍然归因于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而20世纪后50年的温度变化则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有密切关系[57] [58]。争论还在继续之中[59] [60],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对过去气候变化代用指标的意义及可靠性的认识与理解,也在于对气候模式的完善与改进[61]。

Figure 1.The representativ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during the last 2ka (A.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of North hemisphere, after Moberg et al., 2005; B.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in high north latitudes, after Kaufman et al., 2009; C. the SST reconstruction in Indo-Pacific warm pool, after Oppo et al., 2009)

图1.北半球过去2000年代表性温度重建(A. 北半球温度重建,据Moberg et al., 2005; B. 北半球高纬地区温度重建,据Kaufman et al., 2009; C. 印度–太平洋暖池,据Oppo et al., 2009)

Figure 2. Temperature changes records of the reconstructed Arctic lake in the last 2000 years (date from Kauf-man et al., 2009)

图2.重建的北极地区湖泊记录的近2000年以来温度变化(黑线:平均值;三角–线:Hallet湖数据、十字–线:Iceberg湖记录。数据来源自Kaufman et al., 2009)

目前的气候温暖是否达到了过去2000年的极限在国际上尚有争论。问题的关键不但在于对于中世纪暖期是否存在、是否是全球性现象、中世纪暖期的形成原因等问题目前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分歧,而且对区域气候变化空间分异的认识与理解和气候环境信息的提取手段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由于目前大部分认识依赖于代用资料重建的温度序列,受重建资料地域性限制,不同代用指标对气候变化具有

不同的气候响应,导致气候事件出现的时间、存在范围、变温幅度等认识的差异。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际上过去2000年的历史气候进行了大量模拟研究。例如,Crowley利用能量平衡模式的模拟结果与重建资料的对比来探讨太阳辐射、火山活动和温室气体等变化的作用[62]。在我国,刘健等人进行了1000年的长时间积分气候模拟试验[41],探讨1000年以来暖期的存在性与时间演变。这些模拟试验主要采用了太阳辐射和大气CO2浓度的强迫因子驱动对我国的气候状况分析。然而,东亚地区下垫面在2000年以来变化巨大,自然变化中经历了中世纪暖期(公元1100~1200年)和小冰期(公元1600~1900年)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使自然植被向农耕植被转化。下垫面的变化直接导致地表反照率的改变[63],因此,在气候系统中以及气候变化过程中不能不成为一个重要因子加以考虑。

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缺乏完整空间意义上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历史植被资料作为气候模拟的重要边界条件,而通常历史植被采用了历史文献重建。由于历史文件记录的区域局限,使我国历史植被的重建在区域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然而,湖泊在中国广泛分布,保存在湖泊中含有大量的过去2000年以来植物花粉和人类活动信息,是重建我国区域历史植被的重要证据,为东亚季风气候下垫面变化模拟与情景预测分析提供了重要的边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可靠而有价值的结果。这就要求科学家从自然信息载体和历史记载中寻找准确而可靠的记录资料,以恢复地球环境变化的详细过程[64]。3. 我国湖泊沉积记录的近200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

湖泊沉积物作为大陆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载体,具有沉积连续性好、分辨率高、信息量丰富等特点,能忠实地记录湖区各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具有其它环境记录载体所无法替代的地位[26] [65] [66]。近年来,随着采样、测试技术的提高和分析方法逐渐完善,我国湖泊沉积物记录的近20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与成就。已有研究结果证实,距今2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既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也有各不相同的区域特征。同样,人类发展在不同地区的共性和区域特点也非常明显。我们需要开展不同地区的工作来探讨这种共性和个性。为了对已有湖泊沉积记录的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更准确的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现从其研究现状、存在的挑战及展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概述。

3.1. 近2000年来我国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尽管湖泊系统自身的复杂性以及较石笋、树轮等载体有较低的分辨率限制了湖泊沉积学研究的发展,但湖泊沉积物在记录过去气候变化上具有其他环境载体所无法替代的优势,过去几十年我国湖泊沉积研究相对而言还是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学者在近2000年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研究中得出我国气候大致呈现暖、冷交替的变化趋势,尤其是近千年备受关注的中世纪暖期、小冰期以及20世纪的增温期被证明在地域上具有全球性[9] [67]。

我国已研究的沉积年龄为近2000年以来的湖泊主要有希门错、苏干湖、洱海等。希门错短柱岩芯揭示430 BC~120 AD时期为气候寒冷时期;120~1460 AD时期为温暖期,尤其是约480~1460 AD时期是非常显著的温暖期,初步推测这一时期对应中世纪温暖期;约1460~1900 AD时期气候总体变冷对应于我国的明清小冰期[28]。最新的研究结果[45] [46]显示,希门错中世纪高温期结束于公元1550年左右,随后进入公元1550至1850年的小冰期,其中1550年至1760年以冷湿为特点,而1760年至1850年则以干冷为主。1850年以后,希门错记录显示伴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降水也随之增加,然而,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较大,反映了最近150年气候不稳定的特征。对苏干湖沉积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2 ka来该地区气候变化经历了5个阶段:0~190 AD,暖干;190~580 AD,冷干;580~1200 AD,暖干,对应中世纪暖期;1200~1880 AD,冷湿,对应于小冰期;1880~1950 AD期间为冷干气候,20世纪50年代以来,

气候变暖,对应20世纪增温期[35]。洱海沉积物的研究揭示出2000~1480 a BP期间,该地区暖干;1480~890 aBP期间,气候较冷湿;890~450 aBP期间气候较暖干且存在明显冷湿波动;450~130 aBP期间气候冷湿;130 aBP以来气候向暖干发展,后三个阶段明显与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世纪以来的增温期相对应。对新疆罗布泊湖泊沉积的综合分析认为2200~900 aBP,风暴作用强,900~700 aBP间环境最佳,大致对应中世纪暖期;700~350 aBP环境开始变差,气候干旱[36]。

对近1000年尺度的湖泊沉积记录研究取得很大进展。青海湖0.9 ka BP的古盐度变化序列定量重建[34]揭示1160~1290 AD的湖水盐度对应中世纪暖期较为湿润的气候;1410~1540 AD、1610~1670 AD和1770~1850 AD三个湖水高盐度期对应小冰期的三个冷期;近几十年湖水的高盐度与近几十年的气候暖干一致。内蒙古岱海湖泊岩芯的研究指出了本区现代小冰期前期冷湿后期冷干的气候特征,本研究记录的小冰期最后两次冷期与冰芯、树轮等记载相吻合[29]。青藏高原苟鲁错湖沉积岩芯研究记录了近1ka以来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的3次冷期与期间的多次暖期,并与古里雅冰芯、祁连山树轮记录做了很好对比[32]。洱海近650年来的气候与环境重建揭示了其主要表现为暖干与冷湿交替的气候演替类型并得出存在200年时间尺度的变化准周期[31]。通过湖泊沉积物研究对滇池近700年气候变化的恢复表明其经历了两个高湖水期和一个低湖水期,并且也有200年气候周期性,气候变化具有冷湿–暖干交替的特征[37]。

综合以上我国湖泊沉积记录的近两千年的变化研究,不同区域的湖泊冷湿、暖干各阶段存在一定时间差,这体现了不同气候环境影响下的区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另外研究过程中方法的差异、各个地质记录的时间分辨率和气候敏感程度不同以及分析精确度的差异也有可能导致时间上的不同一性。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全球变化反映出不同特征[68],体现了不同区域对全球变化的敏感程度差异。在研究近2000年气候变化特征上,张丕远和魏东岩均指出不同阶段气候变化是以突变形式过渡的[69][70]。已有研究从文献记载的研究中得出中世纪气候温暖与海平面变化之间存在一定关系[71]的结论,但还没有得到其他证据验证。也有研究表明中世纪暖期可能与北大西洋温盐环流有关[72],太阳辐射、火山作用对其也产生一定贡献。中国小冰期气候很可能受到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东亚季风环流异常的影响[73];刘健等利用太阳辐射、火山灰记录等资料,通过模拟试验反映出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的作用是引起小冰期气候寒冷的最主要原因[74]。总之,大多数学者认为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火山活动、大气环流等因素引起的。

3.2. 湖泊沉积记录近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各国学者利用湖泊沉积的优越性不断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不同角度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显著成果,但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仍然存在很大挑战。

首先是两千年以来湖泊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定年问题。目前,比较成熟的2000年尺度的测年方法包括137Cs、210Pb和14C法,这些方法分别适用于30~40a和100~200a及上万年以内的湖泊沉积年代序列的测定。由于过去2ka气候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尺度,而在210Pb法和14C法之间缺少一种适合于千年时间尺度的核素测年方法[75],因此,在精确测定过去两千年尺度的湖泊沉积研究上存在一定难度,寻找和探索可靠、精确的测年技术和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在使用14C方法进行年代测定时要特别注意14C的产生的年代误差。碳库效应会使样品的14C偏老;“老碳”、“年轻碳”的混入也会造成14C年龄误差。因此在对样品进行14C测年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并最大限度避免其带来的年代误差。而在利用210Pb测年时要求沉积岩芯柱不能出现沉积间断;风浪、生物、人为清淤等会对浅水湖湖底沉积物产生干扰,在判定近200年以来的沉积时间序列时非常困难和复杂。在低纬度地区137Cs的活度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区域地质和环境中

寻求更多的证据,如碳粒在沉积岩芯中的分布和14C测年等[76]。

其次就是气候因子与湖泊沉积记录指标之间定量转换函数建立的可靠性及精确性问题。国际上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方面利用孢粉、硅藻、介形组合特征与氧同位素等建立环境指标并与环境因子的转换函数已有大量研究[77] [78]。我国在花粉转换函数方面已作了初步尝试[79];李珍等研究孢粉—气候因子的转换函数进一步指出了用花粉定量恢复环境具有可行性[80]。但目前对我国花粉谱的系统分析还较少,并且在两千年尺度的高分辨率研究中,流域内植被组合在响应气候因子变化时有一定滞后性,所以很难建立较高时间分辨率的定量转换关系,因此用花粉数据定量解释气候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国的硅藻转换函数研究还处于起步时期,董旭辉等人首次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81]。但是要做到对硅藻古环境分析进行定量研究还需要进行大量湖泊系统调查和研究才有可能得出区域性的定量指标,进而有效解释湖泊的古气候、古环境。

第三就是古气候、古环境重建中有效指标的选择问题。研究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时有效指标的选择非常重要。古生物指标介形类、硅藻组合特往往能指示水盐度、碱度等物理和化学状况。一些地球化学指标如:Mg/Ca值、氧同位素组成、碳酸盐含量等与湖水盐度有关;还有些生物化学指标如:有机质含量、色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能反映生产力、营养状态、水质、温度等混合环境信息。一种环境指标可以指示多种环境信息,一种环境信息也可能是不同环境指标的综合反映,因此从各种环境指标中提取气候信息具有复杂性。在这方面,我们应当着力注重独立温标的研究与探讨,如二位同位素温标(Clumped Isotope Thermometer, ?47)、甘油双烷基甘油四醚(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eaethers, GDGTs)温标的探索。虽然我们对二位同位素温标已经开展了研究,但已有的数据显示这并不是轻而易举便可以取得进展的事情(张虎才等,待刊资料),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3.3. 我国湖泊沉积气候变化记录研究展望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来看,我国过去两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有待今后研究解决与加强。

注重湖泊沉积的高精度定年的研究。在年代学研究中,要保证测年技术的精准度需要应用合适的测年技术和方法,当前需要探索一种适合于千年时间尺度的半衰期为1622年的226Ra和半衰期为432.7年的241Am核素测年方法。由于14C测年具有复杂性,在使用此方法进行年代测定时要特别注意14C的污染问题。在测试前挑选样品时应尽可能挑选沉积物中大的植物残体或花粉浓缩物进行14C分析以避免“老碳”影响。多种测年方法相互验证能有效解决碳库效应。

同时应当加强多环境指标的综合研究与气候因子与环境指标之间的定量转换函数研究。由于单一的湖泊沉积环境指标具有多解性,在研究古环境古气候时需要获取多环境指标综合分析。在建立环境指标与气候因子转换函数方面,需要对大量的湖泊进行系统调查,弄清各环境指标与其所依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出区域性定量指标并作深入研究以建立较普遍适用的定量转换函数。

加强高分辨率环境演化的时空对比研究。对中国过去2ka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有系统全面的研究,就必须加强同一时期不同区域湖泊和同一湖泊不同时期气候、环境的时空演化模式的对比研究,可能还会涉及到冰芯、树轮、黄土、石笋等不同气候变化记录载体与湖泊沉积物的对比研究。总之,通过一定时空范围内湖泊沉积和其他载体的对比研究可以为了解过去2ka以来我不同区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对人类活动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湖泊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受到地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影响与制约,这些复杂的作用被记录在湖泊沉积中,解释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化就变得复杂。因此,只有通过多学科的交差综合辨识才能达到对沉积物进行相应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多指标综合分析,得到更符合实

际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检讨我们过去工作的缺陷和不足,从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提高与改进,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整体考虑,重点突破,避免低水平重复工作和分散、独立而不可对比的工作,在坚实、全面而可靠的研究工作基础上,采用物理机制的气候模拟研究,对认识2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的成因机理能够有效地避免数据现象的局限性。通过可靠测年,建立距今2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的年代序列,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建立在可靠的年代下列基础上并具有可对比的分辨能力;通过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研究,如孢粉、硅藻、介行虫、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分子化石、沉积特征、环境磁学等方法,重建过去2000年研究区气候环境演变的历史,探讨气候变化空间变化特点和区域分异规律及其原因和动力机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0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XDA01020304)、云南省高端人才引进项目(2010CI111)和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云南省创新团队项目(2010C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PAGES (1995) Paleoclimate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Pages Series 95-1, Pages Press, Bern, 1-92.

[2]North, G.R., et al. (2005) Committee on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for the last 2,000 years.

[3]Huang, S., Pollack, H.N. and Shen, P.Y. (2000) Temperature trends over the past five centuries reconstructed from bo-

rehole temperatures. Nature, 403, 756-758.

[4]Jansen, E., Overpeck, J., Briffa, K.R., et al. (2007) Palaeoclimate. In: Solomon, S., Qin, D., Manning, M., et al., Eds.,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and New York, 435-483.

[5]Chen, J.L., Wilson, C.R. and Tapley, B.D. (2013) Contribution of ice sheet and mountain glacier melt to recent sea

level rise. Nature Geoscience, 6, 549-552.

[6]Hanna, E., Navarro, F.J., Pattyn, F., et al. (2013) Ice-sheet mass balance and climate change. Nature, 498, 51-59.

[7]许靖华(1998)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中国科学(D辑), 4, 366-383.

[8]任美锷(2004) 气候变化对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的初步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5, 695-

698.

[9]Mann, M.E., Bradley, R.S. and Hughes, M.K. (1999)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Inferences, uncertainties, and limitation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6, 759-762.

[10]郑斯中(1982) 广东小冰期的气候及其影响. 科学通报, 27, 302-304.

[11]张丕远(1996)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济南.

[12]张德二, 刘传志, 江剑民(1997) 中国东部6区域近1000年干湿序列的重建和气候跃变分析. 第四纪研究, 17,

1-11.

[13]王绍武(1990) 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 中国科学B辑, 5, 553-560.

[14]Ge, Q.S., Zheng, J.Y., Fang, X.Q., et al. (2003) Winter half-yea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China, during the past 2000 years. Holocene, 13, 933-940.

[15]Zheng, J.Y., Wang, W.C., Ge, Q.S., et al. (2006)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and extreme events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 1500 years.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17, 579-592.

[16]郑景云, 郝志新, 方修琦, 葛全胜(2014) 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 地理科学进展, 1,

3-12.

[17]杨保, 康兴成, 施雅风(2000) 近2000年都兰树轮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其它地区温度代用资料的比

较. 地理科学, 5, 397-402.

[18]Liu, X.H., Shao, X.M., Zhao, L.J.,Qin, D., Chen, T. and Ren, J. (2007) Dendroclimatic temperature record derived

from tree-ring width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chronologies in the middle Qilian Mountains, China. Arctic, Ant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 39, 651-657.

[19]Shao, X.M., Xu, Y., Yin, Z.Y., Liang, E., Zhu, H. and Wang, S. (2010) Climatic implications of a 3585-year tree-ring

width chronology from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9, 2111-2122.

[20]姚檀栋(1997) 古里雅冰芯近20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记录. 第四纪研究, l, 52-59.

[21]姚檀栋, 徐柏青, 段克勤,王宁练, 蒲健辰, 田立德, 等(2002) 青藏高原达索普冰芯2ka来温度与甲烷浓度变

化记录. 中国科学(D辑), 4, 346-352.

[22]姚檀栋, 秦大河, 徐柏青, 杨梅学, 段克勤, 王宁练, 等(2006) 冰芯记录的过去1000a青藏高原温度变化. 气候

变化研究进展, 3, 99-103.

[23]杨梅学, 姚檀栋(2004) 近2000 a来古里雅冰芯记录及19~20世纪的气候变暖. 冰川冻土, 3, 289-293.

[24]Tan, M., Liu, T.S., Hou, J.Z., Qin, X., Zhang, H. and Li, T. (2003) Cyclic rapid warming on centennial-scale revealed

by a 2650-year stalagmite record of warm season temperatur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0, 1617-1621.

[25]何尧启, 汪永进, 孔兴功, 程海(2005) 贵州董哥洞近1000a来高分辨率洞穴石笋δ18O记录. 科学通报, 11,

1114-1118.

[26]Hong, Y.T., Jiang, H.B., Liu, T.S.,Zhou, L.P.,Beer, J.,Li, H.D., et al. (2000) Response of climate to solar forcing re-

corded in a 6000-year δ18O time-series of Chinese peat cellulose. Holocene, 10, 1-7.

[27]Chen, J.A., Wan, G.J. and Tang, D.G. (2000) Recent climatic changes recorded by sediment grain sizes and isotopes in

Erhai Lak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0, 54-61.

[28]王苏民, 薛滨, 夏威岚(1997) 希门错200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记录. 第四纪研究, 1, 62-69.

[29]曹建廷, 王苏民, 沈吉, 张振克(2000) 近千年来内蒙古岱海气候环境演变的湖泊沉积记录. 地理科学, 5, 391-

396.

[30]陈敬安, 万国江, 黄荣贵(2000) 程海近代气候变化的化学记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 39-42.

[31]张振克, 吴瑞金, 沈吉, 潘红玺, 夏威岚, 吴艳宏(2001) 近2000年来云南洱海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 海洋地质

与第四纪地质, 2, 31-35.

[32]李世杰, 王小天, 夏威岚, 李万春(2004) 青藏高原苟鲁错湖泊沉积记录的小冰期气候变化. 第四纪研究, 5,

578-584.

[33]沈吉, 刘兴起, Matsumoto, R., 王苏民, 羊向东(2004) 晚冰期以来青海湖沉积物多指标高分辨率的古气候演化.

中国科学:D辑, 6, 582-589.

[34]张恩楼, 沈吉, 王苏民, 尹宇, 朱育新, 夏威岚(2004) 近0.9ka 来青海湖湖水盐度的定量恢复. 科学通报,7,

697-701.

[35]强明瑞, 陈发虎, 张家武, 高尚玉, 周爱锋(2005) 2ka来苏干湖沉积碳酸盐稳定同位素记录的气候变化. 科学通

报, 13, 1385-1393.

[36]马春梅, 王富葆, 曹琼英, 夏训诚, 李升峰, 李徐生(2008) 新疆罗布泊地区中世纪暖期及前后的气候与环境,

科学通报, 16, 1942-1952.

[37]陈荣彦, 宋学良, 张世涛, 张子雄, 杨伟(2008) 滇池700年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环境响应研究. 盐湖

研究, 2, 7-12.

[38]Yu, K.F., Zhao, J.X., Wei, G.J., Cheng, X.R. and Wang, P.X. (2005) Mid-late Holocene monsoon climate retrieved

from seasonal Sr/Ca and δ18O records of Porites lutea corals at Leizhou Peninsula, northern coa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Glob Planet Change, 47, 301-316.

[39]王绍武, 闻新宇, 罗勇, 董文杰, 赵宗慈, 杨保(2007) 近千年中国温度序列的建立. 科学通报, 52, 958-964.

[40]Yang, B., Braeuning, A. and Johnson, K.R. (2002)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two millenni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9, 38-1-38-4.

[41]刘健, Storch, H., 陈星, Zorita, E., 郑景云, 王苏民(2005) 千年气候模拟与中国东部温度重建序列的比较研究.

科学通报, 20, 2251-2255.

[42]Shen, C.M., Wang, W.C., Zeng, G., Peng, Y.B. and Xu, Y. (2013) Rates of global temperature change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Climate Research, 57, 11-18

[43]Yang, B., Qin, C., Wang, J.L., Hea, M., Melvinb, T.M., Osborn, T.J., et al. (2013) A 3,500-year tree-ring record of an-

nual precipitation 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1, 2903-2908.

[44]葛全胜, 郑景云, 郝志新, 刘浩龙(2012) 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重要特征.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6,

934-942.

[45]Pu, Y., Zhang, H.C., Wang, Y.L., Lei, G.L., Nace, T. and Zhang, S.P. (2011)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from n-alkanes in glacially eroded lake sediments in Tibetan Plateau: An example from Ximen C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6, 1503-1510.

[46]Pu, Y., Nace, T., Meyers, P.A.,Zhang, H., Wang, Y., Zhang,C.L., et al. (2013) Paleoclimate changes of the last 1000

yr on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recorded by elemental, isotopic, and molecular organic matter proxies in se-diment from glacial Lake Ximencuo.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379-380, 39-53.

[47]Sun, Q., Chu, G.Q., Li, S.Q., Lü, C. and Zheng, M. (2004) Long-chain alkenones in sulfate lakes and its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 2082-2086.

[48]Sun, Q., Chu, G.Q., Liu, G.X.,Lia, S. and Wang, X. (2007) Calibration of alkenone unsaturation index with growth

temperature for a lacustrine species, Chrysotila lamellosa (Haptophyceae). Organic Geochemistry, 38, 1226-1234. [49]Chu, G.Q., Sun, Q., Li, S.Q., Zheng, M., Jia, X. and Lu, C. (2005) Long-chain alkenone distributions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in lacustrin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69, 4985-5003.

[50]Wang, Z. and Liu, W.G. (2013) Calibration of the U37K′ index of long-chain alkenones with the in-situ water tempera-

ture in Lake Qinghai in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8, 803-808.

[51]He, Y.X., Liu, W.G., Zhao, C., Wang, Z., Wang, H.Y., Liu, Y., et al. (2013) Solar influenced late Holocene tempera-

ture changes o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8, 1053-1059.

[52]Liu, J., Wang, B., Cane, M.A., Yim, S.Y. and Lee, J.Y. (2013) Divergent global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duced by nat-

ural versus anthropogenic forcing. Nature, 493, 656-659.

[53]Kaufman, D.S., Schneider, D.P., McKay, N.P., Ammann, C.M., Bradley, R.S., Briffa, K.R., et al. (2009) Recent War-

ming Reverses Long-Term Arctic Cooling. Science, 325, 1236-1239.

[54]Moberg, A., Sonechkin, D.M., Holmgren, K., Datsenko, N.M. and Karlén, W. (2005) Highly variable Northern Hemis-

phere temperatures reconstructed from low- and high-resolution proxy data. Nature, 433, 613-617.

[55]Zhang, P.Z., Cheng, H., Edwards, R.L.,Chen, F., Wang, Y., Yang, X., et al. (2008) A test of climate, sun,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 Science, 322, 940-942.

[56]Peng, Y.B., Xu, Y. and Jin, L.Y. (2009) Climate changes over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in simulations

and reconstruction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8, 11-18.

[57]Ding, Y.H., Ren, G.Y., Zhao, Z.C.,Xu, Y., Luo, Y., Li, Q., et al. (2007) Detection causes and projection of climate

change over China: An overview of recent progress.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4, 954-971.

[58]Trenberth, K.E. and Fasullo, J.T. (2009) Global warming due to increasing absorbed solar radiation. Geophysical Re-

search Letters, 36, Ariticle ID: L07706.

[59]Trenberth, K.E. and Fasullo, J.T. (2013) An apparent hiatus in global warming? Earth’s Future, 1, 19-32.

[60]Kosaka, Y. and Xie, S.P. (2013) Recent global-warming hiatus tied to equatorial Pacific surface cooling. Nature, 501,

403-407.

[61]Stevens, B. and Bony, S. (2013) What Are Climate Models Missing? Science, 340, 1053-1054.

[62]Crowley, T.J. (2000) Causes of climate change of the last 1000 years. Science, 289, 270-277.

[63]Zhang, H.C. (2002) Impact of surface albedo and vegetation on the response of the LLN climate model to the astro-

nomical forcing. Dissertation Doctorale Présentée en vue de l’Obtention du Grade de Docteur en Sciences par,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Belgium, 121.

[64]杨保, 施雅风, 李恒鹏(2002) 过去2ka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 1, 110-117.

[65]王苏民, 张振克(1999) 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 科学通报, 6, 579-587.

[66]Rioual, P., Andrieu-Ponel, V., Rietti-Shati, M., Battarbee, R.W., de Beaulieu, J.L., Cheddadi, R., et al. (2001) High-re-

solution record of climate stability in France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Nature, 413, 293-296.

[67]Broecker, W.S. (2001) Was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global? Science, 291, 1497-1499.

[68]郑景云, 王邵武(2005) 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评估. 地理学报, 1, 21-31.

[69]张丕远, 葛全胜, 张时煌, 刘啸雷(1997) 2000年来我国旱涝气候演化的阶段性和突变. 第四纪研究, 1, 12-20.

[70]Wei, D.Y. (1992) The discovery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ossil faucal pellets of brine shrimps in mirabilite

deposit.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37, 1017-1021.

[71]薛积彬, 钟魏, 赵引娟, 彭晓莹(2005) 历史时期广东省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地理科学, 4, 461-466.

[72]Cronin, T.M., Dwyer, G.S., Kamiya, T., Schwedea, S. and Willard, D.A. (2000) Medieval Warm Period, Little Ice Age

and 20th century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from Chesapeake Bay.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36, 17-29.

[73]Qian, W.H. and Zhu, Y.F. (2002) Little Ice Age climate near Beijing, China, inferred from historical and stalagmite

records. Quaternary Research, 57, 109-119.

[74]刘健, 陈星, 王苏民, 郑益群, 于革(2004) 小冰期气候的模拟. 自然科学进展, 4, 462-468.

[75]吉磊(1995) 中国过去2000年湖泊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研究: 现状与问题. 地球科学进展, 2, 169-175.

[76]吴艳宏, 王苏民, 夏威岚, 刘健(2005) 近代湖泊沉积物球状碳颗粒(SCP)定年. 科学通报, 50, 703-707.

[77]Webb 3rd, T. and Bryson, R.A. (1972) Late-and-postglaci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Northern Midwest, USA: Quantita-

tive estimates derived from fossil pollen spectra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Quaternary Research, 2, 70-115. [78]Charles, D.F., Binford, M.W., Furlong, E.T.,Hites, R.A., Mitchell, M.J., Norton, S.A., et al. (1990) Paleoec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recent lake acidification in the Adirondack Mountains, N.Y.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 3, 195-241. [79]沈才明, 唐领余(1992) 长白山、小兴安岭地区全新世气候——花粉–气候转换函数的初步研究. In:施雅风,

孔昭宸, Eds.,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 海洋出版社, 北京, 33-39.

[80]李珍, 王开发, 王永吉, 张玉兰, 吕厚远, 毛礼米(2002) 红树林孢粉–气候因子转换函数恢复古环境的可行性

初探.海洋科学进展, 3, 73-78.

[81]董旭辉, 羊向东, 王荣, 潘红玺(2006)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 湖泊科学, 1, 1-12.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示意图比较接近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特点的是( ) 2.“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 ) 高原 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 .柴达木盆地 B .四川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准噶尔 盆地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内蒙古高原 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最大的高原 B .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C .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D .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 .冬季风 B .夏季风 C .偏北风 D .偏东风 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夏季普遍高温 D .雨热同期 8.长江三峡位于( ) A .川鄂两省交界 B .川滇两省交界 C .渝鄂交界 D .川渝交界 9.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 ) A .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南侧 B .支流东北分布 C .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

D.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10.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 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 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D.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 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发电B.灌溉C.防洪 D.抗旱 12.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西北部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D.约占全国面积的1/4 1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A.漠河地区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天山山脉 1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北地区向东南地区递减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地区递减 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15.长江最长的支流是( ) A.乌江 B.嘉陵江 C.汉江 D.湘江 16.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C.江南丘陵 D.云贵高原 17.下列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A.武夷山B.阴山C.阿尔泰山 D.祁连山 18.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A.凌汛B.地上河决口C.水土流失D.台风19.长江、黄河分别注入() A.黄海、东海 B.南海、渤海 C.东海、黄海 D.东海、渤海 20.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21.下列地区中,湖泊数最多的是() A.青藏高原B.东非高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云贵高原 2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5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讲义湘教版必修1

第15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对策 1.全球气候变化 提示 升高,冰川向高山、高纬地区后退。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主要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2)升温原理: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提示 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通过技术措施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 (2)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反思归纳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对策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2.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对策 题组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分析 (2013·江苏地理)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 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答案 1.B 2.A 解析第1题,由图分析,易知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正相关。第2题,图中四地年平均温度均发生波动,但四地区代表了不同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且波动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所以说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题组二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 3.(2012·浙江文综)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③增加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①使用太阳能、核能,不会产生二氧化碳。②降低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会导致化石能源的消费增加,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③森林的光合作用会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④提高单位GDP能耗,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考点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4、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在实验过程中,做到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 【学习重点】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学习难点】 1、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学习方法】 通过老师提供的课件以及阅读课文,理解生态因素的含义,并能理解影响生物生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并通过讨论、交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个探究,可以让我们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我以后学习其他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第一课时 【问题导学】 我们知道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松、杉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很好;人参、三七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生活在一起,又会因为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可见,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自主学习】 【教材导读】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那么什么是环境呢?什么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哪两类? 2.观察教材P13中的图1~12,思考一下,圈中影响小麦生活的因素中哪些是生物因素,哪些是非生物因素?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是否也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呢?请尝试举例说明 3.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所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收获与问题】 通过自学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问题,一并写在下面,与同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地形与地势】地形是地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导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2、三大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辽宁省东部,辽东半岛上; 山东丘陵:山东省东部,山东半岛上; 江南丘陵东南丘陵: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闽浙丘陵两广丘陵。 三、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 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2、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开发利用时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探究题】1、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 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等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挡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 能资源丰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检测(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检测 (总分:100分时量:60分钟) 班级:姓名:计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l. A.气温、气压B.气温、降水 C.降水、风向 D.风向、气压 2.下列关于南方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B.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C.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多,有结冰期 D.水量小,水位小,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4.有人说:“南县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偏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分配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变化D.降水的周期性 5.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 ) A.蒸发量的多少 B.降水量的多少 C.径流量的多少 D.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多少 6.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B.地上河C.地势低平D.工农业用水多7.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共同的水文特点是( ) A.含沙量大B.水能丰富C.流量小D.落差小8.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湖北两年三熟 B.黑龙江一年两熟 C.四川一年一熟 D.湖南一年两到三熟 9.一天中,南县气温最高的时间应该是( )

10.下列不属于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柴达木盆地D.三江平原11.当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洪涝时,说明该年份( ) A.夏季风弱B.冬季风强C.夏季风强D.冬季风弱12.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B.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地形多种多样D.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13.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重庆以上 B.宜宾以上 C.湖口以上 D.武汉以上 14.关于我国盆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B.我国唯一湿润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C.沙漠面积最广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盆地15.下列关于平原地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有面积广布的黑土分布区 B.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条河流冲积而成 C.华北平原西到贺兰山,东到海滨,北到阴山,南到淮河附近 D.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湖密布 16.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一组是( ) A.冈底斯山和阴山 B.秦岭和太行山 C.大兴安岭和巫山 D.巫山和雪峰山1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A.西高东低的地势 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每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和进退时间的早晚 D.冬季风势力太强 18.巫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B.汾渭平原和海河平原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D.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19.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电站B.裁弯取直疏通河道 C.下游修筑大堤D.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20.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淮河处在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附近 B.我国外流河的汛期,由东南向西北逐渐缩短 C.冬季,北方河流水位下降,南方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有些中小河流断流D.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河流在9、10月间普遍进入汛期 21.人工裁弯取直工程位于下列四省中的哪个( )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气候对自然环境景观的影响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气候对自然环境景观的影响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 下图为某岛国四处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常绿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 读图回答下列题。 1.该国最有可能是 A. 菲律宾 B. 日本 C. 英国 D. 冰岛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丙山所处纬度最高 B. 同时体现了沿海向内陆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植被分界线倾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D. 海拔2 000米以上无阔叶树种 秦岭南北宽100~150千米,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地域分异显著,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示意秦岭南北坡的景观差异。据此完成下题。 3.图中A处的自然带是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草原 4.秦岭高山灌丛草甸发育的主要环境特点

A. 暖干 B. 暖湿 C. 冷干 D. 冷湿 5.有专家认为,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应确定在秦岭某海拔高度处,请根据示意图推测该分界线海拔 约是 A. 0米 B. 800米 C. 2300米 D. 2500米 阿萨勒湖(Lac Assal)位于非洲吉布提中部(下图)、塔朱拉湾以西的阿萨勒洼地中,为非洲大陆最低点。 该湖属于高盐度湖,它曾经是一片海,古地质时期的一次突发地质事件使它变成了内陆湖。它又是天然的“造盐工厂”,人们源源不断地从稳定不变的湖岸取走湖盐,不久,新的湖盐又重新“长”了出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L海峡: A. 深层海水常年向南流 B. 经常见超级油轮驶过 C. 表层海水1月向东流 D. 可眺望到茂盛的草地 7.材料中“古地质时期的一次突发地质事件”可能是: A. 火山喷发 B. 海平面下降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崩塌及滑坡 8.天然的“造盐工厂”,这一奇特现象证明该湖湖盐来自于: A. 盐矿 B. 湖床 C. 河流 D. 海水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题 一、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最中意的一个,选出后把相应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 B.天山 C.祁连山 D.雪峰山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柴达木盆地 B.成都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 平原 3.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 原 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② 东北平原 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5.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行路线应是() A.上海-北京 B.杭州-昆明 C.哈尔滨-广州 D.济南-西安 6.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A.北京、昆明、拉萨、乌鲁木齐 B.台北、武汉、乌鲁木齐、 兰州 C.昆明、广州、呼和浩特、哈尔滨 D.广州、上海、兰州、 乌鲁木齐 7.右面的乡村民居多出现在我国的地区,反映了该地区降水。() A.青藏地区,降水少 B.西北地区,降水少 C.北方地区,降水多 D.南方地区,降水多 8.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是() A.带好防雨用具 B.多穿御寒的衣服 C.带好雨伞防冰雹 D.穿好皮靴以防暴雨 9.下列河流中,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的特征的河流是()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10.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沛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二、开动脑筋,相信你一定很出色。 11.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呈分布。 12,我国的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山东丘陵、。 13.冬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14.根据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北京市应属于带。 15. 风能给我国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降水;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16.请列举两种我国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 17.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请任意写出一条内流河的名称:。 18.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它自北而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以及江 共五条河流。 三、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运用你所学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19.读“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数码代表的山脉名称是:①;③。 (2)⑥是高原,⑦是盆地。 (3)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是。 (4)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20.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冰川和海上浮冰层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生物多样性:物种将大量死亡。北极熊和北极的其他动物将会像珊瑚礁水域的鱼一样成为主要受害者。?珊瑚礁、红树林、极地、高山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海平面上升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能力目标: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设计(设计者:) 图中有两只狐,一只生活在北极,另一只生活在非洲沙漠。请你推测:哪一只是北极狐?哪一只是沙漠狐?为什么同是狐,它们的形态却不同呢?(PPT3)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2~17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14~16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实验法、控制实验变量。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1.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1) ①非生物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②生物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③生物和环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2) 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②如何来设置科学探究中的对照实验? 完成“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得到:(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一类是生物因素。在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2)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变量是唯一的。 3.师生互动 问题:哪个鱼缸更适合鱼的生长? (PPT4) 教师点拨、示例讲解问题: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PPT5~7)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 山地百分之三十三 高原百分之二十六 盆地百分之十九 平原百分之十二 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 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4、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走向是:大兴安岭--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5、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三、季风气候显著 1、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被称作季风。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 2、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作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作非季风区。 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题及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西北部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D.约占全国面积的1/4 【解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答案】D 2.“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解析】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因此高原上的山脉相对高度不大,所以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的写照。 【答案】A 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 【解析】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而其他盆地如四川盆地,海拔在500米左右。

【答案】A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 【解析】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确如北朝民歌所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繁荣景象。 【答案】D 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高原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解析】黄土高原面积,不如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但以深厚的黄土层而得名,又因植被条件差,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阴山在内蒙古高原内部。 【答案】B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东风 【解析】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 【答案】B 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

(完整版)气候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

气候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 1、对地形的影响-----降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昼夜温差大对岩石的风化作用 ①主要是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 ②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 ③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 2、对水文的影响: ⑴、对河流的影响 ①. 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a河流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雨林气候、海洋性气候---变化小;地中海气候---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夏季丰水期); b 结冰期的长短:温带地区的河流可能出现结冰期(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不同) ②. 对河流水系特征的影响:降水量大的地区,河网密度较大,河流的长度较长 ⑵、对湖泊的影响 ①. 内流湖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较低,盐度较高 ②. 外流湖区:降水丰富,湖泊面积较大,多为淡水湖 ⑶、对沙漠地区水的影响 ①.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而成地下水。 ②. 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 ⑷、对海水性质和洋流的影响 ①. 对海水盐度的影响----降水多,蒸发弱的地区一般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②. 风海流的形成----受盛行风的吹拂 ③. 上升流的形成----受离岸风的吹拂 ⑸、对雪线高度的影响----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 一是气温(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因此, 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三是地形(坡度、坡向)(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阴坡气温低、雪线低)坡陡雪线高。注:可根据该特点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 3、对土壤的影响: ⑴、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侵蚀作用⑵对冻土的分布及冻融的影响⑶、影响土壤有机质多少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1】地形与地势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 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 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 通产生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 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陆推进,为我国广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 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 梯 4000米以上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 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 梯 1000~2000米高原、盆地 高原、云贵高原、黄 土高原、盆地、塔里 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 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 原、 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流河——塔里木河。

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很好

中国的自然环境 1.我国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南高北低 C.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地势地平 2.我国各省区之间往往有天然屏障,位于山东、山西两省名字中的“山”是()A.武夷山B.大兴安岭C.太行山D.巫山 3.某同学根据如图对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进行总结,结论不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众多大河顺势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C.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D.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4.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势阶梯分界线,又是省级行政区域分界线的是()A.秦岭B.武夷山C.雪峰山D.太行山 5.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成为各大地形区间的分界。读图,判断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区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东北平原﹣﹣千沟万壑B.②﹣﹣黄土高原﹣﹣雪峰连绵 C.③﹣﹣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D.④﹣﹣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6.读图,关于我国冬季风说法正确的是() ①冬季盛行偏北风②冬季盛行偏南风 ③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寒冷干燥 ④冬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温暖温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已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新 的生活方式。从气候角度看,下列城市“共享雨 伞”使用率最高的是() A.乌鲁木齐B.西宁C.哈尔滨D.长沙

8.根据年等降水量线判断,图中①地可能属于() 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9.对下列描述地理规律或景观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景观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纬度高低影响植物生长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10.如图,沿着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最符合我国哪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 A.人口密度逐渐增大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C.夏季风逐渐增强D.地势逐渐降低 11.下列关于我国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如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 B.西北地区的河流流量小、汛期短,全部属于内流河 C.长江中下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有“黄金水道”之称 D.黄河下游河段可以看到“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景观 12.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A.松花江B.黄河C.海河D.雅鲁藏布江13.读图,图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卷1(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卷1(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2.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重要的地理界线,横断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青藏高原D.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3.青藏高原的地表特点为() A.地面崎岖不平 B.千沟万壑 C.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4.②③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气候差异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文 B.土壤 C.地形 D.植被 5.下列山脉中南北走向的是() A.秦岭 B.祁连山 C.横断山 D.喜马拉雅山 6.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多数() A.向南流入印度洋 B.向北流入北冰洋 C.向东流入太平洋 D.向西流入大西洋 7.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的着陆点一般都选择在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的地区,下列的地形区符合这一条件的是() 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四川盆地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9.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1 月份0 ℃等温线 ⑤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⑥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④10.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复杂多样D.地势西高东低 11.下列选项属于中国气候特点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性显著 C.特殊天气少 D.和欧洲相类似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上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 A.A B.B C.C D.D 13.上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为平原的是() A.A B.B C.C D.D 下图是我国沿32°N所作的垂直地形的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14.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区正确的是() A.①——青藏高原B.②——塔里木盆地C.③——华北平原D.④——南海 15.此图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普通用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 境单元测试-普通用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对下图中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黄土高原B.②为东北平原C.③为青藏高原D.④为塔里木盆地 读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关于中国地理事物 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线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1

C.丙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3.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②河流程长,被誉为“黄金水道”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4.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秦岭﹣淮河线 5.山脉往往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天然分界线,下列示意图中错误的是()A.B.C.D. 6.“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季风气候显著B.地势西高东低C.地形复杂多样D.地势东高西低7.如图中所示风的名称及风向为() A.夏季风、东北

B.夏季风、东南 C.冬季风、东北 D.冬季风、东南 8.小明追随“舌尖上的中国Ⅱ”镜头从上海出发,先后沿四条路线游览各地,品尝美食。结合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①线路地区传统饮食习惯以米饭为主 B.②线路经过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C.③线路穿越地势第三、二、一级阶梯 D.④线路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9.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 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10.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地为河套平 原,降水丰富 B.地形区②位于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两熟 3

9种气候类型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影响

9种气候类型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影响9种气候类型: (Perfect Version)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成因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 控制,对流旺盛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 控制,冬季受xx信 风带控制 受xx信风带或副热 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导致从陆地吹 向xx的xx季风, 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导致xx 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 转为xx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 致冬季从陆地吹xx

洋的xx季风与夏季 从xx吹向陆地的西 xx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 致冬季从陆地吹xx 洋的xx季风与夏季 从xx吹向陆地的西 xx季风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 带控制,冬季受来自 xx的盛行xx控制 全年受来自xx的盛 行xx控制(暖流) 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特征 全年xx分布 南北纬10度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全年高温干燥全年高温,一年分雨 旱两季南北纬10度到20度大陆西岸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南北纬10度到回归线大陆东岸(仅分布在亚洲)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 热带季风性湿润气 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 温和少雨亚热带大陆东岸(东亚的最为典型,其他大洲季风性较之弱,年降水量较之少,故称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北纬35度到55度大陆东岸(仅分布在亚洲)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 寒冷少雨 xx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多雨 全年温和湿润 冬冷夏热,全年少雨南北纬30度到40度大陆西岸(除南极洲外,各洲均有分布)南北纬40度到60度大陆西岸南北纬40度到60度大陆内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自然环境要素: (除气候外)水文土壤地形(地貌)植被(景观)生物生态问题自然灾害 人类社会: 农业工业交通商业人口xx 热带雨林气候 水文: 河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流量大,流量变化小,无冰期。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考点】 一、地形部分 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山脉的走向②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二、气候部分 本节的考点分布如下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特殊天气及旱涝灾害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①我国的温度带②我国的干湿地区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知识④我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⑤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三、河流和湖泊 本节的考点分布较广,特别是长江的知识、黄河的知识尤其重要,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对照地图,牢固地掌握。 【典型例题精讲】 典型例题设计意图:选择这两道题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目的主要是预测近几年中考出题的角度和趋势,为搞好复习指导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例1]读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下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范围并注明。 (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盆地。 (3)D为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江。 (4)E是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湾。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和填充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沿东经89°的地势剖面图所示我国地形地物的熟悉程度。 【易错分析】不会判读地形剖面图是此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对沿东经89°的我国地形地物的分布不熟悉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此题并不难,沿东经89°的剖面线必经我国的新疆和西藏,在这个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考生一定要按题目给出的图例作图,其次位置要相对准确,并清楚写明阶梯名称(2)、(3)、(4)题,学生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地形剖面形状、海拔高度、纬度度数等)来进行判读。如图中B处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肯定是吐鲁番盆地。B处北面是天山,天山南北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步测试

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步测试 试题总体设计说明:本套试题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综合考查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这套试题难易程度比例为低:中:高= 3 : 5 : 2,便于学 生对中国自然地理的知识整合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西北部 C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解析】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 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答案】 D 2. “远看 是山,近看成川” 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 A.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解析】 【解析】 黄土高原面积,不如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但以深厚的黄土层而得名,又 因植被条件差,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阴山在内蒙古高原内部。 【答案】 B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 .夏季风 C.偏北风 【解析】 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 【答案】 B 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解析】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 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D.约占全国面积的1/ 4 4000 米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 平均海拔在 ) C 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因此高原上的山脉相对高度不大,所以有“远看 是山,近看成川(平地) ”的写照。 【答案】 A 3. 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解析】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 海 拔在 500 米左右。 【答案】 A 4.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 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平均海拔 3000 米左右, D.准噶尔盆地 而其他盆地如四川盆地, 的景观是指( ) C 四川盆地 【解析】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繁荣景象。 【答案】 D 5.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最大的高原 C 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D.内蒙古高原 确如北朝民歌所写: “天 ) 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D.偏东风 巴颜喀 ) D.雨热同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