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诊处方

门诊处方

门诊处方
门诊处方

咳嗽1号

桔梗10杏仁10薄荷5甘草 4

桑皮15瓜蒌皮10黄芩10浙贝母15

百部10

咳嗽2号

桔梗10杏仁10薄荷5甘草 4

沙参15麦冬15桑叶15菊花10

百部10浙贝母10

咳嗽3号大小

桔梗7 5杏仁7 5薄荷5甘草3 2

桑皮7 5瓜蒌皮7 5黄芩7 5浙贝母10 7 大百部7紫菀7 小前胡7

咳嗽4号

桔梗10杏仁10黄芩10浙贝母15

桑皮15瓜蒌皮10鱼腥草25冬瓜仁15

咳嗽5号

桔梗10杏仁10薄荷5甘草 4

沙参15麦冬15蝉蜕6僵蚕15

百部15紫菀10冬花10

桑叶15罂粟壳5

咳喘1 2号

桑皮7 5黄芩7 5杏仁7 5甘草3 2

旱半夏7 5紫菀7 5冬花7 5

苏子5 4炙麻黄5 4前胡8 5

定喘1 2号

桑皮15 5黄芩12 5杏仁10 5甘草4

旱半夏10 5冬花10 5厚朴10

苏子10 5炙麻黄7 4前胡10 7白果仁10

桑菊饮

桑叶15菊花15芦根15连翘15

桔梗10杏仁10薄荷5甘草4

清热利咽方中小

银花86连翘75

桔梗75薄荷5甘草32黄芩75浙贝母75

射干75板蓝根75玄参86

清热利咽方大

生地15玄参15麦冬15

桔梗10薄荷5甘草4

射干10板蓝根15牛蒡子10

丹皮15桑叶15

银翘汤

银花10连翘10芦根15竹叶10 桔梗10杏仁10薄荷5甘草4

牛蒡子5荆芥5

杏苏汤

姜半夏5陈皮6云苓10枳壳5 桔梗5杏仁5甘草2

神曲5前胡7苏梗5

苏子降气汤

旱半夏10陈皮10厚朴10

当归5沉香3甘草4

苏子10前胡10

复方苍耳子汤1号

桑皮15瓜蒌皮15黄芩10薄荷6 白芷10苍耳子10辛夷花7

鱼腥草25冬瓜仁20

复方苍耳子汤2号

桔梗10杏仁10薄荷6甘草4

白芷10苍耳子10辛夷花7

蝉蜕7地肤子15

黄芪15防风10蜂房10

复方苍耳子汤3号

黄芩7薄荷5鱼腥草10

白芷5苍耳子5辛夷花5

二陈汤

姜半夏10陈皮10云苓10甘草4

沙参麦冬汤

沙参15麦冬15玉竹15扁豆15桑叶15甘草4 花粉15

温化水饮方

云苓15猪苓15泽泻10

苍术10白术10甘草4

桂枝10云苓皮20

三参二冬汤

党参15扎参15太子参15

天冬15麦冬15

加味三物香薷饮

厚朴5香薷5扁豆花10

银花10连翘10

黄芩5云苓10枳壳5

清暑益气汤

扎参7麦冬7石斛7知母7

青蒿7薄荷5甘草3

芦根10连翘10竹叶10

藿香正气汤

姜半夏10陈皮10枳壳10

苍术10厚朴15扁豆10

苏叶10藿香10神曲15

云苓10大腹皮10桔梗10白芷7

辛温解表汤大中小

麻黄864前胡1075旱半夏1075紫菀1075

苏梗1075杏仁1075化红1075辛夷花1075

青蒿鳖甲汤

青蒿15鳖甲15

生地15丹皮15知母15

复方苇茎汤

桔梗10黄芩15杏仁10

桑皮15瓜蒌皮15冬瓜仁25米仁20

鱼腥草30芦根30

复方吴茱汤

吴茱萸3细辛3藁本10

党参15红枣15

小柴胡汤

柴胡10黄芩10党参15旱半夏10 红枣15甘草4

大柴胡汤

柴胡10黄芩10白芍15姜半夏10 大黄7枳实10厚朴10

小青龙汤

麻黄7桂枝7炒芍药10甘草4

细辛3旱半夏10五味子10

麻杏石甘汤

麻黄7杏仁10石膏15甘草4

贝母瓜蒌汤

桔梗10黄芩15甘草4

浙贝母15瓜蒌皮15花粉15

芦根20云苓15

儿咳方

姜半夏5陈皮5云苓10枳壳5

桔梗5杏仁5薄荷5桑皮5

百部5紫菀5苏梗5前胡6

止咳平喘汤大中

白芥子105苏子105莱菔子105 旱半夏105陈皮105冬花105

麻黄105杏仁105

射干麻黄汤

射干10炙麻黄5

旱半夏10紫菀10冬花10

五味子3细辛2红枣10

百合固金汤

生地10玄参10麦冬10

桔梗10杏仁10川贝8甘草4

百部15百合15扎参15

柴葛解肌汤

柴胡10葛根15白芍10甘草4

桔梗10黄芩10红枣10石膏

羌活5防风5白芷5

鼻咽流方

海藻20昆布20海浮石15

皂刺10山慈菇7甲珠4米仁40

黄药子10旱半夏10玄参15浙贝母15

夏枯草20龙葵20

启膈汤

姜半夏10厚朴10云苓10枳壳10

丹参15郁金15沙参20浙贝母10砂仁5

舒筋活血汤1号

当归10川芎10炒白芍15

伸筋草15鸡血藤15雷公藤5

葛根25秦艽15白芥子10

防己15徐长卿15

舒筋活血汤2号

当归10川芎10

伸筋草15鸡血藤15

杜仲15续断15川牛膝10

血竭5三七5自然铜10

舒筋活血汤1号

当归10川芎10炒白芍15

伸筋草15鸡血藤15骨碎补15

独活10寄生15川牛膝10威灵仙15秦艽15

菊箭汤

川芎10白芍15天麻10僵蚕15

刺蒺藜15蔓荆子10菊花15薄荷5

壮腰舒筋汤

当归10川芎10鸡血藤15

杜仲15续断15寄生15怀牛膝12

骨碎补20威灵仙15

葛根汤

当归10川芎10炒白芍15

鸡血藤15伸筋草15

桂枝7葛根25威灵仙15

五妙汤

苍术12黄柏10川牛膝10米仁20木瓜15

加味五妙散

苍术15黄柏10川牛膝10米仁20木瓜15 萆薢20蚕沙15赤芍15防己15

独活寄生汤

当归10川芎10熟地15炒白芍15

独活10杜仲15寄生15川牛膝10

防风10细辛3秦艽15甘草4

党参15桂枝7

蠲痹汤

当归10川芎10炒白芍15

黄芪15桂枝10姜黄10

羌活10海桐皮15威灵仙15

甘草4

化瘀通脉汤

当归15川芎10丹参20赤芍15

大活血15鸡血藤20制乳香5制没药5

苏木10川牛膝15皂刺10甲珠4

复方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7葛根25鸡血藤15

当归10川芎10炒白芍15

羌活胜湿汤

羌活10独活7防风10藁本10

川芎10蔓荆子10甘草4

加味肾着汤

桂枝7干姜7云苓15白术15

细辛3甘草4

八正散

瞿麦10萹蓄10海金沙15

大黄5生栀10车前子15

六一散滑石15甘草4

前列1号

当归10川芎10丹参15赤芍15

泽兰15败酱草25王不留行15

皂刺10甲珠4

前列2号

苍术15黄柏10丹皮15赤芍15

蒲公英30败酱草25王不留行15路路通15 皂刺10甲珠4

肾病1号

麻黄6连翘15赤小豆15

桑皮15云苓皮20大腹皮15

泽泻15石韦20白茅根25车前草15

肾病2号大小

山茱萸15 5熟地15 5淮山20 10

云苓15 10石韦25 10六月雪30 10

杜仲15 7丹参15 5黄芪30 10

肾病3号

大黄10石韦20六月雪25土茯苓20

当归10黄芪20鹿衔草25生牡蛎25

肾病4号大小

山茱萸15 5淮山15 5泽泻15 8云苓20 10 黄芪20 8白术15 7石韦20 8

丹15 5山楂15 7玉米须30 10

加味黄芪防己汤

黄芪20防己15

白术15米仁20红枣15赤小豆15

左慈汤

山茱萸12熟地15淮山15

泽泻10云苓10丹皮10

建菖蒲15远志10磁石25

耳聋左慈汤

山茱萸12熟地15淮山15

泽泻10云苓10丹皮15

建菖蒲10远志10丹参15磁石25

石葵汤

石韦25冬葵子25瞿麦10萹蓄10

海金沙15金钱草30鸡内金10

滑石15琥珀10

神应养真汤

当归10川芎10熟地15炒白芍15

羌活7木瓜10天麻10菟丝子15

益精灵

山茱萸15熟地15党参15炙黄芪15

枸杞15锁阳15淫羊藿15韭菜子15鹿角胶15

萆薢分清饮

萆薢25云苓20石菖蒲15

益智仁15台乌10

复方萆薢分清饮

萆薢25云苓20石菖蒲15

益智仁15台乌10

瞿麦0萹蓄10海金沙15

石韦15白茅根25黄毛耳草25

加减虎潜汤

当归10炒白芍20怀牛膝15鸡血藤15伸筋草15 黄芪15锁阳15虎骨10陈皮10干姜5

黄柏10知母15龟板10

固精汤

山茱萸15熟地15淮山20

芡实20龙骨15煅牡蛎15

关蒺藜15莲子须15

利尿排石汤大中

石韦2010冬葵子126

瞿麦126萹蓄106海金沙4020

木通106车前子106鱼脑石105

疏凿饮子

厚朴10枳实10泽泻15云苓30

大腹皮15商陆10赤小豆15通草6槟榔10

加味缩泉丸

覆盆子15益智仁15淮山20台乌10

复方缩泉丸

桑螵蛸7益智仁10淮山15台乌7 黄芪10太子参10

益气缩泉丸

覆盆子10益智仁10淮山15台乌10 炙黄芪10太子参10五味子5升麻5 桑螵蛸10吴茱萸1甘草3

益精补肾汤

补骨脂10肉苁蓉10

菟丝子10韭菜子10枸杞20

鹿角胶20龟甲胶20

滋肾养血汤

当归10川芎10熟地15白芍15

桑叶25侧柏叶15旱莲草20

百部15榧子15

滋肾降火汤

山茱萸12生地15淮山15

泽泻10丹皮15云苓10

黄柏10知母15龟板15

女贞子15旱莲草15

参麦饮

党参15麦冬15五味子10

肝病1号

茵陈20垂盆草20平地木20

土茯苓20猪苓20米仁20

柴胡6黄芪20甘草4

肝病2号

板蓝根10垂盆草10平地木10

土茯苓10白花蛇舌草10米仁10

太子参10黄芪10甘草3

肝病3号

茵陈30垂盆草30虎杖20

云苓20猪苓20泽泻20

丹参15郁金15生栀10鸡骨草20

舒肝利胆汤

柴胡7郁金15茵陈20虎杖20

旱半夏10炒白芍15枳壳10木香7瓜蒌皮15

四逆散

柴胡7炒白芍15枳壳10甘草4

肝积方

柴胡5郁金15白芍15黄芪20

鳖甲10瓦楞15半枝莲20山慈菇7

白花蛇舌草20皂刺10米仁30甲珠4

柴胡疏肝散

柴胡5炒白芍15枳壳10甘草4

香附10川芎7

复方甘麦大枣汤

柴胡6郁金15香附10浮小麦20

麦冬15甘草4红枣15白芍15石菖蒲15

加味一贯煎

当归10熟地15扎参15麦冬15

川楝子10白芍15枸杞15

橘核丸

橘核15海藻20昆布10

玄胡15川楝子10厚朴10

桃仁10香附1-肉桂3通草5

益气疏郁汤

党参15枳壳20炒白术10甘草4

柴胡5郁金10陈皮10橘核10

台乌10小茴香5炙黄芪15当归7

清肝降酶汤大中

茵陈3020垂盆草2010

云苓2010猪苓2010泽泻107

生栀107田基黄2010虎杖1510

利胆1号

柴胡7郁金15茵陈20金钱草20 姜半夏10枳实10木香7黄连6

瓜蒌皮15皂刺10甲珠4

疏肝实脾化湿方大中

云苓1510猪苓2010泽泻106

旱半夏106陈皮107苍术106

茵陈3015白术158砂仁106

清肝开窍汤

瓜蒌皮15冬瓜仁20

米仁20蒲公英25鱼腥草25

白芷10苍耳子10黄芩10

柴胡7川芎7石菖蒲15

旋覆代赭汤

旋复花7代赭石15

党参15姜半夏10红枣10甘草4

茵陈蒿汤

茵陈30大黄7生地10

猪苓15云苓15泽泻15

清毒汤

大黄10黄芪20石韦20泽泻15

皂刺10土茯苓20生牡蛎30甲珠4 丹参15鹿衔草30

金苇汤

白术10苍术10淮山20云苓15

米仁20党参15杜仲15鸡冠花15

加味当归六黄汤1号

糯稻根20黄芩10黄连6黄柏10 生地15熟地15黄芪15

红枣20浮小麦15

加味当归六黄汤2号

黄芩50黄连5黄柏5

生地10熟地7黄芪10

红枣15浮小麦15

加味当归六黄汤3号

糯稻根10黄芩5黄连4黄柏4

生地5熟地5黄芪7

红枣10浮小麦10

玉屏风散

黄芪15防风10白术10

复方玉屏风汤

炙黄芪10白术10防风10

浮小麦15红枣15

加味黄芪防己汤

黄芪20防己15

白术15米仁20

红枣15赤小豆15

五皮饮

冬瓜皮20云苓皮25

大腹皮15陈皮10桑皮20

消风解毒汤1号2号

金银花1510连翘1510苦参1510

蝉蜕75地肤子1510

生栀105丹皮105甘草42

清肺饮

金银花15连翘15桑叶25野菊花15 生地15丹皮15黄芩10枇杷叶10

蒲公英25地丁草20

牛角地黄汤

水牛角20生地15丹皮15赤芍10

白芍15炒柏叶15女贞子15旱莲草20 扎参15

加味牛角地黄汤

水牛角20生地15丹皮15赤芍10

白芍15炒柏叶15女贞子15旱莲草20 龟甲胶20

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15连翘15野菊花15

蒲公英25地丁草20天葵子15

黄连解毒汤

黄芩7黄连7黄柏7

生地15丹皮15焦栀10

加味黄连解毒汤

黄芩5黄连5黄柏5焦栀10

生地10玄参10麦冬10丹皮10

白茅根15炒柏叶10川牛膝4石榴皮15

小蓟饮子

小蓟15白茅根25藕节30

蒲黄5焦栀10生地15

滑石20通草5竹叶10

清热解毒汤大中

蒲公英126金银花106连翘106

野菊花105地丁草106黄连105

清宣解表方大中小

金银花1075连翘1075苍耳子1075

辛夷花1075薄荷543桔梗1075

黄芩1075杏仁1075

疏风止痒方大中

金银花106连翘106苦参126

荆芥85防风85蝉蜕85

胡麻仁85白鲜皮2010

皮外方

金银花50苦参50白鲜皮40

蝉蜕10黄柏30

阳和汤

麻黄5桂枝10甘草4

炮姜5白芥子10

熟地15鹿角胶15

仙方活命饮

金银花15连翘15防风10白芷10

制乳香5制没药5当归6赤芍10

皂刺10浙贝母10花粉15甲珠4

陈皮10甘草4

泻白散

桑皮15地骨皮15甘草4

普济消毒饮

桔梗10陈皮5黄芩10黄连5

连翘10丹皮10薄荷5

牛蒡子7马勃7玄参10

柴胡5升麻5僵蚕15

玉女煎

生地15石膏20知母15麦冬15川牛膝7

四妙勇安汤

金银花15玄参10当归10甘草4

酸枣仁汤

酸枣仁15柏子仁15茯神15

知母15麦冬15甘草4川芎10

镇心汤

龙骨20琥珀10珍珠粉3

石菖蒲15远志10酸枣仁15

麦冬15白芍15

温胆汤

姜半夏10陈皮10枳壳10甘草4

云苓10竹茹10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10通草5车前子10

柴胡6黄芩10

生地15当归5甘草4

泽泻10生栀10

心脑通1号

桃仁10红花10鸡血藤15川牛膝10

当归10川芎10赤芍10丹参15

地龙15僵蚕15黄芪15

孔圣枕中丹

龙骨20建菖蒲10远志10

麦冬15白芍15龟板10

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皮15薤白10旱半夏10

陈皮10枳实10厚朴10

清心安神汤

酸枣仁10远志10莲子心10黄连8

生栀6生地10麦冬10知母10

养心安神汤

酸枣仁10柏子仁12茯神15

远志10夜交藤30五味子10

半夏厚朴汤

旱半夏10厚朴10

云苓10 枳壳10苏梗10红枣10

炙甘草汤

生地15麦冬15火麻仁10

阿胶15桂枝5红枣15

炙甘草7

复脉汤

生地15麦冬15火麻仁10

桂枝5红枣15炙甘草7

加味牡丹皮汤

大黄10桃仁10冬瓜仁25瓜蒌皮15

丹皮15蒲公英25白花蛇舌草30赤芍15

加味导赤散

生地15麦冬15通草5甘草4

黄柏10丹皮10金银花10

天王补心丹

生地15熟地15天冬15麦冬15

丹参15扎参15酸枣仁15柏子仁10

茯神15远志10

大补阴丸

生地15扎参15麦冬15

知母15黄柏7龟板10

石斛夜光丸

石斛20生地15熟地15麦冬15

天冬15枸杞15青葙子10草决明15淮山15

滋阴降火汤

生地15玄参10麦冬15

黄柏7知母15扎参15

女贞子12龟板10

秦艽鳖甲汤

秦艽15鳖甲10

青蒿15地骨皮15银柴胡10

当归10白芍15知母15

消渴方

生地15玄参15花粉15石斛15

淮山20玉竹15黄精15玉米须25

苍术15黄连6葛根25丹参15

玉泉饮

天冬15麦冬15生地15熟地15

石斛15玉竹20花粉15

知母15五味子10葛根20

当归四逆汤

当归10炒白芍15桂枝10甘草4

细辛3通草5红枣15

复方鳖甲软坚汤1号

茵陈15柴胡6郁金15

枳实10云苓15炒白芍15

丹皮15鳖甲10米仁30瓦楞15

复方鳖甲软坚汤2号

柴胡6郁金15枳实10厚朴10

云苓20猪苓15泽泻15车前子20

鳖甲10米仁30瓦楞15

五海汤

海藻20昆布20海螵蛸10

海蛤10海浮石15

复方五海汤

海藻20昆布20海螵蛸10

旱半夏10瓜蒌皮15煅牡蛎15

皂刺10米仁30

瓜蒲散结汤

瓜蒌皮15蒲公英25麦芽60陈皮10

当归10川芎10柴胡6皂刺10王不留行15 牛蒡子10甲珠4

牡蛎散结汤

煅牡蛎15夏枯草15海藻20

蒲公英20猫爪草10

玄参15连翘15浙贝母15

痰湿方大中小

前胡1075紫菀1075冬花1075旱半夏1075 化红1075枳壳1075杏仁1075云苓1286

复方小陷胸汤1号

姜半夏10陈皮10枳实10厚朴10

木香7黄连7瓜蒌皮15

复方小陷胸汤2号

姜半夏10陈皮10枳实10厚朴10

木香7黄连7瓜蒌皮15

海螵蛸15白芨15蒲公英20珍珠粉3支

复方左金汤1号

黄连7吴茱萸3陈皮10姜半夏10

炒白芍15枳壳10木香7甘草4

复方左金汤2号

黄连5吴茱萸2陈皮10姜半夏10

炒白芍15枳壳10木香7甘草4

柴胡6海螵蛸15

四君子

党参15云苓10炒白术10甘草4

六君子

陈皮10姜半夏10

党参15云苓10炒白术10甘草4

香砂六君子

木香7砂仁5陈皮10姜半夏10 党参15云苓10炒白术10甘草4

平胃散

厚朴10陈皮10苍术15甘草4

香砂平胃散

木香7砂仁5

厚朴10陈皮10苍术15甘草4

半夏泻心汤

旱半夏10黄芩5黄连5

党参15干姜5甘草4红枣15

加味葛根芩连汤1号

葛根15黄芩10黄连7

云苓15猪苓15

扁豆10神曲10甘草4

加味葛根芩连汤2号

葛根10黄芩5黄连4

云苓10猪苓7

扁豆10神曲5甘草2

葛根芩连汤小

葛根8黄芩5黄连4

云苓10猪苓7

扁豆10甘草2

胃积方

党参15炒白术10姜半夏10枳壳10

黄芪15白芍15八月扎15白花蛇舌草25米仁15

补中益气汤大中小

党参15128炒白术10105炙甘草442

黄芪201510升麻65柴胡5

陈皮10105当归10107红枣1510

归脾汤

酸枣仁15远志10茯神15

炙黄芪15党参15白术10

当归10木香7红枣15炙甘草4

清胃汤

生地15丹皮15升麻4石膏20当归5黄连7

黄芪建中汤

木香10砂仁8

党参15炒白术10

黄芪20桂枝10炒白芍20

四神汤

补骨脂10五味子10吴茱萸10肉豆蔻10

寒湿泄泻汤大中小

厚朴15106陈皮1075扁豆15106神曲15106

藿香1075葛根201512 枳壳1075苍术1075

理气消胀方

旱半夏7陈皮7枳实7厚朴8

鸡内金7山楂10麦芽7

木香6香附6

清胃理降方

旱半夏10陈皮10枳壳10厚朴花10

黄连10八月扎15

肠风汤

黄芩10黄连7生地15丹皮15

地榆15槐花15荆芥7枳壳10

芍药汤

黄芩10黄连7

木香7炒白芍15槟榔10

地锦草15山楂15

芍药汤小

黄芩8黄连4木香4炒白芍7槟榔5

地锦草8山楂6云苓10神曲5

木香槟连汤

枳实10厚朴10神曲10焦山楂15

木香7槟榔10炒白芍15黄连7云苓10

五仁汤

瓜蒌仁15火麻仁25郁李仁15

柏子仁15杏仁10

五仁汤小

瓜蒌仁7火麻仁7柏子仁6杏仁5

生地5玄参5麦冬5

莱菔子5枳实5当归5

加减麻仁汤

生地15玄参15麦冬15

瓜蒌皮15火麻仁25

杏仁10枳实10厚朴10当归15白芍15

胡槟汤

胡黄连5槟榔7使君子7

臭芜夷7榧子10雷丸7川楝子7

七味白术散1号

党参15云苓15炒白术15甘草4

木香7藿香10葛根15太子参7

七味白术散2号

门诊处方点评实例

【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10年2月份的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有345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11.5%,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315张、处方用药不适宜49张、超常处方23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10.5%、1.63%、0.77%。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严重,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处方分析 The Comments and Analysi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bstract】Objective:To promote rational clinical drug levels by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writing. Methods: analyse, statisics and comment the 3000 daily gener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nd pharmacists prescriptions which are produced in Febrary,2010. Results :there are 345 prescription of irrational behavior, accounting for 11.5%, among of which irregulate prescription writings are 315,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s are 49 and extraordinary prescriptions are 23。They separately rank 10.5%, 1.63% 0.77% among sample prescriptions. Conclusion: prescriptions have a lot of problems. The pass rate of prescription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timicrobial drugs are abused seriously. We need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guiding principles". 【Key words】Outpatient prescription Prescription comment Analsis of typical prescription 处方是医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给患者开写的取药凭证,是药师为患者调配和发药的依据和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药品流向的原始记录,也是医疗活动中处方是具有法律效力重要的医疗文书,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1]。处方点评是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剖析,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处方管理办法》(2007)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2010年2月10日卫生部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2],对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形式、内容、标准作了详尽的规定。为贯彻落实《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我们对我院2010年2月份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和不合理处方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随机抽取2010年2月份处方3000张(不包含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和门诊疑义处方登记表。 1.2 点评方法 根据《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大通)》、《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近年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等,注重循证医药学证据,结合医院处方点评标准和细则,重点从处方书写形式审核内容、用药适宜性审核内容及超常处方三个方面逐一点评,其中任一项不规范即判定为不合格处方。填写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表》,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类汇总,根据点评结果统计处方合格率并对其中的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 2 点评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年龄:2-67a,平均32a;药品品种种数:1-5种,平均 3.2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处方1050张,抗菌药物使用率35%;注射剂:注射剂处方463张,注射剂使用率15.43%;处方金额:0.2-358元,平均87元。根据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

处方管理规范

处方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第三条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各级医院应当按照本规范,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 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处方点评工作,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四条医院应当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第六条医院应当根据本医院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在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第七条医院药学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第八条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 (二)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他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三章处方点评的实施 第九条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疗管理部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第十条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应当按照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处方,并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附件)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点评表格由医院根据本院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第十一条三级以上医院应当逐步建立健全专项处方点评制度。专项处方点评是医院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处方点评。 第十二条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 第十三条处方点评小组在处方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应当及时通知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

大处方管理规定

大处方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处方管理工作,提高处方质量,杜绝大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2016年全市卫生系统治理过度医疗专项整治行动检查要求,现将医院处方管理工作规定如下: 一、加强管理 医院质控科、医务科和药械科必须加强对处方的管理,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成立处方点评小组,每月进行处方点评,并将规范处方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药师对处方审核,做好“四查十对”工作与用药咨询、用药指导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二、大处方规定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大处方(不包括中药饮片处方): 1.门(急)诊处方口服药费用超过300元的; 2.门(急)诊处方注射剂费用超过300元的; 3.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并再次签名的; 4.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未备注原因并再次签名的; 5.单一疾病使用同类药物超过两种的(特殊疾病除外,如:结核、肿瘤、消化道溃疡、真菌性疾病等); 6.出院带药处方超过7日用量和(或)费用超过300元(慢性、

老年性疾病可视情况适当延长)未备注原因并再次签名的; 7.病情不需要或随意根据患者要求,超疗程、超剂量用药或开药,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药物的; 8.特殊情况下(如患者确需长期用药)或特殊药品,未经质控科、医务科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同意的。 三、处方的开具、调剂规定 1.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应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杜绝大处方的开具。 2.药房人员负责处方的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对涉嫌大处方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认定为大处方的,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及时记录,定期向质控科反馈。 四、处方点评规定 1.处方点评小组通过随机抽取门(急)诊处方及病区用药医嘱单、病区出院带药单并进行点评,病区用药医嘱单、病区出院带药单以住院病历为依据。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2.对开具大处方的医师及出现大处方的科室进行重点监控,直至不再出现大处方行为。 3.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并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

门诊大处方检查结果及分析

2017年7月门诊大处方检查结果及分析 为了解我院大金额处方使用现状,进一步规范医院处方管理工作,提高处方质量,杜绝大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医务处、药剂科对2017年7月份门急诊所有处方进行了统计,对处方金额800元以上的处方进行了分析、整理,为医院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统计结果 1.1处方金额 2017年7月份门诊处方共计5393张,其中处方金额大于800元的处方为154 张,占门诊处方总数的 2.86%;急诊处方共计1449张,处方金额大于800元的处方为98张,全部为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注射,对统计大处方无意义,去除。中药饮片处方总计829 张,住院处方15剂以上16张,占中药饮片处方总数的1.93%。 门急诊处方金额占比 处方金额 (元) 门诊处方 急诊处方 处方数(张) 处方占比 处方数(张) 处方占比 ≥801 154 2.86% 0 处方总数 5393 1449 1.2大金额处方基本信息 均额/元 1292.8 中药饮片处住院处方15剂占比

1.3大处方分布科室 金额大于800元的处方开具科室 肿瘤科9 332 2.71% 内分泌病科10 149 6.71% 心血管病科 5 165 3.03% 门诊内科 3 33 9.09% 肺病科 2 119 1.68% 泌尿外科 2 60 3.33% 脾胃病科 2 402 0.5% 普外科 1 48 2.08% 合计154 住院中药饮片处方15剂以上开具科室 科室处方张数平均/剂每剂均金额/元 妇产科8 22.5 57.53 肺病科 4 15 109.52 脾胃病科 2 15 34.81 康复科 1 15 108.66 心血管病科 1 15 83.09 合计16 2处方分析 2.1 不规范处方如诊断缺项或处方信息不完整,中药饮片处方缺少中医诊断。药品用法用量使用“取药”“遵医嘱”等不规范用语。甚至出现用法明显错误,如肛泰栓,0.1g bid,口服;甲硝唑阴道泡腾片,0.2g bid 口服。妇产科这种现象较常见。 2.2 不合理处方(不适宜和超常处方)个别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超剂量用药、给药疗程过长、无适应证用药。

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问题分析

1 门诊抗生素处方常见问题分析 1.1 给药方案不妥给药方案不妥主要是青霉素类、典型头孢菌素类、大多数非典型β内酰胺类及克林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生素,采用静脉给药1次/d,多集中在2~4 h内用完,给药期间血药浓度很高,而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难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此种用药方法不仅无法达到抗菌效果,反而容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主要原因是一日数次静脉给药不方便,患者也难以接受,且门诊患者多为轻症患者。此类抗生素的合理给药方案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将每次剂量增大,一般3~4个半衰期投药1次,每日将用药总量分3~4次给药[1]。但这种给药方式对门急诊患者来讲其依从性较差。建议采取先静脉滴注1次药物,然后改为使用相同剂量的口服剂型药物,这一方法较适合于门诊用药患者[2]。 1.2 溶媒使用不当最典型的是青霉素类溶于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中静脉滴注。青霉素类最适宜的pH值为6.8, 而葡萄糖的pH值为3.2~5.5,该类抗生素在pH<4时分解较快,效价降低,且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青霉素类不宜与葡萄糖配伍,选用生理盐水为溶媒稳定性较好。 1.3 给药剂量不合理多为超剂量用药,原因可能是为方便门诊患者,采用1次/d的给药方法,给药剂量偏大。抗生素达到杀菌浓度后,再增加药物浓度,其杀菌作用强度并未明显增强;反而会增加毒性,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另外,也存在用药过于保守,剂量偏小,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而且易产生耐药菌株,使感染更难控制。 1.4 盲目选用抗生素在处方审核中发现,多数配有感冒药、咳嗽药的处方,亦配有抗生素,而感冒以病毒感染为主,上呼吸道感染更是如此[3]。这种盲目地预防性用药,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有资料表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与耐药菌的出现密切相关[4]。 1.5 联合用药不合理在门诊抗生素处方审核中,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时有发现。如先锋V与丁胺卡那或庆大霉素联用,头孢类主要经肾分泌排泄,合用氨基糖苷类等肾毒性药物可加重肾损害;喹诺酮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两者无拮抗作用,亦无协同或相加作用,反而有可能增加肝、肾不良反应。其次,见于作用机制相同的抗生素联用,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与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联用,虽然它们不是同类抗生素,但其作用机制或作用方式基本相同,联用后并不能增强抗菌作用,反而发生竞争性结合,影响抗菌作用。再次,就是药理性拮抗,如使用青霉素静脉滴注后再用克林霉素,前者是繁殖期杀菌剂,后者是速效抑菌剂,联合使用可降低前者的效价。此外,联用具有同样药理作用的药物,例如克林霉素与奥硝唑、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联用,前者对厌氧菌已高度敏感,联合使用只会增加毒副作用。原因是临床医生不注重临床用药相关知识,对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抗感染机制、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甚了解。 1.6 药物选用不当多见于儿童用药处方,如应用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对多种幼龄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有损伤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儿童用药后可出现关节痛和关节水肿,不宜用于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5]。 1.7 给药途径不合理门诊通过注射途径使用抗生素较普遍。对门诊处方调查发现,注射剂处方中抗生素占60%以上。在门诊使用抗生素多数是凭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容易造成细菌耐药。 2 对策 2.1 建立健全抗生素管理制度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原则及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控及超常预警制度。明确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指征。合理选择使用方法、预防性用药的使用范围、最佳的给药方式以及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贯彻落实抗生素分线管理、使用原则,制定处方的审核、

门诊处方书写要求与格式

门诊处方书写要求与格式 一、书写要求 (一)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并须在执业机构和药学部门、门诊部签名留样及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开具处方。 (二)医师应当按照治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三)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3天。急诊处方的在普通处方的右上角注“急”字,要优先调剂发药。 (四)处方记载的患者一般项目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五)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六)处方字迹应当清楚,不得涂改。如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 (七)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 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 等含糊不清字句。 (八)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西药、中成药要分别开具处方,

每一种药品必须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五种药品 (九)用量。一般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十)开具处方后得的空白处方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一)初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天用量;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疾病诊断,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处方用量不超过半个月量。但医师应注明理由。抗菌药物处方用量应遵守卫生部和我省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规定,一般一张处方只开一种抗生素,不得超过7日用量;必需联合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十二)药品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或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品名为准。如无收载,采用通用名。药品简写或缩写必须为国内通用写法。 (十三)药品剂量与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十四)药品、毒药、精神药物不得缩写或简写,其用量必须按有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天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十七)开具处方后,必须告知病人开具药物的内容、情况,必须要求患者本人签字、留联系电话,14岁以下或无自理能力 的患者由其监护人代签,同时留下联系电话。 二、格式 药物名称+剂型:含量+数量+盒数

《医院处方管理办法》

医院处方管理办法 一、目的 加强处方开具、调剂、使用、保存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二、原则 处方的开具与调剂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三、范围 处方权授予、处方开具与管理、处方审核与调剂管理。 四、定义 处方是指由注册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五、处方权的管理 (一)处方权授予。 1、普通处方权。 (1)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在荆州市卫生计生委注册、被本院聘用者具有普通处方权。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或专用签章必须与在药学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2)具有普通处方权的医师可以开具未明文规定限制开具的西药和中成药。中草药处方权须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医师专门提出申请。 (3)试用期或进修、实习医师开具的处方,必须经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签名后方有效。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 医务部组织对本院具有普通处方权的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 3、抗菌药物处方权 医务部组织对本院具有普通处方权的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知识培训。医师经考核合格后,由医院授予相应使用级别

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由医院授予相应使用级别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 4、计算机管理中心按医院相关规定和程序,在HIS系统中将医师相应处方权与其工号进行捆绑,开通相应电子处方权。 (二)处方权取消 医师在本院行使处方权时出现以下情况,医院可酌情取消其处方权: 1、处方书写经常不规范,或经常出现严重的使用错误,医务部可报请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2、未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3、经查证有开具处方牟取不正当利益行为的医师,医务部将向医院伦理委员会报告和建议取消其处方权,经伦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后执行。 4、医师被责令暂停执业、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或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后,医务部可报请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5、调离、辞职及退休后未被我院返聘的医师,处方权自行取消。 6、被取消处方权医师的电子处方权,由计算机管理中心按医院相关规定和程序在HIS中予以取消。 六、处方/医嘱的开具与管理 1、处方/医嘱作为实施药品诊疗工作和进行药品收费的重要依据,要准确正规,内容清楚,层次分明,按时下达,及时执行。 2、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为患者开具处方/医嘱。开具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处方时,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3、本院原则上实行电子处方管理,取得相应处方权的医师获得相应电子处方开具权,医师须凭个人工号和密码,登录和开具电子处方/医嘱,严禁将个人登录信息泄漏给他人,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电子处方的“前记”部分由医院挂号室通过HIS门诊挂号系统录入,要求录入人员如实、详细、完整地录入患者个人信息,并建立医院的就诊卡。 5、医师凭挂号单、就诊卡为患者开具电子处方,开方前须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婴幼儿应核实到日、月龄,必要时,婴幼

医院门诊大处方管理规定

绵阳富临医院门诊大处方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门诊处方管理工作,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杜绝大处方,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针对我院门诊处方开具中存在的问题,经2014年第3次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讨论决定,特对我院门诊大处方的管理作出如下规定: 一、组织管理 1.由医院合理用药督导小组、处方点评小组全面负责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管理工作。 2、药剂科和医务部必须加强对门诊处方的管理,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医疗质量考核范围。 二、大处方的界定 1、为同一患者开具2种或以上药理作用、成分、作用机制相似或相同的药物; 2、超说明书用药、超疗程用药; 3、无适应症用药; 4、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物; 5、门诊处方超出以下规定而未在病历/处方上说明原因: ①普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②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15日),但医师应在处方上注明理由; ③对于某些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连续服用同类药物治疗的门诊慢性病可酌情开具1个月处方量,需处方医师注明原因并签名; 6、门诊同一患者一日药品费用或单处方金额大于 300 元(慢性病等特殊情况除外。若患者要求自购的情况,均由处方医师在门诊登记本上记录并让患者签字以备查)。 三、大处方开具及审批 1、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应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杜绝大处方的开具。 2、门诊同一患者一日药品费用或单处方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300元、开具的中成药不得超过2种。确因病情需要的,若处方金额大于300元或开具2种以上中成药时,药剂科要备案,次日联合门诊部主任逐一核查,判断其合理性。 3、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工作,对涉嫌大处方或未履行相应程序的大处方,药师可先调剂,事后及时记录,并向药房组长反馈,药房组长每日向门诊部主任反馈该信息。 四、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常见问题的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常见问题的处方点评 发表时间:2018-01-26T10:21:49.6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期作者:许丽琼 [导读] 医生需要掌握好药物的禁忌与适应证,避免重复用药,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影响,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让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福建省漳州市朝阳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3954张处方,归纳出门诊处方常见的问题,从而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和药品说明书作为依据,对我院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适应症不适宜和遴选药物不适宜,其中遴选药物不适宜占1.92%(76)。结论:医生在开药方的时候没有结合诊断结果,经常出现不适宜处方的情况,也没有注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门诊开具处方时应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医疗机构要加大对医生用药的培训力度,向他们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关键词】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处方点评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353-02 处方是医生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开给患者的取药凭条,也是药师配药的参考依据,更是患者治疗的原始依据,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1]。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进行评价后需要填入表中记录下来,从而对处方进行动态监测,对开出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进行通报和处罚,如果能够通过干预挽救的要及时予以干预,以防引起医疗纠纷[2]。为了提高处方质量,医院必须对处方加强管理,督促医生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3954张处方,其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处方28张,遴选药品不适宜处方76张。 1.2 方法 参照《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和药品说明书对处方进行点评,并采用分类方法进行统计。 2.结果 2.1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处方 门诊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比较普遍,如表1中有28例处方存在联合用药不适宜情况,例如,胃舒平片+西咪替丁片会增加不良反应,医生没必要同时使用。抗胆碱药消旋山莨菪碱+多潘立酮同时使用会导致药效减弱,见表1。 表1 联合用药情况 2.讨论 医院开具的药方中有很多不合理的情况,具体如下:(1)重复用药增加了用药风险,其中抗菌类药物和补益类药物滥用的比例较大,而且这类药物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因为药物本身成分复杂,生产工艺不太稳定,如果没有合理使用就会增加用药风险[3]。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遵循分型辩证用药原则,按照患者情况合理用药。PPI的适应证被广泛应用,所以这些药物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关于骨质疏松、自身免疫病、过敏、泌尿、消化和内分泌等均有文献报道。处方中还出现了重复使用同类药物的情况,这样既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医院要加强宣传,指导医生合理用药,并采取细化管理手段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

医院处方权管理制度

XX县人民医院处方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院处方权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在院内开具、调剂、计价收费、保存处方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一、处方权限规定 1.已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经医务科处方管理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处方权。审核通过后,由医务科以书面形式通知至有关科室(临床科室、药剂科、收费科)存档备查。 2.助理执业医师、见(实)习医师、进修和医师等无独立处方权,所开处方需经本院所在科室有执业资格医师审核签字后方可有效。 3.退休医师未经医院回聘者不再有处方权。调离、私自离岗医师处方权自动停止。 4.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必须与在药剂科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需改动时应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5.开具的处方必须具有处方医师的签名,二者缺一不可。药剂人员凭备案签名及专用签章接受配发药品。任何人不得模仿或代替医师签字。 6.处方的有效期:门诊处方自开具之日起,三日有效。急诊处 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 师注明有效期限和原因,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天。

7.处方应按普通处方、急诊处方、麻醉精神药处方分类使用。 &医师不得为自己开处方。 9、已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由科教科通知医务科。如有退休、调离、私自离岗的执业医师由人力资源部通知医务科。 二、处方书写规定 1.处方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需清晰,书写要完整,不得涂改。必须用同一墨色,同一笔体书写。如有修改,必须由处方医师在修改处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以示负责。 2.处方内容及要求 2.1处方前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单位(或住址)、费别、门诊号/住院号、开方科室、处方日期、临床诊断。 各项内容应真实、完整、清晰明了。 2.2处方正文 2.2.1处方正文内容一律横排,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书写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剂量、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代号。若患者要求外购必须注明药品通用名称。一般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常用剂量使用药品,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医师必须在用法用量处注明原因并签名确认。 222药品剂量与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公制单位:克(g)、毫克(mg)、微克(卩g)、纳克(ng)、升(L)、

门诊不合理论文: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门诊不合理论文: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摘要] 通过对门诊月蹉跎处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分析,结果发现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疗程不合理等。为全面提高用药水平从而减少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耐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我中心门诊典型处方实例进行分析,目的引起医师药师们的重视。 [关键词] 不合理; 处方; 分析 在我中心2010年处方总数量中,输液处方占30 % ,抗生素处方占 50%,其中不合理处方占3%以下。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输液和抗菌药物使用上,由于医生没有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物习惯凭经验用药,问题主要反映在用法用量不合理、给药方案不合理等方面。不合理用药的标准,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药品的用法用量是否合理。 1 溶媒选择不当 利巴韦林注射液0.8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分析:此处方的主要问题是溶剂体积、浓度不当。利巴韦林注射液说明书中用法用量规定,本品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后静脉缓慢滴注。则该处方为1ml含3.2mg药物浓度过大,增加用药风险。

此类处方在我中心对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使用中占95%以上。 2 给药方案不当 注射用青霉素钠112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一次/日,静脉滴注。 分析:此处方的主要问题是给药间隔时间不当。此类问题易出现在注射用青霉素钠、头孢拉定、磷霉素钠等半衰期短属时间依赖性的抗生素上。此类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mic(最低抗菌浓度)的时间,血药浓度高于mic时间的临界值为40%[1],应尽量延长血药浓度达到或超过mic的时间,增加用药次数而不是加大剂量用药。如对pae (抗生素后效应)短、血清半衰期短的抗生素一次/日给药,在此期间细菌又可生长繁殖并易产生耐药,最好采用分2-4次/日给药,更有利于杀灭细菌。 3 重复使用抗生素 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1.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并用甲硝唑注射液250ml(0.5g),一次/日,静脉滴注。 分析:此处方的主要问题是重复使用抗生素;给药方案可优化。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和甲硝唑注射液均适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可不必同时使用。临床上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盆腔感染时,常与氨基糖苷类联用以消除需氧病原菌。根据对克林霉素磷酸酯的药代动力学分析表

最新门诊处方管理制度

门诊处方管理制度 一、处方使用: 必须按照药品类别使用专用处方。 二、药品用量: 1、急性病3天量; 2、慢性病7天量; 3、行动不便者两周量; 4、慢性病不超过1月量; 5、出院带药不得超过一周量。6急性病严格3天量,超出的,由科主任签字把关。 三、开药原则: 1、不得重复开药。(两次看病间药量未使用完又开同样的药)。 2、不得分解处方。[同一天开两张(含两张)以上处方的同一种药〕 3、用药必须与诊断相符。 4、不得超医师级别开药。 四、处方金额管理: 每张门急诊处方平均药费定额(医保不超50元,留观处方不超100元;农保不超38元)。不得出现大额处方,特殊情况需审批盖章。 五、处方书写: 1、一张处方只限开5种药(补液除外)。 2、处方内不得缺项。 3、书写处方的剂量用法要规范 4、诊断必须用中文书写。 六、医务人员所开具处方凡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者,为不合格处方: (一)印制格式不合格 1、前记中“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

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栏目有缺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前记除以上必须栏目外,必须的“患者身份证明编号和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等有缺项。 2、处方正文无病情诊断。 3、后记中“医师签名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等栏目有缺项。 4、处方用纸颜色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的要求。 (二)处方书写不合格 1、医师未签全名,或只有医师签章没有签名; 2、处方后记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中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签名, 或调剂、复核非双签名; 3、书写不规范的商品名,不写通用名; 4、用不规范的中文或英文缩写或代号书写; 5、药品剂量、单位书写不正确或不清楚; 6需进行皮试的,处方上未注明; 7、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未划斜线; 8、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注明修改日期及签章,或缺其中之一者; 9、其他项目书写有缺项。 (三)不合理用药 1、药品的适应证有与临床诊断不符合的; 2、药品间有配伍禁忌;

门诊常见典型处方分析

门诊常见典型处方分析 患者1:性别:女年龄:17岁诊断:腹痛? R:头孢克肟分散片 0.1g*6片 Sig. 0.1g tid 山莨菪碱片 5mg*12片 Sig. 10mg tid 点评:1、腹痛?原因不明,是否有感染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依据不充分; 2、头孢克肟分散片常规用法为0.1g bid。 患者2:性别:男年龄:78岁诊断:慢性胃炎 R:雷尼替丁胶囊 0.15g*6粒 Sig. 0.15g bid 甲硝唑片0.2g*9片 Sig. 0.2g tid 盐酸小檗碱片 0.1g*18片 Sig. 0.3g tid 甲氧氯普胺片5mg*9片 Sig. 5mg tid 六味能消胶囊0.45g*10粒 Sig. 0.45g bid 点评:1、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如为HP+,应规范多联按疗程治疗; 2、如无HP感染,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患者3:性别:男年龄:61岁诊断:慢性咽炎 R:克拉霉素缓释片 0.5g*4片 Sig. 0.5g tid 赛庚啶片 2mg *24片 Sig. 4mg tid 西地碘片1.5mg*24片 Sig. 1.5 mg 含化tid 点评:1、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无需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2、克拉霉素缓释片T1/2较长,说明书用法用量为0.5g qd。 患者4:性别:女年龄:61岁诊断:泌尿道感染?慢性胃炎 R:头孢克肟分散片 0.1g*6片 Sig. 0.1g bid 左氧氟沙星胶囊0.1g*12粒 Sig. 0.2g bid 山莨菪碱片 5mg*9片 Sig. 5mg tid 点评:联合用药指征不充分,如确诊为泌尿道感染建议选用其中一种即可。 患者5:性别:男年龄:15岁诊断:蜂蛰伤 R:氯苯那敏片 4mg *9片 Sig. 4mg tid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0.25g*18粒 Sig. 0.5g tid 泼尼松片 5mg*9片 Sig. 5mg tid 点评:蜂蛰伤,门诊处置,说明无感染,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 患者6:性别:女年龄:40岁诊断:大腿开放性伤口 R: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0.25g*54粒 Sig. 0.75g tid 头孢克肟分散片 0.1g*12片 Sig. 0.1g bid 安络痛片 0.1g*48片 Sig. 0.2g tid 酮洛芬缓释胶囊 0.1g*10粒 Sig. 0.1g bid 利多卡因注射液 5ml:0.1g*3支 Sig. 15g 局部麻醉 qd 点评:1、抗菌药物和镇痛药物均重复使用,建议选择各一种; 2、利多卡因使用量超说明书。(电脑录入错误) 患者7:性别:女年龄:38岁诊断:腰腿痛待诊? R:大黄蛰虫片0.52g*36片 Sig. 2.8g bid 安络痛片 0.1g*24片 Sig. 0.3g tid 美洛昔康片 7.5mg *6片 Sig. 7.5mg bid 头孢克肟分散片 0.1g*6片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流程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二、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室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三、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说明书范围使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及时修订和完善用药方案。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四、医师在使用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时应告知患者,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使用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和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发用药纠纷的,其经济赔偿由责任医师承担。 五、药房应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对药品进行拆零调配,并加强管理,杜绝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药房必须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向医院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报告。

普通处方样式

处方笺 费别:□公费□自费 □医保□其他医疗证/医保卡号:处方编号: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门诊/住院病历号:科别(病区/床位号): 临床诊断:开具日期:年月日住址/电话: Rp 医师:药品金额: 审核药师:调配药师/士:核对、发药药师:

处方笺 费别:□公费□自费 □医保□其他医疗证/医保卡号:处方编号: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门诊/住院病历号:科别(病区/床位号): 临床诊断:开具日期:年月日住址/电话: Rp 医师:药品金额: 审核药师:调配药师/士:核对、发药药师:

处方笺 费别:□公费□自费 □医保□其他医疗证/医保卡号:处方编号: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月日体重千克门诊/住院病历号:科别(病区/床位号): 临床诊断:开具日期:年月日住址/电话: Rp 医师:药品金额: 审核药师:调配药师/士:核对、发药药师: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样式 处方笺 费别:□公费□自费 □医保□其他医疗证/医保卡号:处方编号: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门诊/住院病历号:科别(病区/床位号): 临床诊断:开具日期:年月日住址/电话:身份证明编号: 代办人姓名:身份证明编号: Rp 医师:药品金额: 审核药师:调配药师/士:核对、发药药师:取药人:发出药品批号: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样式 处方笺 费别:□公费□自费 □医保□其他医疗证/医保卡号:处方编号: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门诊/住院病历号:科别(病区/床位号): 临床诊断:开具日期:年月日住址/电话: Rp 医师:药品金额: 审核药师:调配药师/士:核对、发药药师:

门诊处方书写规定

门诊处方书写规定 1.门诊处方基本要求: 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科室日期中西药名剂型规格数量用法销空医生盖章临床诊断 2.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处方必须有上级带教医师盖章, 如有不合格则由处方章医师负责, 处方签名 无效。 3.医师处方章应妥善保管好, 一旦遗失须向医务处、药剂科备案。 4.熟悉药品的作用与副作用, 注意用药配伍禁忌。 5.药品售出不得退药(针剂除外)。 6.坚持合理用药,不开超量方、跨科方、外配方(指1400种以外的药物), 用药量要符合规定: (1)处方用药品种: A、每张处方限1 —5个品种西药; B每张处方限1 —3个品种中成药; C、肿瘤病人一次门诊限1—6个品种(包括稀释剂、辅助用药); D 、一次门诊不同科别不得开相同药品. (2)处方数: A 、同一病人看一科门诊只能开一张处方; B、中西药同用或内服、外用药在一科门诊内同时处方,药物品种总量限于五种以内(其中中成药 不超过三个品种)。 (3)处方量: A、门诊常见病处方量,西药、中成药限1—5天用量,中药汤剂限1 —7天用量; B门诊慢性病处方量,西药、中成药、中药汤剂限两周用量 C、某些没有严重并发症,又需要长期连续服用一类药物的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限一个 月内用量;

D、常见病上次门诊药物有两天以上余量或慢性病上次门诊药物有一周以上余量,本次门诊不可重 复开相同的药品。 (4)处方有效期: 门诊处方三天内有效。 (5)医保定点药房配药: 如本院药房缺药或病人要求到定点药房配药, 定点药房外配药仅限于医保卡内有个人账户资金。 (6)处方用药范围: 门诊病员不得使用1400种以外药物, 不得开带“*”药品、超出报销范围的, 一律自费, 不得开外配方。 7、严格执行总量控制, 严格遵循“四个合理”的原则, 严格按照各科门诊普通医保病人费用核定指标 执行,实现以较低廉的价格,提供较优质的服务。 8、合理检查, 掌握检查的指标, 保证一定的检查阳性率, 病卡和检查单要一致, 认真填写检查单( 包 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卡号等一般项目),如B超、胸片、CT、MR等需要写清楚临床症状、 体征可能诊断, 以便辅助科室在打报告时结合临床, 提高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