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站仪放样步骤

全站仪放样步骤

全站仪放样步骤
全站仪放样步骤

14.放样测量

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设出所要求的点位。在放样过程中,通过对照准点的角度、距离或坐标测量,仪器将显示出预先输入的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以指导放样。显示值=实测值-放样值

λ放样测量应使用盘左位置进行。

14.1距离放样测量

根据某参考方向转过的水平角和至测站点的距离来设定所要求的点。

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

1.按右图所示照准参考方向。

2.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置零】,在【置零】闪动时再次按下该键,将参考方向设置为零。【置零】

【测量】

H

ZA 99°43′13〃

HAR 0°00′00〃 P2

置零坐标放样记录

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

3.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放样】,进入放样测量模式。

在菜单模式选取“2.放样测量”完成同样功能。λ

【放样】

【放样测量】

1.放样数据

2.放样观测

3.测站设置

↓4.方位角

4.选取“1.放样数据”后按【】,进入放样数据输入屏幕。

输入放样平距和放样角度,每输完一数据项后按【】。

【】

【放样距离角度】

H:

HA:

坐标确定

5.按【确定】进入放样观测屏幕。

其中:

dH:目标与待放样点的平距差值。

dHA:目标与待放样点的水平角差值。【确定】

【距离放样】

dH

dHA -119°23′18〃

HAR 0°00′00〃

改正模式引导测量

6.按【引导】进入放样引导屏幕,第二行所显示的角度值为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值,而箭头方向为仪器照准部应转动的方向。

λ箭头的含义

←:从测站上看去,向左移动棱镜。

→:从测站上看去,向右移动棱镜。

恢复放样观测屏幕,按【差值】【引导】λ

【距离放样】

→ -119°23′18〃

HAR 0°00′00〃

改正模式差值测量

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

7.旋转仪器照准部至第二行显示的角度值为0°。当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在±30〃围时,屏幕上显示←→。

【距离放样】

←→ 0°00′01〃

HAR 119°23′19〃

改正模式差值测量

8.在望远镜照准方向上安置棱镜并照准。

9.按【测量】开始距离放样测量。

【测量】

【距离放样】

测距 pc = 0

ppm = 9

模式: 重复快测

DA

停止

10.距离测量进行后,屏幕显示如右图所示。第三行所显示的距离值为距离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值,而箭头方向为棱镜应移动的方向。

λ箭头的含义:

↓:向测站方向移动棱镜

↑:向远离测站方向移动棱镜

λ重新选择测距模式及距离值改正按【改正】。参阅“12.1距离测量设置”【距离放样】

←→ 0°00′01〃

↑ -15.346m

HAR 119°23′19〃

改正模式差值测量

11.按键头移动方向移动棱镜至第三行显示的距离值为0m,再次按下【测量】进行测量。

当测离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值在±1cm围时,屏幕上显示两个箭头。

λ选用重复测量或跟踪测量进行放样时,无需任何按键操作,照准移动的棱镜便可实时显示测量结果。【距离放样】

←→ 0°00′01〃

↑↓ 0.001m

HAR 119°23′19〃

改正模式差值测量

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

12.按【差值】显示放样成果。

按【ESC】返回放样测量菜单屏幕。【差值】

【距离放样】

dH 0.001m

dHA 0°00′01〃

HAR 119°23′19〃

改正模式引导测量

λ按【模式】选取放样测量模式,每按一次【模式】放样测量模式将在距离放样和坐标放样间交替转换。

λ当测距模式为重复测量或跟踪测量时,按【停止】可暂停距离测量。

14.2坐标放样测量

坐标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定出其坐标值为已知的点。

在输入待放样点的坐标后,仪器计算出所需水平角值和平距值并存储于部存储器中。借助于角度放样和距离放样功能,便可设定待放样点的位置。

λ为进行高程Z坐标的放样最好将棱镜安置在同高度测杆等物上。

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

1.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放样】,进入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λ也可在菜单模式选取“2.放样测量”进入坐标放样。

2. 选取“

3.测站设置” 进行测站数据输入、选取“

4.方位角”完成仪器定向,选取“

5.仪器棱镜高”输入仪器及目标高(参阅“13.1输入测站坐标”、“13.2后视方位角设置”、“13.3输入棱镜高及仪器高”),【放样】

【放样测量】

1.放样数据

2.放样观测

3.测站设置

↓4.方位角

3.选取“1.放样数据”后按【】,进入放样数据输入屏幕。

【】

【放样距离角度】

H:

HA:

坐标确定

4.按【坐标】,进入放样坐标输入屏幕。在Np、Ep、Zp中分别输入待放样点的三个坐标值,每输完一个数据项后按【】。

λ需调用存坐标数据按【查找】。(参阅13.1.2调用存中已知数据)。

按【距离】可切换到距离放样模式。λ

λ按【记录】可将输入的坐标数据记录至存中。【坐标】

【放样坐标】

Np:

Ep:

Zp

查找记录距离确定

5.上述数据输入完毕后,按[确定]。仪器计算出放样所需距离和水平角并显示在屏幕上。

λ当已调整目标及仪器高度,按【高程】可重新输入棱镜高及仪器高。(参阅“13.3输入棱镜高及仪器高”)

【确定】

【放样距离角度】

H: 226.4854

HA: 79°43′37〃

坐标高程确定

6.按【确定】进入放样观测屏幕。【确定】

【坐标放样】

dN:

dE:

dZ:

改正模式引导测量

7.按【引导】进入放样引导屏幕。

按“14.1距离放样测量”中步骤7~10操作定出待放样点的平面位置。此时第四行位置上显示的值为目标点与待放样点的高差。

箭头的含义λ

:向上移动棱镜

:向下移动棱镜

【引导】

坐标放样】

←→ 0°00′00〃

↑↓ 0.001m

0.143m

改正模式差值测量

8.向上或向下移动棱镜至第四行位置上显示的值为0m(当该值接近于0m时,屏幕上显示出两个箭头)。

当第2、3、4行的显示值均为0时,测杆底部所对应的位置即为待放样点的位置。

按【停止】可停止测量,完成该点放样。λ

【坐标放样】

←0°0′0〃

↑↓ 0.000m

0.000m

改正模式差值停止

9. 按【差值】显示坐标放样成果。

按【ESC】返回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差值】

【坐标放样】

dN: 0.000m

dE: -0.001m

dZ: 0.001m

改正模式引导测量

【附】坐标放样时的距离改化

MTS-800由用户设定改化系数的方式来实现距离的海平面归算及投影改化。有此要求的用户可按下述步骤输入改化系数。

(1)投影面上的距离

HDg = HD×改化系数

HDg:投影面上的距离

HD:地面上的距离

(2)地面上的距离

HD = HDg/改化系数

λ当改化系数被设定后,适用于包括放样在的所有的涉及到坐标的测量程序。

改化系数输入围: 0.98-1.02λ。缺省值:1.000000(即不进行改化)

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

1.在测量模式第一页下按【改正】进入测距参数设置。【改正】【测距条件

设置】

测距模式单次精测

折光改正无

棱镜常数 0 P1

确定

】或按【PAGE】移动光标至改化系数输入行。4】、【32.按【

】【测距条件设置】6】【5【

改化系数: 1.000000

P3

确定

3.输入改化系数,按【确定】,返回测量模式。【确定】

【测量】

H

ZA 99°43′13〃

HAR 120°09′12〃 P1

测距切换置角改正

14.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什么误差?

答:可以消除或削弱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大气折光产生的误差。

15.DS3微倾式水准仪在构造上应满足什么几何关系?

答:圆水准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的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16. 何谓水平角?

答: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17. 何谓竖直角?

答:在竖直面倾斜视线方向与水平视线方向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18.简述在一个测站上安置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时的操作步骤。

答:(1)对中;(2)整平;(3)照准;(4)读数。

19.安置经纬仪时,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

答: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位于地面点(即所测角顶)的铅垂线上。

整平的目的是使经纬仪的竖轴成铅垂位置,或者说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20.测量竖直角与测量水平角有何不同? 观测竖直角时竖盘指标水准管的气泡为何一定要居中?

答:测定竖直角时,水平视线方向的读数是不需要读取的。它是一个固定数值。在正确情况下,它是90°的整倍数,如00、900、1800、2700 等。所以测定竖直角时,实际上只要视线对准目标后读一个数就行了。水平度盘应位于水平位置,竖盘应在竖直面。这一项是通过照准部水准管的气泡居中来实现的。

21.测站点与不同高度的两点连线所组成的夹角是不是水平角?为什么?

答:不是,水平角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22.光学经纬仪在构造上应满足什么几何关系?

答:光学经纬仪在构造上应满足以下几何关系:

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视准轴垂直于横轴;横轴垂直于竖轴;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

23.竖直角测量时,如何消除竖盘指标差对竖角测量的影响?

答:可以采用盘左、盘右读数取平均的方法。

24.什么叫直线定线?

答:地面上两点之间距离较远时,用卷尺量距不能一次完成,这时往往以一整尺为一尺段,进行分段丈量。分段丈量时在地面标定若干点,使其在同一直线上,这项工作叫做直线定线。

25.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常用什么?

答:相对误差。

26.钢尺量距主要有哪些误差?

答:主要有:定线误差、尺长误差、温度误差、拉力误差、倾斜误差、钢尺垂曲误差、丈量误差。

27.试述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方面 ?

答:(1)测量仪器。由于测量仪器的制造不十分完善及检验、校正的残余误差,必然使观测值中包含有因仪器本身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2)观测者。操作仪器的观测员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测量误差。

(3) 外界条件。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例如,温度高低、湿度大小、风力强弱以及大气折光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测量误差。

28.根据对测量成果影响的不同误差通常分为哪两类?

答: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9.何谓系统误差?

答: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30. 何谓偶然误差?

答: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观测,所产生的误差大小不等、符号不同,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这类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是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和仪器的性能受到一定的限制,以及观测时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等原因所造成。

31.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特性?

答:(1)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

(2)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大。

(3)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4) 当观测次数 n 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

32. 控制网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可以分为: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小区域控制网、图根控制网。

33.导线形式通常分为哪几种?

答: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

34.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哪些工作?

答:包括踏勘选点、角度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

35.导线测量的业包括哪些工作?

答:导线测量的业就是进行数据处理,消除角度和边长观测值中偶然误差的影响,最终推算出导线点的坐标。

36.导线选点时注意哪些问题?

答:实地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导线点在测区应分布均匀。

(2) 相邻导线点之间应互相通视,便于观测。

(3) 导线点周围应视野开阔,以利于碎部测量或施工放样。

(4) 导线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埋设标志和安置仪器。

37.何谓比例尺和比例尺精度?

答:地形图上任意两点间的长度和相应的实地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在测量工作中将图上0.1mm相当于实地的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例如,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比例尺精度为0.05m。

38.在测量工作中采用的起始方向有哪几种?

答:起始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纵坐标轴方向。

39.何谓等高线?它有哪些特性?

答: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1)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

(2)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3) 除遇悬崖等特殊地貌,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

(4) 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即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缓。

(5) 等高线遇山脊线或山谷线应垂直相交,并改变方向。

40.施工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哪些容?

答: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①距离测设;②水平角测设;③高程测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