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专科)自学考试重点难点

古代汉语(专科)自学考试重点难点

《古代汉语》(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一)汉语的分期

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焉>

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2)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有个叫颖考叔的,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颖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颖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颖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颖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想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一、文字方面

1、“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避古今字躲避。

2、“姜氏何厌之有?”厌——餍古今字满足。

3、“公赐之食。食舍肉。”舍——捨放着,放在一边。

4、“佗邑唯命。”佗——他异体字

5、“不义不暱。”暱——昵异体字

6、“庄公寤生。”寤——牾通假字倒逆

7、“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掘通假字挖掘

8、“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无生民心。“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无——毋通假字不要

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赐通假字赐予

二、词汇方面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墙。国:这里指诸侯的封邑。有时也指诸侯的国都。如:“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意为国都的三分之一。

2、“君将不堪。”堪:经得起,受得住。不堪,即受不了。

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所,处所,地方。“为之所”,双宾语句,给他安排处所。滋蔓:滋长蔓延。图:图谋、谋划

4、“况君之宠弟乎?”宠:尊,处于尊荣地位。

5、“多行不义,必自毙。”毙:倒下去。这句意思是,多做不应该做的事,一定会自招垮台。

6、“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过了不久。鄙:边境上的城邑

7、“无庸,将自及。”无庸:不用。及:赶上,这里指招致。

8、“厚将得众。”厚:丰大,这里指土地扩大。

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完:修茸城郭。聚:聚集民众。缮:修缮。甲兵:甲,铠甲;兵,兵器。

10、“夫人将启之。”启:开门。

11、“公伐诸鄢。”诸:“之于”的合音字,“之”为代词,指代共叔段;“于”为介词,介进地点状语“鄢”。

12、“遂寘姜氏于城颍。”寘:放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

1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封人:封,疆界;封人,镇守边疆的官职。

1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尝:品尝,体会滋味。未尝,不曾尝过。羹:带汤的肉食。请:表敬副词,表示“请允许我……。”遗:赠,送给。

15、“敢问何谓也?”敢:表敬副词,表自谦,有大胆,冒昧的意思。

16、“君何患焉?”患:忧虑,担心。

17、“颖考叔,纯孝也。”纯:敦厚。

18、“爱其母,施及庄公。”施:延,扩展。

1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匮:尽。永:长久。

20、“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黄泉:复合词,字面指黄土下的泉水,这里指人死后安葬的墓穴。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惊,使动用法,使……惊。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后面省略宾语“之”。

⑵“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合乎法度。

⑶“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生。“民”、“心”为“生”的双宾语,意为:不要使民生二心

⑷“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掘隧道。

2.宾语前置句式

⑴“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何厌”。

⑵“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谓”的宾语。

⑶“君何患焉?”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患”的宾语。

⑷“其是之谓乎?”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宾语“是”。

3.习惯句式

⑴“佗邑唯命。”“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形式。

⑵“君将若之何?”“若……何”是一种固定格式,意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若之何”即“把它怎么办?”

4.虚词用法举例

①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应理解为“于此”。如:“虢叔死焉。”“君何患焉?”

②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如:“姜氏欲之,焉辟害?”

语气词。“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在句中加强反问。“其是之谓乎!”“其”在句中表推测。

【】

工具书的编排体例

一、工具书的体例

1、编排方式

按部首和笔画编排

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不同。

部首是字典辞书编撰时,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起,这个共有的偏旁作为部的标志。

第二、不同字典辞书的部首设置不完全一致。

《说文解字》540部。《康熙字典》214部。

新《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

按照音序编排

《佩文韵府》《经籍籑诂》等按四声和《平水韵》106韵排列。

《国语词典》《词诠》按注音字母排列。

《新华字典》按汉语拼音方案排列。

按照号码编排

《四角号码新词典》按照四角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常用的有三种: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反切:古代字书中一般称“某某反”、“某某切”。原理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

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1958年我国公布汉语拼音方案,用罗马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直训: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义界:就是下定义。

譬况:用打比方的方法解说事物。

二、常用工具书介绍

1、《说文解字》东汉许慎540部9353字

2、《康熙字典》:清张玉书、陈廷敬。47000字。214部。

3、《汉语大字典》:目前搜集单字最多的字典,56000字。200部。

4、《辞源》:阅读古籍和文史研究的工具书。按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5、《辞海》:综合性辞书。除单字外,主要收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以及学科术语。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6、《汉语大词典》语文辞书中最宏富的一部语文辞典。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7、《经传释词》清王引之。研究秦汉代经传中虚词的著作。收虚词160条。以古汉语声母为纲,分为十卷。

8、《助字辨略》清刘淇。专讲古汉语虚词。

9、《词诠》近人杨树达。解释古代虚词的书。引证较丰富。按注音字母编次。

10、《诗词曲语词汇释》近人张相著。专解释唐宋金元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

第四讲汉字的构造

六书的前四书

一、“六书”

1、“六书”的提出

先秦时代就开始了。《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周礼地官保氏》和《汉书艺文志》《说文解字叙》

“六书”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分析、归纳出的分类。许慎在《说文叙》中为“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后来,经过总结补充修正,成为人们所谓的“六书说”。

2、许慎的“六书”说

(1)名称和顺序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2)许慎对“六书”的阐述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3、“四体二用”

“六书”不是从一个角度提出的。

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法

后二书:转注、假借——————用字法

前四书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结构类型;后二书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发展的方式。后人归结为“四体二用”。

二、“六书”详解

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象形字的符号性表现在它强调突出对象的特征。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很难表示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大局限。但却为指事、会意、形声字创造了条件。许慎所谓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诘诎”意思是弯曲。“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意思是,画成事物的样子,笔画随事物的外型弯曲。

“象形”所表示的是有一定外型的具体名物,有形可象。字形与意义在形体上同一。如“日”字像太阳,“月”字像月形。

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是说看上去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常表示局部的或相对的概念,往往是在象形字上加上抽象的标志符号,指明所表示的范围。指事字在汉字里数量最少。

3、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

由几个符号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意义。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抽象名词。这类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用象形的方法来表现。

分析会意字的术语:从某,从某。会意字的各组成部分叫“意符”。会意的情况两种,后一种时代较晚,数量也少。

比形象事

在文字象形程度较高的时代,会意字是由它的形象来会意。

合字会意

秦汉以后,汉字的象形性减弱,新的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义来会合成义的。

歪,不正即是歪。

尖,上小下大即是尖。

岩,山石为岩

粜,出米为粜

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形符表示意义类属,声符表示读音

分析形声字的术语:从某,某声。

如:“梅”字,从木,每声。

分析形声字应注意

1,形符和声符不能按照自然结构分析

條、倏、脩、修——形符在右下角。

颖、颍——形符在左下角。

佞——形符在右下角。

哀——形符在中间。

裏、裹、衷——声符在中间。

從、徒——声符在右上角。

辩、辨、瓣——形符在中间。

2,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锦、钦——金是声符。

钊、到——刀是声符。

视、祁——示是声符,

和——禾是声符。

蚀——食是声符。

孟——皿是声符。

问、闷——门是声符。

3,省形和省声

形声字形符省简的叫省形。

形声字声符省简的叫省声。

豪——从豕,高省声;

融——从鬲,蟲省声;

星——从晶省,生声;

釜——从金省,父声;

5、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分为“主音”“主意”“主形”三派。

6、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有些词没有为它们专造字,而是从现有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三、汉字的演变对汉字的影响

(一)汉字的演变

汉字书体演变的主要线索: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二)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隶变对汉字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1,汉字形体的简省或讹变

2,汉字部首形体的变化

3,偏旁的混同

四、汉字本义的探求

(一)本义

本义——一个词诸多义项中有文献证明的相对最早的意义。

(二)探求本义的方法

探求本义,必须分析字体,引用文献。

如“诛”字,有诛杀义,“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有谴责义,“于予与何诛?”

有责求义,“诛屦于徒人费,弗得。”

掌握汉字构件的意义特别要掌握意符的意义。

从“頁”的字都与头有关。如:

颠头顶。“有马白颠。”

题额头。“彫题黑齿。”

颜额头,也指颜面。“颜色憔悴。”

顾回头看。“王顾左右而言他。”

当然,形符一般只表示字的意义属类,不能直接根据意符确定本义。但形符对意义的提示作用是不可

理有管理、道理、条理、治疗、治玉等义。根据意符“玉”,可知“治玉”为本义。如能掌握一批形声字常用的形符,对理解字义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讲鞌之战

5) 癸酉,师陈于(ao)。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却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却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六月十七日,齐晋两军在(ao)地摆开阵势。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坐在车右做了齐侯的护卫。晋军解张替却克驾车,郑丘缓做了却克的护卫。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再吃早饭!”不给马披甲就驱车进击晋军。却克被箭射伤,血一直流到鞋上,但是进军的鼓声仍然没有停息。却克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胳膊肘,我折断箭杆照样驾车,左边的车轮被血染得殷红,哪里敢说受了重伤?您就忍耐它一点吧。”郑丘缓说:“从开始交战以来,如果遇到险峻难走的路,我必定要下来推车,您是否知道这种情况呢?不过您的伤势确实太严重了!”解张说:“全军的人都听着我们的鼓声,注视着我们的旗帜,或进或退都跟随着我们。这辆车只要一人镇守,就可以凭它成事。怎么能因受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受了重伤还没有到死,您还是努力地干吧!”于是左手一并握住缰绳,右手取过鼓槌击鼓。马狂奔不止,全军跟着他们冲锋。齐军溃败。晋军追击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圈。

6)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定其右。

(头天夜里)韩厥梦见父亲子舆对自己说:“明天早晨不要站住兵车的左右两侧。”因此他就在车当中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他是个君子。”齐侯说:“认为他是君子反而射他,这不合于礼。”射韩厥的车

上车后,綦毋张站在兵车的左边和右边,韩厥都用肘撞他,让他站在身后。韩厥低下身子放稳当被射倒的车右。

一、文字方面

1、“师陈于鞌”陈——阵古今字列阵。鞌——鞍异体字这里是地名。

2、“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翦——剪通假字剪除,消灭。

3、“旦辟左右。”辟——避古今字避开。

4、“韩厥俛,定其右。”俛——俯异体字弯下身子。

二、词汇方面

1、“余病矣。”“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病,伤重。

2、“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贯,穿入。

3、“左轮朱殷。”朱殷,深红色。此处指车轮被血染红。

4、“苟有险,余必下推车。”险,地势不平难行。

5、“擐甲执兵,固即死也。”擐,穿上。即,走向。

6、“右援枹而鼓。”援,接过来。鼓,击鼓,动词。

7、“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逸,狂奔。败绩,军队崩溃。

8、“三周华不注。”周,遍,这里为动词,意为绕圆周。

9、“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越,坠。毙,仆倒,倒下。

10、“请寓乘。”寓,寄,托,“寓乘”即搭乘别人的车子。

11、“骖絓于木而止。”骖,旁边的马,古代一车驾四马,中间的两马叫“服”,在旁的两马叫“骖。”

12、“属当戎行。”属,时间副词,适,正好。当,担当,任职。

13、“且惧奔辟而忝两君。”忝,辱。

14、“摄官承乏。”摄,暂时代理任职。

15、“郑周父御佐车。”佐,在旁辅佐,有“副”(与“正”相对)义。

16、“载齐侯以免。”免,免除祸患,这里指免于被俘。

17、“赦之,以劝事君者。”劝,鼓励。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

(1)“马逸,不能止,师从之。”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2)“故中御而从齐侯。”中,方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当中。

(3)“从左右,皆肘之。”肘,名词用作动词,指用肘推撞。

(4)“人不难以死免其君。”难,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难”,即“不把……看作难事”。免,使动用法,“使……脱免于难”。

2、被动句式

(1)“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伤于矢”是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的被动句式,即郤克被矢射伤。

(2)“有一于此,将为戮乎?”“为戮”是用助动词“为”直接放在动词前构成的被动句式,可理解成“被戮”。

3、多义字词义辨析

及:

①动词,追上,这里是被追上。例如:“故不能推车而及。”

②动词,到达,可以是具体到达某个地方,也可以是事情发展到某一地步。

例如:“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流血及屦。”“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③连词,和。

例如:“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①介词,表示凭借,用。

例如:“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以肱击之。”

②介词,表示凭借某种原因。例如:“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③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行为,相当于“而”。

例如:“余折以御。”“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例如:“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第六讲古书中的用字

【】

古今字、异体字

(一)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时代用不同的字形来写,就形成古今字,在前者叫“古字”,在后者叫“今字”。例如“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汉字除表本义,还表引申和假借义。表词功能扩大后,为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原字为基础造出新字,来分担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如“其”本义是畚箕。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成为它的最为常用意义。为了区别,原字增加意符“竹”,造出了专门用承担“畚箕”义项的“箕”,。“其”和“箕”在畚箕意义上形成古今字。

3、古今字的意义关系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今字承担本义

“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借用表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表示本义。

(2)今字承担引申义

“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取女人做妻。专造“娶”字表示。“娶”承担引申义。

“解”的本义是分割,引申为松懈,造“懈”来承担引申义。

(3)今字承担假借义

“齐”的本义为平,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表示对祖宗的崇敬。后来写作“齋”。“齋”承担的假借义。“辟”本指法制,借来记录“躲避”的“避”。后来造“避”字承担假借义。

(二)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音义全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

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就不是异体字。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后分化成两个不同形体。古书中作为鸟名的“乌”和作为介词的“於”分工明确。因此不能算是异体字。

2、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结构不同

如:泪,从水,从目;

涙,从水,戾声。

(2)构字部件不同

如: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

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

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异体。

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

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

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异体。

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

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

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变的异体字。

(3)部件位置不同

和——咊;

群——羣;

鞍——鞌

(三)繁简字

1、什么是繁简字

简化字以及与其相映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

2、必须注意:

(1)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中有些来源于意义不同的同音字。如:“後”简化为“后”,兼有先后和君主两个功能。在阅读时需要辨析。

(2)同形字

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个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音义不相同的两个字。如:“臘”简化为“腊”。本义指年终祭祀祖先鬼神,即臘祭。腊,本义为干肉。臘简化后,和“腊”混同。需要加以辨析。

(3)两个字共简为一形

有些简化字对应两个以上繁体。阅读时要判别代表的是哪个词。

如简化字“钟”对应“鍾”、“鐘”两个繁体字。要辨析它是表容器还是表钟鼓。

(四)假借字

1、什么是假借字

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託事”。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为它专造字,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来记录它。为了区别,又造了“暮”表日暮。“莫”和“暮”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地支等。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它造过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

“叛”——“畔”;

“拒”——“距”;

“修”——“脩”。

“早”——“蚤”;

“伸”——“信”;

“飞”——“蜚”;

触龙说赵太后

【】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1〕赵太后:即赵威后,赵孝成王的母亲,赵惠文王的妻子。用事:执政,当权。

〔2〕长安君:赵太后宠爱的幼子。质:抵押品,这里指人质。

〔3〕强:极力。

〔4〕明谓:明白地告诉。左右:侍臣,指太后身边供职的人。

〔5〕唾其面:往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卻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1〕左师:官名。触龙:人名。

〔2〕盛气:怒气盛。揖:作拱手礼。《史记》作“胥”,通“须”。等待的意思。

〔3〕徐:慢慢地。趋:快步走。

〔4〕谢:道歉。

〔5〕病足:脚有毛病。

〔6〕曾:竟然。

〔7〕窃:谦敬副词,私自。自恕:原谅自己。

〔8〕玉体:敬词,尊称对方的身体。卻:有毛病。

〔9〕望见:对别人表示尊敬,不敢近前,只能远远地观望。

〔10〕辇:用人拉挽的车子,秦汉以后专指皇帝的车子。

〔11〕得无……乎:该不会……吧!衰:减少。

〔12〕耳:语气词,罢了。

〔13〕今者:最近。殊:很。

〔14〕强步:勉强走走路。

〔15〕少益:副词连用,稍微逐渐地。耆:喜爱。

〔16〕和于身:使身体舒适一点。

〔17〕色:脸色。少:稍微。解:和解,缓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2〕不肖:不贤,没有出息。

〔3〕怜:疼爱。

〔4〕补黑衣之数:指在宫廷侍卫中充一员。黑衣:当时王宫侍卫皆穿黑衣。

〔5〕没死:冒死。闻:使动用法,使……听到,即禀告。

〔6〕敬诺:表示答应,同意。几何:多少,这里指年龄多大。

〔7〕填沟壑:对自己死亡的谦虚说法,意思是死后无人埋葬,尸体被扔在山沟里。这句说,愿趁我还没有死的时候,把他托付给您。

〔8〕丈夫:男子的通称。

〔9〕甚于妇人:比妇人(爱得)厉害。

〔10〕异甚:更厉害。异:副词,更,特别。

〔11〕以为:认为。媪:古时称老妇人为媪。之: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中间,使之成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燕后:指赵太后的嫁给燕王为后的女儿。贤于:即胜于,超出。

〔12〕过:错。

〔13〕不若:比不上,不如。

〔14〕计:考虑,打算。

〔15〕持其踵:握着她的脚后跟。这里指送别燕后时,燕后已上车,赵太后在车下,摸着燕后的脚后跟,意为舍不得她远走。为之泣:为她(远嫁)哭泣。

〔16〕惦念、感伤她的远嫁。

〔17〕哀:哀怜。

〔18〕祝之:为她祷告求福。

〔19〕一定不要让她回来。古代诸侯之女出嫁别国,除非被休弃或所嫁之国覆灭,才能回到娘家,所以赵太后害怕女儿回来。反:返回,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

〔20〕岂:表反问的副词,难道。

〔21〕希望燕后的子孙后代相继做燕国的国君。

〔22〕然:对的,正确的。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1〕世:代,父子相继为一代。

〔2〕赵之为赵:赵国成为赵国,即指赵氏立国的时候。

〔3〕侯:名词用如动词,受封为侯。

〔4〕继:动词用如名词,继承侯位的人。

〔5〕微独:不只是。

〔6〕诸侯:指其他诸侯国。“诸侯”二字之下承上文省去“之子孙侯者,其继”等字,意为其他的诸侯国子孙封侯的,他们的后代现在还有在的吗?

〔7〕不闻:没有听说。

〔8〕此:指示代词,指代上文所论之事。其:代词,指赵主和诸侯之子孙封侯的。

〔9〕奉:俸禄,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俸”。劳:功勋。

〔10〕挟:持有。重器:指贵重的器皿、宝物。

〔11〕尊:使动用法,使……尊贵。

〔12〕膏腴:肥美,肥沃。

〔13〕而不趁着今天使他为国家建功。

〔14〕山陵崩:委婉语,称国君死,这里指赵太后去世。崩:古代称帝王死为崩。

〔15〕自托于赵:在赵国立足。

〔16〕以:认为。短:短浅。

〔17〕恣:听任。所:代词,指代“使之”的方式。之:指长安君。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1〕约车:套车,准备车马。乘:一车四马。

〔2〕质:动词,作人质。

〔3〕子义:赵国有识之士。

〔4〕恃:依赖,依靠。

第八讲古今词义的异同

【】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

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难点,是汉语词义变化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这反映了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如“父”、“母”、“兄”、“弟”、“心”、“耳”、“手”、“口”、“天”、“地”、“日”、“月”、“星”、“风”、“雨”、“雪”、“冰”、“水”、“火”等古今没有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

“钓”即用鱼钩钓鱼。“秕”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

(二)古今词义不同

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旧词死亡

社会观念的改变使有的词被其他词语取代。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倡优”指表演歌舞杂技的人。现在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不用了。

有的词随着历史事物而消亡。

如:“膢”是古代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这中祭祀形式消亡,“膢”这个词就不用了。

2、古今同字异词

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不同的词,,该字的古义和今义不同。

如“抢”今天表抢劫义。“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是触碰的意思,二者完全不同。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古今词义的差别有时相当小,容易误解。对于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分辨。

“凡公女嫁于敌国”。指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但是人们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国家。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劝”在古代表示鼓励、劝勉。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从现代语出发,把“劝”理解成劝说。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变化

1、词义扩大。

指古义小于今义。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焚”本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

“象有齿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牙而导致遭受围猎。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

古汉语许多词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形。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2、词义缩小

词的古义的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之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清宫”即打扫房屋。“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两事物之间相似或接近,词义由指甲变为指乙,词义转移。

“夸父与日逐走。”“走”本来指跑,后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兵”本来指兵器,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再由兵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了转换。

(二)词义的感情色彩和轻重不同

感情色彩的变化

如“吹嘘”现在指说大话,并且含贬义。在古代指替人宣扬、称扬,

“爪牙”今天只具贬义,相当于说“走狗”、“帮凶”,在古代指得力助手,。

“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下流多谤议。”“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今天指品德恶劣,明显贬义。

“谣言”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是中性的。“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现在“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并且具有贬义。

也有的词现代转变为褒义,而古代含贬义。如现代“锻炼”一词在“锻炼意志”等场合含有褒义。在古代“锻炼”指玩弄法律陷害别人。

轻重变化

“怨”的古义重,今义轻。它在古代的意思是怨恨、痛恨。如:

“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用“入骨髓”来形容“怨”的程度,可见“怨”在古代的词义比今义要重得多了。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用副词“甚”来修饰“怨”,可见怨恨的程度之深。

“恨”在古代的意思是遗憾、不满。古义轻,今义重。

“亡所恨”即没有什么遗憾。“子为父死亡所恨。”

“私恨”即内心私下的遗憾。“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今天“恨”的词义比古代重多了,意思是痛恨、怨恨,。

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

1、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从语境上分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睡”是打瞌睡,“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足以说明而不是躺下睡觉。

2、分析字形。

如:“醒”的古义是酒醒。“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因此字义与饮酒有关。

再如“劝”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从“力”不从“言”。

3、从成语中去考察。

如成语“走马观花”。“走”有跑义。成语“揭竿而起”。“揭”义为“举”,成语“举世无双”,“举”有全义。

4、从同义词、反义词上分析。

同义词并用如“臣虏”、“货财”、“宫室”、“辅相”。

反义词并用如“高下”、“富贫”、“进退”、“穷达”。

并列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复合词“寒暄”中的词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

探求本义的方法引申的途径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语言的历史要比文字悠久得多。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我们所讨论的,只能是文献语言范围内的词义引申。那些早在汉字产生以前就已出现的汉语词,它们当初的意义由于没有文献可考,我们无从得知。因此,我们所讲的本义,指的是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2、探求本义的途径

(1)分析字形

词的本义,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例如:“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可确定谴责为本义,其余是引申义。

(2)引证文献用例

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中,词义才能显示出来。

例如:“愤”有烦闷义和愤怒义,字从心,贲声。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烦闷义出现较早,可以确定本义应是烦闷。

又如:“斃”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多行不义必自毙。”

“射其右,毙于车中。”“斃”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文献看,古书里“斃”多表示仆倒义。

二、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2、引申义的特点

(1)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相近: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相似。

如“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斗”本义酌酒器,由于形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

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關”,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条件、因果关系。

例如: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引申为不稳定、危急、危险。

“虚”本义为大丘,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概念彼此牵联。

例如:

“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冢。

“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义为稻谷成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引申为时间单位。

“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

(2)词义引申的趋势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①从具体到抽象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術”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②从个别到一般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江”、本来专指长江,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3、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形音全同。但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例如:

语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

说是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改读shuì

有的引申义还另造了新字。

例如:

弟由弟弟引申为敬顺兄长,造了“悌”字。

解由分割引申为懈怠,造了“懈”字。

三、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

研究词义引申可以有助于我们举一反三,通过类比互证,揭示词义的系统性,掌握词义引申的规律,成组成串地掌握相关词的多种意义。收到以简驭繁的作用。这样了解其所以然,弄清了词义引申的来龙去脉,就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词的有关意义了。

例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具”的本义为备办饭食,因而可引申为饭食,所以称粗劣的饭食为“草具”。“缮甲兵,具卒乘”。“具”在此指的是准备步兵和战车。

由备办饭食引申为泛指准备、备办。“良乃入,具告沛公。”即把全部情况都告诉刘邦。准备的目的是齐备,由齐备义虚化为副词,表示全都。

第十讲判断句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判断句的定义,判断句的特点,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判断句的表达功能等。要求重点掌握判断句的基本特点,并能在具体文句中辨认判断句,加以准确的今译。

【】

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一、定义:

判断句是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

注意:

1、语义上不表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

2、判断句不是动词谓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例如:

“夫执舆者为谁?”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种误解。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其实都是叙述句。

二、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是”,和现代汉语不同,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加上语气词“也”加强肯定语气。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作为系词的“是”,是后来发展而成的。“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这”。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是”充当主语的如“是社稷之臣也。”

“是”充当谓语的如:“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即认为是对的。

“是”充当定语的如:“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的前面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

“此是何种也?”这是战国时期的。

“是是帚彗。”这是汉代的。

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古代汉语判断句是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还可以在主语后“者”复指主语。

1、主语+者+谓语+也。

2、主语+谓语+也。

3、主语+者+谓语。

4、主语+谓语。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表示类属。

“滕,小国也。”

2、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3、表示主某种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

4、表示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第十一讲被动句

【】

被动句的辨认

一、什么是被动句

被动句是叙述句中的一种。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主语“季氏”是动词“伐”的发出者。这是主动句。

2、被动句主语是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

主语“郤克”不是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受事者,这句是被动句。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一)语义上表示被动

和“放逐”的受事者。

“蔓草犹不可除”“除”的意思是被除掉。主语“蔓草”是“除”的受事。

这类句子的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没有表被动的形式标志,在形式上同主动句完全一样。看主语是否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还是施事。

(二)被动句式

句子在谓语的前后有表示被动的词。这些词就成为表示被动的标志。

1、“于”字句

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以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的被动句式。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上几句都是前句为主动句,后句为被动句。主动与被动对比。前、后句的主语和动词都一样,其标志就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

介词“乎”也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乎”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相同。

“志乎古,必遗乎今。”“遗乎今”即“遗于今”

对于“于”的用法需要悉心辨认。由于介词“于”的用法较多。除了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进行为主动者,还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等。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动的句子里,介词“于”也只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而不是引出主动者。

“百里奚举于市。”

这一句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举”是被举荐的意思。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市”只是表示百里奚被举荐的场所。

“吾围于陈蔡之间。”

这一句也应当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围”是被围。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陈蔡之间”只是表示被围的处所。

2、“为”字句

在动词前加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在动词“斩”的前面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在动词“笑”前面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

介词“为”后的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后紧接动词。

“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为”后面省略“成安君”。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后面省略“秦”。

3、“见”字句

在动词前加助动词“见”,构成“见+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见”,可以译为“被”。

“百姓之不见保。”

“见”不能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不同于“于”和“为”,当句子需要明确表达施事者时,“见”字句要同“于”字句搭配,构成“见+及物动词+于+名词”的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表被动“见”后又演变为副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用在及物动词前,可译为“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即背我。

现代人们常说“见笑”,“见怪”,“见谅”,“见教”等同样的用法。

4、“为……所……”句

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在动词前加表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构成“为+名词+所”+及物动词的句式。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事成分。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官军加讨,屡为所败。”

5、“被”字句

汉语里有一个介绍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构成“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在先秦汉语里,“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意思是“覆盖、遭受”。例如…

“光被四表。”

“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

东汉以后,“被”的用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介绍施事者,逐渐变成了介词,“臣被尚书召问“

本讲的内容包括: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省略。重点介绍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概念、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类型及其条件。要求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判别,以及前置类型。

【】

宾语前置的类型

一、古代汉语宾语前置

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包括: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

“曰:‘奚冠?’曰:‘冠素。’”

“谁欺”,为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欺天”,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

“奚冠”为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冠素”,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素”,所以不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前置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2、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在“不我与”这句否定句中,代词“我”充当动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在“无尔诈”、“无我虞”两句否定句中,代词“尔”、“我”分别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

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由与求”。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你要问别的人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的事啊。

“亡之不恤”,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是忧”,代词“是”复指前置宾语“群臣”。这句的意思是,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反而担忧群臣的安危。

在这类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前可加上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惟(唯、维)”,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惟余马首是瞻。”

这句等于说“惟瞻余马首。”

“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这句等于说,“唯知蜩翼。”

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还保留着这一格式。例如“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

4、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

“君子是则是效”

在介词结构“是以”、“是用”中,代词“是”也是前置宾语。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5、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可以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

“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一言”为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即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江汉”、“秋阳”都是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注意谓语的位置古汉语里可以提前,这种句式也叫做谓语前置。

一是表示疑问的句子,如:

“谁与,哭者?”通常的句式是“哭者谁与?”

二是表示感叹的句子。如:

“大哉,尧之为君!”通常的句式是“尧之为君大哉!”

二、动量表示法

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数词直接在动词前作状语,

如:“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二是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三、句法成分的省略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发现古代汉语的有些句子成分经常不出现。在今人看来这是一种省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省略的情况主要有:

1、主语的省略

在复句里,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承上省略。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由于前后分句的主语常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文中有暗换主语的现象,例如:“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2、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及物动词所带宾语只要其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不再出现也能使人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就可以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也常省略。例如: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

第十三讲论语

【原文】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

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智慧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只将古代好的东西做陈陈相因,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启发作用。

【原文】7·2 子曰:“默而志(1)之,学而不厌,诲(2)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评析】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原文】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原文】7·4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评析】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原文】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7·7 子曰:“自行束修(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评析】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原文】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4)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

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7·12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富裕如果真的是可以求得到的话,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7·13 子之所慎:齐(1)、战、疾。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7·14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原文】7·15 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乎?”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评析】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原文】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7·17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评析】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原文】7·18 子所雅言(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7·19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评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原文】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原文】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7·25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1)文:文献、古籍等。(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原文】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2)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3)而为泰(4),难乎有恒矣。”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评析】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原文】7·27 子钓而不纲(1),弋(2)不射宿(3)。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原文】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原文】7·29 互乡(1)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2)其进(3)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4)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5)也。”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评析】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原文】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评析】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7·31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3)巫马期(4)而进之曰:“吾闻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评析】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原文】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7·33 子曰:“文,莫(1)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评析】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3)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评析】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原文】7·35 子疾病(1),子路请祷(2)。子曰:“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祇(5)。’”子曰:“丘之祷久矣。”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评析】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原文】7·36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评析】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原文】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4]

一)文字方面

1、“德之不脩。”

脩——修通假字修行、培养。

2、“遇诸塗。”

塗——途古今字路途。

3、“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知——智古今字智慧,聪明。

4、“归孔子豚。”

归——馈通假字赠送。

5、“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时——伺通假字探察。

6、“使子路反见之。”

反——返古今字返回

7、“植其杖而芸。”

芸——耘通假字锄草。二、词汇方面

二、词汇方面:

侍:侍立于尊者身旁。

2、“盍各言尔志?”

盍:“何不”的合音字。

3、“敝之而无憾。”

敝:破,坏;动词,指用破。

憾:怨,不满。

4、“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夸耀。施:显示,表白。

5、“学之不讲。”

讲:习,反复研究讨论。

6、“闻义不能徒。”

徒:迁从,改从。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憋闷,郁积。这里指思路郁结不通。启:开导,启发。悱:心里有话说不出来的样子。发:启发。

8、“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隅:方角。一隅,即四方形的一角,三隅,指四方形的另外三角。反:类推。复,重复。

9、“饭疏食。”

饭:动词,吃。疏:粗。“疏食”即粗粮。

10、“子适卫,冉有仆。”

适:动词,到……去。仆:驾车。

11、“庶矣哉!”

庶:众,人多。

12、“既庶矣,又何加焉?”

既:时间副词,已经。

13、“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动词。

14、“是谁之过与?”

过:过错,名词。

15、“且尔言过矣。”

过:错,形容词。

16、“且在邦域之中矣。”

邦:国。

1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陈列,摆出来。列:位次,职务。

18、“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扶持,把着。颠:跌倒。

19、“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相:辅佐。

2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厌恶。辞:言辞,此指托辞、借口。

2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担忧。

2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施行。

24、“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亡:不在。

25、“好从事而亟失时。”

亟(qi):时间副词,屡次。

26、“日月逝矣。”

逝:往,离去。

27、“子路从而后。”

后:动词,走在后面,落在后面。

28、“遇丈人,以杖荷蓧。”

荷:肩负,扛,挑。

2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体:人体的某一部分。四体指人的四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