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1 我国小微型企业的特点 (4)

1.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私营小型微型企业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主体。 (4)

2.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明显,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5)

2.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具有明显的地域集群特色。 (5)

2.4 敏感脆弱,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但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 (6)

2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 (7)

2.1概述 (7)

2.2安徽省小微企业集群分布特点 (8)

2.2.1 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现状分析 (8)

2.2.2 安徽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9)

2.2.3 安徽省产业集群成长的一般模式 (11)

2.3 小微企业组织及管理现状 (14)

2.3.1 小微企业组织形式分析 (14)

2.3.2小微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分析 (15)

2.3.3小微企业组织管理现状 (15)

(1)柔性化管理 (15)

(2)宽容失败的氛围 (16)

(3)鼓励自组织 (16)

2.3.3.2 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战略特征 (16)

(1)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战略的涌现性 (16)

(2)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战略的线性与非线性 (16)

(3)企业组织战略的开放性与动态性 (17)

2.3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政策扶持现状 (17)

2.3.1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17)

2.3.2 小微企业融资特点 (18)

(1)内源融资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18)

(2)间接融资仍是小微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 (18)

(3)一直接融资逐渐成为小微企业新的融资渠道,但支持力度有限 (18)

(4)创业投资等私募股权投资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9)

2.3.3安徽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需求状况调査 (19)

2.3.4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 (20)

(1)安徽省小微企业贷款额不断增加,覆盖面扩大 (20)

(2)安徽省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敏资供给 (21)

(3)安徽省加快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21)

(4)安徽省担保机构的发展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22)

2.3.5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税扶持 (22)

我国的企业分布结构表明,企业规模分布呈现“金字塔”形状,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构成了塔基和塔底,塔尖则由少量的大企业组成。其中,大型企业占企业总量约为0.1%,中型企业约占企业总量的1%,小微企业约占企业总量的99%。

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于2011年6月18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这一标准在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将各行业企业规模进行划分。如下表:

数据来源:杨再平、闫冰竹、严晓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最佳实践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

出版。(注: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任一项即可。)

中国现在有4000-5000万家小微企业,它们所贡献的GDP占全国GDP的60%,同时还贡献着50%左右的税收,解决了近80%的城乡居民就业,出口贡献达到70%以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同时,科技型小微企业目前己成为科技型大中型企业的发源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创新过程中也成为重要力量,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1 我国小微型企业的特点

1.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私营小型微型企业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主体。

小型微型企业涵盖城乡各类企业所有制形式,但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企业中,小型微型企业比例各不相同,反映了我国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三种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类型的规模、资产及营业情况。外资企业中小型微型企业的比重最低,外资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仅53.94 %的企业符合小型微型企业标准。国有集体企业主要存在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主导行业,投资规模较大,小型微型企业占61.39 %。私营企业中小型微型企业的比重最高,80.72 %的私营企业均为小型微型企业,构成了我国小型微型企业的主体。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我国实有企业1374.88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096.6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近80%,据此测算,全国私营小型微型企业有885.23万户。而在小型微型企业内部结构中,微型企业占据绝对份额,小型企业占14.88%,微型企业占85.12%,小型与微型企业的比例约为1:5.72。小型微型企业特别是私营小型微型企业的蓬勃发展,说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民营经济生存成长

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明显,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小型微型企业一方面敢于创新,各类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又大多集中于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的传统行业,呈现出“锄头与卫星齐飞,高端与低端并存”的现象。从小型微型企业的行业分布看,小型微型企业行业相对集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18.49%,批发业和零售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36.4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9.93%。这几大行业中的小型微型企业共670万户,占小型微型企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二。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此处仅指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比重为4.62%。

小型微型企业低价格、低技术、低收益、低附加值的传统发展路径依赖,直接制约了其投入产出效益水平的提高。产业层次普遍不高导致转型升级意愿不高、难度较大。此类行业显著特点是技术要求低,竞争充分,市场趋于饱和,利润微薄,从行业本身发展前景分析,相关企业不具备迅速扩张的条件。部分企业由于经营压力,转型升级的愿望较强,但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方面积累不足,相当数量的小型微型企业转型升级较为困难,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后劲和活力不足。

2.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具有明显的地域集群特色。

从整体上看,小型微型企业的行业分布广泛,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导向等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地区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也呈现很大的差别。

首先,小型微型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从小型微型企业的地域分布看,东部11个省市小型微型企业占全国小型微型企业的比重为60.40 %,中部8个省小型微型企业占比为20.35 %,西部12个省区市(广西和内蒙古因享受西部大开发

政策,纳入西部地区统计)比重仅为17.23%。同时,产业分布也表现出地域性差异。如东部地区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小微工业企业。

其次,小型微型企业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不均匀。这一特点既表现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沿海与内地之间,也表现在不同省份之间,甚至还表现在城乡之间。总体来看,小型微型企业产业集群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性,市场经济发达、市场机制健全的地方,产业集群更加容易出现,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型微型企业则比较分散,“散兵游勇单兵作战”较多。

第三,区域间分布不平衡呈缩小趋势。从近两年发展情况看,东部发达省市企业户数增长速度有所回落,西部地区企业实有户数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贡献了增量部分的四分之三以上。中西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产业集群化的趋势,或者说具有产业集群的雏形和发展潜力。

2.4 敏感脆弱,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但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

小型微型企业因其自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对外部经济、政策环境的敏感程度普遍较高。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国际经济下行,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调查显示,仅有12%的小型微型企业表示在近几年营业额快速或高速增长(增长率30%以上),其余大多数企业经营发展缓慢。此外,小型微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大企业的挤出效应,尤其是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各种社会资源向大中型企业倾斜倾向更加明显。社会资源分配向已发展壮大的企业集聚,进一步挤压小型微型企业生存空间。问卷调查显示,46.84%小型微型企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困难,58.08%反映市场竞争压力加大,23.74%反映订单不足。

另一方面,虽然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面临种种困难,但小型微型企业主普遍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表现出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小型微型企业的一大特点是退出成本相对较低,允许小型微型企业从头再来。调查中发现,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型微型企业主曾经有过多次创业经历,最终经过不懈努力,找寻到最适合的发展平台。小型微型企业一旦找到合适机会,会展

现顽强生命力和进取精神。这种创业精神正是国家进步、经济飞跃的力量源泉。

2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

2.1概述

小微企业在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安徽省小微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小微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根据2014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013年安徽省实现生产总值19038.87亿元,比2010年增长29.8%。下面是近五年来安徽省小微企业相关经济数据。

资料来源:201--2014《安徽统计年鉴》

由上表可以看出,这五年来安徽省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实现了飞速增长。从2009年开始几乎每年中小企业经济主营业务都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率。安徽省小微企业进入了快速扩张的新阶段,是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截至2013年底,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共8646.00亿元,占46.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为8646.00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工业增加值为5274.6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2%。其中,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739.31亿元,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3535.30亿元。安徽省近三年规模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多于大型企业,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占据五成以上,是安徽省工业生产总值的重要力量。

安徽省2011-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各类企业的数量都在上升,其中,小微企业2010-2013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保持了20%的增长率。小型工业企业单位数走势与总体走势较为相似,其在数量上远远多于其他规模企业;与此同时;微型企业在有数据统计的11与12年保持增长趋势,截至2012年底,安徽省微型工业企业单位数为540户。

安徽省2011-20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

2.2安徽省小微企业集群分布特点

2.2.1 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及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迅猛,但在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及企业创新方面却遇到了一些阻碍。首先,产业集群内部科技型小微企业间创新合作不足。很多创新项目主要依靠科技型小微企业独立研发,造成了研发成果的创新水平不高、创新综合性不强等情形;其次,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资源匮乏。尽管近几年来企业在创新融资方面得到了地方商业银行支持,但在创新人员能力和创新技术等要素方面却进展缓慢,无法利用企业有限资源开展具有重大突破性的创新项目,只能进行简单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再者,社会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尽管我国很多地方的科技型产业集群有所在城市的政策支持,但集群内科技型小微企业却很少与社会创新服务机构、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实质性创新合作,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创新资源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建立产业集群科技型小微企业间协同创新体系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不仅可提高产业集群企业间创新合作,实现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资源优势互补,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还可有效利用社会创新资源,帮助科技型小微企业提高创新基础水平,为企业提供创新技术、创新设备和科技人才。

在产业集群科技型小微企业建立协同创新体系之初,选择适合集群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不但可有效促进协同创新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还可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打造产业集群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科技型小微企业外部环境得以改善,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然而,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短缺、企业间缺乏合作、信息网络不完善以及区域内中介服务能力弱等等,这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从理论分析来看,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规模小,更多的是由于它们以孤立、分散等状态存在。实践表明,通过培育企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有利于克服上述问题,促进企业成长。例如,美国硅谷的成功正是由于中小企业的集聚,集聚化发展也推动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有效促进了企业间以及企业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的集体学习和合作创新。并且,创新规律表明,创新通常产生于知识的累积从量变到质变或各种知识汇集交叉的过程。集群内的企业地理位置的接近,为正式和非正式交流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促进了各类知识相互融合碰撞,从而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同时,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使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不同的创新主体互动性增强,提高了信息、知识以及其他创新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协同效应,优化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功能。可以说,企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网络有明显推动作用,而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从而提升竞争力。

安徽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很快,政府出台的“十一五”、“十二五”中也提到了要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建设有安徽省特色的“产业集群镇”。但是,就产业集群发展的程度而言,安徽省与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等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安徽省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一般规模都比较小,且大部分产业集群从事的都是比较低端的产业,政府的支持力度还不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去解决。

2.2.2 安徽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据安徽省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安徽共有产业集群196个,其中超过10亿元的集群有28个,集群中的企业共有2.9万个,其中规模以

上的企业1912个,超亿元的有162个,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达1548.36亿元,利润总额达200亿元,上缴税金近百亿元。这些产业集群大都是安徽省的支柱产业,也是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确定要重点发展的行业,它们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形式。安徽省16市主要产业集群如下表所示:

安徽省16市主要产业集群汇总表

2.2.3 安徽省产业集群成长的一般模式

(1)“资源导向型”集群

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是构成一个区域竞争优势的物质基础,安徽省地处中部,矿产、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都十分丰富,在自然资源开发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具代表性的有铜陵市依托铜矿资源,建立由原料生产到铜产品加工一条龙生产链,形成采、选、炼、加工生产体系,初步组成铜加工企业集群,又通过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了铜基电子材料产业集群;淮南、淮北充分发挥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电力—化工”产业集群;马鞍山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黄山的旅游业与茶叶生产产业集群;亳州的中药材产业集群等。其形成的核心要素是地方比较优势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大,在以拉动内需为基调的消费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导向型”产业集群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乡企衍生型”集群

改革开放后,在卖方市场的大环境下,安徽乡镇企业获得了一定发展,近年来在《安徽省“十二五”产业集群专业镇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撑下,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名的“乡企衍生型”产业集群。如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在20世纪70年代末乡镇企业发展基础上不断衍生目前集聚160以上家耐磨铸件企业,产能近80万吨,耐磨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近四分之一。安庆桐城市新渡镇形成了以塑料包装、纸塑包装、金属包装为主导,塑料机械、医药化工、商贸金融、生物制药等配套基础的华东塑料城包装印刷产业集群。滁州天长市秦栏镇的电子产业集群,回扫变压器占国际维修市场90%的市场份额,遥控器占国际市场40%的份额。这种产业集群形成的最初动力来自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后来地方政府积极主动的培育和创业家群体的不断成长成了重要推动力,在早期企业不断衍生的基础上,使产业集群形成并不断发展。

(3)“龙头带动型”集群

“龙头带动型”产业集群是由大企业、大集团和众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典型如安徽汽车产业集群,到20世纪90年代,走上自主创新的民族汽车产业发展道路,建成了合肥和芜湖两个国家级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具体包括江淮汽车、奇瑞汽车、星马汽车、合力叉车和安凯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及其零配件生产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目前,安徽汽车行业共有企业1000多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6家,整车产量在2010年已经超过百万辆,产值超过千亿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工业体系。汽车产业是一个产业链较长的产业,上游可以追溯到原材料,下游可以扩展到销售和服务,因此汽车产业集聚不仅仅是汽车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还包括大量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集聚。“龙头带动型”这类产业集群通常是以一个大企业或大集团为核心,在生产上由具有相互关联的辅助性和支撑性企业组成的庞大的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由于产业链关系分工协作,融入整个行业链条之中。

(4)“园区集聚型”集群

“园区集聚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一般是“企业的地域集中——同类产业集聚——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由政府划定区域、建设厂房和配套设施,给予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优惠措施、引导相关企业集聚加以培养形成。安徽省开发

园区从国家级到省级、市县级、镇级形成了一个大的系统,仅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例,截至2013年安徽省获批的国家级开发区共有16家,不同规模的产业集群在园区中发育。如合肥开发区中产业集群的形成,就是典的园区集聚型。合肥开发区形成了五大产业集群包括以江淮汽车等企业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群,以合力叉车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海尔、美的等家电生产企业为代表的电子产业集群,以联合利华等为代表的日化产业集群,以统一、可口可乐为代表的食品产业集群。“园区集聚型”集群形成是与政府积极有效管理直接相关的,政府通过规划工业园区,改善投资环境,梳理产业链缺失环节进行对口招商,促成了园区型产业集群的形成。

(5)“科技驱动型”集群

“科技驱动型“产业集群,主要是在科研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的带动下,相互关联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一起,共同利用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成果,减少企业科研投资成本,在某个产业或产品上依托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人才优势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此类产业集群以发达区域为主导,对于欠发达的安徽省而言,此类集群,从地域分布上看相对比较集中,以合肥、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发展起来。如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依托区内1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17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8个国家级测试中心,18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众多的科技人才资源,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科技驱动型”集群,其产出的主要产品总体具有“高、精、特、新”的特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生命力强,容易形成区域优势品牌。

(6)“产业转移型”集群

近年来,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集群化转移态势明显。安徽省作为紧邻长三角发达区域的省份,且在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政策支撑下,安徽省的“产业转移型”集群发展迅速。这类产业集群对技术要求比较低,对劳动力和资源需求较多,转移目的是为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比较典型的如服装产业集群从长三角等发达区域向安徽省的跨界转移,宿松、望江两县是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承接了浙江、福建等地纺织产业转移,都

是纺织联合会命名的“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形成了集轧花、纺纱、织布、刺绣、成衣、水洗、包装为一体的产业集群。随着东部沿海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安徽省凭借用地、政策、人力等比较优势,将会有更多这样转移型产业集群形成。

2.3 小微企业组织及管理现状

2.3.1 小微企业组织形式分析

十八大后,关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研究大量涌现,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实际上,中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创新研究早在十八大前就已开始。柳宏志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和思维创新的角度提出:企业家思维的保守、落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企业家思维创新能力是企业家第一能力;只有不断提升企业家思维创新能力、商业智慧,才能有效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成长。王娜在回顾传统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激励模型,从确立“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报酬体系,构建合理的授权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构建和谐的企业环境等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员工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吴江涛以科技型小微的金融制度创新为角度,提出只有政府、商业银行、监管层共同努力,完善科技型小微金融制度创新体系,才会形成持续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推动商业银行科技型小微金融服务的发展。研究比较多地倾向于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徐衡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分为种子期、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策略选择问题;贺尊认为:为了促进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应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上述学者运用各种模型和理论,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现实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途径。在企业组织中,组织内部环境体现了企业优势,也暴露了企业的不足;组织结构是企业的基本框架,是企业所有活动的载体;组织管理方式对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营造适合企业特性的组织文化具有重大作用;组织战略

的有效性关系到小微企业核心能力的获取和竞争优势的保持,对其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2小微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分析

在整个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进化的历程中,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结构进化有3种趋势:

(1)扁平化。首先,扁平化是为了降低组织系统中信息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时因不确定性扰动带来的失真;其次,降低组织运作成本,使企业将资源更多投入于企业成长;最后,扁平化使管理者拥有更大的自主性,便于调动管理者积极性。

(2)小型化。小型化赋予小微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2012年7月10日,海尔集团执行副总裁周云杰曾公开表示,海尔正在经历将大企业做小、再把小企业做大的阶段。2012年四季度起,海尔各个工贸公司开始变革:一方面,将销售权全面下放至原来各个下部流通单位即代理商、家电连锁、商超百货等商业客户,各个产品线即PL直接与商业客户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各地成立多个“小微公司”,将原来各工贸公司的市场管理、促销等职能纳入“小微公司”之中。“小微公司”并非由海尔控股成立,而是独立的法人公司,它通过为海尔各个产品线提高市场管理、促销服务等业务,从海尔获取佣金以支撑自身的生存发展。海尔给予分拆出去的小微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企业创造价值以后可以分成,海尔还将现场决策权、自主用人权和自主分配权都交给经营体。

(3)虚拟化。从本质上看,虚拟组织是一些规模小,但可发挥主要商业职能的核心组织;从供应链策略上看,虚拟组织是企业间合作程度较高的形式。实际中科技型小微企业通常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联系,并且善于采用外包战术,将企业非核心业务交由专业第三方公司完成,以专注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开发

2.3.3小微企业组织管理现状

2.3.3.1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特征

(1)柔性化管理

柔性化管理是相对于刚性化管理的,由于组织结构复杂性提高,刚性死板的

生产方式、管理手段、交货时间等已经无法对快速的市场变化作出正确反映,柔性的出现为信息的失真、不对称、不确定性提供了一个安全空间。组织柔性主要来自组织的负反馈系统,建立科学的权责、利关系是构造组织负反馈功能的主要方法,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要手段。这种柔性化的变革能够极大改善了小微企业运作效率,降低由于管理运作的滞后性造成的资源浪费。

(2)宽容失败的氛围

人是有限理性的人,会受到自身理解力、经验、知识等方面的局限,当组织内外充斥着不确定性、非线性时,人会容易判断失误。再加上个人受限于自身家庭需要、教育需要、生存需要等,并非时刻与组织发展目标一致,这又会加剧不确定性,从而涌现出“新奇”。在注重创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里,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理解这种不确定性,从而宽容员工一定程度的失败,这有助于员工自身创造性的实现。

(3)鼓励自组织

科技型小微企业鼓励自组织行为,并促使其走向自组织临界状态,在自组织工作条件下,组织可以进行自我管理。实现自组织的条件是组织内外部主体的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是按照确定的规则进行的,这些规则及其主体学习的过程,是该组织有目的筛选的结果。自组织工作条件下,组织不仅仅可以对外界扰动作出快速响应,而且可以自行演化到自组织临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组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敏锐感知到环境中相关主体的变化,这样的组织具有最大的活力。

2.3.3.2 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战略特征

(1)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战略的涌现性

战略从本质上讲是人有选择、比较,通过博弈最终制定的,取决于人有限理性、过程理性与非理性的能力,如人的智慧、愿望、价值观等,多个活跃主体自发地将多种要素聚集在一起考虑,以兼顾各方利益而形成的发展规划。企业整体的涌现性通过战略得以体现。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战略不是总体的经营战略要求、经营环境、方针等事物,而是这些事物聚集后涌现出来的产物。

(2)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战略的线性与非线性

随着科技型小微企业外界竞争力与内部条件的演化,产生了推动组织变革的

外部和内部力量,最终使科技型小微企业成为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并产生出分岔、突变、混沌等奇异性和多样性系统行为。有时候一个细小的原因就会带来“蝴蝶效应”般巨大的后果,而一个看似充分的理由却不一定带来预期的效果。因此,企业组织战略需要从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不仅需要关注要素间的线性作用,也要考虑要素间的非线性作用;不仅需要考虑理性因素,也要考虑非理性因素;不仅需要考虑宏观,也要把握细节。

(3)企业组织战略的开放性与动态性

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不断的交互。熵是系统无序状态的一个量度,熵值越大表明系统无序度越高。根据复杂科学原理,开放是系统自组织化的前提,只有在开放系统中,才能通过企业内外信息、能量等的相互作用,打破系统原有平衡状态,增加系统熵值,为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做好准备;也只有通过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才能为系统引进负熵以降低系统内部自然熵增,进而减少整个系统熵值。在熵增加和减少作用力下新的有序结构就形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大多持开放的文化,在开放中使企业组织战略更好地与市场信息、物质供应、资金等进行交流,使企业战略系统远离平衡态,保持持续的活力,提高战略管理系统自组织能力。

2.3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政策扶持现状

2.3.1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2014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截止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达到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达到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安徽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在2013年9月底达1.4465万家,已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开始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我国开始加大力度建设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创业投资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其次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现象推动商业银行积极调整客户,各银行新增贷款投向小微企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小微企业的人民币贷款增速在2013

年达到了 14.2%,贷款平均增速是14.1%,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在所有企业中是最快的。现在整体贷款余额71万亿多,其中企业贷款接近45万亿,大企业贷款15万亿多,中型企业16万亿左右,而占企业总数绝对数的小微企业只有13万亿,这说明小微企业融资难现象依然存在,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2.3.2 小微企业融资特点

(1)内源融资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小微企业创业初期筹集需资金一般通过自有资金、向亲友借款或民间集资、拆借等,很难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赴全国7省17市调查143家小微企业并填写调查问卷形成了《2013年143家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其分析报告显示,当前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仍为自筹,占比为79.5%,仅有35.9%的企业选择银行借贷。另外,通过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的方式来进行融资的企业分别占5.6%和3.5%。且企业生产及经营资金的来源,企业的销售额无论在300万元以下还是4000万元以上,自筹资金都仍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资金来源并没有因为企业销售额不同而不同?。

(2)间接融资仍是小微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

我国小微企业除了自身积累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资金需求的,对间接融资依耐性大。随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不断深化,各银行机构改进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银行体系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据银监会统计,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2013年11月末达17.6万亿,比年初增加了 2.7万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20.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全国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302.2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14.0%。

(3)一直接融资逐渐成为小微企业新的融资渠道,但支持力度有限

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拓宽还得力于以深交所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中关村代办系统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的多层次股票体系。至2013年底,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分别达到了 701家和355家。在深沪两市交易的上市公司于2013年9月底达到2489家,总市值24.13万亿元,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仅约300家,市值350亿元,与主板、二板市场差距较大。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建立时间较短,且大多数小微企业在资产规模、销售收入等方面很难达到中小企业板和创业

板上市条件,因而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功能有限。

(4)创业投资等私募股权投资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财富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微企业聚集。创业投资也成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力量,在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底,中小板576家上市公司中有126家企业得到创投机构的支持,创投投资总量为42.5亿元;业板209家上市公司中有75家企业得到创投机构支持,投资总量超过17.5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实施以来,基金设立和投资运营基本顺利,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正在加速成长,政策效果初步显现。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2013年6月底己设立了 102只专业性基金,资金规模近290亿元。

2.3.3安徽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需求状况调査

2011年国家多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规模收紧,小微企业获得的信用贷款资金下降较明显。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需求增力口,资金更趋紧张,融资难度也加大。2011年安徽省二季度小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89.3,比一季度回落3.9%,比2010年同期下降了 1.5%?。调查显示有25.5%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趋于紧张,比一季度上升了 3.1%。货币政策收紧,银行的限期催贷,大多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只收不贷的经营策略,致使很多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其中,90%以上的小微企业资金有缺口,缺口在50%以上的企业占到40%。

从2012年银行贷款看,安徽省大量的企业从未参与过银行的资信评级,小微企业资信等级也普遍不高,且部分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还有一定上浮。部分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能注入的资金、获得的土地等有限,即使抵押贷款,也只能获得有限的周转资金。2012年6月7日,安徽省举办“投贷结合、助力中小、合作共赢”银企对接会,对接会上参与对接的企业和项目达3950个,融资需求4508.9亿元,达成对接金额3228.9亿元,其中:意向金额2516.7亿元,承诺金额421.9亿元,合同金额290.3亿元,共有191个项目进行了现场集中签约气由此可见,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远没有得到满足。

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安徽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在2013年10月末已达到26747.7亿元,增长了 19.2%,增幅比9月末回落0.1%,其中,个人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1606.1亿元,同比少增加73.2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898.2亿元,增长19%,比上月末提高0.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8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2570.2亿元,同比多增412.4亿元。2013年末,安徽省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83.92亿元,同比增长17.4%,比上季度末低3.8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企业贷款增速低0.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明显高于企业贷款增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比上季度贷款增长放缓,而且增速低于同期大型企业。由此可见,安徽省的贷款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是以基准利率上浮30%—40%,少数银行抬高门檻,有些银行还会收取一定的中间服务费用,而小微企业由于资本规模不大,一般都通过担保公司担保方式,还要支付一定的担保费和保证金,而且银行月息综合成本普遍高达1.5分。由于小微企业很难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纷纷转向月息高达3—5分的民间借贷,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压力。但是很多小微企业为了经营持续,继而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大,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依然存在。

2.3.4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

近年来,安徽省政府釆取了一些列政策扶持措施,财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金融财务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各级金融机构增强了化解不良资产的能力,创新金融服务机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绩效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引导和鼓励了各级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使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不断提高,小微企业金融供给不断增加。

(1)安徽省小微企业贷款额不断增加,覆盖面扩大

安徽省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长迅速,信贷支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据调查,银行小企业贷款余额在2011年4月末比年初增加6225亿元,达9.4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8.8%,比上年同期多增加522亿元。同期小企业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147亿元,降至2395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站在浪尖上跳舞 尽管当前小微企业有向好趋稳的迹象,但困难仍然存在,并且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如履薄冰、举步维艰。 困难是暂时的 小微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主要原因在于过度依赖资源、缺乏核心技术,所以必须要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科技进步,大力 发展新兴产业。一直以来,小微企业的困境不仅是基层经济状况的 反映,同时也已经成为判断决策层宏观经济政策的感应器。 全国工商联人士表示,目前90%以上的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 贷款,融资状态更为窘迫。即使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小微企 业要从银行拿到5分利也是很困难的。对此,中共佛山市委统战部 副部长、佛山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朱卫华坦言,佛山的民间资本相当 丰厚,已过万亿,仅存款余额就达8680亿,其中40%是企业存款, 但仍有上述人士所说的问题出现。银监会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办公 室副主任张小松也表示,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原材料 价格、企业用工、能源资源价格和企业融资成本上涨,受国家宏观 调控政策正面冲击的高耗能、高污染、建筑业、房地产业经营上的 困难,以及2011年以来美国、欧洲、日本、中东、北非等海外市场 动荡,国内市场也由于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使一些小微企业的利 润空间收窄。 来自深圳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倒闭或转型的 电子商务企业接近500家。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高圣涵透露, 深圳只有20%左右的电子商务企业能持平或盈利,其面临的命运与 传统企业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处境艰难不等于“倒闭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表示,尽管小微企业生存逆境较大,但他们生产和生存状况 总体正常,没有出现大范围、趋势性的破产倒闭潮。 敢问路在何方 当前,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不尽相同,整体上呈现行业化、两极化的特性。行业化是受宏观大环境影响,但不同行业的影 响程度不同;两极化是同行业的企业因为各自行业地位和技术实力等 因素,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当然,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是两难的抉择:一方面,按照原有模式继续发展已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由于整体 的生产经营环境恶化,转型的过程比预想的更为艰难。在一些资金 退出制造业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作 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 的转变,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 位于福建长乐的正隆纺织在目前严峻的经营形势下,今年依然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劳动生产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了 5倍;浙江雪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几次技改,“从两人管一台机器,到一人管一台机器,再到一人管两台机器”,在基本没有增加 员工的情况下,产能扩大了一倍。 专家指出,小微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不高,这是造成小微企业经营不规范、不被信赖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 应建立与同类小微企业和中型、大型企业的合作意识,扩展合作项目,联合向市场、企业、政府以及融资渠道进行沟通,弥补规模劣势。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企业经营者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注 意控制投资规模,避免盲目扩张,逐步建立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赖。 总之,当前小微企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必然要出现的“阵痛”,也是转型升级所带来的 “倒逼”压力。企业的优胜劣汰是国际惯例,关键是要在大浪淘沙 中成长出中坚力量,才能杀出一条血路,为我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 打好基础。

让小微不再微小——提高起征点扶持小微企业成长(201602)

让小微不再微小 ——提高起征点扶持小微企业成长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2016年2月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成立的公益性学术调查机构。截至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三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一轮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旨在收集家庭金融微观层面的相关信息,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住房资产和金融财富、负债和信贷约束、收入、消费、社会保障与保险、代际转移支付、人口特征和就业以及支付习惯等相关信息,以便为研究者提供高质量的微观家庭金融数据,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提供依据。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第一轮调查样本分布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个县(区、县级市),320个村(居)委会,样本规模为8438户。 2013年第二轮调查样本分布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62个县(区、县级市),1048个村(居)委会,样本规模为28142户。 2015年第三轮调查样本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63个县(区、县级市),1439个村(居)委会,样本规模约40000户。 在此基础上,该中心于2015年开展了第一轮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CMES 旨在收集有关法人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构建中国小微企业基础数据库,为学术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研发与创新、融资、财务、税费、组织管理、运营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2015年第一轮小微企业调查总样本规模为12000余家,具有全国代表性。包括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个县(区、县级市)、240个街道(乡镇)法人小微企业5601家,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个体工商户6500余家。

小微外贸企业界定、特点及发展现状与建议

小微外贸企业界定、特点及发展现状与建议 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世界发达地区经济一蹶不振,整个世界经济疲软,在此背景下,海外进口商出于市场需求减弱及风险控制等因素,采购行为发生重大改变,大规模采购行为减少而定期小规模采购行为增加,另一方面,全球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3G 技术和4G 技术应用发展,采取得微需求和微供给相互影响,给传统经济贸易方式带来强烈冲击,形成了一股外贸微经济体,微供给者和微需求者通过外贸网络平台,使得产品与市场紧密结合,适销对路,微贸易发展迅速。另外,我国密集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 号,以下简称《意见》)、“国六条”、“国12 条”等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小微外贸企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小微外贸企业约有500多万个,虽然小微企业凭借其自身优势,在应付危机时表现突出,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我国外贸企业腹背受敌,一方面外有贸易保护战、汇率战、外部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内部宏观政策趋紧,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资金紧张,可以说小微外贸企业内外交困,成长环境恶劣,本文试图从小微企业特点和发展现状中找寻其成长瓶颈,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小微外贸企业界定 2011 年6 月18 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该文件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由于外贸企业涉及行业比较广泛,根据此文件无法对微型外贸企业进行明确界定。2012 年3 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推出“小微企业信保易”承保方案,该方案将小微外贸企业界定为“上一年度出口额300 万美元以下的出口企业或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认定标准的出口企业”。 外贸企业是指企业有从事对外贸易(进出口)的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注册企业的相关领域内,这些企业对合法产品有进出口经营权,具体可分为工贸一体的外贸企业,和缺少实体的外贸流通企业。各地实践操作中对小微外贸企业的界定多以年出口额300 万美元以下为标准。本文中小微外贸公司涵盖工贸一体的外贸企业和外贸流通企业。 小微外贸企业的特点 (一)规模虽小但数量多,发展意义重大 小微外贸企业数量多,在对外贸易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玉林市政府联合发布《中国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报告(2012)》称,截至2 0 1 1 年底,全国工商登记实有企业1253.1万户,个体工商户3756.5万户,其中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的内容,具体内容:现在中国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怎样?小微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什么预测?看完我整理的小微企业现状后你就会明白了!中国小微企业生存现状中国小微企业是给力经... 现在中国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怎样?小微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什么预测?看完我整理的小微企业现状后你就会明白了! 中国小微企业生存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是给力经济发展的"轻骑兵",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大约分别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57%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西部10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160万户,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16.16%;中部9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22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24%;东部12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6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61.6%。这些约1000万家小微企业主要密集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省等5个省市。 在相继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经济寒流中,广大的小微企业生存状况如何?他们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各地政府尤其是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怎样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站在浪尖上跳舞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让大多数小微企业一直在

浪尖上跳舞。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9万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今年一季度,工业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1.1%,比去年底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18.3%。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出现了"订单荒",尤其是广东、浙江、重庆等地制造业出口企业,订单普遍减少了20%~30%。 "2016年的生意不好做,今年不赔钱就是目标。"在内蒙古赤峰做服装加工生意的王勇表示,在他们这个"圈子"里,大多数企业主对今年形势有点悲观,"工人工资太高,根本不敢接单,接单就赔钱,不接单员工就会流失,形势好转的时候又难招人。"2015年下半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低速增长与结构转型相结合的新历史时期后,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群体也是最脆弱的群体(相比外资、国企),广大小微企业受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原材料成本明显上涨、订单量减少以及资金链紧张等困扰,正处在"温水煮蛙"的艰难处境。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小微企业自身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单一、产权不明晰、盲目追求扩张等内在缺陷,造成难以识别有效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贷款风险偏高;二是缺少一些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外部政策配套措施;三是金融机构服务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包括融资渠道结构性失衡、小微企业集合债券、票据和信托等产品发展、信用风险分担机制、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实力和经营状况、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等。 对此,经济学界已有共识,从某种程度上看,小微企业的困局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困局,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能否改善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现状分析

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现状分析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政府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探析 【第一章】我国小微企业财税扶持政策探究绪论 【第二章】小微企业相关理论及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概况 【第三章】财税扶持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四章】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现状分析 【第五章】财税扶持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第六章】完善我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财税扶持下小微企业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4 章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现状分析 4.1 我国现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发展中、小、微企业的方针政策不断转变,从“抓大放小”重点支持大企业发展,到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微企业的关注不断提升。我国陆续颁布了一些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性也随之逐渐凸显。2000 年7 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该意见提出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鼓励技术创新、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造公

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加强组织领导的八个方面促进中小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2003 年 1 月 1 日我国正式实施了于2002 年7 月 1 日公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是我国首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法律,该法主要规定了财税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基本制度。此后,国务院于2009 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其他一系列的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推动作用的财税政策措施。自2011 年7 月,我国首次增加微型企业的标准以来,政策扶持的重点也不断向小微企业倾斜。2011 年10 月,国务院研究并出台了对小微企业在财税和金融方面给于照顾的“国九条”.2012 年4 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创造有利于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4.1.1 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 1.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政策 国家为了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央财政设立了多项财政专项资金政策,这些资金政策主要是通过直接补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奖励投资补助等形式,给予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财政资金扶持政策。2008 年-2013年,我国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年财政资金总额由49.9 亿元增加到150亿元,增长规模超过两倍。24 1)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小微企业财务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小微企业财务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小微企业发展报告称,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4.15%,提供全国城镇85%以上的就业岗位。小微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扩大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管理人才素质不高,财务工作一直处于比较薄弱的现状。文章透过小微企业财务工作较薄弱的现状,分析了小微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小微企业财务工作流程不规范、财务绩效管理能力不到位、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财务人员管理水平不高以及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帮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的办法,并且建立小微企业财务工作管理评价体系,促进小微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推动中国经济新引擎的发展。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财务工作; 现状; 发展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现在中国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小微企业的发展环 境怎样?小微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什么预测?看完小编整理 的小微企业现状后你就会明白了! 中国小微企业生存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是给力经济发展的“轻骑兵”,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大约分别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57%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西部10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160万户,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16.16%;中部9省市的小微企业超 过22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24%;东部12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6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61.6%。这些约1000万家小微企业主要密集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省等5个省市。

在相继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经济寒流中,广大的小微企业生存状况如何?他们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各 地政府尤其是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怎样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站在浪尖上跳舞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让大多数小微企业一直在浪尖上跳舞。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9万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今年一季度,工业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1.1%,比去年底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18.3%。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出现了“订单荒” ,尤其是广东、浙江、重庆等地制造业出口企业,订单普遍减少了20%~30%。 “20XX年的生意不好做,今年不赔钱就是目标。”在内蒙古赤峰做服装加工生意的王勇表示,在他们这个“圈子” 里,大多数企业主对今年形势有点悲观,“工人工资太高,根本不敢接单,接单就赔钱,不接单员工就会流失,形势好转的时候又难招人。”20XX年下半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开

中小微企业调研报告

中小微企业调研报告 中小微企业调研报告范文(一) 小微企业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和活力所在,在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异常严峻和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小微企业经营难度加大,面临诸多困难。为全面了解我区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剖析发展障碍,探索发展对策,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开展调研,听取各乡镇和区级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召开小微企业业主和人大代表座谈会8次,走访企业12家,发放企业调查表150份,其中小微企业100家、中型企业50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区扶持发展小微企业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全区小微企业共24786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8.8%,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今年上半年,全区小微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52.25亿元,实现利税22.89亿元,安排就业24.14万人,分别占到全区全部工业总量的66.5%、59.0%和83.2%。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服务载体,优化发展环境,取得良好成效。 1、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培育力度。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时制定出台《吴兴区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通过加强财税支持、搭建发展平台、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措施,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取消、停止、返还、补助或优惠征收工程质检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等13个收费项目。加强对区级部门收费项目的清理规范和收费验审,取消各项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各级政府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帮助企业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以实施“雏鹰计划”为载体,从资金扶持、创业指导、要素保障、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切实加大对成长型小微企业的培育力度,促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2、创新工作机制,缓解要素制约。努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建立重点工业项目和企业资金需求库,向金融机构重点推介有资金需求的重点项目及成长性好的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其总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在国民经济和外贸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当前剧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面前,中小企业在扩大外贸出口中遇到诸多困难,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发展历史较短,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改制后形成的各种股份制企业,大都是只有十几年甚至几年的历史,总的来讲除个别企业有了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以外,大多数企业底子薄、基础差,特别是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方面,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信息不畅 我国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主要立足国内市场,为大企业加工零部件或生产“非标”产品居多,有些中小企业虽然进行独立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但往往也只是拾遗补缺而已。中小型企业定位的局限性使得其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对推销自己产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方面信息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根本不重视国际市场情况。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很多根本没有国际市场需求,自然也就谈不上出口贸易了。即使有的中小型企业想打入国际市场,也往往求助于一些中间商,特别是为了节约成本求助于一些信誉不佳的中间商,一旦受骗这些企业对国际市场就会望而却步、畏缩不前。 ㈡、进出口贸易量小、品种单一 我国中小企业在出口方面,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外,大约只占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20%左右。即使在进出口贸易较为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出口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仍是低附加值、品种单一的服装、鞋类、玩

具、家具、小型电子产品或附件,以及小礼品、小五金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来料或来样加工形式,贸易额不大、生命力短、竞争力差、利润不高,受国外市场主导性强,市场不具有稳定性。 ㈢、人才相对匮乏 中小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更重视对生产必需的生产技术人员或推销人员的选择,对懂得国际经济贸易的人才不重视,甚至不招聘此类员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更注重企业当前的既得利益,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有了解市场行情、懂得国际贸易操作程序和规则的专业人才,而专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的最大障碍之一。 ㈣、国内政策和国际环境的限制 1、国内政策 ⑴人民币升值,出口成本上升。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最近几年,人民币基本上每年都在升值。人民币升值意味美元贬值,直接导致出口成本直线上升,价格上扬,竞争力下降,对企业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⑵国家出口退税下调。从2007年1月1日起,国家多次调低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遇税率,因而导致企业出口成本提高、利润下降,对自营出口业务、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商品及产品销往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影响更大,特别是对纺织业。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3%左右,中小企业则更低。

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514201970.html, 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作者:唐坤樊苗 来源:《商情》2015年第08期 【摘要】科技的发展能够加快社会进步,提高生活质量,因而各个国家都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以其技术优势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科技型小微企业高技术性、高成长性成为其发展驱动力的同时,其高风险性和规模小等特点也使其发展屡屡受挫。本文立足科技型小微企业现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概念界定 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概念界定,学术界并没有统一标准。但从学者的研究中我们也可得到较为准确的定义。秦瑶(2012)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定义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高科技技术产品生产与经营、独立核算或能相对独立合算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并具有高新技术开发和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物联网、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科技型小微企业特点是规模小、投资少;人员素质高、年龄构成年轻化;市场灵敏度高,时效性强。刘洛,陈树文(2012)认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拥有少数科技人员,甚至其本身就是科技人员,并拥有一定知识产权、先进技术和知识,通过科技创新来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小微企业。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科技型小微企业人员少,素质极高、创新能力强,产品和服务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与一般小微型企业相比,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其它小微企业具有明显区别,具体特点我们总结如下:第一,产品市场和顾客需求变化快。目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市场变化非常快,商机稍纵即逝,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顾客需求难以捕捉,有时就算能准确掌握顾客需求,也不一定能开发出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但是,小微企业规模小,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一旦发现形势不利,可以及时转产,就算失败,由于规模小,损失不会太大,还可以另起炉灶、东山再起。第二,资金需求大、依赖性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所涉及大多是高科技领域,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所以,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科研开发,不断地升级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第三,员工素质都很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管理体系都需要高科技来支撑,科技含量很高,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第四,投资风险和回报较高。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变化莫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有它自身的弱点,如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资金紧张,在运营方面会存在一

小微企业存活状况

小企业存活状况 小微企业作为浙江极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微观组织,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是浙商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同时,小微企业发展也面临基础薄弱、质量较低、市场准入障碍、融资困难等诸多挑战,生存能力相对脆弱。本文通过对浙江省2008年和2015年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的对比,研究浙江小微企业的存活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找到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生命周期短和成长性较弱的症结所在,为浙江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一、小微企业存活状况 2011年6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制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企业,首次将微型企业作为独立的一个企业类型。根据《规定》划分,2008年浙江小微企业数量为43.4万个,至2015年底,浙江小微企业达到117.2万个,小微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在总量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小微企业的快速迭代,成立成长与衰落消亡并存。 (一)小微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新生企业数远多于消亡企业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浙江省小微企业快速新生,虽然期间伴随着不少企业的快速消亡,但新生企业数远多于消亡企业数。2008年至2013年的五年间,浙江省共净增小微企业37.3万个,总量

达80.7万个,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在10%以上,企业总量仅次于江苏和广东列全国第三。此后小微企业数量增长进一步加快,到2015年达到117.2万个,两年净增36.6万个,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与大中型企业比较,小微企业生存期短,成长性较弱。 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小微企业在初创期融资能力较弱、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企业的生存能力较弱,使得不少企业卒于襁褓之中。并且,随着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上升,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缺少发展优势,尤其是受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内需、外需增长乏力,“成本高、税费高、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导致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致使一些小微企业遭受冲击而消亡。2008年末,浙江小微企业总数为43.4万个,至2015年末,这批企业中仍存活数量为26.4万个,即有60.7%的企业得以存活,同期大中型企业存活率为86.5%,比小微企业存活率高25.8个百分点(表1)。 表1 2008年以来浙江省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存活情况对比 通过考察浙江小微企业的成长性发现,其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更为困难。2008年至2015年末,存活的26.4万个小微企业中有0.6万个成

最新整理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出路解析.docx

最新整理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出路解析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出路解析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xxxx第五届南方企业家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中国经济以8%-10%的高速增长可以维持到2025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国家,吸引着全球越来越多的眼光,进出口贸易随之发展迅速,交易额在世界的排名稳居在第三位。 中国一直是世界的工厂,同时也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外贸作为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驰骋多年。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贸易顺差为xxxx1亿美元,减少6.4%,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此外,单月的外贸进出口也相应的快速发展,连破纪录。去年12月份我国出口、进口值双双刷新11月刚刚创下的历史纪录。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出口值和进口值环比分别增长4%、0.5%和8%,推动月度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9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12月当月,我国进出口值2952.2亿美元,增长21.4%。其中出口xxxx1.5亿美元,增长17.9%;进口xxxx0.7亿美元,增长25.6%;当月贸易顺差xxxx.8亿美元,减少28.9%。 在贸易对象方面,保持与已有贸易对象良好业务运转的同时,扩大了贸易合作伙伴。贸易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20xx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4797.1亿美元,增长31.8%。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853.4亿美元,增长29.2%。我国与日本双边贸易总值为2977.7亿美元,增长30.2%。此外,我国与东盟、印度、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双边贸易也在快速增长。

重庆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重庆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重庆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一)重庆小微企业基本情况 重庆市作为西部直辖市、长江上游中心城市、西部工业重镇,大城市和大农村相结合,如中国的缩影。全市辖区广阔,各类市场主体众多,2013年全市净增长各类内资市场主体万户,累计达到万户,比2012年末增长%(数据来自市工商局)。另外还有大量未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家庭式小微企业。2014年,随着重庆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制、放宽住所登记、年度报告公示制、电子化登记等),市场主体增长迅速,一季度新增内资市场主体万户,其中企业万户,个体工商户万户。目前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上千户市场主体。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2013年末,全国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的占比为%,根据该比例预计2013年末,重庆小微企业总数约为万户,其中小型企业约万户,微型企业约为万户,小型微型比例约为1:。万户小微企业不均匀分布在重庆市主城区及远郊区县,其中万州约为万户,排名第一,而巫山、巫溪、城口等经济发展落后区县小微企业不足万户。 在小微企业行业分布方面,小微企业行业相对集中,从事传统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占较大比例,分别占比约%

和30%;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小微企业占比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职业中介服务等行业)小微企业占比约%。 (二)重庆小微企业经营情况 小微企业扶持政策。重庆市积极通过五项措施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一是贷款担保费率不高于2%。对微企、科技型小企业贷款担保收费不高于2%,其中担保公司收取1%,其余则由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补贴。严禁向小微企业收取承诺费、账户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继续使用同一抵押物申请贷款抵押登记,距上一次登记未满2年的,登记费减半收取;评估机构收取的小微企业贷款抵押物评估费,不得高于现行有关规定收费标准的50%;贷款抵押物登记期满后需再评估的,评估费用按照不超过规定收费标准的30%收取。 二是“困难户”可延期缴税。对月销售额在2万元以下的微企,将暂时免收营业税和增值税,而重庆可享受这一政策的小微企业或将超过五成。确有纳税困难的小微企业,可申请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税务部门批准,可延期3个月缴纳税款。同时,至2015年底,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的小微企业,所得税也将减半,同时税率为20%。我市对软件、互联网企业的税收政策也将更加优惠。

合肥市“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合肥市“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厅〔2019〕35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中央“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和“六稳”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三比一增”专项行动,进一步调结构、补短板,推动各类资源、平台、要素向创新创业创造聚集,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和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为合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深入开展“三比一增”专项行动,在全市掀起创新创业创造热潮,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在全省“三比一增”5个专项行动评价中,力争全部进入前3名。 (一)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到2020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

点项目300个以上、竣工200个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超过58%和49%,营商环境各项评价指标居全国第一方阵。 (二)创新活力更加彰显。到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6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超过1600件。 (三)创业氛围日趋浓厚。到2020年,新增注册企业15万个,带动就业39万人,新增省级青年创业园2个,新增众创空间2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0个。 (四)创造成果竞相涌现。到2020年,新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80个、新材料首批次5个、软件首版次14个,新增省级新产品200件,新增工业精品20件,新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户。 三、大力实施专项行动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家培育、重大项目提升、创优营商环境提升等5个专项行动,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切实增强发展动能。 (一)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

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小微企业持续成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威胁。为了抓住机遇、回避威胁,依据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的策略。 标签: 小微企业;外贸;现状 根据工商总局的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微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面对国际市场新的机遇和威胁,小微外贸企业如何运用自身的优势、劣势来获取国际竞争优势,这对于小微企业而言非常重要。 1 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1.1 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 1.1.1 政策支持 自2014年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在原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支持内容。 一是适当放宽限制条件。进一步简化外贸审批程序和通关步骤,去除一些比较繁琐证明材料。二是加强财政扶持。对于能够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小微外贸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通过政府向小微外贸企业采购产品或服务,提高小微外贸企业生存能力。三是缓解税收压力。截止2015年年底,依据小微外贸企业综合实力和经营项目,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对于月銷售额低于2万元的小微外贸企业,实行增值税和营业税免收政策。对于月销售额大于2万元小于3万元的,根据情况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对于进口自用且国内又缺乏的设备的小微外贸企业,对其免征关税。四是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政府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需要时要积极为小微外贸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鼓励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为小微外贸企业制定专项贷款计划,鼓励大银行为小微外贸企业设立绿色通道。鼓励在民间依法设立中小银行。五是通过专项贷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地方信贷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便捷的资金支持,为其扩大规模提供动力。六是健全并完善小微外贸企业网络信息系统,使小微外贸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及时沟通、学习,并利用互联网提高运营和服务质量。 1.1.2 金融机构支持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发展研究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发展研究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进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现有的小微企业总数来看,不论是在对GDP做出的贡献,在促进就业缓解就业问题和社会安定方面都是不可替代的。但小微企业在生产运行中能得到的金融资源却仍很匮乏。因此本文力图在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上展开论述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法。首先,先确定了目前对于小微企业和企业融资等的概念界定,并探讨了目前状态下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引出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选取建设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小微企业借助融资产品解决了小微企业的生存危机。本文最后按照分析的相关原因和实际案例做基础,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提出了若干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对策及建议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financing. ABSTRACT For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in terms of social stability has an important role. From the total number of existing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re concerned, both in the contribution to GDP, or in the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and employment issues to alleviate social stability are irreplaceable. But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to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can get is scarce.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seeks to expand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ind solutions to analyze discourse on this issue. First, make sure the current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corporate finance concepts defined and discussed the state of financing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 financing leads to problems, analyze the causes. Then select the Construction Bank for and micro enterprises financial product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case analysis to explain th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with products to solve the crisis of survival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inally, a foundation under the relevant cause analysis and practical examples for solving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proposed solutions. Keyword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financing difficulties,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报告

————————————————————————————————作者:————————————————————————————————日期: 2

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摘要) 收藏人:企鹅小星星 2014-05-29 | 阅:3449 转:114 通常来讲,小型微型企业是除大中型企业以外的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统称,在我国,个体工商户视作小型微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数量庞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但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小型微型企业难以摆脱困境,扶持其走出困境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社会活力。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小型微型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吸纳器。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就意味着创造社会就业岗位,意味着使小型微型企业在解决民生问题、推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于缺乏统一完善的统计体系,目前,我国小型微型企业的数量、结构等情况没有相对准确的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优惠政策的落实。为了摸清全国小型微型企业的数量情况,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自2012年11月起,我们组织力量开展了《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的课题研究工作。对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通过对2012年参加全国年检企业的数据测算,初步摸清了全国小型微型企业的总体数量和占各类企业、市场主体的比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小型微型企业统计涉及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等诸多复杂因素,本次研究只是一次初步尝试,只能说大体上反映了小型微型企业的总量情况。目的是希望以此增进社会各界从各自领域和宏观、微观等诸多层面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问题的关注,为支持、鼓励和引导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对策建议,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 一、小型微型企业占市场主体的绝对多数,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根据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我们对2012年3月至6月实际参加年检的约1200万户企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三项指标进行了数据采集,共采集分析数据2100万条。分析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型微型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 二、小型微型企业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 我国有劳动力人数近8亿,就业人数已达7.67 亿。全国的小型微型企业,仅企业主自身一项就解决了几千万人的就业问题,加上企业雇佣员工,已经解决我国1.5亿人口的就业。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口的70%以上集中在小型微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同样的资金投入,小型微型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数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