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学设计

《湘夫人》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屈原的生平创作、思想人格及楚辞的特点

2、通过对诗歌景物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痴情不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3、学习和掌握屈原作品“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写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背诵理解内容、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2、知人论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生平境遇思想人格与创作的关系

3、延伸探究,体会湘君与屈原“爱”的伟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中对真挚爱情的歌咏及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并为之坚贞不渝地奋斗的精神品质。

重难点

1、学习和掌握屈原作品“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写法。

2、延伸探究,体会湘君与屈原“爱”的伟大。

3、体会诗中对真挚爱情的歌咏及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并为之坚贞不渝地奋斗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为凄美爱情的代言,林黛玉住在“潇湘馆”中,又得宝玉赋予一个恰当的别号“潇湘妃子”,于是竹影摇曳的潇湘馆中,美丽女子那哀伤的容颜、哭泣的声音便深深印在人们心中。其实潇湘妃子乃两人,一为娥皇,一为女英。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于是二妃伤心哭泣,泪洒绿竹——“斑竹一支千滴泪”,尤其自屈原的《湘君》《湘夫人》之后,“湘夫人”就成为中华民族寄托情感的理想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追寻湘君和湘夫人的爱情足迹吧。

二、了解作家作品

1、学生交流展示预习成果

2、教师强调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2)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其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诗歌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多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深沉情感。

(3)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

三、朗读感知

1、朗读

(1)自由阅读课文,结合注释、工具书、互相合作,明确生难字词读音含义。

(2)大声朗读,读通读顺,把握诗歌大意。

(3)教师指导:读出节奏和情感

如: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2、疏通文意,把握诗歌内容

(1)结合课文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

①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②登白薠夕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③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④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⑤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夕既张

⑥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2)学生合作讨论:

注释1说,此诗是湘君与湘夫人互表爱慕之情的,你同意吗?你认为本诗是以谁为主人公进行描写的?诗中“予”指谁?帝子指谁?佳人之谁?公子是谁?

明确:这是以湘君为主人公,讲述的是湘君与湘夫人约会、怀着一腔爱意准备爱巢,痴情等待,湘夫人却随九嶷山神仙离去,湘君伤心难过却无怨无悔的故事。

理由:注释认为“帝子”“佳”“佳人”都指湘夫人,“公子”指湘君,可见诗歌主要内容:一、三、四节都描写的是湘君形象,那么,“《湘夫人》是湘水男神和女神互相表达思慕之词”就解释不通。而“公子”也可指“女子”。(见百度:公子。古汉语称谓。B.诸侯的女儿亦称“公子”:《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何休注:“谓女公子也。”)所以,全诗是以湘君为主人公表现他对湘夫人的忠贞爱情的。

(3)学生根据学案概括各节内容,分析诗歌描写了主人公哪些行为?

第一、第二节:二人在洞庭湖约会,湘君默默等待。

心理描写:目眇眇兮愁予、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动作: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第三节:湘君用香花香草布置新房,热切等待,

第四节驰马江皋、济水、筑室修房、布置房屋

第四节:捐袂、遗褋、搴杜若

(4)用简洁的话语概括诗歌内容。

约会、等待、寻找、装饰爱巢、希望落空、惆怅怨恨、难以忘怀。

四、感悟探究——湘君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吗?

1、你们心目中伟大的爱情有何特征?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寻找的资料并发表看法。

作品:《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次亲密接触》

特征:超越门第、家庭

真诚

无私、不求回报

至死不渝

2、合作讨论:你赞赏湘君表现爱的方式吗?你认为湘君是一个值得爱的男人(女人)吗?

(1)诗歌开头渲染环境气氛的诗句有哪些?在全诗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2)找出文中湘君苦苦等待、如痴如狂追寻、为湘夫人装饰爱巢的文字,体会这些文字运用的手法和湘君的思想感情。

(3)“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与“糜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

裔?”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些问句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情感?

(4)结合《夜宴》中青女这一人物形象及《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谈谈”思公子兮未敢言”中蕴含的深情。

小结:湘君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他将爱情看得神圣纯洁,他为了爱情痴心追求,无怨无悔,即使失败也至死不渝。

五、知人论世、理解主旨

1.你知道哪些有关屈原的故事,说出来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2、“香草美人以譬君子”是屈原的传统,也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诗中大量的香草美人形象有何寓意?在中国古诗文中“美人”有何内涵?

在屈原作品中,香草美人是君子的象征,也象征君王和美好的理想。

在古诗文中,美人除了喻指美好年华,更用来象征君王和美好的理想。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句子。诗经名篇《蒹葭》也通过描写对在水一方的伊人的苦苦追寻,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是现代诗《雨巷》也是借“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表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人追求理想而又迷惘苦闷的情怀。

3、结合下段文字分析本诗主旨。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湘、沅之间,其俗信鬼

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明确:诗歌通过刻画为了爱情执着追求、至死不渝的湘君形象,含蓄而又热烈地表现了作者屈原忠于祖国,无怨无悔,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伟大情操,高尚情感。

4、屈原被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五月端午是全世界华人对屈原的纪念。结合湘君这一形象,谈谈屈原的爱国与众不同在何处,伟大在何处?

凡夫俗子爱讲条件,称斤论两,擅长交换:你若爱我,我便爱你。而屈原,他爱国,不为君王所知,不为国家接受,却依然执着如斯,让人感佩。

六、课堂小结

生活需要湘君、屈原那样的“傻子”吗?是的,需要!是他们,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强大的祖国,是他们,让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阳光雨露,

是他们,让我们在这个战争不断、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可以骄傲地说:我属于中国。

七、布置作业:推荐一位感动中国的爱国爱民典范人物,撰写推荐词,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湘夫人

湘君湘夫人

执着追求美丽高洁

九死不悔众神拥迎

屈原形象的代言君王和理想的象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