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汇总

2014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汇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具体内容: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哲学的党性。

(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的根本观点是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并且认为这种或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当成世界的本原,认为“原

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其局限性和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真正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3.物质观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4.意识观

意识是指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是无限的,它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一是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二是受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三是受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5.联系观与发展观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发展之所以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取代旧事物。

6.质量互变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多样性,事物的质也是多种多样的。

量: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

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

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

质变和量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7.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当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处在肯定阶段;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会否定自身到达否定阶段,即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但是到此为止,事物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地完成。因为事物的否定阶段和肯定阶段一样都有片面性。因此,只有经过第二次否定,到达否定之否定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片面性才能得到克服,事物的矛盾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也只有到这一阶段,事物的发展才能相对地完成。

8.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9.认识观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发生的根源,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0.真理观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反映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只有正确的反映才是真理。所以,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或符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绝对性通常又称作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确定性、无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通常也称作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获得的真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11.历史观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

及其产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它们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与此相反的历史观就是唯心史观。

二、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

1.民族政策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

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

荣发展。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当前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2.统一战线与对台政策

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

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

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就是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允许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地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3.党的建设

\近几年,政治常识是常识判断部分的一个高频考点。政治常识涉及党的重大会议、中国外交、文化建设、民族关系、军队建设等,中公教育专家结合真题类似真题进行知识汇总及详细讲解。

一、真题解读

【例题1】 1927年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B。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例题2】下列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瓦窑堡会议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重大会议汇总

以下给大家总结了党史上的重大会议,帮助考生抓住考试重点,提升复习效率。

1.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

最高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中共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5.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6.古田会议:1929年,福建上杭县古田村,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7.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8.瓦窑堡会议:1935年,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

9.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10.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

11.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12.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三个转变:工作重

心,乡村→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13.新政协会议:1949年,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宣言》、国旗、国歌、首都、领导)。

14.一届人大: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16.1978年5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两个凡是”即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7.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8.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中共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

20.中共十四大:1992年,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21.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2.2000年2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3.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4.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

25.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十八大报告中的八大关键词

(一)“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转载请保留此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614313933.html,/article/1359529505.html)

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

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

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二)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

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三)八项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两个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

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五)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

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全面深化五大体制改革也在目标要求中全面呈现,明确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用一个形象的概括,就叫做“高举旗帜走转改”,“高举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六)协商民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