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随着中国产品不断在国际市场遭受反倾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1],中国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多数发达国家还没有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但在笔者看来,目前的中国已经基本达到了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理应得到承认”[2]。下面笔者将从几个角度对本观点进行论述。

一、市场经济的国内外判定标准

事实上,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及机构都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测试,但是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国内的测度普遍认为我国已经达到市场经济国家水平。如李晓西(2005)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已达73.8%,明显超过60%的市场经济国家临界水平。但在2004年的听证会上,美国代表认为中国离市场经济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2006)也明确表态短期内不会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欧美之所以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背后仍有“政治谈判的砝码”[3],不能完全以其作为定论。因此,在对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作出评价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欧盟等都曾提出过判定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但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1、美国提出的市场经济标准

美国在其《1930年关税法》第771节第18段对市场经济国家提出了六项要求:“(1)货币的可兑换程度;(2)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3)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4)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5)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制程度,要求该产业的产品数量和价格决策没有政府介入,所有重要的产品投入都是以市场价格支付的;(6)商业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4]。

笔者认为:美国提出的标准较为宏观,集中在国家层面,强调政府不能干预和控制企业及市场的运行,及要求小政府。美国允许企业在单个案件中申请“市场经济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有中国企业能够享受到这一待遇”[5]。

2、欧盟提出的市场经济标准

欧盟在1998年颁布的905.98号法令中也规定了判断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1)市场经济决定价格、成本、投资;(2)企业有符合国际财会标准的基础会计账簿;(3)企业生产成本与金融待遇不受前非市场经济体制的扭曲;(4)企业有向国外转移利润或资本的自由,有决定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自由,有开展商业活动的自由;(5)确保破产法及资产法适用于企业;(6)汇率变化由市场供求决定。[引4]

笔者认为:相比于美国提出的标准,欧盟标准侧重于围观企业层面,强调企业依照市场规则自主经营。

3、我国的市场经济标准

我国学者和研究机构针对市场经济标准问题提出的看法中,较有影响力的有李晓西主持编写的《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将市场经济国家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1)政府作用问题;(2)企业权利与行为问题;(3)投入要素的成本与价格问题;(4)贸易问题;(5)金融参数问题。

笔者认为:该标准在结合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有借鉴了美国、欧盟、加拿大反倾销对市场经济标准的法律规定,因此较为全面,能够针对欧美的反倾销问题有的放矢。

二、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分析

在本节将依照第一节中的美国以及欧盟的标准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做一个全面的剖析,以事实论证中国已经基本达到了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这一论点。

1、对中国市场经济的总体评价

欧盟报告(2004)认为中国目前只能达到其市场经济国家标准的一条,美国也始终坚持认为中国“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标准”。但国内很多学者利用量化指标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进行测度后所得的结果与欧美评价大相径庭。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程度的总体发展趋势是逐年递增,且进步速度较快的;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应该已经在60%以上,虽然我国研究者进行测算所采用的具体指标和数据不尽相同,但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到我国入世十多年来,市场经济程度又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实际的市场经济程度已经明显超过临界水平,理应属于市场经济国家。

2、对中国具体市场因素的测度与分析

(1)政府政府干预与规模

美国劳工联盟及产业工会指出“不合理的补贴和政府对经济的广泛干预目前仍在中国存在”。欧盟报告(2004)也认为中国政府对市场资源分配各企业决议的影响程度仍然很高。但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的研究数据来看,情况并非如此:

①政府支出

我国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按照精简、高效、权责一致的原则,较大幅度地调整和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目前政府支出占我国GDP比重基本稳定在20%左右。政府支配的资源量不断减少,已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逐步减小。

②政府管制

政府对经济的管制逐步放松,干预逐步减少。政府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取消了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放松了对一些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并且全面放开了对价格的管制,使市场价格成为基本价格形式,价格法规趋于完善。

③政府补贴

1992年我国价格补贴占GDP的比重为1.21%,但2003年已经下降到0.53%。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占GDP的比重于2001年下降到0.19%,政府以低息贷款形式向国企提供的变相补贴也已经基本消失。

笔者认为:从上述的事实可以表明,中国正在大规模地对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改革,并且减少对国企的补贴支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明显减小。

(2)国有企业的市场化

①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已基本退出对国有企业的直接行政控制,而转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国有企业实施间接调控,国有企业在相当程度上已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成为独立于政府的市场主体。截至2003年,已经有1212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公司制改组成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占全国大型国企总数的74.68%。

②国有企业行为的市场化

企业自主决定生产经营活动,政府不再干预。国家财政收入中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已非常低,无偿划拨已经停止。国有企业的产品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自主做出,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已基本形成。国有企业的用人和工资决定也趋于市场化。国有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和市场供求变化的退出。

(3)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程度代表着中国整个经济改革的市场化程度。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非国有经济,尤其是私有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式肯定,自1999年之后增速显著,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和非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正是我国转型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特征,竞争由市场所控制,政府支配资源的能力大幅下降,这都是我国顺应市场经济的结果。

(4)对外贸易

从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和公司法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具有向国外转移利润或资本的充分自由,并能决定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此外,外商投资的限制全面取消,外商企业不仅可以自由注册成立,其允许投资的领域也逐步放宽,除了少数行业(如黄金、武器制造等)不准外商投资外,其他领域均无歧视性政策。

贸易是真正的政治,不仅牵涉到国际政治,更牵涉到国内政治。贸易谈判如果不能和国内政治连线,在贸易谈判中一定会处于劣势,甚至签下“城下之盟”

[6]。今后,我国面临的贸易保护及谈判压力只会与时俱增。

(5)货币政策

货币自由兑换是美国判定市场经济国家的首要标准,也是我国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中的软肋。菲利普·恩格里希(2004)认为,人命币被严重低估,由于无法自由兑换,中国现行的汇率体制使其得到了一种不公平的贸易优势。

虽然目前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尚未实现,但是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限制也在一直逐步放宽。据统计,2003年我国资本项目中完全可兑换和基本可兑换的项目比2001年增加了7项,增长了58%,严格管制项目从15项减到了6项,减少了60%。

(6)公司法、破产法及产权保护

是否具备完备透明的公司法、破产法及产权的保护程度数据哦欧盟特别关注的方面。欧盟报告(2004)认为,我国在此方面不能满足要求。实际上,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公司法》在公司的合并、分立、增资减资等多处在原《公司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专利法》、《商标法》等的颁布是的我国的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健全。2004年中心修订实施的《对外贸易法》还特别在其中新增保护知识产权的内容。我国新修订的《企业破产法》出台较晚,但也于2007年6月1日实施。

综上,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已经在商品交易、资源配置等经济领域起着广泛的调节作用,在其中的一些方面已处于基础性调节的

地位,已成为一个转轨的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了。中国的市场化程度虽然与发达国家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与改革及转轨国家相比,不少指标居领先地位,这一点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由此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这一论点有理有据,是完全正确的观点。

参考文献:

《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李晓西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第一版

[1] 朱颖:《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WTO中的地位》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743

[2]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应得到承认[N].联合早报,2009-11-19.

[3] 皇甫平丽.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背后[J].瞭望新闻周刊,2009,(11).

[4] 范爱军,罗璇:《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分类号】:F752;F123.9

[5] 艾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冷思考》《时代经贸》2004年第6

期P60-P63。

[6] 宿景祥:《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与美国贸易政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分类号】:F752.7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文案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简本) 表一:中国市场经济程度测度指标及分值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世界贸易组织绝大部分成员是市场经济国家,世界贸易组织运作遵循着市场经济规则。但中国在参与世界围的贸易中,在国外对华反倾销中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Non-Market Economy Country 缩写为NMC),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事实上,中国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为促进外国朋友对中国市场经济的了解,2002年我们用了近一年时间,对截止2001年底中国市场经济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市场化进程进行了评估测度,并与一些发达国家、转轨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程度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由于报告的英文版正在翻译过程中,为方便国外读者,这里先给大家

提供报告缩写本的英文版。 一、反倾销与非市场经济国家 众所周知,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一个常用的重要概念。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 surrogate country)的成本等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normal value)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施以对应的征税措施。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采取的、也是各国公认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产业安全的合法手段。中国赞成和支持这一措施,一贯反对以倾销方式扭曲国际贸易公平竞争的秩序,反对以倾销损害贸易伙伴国相关企业的利益。但是,中国坚决反对滥用反倾销,反对把反倾销变成进行贸易保护或实施歧视政策的手段。现在,确有一些国家利用某些贸易纠纷案件,把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人为地夸大对方国家所谓倾销的幅度,尤其是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与这些国家经济毫不相干的第三国(替代国)的市场价格来计算这些国家产品的正常价值,而不按照这些国家产品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这就不能真实反映出口国经济的现实,导致误判。这种歧视性的做法, 不公正待遇,使一些国家出口产品本来没有倾销而被裁定为“倾销”,本来倾销幅度轻微而被裁定为高度倾销,给这些国家出口造成人为的壁垒,给国际贸易公平秩序造成过度的摩擦和动荡。 中国是受损害较大的一个国家。一些国家之所以对中国做出非市场经济国家(NMC)的判断,之所以经常对华使用反倾销的政策,主要是因为双方交流不够。他们确实不了解中国市场经济已发展到什么程度,不了解中国市场化的快速进展,也不理解中国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而中国企业由于对国际反倾销法律及程序不熟悉,同时对国市场经济方方面面的变动不甚了解,在相当一段时间也很少能向反倾销国家提供案子调查的广泛背景资料;而中国学者们虽然从推进改革角度做了不少中国市场化测度的研究,但几乎没有从反倾销角度与国外同行讨论中国的NMC问题。因此,使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误判一直没有能得到更正甚至因某些小纠纷而加深了。当然,不排除在一些反倾销案件中,有非认识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譬如,有时会因涉及一些进口国相关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进口国政府有关部门迁就了国企业的过分要求;甚至也不排除,个别时期个别国家机构,在与贸易紧密相关的反倾销措施中掺进了某些政治因素。 实际上,市场经济地位并不是反倾销胜诉的惟一条件。市场经济下,也存在不公平贸易的产品;非市场经济下,也可以有相互满意的公平贸易。同样是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反倾销中仍然会有败诉。因此,中国要求反倾销国从实际出发对待中国的NMC问题,并不是追求反倾销中的优惠地位,只是要求贸易伙伴公平的对待;只希望为了公平贸易而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不要成为扩大不公平贸易的手段。 为了在反倾销中能得到一个非歧视的、公允的判断,我们需要耐心地、客观地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经济快速转轨的进展情况,帮助外国朋友认识中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企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企业。本报告就是这样一份向外国朋友们提供关于中国市场经济极为详尽的调研成果。我们欢迎国外读者尤其是外国朋友共同来评判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将充分听取包括国外专家在的各方意见,摆事实,讲道理,心平气和,充分交流,这不仅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也将有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世界贸易秩序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随着中国产品不断在国际市场遭受反倾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1],中国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多数发达国家还没有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但在笔者看来,目前的中国已经基本达到了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理应得到承认”[2]。下面笔者将从几个角度对本观点进行论述。 一、市场经济的国内外判定标准 事实上,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及机构都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测试,但是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国内的测度普遍认为我国已经达到市场经济国家水平。如李晓西(2005)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已达73.8%,明显超过60%的市场经济国家临界水平。但在2004年的听证会上,美国代表认为中国离市场经济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2006)也明确表态短期内不会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欧美之所以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背后仍有“政治谈判的砝码”[3],不能完全以其作为定论。因此,在对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作出评价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欧盟等都曾提出过判定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但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1、美国提出的市场经济标准 美国在其《1930年关税法》第771节第18段对市场经济国家提出了六项要求:“(1)货币的可兑换程度;(2)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3)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4)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5)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制程度,要求该产业的产品数量和价格决策没有政府介入,所有重要的产品投入都是以市场价格支付的;(6)商业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4]。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摘要】中国“非市场经济问题”的由来,“非市场经济问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解决“非市场经济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市场经济地位非市场经济问题 WTO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到2012年为止,全球已有包括俄罗斯、巴西、新西兰、瑞士、澳大利亚在内的81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等仍未予以承认。从时间上来看,欧美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经不重要,因为根据入世达成的有关规定,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只在入世后的15年内有效,15年一过,中国自动获得这一地位。但欧美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也并非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正如: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赵忠秀教授在谈到美国将迅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时说:“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最重要的意义,并非对一国总体经济体制等情况作判断,更多体现在解决贸易纠纷时的“技术适用”。是否被承认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直接决定了中国出口企业在面临反倾销诉讼时的境遇。所以,中国算不算市场经济国家,关系到我国出口产品的命运。 一、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主要由来 一般舆论认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之所以产生,是

由《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第l款第2项引起的。该条款规定:“如果受调查的生产者不能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该WTO进口成员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以替代国价格确定产品正常价值的方法。有观点认为,该条款的存在等于中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认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这使得中国企业在国外应诉反倾销中处在了非常被动的地步。因此,中国政府在当初根本就不应该同意在议定书中列入这样的条款。 那么,问题的产生是否就是这样的简单呢?当然不是。实际上,中国政府之所以同意在入世议定书中列入这样的条款是有原因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虽然越来越高,但迄今仍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在中国入世之前,就更是如此。众所周知,中国之所以近年来市场化程度空前提高,是由于中国入世前后大步推进改革的结果。而在中国谈判入世时候,市场化程度并没有现在这么高。就我国而言,虽然从整体上国家进行垄断或价格控制的产品已经很少,但是,由于我国一贯重视和扶植出口创汇产业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出口生产和贸易企业提供各种补贴或财政支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和促进当地企业发展,对各种事务大包大揽、对企业提供超出法律规定的赋税优惠(如税收减免、出口退税等)和补贴以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之争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之争 根据2001年11月10日中国入世时签署的《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其他WTO成员国可以在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使用中国实际价格/成本,而是使用替代国价格/成本计算倾销幅度。该条款实质上允许成员国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方法。 在上述条款的规定下,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几乎总是使用替代国价格/成本来计算中国倾销幅度。只有少数国家承认中国那些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符合市场经济地位。 以替代国价格/成本计算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通常会被裁定为超高的倾销幅度。由于中国一直是世界各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非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反倾销的难点。事实上,十多年前中国就积极通过外交活动要求贸易伙伴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成果是新西兰(2004年4月)、新加坡(2004年5月)、马来西亚(2004年5月)、澳大利亚(2005年4月)相继承认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是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组织至今仍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争论的焦点在第15条的(a)和(d)款。第15(a)(ii)

条的表述是:如果中国生产者在被调查后无法明确证明该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满足市场经济条件,那么WTO进口成员国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 严格比较的方法。但第15(d)条还有一句关键的话:无论如何,第15(a)(ii)条款将在15年后自动到期。 中国政府坚持认为WTO成员国自2016年12月11日起应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终止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价格/成本的做法。 美国和欧盟的律师则有不同的解读。尽管按照第15(d)条规定,一旦中国根据该WTO进口成员国内法证实其是一个市场经济体,15(a)条规定即应终止;或者第15(a)(ii)条规定应在2016年12月11日终止,但这并不意味着WTO 成员国必须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或“非市场经济地位”中做出选择。他们援引了第15(a)条中的开放式陈述:WTO 进口成员国在调查反倾销时可以使用中国实际价格/成本,或者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 美国可能会反对中国到2016年12月11日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商务部面临修改现行的替代国方法,可能根据不同的案件使用“折中”的方法,即对于一些产业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同时对钢铁等国有企业主导、国有银行输血的行业则不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是否能够取得全面市场经济地位,无论是从WTO

再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再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臧立 近来,国内外媒体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报导沸沸扬扬,其间不免杂有诸多不确切或谬误的声音。本文拟就此谈一点个人看法,希望能有助于该问题的澄清。 一、WTO对“非市场经济”问题的态度 (一)WTO非市场经济规则的由来实际上,早在WTO的前身——关贸总协定时期,非市场经济问题就已经提出来了。GATI'1947缔约方曾经于1954年至1955年期间召开会议对GATTl947的各项条款进行审议。在会议期间,针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的价格比较问题,缔约方作了一个补充规定,即关于GAq~F1947第6条第1款的一个补充规定。该补充规定指出:“在进口产品来自贸易被完全或实质上完全垄断的国家,且所有国内价格均由国家确定的情况下,在确定第1款中的价格可比性时可能存在特殊困难,在此种情况下,进口缔约方可能认为有必要考虑与此类国家的国内价格进行严格比较不一定适当的可能性。”后来,在GATT东京回合谈判期间达成的《关于实施GATr第6条的协议》(也即《反倾销守则》)中,缔约各方确认在确定倾销时允许继续适用上述补充规定,即:第2条关于“倾销的确定”的规定并不损害总协定附件1第6条第1款的第2段补充规定。也就是说,进口方认为在确定是否构成倾销时,如果与此种国家的国内价格进行严格比较不适当,那么,该进口方政府可以采用替代国的国内价格。进而言之,是否采用替代国价格确定倾销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进口方的手里。 后来,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罗马尼亚代表团曾经就这个问题提出议案,认为反倾销守则的制定是为了提供更加一致的和确定的反倾销规则的执行标准,而该补充规定却缺乏这种一致性和确定性;此外,该补充规定只是允许进口方在特定情况下采取替代国价格来确定倾销,而从缔约备方的实践来看,替代国价格已经成为许多缔约方对某些国家自动采用的调查方法,而不是优先考虑反倾销规则所规定的确定倾销的一般方法。有些缔约方甚至在其国内法中规定,在确定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的正常价值时,只能采用替代国价格。由于GATT制定反倾销规则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倾销案件的完整调查提供一个公正和公开的程序基础”,这种自动适用市场经济国家价格作为替代国价格来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正常价值的做法是与此背道而驰的。因此,罗马尼亚建议对该补充规定作出明确的解释,以限制某些缔约方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自动排除确定倾销的一般方法的做法。但是,欧美等国则认为,该补充规定并不是强制性的,它只是说明了在价格比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特殊困难以及有必要考虑不必进行严格比较的可能性,作为一项授权性的规定,它并没有排除进口方执行反倾销规则一般规定的可能性,因此,没有必要对该补充规定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就这样,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时,该补充规定被继续保留了下来。 仅从字面来看,补充条款并没有提及“非市场经济”的问题。之所以如此,关键原因也在于,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都或多或少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或垄断,只不过计划经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垄断范围和程度更高一些而已。如果仅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制定限制条款,难免有歧视之嫌,因此,在制定条款时,并没有提到“非市场经济”的字眼。但是,在实践中,该补充条款基本上都是用到了计划经济国家和处在经济制度转型的国家。由于这些国家通常都被称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该补充条款就成了事实上的“非市场经济条款”。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作者:XXX 日期:2020年6月7日

此文档格式为word,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简本) 表一:中国市场经济程度测度指标及分值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世界贸易组织绝大部分成员是市场经济国家,世界贸易组织运作遵循着市场经济规则。但中国在参与世界范围的贸易中,在国外对华反倾销中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Non-Market Economy Country 缩写为NMC),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事实上,中国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为促进外国朋友对中国市场经济的了解,2002年我们用了近一年时间,对截止2001年底中国市场经济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市场化进程进行了评估测度,并与一些发达国家、转轨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程度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由于报告的英文版正在翻译过程中,为方便国外读者,这里先给大家提供报告缩写本的英文版。一、反倾销与非市场经济国家众所周知,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一个常用的重要概念。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调

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 surrogate country)的成本等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normal value)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施以对应的征税措施。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采取的、也是各国公认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合法手段。中国赞成和支持这一措施,一贯反对以倾销方式扭曲国际贸易公平竞争的秩序,反对以倾销损害贸易伙伴国相关企业的利益。但是,中国坚决反对滥用反倾销,反对把反倾销变成进行贸易保护或实施歧视政策的手段。现在,确有一些国家利用某些贸易纠纷案件,把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人为地夸大对方国家所谓倾销的幅度,尤其是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与这些国家经济毫不相干的第三国(替代国)的市场价格来计算这些国家产品的正常价值,而不按照这些国家产品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这就不能真实反映出口国经济的现实,导致误判。这种歧视性的做法, 不公正待遇,使一些国家出口产品本来没有倾销而被裁定为“倾销”,本来倾销幅度轻微而被裁定为高度倾销,给这些国家出口造成人为的壁垒,给国际贸易公平秩序造成过度的摩擦和动荡。中国是受损害较大的一个国家。一些国家之所以对中国做出非市场经济国家(NMC)的判断,之所以经常对华使用反倾销的政策,主要是因为双方交流不够。他们确实不了解中国市场经济已发展到什么程度,不了解中国市场化的快速进展,也不理解中国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而中国企业由于对国际反倾销法律及程序不熟悉,同时对国内市场经济方方面面的变动不甚了解,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也很少能向反倾销国家提供案子调查的广泛背景资料;而中国学者们虽然从推进改革角度做了不少中国市场化测度的研究,但几乎没有从反倾销角度与国外同行讨论中国的NMC问题。因此,使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误判一直没有能得到更正甚至因某些小纠纷而加深了。当然,不排除在一些反倾销案件中,有非认识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譬如,有时会因涉及一些进口国相关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进口国政府有关部门迁就了国内企业的过分要求;甚至也不排除,个别时期个别国家机构,在与贸易紧密相关的反倾销措施中掺进了某些政治因素。 实际上,市场经济地位并不是反倾销胜诉的惟一条件。市场经济下,也存在不公平贸易的产品;非市场经济下,也可以有相互满意的公平贸易。同样是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反倾销中仍然会有败诉。因此,中国要求反倾销国从实际出发对待中国的NMC问题,并不是追求反倾销中的优惠地位,只是要求贸易伙伴公平的对待;只希望为了公平贸易而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不要成为扩大不公平贸易的手段。

中国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 1.体制及政策问题。 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与上层建筑是存在矛盾的,从我国现阶段看这种矛盾尤为突出。如经济的双轨制,政企分工,垄断行业之准入,股改,国有资产之监管及使用,政府行为之规范,党政分工,政策导向,政策倾斜,法制及民主建设,有关部门腐败行为的危害等等。 这一条是最为重要的。。。。。 2.对传统道德之冲击. 如果把道德看成是精神文明,那么经济发展就是物质文明,同样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亦是辩证之统一.纵观历史发展与当今世界之形势充分证明这一点,当社会物质财富增加时,精神文明亦高速发展...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客观上促进了对人性的思索和回归,如企业界重视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社会价值等等. 令人尴尬的是国人之精神风貌今人担忧及至痛心。 3.关于现代营销。 现代营销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是组合营销,而我们常看到的是炒作,和不负责任的宣传和广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作大作强。 专家:解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需要调整思路 中国网 | 时间: 2004-09-06 |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所谓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marketeconomystatus)”,实际上只是作为贸易救济措施之一的反倾销调查领域的专业性问题,与一国是否实行“市场经济”是两 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即使是引发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的导火线《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也从未确认中国的经济运行体制系“非市场经 济”。实际上,“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十分有限,2003年中国 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出口商品金额仅占当年出口总额的0.51%。因此,解决“市场 经济地位”问题应限制在反倾销领域,且仅针对那些在中国加入WTO前其国内反倾 销立法中有“非市场经济国家”规定和认定标准的成员。如果有WTO成员借此问题 要求中国向其作出经济或贸易补偿,中国大可不必理会,否则只能是得不偿失“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的由来 (一)“非市场经济国家”只是一个反倾销领域的专业术语 “非市场经济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30年关税法》有关规范反倾销调查程序的法律规定中,起源于“国家控制经济”的概念。美国认为,社会主义国 家属于国家完全垄断经济,控制全部商品价格,因此,出口产品的价格完全不真实,进口国在反倾销调查中很难按其市场价格来计算倾销幅度,需要寻找第三国的数据 作为“替代国”,以此来确定倾销幅度。由此往往导致最终裁定较高的反倾销税, 从而实现限制这些国家产品出口的目的。 美国《1930年贸易法》以及之后的修正案确定了判断“市场经济国家”的6项标准(该国货币的可兑换程度;该国企业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过谈判确定工资的程 度;外国公司在该国投资行为的自由化程度;该国政府对生产企业所有权掌握程度 或控制方式;该国政府对资源调配、企业产品定价和生产数量的控制程度;其他美 国调查机关应当考虑的适当因素)。 根据这个标准,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被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此后,欧共体、加拿大等世贸组织成员也在其反倾销法中确立了所谓“非市场

影响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因素及标准质疑

影响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因素及标准质疑 内容摘要: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但却尚未得到欧盟和美国的承认。本文将着重分析影响欧美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具体因素,同时对欧美反倾销法中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相关规定提出质疑,从而提出我国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以及如何有效应对反倾销。 关键词:市场经济地位影响因素标准质疑建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其市场化进程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已具备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建设已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阿尔及利亚、苏丹、中非、塞拉利昂、埃及、马里和加蓬7个非洲国家相继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截至目前,共有16个非洲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至此,已有64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是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两大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却一直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我国产品在遭遇反倾销时一直遭受不公平待遇。能否取得欧盟和美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认同问题,已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着重分析影响欧美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具体因素以及对欧美反倾销法中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相关规定提出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以及在现阶段如何来应对欧美反倾销。 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影响因素分析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一个与经济相关的问题,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问题已不可能脱离政治因素而独立存在。同样,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能否获得,不能简单的仅从经济层面来考虑,而要考虑政治因素对其具有的更为深远的影响。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已成为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地位获得的两大直接因素。 (一)政治因素 当今世界中,经济因素已成为国际交往的最主要内容,但世界经济仍不免受到政治因素的困扰。在世界各国频繁的经济往来中,为实现本国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各国往往利用政治权力来积极干预与他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因此,对本国经济利益的维护和扩展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一场政治较量。

地位-市场经济地位

地位-市场经济地位 市场经济地位。市场经济地位(MarketEconomyStatus。 简称MES)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名词。它表示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状况。按照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家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程度。一般可区分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此外。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争取国际贸易各国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利于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发展。

中文名,市场经济地位。简称,MES。所属范畴,经济学上的名词。 简介。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反倾销案发起国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必须根据该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成本数据来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国的原始数据。如20世纪90年代。 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来计算我国彩电的生产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过去20多年来。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至今仍没有正式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

家。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争取国际贸易各国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利于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发展。 背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主要贸易伙伴因多种原因。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文件中坚持加入了几项对中国贸易不利的条款。“非市场经济”条款存在明显问题。因为不能反映中国产品的实际情况。客观上鼓励了一些国家运用“市场经济条款”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据统计。截至xx年2月。中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已经超过600起。为全球之最。由于其他世贸成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中国企业在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时处境极为不利。 不但败诉率高。而且被裁定的倾销税率也让很多企业难以承受。最重要的是。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定严重背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是不公平的。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市场经济进展报告2003(简本) 表一:中国市场经济程度测度指标及分值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世界贸易组织绝大部分成员是市场经济国家,世界贸易

组织运作遵循着市场经济规则。但中国在参与世界范围的贸易中,在国外对华反倾销中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Non-Market Economy Country 缩写为NMC),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事实上,中国通过20多年改革开放,差不多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为促进外国朋友对中国市场经济的了解,2002年我们用了近一年时刻,对截止2001年底中国市场经济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市场化进程进行了评估测度,并与一些发达国家、转轨国家及进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程度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市场经济进展报告2003》。由于报告的英文版正在翻译过程中,为方便国外读者,那个地点先给大伙儿提供报告缩写本的英文版。 一、反倾销与非市场经济国家 众所周知,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一个常用的重要概念。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假如认定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进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surrogate country)的成本等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

(normal value)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施以对应的征税措施。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同意采取的、也是各国公认的维护公平贸易和爱护国内产业安全的合法手段。中国赞成和支持这一措施,一贯反对以倾销方式扭曲国际贸易公平竞争的秩序,反对以倾销损害贸易伙伴国相关企业的利益。然而,中国坚决反对滥用反倾销,反对把反倾销变成进行贸易爱护或实施卑视政策的手段。现在,确有一些国家利用某些贸易纠纷案件,把反倾销作为贸易爱护的工具,人为地夸大对方国家所谓倾销的幅度,尤其是把一些进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纳与这些国家经济毫不相干的第三国(替代国)的市场价格来计算这些国家产品的正常价值,而不按照这些国家产品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这就不能真实反映出口国经济的现实,导致误判。这种卑视性的做法, 不公正待遇,使一些国家出口产品本来没有倾销而被裁定为“倾销”,本来倾销幅度轻微而被裁定为高度倾销,给这些国家出口造成人为的壁垒,给国际贸易公平秩序造成过度的摩擦和动荡。

市场经济地位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市场经济地位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发表日期:2006年10月17日出处:《福建论坛》2006.1 作者:侯曙光编辑:fjskyfass 阅读: 5 【字体:大中小】 市场经济地位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侯曙光 摘要: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理论表面上看似乎是合理的,然而实际上它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面对欧美等国可能利用《中国入世议定书》允许的15年过渡期,继续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加大对华反倾销力度的严峻现实,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及出口企业应当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关键词: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7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 2006 01-0027-03 作者简介:侯曙光,女,漳州师范学院教授。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然而,美国、欧盟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中国将面临反倾销调查的高峰期。面对这种局面,国人可能费解:为什么中国“入世”后依然遭此境遇?我们应如何应对此不利局面?本文试图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与中国遭受反倾销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其答案,并提出我们的应对策略。 一、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提出与“非市场经济地位”理论的缺陷 反倾销案发起国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必须根据该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即替代国)的成本数据来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国的原始数据。这样对具有低成本出口优势的国家非常不利,容易造成“虚假倾销”或人为夸大倾销幅度。如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来计算我国彩电的生产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 对于何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无论是《关贸总协定》还是WTO《反倾销协议》均未做明确的规定。1955年召开的对总协定条款进行审议的缔约方全体大会上通过的第6条第1款注释中指出:“应该承认,对全部或总体上全部由国家垄断贸易并由国家规定国内价格的进口产品,在为第一款之目的确定可比价格时,可能存在着特殊困难。在此情况下,进口缔约国可能发现有必要考虑这种可能性,与这类国家的国内价格作严格比较时,不一定经常合适。”后来,WTO《反倾销协议》又规定“各国出口国国内市场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不存在相似产品的销售,或由于特殊的市场情况或由于在出口国国内市场销售量较低,则该价格不能作为正常价格,而应使用有代表性的向第三国出口价格或结构价格”。其中“特殊的市场情况”指的就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但由于上述条款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这个概念在措辞上是非常模糊的,它只是原则上承认了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内价格不能作为与其出口价格相比较的

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对策简述

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对策简述作者:云之逸 摘要:我国市场化的改革经历了探索和不断的明确的目标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向完善的方向的迈进,在这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当今中国市场经济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不断的前进中不断的解决,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对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国内普遍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政府失灵、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 关键字:市场经济市场化失业不成熟政府失灵贫富差距 ㈠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简述 1.我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出口商品遭受的反倾销越来越多。出口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屡屡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非市场经济地位”不仅给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严重的困扰和伤害,进而影响我国外贸出口以及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解决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现实选择,是以争取行业市场经济地位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作用,深化改革,逐步达到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目的。 2治理对策 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的在对外贸易中有着直接的意义:改善我国出口企业的外部环境,在面临反倾销调查的时候不再那么被动。我国企业在国际反倾销案件的胜诉也说明了我国的市场地位的不断的努力收获了一定的成绩。 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问题上可以发挥其作用: 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 ②优先帮助某些部门,企业相对市场化高、政府补贴少、优先到欧美进行市场化认证 ③设法和有关国家达成普遍承认对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证基础 ④尽快地让国家帮助那些产业、商户和WTO接轨 ⑤组织有关部门、律师、企业联合起来加强培训,应对反倾销调查 ⑥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工资和生活待遇问题 我国企业应该积极的通过行业协会、建设海外市场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应按照国际标准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农民工待遇问题,还应避免本国出口企业间的恶性价格竞争。企业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积极提出市场导向行业的抗辩,通过努力,逐步改变对我国的偏见,最终达到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另外尽管我国与美国达成的协议中规定了15年内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适用已有的反倾销法律规定,但是并非说明我国将一直属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因为美国现有的反倾销做法中已经规定了“市场导向行业”标准,只要我国法律和企业的现行做法符合了该标准,还是可以改变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