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输线(馈线)相关定义

传输线(馈线)相关定义

传输线(馈线)相关定义
传输线(馈线)相关定义

馈线(传输线)的基本概念

a) 传输线(天馈线)的基本概念

连接天线和基站输出(或输入)端的导线称为传输线或馈线。传输线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

因此它应能将天线接收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或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同时它本身不应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

这样,就要求传输线必须屏蔽或平衡。

当传输线的几何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信号的波长时就叫做长传输线,简称长线。b) 传输线的种类、阻抗和馈线衰减常数

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传输线有波导和微带等)。平行线传输线通常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

这种馈线损耗大,不能用于UHF频段。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为芯线和屏蔽铜网,因铜网接地,两根导体对地不对称,因此叫做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同轴电缆工作

频率范围宽,损耗小,对静电耦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对磁场的干扰却无能为力。使

用时切忌与有强电流的线路并行走向,也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GSM系统所用天馈为同轴电缆。

无限长传输线上各点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特性阻抗,用符号Z。表示。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Z。=〔138/√εr〕×log(D/d)欧姆。

通常Z。=50欧姆/或75欧姆;

D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内径;

d为其芯线外径;

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由上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与导体直径、导体间距和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大小无关。一般GSM工程上采用的馈线为口径为7/8 inch;在Alcatl系统的双频小区中DCS1800使用13/8 inch口径的馈线。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这两种损耗随

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损耗

的大小用衰减常数表示。单位用分贝(dB)/米或分贝/百米表示。

这里顺便再说明一下分贝的概念,当输入功率为P。输出功率为P时,传输损耗可用γ

表示,γ(dB)=10×log(P。/P )(分贝)。

c) 匹配的概念

什么叫匹配?我们可简单地认为,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Z 等于馈线特性阻抗Z。时,称为馈线终端是匹配连接的。当使用的终端负载是天线时,如果天线振子较粗,输入

阻抗随频率的变化就较小,容易和馈线保持匹配,这时振子的工作频率范围就较宽。反之,则较窄。

在实际工作中,天线的输入阻抗还会受周围物体存在和杂散电容的影响。为了使馈线与天线严格匹配,在架设天线时还需要通过测量,适当地调整天线的结构,或加装匹配装置。

匹配和失配例

要获得良好的电性能阻抗必须匹配(如下图所示:)

???????????????????

??????????????????????????

d) 天馈的反射损耗(return loss)和电压驻波比(vswr)

当馈线和天线匹配时,高频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馈线上只有入射波,没有反射波。馈线上传输的是行波,馈线上各处的电压幅度相等,馈线上任意一点的阻抗都等于它的特

性阻抗。

而当天线和馈线不匹配时,也就是天线阻抗不等于馈线特性阻抗时,负载就不能全部将馈线上传输的高频能量吸收,而只能吸收部分能量。入射波的一部分能量反射回来形成

反射波。

这里的反射损耗为 10log(10/0.5) = 13dB、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馈线上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两者叠加,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

相同的地方振幅相加最大,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振幅相减为

最小,形成波节。其它各点的振幅则介于波幅与波节之间。这种合成波称为驻波。反射

波和入射波幅度之比叫作反射系数。

反射波幅度(Z -Z。)

反射系数Γ=─────=───────

入射波幅度(Z +Z。)

驻波波腹电压与波节电压幅度之比称为驻波系数,也叫电压驻波比(VSWR)

驻波波腹电压幅度最大值Vmax (1+Γ)

驻波系数S=──────────────=────

驻波波节电压辐度最小值Vmin (1-Γ)

终端负载阻抗和特性阻抗越接近,反射系数越小,驻波系数越接近于1,匹配也就越好

在工程上常用VSWR和return loss做为天线测量的重要指标。一般在工程上要求VSWR的值不超过1.5。

e) 平衡装置(*)

电源、负载和传输线,根据它们对地的关系,都可以分成平衡和不平衡两类。若电源两端与地之间的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就称为平衡电源,否则称为不平衡电源;与此

相似,若负载两端或传输线两导体与地之间阻抗相同,则称为平衡负载或平衡(馈线)

传输线,否则为不平衡负载或不平衡(馈线)传输线。

不平衡电源或不平衡负载之间应当用同轴电缆连接,在平衡电源与平衡负载之间应当用平行(馈线)传输线连接,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输电磁能,否则它们的平衡性或不平衡性

将遭到破坏而不能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在中间加装"平衡-不平衡"的转

换装置,一般称为平衡变换器。

二分之一波长平衡变换器

又称"U"形平衡变换器,它用于不平衡馈线与平衡负载连接时的平衡变换,并有阻抗变

换作用。

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同轴电缆通常特性阻抗为50欧,所以还必须采用适当间距的振子将折合式半波振子天线的阻抗调整到200欧左右,才能实现最终与主馈线50欧同轴电缆的阻抗匹配。

四分之一波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利用四分之一波长短路传输线终端为高频开路的性质实现天线平衡输入端口与同轴馈线

不平衡输出端口之间的平衡-不平衡变换。

计量柜图集

电能计量柜技术图集

整体电能计量柜主电路方案分体电能计量柜主电路方案

方案编号 方案编号 主电路图编号/计量柜型号 外形尺寸(mm) 宽×深×高 外形尺寸(mm) 宽×深×高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主电路方案 主电路方案 Wh Wh 600×600×2000 总用电量力率考核,总装接容量大于等于100kW,二路馈线,上出 600×600×2000总用电量力率考核,总装接容量大于等于100kW,二路馈线,下出总用电量力率考核,总装接容量大于等于100kW,一路馈线,上出 600×600×2000N、PE Wh N、PE N、PE SDJ040G-01 总用电量力率考核,总装接容量大于等于100kW,一路馈线,下出 600×600×2000SDJ040G-01 A、B、C SDJ040G-01 A、B、C A、B、C 总用电量力率考核,总装接容量大于等于100kW,右进左出 600×600×2000总用电量力率考核,总装接容量大于等于100kW,左进右出600×600×2000(二次回路接线图见SDJ040G-01-02)SDJ040G-01 N、PE A、B、C Wh N、PE N、PE N、PE Wh N、PE Wh SDJ040G-01 A、B、C SDJ040G-01-01a/PML1-19-1 A、B、C A、B、C SDJ040G-01 A、B、C 主电路图编号/计量柜型号 SDJ040G-01-01b/PML1-20-1 SDJ040G-01-01c/PML1-21-1 SDJ040G-01-01d/PML1-22-1 SDJ040G-01-01e/PML1-23-1 SDJ040G-01-01f/PML1-24-1 (二次回路接线图见SDJ040G-01-02)(二次回路接线图见SDJ040G-01-02)(二次回路接线图见SDJ040G-01-02) (二次回路接线图见SDJ040G-01-02) (二次回路接线图见SDJ040G-01-02)

GZDW-直流柜教学文案

GZDW—6系列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直流屏 使用说明书 Kh2.429.310 CZ—A 编写 校对 审核 标检 批准 上海凯华电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GZDW-6系列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直流柜 使用说明书 一、简介: GZDW-6系列智能型高频开关电源直流柜是我公司按照电力部订货技术条件《DL/T459-2000》,结合多年的直流电源系统的研制及制造经验而开发的新一代无人值守电源系统。它综合了高频开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功率输出单元采用模块化(N+1)冗余设计,监控单元采用高性能高速PLC,显示操作单元采用GWS人机界面触摸屏,系统配置灵活。使用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维护简便,可带电热插拔等优点。具有“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功能,是新型的高品质直流操作电源。适用于500KV及以下变电站、发电厂等无人值守场所。 二、使用条件: 1.海拔高度不超过3000m 2.环境温度-5℃~+55℃ 3.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4.无强烈振动和冲击、无强电磁场干扰 5.周围无严重尘土、爆炸性介质、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有害气 体、导电微粒及严重有霉菌 6.垂直倾斜度不大于50 三、型号含义及说明 GZDW -6- / / - 电池种类M:阀控式密封铅酸免维护电池 额定直流输出电流(A) 额定直流输出电压(V) 电池额定容量(Ah)、双组电池×2 设计序号 智能型高频开关电源直流柜 设计序号6:采用GWS人机界面触摸屏+PLC+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组成的系统

四、技术指标: GZDW-6系列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直流屏技术参数及指标

五、系统组成及特点: 本系列产品由一列或一列以上柜体组成。分别为充电柜、馈电柜及若干电池柜组成。 全套产品由新型GWS智能型人机界面触摸屏、高速高性能、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及电流电压采样部分组成。 显示操作单元:GZDW-6采用新型高频开关电源系统。操作界面直观,可方便地设置系统的运行参数及调整整流电源模块的开关机,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交流配电单元:采用2路交流进线方式,用户可随意接入1路或2路进线。系统按第1路进线优先供电的原则,将交流电分配给各功率模块。HZ1为第1路交流进线开关,HZ2为第二路交流进线开关。 功率输出单元:选用原装进口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或国产高频开关电源模块。采用N+1冗余模式设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具有自动均流功能,个别模块故障后,将自动退出运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输出电流由其余的正常模块自动平均分担,保证了直流柜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模块可带电热插拔,使维护工作极其简便。高频开关电源模块采用功率因素校正技术及相位校正技术,减小了系统对电网的谐波影响。 监控单元:采用高性能模块集中控制器对系统中各组成单元进行实时扫描及控制。是本产品的核心,对交流两路电压值,充电模块充电电压值、输出电流值,控制母线模块电压值、输出电流值,控制母线电压值、控制母线输出电流值,电池组电压值,单体电池电压值,母线(控制母线、合闸母线)绝缘电阻,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的数值送出控制信号控制充电模块、控制母线模块的运行状态,向控制母线提供高品质的直流输出。根据电池在系统中运行的环境参数,对电池的均充、浮充电压进行V-T曲线控制,使电池处于良好的满容量状态。对每个电池的电压曲线进行监控,便于对失效电池及时剔除。同时将检测的电压值、电流值、绝缘电阻值、温度值送至智能型显示屏显示。还配备有标准的RS232或RS485接口,可与中央计算机或普通微机进行双向通讯,发出各电压值与电流值及绝缘电阻值、温度值、各单体电池电压值的测量值及各种故障信号,也可接收中央计算机或普通微机对直流柜的操作控制。 馈电柜及电池柜 直流馈电柜单元: 合闸回路按用户要求可配置10A~250A直流断路器

射频及传输线基础知识

传输线的基本知识 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泛称传输线,常用的有两种:双线与同轴线。频率更高则会用到微带线与波导,虽然结构不同,用途各异,但其基本传输特性都由传输线公式所表征。 不妨先让我们作一个实验,在一台PNA3620上测一段同轴线的输入阻抗。我们会发现在某个频率上同轴线末端开路时其输入阻抗却呈现短路,而末端短路时入端反而呈现开路。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到几个结论或想法:首先,这个现象按低频常规电路经验看是想不通的,因此一段线或一个网络必须在使用频率上用射频仪器进行测试才能反映其真实情况。其二,出现这种现象时同轴线的长度为测试频率下的λ/ 4或其奇数倍;因此传输线的特性通常是与长度的波长数有关,让我们习惯用波长数来描述传输线长度,而不是绝对长度,这样作就更通用更广泛一些。最后,这种现象必须通过传输线公式来计算(或阻抗圆图来查出),熟悉传输线公式或圆图是射频、天馈线工作者的基本功。 传输线公式是由著名的电报方程导出的,在这里不作推导而直接引用其公式。对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只需会利用公式或圆图即可。 这里主要讲无耗传输线,有耗的用得较少,就不多提了。 射频器件(包括天线)的性能是与传输线(也称馈线)有关的,射频器件的匹配过程是在传输线上完成的,可以说射频器件是离不开传输线的。先熟悉传输线是合理的,而电路的东西是比较具体的。即使是天线,作者也尽量将其看成是个射频器件来处理,这种作法符合一般基层工作者的实际水平。 1.1 传输线基本公式 1.电报方程 对于一段均匀传输线,在有关书上可 查到,等效电路如图1-1所示。根据线的 微分参数可列出经典的电报方程,解出的 结果为: V 1= 2 1(V 2+I 2Z 0)e гx + 2 1 (V 2-I 2Z 0)e -гx (1-1) I 1= 21Z (V 2+I 2Z 0)e г x - 21Z (V 2-I 2Z 0)e -г x (1-2) 2 x 为距离或长度,由负载端起算,即负载端的x 为0 2г= α+j β, г为传播系数,α为衰减系数, β为相移系数。无耗时г = j β. 一般情况下常用无耗线来进行分析,这样公式简单一些,也明确一些,或者说理想化一些。而这样作实际上是可行的,真要计算衰减时,再把衰减常数加上。 2 Z 0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2 Z i 为源的输出阻抗(或源内阻),通常假定亦为Z 0;若不是Z 0,其数值仅影响线上电压的幅度大小,并不影响其分布曲线形状。

馈线基本概念

馈线(传输线)的基本概念 a) 传输线(天馈线)的基本概念 连接天线和基站输出(或输入)端的导线称为传输线或馈线。传输线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因此它应能将天线接收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或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同时它本身不应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这样,就要求传输线必须屏蔽或平衡。当传输线的几何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信号的波长时就叫做长传输线,简称长线。 b) 传输线的种类、阻抗和馈线衰减常数 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传输线有波导和微带等)。平行线传输线通常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这种馈线损耗大,不能用于UHF频段。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为芯线和屏蔽铜网,因铜网接地,两根导体对地不对称,因此叫做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同轴电缆工作频率范围宽,损耗小,对静电耦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对磁场的干扰却无能为力。使用时切忌与有强电流的线路并行走向,也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GSM系统所用天馈为同轴电缆。无限长传输线上各点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特性阻抗,用符号Z。表示。同轴电缆的特 性阻抗Z。=〔138/√εr〕×log(D/d)欧姆。 通常Z。=50欧姆/或75欧姆; D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内径;d为其芯线外径;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由上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与导体直径、导体间距和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大小无关。一般GSM 工程上采用的馈线为口径为7/8 inch;在Alcatl系统的双频小区中DCS1800使用13/8 inch口径的馈线。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这两种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参数整定方法(主线型)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参数整定方法 一.原理概述 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负荷开关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模式,适用于辐射网、“手拉手”环网和多分段多联络的简单网格状配电网,不宜用于更复杂的网架结构。 该馈线自动化系统中,重合器采用具有两次重合功能的断路器,第一次重合闸延时长(典型为15s),第二次重合时间短(典型为5s)。重合闸时间各区域设置略有不同。分段负荷开关具备两套功能:当作为线路分段开关时,设置为第一套功能,一侧带电后延时X时限自动合闸,合到故障点引起重合器和分段负荷开关第二轮跳闸,故障区间两侧的分段开关由于Y时限和故障残压闭锁,重合器再次延时重合后恢复故障点电源侧的健全区域供电。联络开关设置为第二套功能,当一侧失电后延时XL时限后自动合闸,恢复故障点负荷侧的健全区域供电。另外分段开关在X时限或联络开关在XL时限内检测到开关两侧带电,禁止合闸避免合环运行。 二.参数整定 下面针对三种典型网架结构描述其参数整定方法。 1.辐射网(多分支) 以图1所示配电线路为例,电源点S为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具有2次重合闸功能),分段开关A、B、C、D为电压-时间型分段开关. S 图1 典型辐射状馈线 E F

1.1参数整定: 原则(1):为避免故障模糊判断和隔离范围扩大,整定电压-时间分段开关的X时限时,变电站出线断路器的第一次重合闸引起的故障判定过程任何时段只能够有1台分段开关合闸。一般整定X时限时应将线路上开关按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合闸后的送电顺序进行分级,同级开关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保证任何间隔时间段只有一台分段开关合闸。 参数整定步骤如下: (1)确定相邻分段开关的合闸时间间隔△T; (2)各分段开关按照所在级从小到大,依次编号,线路所有开关顺序号依次表示为n1,n2,n3 (i) (3)根据各分段开关的顺序,以△T为间隔顺序递增,计算其绝对合闸延时时间,第i台开关的绝对合闸时间ti=ni△T; (4)任意第i台开关的X时间为它的绝对合闸延时时间减去其父节点的绝对合闸延时时间Xi=ti-tj(序号为j的开关,是序号为i的开关的父节点。父节点表示开关j合闸后,i得电开始X延时); (5)Y时间根据X时间定值自动设定,如X时限采用短时间间隔(△T=7s)时,Y时间自动整定为5s,X时限采用长时间间隔(△T=14s)时,Y时间自动整定为10s 以上图辐射线路为例,整定参数方法如下: 1)确定相邻分段开关的合闸时间间隔△T为7s; 2)按变电站出口断路器重合闸后的送电方向,开关A为第1级,开关B、C、D为第2级,开关E、F为第3级。按级数从小到大将所有开关排序编号,A为1号,D为2号,B为3号,C为4号,E为5号,F为6号; 注意:同级开关排序整定X时间,应保证主干线路先复电(即上图线路在送电到第二级开关B、C、D时,开关D作为主线开关优先进行延时合闸)。 3)绝对合闸时间ti=ni×7(s); 4)第i台开关的X时间计算:其中A为B、C、D的父节点,D为E、F的父节点Xa=7s; Xb=(3-1)×7=14s,Xc=(4-1)×7=21s,Xd=(2-1)×7=7s; Xe=(5-2)×7=21s,Xf=(6-2)×7=28s; 5)Y时间自动设定为5s;

开关柜识图部分

高低压开关柜基础知识 开关柜是指按一定的线路方案将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组装而成的成套配电装置,是用来对线路、设备实施控制、保护的。开关柜的结构大体类似,主要分为母线室、断路器室、二次控制室(仪表室)、馈线室,各室之间一般有钢板隔离。 内部元器件包括:母线(汇流排)、断路器、常规继电器、综合继电保护装置、计量仪表、隔离刀、指示灯、接地刀等。 1、按断路器安装方式分: (1)移开式或手车式(用Y表示):表示柜内的主要电器元件(如:断路器)是安装在可抽出的手车上的,由于手车柜有很好的互换性,因此可以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常用的手车类型有:隔离手车、计量手车、断路器手车、PT 手车、电容器手车和所用变手车等,如KYN28A-12。 (2)固定式(用G表示): 表示柜内所有的电器元件(如:断路器或负荷开关等)均为固定式安装的,固定式开关柜较为简单经济,如XGN2-10、GG-1A等。 2、按安装地点分: (1)用于户内(用N表示);表示只能在户内安装使用,如:KYN28A-12等开关柜; (2)用于户外(用W表示);表示可以在户外安装使用,如: XLW等开关柜。 3、按柜体结构分: (1)金属封闭铠装式开关柜(用字母K来表示)主要组成部件(例如:断路器、互感器、母线等)分别装在接地的用金属隔板隔开的隔室中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如KYN28A-12型高压开关柜。 (2)金属封闭间隔式开关柜(用字母J来表示)与铠装式金属封闭开关设

备相似,其主要电器元件也分别装于单独的隔室内,但具有一个或多个符合一定防护等级的非金属隔板。如JYN2-12型高压开关柜。 (3)金属封闭箱式开关柜(用字母X来表示)开关柜外壳为金属封闭式的开关设备。如XGN2-12型高压开关柜。 (4)敞开式开关柜,无保护等级要求,外壳有部分是敞开的开关设备。如GG-1A(F)型高压开关柜 4、开关柜的五防功能: 1 、高压开关柜内的真空断路器小车在试验位置合闸后,小车断路器无法进入工作位置。(防止带负荷合闸) 2 、柜内的接地刀在合位时,小车断路器无法进合闸。(防止带接地线合闸) 3、柜真空断路器在合闸工作时,盘柜后门用接地刀上的机械与柜门闭锁。(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4、柜内的真空断路器在工作时合闸,合接地刀无法投入。(防止带电挂接地线) 5、柜内的真空断路器在工作合闸运行时,无法退出小车断路器的工作位置。(防止带负荷拉刀闸) 由于在电气调试班组我们主要学习了电气设备的试验部分和高压开关柜二次原理识图,所以下面我主要讲解高压开关柜二次原理识图部分的学习内容。 电力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需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电器设备,以构成电力发、输、配的主系统。这些设备主要是指发电机、变压器、隔离开关、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缆、母线等。它们在电力系统中通常称为一次设备,把这些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电路称为一次接线,也称主接线,也就是一次方案回路。为了使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的各环节安全、可靠、连续、稳定、经济、灵活的运行,并随时监视其工作

第三章传输线理论

第三章传输线理论 本章的目的是概述由集总电路向分布电路表示法过度的物理前提。在此过程中,推导出一个最有用的公式:一般的射频传输线结构的空间相关阻抗表示公式。正如我们知道的,频率的提高意味着波长的减小,该结论用于射频电路,就是当波长可与分立的电路元件的几何尺寸相比拟时,电压和电流不再保持空间不变,必须把它们看做是传输的波。因为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都没有考虑到这些空间的变化,我们必须对普通的集总电路分析进行重大的修改。本章重点介绍传输线理论,首先介绍传输线理论的实质,再介绍常用的几种传输线,其中重点介绍微带传输线,以及一般的传输线方程及阻抗的一般定义公式。 3.1传输线的基本知识 传输微波能量和信号的线路称为微波传输线。本节主要介绍传输线理论的实质以及理论基础 3.1.1传输线理论的实质 传输线理论是分布参数电路理论,它在场分析和基本电路理论之间架起了桥梁。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波长不断减小,当波长可以与电路的几何尺寸相比拟时,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将随着空间位置而变化,使电压和电流呈现波动性,这一点与低频电路完全不同。传输线理论用来分析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分布,以及传输线上阻抗的变化规律。在射频阶段,基尔霍夫定律不再成立,因而必须使用传输线理论取代低频电路理论。 现在举例说明:分析一个简单的电路,该电路由内阻为R1的正弦电压源V1通过1.6cm的铜导线与负载电阻R2组成。电路图如下: 图3.1 简单电路

并且我们假设导线的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且它们的电阻可以忽略。我们假设振荡器的频率是1MHz,由公式 (3.1) 10m/s, rε=10, rμ=1 因此可以得到波长其中是相速度,=9.49×7 λ=94.86m.连接源和负载的1.6cm长的导线,在如此小的尺度内感受的电压空间变化是不明显的。 但是当频率提高到10GHz时情况就明显的不同了,此时波长降低到λ=p v/10 10=0.949cm,近似为导线长度的2/3,如果沿着1.6cm的导线测量电压,确定信号的相位参考点所在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经过测量得知电压随着相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发生很大的不同。 现在我们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在上图所示的电路中,假设导线的电阻可以忽略,当连接源和负载的导线不存在电压的空间变化时,如低频电路情况,才能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进行分析。但是当频率高到必须考虑电压和电流的空间特性时,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将不能直接用。但是这种情况可以补救,假如该线能再细分为小的线元,在数学上称为无限小长度在该小线元上假定电压和电流保持恒定值。对于每一段小的长度的等效电路为: 图3.2 微带线的等效电路 但是具体到什么时候导线或者分立元件作为传输线处理,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的数字还给以确切的回答。从满足基尔霍夫要求的集总电路分析到包含有电压和电流的分布电路理论的过度与波长有关。此过度是在波长变得越来越与电路的平均尺寸可比拟的过程中,逐渐发生。根据一般的科研经验,当分立的电路元件平均尺寸长度大于波长的1/10时,就应该用传输线理论。例如在本例中1.6cm的导线我们能估算出频率为:

KYN58A-12型中置柜使用说明书样本

1概述 1.1KYN58-12~40.5型高压开关柜用途 KYN58-12~40.5型高压开关柜是长兴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行设计新概念开关柜,它以防护功能齐全,人机界面清晰明了等明显特点引导了21世纪新一代中置柜。合用于不同类型变电站、发电厂、工矿公司及高层建筑等场合,特别适于频繁操作。 1.2 产品特点 1.2.1 人机界面清晰明了 面板上以不同颜色标注7个位置十分明了,人们可以按面板上标注操作示意图进行程序化操作。 1.2.2防护功能齐全,更安全,更可靠 ●断路器室门与断路器可靠联锁;断路器合闸状态与一次主触头可靠联锁。断路器在实验位置(一次主 触头未接触),断路器可做分、合闸实验;断路器只有在分闸状态,才干推入柜内;断路器室门关上后,才干操作断路器;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柜门不能打开。 ●断路器在断开实验位置,带电显示屏没有批示,电磁锁解锁(可选项)才干合接地开关,接地开关处 在合闸位置,才干打开后门。 ●接地开关在断开位置,才干操作断路器推动机构旋钮,才干将断路器推向工作位置。 ●柜内一次触头座前有上下两扇活门,拉出断路器,活门自动关闭并强行闭锁,有效防止误碰导电某些。 ●断路器门把手装有锁,钥匙和锁相应时才干启动。 ●四点锁门构造解除了往常关门、开门操作繁琐烦恼,无论何种状态,结实可靠门都能有效防止受内部 故障电弧冲击。 ●不插上二次插头,断路器室门不能关闭,更不能将断路器移到工作位置;工作位置时,绝不也许拔二 次插头。 ●手车推动与拉出操作可以通过挂锁锁定。 ●各柜可以实现电气联锁。 ●上、下升降,宽度可调工具小车,可以轻松将不同类型手车放到地面或工作平台检修,工具小车与开 关柜内设有可靠闭锁,加强了手车防跌落办法;工具手车未与柜体可靠接合,不能将手车推入柜内或将手车由柜内拉出。

实验报告-传输线基本概念实验

传输线基本概念实验 当频率高到射频以后,电路元器件的性能发生了变化。甚至于一段线也要用传输线公式来表示,比如说λ/ 4线末端短路时始端等于开路,而末端开路时始端等于短路。这种概念一开始是很难接受的,但是有了PNA362X就可以进行实验验证了。 一实验目的 通过无耗短线的输入阻抗测试,加深对传输线公式与史密斯圆图的理解。 二仪器准备 PNA3620~3623的任一款及其成套附件,另加配保护接头一只。 仪器开机时所显示的主菜单第一项应为《频域》,若为《时域》,则按〖↓〗键使光标移到《时域》下,然后按〖→〗键选择想要的《频域》。 ? ?⑴? 扫频方案设置 ????1.选最小频距, 按〖↓〗键使光标移到《频域》旁边的数值下,按〖→〗在两种最小频距间作出选择(0.1MHz或0.025MHz,通常选0.1 MHz,有特殊要求时才用0.025MHz); 2.BF=30MHz, 按〖↓〗键, 使光标移到《BF》下面, 可按〖→〗〖←〗键对始频进行改动到所需数值为止, 仪器最低频与型号有关; 3.⊿F =30MHz, 按〖↓〗键, 使光标移到《⊿F》下面, 按〖→〗〖←〗键可对频距进行改动, 时域中⊿F不受控; 4.EF =1590MHz。 按〖↓〗键, 使光标移到《EF》下面, 按〖→〗〖←〗键可改变终止频率, 改EF时, 点数N随着变动, 点数N最小为1, 最大为81; EF = BF+(N - 1)⊿F。 注:一次性扫频方案可在主菜单下设置,若常用并需要保留的扫频方案,应按菜单键在扫频方案菜单下设置,应用时选定即可。 M:模式分为《常规》和《精

测》,应选《常规》,《精测》太费时间。 ⑵连接 1.按上图连接, 此时电桥测试端口应接上保护接头,保护接头末端开路作为新的测试端口(注); ??? 2.在主菜单下按〖↓〗键将光标移到《测:A B》下, 按〖→〗或〖←〗键使A下空白,B下为《回损》。 双通道仪器,A口与B口可以互换,连接应与选择相符。单通道机只有A口,所有测试皆由A口完成。 此时屏幕显示如下: 频域0.1 BF:0030.0 MHz ⊿F: 0030.0 MHz EF: 1590.0 MHz N: 053 M:常规 测:A B 回损 ?**************

实验五 基站、天馈线认识与连接

实验五基站、天线和馈线结构认识与连接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基站基本机构与连接(以MOTO M-cell2为例) 2、认识天馈线的基本机构与连接 3、认识天馈线系统的工程安装 二、实验仪器设备 M-cell2基站、天馈线系统等 三、实验内容 1、认识基站基本机构,了解基站安装一般要求 2、认识室内同轴避雷器与馈线的连接 3、认识天、馈线的基本机构与连接方式 4、认识天馈线系统的工程安装 四、实验原理 (一)基站部分 1、M-CELL2基本结构 MOTOROLA基站分为宏蜂窝和微蜂窝两种类型。现阶段宏蜂窝基站主要有MCELL、Horizon macro和Horizon Ⅱ,共3大类。 MCELL机柜分为:M-CELL2、M-CELL6、M-Cell city and M-Cell city+、M-Cell access。Horizon机柜宏蜂窝基站有Horizon macro Indoor,Horizon macro Outdoor,Horizon office类型。Horizon Ⅱ的机柜类型和Horizon的分类类型一样。Horizon机柜微蜂窝基站有Horizon micro,Horizon compact,Horizon micro city。 下面以M-CELL2基站为例,认识基站的基本结构与安装。M-Cell2室内机柜支持交流/直流输入,由如下六部分构成: -顶板,包括射频设备和风扇 -侧面板,包括交流电源输入及E1线接口 -电源分配单元,位于机柜右侧 -数字控制机框,最多两个微控制单元( BCU2) -收发信机框,最多两个收发信单元(TCU) -告警板,位于机柜底部 2、基站安装 机架后部与墙间距:>0.6M 机架与机架间距:对于MCELL6,机架可以由右向左紧挨相放,以便于架间接收通路的扩展;对于MCELL2,由于其右侧有一边门,机架间应留出600MM左右的间隙以便开启侧门。 机架侧面与墙间距:>0.6M 机架各排间距: >1M 机架与走线架位置安排:使下线顺畅,走线架应高于机架顶300MM以上。(二)

传输线理论

实验一:传输线理论 * (Transmission Line Theory )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基本传输线、微带线的特性。 2. 利用实验模组实际测量以了解微带线的特性。 3. 利用MICROWA VE 软件进行基本传输线和微带线的电路设计和仿真。 二、预习内容: 1.熟悉微波课程有关传输线的理论知识。 2.熟悉微波课程有关微带线的理论知识。 四、理论分析: (一)基本传输线理论 在传输线上传输波的电压、电流信号会是时间及传输距离的函数。一条单位长度传输线的等效电路可由R 、L 、G 、C 等四个元件来组成,如图1-1所示。 假设波的传播方向为+Z 轴的方向,则由基尔霍夫电压及电流定律可得下列 二个传输线方程式: 此两个方程式的解可写成: 0)()()()() (22 2=+---z V LG RC j z V LC RG dz z V d ωω0)()()()()(2 2 2=+---z I LG RC j z I LC RG dz z I d ωω 图1-1单位长度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z z e V e V z V γγ--++=)( (1-1) ,z z e I e I z I γγ--+-=)((1-2) 其中V +,V -,I +,I - 分别是信号的电压及电流振幅常数,而+、-则分别表示+Z ,-Z 的传输方向。γ则是传输系数(propagation coefficient ),其定义如下: ))((C j G L j R ωωγ++= (1-3) 而波在z 上任一点的总电压及电流的关系则可由下列方程式表示: I L j R dz dV ?+-=)(ω V C j G dz dI ?+-=)(ω (1-4) 式(1-1)、(1-2)代入式(1-3)可得: C j G I V ωγ+=++ 一般将上式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Z O : C j G L j R C j G I V I V Z O ωωωγ++=+===--++ 当R=G=0时,传输线没有损耗(Lossless or Loss-free )。因此,一般无耗传 输线的传输系数γ及特性阻抗Z O 分别为: LC j j ωβγ== , C L Z O = 此时传输系数为纯虚数。大多数的射频传输线损耗都很小;亦即R <<ωL 且G <<ωC 。所以R 、G 可以忽略不计,此时传输线的传输系数可写成下列公式: βαωγj C G L R LC LC j +=?? ? ??++≈2 (1-5) 式(1-5)中与在无耗传输线中是一样的,而α定义为传输线的衰减常数(Attenuation Constant ),其公式分别为: LC j ωβ=, )(2 1 2o o GZ RY C G L R LC +=??? ??+= α 其中Y 0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导纳(Characteristic Adimttance), 其公式为: L C Z Y O O ==1 (二)负载传输线(Terminated Transmission Line ) (A )无损耗负载传输线(Terminated Lossless Line ) 考虑一段特性阻抗为Zo 的传输线,一端接信号源,另一端则接上负载,如

传输线的基本知识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 传输线及馈线介绍 传输线及馈线技术指标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2 传输线及馈线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3 传输线及馈线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4 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传输线有波导和微带等)。平行线传输线通常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这种低频信号线路。 传输线的种类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5 无限长传输线上各点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特性阻抗,用符号Z。表示。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6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10×log(P。/P )(分贝)。 馈线衰减常数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7 置。 匹配的概念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8 50 ohms 匹配和失配例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9当馈线和天线匹配时,高频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馈线上只有入射波,没有反射波。馈线上反射损耗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10 9.5 W 50 ohms 朝前: 10W 返回: 0.5W 这里的反射损耗为10log(10/0.5) = 13dB 反射损耗示例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1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馈线上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两者叠加,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振幅相加最大,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振幅相减为最小,形成波节。其它各点的振幅则介于波幅与波节之间。这种合成波称为驻波。反射波和入射波幅度之1,匹配也就越好。馈线的电压驻波比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12 驻波比、反射损耗和反射系数

10KVSF6全绝缘断路器柜

HSM6-12SF6全绝缘 断路器柜 为确保南网各局2016-2017年10kV电缆网馈线自动化工程安装、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以省物资招标技术条件书《广东电网公司10kV SF6全绝缘断路器柜自动化成套设备订货技术条件书(2016年版)》为依据,在硬件配置、保护功能、通信规约等方面明确或强调相关技术要求,中标厂家在执行订货技术条件书过程中一并执行。 一、硬件配置等有关要求 1、此次申购10kV SF6全绝缘断路器柜自动化成套设备是包括单元式开关柜、断路器、保护测控单元、副柜、综合测控通信单元等部件成套设备,安装位置为户内安装。部分电房需配置母线PT柜,部分涉及与原运行开关柜拼柜问题。按照订货技术条件书条款,中标厂家供货设备的相关图纸,应经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生产,否则所造成的后果由中标供货厂家承担。 2、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应满足招标技术条件书和补充协议要求。 3、开关柜采用SF6气体绝缘,断路器灭弧形式为真空灭弧。开关柜柜体、气箱板材厚度严格按照技术条件书要求执行。 4、过渡柜柜门应增加外挂锁锁孔。 5、开关机构引出开关常开常闭辅助接点,形成开关位置的双点遥信,上传主站。不得采用开关位置辅助接点经重动继电器扩展或转换后上送。 6、综合测控通信单元工作电源、保护测控单元工作电源、电动操作机构(分弹簧和永磁两种)及储能电机电源要求DC 48V,均取自外部直流系统,装置本身无需配置后备电源。 7、配置三相CT和独立零序CT,独立采集三相电流和零序电流。按三相CT变比600/5,零序CT变比20/1进行配置。三相CT按“保护”、“测量”双绕组进行配置,准确级分别为10P20和0.5。二次小室柜门上配置3只电流表。 8、开关柜电缆接头至电缆引入处(孔或固定箍)距离为650~800mm,保

11个基础知识点了解传输线

11个基础知识点了解传输线 1.什么是传输线? 传输线:用来引导传输电磁波能量和信息的装置。 传输线的基本要求:传输损耗小,传输效率高;工作带宽宽等 低频时,使用普通的双导线就可以完成传输;高频时,因工作频率的升高,导线的趋肤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增大,使得在高频和高频以上的必须采用完全不同的传输形式。 2.对传输线的要求? 工作带宽和功率容量满足工作频率的最小要求、稳定性好、损耗小、尺寸小和成本低。 实际工作中:米波或分米波采用双导线或同轴线; 厘米波范围内采用空心金属波导管、微带线或带状线等; 毫米波范围采用空心金属波导管、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或微带线; 光频段波采用波导(光纤); 3.什么是传输线模型? 以TEM导模的方式传送电磁波能量或信号的行系统。 传输线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二端口网络,一个端口连接信号源,通常称为输入端,另一个端口连接负载,称为输出端。 特点:横向尺寸<<工作波长 结构:平行双导线 4.为什么要用传输线理论? 工作在高频时,必须要考虑传输距离对信号幅度相位(频域)和波形时延(时域)的影响。它是相对于场理论,简化了的模型。不包括横向(垂直于传输线的截面)场分布的信息,保留了纵向(沿传输线方向)的波动。对于许多微波工程中各种器件,运用传输线理论这种简单的模型可以进行较有效和简洁的计算,帮助分析工程问题。 A.首先要知道两个概念 长线:指传输线的几何尺寸和工作波长的比值≥0.05; 短线:几何长度与工作波长相比可以忽略不计≤0.05。 长线我们用分布参数来分析;短线我们用集总参数分析。

B.与电路理论和场理论的区别:电路理论<传输线理论<场理论 电路理论: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元件 计算速度快;可靠度低,应用范围受限 场理论:麦克斯韦方程组+边界条件 逻辑上严谨,计算复杂,计算速度慢 传输线理论:“化场为路” 分布参数电路理论,它在场分析和基本电路理论之间架起了桥梁。从传输线方程出发,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电压、电流的波动方程解,得出沿线等效电压、电流表达式分析其特性。 5.传输线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频率的提高意味着波长的减小,该结论用于射频电路,就是当波长可与分立的电路元件的几何尺寸相比拟时,电压和电流不再保持空间不变,必须把它们看做是传输的波。因为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都没有考虑到这些空间的变化,我们必须对普通的集总电路分析进行重大的修改。基本内容包括: A.基本方程: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微分方程。 传输载体对传输信号的影响,分布参数影响到多样的系统设计。 B.分布参数阻抗(传输线理论的实质) 高频时,传输线的各部分都存在有电容、电感、电阻和电导,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传输线和阻抗元件融为一体,他们构成的是分布参数电路,即在传输线上有储能、有损耗。当电流流过导线,导线发热,因此表面导线本身有分布电阻(单位长度的电阻用R 1表示)当电流流过导线,形成磁场,因此导线上存在分布电感的效应(单位长度的电感用L 1表示)两导线间有电压,形成电场,因此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的效应(单位长度的电感用C 1表示)材料不能完全绝缘,存在漏电流,因此导线间有分布电导(单位长度分布电导用G 1表示) C.无耗工作状态 当R 1=0、G 1=0时 D.有耗工作状态 E.Smith 圆图 F.阻抗匹配 6.传输线的基本性能参数 特性阻抗Z 0:传输线上导行波的电压与电流之比(与工作频率、本身结构和材料有关) 输入阻抗Z in :传输线上任意一点处的电压与电流之比 传输功率P:表征信号输入与输出的指标 反射系数Γ: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之比(取值范围0≤|Γ|≤1) 驻波比ρ:传输线上电压(或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取值范围0≤ρ≤∞) 7.传输线分类? A.双导体传输线,又称横电磁波(TEM 波)传输线 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导体构成,主要包括平行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等,常用波段米波、分米波、厘米波。

KYN28 12型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技术规范书

KYN28-12型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技术规范书 1、KYN28-12型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总体说明: 1.1 高压开关设备的型号规格: KY2812(Z)/TN—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铠装型 额定电流移开式 操动机构类别户内 主开关类别设计序号 额定电压1.2 高压开关设备的主要材料: 1.3 高压开关设备的技术特点: 1.3.1 进线柜断路器为W-VCB-12/630-31.5A型,为上海锐电电气公司技术产品,真空泡为宝光电气有限公司技术生产,具有分断能力强、可靠性高、能频繁操作、无火灾及爆炸危险、无污染等特点。 1.3.2 柜体采用进口覆铝锌2mm板加工制造,柜构架采用钢板五折边立柱(美国GE公司P/V柜结构技术),并由自攻螺钉连接而成,结构刚度好,强度、精度高。 1.3.3 柜体中手车室采用中置式结构,整体美观,专用开关手车具有手车体积小,

外形美观,工艺性好,手车推进和拉出省力,并且手车互换性好特点。 1.3.4 中置式开关手车和中置轨道连接简单可靠,并且运输车美观、强度好。 1.3.5 本型开关柜具有防止误操作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推拉可移开部件、防止带电合接地开关、防止接地开关在接地位置送电和防止误入带电间隔(即简称“五防”)的功能。”

2、高压开关柜生产遵循的标准: 我方提供的10KV高压开关柜符合以下标准: GB3906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763 交流高压电器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 GB5582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11022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SD/T318 高压开关柜闭锁装置技术条件 DL/T539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和元部件凝露及污秽试验技术条

关于传输线的一些基本常识

关于传输线的一些基本常识 最近,常有朋友询问天线制作中有关电缆连接方面的一些问题,我想在这里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其实,本人觉得这些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缺乏长线、短线的概念造成的。首先介绍两个特殊的传输线段:1/4波长传输线和1/2波长传输线,见下图。 图中是一段1/4波长传输线,例如我们常用的75Ω和50Ω射频同轴电缆,选取一定的长度,便可成为某一频点的1/4波长传输线。这一段传输线在对应的频点上有一非常重要的特性:A端短路时,B端阻抗呈无限大;B端短路时,A端阻抗呈无限大。同理,一端开路时,另一端阻抗呈无限小。 这一特性同样也适用于下图所示的平行传输线,例如早些年常用的300Ω平衡传输线。 1/4波长线的这种特性有时能为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如下图的半波振子天线就利用了这一特性。

上左图为常用的由两根金属条或金属管构成的半波振子天线,这种天线不象折合振子天线那样有零电位点可共固定之用,用上右图所示的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虚线内的结构可看作下端短路的1/4波长传输线,上端阻抗呈无限大,正好可用来作为固定半波振子支撑结构。 于是,下图的结构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再看下图的2.4GHz频段馈源,便是这种结构。

微波馈线系统 1/4波长的传输线有其特殊性。我们知道,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与其长度有关,假设传输线的长度为l 相位常数为α,特性阻抗为Z c ,负载为Z o ,则该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为 假设图中的阶梯式阻抗变换器其两节1/4波长同轴线外导体内径分别为D 1和D 2,相应的特性阻抗分别为Z c1和Z c2。且左端第一节1/4同轴线的输入阻抗与输入端所接同轴电缆的阻抗相匹配,即Z i1=Z 1=75Ω。而第二节1/4一波长同轴线的输出阻抗与输出端所接同轴电缆的阻 抗相匹配,即Z o2=Z o2=50Ω。同时为使两节1/4同轴线之间匹配,应有第一节1/4波长同轴线的输出阻抗等于第二节的特 性阻抗,而第二节1/4波长同轴线的输入阻抗等于第一节的特性阻抗,即Z o1=Z c2、Z i1=Z c1。因此可建立以下联立式 将Z c1=65Ω、Z c2=57Ω以及d =7mm ,带入公式(3-11)可计算的D 1和D 2,即阶梯式阻抗变换器中两节1/4波长同轴线的外导体内径大小。 阶梯式阻抗变换器结构剖面图

什么叫馈线和直流屏环网柜

馈电线 电源端向负载供电的电馈电线路。 还有一种是进线回路,它有出线是到各个分柜的。比如,高压有二路进线,有四台变压器出线,那从供电局过来的二根总线接的柜就叫进线,变压器出线的柜就叫馈线,还有计量柜,PT柜等。 馈电线中的“馈”字就是“送”的意思,因此,“馈电线”可以理解为“送电的线”或“供电线”。其主要用途有两个:一、传输提供电能;二、传送电信号。 什么是馈线? 馈线是配电网中的一个术语,它可以指与任意配网节点相连接的支路,可以是馈入支路,也可以是馈出支路。但因为配电网的典型拓扑是辐射型,所以大多馈线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但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网结构变化很复杂,功率的传输也并非绝对是一个方向。所以粗略地说,配电网中的支路都可称之为馈线。 馈线柜 馈线柜也就是配线柜;它可以是强电或弱电的总线进来线之后再分配到各个终端;例电力线的空气开关箱和近来装修用的较多的多媒体配接箱等,在企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商场、娱乐场所处因容量较大,可叫(馈线柜",居家场所就叫馈线箱,通俗叫法(配线箱)! 常见的高压开关柜除了馈线柜、母联柜、电容补偿柜其实一般就是这些了,那一般高压系统分为:进线柜,母联(包括隔离柜)馈线柜(一般是电机,变压器,也有配电)电容柜,PT柜,等就这些了 低压开关柜、低压进线柜、低压电容柜、低压馈线柜有什么区别 低压开关柜包括:低压进线柜、低压电容柜、低压馈线柜(统称) 进线柜--由低压电源(变压器低压侧)引入配电装置的总开关柜; 电容柜--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柜,集中补偿方式,与配电柜并列安装; 馈线柜--也称出线柜,将总电源电能分配输出; 还有: 联络柜--2路电源分别接入2列低压配电柜,2段母线联络用。 还有: 动力柜--动力配电柜或箱,用于2级动力配电; 控制柜--用于大功率或较多动力设备的控制,少数小容量则叫控制箱。

传输线的基本概念

第四讲传输线的基本概念 传输线的几个基本概念 连接天线和发射机输出端(或接收机输入端)的电缆称为传输线或馈线。传输线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因此,它应能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功率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或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同时它本身不应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这样,就要求传输线必须屏蔽。 顺便指出,当传输线的物理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信号的波长时,传输线又叫做长线。4.1 传输线的种类 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波段的传输线有同轴电缆传输线、波导和微带。平行双线传输线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这种馈线损耗大,不能用于UHF频段。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分别为芯线和屏蔽铜网,因铜网接地,两根导体对地不对称,因此叫做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同轴电缆工作频率范围宽,损耗小,对静电耦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对磁场的干扰却无能为力。使用时切忌与有强电流的线路并行走向,也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 4.2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无限长传输线上各处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用Z0 表示。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Z。=〔60/√εr〕×Log ( D/d ) [ 欧]。 式中,D 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内径;

d 为同轴电缆芯线外径; 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通常Z0 = 50 欧,也有Z0 = 75 欧的。 由上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只与导体直径D和d以及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r有关,而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无关。 4.3 馈线的衰减系数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性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 单位长度产生的损耗的大小用衰减系数β表示,其单位为dB / m (分贝/米),电缆技术说明书上的单位大都用dB / 100 m(分贝/百米) . 设输入到馈线的功率为P1 ,从长度为L(m )的馈线输出的功率为P2 ,传输损耗TL 可表示为:TL =10 ×Lg ( P1 /P2 ) ( dB ) 衰减系数为β=TL / L ( dB / m ) 例如,NOKIA 7 / 8英寸低耗电缆,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4.1 dB / 100 m ,也可写成β=3 dB / 73 m ,也就是说,频率为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73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要少一半。 而普通的非低耗电缆,例如,SYV-9-50-1,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20.1 dB / 100 m ,也可写成β=3 dB / 15 m ,也就是说,频率为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15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就要少一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