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清单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清单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清单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清单

1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2009

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

3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T146-1990

4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

5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2008

6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177-2006

7 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 GB178-1997

8 快硬硅酸盐水泥 GB199-1990

9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GB200-2003

10 铝酸盐水泥 GB/T201-2000

11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GB/T203-1994

12 铝酸盐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205-2000

13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208-1994

14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GB/T748-1996

15 硅酸盐水泥在硫酸盐环境中的潜在膨胀性能试验方法 GB/T749-2001

16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 GB/T750-1992

17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1344-1999

18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1345-1991

1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01 eqv ISO 9597:1989

2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1991

21 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 GB2022-1980

22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2419-1994

23 水泥抗硫酸盐侵蚀快速试验方法 GB/T2420-1981

24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GB/T2847-1996

25 低热微膨胀水泥 GB2938-1997

26 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 GB/T4131-1997

27 石膏化学分析方法 GB/T5484-2000

28 应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矿渣 GB/T6645-1986

29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8074-1987

30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 GB8075-1987

31 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1997

32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8077-2000

33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0125-1997(eqv ISO 9227:1990)

34 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11969-1997

35 加气混凝土体积密度、含水率和吸水率试验方法 GB/T11970-1997

36 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11971-1997

37 加气混凝土干燥收缩试验方法 GB/T11972-1997

38 加气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GB/T11973-1997

39 加气混凝土碳化试验方法 GB/T11974-1997

40 加气混凝土干湿循环试验方法 GB/T11975-1997

41 PAM固体含量测定方法 GB12005.2-1989

42 PAM分子量测定方法 GB12005.10-1992

43 水泥取样方法 GB12573-1990

44 用作水泥混合材料的工业废渣活性试验方法 GB/T12957-1991

45 复合硅酸盐水泥 GB12958-1999

46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溶解热法) GB/T12959-1991

47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 GB/T12960-1996

48 建筑用砂 GB/T14684-2001

49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01

50 预拌混凝土 GB/T14902-1994

51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 GB/T15231-1994

52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GB/T16752-1997

53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一部分 GB17431.1-1998

54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二部分 GB17431.2-1998

5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等同ISO 697:1989 GB/T17671-1999

5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046-2000

57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GB18588-2001

58 钻芯检测离心高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GB/T19496-2004

59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080-2002

60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081-2002

6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6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1992

63 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建设部标准) BJG19-1965

64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 JGJ15-1983

65 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17-1984

66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67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JGJ 28-1986

68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51-2002、J215-2002

69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2-1992

70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3-1992

7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J64-2000

72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JGJ56-1984

7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 63-1989

74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 70-1990

75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J65-2000

76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136-2001、J131-2001

77 铝酸盐自应力水泥物理检验方法 JC/T215-1978(1996)

78 自应力硅酸盐水 JC/T218-1995

79 硅酸盐自应力水泥(制管用)物理检验方法 JC/T219-1979(1996)

80 明矾石膨胀水 JC/T311-2004

81 膨胀水泥膨胀率试验方法 JC/T313-1982(1996)

82 快凝快硬硅酸盐水泥 JC/T314-1982(1996)

83 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 JC409-2001

84 快硬高强铝酸盐水泥 JC/T416-1991(1996)

85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JC/T420-1991

86 水泥胶砂耐磨性试验方法 JC/T421-2004

87 通用水泥质量等 JC/T452-2002

88 自应力水泥物理检验方法 JC/T453-2004

89 混凝土泵送剂 JC473-2001

90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474-1999

91 混凝土防冻 JC475-2004

92 混凝土膨胀剂 JC476-2001

93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JC477-92(1996)

94 评定水泥强度匀质性试验方法 JC578-1995

95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JC600-2002

96 水泥胶砂含气量测定方法 JC/T601-1995

97 水泥早期凝固检验方法 JC/T602-1995

98 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 JC/T603-2004

99 低碱度硫铝酸盐水 JC/T659-2003

100 水泥助磨剂 JC/T667-2004

101 水化水泥胶砂中硫酸钙含量的测定方法 JC/T668-1997

102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JC/T738-2004

103 磷渣硅酸盐水泥 JC/T740-1988(1996)104 无收缩快硬硅酸盐水泥 JC/T741-1988(1996)105 硅酸盐水泥熟料 JC/T853-1999

106 水泥混凝土养护剂 JC901-2002

107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JC907-2002

108 铝酸盐水泥中全硫的测定艾什卡法 JC/T913-2003

109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快硬铁铝酸盐水泥 JC933-2003

110 钢纤维混凝 JC/T3064-1999

111 粉煤灰游离氧化钙测定方法(国家经贸委标准) DL/T498-1992

112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DL/T5055-1996

113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DL/T5100-1999

114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12-2000

115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八)水工碾压混凝土工程 DL/T5113.8-2000 116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5117-2000

117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 DL/T5126-2001

118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44-2001

119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5150-2001

120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DL/T5151-2001

121 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 DL/T5152-2001

122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 SL48-1994

123 酸度的测定 SL82-1994

124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标准 SD108-1983

125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包括32项标准) JTJ053-1994

126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包括22项标准) JTJ054-1994

127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1994

128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058-2000

129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J059-1995

130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270-1998

131 港口工程混凝土非破损检测规程 JTJ/T272-1999

132 港口工程粉煤灰混凝土技术规程 JTJ/T273-1997

13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交通部标准) JTG F30-2003

13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135 拔出法检验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冶金工业部标准) YBJ229-1991

136 混凝土砂石料检测方法(铁道部标准) TB/T2922-1998

137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 TB/T2922.5-2002 mod ASTM C 1260-94 138 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TB/T3054-2002

139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TB10104-2003 J263-2003

140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10223-2004 J341-2004

14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J283-2004

142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2004 J342-2004

143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ECS 02:88 144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3:88

145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 CECS 13:89

146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CECS 21:2000

147 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 CECS 40:92

148 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方法 CECS 48:93

149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CECS 53:93

150 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 CECS 55:93

151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69:94

152 树脂砂浆的凝结时间等试验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ASTM C 308-1995 153 环氧砂浆吸水率试验方法 ASTM D 570-1998

154 砂浆线胀系数试验方法 ASTM D 696-1998

155 骨料的潜在碱活性测试方法标准(砂浆棒法) ASTM C 1260-94

156 骨料的潜在膨胀测定方法(加拿大标准) CSAA 23.2 —14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 一、主控项目: 1、混凝土开盘前,对使用的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必须首先进行试验,试配。原材料合格后方可使用。 开盘后原材料必须要求现场抽取混凝土试样(甲方在场)。 2、混凝土施工有条件情况下尽量整体浇灌,特殊情况时施工缝的位置必须按设计要求留置,继续施工时施工缝必须采用澎胀剂等有关规范做法进行处理。浇灌后的混凝土在12小时内必须设专人覆盖并养护。 3、砂、石含泥量要严格控制: 砂子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3%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5% 石子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15时含泥量≤2% 4、严格混凝土加水量: 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现场抽测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严禁使用。使用的磅称应随时检查。 5、严格避免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发生: 露筋、蜂窝、孔洞、夹碴、疏松、裂缝、缺棱掉角、棱角不顺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掉皮起砂、胀模变形、跑模位移。接槎不实等。

二、现场验收实测项目规范: 1、轴线位置:基础,基座允许偏差15mm 独立基础允许偏差10mm 柱梁允许偏差8mm 剪力墙允许偏差5mm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2、垂直度:层高≤5米允许偏差8mm 层高>5米允许偏差10mm 3、标高:层高允许偏差±10mm 全高允许偏差±30mm 4、裁面尺寸:允许偏差+8mm;-5mm 5、柱层间错位:允许偏差8mm 以上施工队首先预检,合格后请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抽测。

土方工程及回填土质量要求 1、基底不得超挖,超过基底标高,出现超挖地方,必须取得设计单位同意,施工队不得私自处理。(坟、坑、井等软土层) 2、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要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以防清槽时,超过标高。 3、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经设计、勘测验收后,钎孔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用木棍或钢筋棍捣实一次,钎孔灌砂必须密实。 4、回填土优先利用挖出的原土。雨季施工,挖出的土最好堆集覆盖,防止下雨含水率太高。不得含有有机杂质(草根、树根等)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厘米,含水要符合规定。 5、回填土应分层铺摊,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25厘米(人工打夯不大于20厘米)。严禁铺填超厚或车辆直接倒土入槽。严禁采用“水夯”。局部采用人工夯时,也要保证质量。 6、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 7、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干密度合格率不低于90%。

混凝土原材料规范

混凝土原材料规范 篇一:混凝土及各种材料取样标准 混凝土取样标准 (一)现场搅拌混凝土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XX)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

符合以下规定: 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4、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 (三)预拌(商品)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14902-94)规定取样。 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200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混凝土取样方法

混凝土取样方法 一、普通混凝土试样取样的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二、普通混凝土试样标准 1、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抗冻性和劈裂抗拉强度试件为正方体,试件尺寸按表1采用,每组3块。 表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允许最小尺寸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宜采用标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 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φ150mm×300mm的圆柱体标准试件或φ100mm×200mm和φ200mm×400mm的圆柱体非标准试件。 2、普通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采用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前者每组3块,后者每组6块。 3、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采用150mm×150mm×600mm(或550mm)的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每组3块。 4、普通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试件采用顶面直径为175mm,底面直径为185mm,高度为150mm的圆台体或直径与高度均为150mm的圆柱体试件,每组6块。试块在移入标准养护室以前,应用钢丝刷将顶面的水泥薄膜刷去。 5、普通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力(握裹力)试件为长方形棱柱体,尺寸为100mm×100mm×200mm,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0mm;棱柱体中心φ6光圆钢筋,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粗细均匀,钢筋一端露出混凝土棱柱体端面10~20mm,钢筋另一端露出混凝土棱柱体端

面50~60mm,每组6块。 6、普通混凝土收缩试件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515mm,(两端面)预留埋设不锈钢珠的凹槽。装上钢珠后,两钢珠顶端间距离(变即试块总长)约为540mm。每组3块。 7、普通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试验,采用100mm×100mm×300mm的棱住体试件,埋入的钢筋为直径6mm,长299mm的普通低碳钢,每组3块。 三、普通混凝土试件的取样 (一) 现场搅拌混凝土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2、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6、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一组为3个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 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选定; (2)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3)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4) 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同样的养护方法。 7、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 预拌(商品)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规定取样:

最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_2011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 GB50204-2002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1年8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849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 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及条文说明 5.2 原材料 原版内容 原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检方案执行; 2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检方案执行; 3对连续进场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5.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 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 验报告。 【说明】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 质量应从严要求。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 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混凝土耐久性原材料指标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对比表 材料普通混凝土C35 采用规范耐久性规范要求采用规范耐久性设计要求有无 差异 严格性排序 水泥 碱含量≤0.60%GB 175-2007 碱含量<0.60%有设计、耐久性、普通氯离子含量≤0.06%GB 175-2007 氯离子含量≤0.06%GB 175-2007 必须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无设计、耐久性、普通 氯酸三钙(C3A)≤8%无设计、耐久性、普通水泥比表面积≥300m2/kg GB 175-2007 水泥比表面积≥300m2/kg GB 175-2007 水泥比表面积≤350m2/kg无设计、耐久性、普通80μm方孔筛筛余量≤10%同上80μm方孔筛筛余量≤10%同上80μm方孔筛筛余量≤10%无设计、耐久性、普通 水泥助磨剂不大于水泥质量 0.5% 同上 水泥助磨剂不大于水泥质量 0.5% 同上 必须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无设计、耐久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硅酸钙矿物含量 不小于66% 同上 硅酸盐水泥中硅酸钙矿物含 量不小于66% 同上同上无设计、耐久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氧化钙和氧化硅 质量比不小于2.0 同上 硅酸盐水泥中氧化钙和氧化 硅质量比不小于2.0 同上同上无设计、耐久性、普通水泥中活性混合料掺量为>5% 且≤20% 同上 水泥中活性混合料掺量 为>5%且≤20% 同上同上无设计、耐久性、普通

粉煤灰粉煤灰分F类、C类Ⅱ级标准GB/T 1596-2005 粉煤灰分F类/C类Ι级标 准 GB/T 1596-2005 粉煤灰分F类/C类设计要求Ⅱ 级以上标准 有设计、耐久性、普通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25%同上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 12% 同上 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 灰》GB/T 1596-2005 有设计、耐久性、普通需水量比≤105%同上需水量比≤95%同上同上有设计、耐久性、普通烧失量≤8%同上烧失量≤5%同上同上有设计、耐久性、普通 矿粉 S95级 GB/T 18046-2008 S105级 GB/T 18046-2008 设计要求大于S95级有设计、耐久性、普通密度≥2.8g/cm3同上密度≥2.8g/cm3同上 用于水泥和砼中的粒化高炉矿粉 GB/T 18046--2008 无设计、耐久性、普通比表面积≥400m2/kg同上比表面积≥500m2/kg同上同上有设计、耐久性、普通活性指数7d ≥ 75% 28d ≥95% 同上 活性指数7d ≥ 95% 28d ≥105% 同上同上有设计、耐久性、普通占胶凝材料总量的比值≤1 GB/T 50476-2008 占胶凝材料总量的比值≤1 GB/T 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 无设计、耐久性、普通三氧化硫占胶凝材料≤4%同上三氧化硫占胶凝材料≤4%同上同上无设计、耐久性、普通占胶凝材料掺量≤50% DG/TJ08-501-20 08/J11239-2008 占胶凝材料掺量30~70% DG/TJ08-501-20 08/J11239-2008 粒化高炉矿渣粉在混凝土中应用 技术规程DG/TJ08-501-2008 J11239-2008 有设计、耐久性、普通氯离子≤0.06%同上氯离子≤0.06%同上同上无设计、耐久性、普通矿渣粉超量系数0.95同上矿渣粉超量系数1.05同上同上有设计、耐久性、普通

混凝土送检规范

混凝土试块送检规范、批量及龄期 一、项目批量样品取样数量 1.砼抗压试块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少于1次; (2)(2)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砼不足100盘时不少于1次; (3)(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不少于1次;(4)(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少于1次; (5)(5)每一拆模检验批砼至少1组; (6)(6)灌注桩每浇注50m3砼,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且不少于1次;(7)基坑工程的地下连续墙,每50m3或每槽段不少于1次; (7)(8)建筑地面工程砼试块每一层(检验批)每1000m2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增加1000m2应增取1次,不足1000m2的按1000m2计。当改变配合比时,相应增加取样次数;(9)首次使用混凝土配合比开盘鉴定至少1组; 2.砼抗渗试块 ①对有抗渗要求的砼结构,其砼试件应在浇注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②对地下防水砼,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砼,当连续浇注的砼每500m3应留置不少于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 ③对地下防水预拌砼,当连续浇注砼每500m3应留置不少于2组试件,且每部位(底板、侧墙)试块不少于两组;当每增加250~500m3砼时,应增加两组试样,当砼增加量在250 m3以内时不再增加试件组数,每组6块。 备注: 1、砼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用于砼结构实体检验留置的砼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各种砼强度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 ②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块,其留置的组数应根据砼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混凝土工程验收标准

混凝土工程验收标 准

混凝土工程验收标准 一、工艺流程 模板清理→隐蔽工程验收→核查模板工程→砼浇筑、振捣→砼养护 二、混凝土浇筑、振捣: 1)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2)浇筑混凝土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3)混凝土振捣:振捣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ф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4)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5、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有尽有对混凝

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6、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水泥、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号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2)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养护符合规范的规定。 3)按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评定混凝土强度并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3、允许偏差项目

四、成品保护 1、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其它已完成的工程。 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 3、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 4、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特别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最新混凝土标准清单

最新混凝土标准清单 1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28元 2 JGJ/T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10元 3 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10元 4 CECS03:2007钻芯发检测混凝土强度计算规程 10元 5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测方法标准 19元 6 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18元 7 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16元 8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20元 9 GB/2938—2008低热微膨胀水泥 14元 10 GB/T205—2008铝酸盐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20元 11 GB/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16元 12 GB/T12959—2008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 18元 13 GB/T203—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16元 14 GB/T21372—2008硅酸盐水泥熟料 14元 15 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10元 16 GB/T176—2008水泥分析化学方法 45元

17 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 18元 18 GB/T12573—2008水泥取样方法 16元 19 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16元 20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18元 21 GB13544-2011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砖块 18元 22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16元 23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11元 24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21元 25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此标准已经修订:GB/T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16元(2012年3月1日实施) 26 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16元 27 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 5元 28 GB/T20491—2006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钢渣粉国家标准16元 29 ZJQ00—SG—016—20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18元 30 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10元最新修订标准: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2012年5月1日实施)10元 31 JGJ—T15—2008早期推动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 10元

砼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砼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砼工程在建筑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框架结构中,控制砼工程质量,是保证框架结构强度和结构安全的关键,有着与钢筋工程同等重要的意义。 1)首先应严格控制砼的原材料: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水泥必须采用具有准用证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大窑水泥。砂石含泥量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2)严格控制砼配合比,必须采用试验配合比,必须保证计量准确。 3)水灰比是影响砼质量的关键所在,必须严格控制用水量,严禁商品砼二次加水,在现场设置砼塌落度筒随时进行检测。 4)砼应分层循环浇筑,特别是商品砼严禁集堆。同时要控制浇筑落差,如果浇筑落差太大,应采取措施。 5)砼振捣密实,达到内实外光,也是保证砼质量的关键,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漏捣,但也避免过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过振的危害。 6)砼的养生,砼成型后要及时覆盖浇水养生,不仅能保证砼增长强度,而且避免裂纹。浇水养护是控制砼质量的最后一环,也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必须设专人按时浇水养生,不少于七天。 7)混凝土强度试验必须按《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并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完成。 8)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 (1)在楼板砼施工中,施工操作人员、车辆易将钢筋踩踏变形; (2)商品砼浇筑后,楼板易产生大面积的干缩裂纹; (3)楼梯的施工缝易造成夹渣,烂根等现象。 9)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控制要点 事前控制是重点,通过连续不断的过程控制及事后检查验收,确保砼工程质量。 (1)施工人员资质控制 (2)施工技术措施审核,并督促按审批合格的措施组织施工; (3)施工材料、构配件准入控制; (4)严格控制按设计及规范操作规程要求施工; (5)施工工艺、施工过程控制; (6)严格中间及隐蔽工程验收程序,严把质量关; (7)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督促其及时整改,并按规定及时上报业主。 10)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措施 (1)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商品砼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砼在终

商品混凝土公司成本控制办法

商品混凝土公司成本控制办法 1、严格控制采购成本 在商品混凝土企业中,材料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超过60%,采购人员对企业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些制度体系不规范的企业采购人员不规范行为甚至违法行为很多,所以商品混凝土企业应制订采购制度: 1.1建立原材料采购计划和审批制度。 生产负责人每天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原材料储备情况确定原材料采购量,并填 制采购单报送采购部门。 采购计划由采购部门制订,报送财务部经理并呈报总经理批准后,以书面方式通知原材 料供货商。对原材料应采取批量采购争取到厂家的批量折扣,按照计划和预算,制定好采购单,确保有效的库存量。我们的采购员应该处理和利用好人际关系,尽量寻求到厂家的关系折扣从 而降低采购成本。在运用到关系时应该杜绝贿赂现象的出现,严格抓好有关员工的素质,把好 产品入库前的质量、数量关。 1.2建立严格的采购询价报价体系。财务部设立专门的物价员,定期 对日常消耗的原辅料进行广泛的市场价格咨询,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 对原材料采购的报价进行分析反馈,发现有差异及时督促纠正。对于 每天使用的水泥、沙、石、外加剂等原材料,根据市场行情每半个月 公开报价一次,并召开定价例会,定价人员由使用部门负责人、采购

员、财务部经理、物价员、库管人员组成,对供应商所提供物品的质 量和价格两方面进行公开、公平的选择。对新增设备及大宗设备、零 星维修急紧采购的零配件,须附有经批准的采购单才能报帐。 1.3建立严格的采购验货制度。库存管理员、司磅员对原材料采购实 际执行过程中的数量、质量、标准与计划以及报价,通过严格的验收制度进行把关。对于不需要的超量进货、质量低劣、规格不符及未经 批准采购的物品有权拒收,对于价格和数量与采购单上不一致的及时 进行纠正;验货结束后库管员要填制验收凭证,验收合格的货物,按 采购部提供单价,原材料由生产、施工负责人二次验货,并做记录。 对于外地或当地供货商所供的原材料、设备配件,事先与供货商制订 好退货或劣质折价收购协议,并由库管及生产部门双方签字确认并报 财务部。 1.4建立严格的报损制度。对于商品混凝土企业经常遇到的设备配件 损坏应该制订严格的报损制度,报损由生产、施工部门主管上报财务 库管,按品名、规格、数量填写报损单,报损需由采购部经理鉴定分 析后,签字报损。报损单汇总每天报总经理。 1.5严格控制采购物资的库存量。根据本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经营情况 合理设置库存量的上下限,如果库存实现计算机管理可以由计算机自 动报警,及时补货。 1.6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配件出入库及领用制度。制订严格的库存管 理出入库手续,以及各部门原辅料的领用制度。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尸■、亠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宄,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 2.增加了认证产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 3.删除了模板拆除的验收规定; 4.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 5.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 6.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 7.完善了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规定; 8.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规定; 9.增加了回弹-取芯法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电子箱)。 本规范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宄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 (略)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略)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略) 目次 1总则................................................................ 3 2术语................................................................ 4 3基本规定............................................................ 5 4模板分项工程........................................................ 6 一般规定 (6) 模板安装 (6) 5钢筋分项工程........................................................ 9 一般规定 (9) 材料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表格格式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格格式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4—2002 (Ⅰ) 010603□□ 020103□□

说明 (Ⅰ) 010603 020103主控项目: 1、水泥进场检查及复试的要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标准的规定。对使用中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复验报告。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标准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外加剂时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标准的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复验报告。 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要求。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4、配合比设计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进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尚应符合有关专门规定,检查配合设计资料。 一般项目: 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标准,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检查产品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 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水质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JGJ63标准的规定,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4、开盘鉴定,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5、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混凝土搅拌站每一方混凝土的成本如何计算

混凝土搅拌站每一方混凝土的成本如何计算 商砼搅拌站每方砼的成本看你怎么算了,如果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费用基本罗列如下: 1、原材料费用:水泥、砂、砂、碎石、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等所有材料的费用,这个根据配合比和原材料单价还是能够比较简单计算得出的; 2、运费:主要为各种车辆的油耗,主要包括搅拌车、泵车、装载车等等的费用,一般可以通过统计计算出来,给你一个参考数值,以前记得搅拌车(工地距离为20KM左右)为18~24元/方,泵车为15~20元/方。 3、员工工资:一般商砼单位员工的工资总额跟生产方量还是呈线性关系的,这个就得看各地的工资水平和各个企业的情况而定了! 4、设备折旧:这些需要考虑的是折旧年限,比如老板是定5年收回成本,就是设备总额/五年预计产量,即为每方砼中设备折旧费用; 5、营销费用:包括所有在商砼销售过程中营销部门产生的费用(餐饮、娱乐、回扣等等),这个费用应该是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 6、水电、通讯费用:包括生产过程中以及员工在单位生活、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电、通讯费用,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固定!

7、消耗品费用:商砼企业某些消耗品的费用,例如泵车泵管、S 阀等,搅拌车机油、机油滤清、空气滤清、轮胎消耗等(泵车、装载车同样有),搅拌机衬板、搅拌臂、机油等; 8、检测费用:主要是搅拌楼、地磅、试验设备的年检费用,检测站检测费用; 9、税收费用: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 10、其他费用:包括办公消耗品(各类用纸、笔、电池、修正液……这个自己发挥想象吧),网络费用,GPS费用、ERP费用…… 补充几点 补充1:成本包括三部分: 1、原材料,你要根据配合比,算出每方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用量,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砂、石子、外加剂、水、其它掺合料等等,原材料的用量乘单价就是原材料成本; 2、人工费、机械费、水电费、维修费,这部分和你的生产规模有关系,工人和机械要相对固定,你的单班产量越高,分摊到每方混凝土的成本就越低; 3、建站的成本分摊,要把你建站的费用分摊到每方混凝土里面,这个和你的建站规模、总的生产数量有关系,你的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越多,建站成本就越低。 补充2:不管什么地区,计算方法都应该差不多:

现场混凝土取样操作规定

现场混凝土取样操作规定 一、取样 1、取样的混凝土必须有代表性。从混凝土生产时间至混凝土试样的采取时间间隔宜控制在1.5h内 2、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 且混凝土试样要有一定的富裕量 3、所采取的混凝土 对于泵送的坍落度不得超过180mm 自卸的坍落度不得超过160mm。 二、装模 1、混凝土装模前必须拌合均匀 2、试模应摆放在结实平整的地面 3、混凝土分两层装入模内 每层又分两次装 每次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三、插捣 1、选用直径16mm 长600mm有圆形端部的钢捣棒 2、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每层插捣不得少于25 次 宜为27-32次 3、第一层插捣要插捣至试模底部 第二层插捣应贯穿至第一层混凝土浆面下20-30mm处。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 不得倾斜 并且每次捣棒底部要离开浆面。 四、插边 1、插捣完毕后 用灰刀沿试模所有内边缘垂直插拔数次 要求快插慢拔 以清除蜂窝、麻面 2、用灰刀插边时 要注意灰刀光面一侧靠试模壁 有手柄一侧靠混凝土一边。 五、振实

1、拿起已装好试样的试模对角在坚硬结实的地方振捣其底部8-10次 直至混凝土试样表面泛浆 且不再冒气泡为止 2、注意每个试模有两个对角。 六、清洁 1、对采样所剩混凝土一定要回收利用 不得浪费 2、清洁混凝土采样、试块制作工作面。 七、收面 1、待试块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收面 将试模边上多余的浆和骨料 推抹到试模中央 混凝土应高出试模边口2-3mm 2、注意收面不得齐平或者低于试模面。 八、标识、保护 1、准确无误标识试块 字迹要清楚 2、试块的放置一定要远离泵机和泵管振动、施工人员的过道或其他 因素对试块质量有影响的地方 3、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防止试块暴晒、雨淋等各种破坏。

混凝土取样标准

(一)现场搅拌混凝土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4、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 (三)预拌(商品)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14902-94)规定取样。 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200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采取,按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组相同的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亦不得少于一次。 3、对于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应目测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检验的试样,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检验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也不得少于一次。 (四)混凝土抗渗试块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混凝土抗渗试块取样按下列规定: 1、连续浇筑混凝土量500立方米以下时,应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 2、每增加250~500立方米混凝土,应增加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 3、如果使用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仍按上述规定留置。 4、抗渗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留置的两组试块其中一组(6块)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另一组(6块)与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

混凝土试块取样及制作方法和要求

混凝土试块取样及制作 方法和要求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将混凝土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二、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允许偏差: 水、水泥≤±%,?粗、细骨料≤±1%,?外加剂、掺合料≤±% 三、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用水量:(一般含水率为1%) 四、根据粗骨料中的含砂率调整细骨料用量(含砂率3%) 五、做开盘鉴定试件:应按配合比多加入10%的水泥、水、细骨料用量。 六、混凝土搅拌时间应不?少于90S。 七、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锹再来回拌合三次。 八、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时: 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拌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B:试模应附着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 九、人工插捣制作试件时: A: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B: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拨数次。 C:每层插捣次数不少于27次。 D: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十、刮除试模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十一、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厚膜覆盖表面。 十二、标准养护试件,应在温度20±5℃的环境中静臵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十三、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体构建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 人工砂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由于人工砂颗粒形状棱角多,表面粗糙不光滑,粉末含量较大。配臵砼时用水量应比天然砂配臵砼的用水量适当增加。 (2)、当石粉含量较大时候,宜配臵低流动度的砼,宜采用低砂率。Uf高的宜采用较高砂率 (3)、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延长1min左右。?(4)、注意早期养护,养护时间延长2—3d。 混凝土试块的取样 1、混凝土、砂浆性能 混凝土抗压强度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频率: 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完整版)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必须外光内实。混凝土面层不允许出现错台,阴阳角线条清晰、平直;墙、顶板均达到不抹灰即能刮腻子的程度,即实现清水混凝土墙,实测项目达到高级抹灰标准。 1、混凝土主控项目必须合格。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2、混凝土工程一般项目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评定代号:合格○,不合格×(有数字应记录数字)。 检查数量: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面为1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能小于3处。 (1)蜂窝(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露出石子的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不允许出现。 检查方法:尺量外露石子面积及深度。 (2)孔洞(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1/3的缺陷):不允许出现孔洞。 检查方法:凿去孔洞周围石子,尺量孔洞面积及深度。 (3)主筋露筋(主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但梁端主筋锚固区内不允许有露筋。):无露筋。 检查方法:尺量钢筋外露长度。 (4)缝隙夹渣层(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无缝隙夹渣层。 检查方法:凿去夹渣层,尺量缝隙或夹有杂物的长度。 3、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项目实测合格率达到设计标准,见附下表。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面为1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能小于3处。其中:墙垂直、表面平整度各测2点、其余各项均测1点。 检查方法:长、宽对中心线用尺量检查;2项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墙垂直度,每层用2m托线板检查;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检查一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测点比上述数量增加一倍。 混凝土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顶板下皮(顶棚)平整度不大于5mm;阴阳角顺直,清晰,无接缝,无跑浆现象;混凝土板上表面平整度为2mm,搓毛标准:毛面均匀一致,无抹痕;成品顶板混凝土必须做好保护工作,表面不能留有脚印等痕迹; 4、注意事项 (1)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原因是振捣不实、漏振和钢筋位置不准确、缺少保护层垫架措施。因此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浇筑时要严格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振捣时,一定要注意快插慢拔及振捣间距等,不得有漏振现象。 (2)缺楞、掉角: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均匀或拆模过早,都会致使混凝土棱角损伤。 (3)偏差过大:支模的支撑、卡子、拉杆间距过大或不牢固;混凝土局部浇筑过高或振捣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混凝土鼓肚、错台等缺陷。 (4)墙体烂根:支模前应在每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不得嵌入墙体保证下口严密或在模板下口加贴海绵条。混凝土浇灌前模板底部均匀浇灌5cm砂浆。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5)洞口移位变形: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改善混凝土浇灌方法,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坚持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的方法。

混凝土原材料准备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准备要求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供应前,监理人员应协同业主代表、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资质、营业执照、生产和供应能力,试验室的资质等进行检查,并对生产用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后方同意其生产供应混凝土于本工程。 在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时,应查看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若设计有要求时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没要求时应通过试验试配确定。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根据工程特点、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泵送混凝土还应考虑泵送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等因素,必须符合GB50204的规定。 1.水泥:配制商品混凝土的水泥使用前必须查明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才准使用。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严禁使用不合格水泥拌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粗、细骨料: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细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的中粗砂,优先选用级配符合要求的河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5%,无垃圾、草根、泥块等杂物。 4.外加剂: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外加剂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监理人员必须对其产品合格证检查留存,并做好记录。使用前,应进行掺入配比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